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785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63 大小:77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6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docx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材料

医学免疫学

概论

免疫的概念:

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

总和。

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性功能。

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应答的种类(根据免疫应答识别的特点、获得形式以及效应机制)及其特点:

1.固有免疫:

又称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

成的,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以遗传。

特点①非特异性:

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某一种特定抗原;

②效应迅速性:

针对病原体及异物侵袭可迅速发挥作用;

③无记忆性:

其应答模式和强度不随接触病原体的次数而改变。

2.适应性免疫:

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是个体受抗原刺激后获得的一类具有针对

性的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不能遗传。

特点①特异性:

仅针对特定抗原发挥免疫效应;

②获得性:

其免疫效应只有通过免疫系统接受抗原刺激后才能建立;

③记忆性:

免疫系统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产生比初次快速、强烈的免疫效应。

免疫器官与组织

中枢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发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

骨髓的功能:

1.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

2.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胸腺的功能:

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2.免疫调节功能

外周免疫器官与组织:

是成熟T、B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免疫应答发生的部位。

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淋巴结的功能:

1.T细胞及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4.过滤作用

脾脏的功能:

1.是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2.是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4.过滤作用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

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

2.分泌分泌型IgA

3.参与口服抗原介导的免疫耐受

抗  原(Ag)

抗原概念:

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的TCR/BCR特异性接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

抗原的两种重要特性:

①免疫原性:

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②免疫反应性(抗原性):

抗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抗原的异物性与特异性:

异物性:

是抗原物质的首要性质。

即“非己”物质。

在胚胎期未与机体淋巴细胞充分接触的称为异物。

亲缘关系(即种属关系)越远,异物性越强,免疫原性越强。

包括:

a.

异种物质:

各种病原体b.同种异体物质:

ABO,HLA。

c.自身抗原:

隐蔽的

自身抗原、修饰的自身抗原、正常的自身抗原。

特异性:

指物质之间的相互吻合性或针对性、专一性。

抗原的特异性表现: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抗原性的特异性

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物质基础是抗原分子中的抗原决定簇(抗原表位)。

抗原表位的概念:

抗原分子中的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抗原决定簇。

它是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抗原表位的类型:

(1)功能性表位和隐蔽性表位:

(2)按表位的结构分:

顺序表位(线性表位):

指一段序列相连续的氨基酸片段。

构象表位:

序列不相连的多肽或多糖,由空间构象形成的表位。

T细胞仅识别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加工提呈的线性表位。

B细胞则可识别线性

表位和构象表位。

(3)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T细胞表位指被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可存在于抗原分子的任何部位。

B细胞表位指被B细胞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多位于抗原分子的表面。

T细胞和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性比较:

T细胞表位B细胞表位

表位受体TCRBCR

MHC分子必需无需

表位性质主要线形短肽天然多肽、多糖、脂多糖、有机物

表位大小8-12aa(CD8+T)5-17aa、5-7

12-17aa(CD4+T)单糖或5-7Nt

表位类型线性表位构象表位;线性表位

表位位置抗原分子任意部位抗原分子表面

影响抗原特异性的因素:

(1)抗原表位的化学组成:

抗原表位的组成决定抗原特异性,而非由整个抗原分子决定。

(2)抗原表位的空间排列、位置:

即使抗原表位相同,但其位置不同,特异性也不同。

(3)抗原表位的立体构型:

用左旋、右旋、消旋的酒石酸三种异构体进行上述试验,也得

到同样的结果。

共同抗原表位与交叉反应:

共同表位:

不同抗原物质含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这种表位称为共同表位;

共同抗原(交叉抗原):

带有共同表位的不同抗原称为共同抗原。

交叉反应:

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和相似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

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因素:

一、抗原分子的理化性质

1、化学性质

蛋白质:

强,含芳香族氨基酸更强。

多糖:

较强;核酸:

抗原性很弱;脂类:

一般无免疫原性。

2、分子量大小:

作为完全抗原的物质,其分子量一般在10kDa以上。

在一定范围内,分

子量越大,则抗原性越强。

3、结构的复杂性:

明胶分子量虽大,但免疫原性弱,加入2%酪氨酸,则免疫原性提高

4、分子构象

5、易接近性

6、物理性状:

环状结构的蛋白质其免疫原性比直链分子强;聚合状态的蛋白质较其单体免

疫原性强;颗粒性抗原较可溶性抗原强。

二、宿主方面的因素

1、遗传因素:

种属、个体不同MHC

2、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

青壮年比幼年和老年对抗原应答强;新生儿或婴儿易耐受;

雄性比雌性免疫应答弱;妊娠期免疫抑制

三、进入机体的途径

抗原进入机体的数量、途径、次数、两次免疫的间隔时间以及免疫佐剂的应用和佐剂类型等明显影响应答。

免疫应答强弱:

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内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

口服耐受原因:

消化酶水解,抗原丧失抗原性;诱导产生抑制因子TGF-B、IL-4;旁路活化,激活Ts功能。

抗原的种类:

一、根据诱生抗体时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

1、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

需要在T细胞的辅助下才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大多蛋

白质抗原为TD-Ag

2、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不需要在T细胞的辅助下就能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

如细菌的脂多糖,荚膜多糖及聚合鞭毛素等少数抗原。

二、根据抗原与抗体的亲缘关系分类

1、异嗜性抗原:

存在于不同种属动植物、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

2、异种抗原:

病原及其分泌物;动物免疫血清(抗毒素);抗生素及化学药品等。

3、同种异体抗原:

血型抗原、HLA

4、自身抗原:

5、独特型抗原

三、根据抗原是否在抗原提呈细胞(APC)内合成分类

1、外源性抗原:

并非APC细胞合成的抗原。

2、内源性抗原:

在APC细胞内合成的抗原。

免疫球蛋白(Ig)

抗体(Ab)的概念:

是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生

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免疫球蛋白概念:

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Ig基本结构:

(由两对四条肽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形成Ig的单体结构)

1、重链与轻链

两条相同的长链称为重链(H链);另两条相同的短链称为轻链(L链)。

两条重链间,轻链与重链间以二硫键相连,整个Ig分子呈“Y”字型。

1)重链(H链):

重链大约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根据H链抗原性的差异可将其

分为5类:

μ链、γ链、α链、δ链和ε链,γ、α和δ链上含有4个结

构域,μ和ε链含有5个结构域。

根据重链的成分、结构及抗原性不同,可将重链分为五类:

 γ、 α、 ε、 μ、 δ

 IgG IgA IgE IgMIgD

各类Ig根据抗原性的差异又可分为亚类:

IgG1-4;IgA1-2;IgM1-2等亚类。

2)轻链(L链):

L链共有两型:

kappa(κ)与lambda(λ),一个Ig分子上两条L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

正常人血清中的κ∶λ约为2∶1。

λ链根据恒定区氨基酸排列的差异(抗原性差异)又可分为λ1-4亚型。

2、可变区和恒定区(轻链有可变区和恒定区,重链有可变区和恒定区)

1)可变区(V区):

V区氨基酸排序随抗体特异性不同有较大的变异。

L链和H链的V区分别称为VL和VH,各有三个区域的氨基酸为高变区(HVR),也称互补决定区(CDR)。

2)恒定区(C区):

Ch和Cl

3、铰链区(IgM和IgE无铰链区)

位于CH1和CH2之间,易伸展弯曲,富含脯氨酸残基,易被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水解,该区称为铰链区。

4、结构域

1)概念:

Ig分子可折叠成若干个球型结构,每个球型结构约由110个aa组成,称为结构域或功能区。

由链内二硫键连接形成的环状结构。

结构域的功能:

IgG1)VH和VL:

结合抗原的部位;2)CH1和CL:

同种异型的遗传标

志;3)IgG的CH2:

补体结合位;4)IgG的CH2:

通过胎盘有关5)IgG

的CH3:

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

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

1、J链:

是一条多肽链,富含半胱氨酸,由浆细胞合成,可通过二硫键结合在Ig的重链上。

2、分泌片(SP):

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上的铰链区

作用:

使IgA分泌到黏膜表面;保护分泌型IgA铰链区免受蛋白水解酶降解。

Ig的水解片段:

(一)木瓜蛋白酶水解IgG:

裂解片段:

共裂解为3个片段:

(1)2个Fab段(抗原结合段)

(2)一个Fc段(可结晶片段)

(二)胃蛋白酶水解IgG:

裂解片段:

(1)F(ab')2

(2)pFc'

了解其功能,各类免疫球蛋白特性及功能

超敏反应

超敏反应(变态反应):

是指机体对某些抗原初次应答后,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发生

的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超敏反应分型:

I型超敏反应----速发型超敏反应;II型超敏反应----细胞毒型超敏反应

III型超敏反应--免疫复合物型超敏反应;Ⅳ型超敏反应--迟发型超敏反应

I型超敏反应(变应素---IgE)--I型超敏反应,特点为出现快,消退也快;出现功能紊乱性

疾病,不出现严重组织细胞损伤;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背景。

临床常见的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全身性过敏反应:

药物过敏性休克、血清过敏性休克

呼吸道过敏反应:

过敏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

消化道过敏反应和皮肤过敏反应

II型超敏反应(IgG或IgM介导)--临床常见的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以下类型:

1、输血反应:

ABO血型不合,体内有天然血型抗体(IgM)

2、新生儿溶血症:

母子间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以Rh血型不合为主;

3、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药物或病原使红细胞膜成分改变

4、药物过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5、肺出血-肾炎综合征:

肺泡基底膜和肾小球基底膜存在共同抗原,机体产生针对此的抗体;

6、甲状腺功能亢进;产生抗TSH受体的抗体

III型超敏反应(可溶性免疫复合物、IgG或IgM有关)--临床常见的I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有以下类型:

(1)局部免疫复合物病:

Arthus反应:

局部出现红肿、出现和坏死等剧烈炎症反应

类Arthus反应:

现象:

见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二)全身免疫复合物病:

血清病、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

Ⅳ型超敏反应(效应T细胞与相应抗原作用)--临床常见的Ⅳ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传染性迟发型超敏反应、接触性皮炎、移植物排斥反应

了解各型机理

医学微生物学

绪论

微生物的种类、特点及举例:

1)非细胞型微生物:

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

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一、大小:

观察细菌常用光学显微镜,通常以微米作为测量它们大小的单位,肉眼的最小分辩率为0.2mm,观察细菌要用光学显微镜放大几百倍到上千倍才能看到。

二、细菌的形态:

按其外形主要有三类,球菌、杆菌、螺形菌。

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迭球菌(单个球菌的直径约在0.8~

1.2um左右)

②、杆菌--球杆菌、长杆菌、棒状杆菌(大多数杆菌中等大小长2~5um,宽0.3~1um)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弯曲菌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及核质)、特点及功能:

(1)细胞壁:

特点:

是一层较厚(5~80nm)、质量均匀的网状结构,可承受细胞内强大的渗透压而不破

坏。

细胞壁坚韧而有弹性。

功能:

维持细菌的外形,对细菌起保护作用;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具抗原性等。

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的比较:

(2)细胞膜或称胞膜:

特点:

位于细胞壁内侧,包绕在细菌胞浆外的具有弹性的半渗透性脂质双层生物膜。

主要由磷脂及蛋白质构成,膜不含胆固醇是与真核细胞膜的区别点。

功能:

物质转运、呼吸和分泌、生物合成、参与细菌分裂。

或:

细胞膜有选择性通透作用,

与细胞壁共同完成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膜上有多种呼吸酶,参与细胞的呼吸过程。

膜上有多种合成酶,参与生物合成过程。

细菌细胞膜可以形成特有的结构。

(3)细胞质:

特点:

是无色透明胶状物,基本成份是水、蛋白质、脂类、核酸及少量无机盐。

细胞浆中还存在一些胞浆颗粒。

以下为各自功能特点:

1.核糖体

2.质粒:

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NA。

分子量比染色体小,可携带某些遗传信息,质粒能进行独立复制,失去质粒的细菌仍能正常存活。

质粒可通过接合、

转导作用等将有关性状传递给另一细菌。

3.胞浆颗粒:

大多数为营养贮藏物,较为常见的是贮藏高能磷酸盐的异染颗粒嗜碱性较强,

根据异染颗粒的形态及位置,可以鉴别细菌。

(4)核质:

特点:

四周无核膜,故不成形,也无组蛋白包绕。

功能:

核质或拟核(Nucleoid)是细菌的遗传物质,决定细菌的遗传特征。

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和芽胞)、特点及功能:

1.荚膜(多糖、多肽):

细胞壁外一层透明黏液状物质

(1)抗干燥作用:

贮留水分

(2)形成生物膜:

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之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

织细胞或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

(3)抗吞噬作用:

能保护细菌免受溶菌酶、补体、抗体、抗菌药物等有害物质的

损伤,保护细菌抵抗宿主细胞的吞噬与消化作用,从而成为侵

袭力的组成之一。

(4)荚膜抗原:

分型依据。

2.鞭毛(化学成分:

蛋白质):

某些细菌菌体表面附着有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

①、运动器官;②、致病性有关,如霍乱弧菌可以通过其鞭毛

的运动穿过小肠粘液层,到达细胞表面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致病;③、抗原性,可帮助鉴别细菌

3.菌毛:

比鞭毛更细、更短的丝状物,菌毛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见到,主要是蛋白质

(1)普通菌毛:

黏附结构,抗原性(F抗原):

菌毛疫苗。

(2)性菌毛:

F+菌可借助性菌毛与F-菌株进行遗传物质的接合转移

性菌毛也是一些噬菌体的吸附位点。

4.芽胞:

在缺乏营养物质,有害代谢产物堆积,休眠状态,不是繁殖方式等条件下,胞浆

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多层膜状结构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功能:

①鉴别细菌:

大小、形状、菌体内的位置;②、对细菌起保护作用:

多层膜包绕,通透性降低;③作为灭菌是否彻底的指标:

抵抗力强

芽胞的特性:

对高温、干燥、辐射、化学药物有强大的抵抗力;含水量低、壁厚而致密,通

透性差,不易着色,折光性强;芽胞内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但保持潜在萌发力;一个芽胞萌发只产生一个繁殖体的细菌。

芽胞抗逆性耐热的原因:

(1)芽孢具有多层膜结构,通透性低,可阻止化学消毒剂渗入;

(2)皮层渗透压高,吸取核心部分水。

芽孢体水分40%,繁殖体水占80%。

水分低,蛋白质不易发生变性;

(3)含有特殊成分DPA(吡啶二羧酸),酶与DPA-Ca2+结合后,具有极高耐热性。

革兰染色法:

步骤--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酒精脱色、复红复染;

结果--紫色为G+,红色为G-;

意义--鉴别细菌;研究致病性;指导临床用药。

细菌的生理

细菌的营养: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和生长因子等。

生长繁殖的条件(环境因素):

1、营养物质;2、氢离子浓度(PH):

一般为(pH7.2-7.6);

3、温度:

极限为-7℃~90℃;4、气体环境:

对氧气的需要

与否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5-6%)、专性厌氧菌

5、渗透压

细菌的生化反应:

1、糖发酵试验;2、甲基红试验;3、VP试验;4、枸橼酸盐利用试验

5、吲哚试验;6、硫化氢试验;7、尿素分解试验;

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之为IMViC试验。

大肠杆菌呈“++--”,产气杆菌为“--++”。

热原质:

热原质即菌体中的脂多糖,大多是革兰氏阴性菌产生的。

注入人或动物体内能引起

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

热原质耐高热,高压蒸汽灭菌(121℃,20’)不能使其破坏,加热(180℃4h;250℃45';650℃1')才使热原质失去作用。

培养基分类:

按其用途:

1.基础培养基;2.增菌(营养)培养基;3.选择培养基;4.鉴别培养基

5.厌氧培养基

培养基的物理性状:

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1.液体培养基:

兼性厌氧菌生长后使液体呈均匀混浊状态。

链球菌等少数细菌可沉淀生长。

专性需氧菌则多生长在液体表面,形成菌膜。

2.固体培养基:

将细菌划线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在合适温度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在培

养基表面出现由单个细菌分裂繁殖而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称为

菌落。

挑取一个菌落转种到另一个新鲜培养基中则可获得该菌的纯种,称

为纯培养。

细菌的菌落可分为三型:

①、光滑型(S型)菌落:

表面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②、粗糙型(R型)菌落:

表面粗糙、干燥、呈皱纹或颗粒状,边缘大多不整齐。

③、粘液型(M型)菌落:

表面粘稠、有光泽,似水珠样。

3.半固体培养基:

用穿刺针接种细菌于半固体培养基中,培养后有鞭毛的细菌沿穿刺线向

周围扩散生长,可见整个培养基呈云雾状,穿刺线模糊不清。

无鞭毛的

细菌只能沿穿刺线生长,不向周围扩散,培养基仍透明,穿刺线清晰可

见。

消毒灭菌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

灭菌:

杀灭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胞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消毒:

杀灭物体上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的方法。

灭菌比消毒的要求高。

无菌:

物体上或容器内无活菌存在的意思。

无菌操作:

是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

消毒灭菌的方法(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灭菌法:

热力灭菌是最可靠而普遍应用的灭菌法,包括湿热灭菌(包括巴氏消

毒法、煮沸法、流通蒸汽灭菌法、间歇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

和干热灭菌法(包括干烤、烧灼和焚烧、红外线)。

高压蒸汽灭菌法:

是在专门的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的,是热力灭菌中使用最普遍、效

果最可靠的一种方法。

其优点是穿透力强,灭菌效果可靠,能杀灭所

有微生物。

其灭菌条件为:

压力103.4KPa(1.05Kg/cm2),温度121.3

℃,15~20分钟。

适用于耐高温、高压、耐水物品的灭菌。

(2)辐射杀菌法:

紫外线波长范围为240~280nm,最适的波长为260nm,这与DNA吸收

光谱范围相一致。

其杀菌原理是紫外线易被核蛋白吸收从而干拢DNA

的复制,导致细菌死亡或变异。

紫外线的穿透能力弱,不能通过普通

玻璃、尘埃,只能用于消毒物体表面及空气、手术室、无菌操作实验室

及烧伤病房,亦可用于不耐热物品表面消毒。

杀菌波长的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眼睛均有损伤作用,使用时应注意防护。

(3)滤过除菌法

2、化学消毒灭菌法:

1、高效消毒剂:

1)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钠、二氯异氰酸尿酸钠、漂白粉

2)过氧化物消毒剂:

过氧化氢、过氧乙酸、二氧化氯

3)醛类消毒剂:

戊二醛;4)环氧乙烷

2、中效消毒剂:

1)含碘消毒剂:

碘酊、碘伏

2)醇类消毒剂:

乙醇、异丙醇

3、低效消毒剂:

1)季铵盐类消毒剂:

苯扎溴铵(新洁尔灭)

2)氯已定(洗必泰);3)高锰酸钾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细菌的遗传物质:

1、细菌染色体2、质粒3、转座因子4、整合子5、噬菌体基因组

质粒:

细菌的DNA除大部分集中于核质(染色体)内,尚有少部分(约1~2%)存在于染色体外,称为质粒。

基因的转移与重组:

一、转化二、接合三、转导四、溶原性转换或原生质体融合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正常菌群:

在人类的体表和与外界相连通的腔道,存在着不同种类及数量的微生物,一般情

况下对人体无害,称为正常微生物群(正常菌群)。

正常人体的血液,内脏,骨骼,肌肉等部位,均无菌。

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1、生物拮抗:

寄居的正常菌群发挥生物屏障作用。

1)受体竞争,发挥屏障和占位性保护作用

2)产生有害代谢产物

3)营养竞争,营养争夺,使正常菌群处于优势地位。

2.营养作用:

正常菌群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物质转化和合成。

3.免疫作用:

正常菌群作为抗原既能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又能刺激其免疫系统发生

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物质对具有交叉抗原组分的致病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

和杀灭作用。

4、抗衰老作用:

其机制之一认为与其产生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有关

5、此外,正常菌群可能还有一点抑瘤作用。

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

当正常菌群与宿主间的生态平衡失调时,不致病的正常菌群会

成为机会致病菌而引起宿主发病。

机会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常是慢性消耗性或免疫性疾病的致死原因。

机会致病菌引起感染的主要原因有:

1、正常菌群的寄居部位改变;2、机体免疫功能下降;3、菌群失调;

细菌的致病作用:

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途径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构成细菌毒力的物质基础主要包括侵袭力和毒素。

侵袭力包括粘附素、荚膜、侵袭性物质(包括侵袭素、侵袭性酶)和细菌生物被膜等,主要涉及菌体的表面结构和释放的侵袭蛋白和酶类。

毒素主要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1、细菌的毒力

(一)侵袭力

侵袭力:

致病菌突破宿主皮肤、粘膜生理屏障,进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扩散的能力。

细菌的侵袭力包括与粘附、定植和侵袭性相关的物质。

主要有粘附素、荚膜、侵袭性酶类和细菌生物被膜等。

细菌的粘附作用需要两个条件:

粘附素及其受体。

(2)毒素,分外毒素和内毒素

细菌外毒素具有显著的特性:

1)化学组分为蛋白质;

2)毒性作用强,对组织器官有高度选择性;

3)绝大多数外毒素不耐热;

4)抗原性强;其保护性抗原在B亚单位;

5)可用人工方法脱去毒性(A亚单位),保留其抗原性(B亚单位)。

内毒素主要特点:

1)产生于G-菌细胞壁

2)化学性质为LPS

3)对理化因素稳定;这一性质具有重要临床实践意义。

4)毒性作用相对较弱,且对组织无选择性。

5)不能用甲醛脱毒制成类毒素。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

1、感染的来源与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