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542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24.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docx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B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期中测试闯关测试

★拓展提高(B卷)

测试时间:

45分钟

题号

总分

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和是声音的三个特征;女生比男生的“声音尖”是

指声音的较高;同班同学之间只要根据说话声就能辨别出是谁在讲话,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不同.

2.在①海波、②玻璃、③冰、④石蜡四种物质中,(选填物质前的序号)

有一定的熔点,这类物质在熔化时要热,但温度。

3.气体液化可采用和两种方法,家庭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

气是在常温下采用的方法使石油气液化后储存在钢瓶中的。

4.噪声对人的生活和健康等各方面都有不好的影响,为了减少噪声污染的危害,从

防治噪声的途径上主要有(并举一个相应的实例):

,例如;

,例如;

,例如.

5.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频率大于20000Hz

的声波叫,它具有好强等特点.

6.将下列各现象中所属的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入相应的空格内。

初春“冰雪消融”;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

出现“雾气”;秋天的早晨常常发生“日出雾散”;冬天的早晨

户外草地上积有白色的霜:

7.在同一个实验室中两个同学同时做了“探究水沸腾”的实验。

根据各自的数据,

画出了如图B-1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A同学的图线,虚线表示B同学的

图线,水平部分两同学的图线重合。

整个过程中两同学的操作都规范准确。

根据

图线分析:

(1)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是℃.

(2)两同学实验中开始加热时水的温度是(选

填:

“相同”或“不同”)和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所

用的时间是(选填:

“相同”、“不同”或“无法

判断”).

(3)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原因:

有可能是加热条件完

全相同的情况下,A同学用来被加热的水的质量比B同图B-1

学的

8.一张纸的厚度约0.1;人步行的速度约1.5。

(填单位)

二、选择题(30分)

9.相对于同一个声源不同距离的人,听到声音的()

A、音色不同B、音调不同

C、响度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都不同

10.现有温度都为0℃的冰和水,为了获得较好的冷却效果,应该用质量相等的()

A、0℃的冰B、0℃的水

C、都是0℃效果一样D、无法选择

11.一个正常运动的物体速度约为5m/s,该物体可能是()

A.、蜗牛B、步行的人C、自行车D、汽车

12、南极的最低气温可达-90℃,科学考察队员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A、体温计B、煤油寒暑表

C、酒精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13.用图像可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图B-7中用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图B-7

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

14.百米赛跑时,若计时员听到枪声开始计时,则他所测得的运动员的成绩比实际的

要()

A、差一些B、好一些

C、完全相同D、无法比较

15、冬天教室的窗玻璃上常常出现许多小水珠,关于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是教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在玻璃表面液化而成的

B、是教室外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

C、是教室内的空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

D、是教室外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放热液化而成的

16.今年暑期天气真热,小红在家做作业,汗流不止,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

了,其原因是()

A、电风扇吹走了室内的热空气B、电扇吹来了凉风

C、空气流动加快了汗水的蒸发D、以上说法都正确

17.关于振动发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声音均是由振动产生的

B、所有的振动均能产生声波

C、只有固体才能振动发声

D、人耳能听到自然界中的所有声音

18.教师在教室讲课时,为了增加听觉效果,常常把门窗关起来,这样做的目的表述

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A、加强声音的反射B、减弱外界噪声的影响

C、减少声能的流失D、为了提高音调

三、简答(10分)

19.在实验室的准备桌上早就摆放着温度计和盛有酒精的

瓶子,瓶塞是由泡沫制成。

某同学观察准备桌上的温

度计,示数是24℃。

(1)他用这支温度计从瓶塞中间穿过去测量瓶内酒

精的温度如图B-2甲所示,待温度计示数稳

定时读数是℃。

(2)将泡沫瓶塞与温度计一起拿开如图B-2乙所示,

温度计示数将怎样变?

图B-2

 

(3)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道理?

在生活中有用吗?

请你举例说明。

四、实验与计算(20题16分、21题4分,22题4、23题6分,共30分)

20.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们先将适量的水放入试管,插入温度计A并用橡胶塞将温度计固定在适当的位置(如图B-3甲)后放入冰箱。

开始实验前,他们在实验场所放置了另一只温度计B(如图B-3乙),小组成员还进行了明确的分工:

小红负责计时并每隔1分钟发出一次记录指令。

小黄负责观察试管内冰的状态变化和试管中温度计示数的

变化。

小青负责观察试管外壁可能发生的现象。

小毛负责记录每分钟观测到的温度值和观察到的现象。

(1)他们从冰箱取出冻好的试管来到实验场所时间刚好是12∶30,此时实验场所温度计B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图B-3

实验场所的温度是。

(2)实验结束了,小毛只正确记录了温度计A的数据如下表所示,但没有记全冰的状态变化,请你帮他正确填写。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冰熔化的特点是:

(4)请你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画出冰的熔化图像。

(5)小青还发现了试管外壁出现的现象,而且还作

出了正确的解释,但小毛没有记录,请你给小

毛补上。

试管外壁发生的现象:

原因:

21.照图B-4甲那样,把小铃铛拴在线上,线上端穿过橡皮

塞,照图B-4乙那样,把橡皮塞塞到烧瓶上,然后摇动

烧瓶,记住小铃铛的铃声有多么响,再取下橡皮塞,向烧

瓶中倒少量水,给烧瓶加热,水沸腾,在瓶中水快要没有

时停止加热,并迅速照图乙那样塞紧皮塞,冷却一会儿再

摇动烧瓶听铃铛的响声。

(1)次一听到的响声比上一次听

到的响声要些;

(2)这个实验可以近似地

说明:

图B-4

22.你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

甲、乙两列火车并排停在站台上,你坐在甲车厢向乙车厢观望。

一时间,你觉得自己的列车开始缓缓地前进了,但是,“驶过”了对面列车的车尾你才发现,实际上你乘坐的列车还停在站台上,而对面的列车却向反方向开去了。

你的两个判断都有道理吗?

请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分别加以判断并说明理由。

 

23.某同学测得散步时脉搏每分钟跳动84次,平均每走3步通过2m距离,他测得走完某段路程正好45步,脉搏跳动42次,求:

(1)这段路程多长?

(2)他散步的平均速度多大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序号填入下页表格中与题号对应的方框内。

每小题2分,共40分)

1.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

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频率高       B.音色差       C.音调高       D.响度大

2.如图,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属于保护环境的是

 

3.下列关于温度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是

A.发高烧时人体温度可能达到40℃    B.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10℃

C.饺子煮熟即将出锅时温度为50℃    D.加冰的橙汁饮料温度为-20℃

4.某同学从平面镜前1.5m处走近平面镜,则该同学在平面镜中的像

A.远离平面镜     B.变大了     C.大小不变     D.变小了

5.月亮、太阳、点燃的火把、镜子,这些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

A.太阳和月亮             B.月亮和镜子

C.太阳和镜子             D.太阳和点燃的火把

6.如图所示,一束光斜射到平面镜上,其中反射角是

A.∠1      B.∠2      C.∠3      D.∠4

7.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寒冬早晨窗户上出现的冰花结在室内玻璃上

B.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C.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D.寒冷的冬天玻璃窗上结冰花是凝固现象

8.在天气预报领域,常用如图的符号分别代表冰雹、小雪、雾和霜冻四种天气现象,其中主要通过液化形成的是

9.今年5月,世博会在我国上海顺利举行,为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我们的美好生活”这一主题,上海建设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

如:

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住宅区道路两旁安装隔音板等。

这些措施的共同点是

A.绿化居住环境      B.降低噪音污染 

C.缓解“热岛效应”     D.减少大气污染

10.在物理课堂或生活中,我们曾经体验过以下声现象,其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原因是

A.放在密闭玻璃罩里的手机正在响铃,把罩内的空气抽走后,铃声变小

B.在一根长钢管的一端敲击一下,从另一端可以听到两次敲击声

C.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平静水面,会在水面上激起水波

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

1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我们听到的上课铃声是由铃的振动产生的

B.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可与他的同伴进行面对面的直接谈话

C.安装在步行街路口的“噪声监测装置”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地震专家通过耳朵直接接听地壳运动产生的次声波来预测地震的发生

12.国庆假期,在溱湖风景区内,小明用装有滤色镜的照相机给一株绿叶白花的睡莲拍照,在洗出来的照片上看到的却是黑叶红花,那么滤色镜玻璃的颜色可能是

A.黑色            B.红色         C.绿色            D.白色

13.如图所示,在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葡萄酒,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杯,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A.音调            B.振幅           C.音色           D.响度

14.电影院的墙壁上都被装修成坑坑凹凹的,俗称“燕子泥”,其目的是

A.减弱回声    B.防止声音振坏墙壁  C.增大声音的频率  D.增强响度

15.现在有一种叫“固体清新剂”的商品,把它放置在厕所、汽车、饭店内,能有效的清新

空气、预防感冒等,“固体清新剂”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熔化            B.凝华           C.汽化           D.升华

16.一些联欢晚会上常可看到一种精彩的“手影戏”——《逗趣》。

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

活灵活现的手影,让观众大开眼界。

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平面镜所成的像

17.在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放出热量的是

A.初春,河面上的冰雪消融成水           B.秋天,雨后的早晨出现大雾

C.夏天,教室里洒水后空气变得凉爽       D.冬天,晾晒的衣服渐渐变干

18.根据图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B.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C.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D.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19.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0.学校的四层教学楼边有如图的四个露天停车区。

夏日中午一两点钟的时候,为了防止自行车被曝晒,你认为停车的最佳位置是

A.停车区①       

B.停车区②    

C.停车区③       

D.停车区④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60分)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21.一些枪械上的瞄准器装有夜视仪,它是利用的________来工作的。

夏天人们使用的防晒伞,是为了防止________对人体的伤害(选填“红外线”或“紫外线”)。

22.目前,全球气候逐渐变暖,这是          效应不断加剧带来的后果;人工降雨时利用干冰          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            成小冰晶或液化成小水珠,使云中的小水滴逐渐增大,从而形成降雨(后两空选填物态变化的种类)。

23.下左图乐器中,利用弦振动发声的是            ,人们能够区分出不同的乐器在演奏,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24.医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

用它来测量人的体温时,一定要让它的玻璃泡与人体            。

右上图中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25.用久了的黑板容易出现“反光”现象,其实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某些部位时发生

           的缘故。

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打雷时,我们总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原因是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_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

26.右图所示是某种固体的熔化图像,其中包含了许多物理信息,

请写出其中的两条:

1)                                              

2)                                              

27.暑假里,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里写作业,汗流不止。

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发现示数为32℃。

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是因为                 的缘故。

这时她看了看寒暑表,会发现示数_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28.100℃的水蒸汽烫伤比同温度的水烫伤要严重得多,这是因为水蒸汽接触皮肤时            

 要       热。

29.生活中有许多解决问题的办法中蕴含着一定的科学道理,下面的两幅图就是为了使物体快速变干而常用的做法。

请根据图片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甲中做法的道理是                                     ;

(2)图乙中做法的道理是                                     ;

30.如图所示,桥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半圆形桥孔与其像合在一起构成圆。

桥长45m,则桥的像长    m。

正中大圆直径为10m,则大圆顶部到水面的距离为     m。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31.(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32.(2分)将点燃的蜡烛置于自制的小孔成像仪前,调节二者的位置,在屏上得到如图所示的蜡烛清晰倒立的像,请在图中确定成像仪上小孔O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

33.(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

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反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的大小。

四、解答题(共32分)

34.(3分)请写出下图中三个实验所揭示的物理道理:

 

 甲:

                                                                      

乙:

                                                                      

丙:

                                                                      

35.(5分)通过如图所示的探究活动,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

(1)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光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这

说明                         ;光屏上A、B

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其中A为           光,

最靠近B的不可见光是           。

(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区域内光的热效应时,为了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可以将温度计的玻璃泡                      。

实验表明,        的热效应最显著。

36.(5分)小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把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然后将与A等大的蜡烛B放在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在此实验中:

(1)她还要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利用此测量工具可以

比较出                                  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选用两支等大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3)若移去蜡烛B,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

成        像。

37.(7分)如下图所示,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图①装置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来:

                              。

(2)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的措施很多,请你帮小明写出一种

                                                                    。

(3)图②测量温度的三种操作中正确的做法是       。

(4)图③中表示水正在沸腾情景的是   图。

(5)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④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90 92 94 96 98 100 100 100 100 100

(6)通过这次实验小明总结发现了水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请你帮他写出:

①                                        

②                                       。

38.(4分)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小组的同学选用了平面镜、纸板和激光器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还需要的器材

是:

                。

(2)实验时,若入射角变大,

则反射角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实验小组的同学试着使光线从FO入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4)为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进行了如乙图所示的操作,将右侧纸板向后折,在该纸板上         (填“能”或“不能”)看到光线。

39.(5分)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米/秒,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8秒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

为什么?

(2)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求出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         米。

(3)在观看了“嫦娥二号”的发射的电视直播后,于芹同学想用回声探测仪探测某一时刻正在太空绕月飞行的“嫦娥二号”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你认为这样做是否可行,为什么?

40.(3分)小军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相同数量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军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

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观察并比较两图中哪块玻璃板上的水先蒸发完。

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你认为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八年级物理参考答案  2010.11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A C D B D C B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A D A B C C D

二、填空题

21.红外线    紫外线      22.温室      升华     凝华

23.小提琴     音色    24.热胀冷缩         充分接触      37.8

25.镜面反射  大于        26.这种固体是晶体 它的熔点是48℃(其它合理就行)

27.汗液蒸发吸热      不会         28.液化       放热

29.升高温度,使蒸发加快;增大液体表面积,使蒸发加快       30.45      5

31——33.

34.甲图:

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乙图:

模拟雨的形成过程(或“温度降低,使水蒸汽液化”,其它合理的也行)

丙图: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35.

(1)阳光是由多(七)种色光组成的;红;紫外线  

(2)表面涂黑  (3)红外线

36.

(1)刻度尺 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或比较像距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2)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不能  虚

37.

(1)温度计的玻璃泡与杯底接触了  

(2)给烧杯加个盖(水适当地少些等合理即可)

(3)b     (4)B     (5)略     (6)①温度达到沸点 ②继续加热

38.

(1)量角器 

(2)变大 (3)反射光线会沿OE射出 (4)不能

39.

(1)超声波(1分)      超声波的定向性好(1分)

(2)s=1530米/秒×0.8秒÷2=612米(1分)(不需要写计算过程)

(3)不行。

(1分)(卫星在太空中飞行,)真空不能传播声音(1分)

40.

(1)表面积大小    

(2)A、C     (3)没有控制水滴的表面积相同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中调研测试卷(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也能传声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是不同的

   D.在城区禁止汽车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2.在与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容易辨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色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3.如图中所示的四幅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