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458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新课标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知识点

1、要掌握19个生字,掌握以下词语:

腊月、初旬、展览、蒜瓣、饺子、翡翠、杂拌儿、榛子、栗子、爆竹、风筝、预备、彩排、鞭炮、截然、寺院、彩绘、逛庙会、走马灯、麦芽糖、剧种、面具、激流、发誓、旷野、布施、鼻祖、柔顺、压抑、敦厚、夸张、描述、演绎、布局、和睦、酷热、激昂、抽象、韵味。

2、要掌握以下四字词:

零七八碎、万象更新、张灯结彩、哄堂大笑、能歌善舞、别无所求、蜂拥而至、铺天盖地、肃然起敬、美不胜收。

3.、多音字。

藏zàng(西藏)cáng(藏起来)

观guān(参观)guàn(道观)

吭háng(引吭高歌)kēng(吭声)

4、近义词

掺和—搅和擦黑—傍黑轮流—轮替间断—隔断(中止)接待—招待娴熟—熟练截然不同—迥然不同俊俏—俏丽吉祥—祥和压抑—抑制恐怖—恐惧一无所有—空空如也充足—充裕照常—照旧万象更新—焕然一新骚扰—打扰防备—防范撼动--震动深厚—浓厚酷热—炎热宽敞—轩敞喜气洋洋—欢天喜地

5、反义词。

间断—接连轮流—固定截然不同—如出一辙照常—反常娴熟—生疏充足—缺乏

万象更新—依然如故俊俏—丑陋吉祥—倒霉压抑—宣泄一无所有—无所不有骚扰—安抚防备—麻痹撼动—稳定深厚—浅薄酷热—严寒喜气洋洋—死气沉沉

6、要掌握的修辞手法:

比喻、拟人、排比

7、要掌握的句型转换:

反问句与陈述句互换

8、要掌握的修改病句类型:

成分残缺用词不当

9、要掌握的阅读知识点是:

体会作者是怎样按一定的顺序写作的,并在写作过程中详写和略写的作用。

10、要掌握的作文类型:

将了解到的民风民俗加以整理,写成一篇习作;或者写节日习俗,和富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工艺品。

 

6 北京的春节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

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课件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件三)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请学生按自然段轮流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自己不太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课件四至六)

1.北京的春节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

2.默读课文,小组合作填写下表,主要事例写得详细一点。

时间            主要事例

腊八        腊八粥,腊八蒜

腊月十九      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

二十三       祭灶

除夕        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

元旦        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

元宵        悬灯结彩,放花炮

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课件七)

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

(除夕和元宵节)

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

五、小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听写词语

1.对照课文检查改错,评出本次的听写冠军。

2.讲解易错字。

二、深入片段,品读课文(课件八至十)

1.老舍先生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主要有哪几个时间段?

2.准备过年。

3.过年时。

三、总结课文,领悟写法(课件十一至十二)

1.总结课文:

从腊八到正月十九,一个多月的时间,课文却只记叙了五个时间段的主要活动,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热闹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

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默读课文,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四、作业

朗读课文,读出过年的喜庆气氛。

附加词语解释:

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也兼指正月初一以后的几天。

俗称“过年”。

腊月:

农历十二月。

腊八粥:

腊八即腊月初八。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

空竹:

用竹木制作,中空,能发出响声的一种传统健身玩具。

初旬:

每月的第一个十天,也称“上旬”。

小年:

农历中的节日。

在腊月二十三日,旧俗在这天祭灶。

除夕:

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也泛指一年最后的一天。

庙会:

设在寺庙里边或附近的集市,在节日或规定的日子举行。

娴熟:

熟练。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日夜晚。

因为这一天叫上元节,故晚上叫元宵。

课文中指元宵节(又称灯节)的一种应时食品,南方称“汤圆”。

截然不同:

截然:

很分明地、断然分开的样子。

形容两种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本课指除夕夜的“闹”与正月初一的“静”形成鲜明对比。

万象更新:

万象:

宇宙间的一切景象。

更:

变更。

一切事物或景象都变得焕然一新。

板书:

              北京的春节

            除夕:

喜庆、团圆

            元旦:

悠闲、快乐

            元宵:

红火、美丽

课后练习:

1、春节贴春联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

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写出自己积累的两幅对联。

2、按一定的顺序排列下面的词语。

(1)重阳春节端午元宵中秋

(2)训练响枪热身起跑冲刺

(3)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木材资源森林资源

3、写出下列节日的农历时间。

除夕()腊月()重阳()

正月()元宵节()中秋()

后记:

 

7、藏戏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鼻祖、旷野、随心所欲”等词语和优美语句。

2.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体会在表达上的特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默读,了解藏戏的形成,体会藏戏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通过网络或者图书馆等查询藏戏的由来、历史变化及主要剧目等相关信息;藏戏面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二)

二、读文,理清思路(课件三)

三、朗读品味,了解藏戏的特点(课件四至八)

(一)读第一部分,初步了解藏戏的特点

(二)读课文第三部分,具体了解藏戏的特点

(三)师生合作读,感受藏戏特点和相呼应的详略得当的表达方式

四、了解藏戏的形成(课件九)

1.自读后小组讨论:

唐东杰布的传奇故事有哪些传奇色彩?

2.交流、生发:

五、总结

六、作业

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藏戏的形成及特色

 

附加:

词语解释

剧种:

戏剧艺术的种类。

例:

我国民间剧种很多。

咆哮:

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也可形容人的暴怒喊叫。

例:

洪水咆哮着,冲向提岸。

吞噬:

噬:

咬。

吞食。

例:

大雪吞噬了一切,什么也看不见了。

雄浑:

本课指歌声雄壮浑厚。

例:

雄浑的歌声从礼堂里传了出来。

活佛:

本课指喇嘛教中用转世制度继位的上层喇嘛。

女巫:

以装神弄鬼替人祈祷为职业的女人。

压抑:

对感情、力量等加以限制,使不能充分流露和发挥。

例:

他努力压抑自己的感情,不让泪水流下来。

敦厚:

忠厚。

例:

敦厚老实的小王一句话也不说。

演绎:

一种推理方法,由一般原理推出关于特殊情况下的结论。

本课可作表演、表现来理解。

例:

科学家演绎了地球在未来数亿年的变化,认为地球不会消失。

招徕:

招揽。

本课指藏戏开场用陈述藏戏历史的方式招揽观众。

优哉:

优:

美好,舒服;哉:

语气词,表示感叹。

开山鼻祖:

开山:

佛教用语,指最先在某座名山创立寺院。

鼻祖:

比喻创始人。

原指某一事业的创始人。

本课指唐东杰布是藏戏的创始人。

两面三刀:

比喻阴险狡猾,当面一套,背地一套。

随心所欲:

随:

听任;欲,想要,希望。

心里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

板书设计:

       戴面具演出

     藏戏 没有舞台   传奇来历:

为民造福 开创藏戏

        三五天没结束

课后练习:

1、读拼音写汉字。

jiānɡ            shì           jùn              nuó

(    )绳      (  )图      (  )俏     婀(   )

边(    )      擦(  )      严(  )         (   )动

2、把词语补充完整。

哄(  )大笑    两面三(  )   (  )心所欲   (  )哉游哉

3、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    )的歌声 (    )的容貌  (    )的舞姿  (    )的江水

后记:

 

8*各具特色的民居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奇葩、安然无恙、和睦”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的特点。

3.学习抓住事物特点进行叙述的说明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客家民居及傣家竹楼的特点,学习列数字、打比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各地民居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课件二)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准(课件三)

三、了解民居特点(课件四、五)

1.默读课文,按表格要求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客家民居

位 置

作 用

材 料

结 构

文化特征

2.完成填空后小组交流,共同完成表格填空

客家民居

位 置 闽西南、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

作 用 防备盗匪骚扰和当地人排挤

材 料 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黏合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

结 构 大多为三至六层楼,一百至二百多间房屋如橘瓣状排列,布局均匀,宏伟壮观;土楼围成圆形的房屋均按八卦布局排列

文化特征 吉祥、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3.全班交流,了解客家民居的特点。

四、深读探究,感知表达特点(课件六至八)

六、自读《傣家竹楼》部分(课件九)

七、拓展阅读:

附加:

词语的理解。

闽:

福建省的别称。

粤:

广东省的别称。

点缀:

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

奇葩:

奇:

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葩:

花。

营垒:

军营和四周的围墙。

夯筑:

夯:

砸实地基用的工具。

本课指客家人在崇山峻岭中夯实地基,筑厚墙,建造了营垒式的土楼。

骚扰:

扰乱;使不安宁。

侵蚀:

逐渐侵害使变坏。

崇尚:

尊重,推崇。

贮仓:

贮:

储存,积存;仓:

库房,仓库。

八卦:

我国古代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用“──”代表阳,用“--”代表阴,用三个这样的符号组成八种形式,叫做八卦。

每一卦形代表一定的事物。

酷热:

形容非常热。

和睦相处:

睦,和好。

彼此友好地相处。

安然无恙:

安然:

平安;恙:

病。

原指人平安没有病。

现泛指事物未遭损害。

板书设计:

           各具特色的民居

          客家民居 傣家竹楼

           世界民居奇葩

课后练习:

1、给下列汉字加上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    )             (     )             (    )

辟                    扁                      感

(    )             (     )             (    )

2、在带点字正确的读音下面画横线。

数以千计(shù shǔ)     处事(chǔ chù)    空地(kōnɡ kònɡ)

3、把词语补充完整。

(  )拥而至   喜(  )洋洋   遮天(  )地   整齐(  )一

4、读句子,回答问题。

(1)在闽西南和粤东北的崇山峻岭中,点缀着数以千计的圆形围屋或土楼,这就是被誉为“世界民居奇葩”的客家民居。

“奇葩”的意思是(),在这个句子中,“奇葩”指的是() 。

从“数以千计”这个词语可以看出()。

(2)傣族人家至今依然保持着“多起竹楼,傍水而居”的习惯。

“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可以理解成() 。

 傣族人至今还保持着这个习惯,是因为() 。

后记:

 

9、和田的维吾尔

学习目标:

1.学习并积累“酷热、铺天盖地、美不胜收”等词语和生动的句子。

2.了解“和田的维吾尔”的特点,感受文章所展示的维吾尔乡村风情及他们虽苦犹乐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难点:

通过独立阅读和交流探讨,感受和田的地域风情和维吾尔人的以苦为乐的民族风情。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二)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课件三、四、五)

三、深读品悟,感受地域与民族风情(课件六)

1.默读课文,结合画出的句子,与小组同学交流:

和田维吾尔是一个怎样的民族?

2.全班交流.

四、提升认识,体会写法

 

板书设计:

             和田的维吾尔

              苦→甜

              热爱生活

课后练习:

一、多音字组词。

kēnɡ(      )         diào(     )         fēn(    )

吭                      调                      分

hánɡ(      )         tiáo(     )         fèn(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

(  )天盖地    (  )然起敬    美不(  )收   能歌(  )舞

三、照样子写词语。

(1)载歌载舞(ABAC)

(2)五颜六色(含数字)

四、句段集锦

不仅……还……       纵使……也……        虽然……但……

(1)(   )我听不懂他在唱什么,(   )在这样的夜里竟能听到如此热烈激昂的歌唱,我不由得惊奇进而肃然起敬了。

(2)花儿(   )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    )盛开在维吾尔人的门框边、房梁顶、墙壁的挂毯上。

(3)豁达乐观的和田维吾尔人,(   )生活再苦,感觉(   )是甜的。

后记:

 

口语交际二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2.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课文,激发兴趣

二、畅所欲言,感受各地民风民俗

三、召开民风民俗发布会

回顾·拓展二

一、交流平台

1.教师出示交流平台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请学生自由朗读,看发现了什么。

2.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课件二)

1.古诗出示,正确朗读。

2.积累《元日》。

三、趣味语文

单元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