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271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docx

科技发展规划纲要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

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现将《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二月八日

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目  录

一、“十五”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回顾

(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

(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四)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奋斗目标

(一)指导方针

(二)基本原则

(三)奋斗目标

三、“十一五”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资源与环境

(二)新能源技术

(三)农业高新技术

(四)海洋技术

(五)社会发展

(六)电子信息技术

(七)生物技术与创新药物

(八)新材料技术与产业发展

(九)先进制造技术

(十)综合交叉学科与管理科学

四、对策措施

(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二)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三)建立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切实加大科技投入

(四)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新能力

(五)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六)整合科技资源,加强科技合作与交流

(七)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技术标准战略

(八)加强科学技术普及与创新文化建设,提高全民科学素质

(九)加强科技工作的领导,建立三位一体的责任考核体系

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年)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

本世纪前20年,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制定顺应国际科技发展趋势,符合国家科技发展要求,适应省情的《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提高我省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两个提前”战略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一、“十五”科学技术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以来,我省认真落实“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基本完成了“十五”科技发展的预期目标,实现了科技事业的快速发展。

(一)科技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研发投入总量稳定增加。

“十五”以来,我省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额以年均28.3%的速度增长,2004年达到140.8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0.61%提高至2004年的0.91%。

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年均增长30.2%,成为带动全省研发投入增长的主要力量。

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继续保持全国前列。

2004年,科技活动人员总量达27.1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15.3万人,R&D活动折合全时人员达6.5万人年;2005年两院院士达到33人,比2000年增加了10人,形成了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科研团队。

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

2001~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企业对外技术依存度平均值为39%,低于全国50%的平均水平。

全省国内专利累计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58208件和32817件,数量居全国前列,年均增长16.4%和8.7%。

2004年全省累计登记软件产品1184个,占全国总数的5.2%;当年软件及系统集成收入达208亿元,居全国第5位;软件出口额达到1941万美元。

2005年,全省拥有中国名牌119个,山东名牌941个,中国弛名商标149个。

2001~2004年,全省共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21万项,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86项,获奖数量继续保持全国各省市首位。

2003年,李登海研制的“高产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的选育和推广”;2004年,中石化胜利油田的“陆相断陷盆地隐蔽油气藏形成机制与勘探”、山东丛林集团研制的“万吨油压双动铝型材挤压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2002年开始设立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分别授予了曾呈奎、蒋民华、彭实戈、管华诗、顾心怿。

2004年全省公开发表科技论文49693篇,出版科技著作2189种。

(二)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显著

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4672.3亿元,年均增长27%,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21.9%,连续3年保持年递增2个百分点以上。

2004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24.9亿美元,占全部产品出口额的比重提高到6.94%。

15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技工贸总收入达到3738.6亿元,年均增长40%以上;出口额达58.4亿美元,年均增长50%以上,形成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科技进步提高了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

2004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传统产业实现高新技术产品产值1033.35亿元,其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40%,达到410.20亿元。

80%以上的机械、服装、化工、建材、造纸企业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或监控技术。

科技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十五”期间,我省利用高新技术和环保、清洁生产等技术改造提升机械、建材、冶金、食品加工等传统产业,部分废弃物实现了循环和综合利用,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降低了废水废气排放量,探索建立了一批环境友好型示范发展模式。

科技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增强。

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了我省信息化和城市化建设步伐,改善了应急保障系统、社区服务体系,提高了人口素质、卫生水平、公共安全水平,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十五”以来,通过对科技资源的整合、优化,推动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以科技服务机构为主体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主体内部环境进一步改善,主体间良性互动的创新机制正在形成。

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知识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经国家批准,正式开始筹建青岛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

到2005年,全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共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6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69个。

10万元以上的各类大型科学仪器设备3000多台(套),初步建立了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

“十五”期间,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主持承担了8项国家973计划项目及一大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在海洋、数学、物理、材料等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企业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

2004年,企业的R&D经费支出额为129.5亿元,占全省的比重达92%。

2005年,全省拥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74家,其中国家级4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1家,其中国家级4家;国家863产业化基地16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2874家,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2001~2004年,工矿企业专利授权量达10225项。

海信集团研制出中国音视频领域第一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电视处理芯片“信芯”,使我国在该领域的设计能力进入国际先进行列。

科技服务体系蓬勃发展。

全省各类技术贸易机构达到1.7万个,建有7家省级常设技术市场和3家技术产权交易机构,组建了山东省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注入资本金20亿元。

省级农业科技园区42家。

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50家,孵化面积达153万平方米,在孵企业2000多家,各级生产力促进中心60家,从业人员1100余人,为提高我省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四)科技创新环境进一步改善

科技创新的政策法规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

“十五”期间,我省先后制定或修订了《山东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山东省专利保护条例》、《山东省技术市场条例》、《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纲要》及《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等法规和政策文件;建立了党政科技进步目标考核制度,形成了科技工作齐抓共管的局面。

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显著提高。

“十五”以来,不断创新科技文化和理念,建立科技人才、科研项目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机制和平台;倡导勇于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全省上下已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人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养明显提高,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十五”期间,我省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令人鼓舞的成就,关键在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得益于组织实施了人才、专利、技术标准战略和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战略;得益于以“省院”、“省校”为重点的科技合作和产学研结合;得益于以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为突破口的科技管理创新;得益于国家、省、市科技资源的集成配套。

在诸多制约科技发展的因素中,科技投入不足已成为主要问题。

2004年,全省R&D经费占GDP比重为0.91%,低于全国1.23%的平均水平,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不相协调。

另外,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制约了全省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和流失问题依然存在,每万人中科学家和工程师数量还比较少;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总量不足,水平偏低,难以满足社会需求。

二、“十一五”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与奋斗目标

从现在起到2020年,山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省,构建和谐山东;加快半岛城市群建设,实现制造业强省、现代农业强省和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需要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一)指导方针

我省科技工作要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以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中心,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以实现优势领域的技术突破和重点领域的技术跨越为重点,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努力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建设,逐步建成科技创新型省份,科技综合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文明程度不断提高,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为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二)基本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正确处理发展与需要、全局与局部、东部与中西部的关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科学合理地确定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和重大项目,统筹各方面力量,集中抓一批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共性技术,及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2.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技术相结合。

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放在全部科技工作的中心位置,大力加强原始性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扩大和深化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努力在若干重要领域掌握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提高创新能力。

3.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把市场竞争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科技活动的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企业技术进步。

4.以人为本,优化创新环境。

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

充分发挥现有人才的作用,大力引进国外高水平留学人才到我省创业,优化人才结构,建立创新团队;发展创新文化,优化创新环境,培育创新精神,建立创新机制,充分发挥创新人才在科技发展中的核心作用,调动科技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创业潜能。

5.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

正确处理经济与科技的关系,坚持经济发展依靠科技进步,科技发展自觉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大力促进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实行联合攻关,优势互补,集中各方面力量,加大科技投入,推进区域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正确处理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持支撑发展与引领未来相结合,提高科技满足需求和超前发展的能力,按照创新型省份建设规划,超前部署,引领未来,创造新的需求,培育新兴产业,实现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提供支撑。

(三)奋斗目标

1.“十一五”我省科技发展总体奋斗目标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符合科学发展观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科技创新体系;优化资源配置和发展环境,突出优势领域和重点学科,形成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的科技发展总体布局;全省综合科技实力显著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进入全国前列,为全面建设科技创新型省份奠定基础。

——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活动产出居国内先进水平。

每年取得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开发前景的科技成果。

全省发明专利申请达到申请总量的30%,向国外申请专利大幅度提高,全省高新技术产品中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5%以下;发表的科技论文数、引用数、出版的科技著作数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高新技术快速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发生重大转变。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工业制成品出口额的比重达到30%以上,培植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产值过百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家,过十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50家。

3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达到国内一流水平。

——基本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科技支撑体系。

创建国家黄淮海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农业科技园区达到50个,省市县三级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机构达到160个。

形成一批“良种”、“良法”综合生产技术,良种覆盖率及设施农业成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延长农业产业链,培育农业科技龙头企业500家。

——科技成为资源节约与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86%;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万元GDP能耗下降到0.8吨标准煤以下;万元GDP耗水下降到125立方米以下;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方面转化。

——建立起稳固的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

全社会R&D经费占GDP的比重达到2%以上;科技活动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以上;2006年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实现大幅度增长,在此基础上,“十一五”期间,财政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

建立起科技投入的目标责任制,切实提高科技投入的效率。

——建立起吸纳科技人才的有效机制和良好环境,科技人才队伍日益壮大。

全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达到400万人以上;从事科技活动人员达到55万人以上;从事R&D活动折合全时人员达15万人年。

——大力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

积极搭建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框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共建共享机制及服务体系。

建成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争取筹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个,重点建设10个高水平的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120个。

建立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0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50家。

——建立起具有我省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优化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完善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基地的知识创新体系,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社会化科技中介机构为纽带的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产业特色、功能完备和运转高效的区域创新体系。

——初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

大力推进以农村、城区、企业、青少年为重点的科普工作,全民科学素养和科技意识明显增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众比例达到4.5%;全面普及高中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2%;基本达到全面小康水平的人口素质要求。

2.2011~2020年我省科技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十一五”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础上,再经过10年的奋斗,到2020年,全省科技综合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位居全国前列;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科技活动投入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降低到30%以下,建成一批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技术创新中心和创新基地,科技引领山东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科技创新型省份。

三、“十一五”科技自主创新的主要内容

立足当前优势和基础,着眼于未来发展需求,积极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围绕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科技瓶颈问题,大力加强关键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科技支撑能力。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推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与产业化,提高持续创新能力。

(一)资源与环境

以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友好为目标,集中突破一批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节矿和循环生产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体系。

——节能技术

开展流程工业能源综合利用、重大机电产品节能降耗、建筑节能、绿色再制造、能源节约和替代、能量梯级利用、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化石能源产业的深加工技术、节能产品标准以及节能监测等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以兖矿、枣矿等为基地,加强煤炭清洁利用,天然气开发利用,核能、可再生能源和废弃物能源资源化等技术研究、示范和推广。

加强秸秆、粪便等农业废弃物和塑料、垃圾、工矿业废气等工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大力推广节能技术、节能监测、循环经济技术模式。

——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

重点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技术标准体系研究,研究推广农业高效用水、节水、雨水利用、旱地水肥优化利用与调控、污水净化利用等一大批节水技术和设备,大幅度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开展电力、造纸、钢铁、化工、纺织等高耗水行业节水技术改造、矿井水利用。

开展沿海缺水城市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研究。

研究水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超采区地下水的智能管理。

研究地下水超采区水生态恢复和保护技术,搞好济南泉城地下水保护,研究水污染防治技术,缓解水质性缺水。

开展矿坑水、劣质水、海水、废污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优化配置技术研究,实现对淡水短缺的补充。

研究水资源优化配置与调度技术。

在流域尺度上开展“水资源—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复合大系统相互作用研究,开展洪水资源安全利用与生态水利综合技术研究,建设一批节水型城市。

——原材料节约技术

重点加强原材料消耗大、利用率低的重点行业的产品生态设计技术、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关键技术、提高材料强度和使用寿命关键技术、再生材料替代技术、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拆解技术、木材综合利用及节约替代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节约土地技术

开展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土地生产潜力、耕地资源替代、土地集约利用、农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产业布局、城镇土地资源优化配置、黄河淤沙综合治理等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

组织开发和示范有重大推广意义的立体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工业等模式和技术。

大力研发、筛选和推广一大批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设施、设备和技术,包括果蔬、园艺花卉林木、畜禽、水产等高效设施栽培、种植、养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及自动控制设施、设备及技术。

加强农田、林草地高效可持续利用技术推广。

加强土地开发整理、塌陷地复垦、地质灾害防治、综合利用和生态恢复模式与技术研究与示范。

——节约矿产资源技术

积极引进和研究开发采、选、冶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有效降低采矿贫化率,不断提高采矿回收率和选矿回收率。

加强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技术攻关,重点研究开发二次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复杂稀散金属矿及贵金属矿综合利用技术,以煤系、黑色及有色金属、原油和化工原料等为主要内容的共伴生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低品位及难选、难冶矿石开发利用技术,无尾矿及少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提高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开展矿山“三废”综合开发利用研究,努力做到矿山尾矿、废水、废气的“资源化”和“无害化”。

——循环生产技术

充分发挥济钢、莱钢、鲁北化工、兖矿等企业发展循环生产技术的示范作用,在企业中推行合理设计工艺流程,实现企业内、行业内、园区内的资源循环利用,形成生态工业链网。

重点研究石油化工、盐卤化工、矿产与冶金、电力、造纸、医药、机械与装备制造业等工业循环经济中的关键技术,各行业间循环产业链接的关键技术,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

发展新型生态化养殖模式,减少污染,提高对养殖业生产废弃物中生物质能源的利用率,建立“饲料与环境资源—清洁化生产—畜产品—再生资源”生产模式,实现清洁化、资源化生产。

——节约型城市建设

加强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研究,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加强市政建设关键技术研究,研究智能停车设备、城市污水和垃圾综合处理与利用技术、生物环保厕所等;加强节能节地型住宅、公共建筑的建筑体系及关键技术研究,推广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建筑节能技术;研究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的信息技术。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

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在南四湖、东平湖、黄河三角洲等重点区域开展流域、区域水污染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企业水污染治理与资源化关键技术,城市群与区域大气污染成因与综合治理技术,环境保护中的脱硫、脱硝工程技术,危险废物、废旧汽车及电子垃圾资源化利用与无害化处理技术,垃圾发电和生活废弃物综合处理技术等研究开发与示范。

——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与保护

开展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生态安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黄河三角洲与滨海湖泊等重要湿地的修复重建与保护技术、环渤海湿地芦苇种植与综合利用技术、污染的生态影响机制和生态修复技术、土壤污染形成机制与治理修复技术。

研究开发消耗臭氧物质(ODS)替代技术及新产品,加速淘汰ODS,保护臭氧层。

(二)新能源技术

推进能源结构多元化,增加能源供应,加强生物质能、太阳能、氢能、地源水源热能、风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煤、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高效开采及清洁利用技术开发。

培植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能源科学基础研究

积极开展非化石能源的研究与利用,加强地热综合利用、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气的高效利用、太阳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煤的高效洁净燃烧和污染防治、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利用、燃料电池及其它新型电池研究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生物质能

充分发挥省科学院、山东理工大学等单位的作用,研究应用农林废弃物气化联合发电技术、气化液化制取发动机燃料技术、废弃植物油制燃料油技术及其它机械燃料,垃圾填埋场及加工业废弃有机物制沼气技术等。

建设生物质能发电示范工程。

——太阳能

以力诺、皇明、桑乐、华森等太阳能开发骨干企业为生产基地,建立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区域和示范企业,推广太阳能的利用。

研究硅单晶、多晶、砷化镓单晶、有机薄膜等光伏电池材料及技术,开发太阳能光伏电池及电站。

研究开发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与民用建筑密切结合综合利用太阳能技术、太阳能发电的蓄能和并网技术等。

——氢能、海洋能以东岳集团璜酸树脂产业化为基础,研究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催化剂,开发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手机、笔记本电脑用小型燃料电池达到实用化水平和规模化生产。

研究开发电动汽车和船用大型燃料电池。

研究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利用关键技术及装备,能量的储存与输送技术。

——风能、地源水源热能

研究风力发电资源的利用,开发风力发电技术和装备,依托鲁能集团等企业在海岛、沿海地区建设风力发电示范基地。

以富尔达等企业为基地,研究热泵技术,高温地热、低温地热、海水热能的高效利用技术。

开发地热、海水热能空调及发电装备。

——煤的清洁利用技术

研究煤地下高效气化、水煤浆制备与利用、煤间接液化制油及二甲醚等液体燃料技术,提高煤的清洁利用率,减少废渣、废气对环境的污染。

依托兖矿、枣矿、新汶、里能等企业建立煤化工产业基地,建立煤地下气化示范基地和水煤浆产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