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18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68.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docx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广东省陆丰市碣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

(以必修三第一章至第二章内容为主)

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选对一题得1.5分,共60分)

1、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的形成原因是()

①距海洋远②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③高大山地尤其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作用④纬度位置偏高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关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是其主要原因

B.过度放牧、开垦、樵采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C.实施跨流域调水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后,该地区的荒漠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区,读下图,回答3—4题

3、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的植被呈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水分差异造成的B.热量差异造成的

C.地形差异造成的D.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

4、西部大开发首先要()

A.发展高新产业,加快城市化进程B.人口外迁,减轻环境压力

C.治水改土,改造低产田D.抓好基础和生态环境建设

5、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日趋严重,其关键是缺水,为了解决水资源问题,行之有效的是()

A.启动“南水北调”西线方案,再从黄河引水到甘肃和新疆

B.利用科技手段,增加山岳冰川融水量,使塔里木河水量增加

C.限制畜牧业发展,使草场得到生息和恢复

D.发展节水灌溉、绿洲农业,采取休耕制,退耕还草、退耕还林保护生态资源

6.我国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

A.地形起伏大B.降水自西向东减少

C.河流短小但水资源丰富D.气候干旱

7.在草原区,利用现代技术掘井扩大水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掘井愈多,愈有利于草地生态保护

B.水井周围的草地,获得最充足的水源而长势最茂盛

C.机井数量不断增多,经济效益也就不断增长

D.牲畜增长愈快,水井无限制增加,草地最终将毁灭

8.聚落的建筑风格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下列地区和当地民居搭配不相符的是

A.西双版纳——竹楼B.江南地区——平顶屋

C.陕北延安——窑洞D.内蒙古高原——蒙古包

9、说森林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是因为它能()

A.提供大量的木材B.提供多种原材料、食品和饮料

C.净化空气、涵养水源D.是生物基因的宝库

10、有关热带雨林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纬度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大陆内部

C.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D.两极地区

11、长江中上游防护林所起的生态作用是()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B.繁衍物种、保护生物多样性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D.净化空气、吸烟除尘

12、亚马孙热带雨林面积减少直接导致的后果是()

A.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地势较低的地区

B.全球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受到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上升

C.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亚马孙平原形成洪涝灾害

D.中纬度地区降水增加,欧洲西部形成干旱少雨的天气

13、关于长江三角洲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B.温暖季节短,生长期也较短,农作物复种指数低

C.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没有不利影响

D.气候条件优越,主要农作物有水稻、油菜、甜菜

14、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相比,优越性表现在()

①地理位置②气候条件③土地条件④矿产资源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④

15、长江中下游平原在开发早期农业经济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平原的原因是()

A.雨热同期的气候B.黏重的土壤C.单一的农作物品种D.地势平坦

16、长江三角洲能成为水稻种植区的原因是()

①高温多雨的温带季风气候 ②丰富的劳动力资源③水网密集④地势平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④

17、下列关于南北方传统民居差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南方民居墙体厚B.南方民居屋顶坡度小

C.南方居居屋房檐宽D.南方民居正南正北的方位观强

18、我国北方有些居民没有后窗,这反映出当地()

A.光照较强B.风沙大C.冬季寒冷D.雨水多

19.下列不属于上海的区位优势的是()

A.广阔的经济腹地B.高素质的劳动力C.充足的农副产品供应D.矿产资源丰富

3月21日为世界森林日,2010年世界森林日的主题为“加强湿地保护,减缓气候变化”,湿地与森林是地球自然环境中的两大重要的生态系统。

据此回答20~21题。

20.下列能正确反映出的湿地的重要意义是(  )

①保护生物和遗传多样性②减缓径流和蓄洪防旱

③为人类提供水源④防风固沙,涵养水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森林对于人类自身的发展与生存意义重大,下列能体现人类善待森林并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是(  )

①维护和增加森林覆盖面积 ②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 

③恢复并提高森林功能④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2.热带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优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合作用强烈B.土壤肥沃C.生物生长迅速D.生物循环旺盛

荒漠是自然界中的一种植被景观,荒漠化是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造成的土地退化。

以外力为主要依据,可以将荒漠化划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盐渍化等类型。

据此完成以下23-24题。

23.为深入研究沙尘暴发生机制,我国在沙尘暴多发地区和必经之地,建立了一系列沙尘暴观测研究站,这些站点大多位于(  )

A.西北和华北B.华北和东北C.华北和华东D.华北和中南

24.荒漠化的防治要因地制宜,在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大面积植树造林B.建立以绿洲为中心的防护体系

C.扩大绿洲农业的种植面积D.退耕还草

读某区域2000~2004年湿地的转化,回答25-26题:

 单位:

km2

注:

表中数据正值表示正向转化——湿地面积增加,负值表示逆向转化——湿地面积减少。

25.各类湿地面积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  )

A.水库坑塘 海涂 水田 河渠B.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C.水田河渠水库坑塘海涂D.河渠水库坑塘海涂水田

26.与2000年相比,2004年该区域(  )

A.物种多样性有所减少 B.水鸟栖息地减少C.生态环境有所改善D.湿地面积减少

近年来,新疆特色农业发展红红火火。

读“新疆特色农业产业带分布图”,

回答27-28题。

27.新疆一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为完成设计的课题,分两组进行实验探究:

甲组直接在地里种植西瓜,乙组在地上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西瓜。

该小组探究的课题可能是()

A.西瓜品质与农药残留的关系B.西瓜品质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C.西瓜品质与土壤养分的关系D.西瓜品质与昼夜温差的关系

28.新疆大规模发展特色农业,带来的生态问题主要有()

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气候恶化,沙尘暴危害加剧

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地下水质恶化,地面沉降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9.下图是非洲第一高山——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距离赤道仅300多千米。

乞力马扎罗山峰顶雪冠正面临着在50年内消失的威胁。

图中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RS)   B.全球定位系统(GPS)C.地理信息系统(GIS)D.GDP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

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以下30-31题。

30.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

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C.信息D.观念

31.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     B.粮食C.工业制成品D.技术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

据此完成以下32-34题。

32.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

①迁移农业②迁都巴西利亚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

33.亚马孙雨林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  )

A.过度的迁移农业和商业性伐木B.人口增长和贫困导致的发展需求

C.采矿、修路和城镇建设D.开辟大型农牧场

34.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引起国际社会的担忧,是因为(  )

A.雨林作为自然资源是人类共有的财产B.雨林对人类生存的全球环境至关重要

C.人类会失去主要的硬木来源D.雨林是人类医学的宝库

2010年8月1日凌晨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三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结合下图,回答35~37题。

35.有关北斗导航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斗导航系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

B.是一种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C.具有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特点

D.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

36.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37.2010年8月3日,代号为“前卫—2010”的济南战区防空部队“单元合成”演练拉开帷幕,能为演习提供授时和定位,保密通讯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遥感B.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GI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②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③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④GIS技术可以分别处理RS技术及GP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被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下表。

据此完成以下39-40题。

39.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荒草地

C.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40.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2012年碣石中学高二文科班月考地理试卷答题卡9-28

本试卷共7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试室号()试室座号高二()班姓名评分

一.

1[A][B][C][D]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

8[A][B][C][D]

9[A][B][C][D]

10[A][B][C][D]

11[A][B][C][D]

12[A][B][C][D]

13[A][B][C][D]

14[A][B][C][D]

15[A][B][C][D]

16[A][B][C][D]

17[A][B][C][D]

18[A][B][C][D]

19[A][B][C][D]

20[A][B][C][D]

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

5分,共60分)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6[A][B][C][D]

37[A][B][C][D]

38[A][B][C][D]

39[A][B][C][D]

40[A][B][C][D]

31[A][B][C][D]

32[A][B][C][D]

33[A][B][C][D]

34[A][B][C][D]

35[A][B][C][D]

26[A][B][C][D]

27[A][B][C][D]

28[A][B][C][D]

29[A][B][C][D]

30[A][B][C][D]

21[A][B][C][D]

22[A][B][C][D]

23[A][B][C][D]

24[A][B][C][D]

25[A][B][C][D]

 

二.综合题(共2题,共40分)

41.读“世界森林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22分)

(1)描述图中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规律。

(2分)

 

(2)A地气温年较差比B地________;形成亚欧大陆东岸森林类型由南向北变化的基础因素是________。

(4分)

(3)图中亚热带森林植被分布在大陆东西两岸,分别说明它们对应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及成因。

(6分)

 

(4)简述C岛东部热带雨林形成的原因。

(4分)

 

(5)简述世界热带雨林的破坏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6分)

 

42.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材料一 经过对青藏高原的长期考察,科学家发现世界上最年轻的高原以每年7~30毫米的速度整体向北和向东方移动。

这种推移的变化量很小,属于毫米级的,不会对目前的中国带来什么影响,但是经过几百万年的地质年代,这个移动量还是很可观的。

材料二 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温度平均每10年升高0.169℃,而过去的100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材料三 下图为我国西部某地区简图。

(1)M湖是________(名称),试分析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8分)

 

(2)说出青藏高原气候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4分)

 

(3)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6分)

 

2012年碣石中学高二文科班月考地理试卷参考答案9-28

一.单项选择题:

二.综合题:

41.【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图中A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B地位于亚欧大陆西部,两地的气候类型因海陆位置的差异明显而不同,C地位于非洲的马达加斯加岛,其东部热带雨林的形成与地形、洋流等因素有关。

答案

(1)北半球中、高纬度,横贯大陆东西。

(2分)

(2)大 热量(或太阳辐射)(4分)

(3)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大陆西岸:

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受西风带控制;夏季高温少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6分)

(4)地处东南信风迎风海岸;山地迎风坡,多地形雨;暖流流经,增温增湿;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从而形成热带雨林。

(4分)

(5)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丧失;森林的环境调节功能下降。

(或水旱灾害频繁、水土流失加剧)(6分)

42.【解析】结合材料和地图判定该湖为青海湖,青海湖面积缩小的原因主要是入湖水量减少和蒸发量增加。

青藏高原气候资源优势是光照充足,劣势是热量不足。

沼泽的形成主要是受气候和地形因素的影响。

答案

(1)青海湖 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区近年来降水偏少,造成入湖水量减少;同时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蒸发量增加,入湖水量少于蒸发量,使湖面缩小;再次,湖泊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加剧,截留了不少流入湖泊的水量,致使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

(8分)

(2)优势:

光照条件好;劣势:

热量差。

(4分)

(3)①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②该地区地势低洼,附近河流向此聚集,排水不畅,同时黄河也流经此地区,水源充沛;③该地区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气温均比较低,蒸发微弱。

(6分)

部分选择题的解释:

20-21【解析】 第20题,湿地具有调节气候、调蓄水量、提供水源和水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而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是森林的生态功能。

第21题,加强森林的开发使用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重视森林土著人和森林工人权利不属于善待森林的行为。

【答案】 20.A 21.A

25-26【解析】 第25题,根据表内数据(正值——湿地面积增加,负值——湿地面积减少),将每一种湿地的相关转化数据进行累加,可以计算出变化幅度由小到大顺序为河渠、水田、海涂、水库坑塘。

第26题,综合表中数据分析,可知该区域2004年比2000年湿地面积增加,随着湿地面积增加,物种多样性和水鸟栖息地都会增加,生态环境会有所改善。

【答案】 25.B 26.C

29【解析】该影像的获取主要采用RS技术,它能对冰雪融化进行实时监测。

GPS主要功能是定位,排除B选项;GIS主要功能是信息的分析与处理,排除C选项;GDP是国内生产总值,排除D选项。

故答案为A。

30.解析:

农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劳动力,而资金、信息、观念等因素均是由城

市向农村转移的因素。

答案:

B

31.解析:

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输出的是矿产品等原料或初级产品,而发达国家向发展

中国家输出的是粮食、资金、技术和工业制成品。

答案:

A

35-37【解析】 第35题,传感器是遥感技术的关键装置;地理信息系统是专门处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资源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是遥感技术的应用。

第36、37题,卫星定位系统可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时间、速度。

【答案】 35.C 36.D 37.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