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125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23.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docx

高三政治新题分类汇编生产劳动与经营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2012新题分类汇编:

生产、劳动与经营

(高考真题+模拟新题)

课标文综38.

(1)D2、C2、B1 

(2)E2 (3)P1、P2[2011·安徽卷]《安徽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简称《纲要》)描绘了安徽省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

某校时政学习小组以“聚焦‘十二五’,心系安徽发展”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目标解读

在讨论《纲要》中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时,同学甲向大家出示了下表:

安徽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部分)

指标,2010年预计,2015年目标,年均增长(%)财政民生

支出(亿元),1096,2403,17

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元),15788,力争31576,>10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入(元),5285,力争10570,>10

社会消费品零

售总额(亿元),4151.5,9500,18

(1)同学们围绕表中目标纷纷发表意见,请你谈谈提出上述目标的经济学依据。

★观点评说

同学乙说:

“除了重视经济发展和关注民生,安徽的发

展还要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进程。

许多与百姓利益攸关的事要靠他们自我管理,这样才能共创幸福美好家园。

(2)请你运用民主管理意义的知识评说同学乙观点的合理性。

★感悟反思

(3)结合材料,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

谈本次探究活动对我们的启示。

课标文综38.[2011·安徽卷]【答案】

(1)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解决现阶段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扩大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考生若从统筹城乡发展,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消费反作用于生产等方面作答亦可)

2)基层民主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

推进基层民主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有利于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让人民群众在实践中体验民主管理的意义,增强和提高政治参与的责任意识和实际本领。

(3)重视保障民生和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把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推进基层民主启示我们要通过改革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同学们关注安徽发展启示我们要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1)D2、C2、B1[2011·安徽卷]【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学发展观、财政的作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相关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设问考查确立上述目标的依据,而表格集中反映了安徽省重视财政民生支出、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增长。

扩大消费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生产发展,解决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有利于扩大消费;增加财政的民生支出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财政具有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作用。

据此即可组织答案。

(2)E2 [2011·安徽卷]【解析】本题考查坚持基层民主自治的意义,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把握。

联系设问,本题具体考查推进基层民主自治,让百姓自我管理的合理性,因此,答案的组织既要从基层民主自治的地位、发展的意义作答,又要分析对人民群众的意义。

(3)P1、P2[2011·安徽卷]【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理论,考查解读、整合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和调动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题的解答有一定难度,解答的关键在于信息的提取与恰当理论的选用。

材料一表明,同学们关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安徽省在发展中关注民生;材料二表明安徽重视推进基层民主。

同学们关注安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启示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发展中实现人生价值;关注民生、重视基层民主是重视人民群众利益的体现,启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选择;推进基层民主是调整上层建筑的体现,这启示我们要改革上层建筑使之与经济基础相适应。

课标文综8.B1[2011·江苏卷]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23186.8亿元,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外资企业、民间企业投资额所占比例分别是23%、13%和64%。

这说明(  )

A.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B.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C.多种所有制经济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发展

D.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标文综8.B1[2011·江苏卷]C 【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题干主要讲述了在2010年江苏省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中,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据此判断,A、B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只有C表述符合题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故D表述错误。

 

课标文综14.B1[2011·课标全国卷]月饼是中国传统的节日食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秋月饼的消费日益多样,除枣泥、豆沙等传统月饼外,消费者也开始购买海鲜、木瓜、冰激凌等新式月饼。

多样化的月饼消费(  )

A.取决于月饼消费观念的多样化

B.导致了月饼消费结构升级

C.促进了月饼生产的多样化

D.促进了月饼质量的提高

课标文综14.B1[2011·课标全国卷]C 【解析】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从题中可看出,由于人们对中秋月饼消费的日益多样化,月饼的生产呈现出多样化,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C项观点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故A项观点错误;B项强调了“消费结构升级”;D项强调了“月饼质量的提高”,均不符合题意。

 

课标文综28.G2 N3 D1 B1[2011·山东卷]“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山东省委、省政府将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努力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进一步推进转方式调结构,2010年10月,山东省委组织专家分赴全省17市进行了实地调研。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新问题,山东省委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深化了对转方式调结构的认识。

材料二 下图是山东省“十五”末、“十一五”末、“十二五”末(发展目标)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图。

材料三 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

山东省政府将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奠定良好的基础。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山东省委为什么要组织调研,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建议。

(2)结合材料一,运用实践与认识关系的知识,分析山东省委开展调研工作的合理性。

(3)材料二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据材料二、材料三,分析为实现“十二五”末的产业发展目标,山东省政府的各项措施所蕴含的经济生活道理。

课标文综28.G2 

N3 D1 B1[2011·山东卷]

【答案】

(1)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山东省委组织调研、听取建议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的要求;②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要求听取民主党派建议;③听取群众建议是对人民主体地位的尊重,有利于发挥人民首创精神。

(2)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山东省委通过实地调研获得了认识;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山东省委通过调研发现新问题,推动了认识的深化;③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山东省委通过调研获得认识的目的是推进转方式调结构。

(3)第一、二产业比重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①财政政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之一,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②劳动者在生产力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有利于推动技术进步和生产力发展;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解析】第

(1)问,材料针对“十二五”规划的社会热点,体现山东自主命题的特点,就山东省省委调研转方式调结构进行阐述。

虽然材料给出的信息比较宏观,可是设问非常具体,就是针对山东省省委对转方式调结构进行调研,提问为什么省委要积极听取民主党派和群众的意见。

考查了党的地位、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等考点,主要考查学生理解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此问需要仔细审题,从政党的角度来回答。

(2)问集中考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此问非常简单直白,主要考查学生平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回答此问时要注意做好观点与材料的衔接。

第(3)问考查学生对经济生活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主要考查国家的宏观调控、发展生产的举措、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等相关知识。

题目整体上难、中、易结合,知识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考查了考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四川文综38.B1、D2、O3、F1[2011·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

投资率是总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消费率是最终消费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投资、消费、出口被喻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与消费为内需,出口为外需)。

据世界银行统计,目前全球的平均投资率约23%,消费率约75%。

材料二 近年来,国家对“促消费”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着力解决制约消费需求扩大的矛盾和问题。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逐步提高消费率,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

材料三 国务院制定的“十二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

某市政府结合本地实际,为促进居民消费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要求干部深入基层,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提高城镇化率:

积极培育家庭服务、信息服务等消费新热点;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提高本市最低工资标准;加大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和廉租房建设投入,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从经济常识角度看,提高消费率有何重要意义?

(2)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运用主次矛盾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的认识。

(3)结合材料三,说明该市政府是如何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

四川文综38.B1、D2、O3、F1[2011·四川卷]【答案】

(1)①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率呈上升趋势,消费率呈下降趋势;与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投资率明显偏高,消费率明显偏低。

反映出我国投资与消费不协调、不平衡。

②国家采取促进消费的系列政策措施,是针对我国经济中投资与消费不平衡的状况,目的是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

③有利于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扩大居民消费,改善民生,有利于拉动与消费相关的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有利于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增强居民消费信信;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经济结构。

(2)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这要求我们应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针对现状,国家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

②主次矛盾相互依赖,不忽视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体现了这一要求。

③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使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坚持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3)①该市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采取促进居民消费的系列措施,坚持了民主集中制原则。

②该市政府采取的要求干部了解群众消费需求、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措施,坚持了对人民负责原则。

③该市政府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依法打击市场违法行为,坚持了依法治国原则。

【解析】本题以我国2000年来消费、投资状况以及“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要求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表及文字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哲学知识和政治知识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

(1)问有三个小问,第一小问要求概括材料一反映的经济现象,因此直接根据图表概括投资率和消费率变化情况,说明反映的问题即可。

第二小问要求回答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的关系,此处并不是直接简单回答两者存在哪种关系,而是需要以具体文字表述两个材料的联系。

材料二中的措施是针对材料一中的问题而提出来的,目的在于促进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围绕这个方面组织答案即可

第三小问要求回答提高消费率的意义,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回答时要联系与消费相关的因素,如收入分配、相关产业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调整等组织答案。

解答第

(2)问,要注意知识限定是“主次矛盾的知识”,答题方向在于分析“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体现的哲学道理。

回答时要结合材料,不能仅仅局限于设问中的这句话。

具体要把主次矛盾关系原理进行分解,围绕主要矛盾的地位、主次矛盾的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角度来组织答案。

解答第(3)问,首先要准确记忆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的内容,然后对应材料,把教材中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依法治国原则与之对接,符合的就是答案要点。

最后按照材料顺序逐一进行论证,先概括材料信息,后对应相关原则来组织答案。

 

四川文综39.A2、B1、D2、N2、N3[2011·四川卷]科学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才能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五 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任务,其中包括高效发展核电。

据资料,1公斤核燃料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与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相比,核电基本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核电站不排放有害气体和烟尘,其一年产生的二氧化碳,是同等规模火电站排放量的1.6%;我国目前已建成13台核电机组,电价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2010年,全球发电总量中核电占16%,我国发电总量中核电占2%。

据预测,到2015年,我国社会用电量将达6.27万亿千瓦时,年均增长率约为8.5%。

材料六 安全是核电发展的前提和最高原则。

从三里岛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伤痛,到日本福岛核泄漏的阴霾,一次次引发全球对核电安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各国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不断反思核电安全标准,检查核电安全建设,完善核电安全措施与技术体系,以推动核电安全日臻完善。

(6)结合材料五,运用经济常识,分析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

(7)联系材料六,从知识论角度,说明人类在发展核电过程中应怎样确保安全。

四川文综39.A2、B1、D2、

N2、N3[2011·四川卷]【答案】(6)①在发电效率上,核电单位燃料的能量巨大,比火电具有明显的优势。

②在生产条件上,核电不受风、阳光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比风能、太阳能具有优势。

③在节能减排上,核电不排放有毒气体和烟尘,二氧化碳排放量低,具有清洁能源的优势。

④在电力成本上,核电价格普遍低于当地标杆电价、有市场竞争力。

⑤在市场需求上,我国社会用电量增速快,核电目前的比重低,市场前景广阔。

(7)①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在发展核电过程中,人类应依据核电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殊要求,从安全标准、安全建设、安全措施、技术体系等方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确保核电安全。

②正确处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在推动核电发展和应对核事故过程中,人类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深化和发展对核电安全的认识;运用对核电本质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指导核电建设,使核电安全目臻完善。

【解析】本题以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新能源产业为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综合运用经济知识、哲学中的认识论知识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

第(6)问要求分析核能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较优势,解题时要仔细审读材料,将材料中的分号前后分为五个方面。

组织答案时要围绕这五方面,分别从核能的发电效率、核能的生产条件、核能的节能减排、核电成本、核电需求进行阐述。

解答第(7)问,要注意知识限定是认识论,答题方向在于为在发展核电过程中确保安全提供措施。

回答时要围绕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正确处理认识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进行阐述,先呈现原理,后结合材料语境进行说明,做到有理有据。

课标文综10.B1[2011·天津卷]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原来十几个小时的车程缩短为3小时;加之高速动车二等票的价格仅为180元,而乘坐飞机的最低费用一般也要400元以上,致使以往乘坐飞机的人大多改乘动车。

于是,2011年夏秋季航班计划取消了武汉—南京的所有航班。

这种现象说明(  )

①生产决定消费水平 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 ③消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④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③④

课标文综10.B1[2011·天津卷]B 【解析】本题考查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高速动车组投入运营后,致使以往乘飞机出行的人大多改乘动车,说明了生产决定消费方式,夏秋季航班计划的调整体现了消费对生产具有导向作用,②④符合题意。

①③说法均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故选B。

课标文综37.

(1)I1、I2 

(2)B2、O1[2011·安徽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1年初,随着“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和《角度篇》在一些国家的热播,“中国形象”成为媒体热议的话题。

话题一 文化是国家形象的灵魂

文化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推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蕴含着团圆、和谐理念的中国春节,日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商机;孔子学院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科技创新成就赢得了世界赞誉……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扩大了中国的影响力,提升了国家形象,增强了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

(1)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理解。

话题二 品牌是国家形象的名片

在现实生活中,提到奔驰轿车,人们会联想到德国制造业的高品质;提到海尔电器,人们会联想到中国商品的高性价比……知名品牌不仅能使企业盈利,而且有利于提升国家形象。

这表明企业知名品牌在提升国家形象中具有独特作用。

(2)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回答,企业应如何打造知名品牌?

并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知识说明打造企业知名品牌对提升国家形象的作用。

课标文综37.[2011·安徽卷]【答案】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文化反作用于经济。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为我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也给世界带来商机。

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提高了我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家形象。

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更多的人通过中华文化了解了中国,中国国家形象的提升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面向市场,生产高质量商品,提供优质服务。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形成竞争优势。

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提高品牌效应。

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扩大品牌国际影响力。

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1)I1、I2[2011·安徽卷]【解析】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考查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调动运用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在于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的对接。

依据设问要求,联系教材,从总体上看,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具体包括文化对经济、政治、综合国力等的作用,对个人成长的作用;从材料上看,材料中心主要反映的问题包括:

文化带来商机、提升国家形象、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三者分别对应文化对经济、综合国力和个人成长的作用。

答案的组织只需将教材理论与材料对接即可。

(2)B2、O1[2011·安徽卷]【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成功经营,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考查充分利用材料有效信息、调动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名品牌是企业具有良好信誉形象的体现;材料提供的信息包括:

高品质——重质量、高性价比——保证高质量的同时具有价格优势、国家形象——“走出去”。

据此,第一问的答案即可确定。

第二问属限定性主观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企业对国家的作用即部分对整体的重要,答案的组织要做到观点即原理、方法论与材料的统一。

大纲文综24.B2[2011·全国卷]去年甲利用自有资金20万元开办了一家小企业,一年后盈利2万元,全部用于个人消费。

今年甲以6%的利率借得资金10万元扩大生产。

假设该企业今年的利润率(利润/资产)与去年持平,那么,甲今年自有资金的利润率为(  )

A.6%B.10%C.12%D.15%

大纲文综24.B2[2011·全国卷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企业利润的相关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企业资金包括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

自有资金利润率=净利润/自有资金×100%。

甲去年的利润率为2/20×100%=10%,今年的净利润=(20+10)×10%-(10×6%)=2.4万元。

故甲今年自有资金利润率为2.4/20×100%=12%,故答案为C项。

大纲文综26.B2[2011·全国卷]近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不少企业出现“招工难”现象。

要解决“招工难”问题,企业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提高员工的工资和福利 ②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设厂 ③消除农民工流动的体制性障碍 ④提高对员工的技能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大纲文综26.B2[2011·全国卷]A 【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生产经营及劳动者权利的知识。

设问主体是企业,故选项①②符合题意。

③是政府应努力解决的问题,不符合题意;④只会使招工更加困难,故不入选。

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

 

课标文综36.B2,D2[2011·广东卷]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材料二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

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

材料三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课标文综36.B2,D2[2011·广东卷]【答案】

(1)劳动力转向卖方市场,工资水平上升;企业用工成本加大,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

(2)转变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提高员工素质等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从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向技术密集型生产方式转变;政府出台优惠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现从粗放型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发展方式的转变。

(3)有利形势:

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形势总体稳定,有利于我国的和平发展。

不利形势: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家间贫富差距加大,国际经济秩序不公正和不合理,竞争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