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4102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docx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组合训练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必备

二〇二〇年秋部编版期中复习阅读理解组合训练

现代文+文言文+诗歌鉴赏+非连续文本

1.阅读

一本心爱的字典

杨开慧同志牺牲后,毛岸英和毛岸青流落在上海街头。

那时岸英12岁,岸青7岁,兄弟俩靠卖报挣几个铜板过日子。

一天,岸英走过一家书店,他看见书架上有学生字典,就去问店主:

“买本字典要多少钱?

”店主说:

“150个铜板。

”岸英口袋里只有六个铜板,差得太远了,他叹了口气,恋恋不舍地走出店门。

一连几天,岸青发现岸英不吃早饭,就问:

“哥哥,你为什么老不吃早饭?

”岸英说:

“我不吃早饭,每天可以节省两个铜板。

攒够了,去买一本字典,它是个不开口的老师。

”岸青说:

“那我也不吃早饭了,跟你一起攒钱。

”兄弟俩好不容易攒够了钱,但当他们高高兴兴地跑到书店买字典时,不料字典涨价了,需要200个铜板。

岸英呆呆地站了一会儿,自言自语地说:

“买一本字典真难啊!

”兄弟俩又忍饥挨饿,省下了半个月的早饭钱,终于把字典买了回来。

从此,岸英和岸青读书看报遇到生字就拿出字典,请教这个不开口的老师。

这本心爱的字典一直带在身边,整整用了18年。

(1)本文是按________顺序叙述的。

(2)这本字典是靠什么得来的?

(3)你认为“心爱”在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

(4)假如你看到他们靠不吃早饭攒钱买字典,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

2.阅读理解,完成练习。

“我是中国人!

①一九三一年秋,我父亲吉鸿昌担任第=十=路军总指挥的时候,曾被迫出国做了一次考察。

出国之前,已是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的东北三省。

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立逼他“携眷出国”,做“军事考察”,而实际上是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②父亲来到了美国纽约,一次,他穿着整齐的军装,率领一行从属人员走在街上,突然有人拦住他故意问道:

“你是日本人吧?

!

”父亲叫翻译回答说:

“不,我是中国人!

”对方听了摇摇头表示不相信地说:

“中国人?

东亚病夫,不可能有这样魁梧、高大的军人……”

③又一次,他到纽约的一家邮局寄送东西,那里的l作人员又明知故问地说:

“你是哪国人?

”我父亲大声说道:

“我是中国人!

”对方奚落说:

“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④接连受到这样的嘲笑和侮辱,使父亲异常气愤,甚至连饭也吃不下去了。

当我母亲和属下劝慰他的时候,他严肃地说:

“侮辱我吉鸿昌本人,我并不在乎,但是我们是代表中国到美国来考察的,受侮辱的是我们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啊!

”他坚决地表示:

“下次外出时,就带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⑤果然,他用草板纸自制了一个约半尺长的长方形牌子,用毛笔书写着“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并在下边注上英文。

当他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但父亲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1)联系上下文,选出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对方奚落说:

“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

A.冷落、怠慢B.讥讽、嘲笑

②父亲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

A.勉强支撑B.很C.伸直或凸出D.杰出

(2)父亲被迫出国考察,因为________。

(3)吉鸿昌将军在身上挂着“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是因为()

A.美国一家邮局的工作人员奚落说:

“地图上已经找不到中国了。

B.吉鸿昌想让外国的朋友们都知道中国人是有血性的,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一定会重新振兴起来的!

C.吉鸿昌认为这样能显示出中华民族的骄傲。

D.外国人不相信中国人有这么高大、魁梧。

(4)当父亲挂着牌子走在大街上的时候,引起很多人的注目,在这种情况下他是怎么做的?

为什么?

(5)从文章中,可以看出吉鸿昌将军是~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说明。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能不忆江南?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____朝诗人________。

(2)《忆江南》是一首________,“忆江南”是它的________。

(3)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

(4)“能不忆江南?

”这是一个()

A.设问句

B.反问句

C.陈述句

(5)把词补充完整,并写出所填的句子的意思。

三、文言文阅读

4.课外阅读。

嫦娥奔月

羿①请②不死之药于西王母③,羿妻姮娥④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

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

故异书言:

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⑤之,树创随合。

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注释:

①羿(yì):

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后羿射日的记载。

②请:

求。

③西王母:

仙人名。

④姮(héng)娥:

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

⑤斫:

砍。

(1)给下列下划线的字注音。

羿请不死之药________谪令伐树________

蟾蜍________常斫之________

(2)“嫦娥奔月”的“奔”用音序查字法应查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奔”在这个词当中应念(bēnbèn),意思是________(①奔走,急跑;②直向目的地走去)。

(3)翻译下面的句子。

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

(4)请你写出四个带“月”字的成语。

(5)“嫦娥奔月”是神话,可人类登月却已经变成了现实,2003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_进入了太空,2005年我国航天员________和________又进入了太空,对此,你有何感想?

四、阅读理解

5.

阅读与欣赏

有趣的小刺猬

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它的身体活像一只老鼠,只是比老鼠大多了。

它的头尖尖的,眼睛和耳朵很小,牙齿非常锋利,门牙特别长。

刺猬的四肢很短,跑起来很快。

它的爪子像老鹰的爪子那么锐利,那么有力。

除了腹部,刺猬浑身长满了像钢针一样的硬刺,又短又密。

遇到强敌时,它就把身体蜷(quán juǎn)成一团,成为一个可怕的刺球,连凶猛的野猪也拿它没有办法。

刺猬不但能用硬刺(保护 保卫)自己,而且还可以用它来搬东西呢!

夏天,正当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它悄悄地从洞中爬出来,趁着月光,窜到瓜地里,用它那锋利的牙齿把瓜柄咬断,然后在地上打个滚,把硬刺扎进瓜皮,一翻身就背(bēi bèi)着瓜溜走了。

1)选择括号里正确的读音或词,用“√”标出。

2)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用“﹏﹏﹏”画出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刺猬的头(______),眼睛和耳朵(______),牙齿(______),门牙(______)。

它的四肢(______),跑起来很快。

爪子(______),(______)。

浑身长满了(__________)。

4)刺猬的硬刺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

5)仿照文中对刺猬外形的描写,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它的外形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外阅读

6.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清兵卫与葫芦

[日]志贺直哉

这是一个叫清兵卫的孩子跟葫芦的故事。

自从发生了这件事以后,清兵卫和葫芦就断了关系。

过了不久,他又有了代替葫芦的东西,那便是绘画,现在他正热衷着绘画……

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从三四分钱到一毛五分钱一个的带皮葫芦,他已有十来个了。

他能够自己把葫芦口切开,把里边的籽掏出来,技巧很好,塞子也是自己装上的。

先用茶卤一泡,把气味泡干净了,然后就把父亲喝剩的淡酒装在里面,不停地把表面擦亮。

他对于这爱好异常专心。

有一天,他在海边的街上走,心里依然想着葫芦,忽然从一个摊户伸出一个老头儿的秃脑袋,清兵卫把它错看作葫芦了。

“这葫芦真好!

”心里这么想着,再仔细一看,连自己也吃惊了。

那老头儿昂着神采奕奕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

清兵卫觉得好笑,就大声地笑了起来,跑过了半条街,还是忍不住地笑。

清兵卫是一个才十二岁的小学生,每天学校里放学回来,他也不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就一个人到街上去看葫芦。

一到晚上,就坐在起居室里收拾葫芦;收拾好了,就装上酒,用手巾包好,放在罐子里,又把罐子藏在火炉箱中,然后去睡觉。

第二天早晨起来,立刻又打开罐子看,葫芦皮上冒出了许多水珠。

他永远不倦地看着,看过之后,很郑重地系好络绳,挂在朝阳的檐廊下,然后上学校去。

他对于旧的葫芦,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喜欢的是还没有开过口的带皮葫芦。

而且他所有的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常的东西。

“一个小孩子,却喜欢这种玩意……”他爸爸很不高兴地看了眼说。

一位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的客人说:

“阿清,这些并不见什么好,再去买几个奇特点的来呀!

”“这样的好呀!

”清兵卫只是这样回答了一句。

有一天,清兵卫走过后街,看见一个卖柿子橘子的摊子后边的店板门上,挂着二十来个葫芦,就立刻说:

“让我看一看。

”其中有一个,约五寸高,看那模样是很普通的,他却喜欢得什么似的。

他心头发着跳,问了:

“这个葫芦卖多少钱?

”“看你是个小哥儿,就便宜点算一毛钱吧!

”“好,你别卖给别人,我回家去马上拿钱来。

”不多一会儿,他红着脸,呼呼地喘着气跑回来,买了葫芦就跑着回去了。

从此,他片刻也不离这个葫芦,还带到学校里去。

终于因为在上课的时候偷偷地藏在桌子底下摩擦,给级任教员看见了。

恰巧上的是修身课,所以教员更加生气。

这位外来的教员,对于本地人爱好葫芦的风气心里本来不舒服;他是喜欢武士道的,每次名伶云右卫门来的时候,演四天戏,他倒要去听三天。

学生在操场里唱戏,他也不怎么生气,可是对于清兵卫的葫芦,却气得连声音都抖起来,甚至说:

“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

”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父亲恰巧不在家。

清兵卫对于这位教员的顽固,吓得什么似的,哆嗦着嘴唇,在屋角里缩成一团。

在教员身后边的柱子上正挂着许多收拾好了的葫芦。

清兵卫心头别别地跳着,怕他会注意到。

教员终于没有注意到葫芦,回去了。

清兵卫透了一口大气。

不多一会儿,清兵卫的父亲做工回来了,听了母亲陈述教员家访的话,立刻抓住正在身边的清兵卫,使劲揍了一顿。

“没出息的孩子!

”他的父亲骂着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

清兵卫的父亲忽然注意到柱子上的葫芦,就拿起锤子来一个一个地砸碎;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教员把在清兵卫那儿没收来的那个葫芦,当作脏东西似的交给老年的校役,叫他去扔了。

校役拿了来挂在自己那间煤污的小屋子的柱子上。

约摸过了两个月,校役恰巧因为没有钱花,想起这葫芦,准备多少换几个钱,就拿到附近的古董店里去看。

结果是五十块钱成了交——校役从那位教员手中好像平白地得了四个月的薪水,心里偷偷地高兴。

可是谁也不会想到古董店老板把这个葫芦卖给当地的富家,价钱是六百块。

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可是他的父亲,对于他的喜欢绘画,又在开始嘀咕了。

(有删改)

1)下列加点词语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葫芦(hú)干涉(shè)热衷(zhōng)使劲(jìn)

B.模样(mó)顽固(wán)摩擦(cā)隐瞒(mán)

C.嘀咕(dī)跃进(yuè)吮吸(shǔn)塑料(sù)

D.绘画(huì)檐廊(láng)投掷(zì)喘气(chuǎn)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真是小孩子呢,不是这种葫芦他就不喜欢”。

一位客人来看望他做木匠的爸爸,看见清兵卫在一旁很专心地擦葫芦,就这样说。

B.“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不过大一点就是了。

”他插嘴说。

C.“你看,”母亲无可奈何地说,“就剩这点钱了。

你全拿去吧。

D.去好呢,还是不去好?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那老头儿昂着神采奕奕的秃脑袋,走进巷子里去了。

B.“让我看一看。

”说着走过去一个一个地仔细玩味。

C.“这种事情,家里应该干涉他……”教员对清兵卫的母亲这样说,母亲吓得只是战战兢兢地不敢出声。

D.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托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12月20日,棕北中学迎来了张晓风先生,为棕北师生带来了一场文化的盛宴。

B.随着《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见字如面》等电视节目的走红,让中华传统文化回归热延续至今。

C.村上春树新作《刺杀骑士团长》上市头3天就售出478万册,并已加印至130万册左右。

D.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教育改革的力度。

5)“葫芦”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善于以简练传神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

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子描写的传神之处,并分别说说清兵卫当时的心理活动。

(1)于是这个清兵卫葫芦,终于被当场没收,清兵卫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脸无人色地回到家里,靠在火炉边发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兵卫只是脸色发青,不敢做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清兵卫的性格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教员说“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的”,清兵卫的父亲也骂他“没出息的孩子”,甚至还说“像你这种家伙,赶快给我滚蛋吧”,你对此有何看法?

请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结尾说“清兵卫现在正热衷于绘画,自从有了新的寄托,他早已不怨恨教员和用锤子打破了他十多只葫芦的父亲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请谈谈你的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神奇的纳米技术

有一位脑瘤病人走进一间漂亮的病房,躺到一张舒适的床上。

医生给病人头上套上一个按照病人的尺寸用速凝塑料制成的头罩,接着将一针试剂注入病人体内,然后吩咐道:

“所有人退出病房,手术开始。

此时,病房里只剩下病人,这里既听不到医生的吩咐声,也看不到控制台上的信号灯闪烁。

此时,病人意识清醒,可并未感到疼痛,只不过有点儿紧张。

当然,这是难免的,因为手术部位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大脑,确切地说是脑垂体。

半小时以后,手术已经完毕,医生把病人领到“术后病房”。

病人外表无任何异常,手术的效果很好,病根被彻底清除,而且是在细胞水平上被除掉的。

这就是神奇的纳米技术。

也许你心里会纳闷儿,医生们是如何完成这“不流血的手术”的呢?

其实,这次手术最关键的就是医生给病人注射的那一针。

注射器里装的既不是麻醉药,也不是其他任何药剂,而是一个小到肉眼看不到的微型机器人——纳米机器人。

这种纳米机器人能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通过血管,进入人体内部,对指定部位进行修复、切除等,从而使病人的病情能够好转。

这一次手术,纳米机器人就是顺着病人的血液,直入大脑脑垂体部位,对发生病变的脑垂体细胞进行大清除,把病变的细胞杀掉。

很快,发生病变的细胞全都不见了。

没有流血,没有疼痛,病人休息一段时间后很快就痊愈了。

1)从短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美丽(________)舒服(________)病愈(________)苏醒(________)

2)本文通过介绍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纳米技术的神奇。

3)写一写纳米机器人的工作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1)时间

(2)靠兄弟两人忍饥挨饿,不吃早饭省下来的钱买回来的。

(3)从此,岸英和岸青读书看报遇到生字就拿出字典,请教这个不开口的老师。

这本心爱的字典一直带在身边,整整用了18年。

(4)读书很重要,但是也不能饿肚子,会影响我们的生长和发育。

2.

(1)B;C

(2)蒋介石为了阻挠父亲的抗日活动,夺去了父亲的军权,将他流放国外

(3)B

(4)①父亲总是挺着胸膛,昂首阔步地穿过围观的人群,显示出中华民旗的骄傲。

②因为他要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

(5)吉鸿吕是一个能维护国家尊严.拥有崇高爱国主义情怀的抗日将领。

他将一块写有“我是中国人”的牌子挂在身上,抗议帝国主义者对中国人的歧视,维护民族尊严,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

(1)唐;白居易

(2)词;词牌名

(3)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4)B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意思:

日出时,江边的红花颜色鲜艳得胜过火焰,春天来了,江水比绿草还要绿。

三、文言文阅读

4.

(1)yì;zhé;chán、chú;zhuó

(2)B;bēn;①

(3)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偷吃掉了仙丹,并奔到月亮上,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

(4)日新月异;日积月累;花好月圆;海底捞月

(5)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

四、阅读理解

1)quán 保护 bēi

2)刺猬是一种有趣的小动物。

3)尖尖的很小非常锋利特别长很短那么锐利那么有力又短又密的硬刺

4)刺猬的硬刺不但可以保护自己,还可以搬运东西。

5)松鼠是一种美丽的小动物,很讨人喜欢.它四肢灵活,行动敏捷。

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对闪闪发光的小眼睛。

身上灰褐色的毛,光滑得好象搽过油。

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显得格外漂亮。

五、课外阅读

1)A

2)A

3)A

4)D

5)葫芦构成了小说的线索(或是叙事的焦点),串联了小说的情节,推动情节的发展:

痴迷葫芦、发现葫芦、买葫芦、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砸葫芦……

(2)丰富了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或为展现小说中人物的性格服务);(3)深化主题,葫芦的最终归宿是对他父亲和教员的无知与粗暴进行的最有力的反驳和讽刺,进一步深化了主题;(4)葫芦在小说中有象征意义象征的是自然、美、和谐。

6)写出了清兵卫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时,惊愕、怕和手足无措的表情和他那种绝境中的惨淡心情。

写出了这突如其来的厄运对他打击很大,他脑子一片空白,无法思考。

这些描写表明清兵卫在经历了震惊、恐惧、痛苦琴绝望之后,已经认命了,不敢也不想再坚持自己的爱好了。

7)

(1)聪明、有智慧。

第2段中对清兵卫制作葫芦的动作描写。

(2)执拗、有个性(个性独特)。

对于客人的批评清兵卫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这样的好呀”,客人、父亲(清兵卫)谈论葫芦情节中,表明了清兵卫喜欢周正平凡的葫芦,客人、父亲喜欢奇特的葫芦。

(3)有天赋和非凡的鉴赏力、审美能力。

清兵卫一毛钱买的很普通葫芦竟然被校役以五十块的价钱卖给了古董商,而古董商又以六百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当地的富家。

(4)性情孤独(不善沟通)。

清兵卫似乎没有朋友、他的朋友只是他的葫芦,他的爱好、他的世界无法跟别人沟通。

这大概是一种天才的苦闷。

(5)不敢抗争。

教员没收葫芦,父亲粗暴地砸碎自己的宝贝葫芦、清兵卫都没敢抗争。

8)教员和清兵卫的父亲以自己的想法否定孩子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扼杀了孩下的审美天性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老师、家长应对孩子的兴趣爱好给予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不能以权威压制孩子的发展。

9)父亲打破了十多只葫芦,可见他用粗暴的方式扼杀了儿子的天赋爱好。

清兵卫现在又把绘画作为他新的寄托,与文章第1段呼应,增加了小说的悲剧色彩,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1)漂亮舒适痊愈清醒

2)纳米机器人

3)这种纳米机器人能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顺着病人的血液,直入大脑脑垂体部位,对发生病变的脑垂体细胞进行大清除,把病变的细胞杀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