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84044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docx

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版笔记整理

第一章(选择题)

1、社会工作的定义:

一、社会工作时科学的社会服务和方法,二、社会工是一个专业和制度,社会工作时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职业性的助人活动社会服务分为公共服务(政府)和社会服务(社会组织)

专业(格林伍德):

理论体系,社会认可。

专业权威、伦理守则。

专业文化制度:

具备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成为社会福利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社会工作的性质:

融价值、理论、实务为一体的多维系统。

实务性、科学性、价值相关性、道德实践

3、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社会工作者:

角色,贝克把社会工作者角色分为直接服务、间接服务、和合并服务角色

服务对象:

个体、群体、社区价值观:

核心是利他主义

助人方法:

专业的方法

4、社会工作方法分类:

直接服务:

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间接方法:

社会工作行政

第二章:

社会工作发展历史(选择题)

时间、人物、意义、特点、什么队个案的影响,什么对社区的影响第一节:

社会工作历史起源

一。

思想渊源

1、古希腊、古罗马及希伯来时期的思想根源古罗马时期。

人们之间的互助主要表现在人们对社会责任观的强调,这种责任的意义在于富人帮助穷人是一种宗教责任

希伯来时期:

人们对正义的主张表现在公平享有财富的认识中,这种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强调社会公平正义的传统起到重要影响

2、基督教的博爱思想

产生于公元1世纪,教义包含许多利他、奉献、爱人等博爱思想,这种博爱思想对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长生影响

3、人道主义价值观时间:

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强调人生而平等、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的重视对社会工作的出现产生了重要影响,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工业革命与社会救助的发展

1、工业革命与社会变迁工业革命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时带来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转变,资本主义的经济体系好人社会关系的确立。

后果是产生大量的农民失业和众多贫民的产生

2、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1601年,为应对贫困和其他社会问题,颁布济贫法。

意义:

西方历史上第一次成人政府有对社会中无助的人进行j救助的责任,并建立初步的救济行政制度和急救工作方法

(济贫法)奠定了政府主持公共救济事业的基础和方式,为社会工作者的发展打下基础:

分区救济,救济工作分为院内救济和院外救济,对救助对象的分类,政府责任、为社会工作的诞生创立一个合法性的前提,是社会工作的开端

3、德国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

开创了现代政府承担社会救助规划行政工作的先河,它的基本理念和想法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社会工作制度和方法

1788年不希教授创立汉堡制,为应对大量的贫民问题

1852年,对汉堡制的参照和修改,创立了爱尔伯福制,特点:

赈济员的身份是自愿者,由政府委派地方热心人士担任,为荣誉职务

4、民间宗教慈善活动队社会工作的贡献慈善组织会社:

各个宗教慈善组织组成的联盟,最早产生于英国慈善组织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即要使英国尤其是在伦敦的慈善事业组织发挥合里的作用,慈善组织的实践直接影响了后来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首先慈善组织强调科学的工作方法,其次慈善组织也促进个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问题进行协调合作

睦邻组织运动维多利亚时代意义:

强调以社区实际需要入手,以促进社会福利为目的,强调救济工作不仅局限于物质上的也注重精神上的需要,在个案的基础上运用小组工作,为以后的社会工作方法积累经验

三、工业革命和社会立法对社会工作的贡献

1、德国的社会保障俾斯麦为缓解社会矛盾设置的劳工保险及疾病保险制度,成为德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雏形

2、英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韦伯夫妇主张社会福利与个人责任并重并强调强制性原则,特点是预防的架构。

贝弗里奇报告,建立一个完整的的社会福利制度

3、美国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危机罗斯福建立联邦救济的各项措施加强民众需要一个全国性计划的观念,1953年《社会保障法案》确立了美国的永久性的立法和制度

四、福利国家思想与社会工作的发展第二节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于发展

一、专业社会工作的产生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加紧工业化时期,西方社会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如失业、社会解体、低安全感,社会需要主要有现代社会工作行政的建立于发展;二是1877年布法罗慈善组织会社在美国的成立;三是美国睦邻运动的兴起

专业社会工作产生的标志:

是1917年里士满的《社会诊断》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阶段

1、20世纪初至20世纪40年代:

专业化和科学化的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和战后的服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社会工作专业的自觉

2、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

注重回应世界变迁的专业社会工作:

经济大萧条和二战后的个人服务等

3、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

整合性社会工作的发展

二、社会工作的培训与正规教育

20世纪40年代后社会工作教育内容主要个案工作小组和社区,这个时期教育的特点是从补救和治疗到预防和发展

到50年达,贝姆社会工作训练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社会工作的目的是提高个人

或社会的社会功能

第三节我国的社会工作的历史与发展

一、我国古代的福利思想孔子的大同社会;孟子仁政思想、墨子的和平康乐的理性社会

二、我国古代额社会救济制度

保息政策;九惠之教;社仓相约;

三、新中国钱的社会社会工作医务社工:

1921年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正式成立,标志医务社会工作在中国的开始发张

乡村建设运动志在复习中国文化国统区的社会工作:

国民政府设立民政机构赈灾苏区的社会工:

解放区和根据地社会工作教育:

发端与20世纪20年代,1925年燕京大学建立社会学和社会服务系标志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正式起步

四、新中国的社会工作

1、专业社会工作的命运:

左思想占据主导取消社会学

2、新中国解决问题方式与社会工作的的任务:

救灾,社会改造,改造主要通过思想教育

3、社会转型与社会工作的重建:

改革开放后开始重建社会工作专业。

问题:

结构性贫穷和新贫穷问题;市场经济下的失业;社会的老龄化

五、社会工作的快速发展十六届六中全会的推动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哲学基础与价值体(简答题)

社会工作价值的含义:

是社会工作者基于社会公平、和谐、公正的理想和人类基本需求的满足等而奉行的一套基本理念、态度和行为的总称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由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社会工作中的价值两方面成,包括社会价值、专业价值、案主价值、机构价值、社会工作者价值、价值两难?

(含义、产生原因)

第四章社会福利制度

社会福利的任务和分类

功能:

1、作为社会保障,可以为困难群体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基本生活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2、通过公共和社会服务。

促进困难人群参加经济活动增强他们的自立,提高他们社会参与水平,3、通过教育、医疗、交通以及公共和社会服务的发展和提供,促进公民人力资本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解决困难群体在上述服务的不公平。

4、通过发展和提供广泛的社会福利服务,整体上促进公民生活素质的改善,进而建立和谐社会。

分类:

1、社会福利的二分法:

一类是补钙型和剩余型福利,他是针对社会上的脆弱人群提供暂时性、补偿性和紧急性的社会救助和相关服务,此类是政府开展,通常会对申请者所属的弱势人群产生一定的辱化效果;另一类是制度型福利,他是指政府为所有公民提供福利和相关服务,这是一种常规的设置,通过再分配的方式提供社会津贴

另一种二分法是将其分为公共服务和私人服务,公共服务是指公共部门为公民提供的社会服务及服务,公共服务主要由社会福利构成;私人服务是由私人部门(非国有)和家庭提供的社会福利和服务,

2、社会福利的三分法:

蒂特马斯认为社会福利可以分为1。

剩余型或补钙

型社会福利(原则是为不幸救济,带有很强的标签化,)2、财政福利,即通过税收安排相关津贴,3、职业福利,以就业为基础的福利津贴和服务。

三种模式为:

1、剩余型福利模式、2.工业成就表现模式,3、制度再分配模式

3、社会福利的单一分类:

即综合性的社会福利,指民间和政府机构、团体推动的一系列完整的、系统的和有组织的服务活动。

社会福利制度的定义:

是指在特定的社会里一套有关人类需要和福祉相关的理念、资源、机构和专业人员等制度设置,它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教育制度等共同成为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机制。

社会福利模式及分类:

普惠性的社会福利模式,强调的是福利津贴的统一费率和社会服务中普遍主义原则政府主导,建立在高税收和高度政治共识的基础之上,如瑞典模式

剩余型社会模式:

基本特征是国家在社会福利方面扮演有限的角色,政府除了在社会救济和基本的社会服务方面承担主要责任外,其他社会服务或福利领域依赖于市场、非政府组织和就业者个人。

其理念是以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为基础

混合型社会福利模式:

是上述两种模式的综合,他的社会政策路线是中间道路,其经济发展方式是公私混合的模式。

既强调政府对公民的社会保障责任又主张分政府部门、私营企业、社区和家庭在社会福利体系中发挥作用。

第五章社会工作的理论与知识基础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

社会工作经验和实践进行总结和概括,社会工作实施理论化

社会工作理论的功能:

1、有助于确定所要解决的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2、有利于确定社会工作的目标3、提供可选择的实务工作模式和方法

社会工作指示与基础的构成:

多选

1、理论知识:

理论可以被理解为一系列概念联系而成的、能对某一种现象进行解释并进行预测的命题及其体系

2、介入知识:

是社会工作机构或社会工作者为达成任务所投注的变迁努力。

3、工作知识:

是社会工作者在同受助者一道工作时或为具体帮助后者而同他人打交道时所使用的知识和技巧

社会工作理论

第一节社会工作的理论

二、社会工作理论结构

1、大卫•豪的基本分类为社会工作的理论:

是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机制进行解释的理论。

为社会工作实践提供一些理论性的背景假设、并提供一般性的指引,是社会工作实践有大致的方向

社会工作理论:

对社会工作实践的性质、目的、过程、方法进行说明的理论。

侧重于讨论如何改变人的行为、社会的具体制度安排。

为社会工作服务提

供一套行动指南。

俩种理论的联系:

相互依存;为社会工作理论是比较宏观的理论,解决社

会工作问题的理论基础和逻辑前提。

逻辑上相互蕴含

2、皮拉里斯的社会工作理论结构模型

理论抽象程度

结构部分

内容

实例

宏观理论

对人与社会的本质、人的行为与社会运行机制进行综合性的说明

弗洛伊德主义、马克思主义、结构功能主义

中观理论

解释性理论

对人的行为与社会过程某一方面进行专门解释

标签理论、儿童发展理论

接入模式理论

对社会工作实践本身的性质、目的、过程等进行一般说明

危机介入理论、任务中心理论

实践理论

社会工作的具体技巧、操作方法

自由联想法、批判式提问法

3、社会工作理论的四范式模型

分为激进主义社会工作、马克思社会工作、互动主义和传统的社会工作,

上述的特征分别是绝无的提高、革命者、意义的探索者、和调停者

三、理论在社会工作的功能

第二节社会工作的知识基础

社会工作知识基础的特点:

是一组以人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以分析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以主人为中心;

第六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生命历程:

发展阶段

主要冲突和任务

形成的美德

婴儿期0-1岁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

重要联系:

照护者

任务:

对周围世界的信任超越不

信任

希望

幼儿期1-3岁

自主还是羞怯与怀疑

重要联系:

父母

任务:

在怀疑和羞怯中发展独立性

意志力

儿童期3-6岁

主动还是内疚

重要联系:

家庭

任务:

不断尝试新的事物、克服内疚,建立自信心

目的

儿童中期6-12

勤奋还是自卑

重要联系:

学校和同伴

任务:

学习知识,技能、生存技巧勤奋感超越自卑

能力

青少年12-20

同一性还是角色混乱重要联系:

朋辈群体任务:

发展自我同一性

忠贞

成年早期20-40

亲密与孤独

重要联系:

爱人、伴侣或亲密朋友

任务:

承诺、亲密关系、而非社会疏离、自我

成年中期40-65

繁殖、停滞

重要联系:

家族、同事、社会规范

任务:

培养和指导下一代、生产和创造

关怀

成年晚期(老年期)

自我整合或绝望

重要联系:

所有人类

任务:

回顾一生、面对死亡、而非失望、沮丧和恐惧死亡

智慧

第七章社会工作过程

通用过程的含义:

指适用于为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服务的,由朝向一些既定目标的系统化的系列行动组成的助人过程。

通用过程模式的四个基本系统:

1•改变媒介系统:

指的是受雇于公立、志愿、非盈利机构、组织和社区中的社会工作者,是“有计划变迁”的具体操作者,在问题-解决的改变过程中促

使服务对象发生改变的媒介。

2、服务对象系统:

是社会工作的直接受益人,可以是个人、家庭、团体、组织或社区

3、目标系统:

为达到改变服务对象系统的目的所需要改变和影响的系统即是目标系统

4、行动系统:

指的是那些和社会工作者一起工作、实现改变目标的人案主类型:

1自愿服务对象

2非自愿服务对象:

指的是由政府、法院或其他有权利的部门或个人将需要协助的人转介给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以协助其解决问题的服务对象,他们被动接受服务,可能出现抵抗

3不自愿/被强制接受服务的服务对象指那些依法必须接受社会服务机构服务的人

通用过程的阶段:

------简答

一、结案:

是改变媒介帮助有需要的人。

群体或社区逐渐成为服务对象并接受其受助者角色的过程,主要任务:

建立专业关系

1、与服务对象进行初步接触

A、了解服务对象求助和受助的过程

B、认定服务对象的类型

C、使“潜在服务对象”成为“现有服务对象”

2、初步评估:

了解求助原因,案主对社工的看法、案主希望得到什么

3、建立专业关系

A、社会关系与专业关系。

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表现为专业服务的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帮助对象与环境之间达到更好的合作关系

B、专业关系特点:

共同目标,时间架构,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有专业知识,社工掌握方向

C、建立专业关系的技巧:

1、对对象要了解透彻,专注聆听,避免定义为有问题的人2、感受服务对象的情绪和态度反映3、表达愿意提供愿意帮助的态度,同感、诚恳、温暖、尊重

4、角色引导

5、订立初步服务协议

二、资料收集于评估:

查找问题、原则要案主参与、任务清单:

案主问题的主客观因素、案主问题的成因及使问题延续的因素、案主环境的积极因素、决定提供服务和方式、内容

1、评估目的

2、评估特点

3、评估步骤第一步、探究服务对象的情况、问题和需要。

描述问题如何发生第二步、分析服务对象的资料与情况、做出评估和摘要:

服务目标、策

略、问题先后顺序原则要案主最需原则和最简原则

4、如何收集评估所需资料:

询问、咨询、观察、利用已有资料

三、计划于服务协议

1、计划内容:

获得有关服务对象系统资料、直觉、及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对问题的分析加以整理和组织、形成概念性认识去解释问题2、目的及目标3、制定接入策略4、计划协同工作单位5、确定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各自角色6、计划具体行动和工作程序集时间表

2、制定计划原则:

案主参与、多套方案、可能出现问题

3、签订协议,特点与原则:

明确性、得到认可、具有弹性、实用性。

形式可以书面也可口头

四、介入:

原则:

经济、服务对象共同参与、遵循个别化原则、量力而行

五、总结和评估服务

目的:

反思工作过程、促进成长、进行社会工作研究类型:

过程总结、结果总结与评估

六、终止与结案终止服务类型:

目标达成结案、服务对象不愿继续而终止、存在现实原因

和实际原因结案、社会工作者或服务对象身份发生变化时

结案方法:

转介、转移、终止

第八章微观社会工作

个案工作的含义:

以科学知识和专业技巧为基础、通过一对一的专业关系,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其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增进服务对象的社会福祉、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个案对像:

个人和家庭

个案功能

1从个人层面来讲,首先个案工作可以帮助改变个人行为动机,其次改变个人行为,还可以强化个人的社会生活适应能力或发挥个人潜力

2、从家庭层面、可以有效的调整家庭内部的各种关系、为个人问题的解决及个人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个案工作模式

1功能派的个案工作

2、心理-社会模式的个案工作强调“人在情境中的状态”,“人”是指个人内在的心理体系、以人格发展、自我功能为主体;“环境”是指个人生活的社会网络以及物质环境

3、问题解救派的个案工作,方法:

1、增加服务对象寻求改变的动机提供

支持与安全感,使得自我功能得以发挥。

2、发挥服务对象的行动能量。

3、寻

求问题解决的资源

4、行为修正派的个案工作,可细分为反映制约(条件反射)、操作制约(条件操作、新刺激)和社会学习(观察、模仿榜样)。

原则是对后果加以操作影响,控制操作性的行为、控制反应性行为

个案管理含义:

指是有社会工作专业热源为一群或某一服务对象提供统整协助活动的一个过程,即为那些有多种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服务的一种方法。

个案管理的目标:

效率目标(服务)、整合服务目标

小组工作的含义:

其对象是小组中的个人和整个小组,通过小组过程及小组工作者的协助使这些个人和小组获得群体经验、行为的改变及社会功能恢复与发展,并达到个人小组社区级社会的发展

小组工作模式:

1、社会目标模式:

源于睦邻组织运动,理论基础是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机会轮、无权论、文化贫化论、政治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及杜威的教育理论。

目标是启发社会良知、社会责任及促进社会转变

2、治疗模式:

解决具体问题,理论基础是矫正理论、学习理论、自我心理学理论、社会角色及小组动力理论。

共同关注小组内部的互动

3、交互模式:

提供信息引导小组自动自发,推动内部的发展。

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场域论、社会心理学中的人性理论及射虎关系的结构功能分析理论

4、互动模式:

强调共同解决一个问题、互动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5、组织与环境:

强调组织的过程、小组对环境的影响。

目的是通过了解个人的特性、社会功能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利用小组去提供一些改变个人及环境的方法和机会十个人更好的适应社会。

6行为修正模式:

理论基础是刺激反映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

目标是消除个人一些不被接受的或不适当的行为,帮助个人学习心的行为和练习心得社会行为

7.发展模式:

促进人际关系和个人目标的实现

8、预防与康复模式:

矫治模式针对越轨行为

个案和小组工作的比较:

个案工作

小组工作

关注重点

个人心理方面的改变

整体的改变

发展状况

时间较长、方法较多

方法较少

服务对象和时间

个人或家庭、服务时间较长

小群体,花费时间较短,周期较短

案主学习效果

较全面

较具体、快速更具有行动化

帮助来源

社工

社工及其他成员

效果评估

较简单

交付在和困难

第九章宏观社会工作

社区工作的含义:

以社区为基础的社会工作,他是由社会工作者,本着其哲理信念与专业技艺,与他所服务的社区民众一起群策群力,推动与民众福祉有关的社会行动及社区方案的方法

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

1、注重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目标

2、尊重社区自决,让社区居民了解并尊重他们的决定

3.强调社区参与

4.坚持社区行动过程的理性原则社区工作三大模式

1、地区发展模式一一适用于居民背景较单一、冲突不明显,老人集中的社区

该模式假定社区内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居民关系薄弱,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这种情况促进居民的自助和互助,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区的团结

特点:

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注意通过培养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重视社区成员的参与

策略:

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团结邻里;社区教育;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社区参与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使能者;教育者;中介者

2、社会计划模式

该模式认为社区都有一连串问题,所以工作的目标就是通过专家调研、论证、制定社区工作计划和方案去解决问题

特点:

注重任务目标:

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注重自上而下(最重要);

策略:

明确组织的使命和目标;分析环境和形式;客观的认识自己的能力;界定和分析问题;确定需要评估的主要方法

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技术专家;实施方案的推动者

3、社会行动模式一一针对社会不公平和压迫改变社区权利和资源分配使被压迫者摆脱压迫者的完全压迫

特点:

变迁策略是组织起来对付压迫者;目标设定上是必须改变社区权力关系及资源分配,或者通过基本制度的变迁提高弱者的社会经济地位。

服务对象是社区中的一些人

策略:

事件具体化,凝聚社区力量采取行动以对抗目标对象。

社会行动类型:

社会-政治行动,级通过游说,立法倡导、行政监督;抗议和说服、不合作行动、干预行动

基本技巧:

非对抗性行动,游说、劝谏;对抗性行动,征集签名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行动的策划者,服务对象的辩护者与代言人

社会工作行政的含义:

政府的工作机构,以及社会福利组织对社会福利工作进行行政管理,根据社会福利政策、立法或决策,实施社会政策,按照一定程序将之转化为实际服务,满足人民各类福利的需求的活动社会行政的程序:

1、计划2、组织3人员部署,包括招募和分工4、领导与沟通5、督导训练6、协调与控制7预算和年度计划控制8、政策调控9、公共关系10、报告11、评价与研究

第十章社会工作教育与专业发展

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

指社会工作学生接受社会工作专业教师和机构资深专业人员对其实习进行计划、指导和管理的过程

社会工作督导的方式:

个别督导(一对一的督导方式;);团体督导即一对多个同时进行;同事督导室具有相同需求、观点或技术层次的一群社会工作者或学生

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

1、督导的行政功能:

督导者对学生实习的实习计划进行计划和安排,对实习效果进行评估,对整个实习过程进行管理的功能

2、督导的教育功能:

帮助实习学生,增进工作知识、技能、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增加解决问题的办法以及对社区资源的发展与运用能,从而促进个人成长并顺利完成

3、督导的支持功能:

对实习生的实习活动给予精神上、心理上的支持,以促进实习的顺利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