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3913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54.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第七中学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概述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第七中学建设项目

1.1.2建设地点

**城东变电站东侧

1.1.3建设单位情况

单位名称:

**教育局

1.1.4建设规模与目标

项目总用地面积84349平方米,在用地范围内新建教学楼、办公楼、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宿舍、食堂等,总建筑面积648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道路、管道、绿化等相关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配套教师约160名,可容纳学生约2000人。

1.1.5投资额

本项目总投资约15760万元,建设资金由财政拨款解决。

1.1.6建设年限

2014年10月-2016年9月

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主要经济指标

项目

指标

单位

规划总用地面积

84349

m2

建筑占地面积

16246.78

m2

建筑占地面积

64800

m2

其中

办公楼建筑面积

11000

m2

科技馆建筑面积

5080

m2

图书馆建筑面积

4360

m2

体育馆建筑面积

2100

m2

教学楼建筑面积

18360

m2

食堂建筑面积

3500

m2

学生宿舍建筑面积

18400

m2

容积率

0.77

建筑密度

22

%

绿地率

38

%

1.3编制依据、原则及范围

1.3.1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2)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5)《福建省“十二五”教育专项发展规划》; 

(6)《**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4-2020)》;

(8)《中小学教学楼设计规范》;

(9)《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10)业主提供的其他相关材料。

1.3.2编制原则

1、必须符合国家、省、市关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精神; 

3、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 

4、校舍用房组成、校舍主要建筑标准要符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5、建设工程设计和建设必须采用目前国内先进、成熟的工艺、设备和材料; 

6、必须贯彻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应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与可能,正确处理好近期与远期结合的关系。

1.3.3研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针对项目的建设条件、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内容、选址概况、工程建设方案、环保措施方案、投资估算、资金筹措、经济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进行阐述和论证。

1.4问题与建议

1、由于学校建设是一项公共基础教育建设,不以运营盈利为目的,建设所需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建议**县委、县政府给予充分的支持。

 

2、项目所需资金较大,除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外,还应动员社会各界多方面筹集资金。

 

3、做好资金使用计划,实行健全的建设管理和财务制度,严格控制各项成本的预算支出以及建设总投资,确保建设资金的高效使用。

 

4、项目因占地面积大,地质结构变化大,应做好工程地质岩土勘察工作,避免发生基础问题。

 

5、做好项目的整体工作计划,确保2016年9月开学前投入使用。

1.5结论

1、教育事业关系着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是我国发展的基石。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其显著特点是人才的竞争,党中央,国务院上个世纪来就提出“科教兴国”战略,使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

**第七中学建设项目是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完善扩大**教学规模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利于完善办学规模和教育设施,更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项目建设是完全必要的。

 

2、项目建设场址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地质稳定,外部水、电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为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利的建设条件。

 

3、项目的生源丰富,项目建设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项目本身具有很强的抗风险能力。

 

4、项目建设规模,规划布局,建设方案,环保措施,实施进度安排,项目组织与管理,资金筹措方案等是可行的。

 

5、该项目的新建是**教育事业的一大重要举措,项目建成之后将成为**为更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的又一个培养基地,对当地中学教育事业和学校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切实解决当地中学教育供需不平衡的矛盾。

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并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极积的作用。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的背景

1、国家政策的扶持 

《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指出全面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8%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达到95%。

青壮年文盲率降到2%左右。

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程度明显提高,在校生规模达到451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80%左右。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国家对初中及高中两个阶段的教育给予了较多的政策支持。

 

教育部为了贯彻国家要求,在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下提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谋划发展,统筹城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提高质量,促进公平,加强管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努力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总体要求。

 

2、福建省政策的扶持 

《福建省“十二五”教育专项发展规划》指出:

“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的目标是: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着力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着力推进教育内涵式发展,着力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到2015年,各级各类教育总量基本满足需求,力争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国前列,建设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教育质量整体提升,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教育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学习型社会初步形成。

(一)基本实现普及学前到高中阶段教育。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93%,全面解决“入园难”问题;全面实现“双高普九”任务;优化发展普通高中,积极发展中等职业教育,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90%;实现特殊教育向学前和高中阶段“两头延伸”;“教育强县”达40个左右。

 

(二)基本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布局,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基本配齐教学仪器设备、体育艺术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料,均衡配置师资资源,提高农村校、薄弱校办学水平,建立城乡一体化发展机制;88%以上的县(市、区)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

 

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福建省的宏观政策。

2.2**教育事业现状

**素有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十一五”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发展的方针,全面实施科教兴县战略,进一步调动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热情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全县教育事业取得很大的成绩。

学前教育欣欣向荣,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城乡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免费教育,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坚实步伐;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教育质量稳步提高;教育投入持续增加,教育资源逐步优化;师资队伍素质整体提升;教育改革创新取得丰硕成果。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教育虽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但在教育资源、教育管理、内涵建设、教育创新等方面,还不能很好地适应**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进程,还不能很好地适应人民群众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存在诸多薄弱之处,主要表现在:

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校际之间、城乡之间差异较大,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紧张,班额过大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教育资源配置还不够充足、均衡,教育装备与教育发展不相适应;公共教育经费保障体制还不完善,教育经费在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分配还不尽合理;师资队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有待进一步优化;一些教师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教育内容和方法需要更新;学生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还不强,推进素质教育还存在不少困难;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有待加强,服务产业的能力急需提升;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仍然滞后,教育的创新和活力不够;终身教育体系还需进一步发展完善。

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已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期待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到2020年,全面普及15年基础教育。

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6%,学前一年幼儿入园率达到100%;建立覆盖全县0-3岁幼儿家庭教育指导网络。

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在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8.2%,职普比例更加合理。

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持续提高,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5年,从业人员继续教育的年参与率达到67%以上。

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受教育机会达到100%。

残疾人受教育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体系更加健全。

入学机会公平得到切实保障。

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1城区学校规模不适应当前教育的需求 

**城区建成区面积20.1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近10万人,远期城市规划控制区近150平方公里,核心区70平方公里,城区规划人口50万人。

今后的几年,城市人口将急剧增加,适龄学生入学需求也将快速增长,同时,随着建设发展外来务工人员增多,现有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一般都就读于周边乡镇中小学及县城的一些民办学校,现有的学校远不能满足中小学生就读的需求。

因此,在县城新区修**第七中学势在必行。

该校建成后能够容纳2000人就读,能缓解今后几年县城城东区域适龄中学生入学的需求。

2.3.2本项目的建设是我国发展教育事业,搞好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育日益成为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直接支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城市要加快发展,科教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各级各部门都把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既要注重教育资源布局的合理性,又要注重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

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把提高青少年整体素质作为人才战略的基础工程,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增加教育投入。

 

由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令人瞩目的成绩,九年义务教育在全国范围广泛普及,人民的受教育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在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地方的中小学校舍和办学条件与教育发展和人口增长速度脱节,陈旧的校舍已经不能适应科技时代的发展,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入学儿童的需要,因此建设新校舍和改善旧校舍就显得尤为迫切,只有保证硬件设施齐全才能推动教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

 

积极发展基础教育事业,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顺利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接受更高层次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对创造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民族素质,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增加居民消费,带动与教育相关产业的发展,减轻就业压力,稳定社会的重要举措。

 

2.3.3是贯彻科教兴县,提高全民素质的需要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基础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

保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必须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切实予以保障。

改革开放以来,**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

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简称“两基”)的目标初步实现,素质教育全面推进。

但县基础教育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基础教育面临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

      

2.3.4是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教育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前提、重要支撑。

实践表明,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受教育程度与职业、收入、社会地位呈正比关系,特别是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社会个体的发展前提。

只有坚持教育公平,赋予每个受教育者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才能使社会成员的潜能、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实现。

人是社会的主体,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而教育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性作用。

项目建设能够改善薄弱学校的薄弱环节,力促教育均衡发展,维护教育公平,推进和谐社会建设进程。

 

2.3.5本项目的建设是保证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教育权利和接受优质教育是现代社会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和最根本的利益。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接受必要的教育不仅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人一生的命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本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保证了基础教育能够顺利开展,满足人们受教育的需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保证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

 

教育作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提升有促进作用。

良好的基础教育,能为城市的发展增加动力;反之,落后的基础教育会成为发展的障碍。

良好的教育也是招商引资和聚敛人气的一面旗帜,能吸引投资,发展生产。

对于投资商而言,投资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软环境对生产发展影响特别大。

其中的软环境就是人文环境和教育环境。

而这一切都需要教育作为铺垫。

这就说明了教育对一个地区的商业价值提升和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经济发展了人民的生活工作水平才能提高,才能有更多精力关注教育,进而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使教育和经济走上一条良性循环的持续发展道路。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的生活是所有家庭的核心,只有孩子安全了,家庭才能美满幸福,只有每个家庭和睦我们整个社会才能和谐进步。

关注孩子的安全,就是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将来。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保障整个社会安定的根本所在。

 

综上所述,**第七中学建设项目是我县发展教育事业,搞好基础教育工作的需要;是为加快适应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充分挖掘和发挥**教育潜力的需要;是改善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需要;也是保证社会和谐,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2.4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建设资金来源有保障。

本项目作为利国利民的社会保障工程,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资金配套落实完善。

(2)建筑材料来源有保障。

工程建设所需的主要建筑材料,钢材可从本地采购,水泥可由附近的生产企业供给,砂、砂砾和碎石本地能供应,各种苗木在省内均可采购,各种材料来源有保障。

(3)施工条件有保障。

本项目建设地址位于**城东片区,周边路网发达,均有道路与国、省道连接,交通便捷,施工所需水、电供应有保证。

**随着近几年的城市建设发展,有着丰富的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具有合格的建设队伍,施工设备配套,能够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第三章项目建设条件

3.1项目地理位置

**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南平和//市之间。

地处北纬26°06′~26°40′,东经117°32′~118°06′。

东出南平至福州,西过//至厦门,北上浙赣至京,自古即为闽西北重要商品集散地。

本项目位于**城东片区,城东变电站东侧。

3.2自然环境条件

3.2.1地形地貌

**地势从东南、西北向沙溪河谷倾斜。

西北部多低山丘陵,镶嵌夏茂、高桥等山间盆谷地,高桥谷地发育于北东向断裂上,长20千米;东南部以中低山为主,坡度变化急剧,全县最高峰锣钹顶海拔1537米;沙溪沿岸为丘陵地带,城关是堆积盆地。

3.2.2气候

**地处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温暖湿润,降雨量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

年平均气温19.2℃,无霜期297天,年均日照1840小时,近十年年平均降雨量1740mm,降雨过程主要集中在4~9月间,以5月下旬中后期和6月中旬中前期为最多。

3.2.3水文水力

永安至沙溪口称沙溪,沙溪流经宁化、清流、明溪、永安、//、**等六个县市,在沙溪口与富屯溪汇合后注入闽江。

沙溪全长328公里,集水面积11793平方公里,占闽江流域总面积19.33%,全年不发生河干、断流和冰封现象。

降雨期集中在4月至8月,水位暴涨暴落,洪峰持续期短,枯水期长(9月至翌年3月)。

//至沙溪口段,长70公里,河宽16~70米,水深最浅处为0.3~1.1米,河道比降0.62‰,河道平均流量290立方米/秒。

沙溪是**最大的河流,水量大,洪水持续时间长,涨退比较平缓慢,具有一般大河流的水文特性。

水中泥沙含量一般,**(西桥)站悬移质多年平均含量为0.127公斤/立方米。

它发源于宁化县泉上和建宁县均口的山脉,在//洋口仔附近入境,由西南向东北横贯县境,在青州镇洽湖村附近流入南平市。

至南平市交界处,河长322公里,县境内长约50公里,流域面积11769.9平方公里,县境内流域面积约1800平方公里。

沙溪流至南平后与富屯溪会合为闽江干流。

3.2.4植被特征

**隶属南岭东部山地常绿储类照叶林区,植被区下的植物小区则以顺昌宝山—**茅坪—//莲花顶一线为界,东部为闽中戴云山—鹫峰山常绿储类照叶林小区,典型植被类型的建群种以米储、丝栗栲、南岭栲、钩栗占优势,少量为甜储、苦储、柳杉等,杉木长势良好。

森林下木有香槟杜鹃、山矾、百两金、石斑木、黄瑞木等。

在郁闭的常绿阔叶林下草木植物不多,常见的有狗脊、中华里白、油莎草等。

层间植物较常见的有昆明鸡血藤、木通、藤黄檀等,县境土地面积很大部分在此小区。

界限以西是闽西博平岭山地常绿储类照叶林小区。

本小区仅有夏茂和富口乡部分地段。

典型植被类型的建群种以甜储、苦储、闽粤栲等占优势,指示植物有亮叶桦和成片天然马尾松林,杉木林较少。

3.2.5.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建设部震发办[1992]160号关于发布《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规划》的通知,按照《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福建省区划一览表,**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3.3社会经济概述

**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闽江支流沙溪下游,位于南平和//市之间,距省会福州市约200公里,距//市和南平市分别为20公里、60公里。

全县总面积1815.09平方千米,辖6镇4乡2街道和1个省级开发区,总人口24.55万人。

**是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和省良种水果发展基地县、省农副产品基地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

木材、笋干、晒烟、香菇、花奈、菜芋、板鸭等名特优产品久负盛名,远销海内外。

2013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3.81亿元,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24.63亿元,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87.72亿元,增长16.5%;第三产业增加值51.45亿元,增长7.5%。

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的15.3:

52.0:

32.7调整为15.0:

53.6:

31.4。

从贡献率及拉动情况看:

第一产业贡献率为5.6%,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贡献率为75.8%,拉动GDP增长9.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贡献率为18.6%,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二产仍是**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第四章建设方案

4.1工程概况

项目总用地面积84349平方米,在用地范围内新建教学楼、办公楼、科技馆、图书馆、体育馆、宿舍、食堂等,总建筑面积64800平方米,并配套建设道路、管道、绿化等相关附属设施。

项目建成后,配套教师约160名,可容纳学生约2000人。

4.2指导思想

本项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原则,并充分考虑学校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努力建设优质教育资源,更好的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学需求。

 

教育事业是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质量是加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要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按照《**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科学匹配全县教育资源,根据**城市建设总体规划及相应的市政工程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建设规划的要求,结合城市人口密度与人口分布,尤其是学龄人口数量及其增减的发展趋势,以及城市交通、环境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布局学校网点,为普及中学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4.3建设原则

本项目坚持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原则,坚持分步实施、重点突破的原则,坚持完善机制、效益优先的原则,坚持协调发展、整体推进的原则,使**第七中学建设项目在对全县学校现状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上,坚持现代的规划设计理念,体现学校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实力,建筑形象要体现“适用、超前、继承、创新、突出文化底蕴特点和环境设计”的思想,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和地域文化特色,协调校区的功能组织布局,完善公用和基础设施,改善和优化办学环境,展现自然与文化景观,突出以服务师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努力把**第七中学建设成**一流的中学。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强化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依法办学,努力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中学,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培养合格人才。

4.4建设规模及内容

本项目根据市场需求分析,结合**城区人口数量的规模,同时根据《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结合**教育发展规划和示范性中学标准,综合确定**第七中学的建设规模与内容。

 

4.4.1学校建设规模和班级人数 

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规定,普通中学班级编制有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45班,考虑**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近几年人口的增加速度较快,**第七中学班级数量编制为36班编制,每班约55人,学校人数总规模为2000人。

 

4.4.2 校舍建筑面积指标 

根据国家建设部、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教育部制定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和有关的建筑设计标准、规范以及规划36个教学班(每班55人,共2000人),确定学校总建筑面积为64800平方米。

4.4.3教学用房分类 

1、新建办公楼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 

依据《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对教职工办公用房指标规定,结合**第七中学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办公楼建筑面积为13000平方米。

包括行政办公室,教师办公室,会议接待室,校史德育室,社团办公室,广播室,卫生保健室,办公用品贮藏室。

 

2、新建教学楼建筑面积——18360平方米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对普通教室指标规定,结合**第七中学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普通教室的建筑面积按照9.18㎡/人,学生人数按照2000人计算,则教学楼建筑面积为18360平方米。

 包括普通教室40个,专用教室5个组成。

3、新建科技楼——5080平方米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规定,结合**第七中学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新建科技楼(含图书馆)建筑面积为5080平方米。

包括理化实验室、语言教室、电化教室、史地教室、阶梯教室、计算机教室、天文、天象馆及辅助用房组成。

 

4、新建体育馆——2100平方米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规定,结合**第七中学办学规模的实际情况,新建体育馆建筑面积为2100平方米。

 建设篮球馆,健身房,乒乓球房,体操房,体育器材贮藏房。

5、新建学生食堂——3500平方米 

依据《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中规定,结合**第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