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3797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7 大小:317.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7页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7页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7页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7页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10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docx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讲义

古代诗歌阅读

俗语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鉴赏古代诗歌,也同样需要做好准备工作。

而熟知高考常考7大题材,掌握读懂诗歌的4大关注点,则是鉴赏诗歌的必备技能,更是考场解答诗歌阅读题的法宝。

第一技 “类”分题材方向明

中国古代诗歌浩如烟海,但总有一些题材相同的诗歌,这些诗歌情感相近,手法相似,因此,我们鉴赏诗歌,完全可以从题材入手,争取“读一首诗,知一类诗”。

根据题材分类,中国古代诗歌大致有羁旅行役诗、送别怀人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咏史怀古诗、边塞战争诗、闺情宫怨诗等7种类型,当然,这种分类很难有清晰明确的界限。

因此,做题时,既要把握诗歌的大致题材,更要把功夫花在对诗歌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等的准确理解和把握上。

(一)羁旅行役诗 

羁旅,指长久寄居他乡;行役,旧指因服兵役﹑劳役或公务而在外奔波。

羁旅行役诗指客居他乡、路途跋涉时写下的思归、怀人的诗歌。

辨别羁旅行役诗的关键

记标志

①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望月”“夜宿”“行”等词语以及“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②常见意象:

暝色、日暮、月、船(帆)、秋风、秋霜、鸿雁、杜鹃、猿啼、沙鸥、宿鸟、家书、浮云、故园、浮萍、风霜、危楼、寒砧、孤灯、关(乡)山等。

明情感

①天涯漂泊羁旅愁;②艰难困苦行役愁;③望尽天涯怀人愁;④羁旅他乡幽怨情(身世飘零的悲愁、颠沛生活的厌倦、年华易逝的苦闷、独居他乡的孤寂、怀才不遇的愤慨、厌战思乡的悲伤)。

[针对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润州城

丘 为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

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1)找标志词:

 

(2)概括情感:

 

答案:

(1)登、客、残雨、孤帆、独树、乡山。

(2)抒发了作者漂泊他乡的孤独之苦和思乡之愁。

(二)送别怀人诗      

送别怀人诗一般以描写景物来表达离愁别绪,或者直接抒写离情别绪,或者借此一吐胸中积愤、表明心志,或者重在写离愁别恨,或者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或者以上几个方面兼而有之。

辨别送别怀人诗的关键

记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酬”“忆”“寄”“思”“怀”等词。

②常见意象:

杨柳、渡口、南浦、长亭、短亭、阳关、灞桥、舟、江水、孤帆、青山、酒、月等。

明情感

①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②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③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④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心志;⑤抒发对人生的感慨;⑥回忆相聚时的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针对训练]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高 適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

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青枫江①上秋帆远,白帝城②边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注] ①“青枫江”指浏水,在长沙与湘江汇合。

②“白帝城”为西汉公孙述所筑,在夔州。

(1)找标志词:

 

(2)概括情感:

 

答案:

(1)送、此别、衔杯、谪居、啼猿、归雁、书、青枫江、秋帆、分手。

 

(2)抒发了对朋友的关切、担忧和宽慰之情。

(三)山水田园诗      

山水田园诗指描写山水景色、田园生活的诗歌。

一般的,山水诗多描写祖国的大好山河,以自然风景为主,表达诗人的审美情趣和行旅之思,表现诗人质朴直率、洒脱恬静的性格;田园诗多描写农村风光,体现农村生活、农夫处境和农耕文化,表达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崇尚,表现诗人清高耿介、醇厚善良的性格。

山水田园诗通过描写恬美的景物、简朴的生活,表现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体现空明、宁静的境界,或表现诗人山水自适、安闲隐逸的情结。

辨别山水田园诗的关键

记标志

①标题中往往有“游”“登”“过”“望”“村”“山”等词。

②常见意象:

鸡鸣、犬吠、炊烟、山石、松林、野老、闲花、柴扉、竹篱、秋山、溪水、泉水、流水、野花、菊花、桑麻、玉柳、牧童、竹林、雪、田园、明月、渔歌等。

明情感

①热爱自然,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闲适自得的心情;②对现实的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③抒写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④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谊等。

[针对训练]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村 行

杜 牧

春半南阳西,柔桑过村坞。

娉娉垂柳风,点点回塘雨。

蓑唱牧牛儿,篱窥茜裙女。

半湿解征衫,主人馈鸡黍。

(1)找标志词:

(2)概括情感:

答案:

(1)村行、柔桑、村坞、垂柳风、回塘雨、牧牛儿、篱窥、鸡黍。

 

(2)抒发了作者对乡村景色的热爱和对乡村人情的赞美之情。

(四)咏物言志诗      

咏物言志诗主要通过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化抽象为具体、化无形为有形,用描写的事物体现的修养、品行、性格等表现诗人的情感、志向、情趣,二者浑然一体。

咏物言志诗一般分为两类:

一是直接描摹物象,刻画物象特征,表现对事物的喜爱之情;二是托物寓意,抒情言志,表达寄托。

辨别咏物言志诗的关键

记标志

①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物”“题某物”“某物吟”等为题。

②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描写对象是单纯的某一事物。

着重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吟咏。

明情感

①高尚情操的表白;②理想抱负的寄托;③怀才不遇的悲叹;④命途多舛的伤感;⑤年华易逝的哀愁;⑥理想破灭的感慨;⑦悠闲舒适的心境;⑧托物讽世的针砭。

⑨对描写事物的喜爱;⑩对某类人物的情怀。

[针对训练]

4.阅读下面这首清诗,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沈钦圻

冰霜磨炼后,忽放几枝新。

独立江山暮,能开天地春。

自然空色相,谁与斗精神。

野客闲相对,如逢世外人。

(1)找标志词:

(2)概括情感:

答案:

(1)梅、冰霜、几枝新、独立、自然、野客、世外人。

(2)诗人赞美梅花傲霜开放、生机勃勃、无欲争斗的特点,并借梅表明自己淡泊名利的节操。

(五)咏史怀古诗      

咏史怀古诗是诗人在阅读史书或游览古迹时,有感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是非,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古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引发出对时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鸣,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讽今,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辨别咏史怀古诗的关键

记标志

①这类诗歌的题目,通常有“怀古”“咏怀”和蕴含历史文化的地名,如《西塞山怀古》《念奴娇 赤壁怀古》《咏怀古迹》等;有的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字或仅有古迹、古人名,如《乌衣巷》。

②常见意象有古迹名称、人物名称,如:

山、江水、芳草、月、古树、夕阳、白云、明月、寒鸦、鹧鸪、金陵、姑苏、扬州、长安、洛阳、赤壁、乌江亭等。

③咏史怀古诗的一般结构:

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明情感

①对古仁人的崇敬;②对昔盛今衰的感慨;③壮志难酬的哀情;④丧失国土的伤痛;⑤渴望建功立业的豪情;⑥韶光易逝的悲凉;⑦忧国伤时的悲恸;⑧对当朝统治的讽喻;⑨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针对训练]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咏 史

戎 昱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

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

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

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

(1)找标志词:

(2)概括情感:

答案:

(1)咏史、汉家青史、和亲、千年骨、辅佐臣。

(2)抒发了诗人对朝廷执行屈辱的和亲政策的痛心疾首。

(六)边塞战争诗      

边塞诗指以边塞风光、边疆地理、民族风情等为内容,展现边地艰辛的生活、战争的残酷场面,表现将士建功立业的壮志和思念家乡的情感的诗歌。

战争诗指描写战争场景的诗歌。

边塞战争诗多表现出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的风格,意象恢宏,从大处落笔,写奇情壮景;也有描写战争的惨烈、国家的破亡等,来表现战争给百姓、国家带来的灾难等。

辨别边塞战争诗的关键

记标志

①从标题看,往往有“行”“军”“征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词语以及边塞的地域名称。

②从用品看,主要有号角、羌笛、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吴钩、斧钺、刀铩、铁衣、战袍、铠甲、战马等。

③从景物看,主要有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飞雪、雪山、阴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

④从地名和民族名看,主要有碛西、轮台、龟兹、夜郎、胡羌、羯夷、楼兰、安西等。

明情感

①奋勇杀敌的气概;②建功立业的豪情;③固守家国的激情;④对边地和平的向往;⑤对戍卒百姓的同情;⑥对边塞局势的担忧;⑦丧失国土的悲凉;⑧对连年征战的怨恨;⑨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针对训练]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喜迁莺

蔡 挺  

霜天秋晓,正紫塞故垒,黄云衰草。

汉马嘶风,边鸿叫月,陇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须报。

塞垣乐,尽櫜鞬锦领,山西年少。

谈笑。

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圣主忧边,威怀遐远,骄虏尚宽天讨。

岁华向晚愁思,谁念玉关人老?

太平也,且欢娱,莫惜金樽频倒。

(1)找标志词:

(2)概括情感:

答案:

(1)紫塞故垒、黄云衰草、汉马、边鸿、陇上、铁衣、剑歌、塞垣、烽火、骄虏、玉关。

 

(2)表现了诗人高昂的报国情怀以及岁晚难归、年华空逝的叹息。

(七)闺情宫怨诗      

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宫怨诗指专写古代宫中妇女及其失宠后所抒怨情的诗歌。

辨别闺情宫怨诗的关键

记标志

1.标题中常有“闺”“宫”“怨”“思”“怀”“别”“忆”“望夫”“妇叹”等词,或直接用“无题”为标题。

2.诗歌中描写的关键内容:

(1)时间:

傍晚、深夜、拂晓,暮春、深秋。

(2)地点:

深闺、宫殿、翠楼。

(3)人物:

少妇、宫女。

(4)常见意象:

①时间意象,如早春暮春、初秋深秋、日暮月夜等;②空间意象,如金井、空庭、重门、翠楼、长门、长信宫、昭阳殿、漫漫长廊等;③自然意象,如皎洁月亮、寂寞落花、黄叶飘零、依依杨柳、鸣叫黄莺、汤汤流水、风霜雨雪等;④器物意象,如沙漏、纱灯、团扇、珠帘、熏笼、罗帐、玉钩、征衣、砧杵、行舟等;⑤动作意象,如登楼、眺望、捣衣等。

明情感

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因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

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牵挂。

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是因为被征调入边关。

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妇因爱而生怨。

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

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或者对游子的思念、期盼之情的。

[针对训练]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根据以上内容完成后面的问题。

闺 怨

王昌龄闺中少妇不曾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1)找标志词:

(2)概括情感:

答案:

(1)闺怨、闺中、少妇、翠楼、杨柳色、悔、夫婿。

 

(2)表达了女主人公孤独寂寞、对夫婿的思念担忧以及对青春易逝的伤感之情。

第二技 “层”析诗歌意蕴清

“能读懂”是古代诗歌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解答诗歌阅读题的前提,因为只有读懂了诗歌,才能针对性地得出答案。

在读诗时,要关注以下4点来“层解”诗歌,从而晓意明情。

关注点

(一) 抓标题

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和情感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是我们理解诗歌的重要切入点。

具体说来,标题常有以下作用:

①揭示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②交代写作缘由或目的,暗含情感;③奠定诗歌的感情基调;④揭示诗歌的线索;⑤表明诗歌的题材;⑥暗示诗歌的表达技巧。

[针对训练]

根据表格中给出的诗题,在横线处填入相应的内容。

卷别

诗题

重要信息

2017·全国卷Ⅰ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①点明了地点礼部贡院;②表明了事件阅进士就试。

2016·全国卷Ⅰ

金陵望汉江

③交代了诗歌的题材咏史怀古诗;④点明了地点金陵;⑤交代了诗歌的内容望汉江,从“望汉江”三字中不难想到诗歌会采用写景抒情的手法。

2016·全国卷Ⅲ

内宴奉诏作

⑥点明了地点内宴;⑦点明了写作原因奉诏。

2015·全国卷Ⅰ

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⑧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留别)诗;⑨揭示了写作的时间:

作者将要前往边塞之时。

2015·全国卷Ⅱ

残春旅舍

⑩点明了季节残春;⑪点明了地点旅舍。

2014·四川卷

秋暮吟望

⑫点明了时间秋暮;⑬交代了诗歌的内容望;⑭暗示了诗歌的感情基调落寞、惆怅。

2014·广东卷

望江怨·送别

⑮交代了诗歌的题材送别词;⑯暗示了全词的感情基调悲凉。

关注点

(二) 析注释

注释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诗歌内容。

注释

作用

介绍疑难词语、地名

帮助读懂诗(词)句

介绍写作背景

暗示本诗(词)的思想情感

介绍相关诗(词)句

暗示本诗(词)的典故或意境

介绍作者

暗示本诗(词)的思想情感或写作风格

提供与“此诗作于贬官(或‘流放’)之际”类似的注解

暗示诗歌主旨或诗(词)人思想情感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作品。

②偃蹇:

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

语气助词,无义。

(1)标题提供的信息:

参考答案:

点明了人物(独自一人)、地点(西岩)、事件(游览)。

(2)注释暗示的信息:

参考答案:

注释反映了词人正处于被诬陷罢官后闲居的状态,正文中又提到了《离骚》,说明词人有志难申、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的情感。

关注点(三) 读正文

1.抓意象

意象是“意”与“象”的融合,是诗人内在情思与外在景象的统一,是主观心意与客观物象的融合与表现。

把握诗中的意象,有助于体悟意境,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如“柳”与“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月亮”“鸿雁”“红豆”常常是相思的象征;“芭蕉”“猿猴”是凄凉、悲伤的象征;“连理枝”“比翼鸟”是美好恋情的象征。

[针对训练]

(2013·湖南高考,改编)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文字。

钓船归

贺 铸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

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

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

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词人通过对等意象的描写,展现出田园生活的自然之美,寓示了词人

的情感。

参考答案:

“柴扉”“白鸥”“钓船”“鳜鱼” 自甘淡泊,以隐居为乐,不再以世事萦怀(或“回归自然、向往归隐”)

2.抓用典

概念

典故,指诗文中运用的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词语。

作用

用典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练,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理解方法

读懂典故,最重要的就是要将典故所蕴含的思想内容与诗歌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思考,这样才能体会出用典的妙处。

典例剖析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的英雄气概。

作者借赞颂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庆全庵桃花

谢枋得[注]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

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注] 谢枋得:

南宋人,南宋亡国后,仍以江东提刑、江西招谕使知信州,抗击元兵,兵败后潜入山中,隐居达十二年之久,拒不出仕。

后被强迫北行,至元都燕京,绝食而死。

此诗即写于隐居期间。

(1)诗中的典故句:

 

答案参考:

“寻得桃源好避秦”“怕有渔郎来问津”。

(2)诗歌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情感?

请简要分析。

答:

 

答案参考:

诗人巧用典故,借桃花引出桃源故事,用庆全庵代桃花源;用“避秦”来写“避元”;用“怕有渔郎来问津”来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决意绝世之志。

3.抓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歌大都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概括、含蓄而有跳跃性。

因此,读诗歌不能匆匆一扫而过,而应一个字一个字地品读,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句,边读边想其意,力求还原诗歌画面,迅速定位情感基调。

类型

阐释

示例

典型诗句

显性词语

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也叫“情感语”,多为动词和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

包含“愁”“怨”“恨”“愤”“忧”“凄”“悲”“喜”“乐”“悔”“思”“怜”“泪”“闲”“怅”“怆”“孤”“独”“寂寞”等词语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独”“闲”两字即是情语,揭示出诗人的孤独、无聊之感)

隐性词语

(1)描摹景、物、事、人等要素的词语,他们虽然不是诗眼,但能暗示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词语叫“景物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本联连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时令和环境,渲染了浓郁的秋意,给人以沉郁苍凉、悲壮压抑之感)

(2)表情态、语气的虚词

如“但”“却”“惟”“仍”“又”“只”“徒”“空”“尚”“犹”等词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犹”“只”两字将词人遥望金陵时那种物是人非的无限怅恨的感叹传达了出来)

[针对训练]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根据提示作答。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何处渔歌起?

孤灯隔远汀。

请找出最后两联中体现情感的关键字词,并说说其所透露的感情。

关键字词:

独、闲、孤

表达情感:

孤独无聊

关注点(四) 借力选择题

在读诗歌时可借助选择题的5个选项,先提取有效信息,疏通文意。

这是因为选择题的5个选项:

(1)一般是按照诗歌顺序对诗歌的逐一解读或由局部到整体的解读;仅有个别聚焦于诗歌的某一点进行多角度解读,如2017年全国卷Ⅱ只对“尾联用典”进行了多角度解读;

(2)信息量大,往往囊括了情感、主旨、语言、手法等的赏析;(3)只有2个错误选项,并且错误也只是细节上的设误。

具体做法参见下面[如何准做选择题]中的“典例示范”。

常言道: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要想准确解答古诗歌选择题,离不开对高考常用9大设误方式的精准把握和2步解题流程的灵活运用。

一、古诗歌选择题常见的9大设误方式

设误方式

错 项

原 诗

分 析

应对策略

1.错解词语意思

第六句“空复情”的意思是满满的思念之情。

沙丘城下寄杜甫

李 白

我来竟何事?

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空”的意思是徒劳的、白白的。

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以求精确理解。

2.错解诗句意思

三、四句用“古树”象征着和杜甫的友情像古树一样长青。

三、四句只是写生活环境,句子理解有误。

注意诗歌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

3.艺术手法辨析错误

颈联写了蝉、柳这两种对秋敏感的物象,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以衬托秋天的寂寥。

池上早秋①

白居易

荷芰绿参差,新秋水满池。

早凉生北槛,残照下东篱。

露饱蝉声懒,风干②柳意衰。

过潘二十岁③,何必更愁悲。

[注] ①公元前825年(唐宝历元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次年因病去职,与刘禹锡结伴游览于扬州、楚州一带。

②风干:

柳树经秋,风吹叶落,暗指自己年迈体衰。

③潘安32岁鬓生白发,过潘二十岁,应是52岁知天命的年龄。

“使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错,应是虚实相生、虚实结合。

本联表面是写蝉、柳,实际暗寓诗人数十年人世的沧桑之感,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凡是有表达技巧的选项要特别关注,要慢读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作判断;切不可脱离诗句而只看选项,以命题人的理解代替自己的理解,以免被命题人诱导而选错答案。

4.思想感情分析错误

尾联的“何必更愁悲”跟刘禹锡《秋词》中的“我言秋日胜春朝”,在格调上颇为相似。

“在格调上颇为相似”错,本诗悲凉甚至悲苦,“何必”又添无奈;而刘禹锡的《秋词》则一反前人悲秋的伤感格调,赞颂秋天的美好,两者极为不同。

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关注诗歌中的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心理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

5.忽视注释致误

诗歌前六句写景,在结尾抒发了对中唐衰败的惋惜之情,堪称写景诗的典范之作。

忽视了注释中的“因病去职”“风干”,错解了作者的感情。

诗人抒发的是“人生的黄昏将至,命运无法预料,内心忧苦”之情。

作品的注释,诗前的小序,甚至标题,都是解读作品的重要信息,一定要认真审读,仔细分析,不可忽视。

6.形象特点(或景物气氛)概括不当

诗作前半篇写中夜操琴、书卷满床的情景,后半篇写白露明月、萤火飘流的秋色,构成清新明亮的意境。

拟咏怀二十七首(其十八)

庾 信[注]

寻思万户侯,中夜忽然愁。

琴声遍屋里,书卷满床头。

虽言梦蝴蝶,定自非庄周。

残月如初月,新秋似旧秋。

露泣连珠下,萤飘碎火流。

乐天乃知命,何时能不忧。

[注] 庾信:

南北朝时期诗人,辅佐梁元帝,出使西魏被扣留,西魏灭梁后被迫仕魏,后北周取代西魏又仕北周,本诗为仕周时期所作。

意境特点“清新明亮”概括不当,应为“凄清孤寂”。

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表达其特点或氛围;联系语境,着眼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理解。

7.典故分析错误

“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自己如同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一样,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

“虽言”两句运用庄周梦蝶的典故,“虽言”“定自”两个虚词却是重点,虽然梦为蝴蝶、忘怀自身,就可以摆脱时刻相随的愁思,无奈自己绝对不是那个可以齐物我、一是非、在轻飘飘的达观世界中自适其志的庄周。

通过反用典故,表明“愁”之无可消释。

准确了解典故,是准确理解作品的前提;精读作品,在准确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全篇内容,找到典故内容与作品人物、事件的内在联系,找到二者的相似点或者相异点,才能真正理解典故的作用。

注:

生僻的典故一般有注释。

8.主旨意图理解偏差

“残月”两句由“中夜”暗渡而来,表达出时光流逝而诗人却不能回国辅政尽忠的无限惆怅之情。

“不能回国辅政尽忠”无中生有,此时梁已被灭;这里表达的是时光流逝而诗人却年年如故的悲哀之情。

在解读作品时,望文生义、断章取义、浮于表面、主观臆断、无中生有、脱离语境任意阐发、模式化理解,都会使主旨意图的理解出现偏差。

9.语言风格表述不当

除以上8种设误方式外,“语言风格(特点)”表述失当也是一大设误方式,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错误。

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沉郁委婉”等。

二、古诗歌选择题的2步解题流程

在上面“关注点(四)借力选择题”和“9大设误方式”中已经透彻分析了选择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这也暗示我们在解题时应采用正确的解题流程,具体如下:

步骤一:

读选项,找“敏感点”,并借力疏通诗意

细读选项,找出“正误敏感点”(或称为“可能设误点”,即上述9大设误),并结合注释和相关诗句留下基本无误的主干部分,可借此疏通文意,降低理解诗歌的难度。

步骤二:

结合诗意细分析,有理有据定答案

本步骤中,要注意联系选项所涉及的相关诗句,仔细分析比对,特别是对第一步中已标出的“敏感点”要反复揣摩,有理有据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