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3643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2.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docx

必修三历史选择题

历史必修三选择题

一.中国古代思想选择题

1.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助长了士的崛起。

材料认为,百家争鸣出现的最基本原因是

A.独立的知识分子阶层的形成B.贵族中的士阶层地位上升

C.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氛围D.教育不发达造成人才奇缺

2.儒、道、墨、法四家是先秦诸子学说的重要流派。

下列语句中最符合道家思想的是

A.兼相爱,交相利B.仁者爱人

C.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3.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

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

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4.“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这句话主要反映了战国时期的

A.墨家思想B.儒家思想C.道家思想D.法家思想

5.“欲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当若繁为攻伐,此实天下之巨害也。

”这观点出自先秦

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

6.“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

C.儒家“礼治”思想 D.墨家“非攻”思想

7.“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持这一观点的人应是

A.墨翟B.孟轲C.荀况D.韩非

8.“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

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9.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专替君主

参谋的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

10.“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这句话反映的是

A.儒家的思想B.道家的思想C.墨家的思想D.法家的思想

11.韩非在批评某家学说时说:

“举先王,言仁义者盈廷,而政不免予乱”。

他批评的是

A.法家学说B.道家学说C.儒家学说D.墨家学说

12.春秋战国时期,某位思想家建议“统治者要爱惜民力,用‘德’教化百姓;在以‘礼’治国的同时,逐步改良政治”。

这主要体现了

A.道家思想B.儒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3.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

这一主张属于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14.汉武帝倡导“独尊儒术”,后来,汉宣帝反对专任儒生时说:

“汉家自有制度,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

”此处所谓“周政”主要是指周代的

A.分封制度B.井田制度C.宗法制度D.礼乐制度

15.“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16.书博会开幕式的背景墙上有孔子泰山等形象,若为背景墙选配孔子的两句名言,下列最合适的是①人无远虑,必有近忧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17.孔子说: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里孔子强调的是

A.以刑罚威慑民众,使其不犯罪B.以道德引导民众,以礼规范民众

C.统治者应尊礼爱民,为政以德D.以社会规范和刑罚约束民众行为

18.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

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19.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这里的“礼”主要是指

A.等级B.教化C.习俗D.祭祀

20.“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孟子的这段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21.这是一位生活于公元前4世纪前后的伟大的思想家,后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学宗师。

他的思想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

A.克己复礼B.仁者无敌C.天人感应D.格物致知

22.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

2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与法家共通的是

A.天行有常B.人性本恶C.礼法并用D.民水君舟

24.“《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尚贤使能则民知方……”“君人者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下列观点与材料所述主张属于同一思想家的是

A.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C.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D.利用权术驾驭大臣,以绝对的权威来震慑臣民

25.《唐律疏议》记载: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

”这表明

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26.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

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

27.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这两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分别是A.荀子、董仲舒B.荀子、孟子C.商鞅、孟子D.韩非子、董仲舒

28.提出“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学说的思想家是

A.孔子B.韩非子C.董仲舒D.朱熹

29.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

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历史影响在于

A.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

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

30.孟子说:

“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另立新君)。

”而董仲舒说:

“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相对于孟子,董仲舒的主张

A.否认绝对服从专制君主B.强调对君主暴政的制约

C.修改了儒家君臣关系理念D.适应了争霸战争的需要

31.汉宣帝(西汉第十位皇帝)曾说: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用德教,用周政乎?

”这表明汉代统治者主张是

A.以道家无为而治为指导思想B.以兼爱非攻尚贤为治国理念

C.权势法制与伦理劝导相结合D.推崇理学扶为官方统治哲学

32.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33.《史记》载:

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

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

该材料主要表明

A.汉武帝广泛吸纳人才B.平民将相大量涌现

C.儒学在民间开始兴起D.儒学地位显著提高

3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里的“儒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

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

35.“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

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

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36.我国封建社会进入繁荣阶段后,形成道、佛、儒三教合一局面。

如何理解“三教合一”

A.三教合归儒B.三教相互吸纳和渗透

C.思想上统一,组织上独立D.和平共处、相安无事,共存发展

37.“父前行,子踵后。

路遇长者,敛足拱手。

尊长在前,不可口唾。

”这是在敦煌发现的唐宋时期少儿启蒙读物中的句子,它反映当时的教育

A.鼓励儿童活泼机智B.突出地方教育特色

C.提倡父子教学相长D.注重儒家伦理道德

38.宋代理学的形成是由于

A.道教思想融人儒学B.佛教思想融人儒学

C.儒家的伦理观出现本质变化D.吸收佛道的思辨哲学阐释儒学的新发展

39.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

A从矛盾对立转换出发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D.从人的本性出发

40.钱穆先生认为:

“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41.“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

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

”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经世致用

42.“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

首诗反了

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

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43.某思想家强调孝、悌、慈等伦理道德均源于人之自然本性,这位思想家是

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王阳明(心学)

44.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格物致知B.发明本心C.知行合一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

45.清风吹动旗幡,一人说是风动,一人说是幡动。

禅宗六祖慧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而是两位心动。

在世界的本原问题上,与慧能的观点有相似之处的思想家是

A.孔子B.程颢C.朱熹D.王阳明

46.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

这里的“良知”是指

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

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于外部世界的规律

47.理学家王阳明说:

“士以修治,农以具养,工以利器,商以通货,各就其资之所近,力之所及者而业焉,以求尽其心,其归要在于有益生人(民)之道,则一而已……四民异业而同道。

”在此,王阳明A.重申传统的“四民“秩序”B.主张重新整合社会阶层

C.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百姓生计D.阐发的

根本问题是正心诚意

48.安石提出“形者,有生之本”。

与之相对立的观点是

A.“心外无物”B.“天地为万物之本”

C.“夫形于天地之间也,物也”D.“舍天地则无以为道”

49.下列思想主张与“存天理,灭人欲”观念形成鲜明对立的是

A.“学者有求为圣人之志,始可与言学”   B.“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

C.“富贵利达所以厚天生之五官”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50.下图是儒家思想在古代中国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A.a处:

秦朝“焚书坑儒B.b处: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c处:

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

D.d处:

明朝思想批判的推动(明朝理学,明末清初批判与继承)

51.中国历史上,由于儒家伦理的影响,累世同居的大家族屡见不鲜,被引为社会的楷模,“义门”便是对他们的褒奖。

影响最大的当推婺州(金华府)浦江县的“义门郑氏”,历经宋元明三朝传诵不息。

这反映①家族伦理与社会伦理、国家伦理关系密切②江南地区家族伦理较北方强烈③儒家传统道德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推崇④“孝友”、“孝义”彰显儒家伦理的核心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2.现代文学家胡适在分析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时说:

(它)有先天太极等……又谈心说性……也信灾异感应。

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道家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又叫做“天理”观念。

下面阐释正确的是①先天太极与天道观念同属于道家,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哲学思想②灾异感应是汉代儒教的一种观点,董仲舒汲取自阴阳五行学说③谈心说性是佛教讨论的问题,在我国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④宋代理学汲取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养料,将儒学发展到新的阶段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53.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而四国乱,神州荡覆,宗社丘墟。

”他所抨击的是

A.先秦儒学B.汉代经学C.隋唐佛学D.宋明理学

54.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

“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

”“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

A.延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D.回归周朝典制

55.戴震主张“理存于欲”“人生而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与戴震主张相似的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56.“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

”这句话最符合下列哪位思想家的主张?

A朱熹B李贽C陆九渊D黄宗羲

57.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

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

这说明李贽

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58.《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某人的著述“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排击孔子,别立褒贬”。

这里的“某人”是指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

59.“君子之为学也,以明道也,以救世也。

”这一言论体现的观念是

A格物致知B尊崇道统C心外无理D经世致用

60.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

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6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

“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

”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邦本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62.某思想家说:

“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B中央集权制C专制主义制度D君主立宪制

63.下列各选项中,中外名著创作于同一世纪的是

A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与洛克《政府论》B郭守敬《授时历》与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曹雪芹《红楼梦》与薄伽丘《十日谈》D关汉卿《窦娥冤》与莎士比亚《哈姆雷特》

64.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65.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66.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怀种族之奇耻,究兴亡之要因,于是排斥夷狄,批评专制”。

上述观点表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A.从明亡中反省君主专制B.认识到改朝换代的必要性

C.主张民主反对君主专制D.反对排斥夷狄的落后思想

67.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李存山说:

“我国著名学者蔡尚思曾有诗云‘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中国古文化,泰山与武夷’。

此诗以东周的孔子和南宋的朱熹为中国古文化的两个杰作代表,实际上在孔子与朱熹之间还有一位儒学大师、文化巨人,即。

在中国儒学和文化史上占有堪与孔子和朱熹比肩的重要地位。

文中横线处应该是下列哪位人物

 

68.孔子、孟子、程颐、朱熹、王阳明等人思想的共同点是A“仁”B“心外无物”C“理”D“格物致知”

69.康熙南巡时亲赴曲阜,在隆重盛大的祭孔典礼后,听孔子后裔孔尚任讲儒家经典,嗣后又破格授予其国子监博士。

这些举动表明康熙①崇尚儒家文化②着力提升满族文化③延揽汉族文士④努力缓和民族矛盾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70.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

图3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图3

A.①④B.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71.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

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72.孔子和苏格拉底思想的最大相同之处是

A.反对君主制B.主张民主C.强调知识和道德的作用D.维护君主权威

73.与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转变—样,儒家思想也曾在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备受启蒙思想家的推崇,他们主要是挖掘和改造了儒家思想中的A.富于人文精神的政治观B.主张渐进改良的历史观C.躬行有教无类的教育观D.强调贵贱有序的阶级观

74.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

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③罗马法的基础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④D.③④

75.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

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二.中国古代文化选择题

1.古人“始生三月而加名”,“男子二十,冠而字”。

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

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

“卑己尊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

A.备、操B.备、孟德C.玄德、操D.玄德、孟德

2.“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

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从材料看,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主要寓意是指

A祈愿健康长寿B祭祀先祖C期盼团圆D祈祷姻缘美满

3.人们在研究历史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鸦片战争这一事件:

过去,英国史学家总以英国利益为中心来理解;我国史学家则从民族命运来思考这一战争;在当今文明史观认识下,人们又会有新的结论。

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

A英国史学观/文明冲突,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商业战争

B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侵略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C英国史学观/侵略战争,中国史学观/商业战争,文明史观/文明冲突

D英国史学观/商业战争,中国史学观/文明冲突,文明史观/侵略战争

4.汤因比说:

“人们将记住这个时代,这主要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恐怖的罪恶,也不是因为它的令人惊讶的发明,……人们要敢于认为让文明的益处为整个人类所利用是行得通的。

”由此可见,作者观察历史的视角主要侧重于

A.把握历史的发展方向B.全球责任和文明角度

C.多角度认识和考察史实D.辩证看待历史的发展

5.某外国学者在研究唐代人口时,引李白诗句“邯郸四十万,同日陷长平”,证唐代邯郸人口殷盛。

有学者则指出李白用的是战国时秦赵长平之战,秦人胜,坑杀赵兵四十万的典故。

下列说法中最为合理的是

A.李白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其诗不足为信B.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意见具有权威性

C.外国学者以诗证史,研究方法令人耳目一新D.历史研究可以以诗证史,但必须详加考辨

6.秦汉而后,官府下层文职人员俗称“刀笔吏”,这一称

谓起因于秦汉时期此类人员的

A工作器具B工作内容C工作职责D工作性质

7.宋人邢昺上疏称:

“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这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儒者地位迅速提高C.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D.儒学得到广泛传播

8.欧阳修上疏说:

“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

A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

C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

9.中国古代有许多重大发明,下列发明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司南、纸、火药、活字印刷B.纸、火药、活字印刷、司南

C.火药、活字印刷、司南、纸D.活字印刷、司南、纸、火药

10.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

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11.

《说文解字》释读为:

“大册也。

”今人认为似

手捧册置于架上。

该释读与下列记录文字信息材料相关的是A.甲骨B.丝帛C.竹木简D.石碑

1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人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

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

13.下列材料中不能直接相互印证的是

A.“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行”与“昼观日,夜观星,晦观针”

B.天水西汉墓出土的纸质地图与《天工开物》中的造纸工序示意图

C.雕版印刷术与《金刚经》卷子

D.“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与“李杜诗篇万口传”

1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15.“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下列人物是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④

16.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与传统的雕版印刷术相比,进步性体现在①节约费用②提高效率③反复使用④印刷内容更加准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7.右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朝代具有的一些特征。

据此推断该朝代是

A.汉朝B.唐朝

C.宋朝D.元朝

18.明末文人袁宏道说,江南地区出版业繁荣,不少书籍“原

板未行,翻刻踵布”。

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当时

①商品经济繁荣②市民文学兴盛③印刷工艺提高

④专制政治强化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9.据《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版),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对“活版”理解正确的是

A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

C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