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264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docx

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教育投资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2月

通过对IT桔子数据库中截至2017年底的教育行业投资事件进行整理,我们得到教育行业投资中最为活跃的六大机构(包括投资机构和产业资本),分别为好未来、真格基金、蓝象资本、新东方、创新工场及IDG资本,并结合私募通数据库对六大机构的教育投资项目(国内项目)进行完善。

通过对各机构在教育领域的基金设立情况、项目投资时间、追投情况、投资方式、投资轮次及在教育细分领域的项目布局、在教育领域的投资逻辑等进行多维度剖析,试图呈现各机构实现教育投资专业化的路径及相应的投资特点。

成立教育专项基金,提高投资专业化程度。

真格基金于2017年8月成立教育专项基金“真格教育基金”,致力于挖掘教育领域独角兽;蓝象资本于2015年5月成立定位教育早期加速和种子投资的“蓝象营基金”,并于2017年11月成立定位泛A轮教育合投的“蓝象愿景基金”;好未来成立产业基金,协同战略直投进行教育领域投资布局;新东方成立教育产业基金和并购基金,实现投资与并购的独立专业化运作。

投资布局早、力度大,助力项目实现证券化。

IDG资本比目前很多主流机构都要更早接触教育领域,2000年就投资了首个教育项目(弘成教育),且项目追投比例较高,达29%;真格基金是除好未来外在教育领域投资最为活跃的机构,截至2017年底共计投资了51个教育项目;新兴机构蓝象资本凭借特有的经验优势和行业资源优势在成立之后迅速布局,实现3年32个教育项目的投资;好未来堪称教育投资领域的“收割机”,不仅项目最多且追投频繁,53个项目追投比例达25%;创新工场在教育方向的投资路径确定较晚,但2017年一跃成为教育领域出手最为频繁的机构之一,与蓝象资本均单年实现12个项目的投资;机构背景的教育项目证券化较少,真格基金和新东方在教育领域的证券化项目均达到4个。

专注细分领域,重点布局个别赛道。

真格基金在语言学习领域投资力度最大,项目多达13个;IDG资本和互联网基因深厚的创新工场则专注在线教育赛道,其中创新工场与新东方一样均主要布局K12、职业培训、儿童早教三个领域,IDG资本则重点布局K12;蓝象资本与好未来均发力布局多个赛道,其中蓝象资本以儿童早教和兴趣教育领域项目居多,好未来则以K12和儿童早教领域项目最多。

投资轮次集中,有明显的投资阶段偏好。

真格基金、创新工场、蓝象资本与IDG资本在教育领域均重点挖掘初创项目,投资集中于天使轮或A轮,其中真格基金与创新工场近两年投资阶段均有所后移,IDG也于2017年开始涉足中期项目;好未来在教育领域的投资则涵盖了从种子轮到F轮各个阶段,其中A轮及之前的项目居多;新东方的投资较少涉及早期天使项目,以A轮和B轮为主。

投资逻辑清晰,理念指导投资布局。

真格基金首看创始人专业性和互补性,项目重在提高教育效率;创新工场基于教育更高效、更强交互及个性化三大趋势进行投资,实现从获客到内容到服务的产业链协同共赢;蓝象资本的投资按人群需求划分,从教育升级、教育公平及教育行业生态化建设三线进行布局;IDG资本则是以解决教育刚需为导向的投资,重点布局在线教育领域;好未来基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层投资原则,进行技术+社区+未来教育方向的外延布局,并努力实现业务驱动型的投资;新东方则是以产业链互补协同为导向的战略布局,以期构建新东方教育生态圈。

通过对教育行业六大优秀机构的剖析,我们认为投资机构在教育领域实现专业化投资有三大法宝:

深厚的教育基因、投资的专注性及深耕布局的耐性。

“教育基因”即投资人不仅要懂投资,还要懂教育,只有对教育及教育行业有深刻的理解认知,才能准确抓住市场需求,实现以解决教育痛点、促进教育发展进步为导向的投资;“专注性”包括基金专注、赛道专注和阶段专注,成立教育专项基金并组建专业管理团队、垂直深耕细分赛道、投资阶段集中均有利于保持对行业的敏锐嗅觉,实现投资专业化;“耐性”指要看准趋势深耕布局等风来,而不是追逐风口,追逐风口的投资并非专业化的投资,教育相比其他行业发展较为缓慢,项目证券化水平也较低,只有遵循自上而下的研究,坚持价值投资,看准趋势提前布局,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化投资。

此外,对教育领域六大投资主力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目前教育投资存在两大趋势:

一是机构逐渐设立起教育专项基金,教育投资将进入专业化新篇章,实现资本与教育更高效结合;二是早期投资机构在教育领域投资阶段逐渐后移,将助力更多优质教育项目加速成长壮大。

一、真格基金:

助力教育创业者的“天使投资之王”

真格基金是由新东方联合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和红杉资本中国在2011年联合创立的天使投资基金,专注于TMT行业的早期投资,旨在鼓励青年人创业、创新、创富、创造,2014年至2017年真格基金连续4年获得清科榜单“中国早期投资机构”第一名。

由于创始人的新东方出身,教育可谓真格基金的“老本行”,多年来重点布局,行业专业化的投资优势尽显。

1、真格教育基金:

联合上市公司成立教育专项基金,致力于挖掘教育领域独角兽

2017年8月,真格基金联合A股上市公司盛通股份发起成立了一支教育专项基金——真格教育基金,该教育基金将针对在线教育、早幼教、K12培训、素质教育、教育技术平台等全领域进行从早期到中后期全阶段的价值投资。

真格教育基金的合伙人,也是基金的管理团队,由徐小平十分看重的教育投资“五虎将”组成,分别为:

真格基金合伙人郑朝予、大家汇创始人葛文伟、盛通股份董事兼投资总监蔡建军、乐博乐博教育创始人侯景刚、真格基金投资副总裁姜敏。

秉持着“放眼好未来,寻找新东方”的投资理念,真格教育基金致力于挖掘教育领域尤其是在线教育领域“独角兽”公司,助力中国教育行业发展与升级。

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教育创业者,真格教育基金还成立了一支全面、强悍的管理团队及顾问团队,豪华“导师天团”融汇了中国教育三十年的智慧。

目前真格教育基金已经对画啦啦等多个教育公司进行了投资。

2、真格基金教育投资版图剖析

结合IT桔子和私募通整理统计的数据显示,真格基金是除好未来外教育领域投资最为活跃的机构。

盘点真格基金投资项目,截至2017年底,真格基金在教育领域共投资了51个项目,其中6个项目一次追投,1个项目两次追投(厦门神州鹰),追投比例为14%。

数据显示,真格基金2007年就开始涉足教育领域,但当时仅是徐小平和王强的个人天使投资,一年间投资了两个项目,分别为兴趣教育领域的真朴教育和职业培训领域的顶你学堂,在之后的几年内均无教育项目投资。

直到2011年,真格基金开始大力布局教育领域,2011年下半年,也是真格基金开始进入机构化阶段的时候,其单年投资教育领域项目就达到了8个;2012年和2013年均新增投资6个项目,2013年还实现了4个已投项目的追投;2014年投资力度加大,单年投资数量达到历史峰值,共计新增13个项目;之后的两年内则有所放缓,2015年仅新增3个项目并对2个项目进行追投,2016年新增5个项目。

在过去的一年中,真格基金又开始加大布局,实现2017年单年8个新增项目的投资以及2个已投项目的追投。

从项目投资方式来看,真格基金51个教育项目共计59次投资中,单独投资的有32次,占比54%;与其他机构一起投资的有27次,占比46%,其中领投1次,合投18次,跟投8次。

可见,真格基金在教育领域的投资中对与其他机构一同参投或自己单独投资并无大的偏好差别,但参投时基本不领投,而是倾向于合投。

(合投指IT桔子显示的各机构“联合投资”,无领投方或跟投方)

从细分领域的布局来看,真格基金在语言学习领域持续发力,投资项目高达13个,这也许与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王强均是新东方出身有关;其次为兴趣教育领域8个项目,职业培训领域7个项目。

从项目投资轮次来看,作为“天使投资之王”的真格基金在教育领域的投资整体上仍集中在天使轮,共有33个项目,占比达56%,但近两年其投资的触角也逐渐延伸至Pre-A轮和A轮,2017年新增投资的8个教育项目中天使轮投资仅占两个。

真格基金51个教育领域投资项目中,证券化项目有4个,分别为2014年1月被新东方购实现纽交所上市的时差网、2016年6月在纽交所上市的51Talk无忧英语、2016年4月被盛通股份并购实现深交所上市的乐博乐博机器人,以及2016年8月在新三板挂牌的雄鹰教育。

3、真格基金教育投资逻辑:

首看创始人专业性和互补性,项目重在提高教育效率

作为致力于发掘和帮助优秀创业家实现创业梦的早期天使机构,真格基金秉持着“看准人就能看准前方”的投资理念,投“人”成为真格基金在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确信无疑的投资核心,教育领域的投资也一样。

真格基金的郑朝予认为,教育行业的创业者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教育行业人,另一类是海外归来的管理学人才,第三类是技术型人才,其表示真格基金在教育领域的投资,第一看创始人专业性的基因,判断创始人是否可以做这个创业,这个基因取决于创始人过去为创业在资源、人脉、经验等方面的积累,在教育创始团队中,有懂教育的人极为重要,同时在真格基金看来,教育行业的创业者本身就该是用户,需要了解用户痛点,才能够深切地了解学生与家长;第二看团队是否有互补性的基因,是否有构建好的股权结构,成员之间需要在教育、商业意识和互联网技术等方面能够互补。

在消费升级和在线教育崛起的两大时代机遇下,真格基金始终坚持教育的本质不会变,最重要的是提高教育的效率。

郑朝予表示,真格基金在教育领域的投资主要关注四个关键点:

第一是终端是否真正有需求,第二是能否高效率满足需求,第三是能否高效率传播,即营销能力如何,这三点反应在财报中,即收入、成本与营销费用;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坚决“不能卖假药”。

4、案例—51Talk:

外教一对一创新模式获天使投资,迅速上市验证真格判断

作为中国在线英语教育的领导品牌,真格基金天使投资的51Talk无忧英语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打造英语一对一培训领域的“凡客诚品”,即提供最优质,最平价的大众英语服务,2016年6月51Talk即成功登陆了美国纽交所,成为中国在线教育赴美上市第一股,从创立到上市仅用了五年时间。

这家几乎与真格基金同时成立、共同成长的公司,如此快的上市速度无疑验证了真格基金的投资判断。

2011年的在线英语教育市场并不乐观,但真格基金却有着不一样的未来趋势预判: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终将使得以新东方为代表的线下教学模式面临在线教学模式的冲击。

51Talk团队有着真格基金看中的互联网基因和专业化的外语基因,但由于其并非选择擅长的语种作为培训创业项目(创始人为日语出身),真格投资团队也心存疑虑,经过深入的调查和论证,51Talk线上一对一外教教学方法在教学质量和成本上的革命性提升,最终笃定了真格基金的投资决心,2011年11月真格基金(2.0)正式成立,同年12月,真格基金即对51Talk进行了天使轮投资。

二、蓝象资本:

专注于教育领域的“创业加速器”

作为中国首家专注于“教育+”领域的早期投资机构,蓝象资本(未来工场)成立于2015年5月,其三个创始人宁柏宇、沈文博和刘亚超均出身自好未来,履历上有着天然的互补优势,三人合计拥有超过30年“互联网+教育”领域的从业经验,而后加入的另一合伙人张爱志则是原跨考网创始人,对考研和职业教育十分了解,而蓝象资本后来引进的LP也均为教育领域内的机构或个人,这份基因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蓝象资本将成为教育投资行业海量资源的聚合体。

1、“蓝象营基金”和“蓝象愿景基金”:

天使轮的“教育首投”与泛A轮的“教育合投”

“蓝象营基金”是蓝象资本借鉴美国著名早期基金YCombinator的模式推出的第一个基金产品,于2015年5月发布,定位是教育早期加速和种子投资,并且“以产品逻辑运营”:

天使轮项目的估值一律为1000万,投资额度为30或80万元;3个月的加速计划包含3次进度迭代会,分别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