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2359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docx

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

2017年高考地理要点整合【A】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对跖(zhí)点:

指地面上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

一般互为对跖点的两点经度相差180°,纬度值相等而所在南北半球相反。

如(31°N,120°E)和(31°S,60°W)。

★赤道上分布的六大板块依次为:

非洲板块(10°W~60°E)→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

★水库大坝建设选择在河流峡谷处,原因

①地处峡谷处,利于筑坝;

②有盆地地形,蓄水量大。

★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向心状水系)。

★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

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宇宙中的地球

★太阳能集热板的朝向问题:

北半球一般朝向正南方向,南半球一般朝向正北方向。

安装角度a=90°-H。

★太阳方位与日影规律

(1)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阳都正东升。

(2)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北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北升。

(3)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太阳东南升;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有极昼现象,太阳正南升。

【核心记忆】

(1)点赤(太阳直射点在赤道):

正东升、正西落

(2)点北(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

东北升、西北落;极昼处正北升、正北落

(3)点南(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东南升、西南落;极昼处正南升、正南落

【白天太阳方位】

(1)上午:

太阳偏东

(2)正午:

太阳正南、正北或直射

(3)下午:

太阳偏西

【太阳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位置】北半球为例(画出坐标系,以中午12点为对称轴,具有对称性规律)

(1)二分日:

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

(2)夏至日:

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

(3)冬至日:

东南→正南→西南

【典例】

(1)二分日时,日出正东方向,正午太阳在正南方向,6小时移动90°,每小时移动15°。

(2)夏至日四川(北回归线以北)正午12点太阳应在正南,15点向西移动了3小时,约45°,所以太阳位于西南部天空,影子朝向是东北方向。

(3)当北京太阳位于西南时,当地为15时左右。

(4)夏至日,太阳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

(5)北京时间12时新疆的光伏太阳能电池板的朝向是东南。

★城市路灯的夜晚照明问题

(1)提前开启可能受天气影响

(2)夜晚照明时间冬至日比秋分日长

(3)冬至日关闭时刻北京早于乌鲁木齐(纬度高、夜晚时间长)

★航空、航天问题

(1)我国航天发射中心场址多选建在大陆东部沿海,其主要因素是:

利于跟踪监测(为了利用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发射卫星通常向东面发射,而负责跟踪监测的船只位于海域);利于运输、发射大型火箭(海运)。

(2)在我国东南沿海建立航天发射中心,其主要因素是:

纬度低,借助地球自转动力,节省燃料。

(3)在我国西部地区建立航天发射中心,其主要因素是:

地形平坦开阔;晴朗天气多,发射窗口(发射时间大)。

(4)海南文昌火箭发射中心建成后,最适宜发射火箭的时间是:

冬季夜晚(冬季时相对晴天较多,风速小,避开恶劣的海况;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5)西昌(四川)卫星发射基地作为我国四大卫星发射基地之一,其区位优势有:

纬度较低,可充分利用地球自转的离心力,多晴朗天气,“发射窗口”好;海拔较高,发射倾角好,地空距离短,可缩短地面到卫星轨道的距离;峡谷地形,地质结构结实,有利于发射场的总体布局。

(6)评价酒泉卫星发射基地作为卫星发射场的自然环境条件

A.优势:

①地处戈壁滩中,地势平坦开阔,人烟稀少;

②气候干燥少雨,睛天多,云量小,大气透明度好,可

为航天发射提供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

B.劣势:

①冬季严寒,夏季干热,温差大;

②风沙多,无霜期短,生存环境较差,称为“生命禁区”。

★海陆温度差异

(1)海陆气温差异最大的时间(海陆等温线最弯曲):

6时(日出前后)和14时(午后)。

(2)海陆气温差异最小的时间(海陆等温线最平直):

9时~10时。

★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连续两次看到北极星的最大间隔为“一个恒星日”。

★在北半球,北极星倾角=当地纬度

【典例】摄影师夜晚观察北极星,看到摄像机支架调节手柄与地面的夹角大约为29度,该摄影师所在地点位于:

杭州

★晨昏线的性质

(1)平分昼、夜半球,即地球上白昼范围与黑夜范围的面积相等。

(2)与太阳光线始终垂直,始终平分赤道,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0°。

★位于夏至日、冬至日两侧的点公转速度、日地距离都不相同。

【注】远日点(7月初);近日点(1月初)

★当黄赤交角缩小时,福州冬季均温升高(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太阳照射时间增加);温带范围变大;全球极夜范围缩小(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悉尼夏季昼变短(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的趋势变小)。

★离赤道(昼夜平分)越远,昼夜差越大。

★影响日落时刻差异的因素有:

经纬度位置;太阳直射点位置;地形、海拔(海拔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太阳在地平线上升起)。

★同一半球、纬度地区昼长(夜长)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时刻相同。

★一年中,极圈仅一天极昼、一天极夜;南北极点半年极昼、半年极夜。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季节变化规律

A.南、北回归线之间地区(除赤道外):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一次最小值。

B.赤道地区:

一年有两次最大值,两次最小值。

(2)年变化规律

A.南极圈以南和北极圈以北: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越小(由47°减小至23.5°),极圈上为47°,极点上为23.5°。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A.确定房屋的朝向: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都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都朝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

B.计算最小楼间距:

纬度较低的地区,楼间距较小(反之)。

C.计算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与地面的夹角应与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原理的应用

(1)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气候变暖

(2)农业生产中的一些现象

A.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增强大气逆辐射

B.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增强大气逆辐射

C.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还能增大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糖分的积累。

★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

非洲同纬度是海洋

★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

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

★同在北回归线附近,却出现了非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我国东南部亚热带季风气候等气候原因:

北非受副热带高压及来自大陆内部的信风影响,全年炎热干燥。

南亚受热带季风影响,我国东南部受亚热带季风影响。

【注】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西岸的气候差异及成因:

海陆位置与大气环流形势不同。

★我国旱涝灾害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原因:

副高压强弱不稳定,夏季风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季节≠年际)。

★我国降水南多北少的主要原因:

南方雨季来得早,去的晚,雨季时间长;北方雨季较短。

★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每年都有的天气是:

伏旱(最佳答案)

【注】因有的年份有"空梅"现象,因此梅雨不是最佳答案。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热带山地环境与北半球其它地区相比,向北推进了5~6个纬度的原因

①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基本上是南北走向,北有大山阻挡,谷口向南,形成巨大的暖湿气流通道;

②夏半年,强大的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大量暖湿气流,深入大峡谷内部,使峡谷底部等温线与同纬度相比明显向北推进。

★印度比同纬度我国气温高的原因:

高山屏障(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南下的冷气流)

★欧洲海洋性气候比北美洲面积大的原因:

欧洲缺少南北延伸的高大山系,来自海洋的西风能深入大陆内部。

受陆地形状及洋流势力的影响欧洲西岸受暖流影响较大。

★特殊地区气候类型的分布

(1)四处(非洲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部和中美洲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远离赤道的热带雨林气候——“来自海洋的信风+迎风坡+沿岸暖流”。

(2)赤道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地势高”。

如东非高原地势较高,上升气流弱,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西风带内的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西风带内,但处于山脉的背风坡”。

如南美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安第斯山脉东侧,受山地阻挡而降水稀少,形成了干燥少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4)大陆东岸的温带海洋性气候(澳大利亚东南部)。

(5)南北美洲西海岸气候的分布范围仅局限于沿海地带,并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分布特征,主要是因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的影响,气候分布不能深入内地,而局限于太平洋沿岸地带。

(6)北半球同一种气候,在中高纬度大陆东岸分布的纬度较低,这是受沿岸寒流影响的结果;而在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较高,这是受沿岸暖流影响的结果。

★温差问题

(1)气温的年较差纬度越高越大,原因:

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越大,昼夜长短的年变化越大,因而气温的年较差越大;低纬相反。

(2)离海越远气温年较差越大,原因:

陆地比海洋的热容量小,夏季升温快,温度比海洋高,冬季降温快,温度比海洋低,因而气温年较差比海洋大,沿海受海洋的影响较大,比内陆年较差小。

(3)气温的日较差:

纬度越高越小,原因:

主要是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小。

(4)气温日较差与天气的关系为:

阴天比晴天日较差小。

(5)气温日较差与海陆的关系:

内陆比沿海日较差大,山顶的气温日较差比山下平原小,年较差也小。

★青藏高原比我国同纬平原、盆地比较

(1)气温年较差小。

原因:

低纬的大高原,夏季因其海拔高较凉;冬季因纬度低,且受高大地形的影响南下的寒冷气流影响不到,气温不太低。

(2)日较差大。

原因:

海拔高大气密度小,大气的保温作用及削弱作用低,因此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

★逆温现象

【定义】在对流层中,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此种气温的梯度变化并非固定不变。

实际上,有时可能出现温度随高度上升而增高的现象,导致空气“头重脚轻”,气象学上称为逆温。

【成因】

(1)辐射逆温:

中高纬度大陆,冬季,黎明前

(2)平流逆温:

中纬度沿海地区

(3)地形逆温:

盆地和谷地中,夜间

(4)锋面逆温:

锋面活动地区

【影响】

(1)利:

由于逆温的出现会阻碍空气垂直对流的发展,所以逆温的好处有:

①可以抑制沙尘暴的发生,因为沙尘暴发生的条件是大风、沙尘、强对流运动。

②逆温出现在高空,对飞机的飞行极为有利。

因为飞机在飞行中不会有大的颠簸,飞行平稳。

同时,万里晴空提高了能见度,使飞行更加安全。

③逆温带有效地提高了谷地在冬季的温度水平,多年生果树越冬可不必埋土,冻害得以避免或减轻,而且果实硬度高,品质好;在这里发展蔬菜,可减少热能投入,提高经济效益;逆温层坡地还是当地牲畜避寒、越冬的理想场所。

从该地逆温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来说:

逆温的下部光热条件适中,一般以发展喜温凉的作物和蔬菜为主;逆温带的中部逆温现象强烈,冬暖夏凉,一般以发展果树和冬季蔬菜基地为主;逆温带上部降水充裕,以发展林、草和药材为宜。

(2)弊:

不管是何种原因形成的逆温,对天气和大气污染的扩散都有相当大的影响,都会对空气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它阻碍了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大气处于稳定状态,妨碍烟尘、污染物、水汽凝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并使能见度变差,使大气污染更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注】

(1)逆温出现时大气上热下冷,大气稳定,对流运动弱,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有利于雾的形成;有利于抑制沙尘暴的发生;由于大气污染物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可以减轻山区农作作物的冻害。

(2)在山谷和盆地,夜间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阻碍了空气的垂直运动,易造成大气污染。

★可可托海被称为“绿色的丛林”“全国第二冷极”,原因分别是

(1)“绿色的丛林”:

①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顺额尔齐斯河谷地长驱直入,向北遇阿尔泰山,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

②阿尔泰山有终年积雪和冰川覆盖,夏季存在冰雪融水补给,因而该区域水分条件较好;

③使得可可托海地区有大面积的山地森林覆盖。

(2)“全国第二冷极”:

①纬度较高,冬季太阳高度角小,白昼短;②地处阿尔泰山地区,海拔高;深居内陆,大陆性强;

③距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近,受冷空气的影响强。

★乞力马扎罗山的森林带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3000米的高度范围,在森林带以下和以上分别为热带草原带和高山草甸带,这两地没有分布森林的原因

(1)高山草甸带,海拔高,气温低,不适合森林的生长。

(2)热带草原带,海拔低,水汽不易抬升,降水较少。

气温高,蒸发旺盛。

水分条件较差,不适宜森林生长。

★“冰岛不冰,死海不死”是旅游爱好者当中广为流传的说法,“冰岛不冰”的原因

①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②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大部分地区1月最低气温在0℃以上;

③地处板块交界处(生长边界),地热资源丰富。

【注】导致冰岛火山灰蔓延到欧洲上空的气压带和气流是副极地低气压带和西风。

★墨脱植被类型多样的原因

①受来自印度洋湿润气流及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量丰富;

②纬度较低,热量丰富;

③境内相对高差大,水热垂直分异明显,适宜多种生物的生存;

④交通闭塞,经济发展水平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自然生态保存较完整。

★夏季风强弱对锋面进退影响

(1)夏季风势力强,则锋面运行快,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

(2)夏季风势力弱,则锋面运行慢,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

【注】夏季风的强弱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夏季风强或来的早,会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或来的晚,则会导致“南涝北旱”。

夏季风强的时候雨带迅速推移到华北等北方地区,这时候南方就提早被副热带高压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偏西偏北,雨带停留北方时间长)。

副高控制的南方则雨水较少,而雨带所在的华北等北方地区则雨水多余正常年份。

反之,就是夏季风弱的时候了。

★生物现象(以北半球为例)

(1)夏季:

温带草原草木繁茂,野生动物北迁。

(2)冬季:

温带草原草木枯萎,野生动物南迁。

★二氧化碳增多更多吸收了地面辐射,提高了大气温度;增加了大气逆辐射,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从而加强大气“温室效应”。

【注】二氧化碳增多,增大了大气温度;使地面排放到高空的热量更多地被反射回来,出现逆辐射现象。

大气中的CO2能吸收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升高,相当于覆盖在地球表面的被子,使地球温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光照强,热量充足。

★城市热岛效应:

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

★在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高空中摩擦力消失)。

★昆明(四季如春)、贵阳(天无三日晴)准静止锋

(1)形成季节:

秋冬季节(冬半年)

(2)昆明和贵阳冬季气候特征的差异和成因:

昆明降水少于贵阳,气温高于贵阳;昆明受单一的暖气团控制,降水少,多晴天,气温高。

贵阳地处准静止锋面附近,多阴雨,大气对太阳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低。

(3)冬半年云贵高原的西部(昆明附近)和东部(贵阳附近)常见的气象灾害:

旱灾;低温、冻雨。

(4)造成我国云贵高原地区电线积冰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昆明准静止锋(非冷锋、高压)

★西欧1月0℃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洋流(与海岸线平行,南北走向)。

★冷锋与暖锋的判读依据:

看符号;冷暖气团运动方向;锋面坡度;雨区范围及位置;气温、气压变化。

★锋面气旋的判读

(1)确定锋面位置:

锋面多形成于气旋的低压槽(等压线弯曲处),锋线往往与槽线重合。

(2)确定锋面的性质:

一般来说,无论是南半球还是北半球,气旋中心东侧的低压槽处均为暖锋,西侧的低压槽处均为冷锋。

(3)确定气团的性质:

北半球的锋面气旋中,锋面的偏北侧均为冷气团,偏南侧均为暖气团;南半球相反。

(4)确定锋面气旋控制地区的天气:

气旋中心、冷锋锋后、暖锋锋前为主要的降水区域。

【注】锋面一定存在于低压槽,而不是高压脊。

★当低压中心位于厦门的东部洋面时,厦门吹西北风(北逆南顺)。

★里斯本、雅典两地的年降水量有差异,其主要原因是:

雅典受西风影响较弱(水汽来自于大西洋)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

(1)澳大利亚大陆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

空间分布:

呈半环状分布,由北部、东部、南部向中西部递减。

时间分布:

西南部冬季多雨,东北部夏季多雨。

(2)澳大利亚干旱地区比重大的主要原因

①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的范围面积广大,降水稀少;

②大陆东部山脉阻挡湿润气流进入内陆;

③西部寒流经过;

④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具有的特征:

叶片常绿、坚硬;根系发达;具有耐旱的特点。

(1)1月份气压中心:

亚洲高压——阿留申低压——冰岛低压

(2)7月份气压中心:

印度低压——夏威夷高压——亚速尔高压

★我国雨带推移的规律(中旬:

10日)

(1)5月中旬~6月中旬:

雨带位于南部沿海地区(南岭以南),华南地区进入雨季,珠江流域进入汛期。

(2)6月中旬~7月中旬:

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秦淮南、南岭北),江淮地区进入梅雨期,长江水系进入汛期。

(3)7月中旬~8月份:

雨带停留在华北、东北地区,黄河水系、松花江水系进入汛期。

(4)9月份:

冬季风增强,夏季风迅速南撤(原路线返回),江淮地区有小规模降水。

(5)10月份:

夏季风撤离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典例】河北省地区年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月份分别是:

5月和7月。

★非洲热带草原有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差异

【典例】当北半球处于冬季时,非洲热带草原北部一片枯黄,南部草木茂盛。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成为无流区的自然原因(地下水补给)

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

②东北信风来自内陆,性质干燥;

③西部地势较高(高原),阻挡了海洋水汽的进入;

④纬度低,山地海拔低,无永久高山冰雪融水;

②沙漠地区,气温高,风沙大,风力强,加剧了水分的蒸发;

③沙漠遍布,透水性能好,有利于下渗。

★盐度最高的是红海,原因

①地处副热带海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②周围是热带沙漠地区,缺少大河注入。

★盐度最低的是波罗的海,原因

①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蒸发弱;

②周围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有淡水注入。

★洋流的影响因素:

盛行风(主要动力);地转偏向力;陆地形状

★不同纬度的海区,暖流的水温不一定比寒流高。

★从低纬流向高纬的寒流不一定都是暖流。

例如:

索马里寒流(夏季)由于受上升流的影响,虽然从低纬流向高纬,但属于寒流。

【典例】

(1)依据:

索马里洋流从水温低于24℃的海区流向水温高于24℃的海区(索马里洋流的水温比流经海区的水温低)。

(2)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冬暖夏寒)

①冬季:

该海区盛行东北风,季风洋流向西流,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组成,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②夏季:

该海区盛行西南风,季风洋流向东流,此时索马里暖流和赤道逆流消失,索马里沿岸受离岸风(西南风)的影响,深层冷水上泛,在上升流的影响下,形成与冬季洋流流向相反的索马里寒流,整个环流系统由季风洋流、索马里寒流和南赤道暖流组成。

(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原因:

该季节这里盛行西南风,易于形成涌升流,海区营养物质较多,有利于吸引鱼群集聚。

(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其成因

①夏季盛行西南离岸风,较为干燥;冬季盛行东北风,气流仍然较为干燥;

②全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③夏季沿岸寒流(或上泛冷水)也会加剧沿岸环境的干旱程度。

★里约热内卢沿海海域海水的盐度比其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海域的更高的原因:

里约热内卢属热带草原性气候(部分热带雨林气候,长夏无冬),受巴西暖流影响,增温增湿(指大气,非海水),导致海水蒸发,盐度增高。

其对岸为非洲中部地区,沿海海域有本格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盐度降低。

★海洋航行

(1)顺(逆)风:

盛行风向

(2)顺(逆)水:

洋流流向

【注】风急浪高:

西风控制;风平浪静:

气压带控制

★渔业资源集中分布在:

温带沿海大陆架海域,原因

①大陆架水域,海水较浅,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

②寒暖流交汇或冬季冷海水上泛,将海底营养物质带至表层;

③入海河流带来丰富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类饵料充足,易形成大渔场。

★世界著名渔场形成原因的差异

①北海道渔场:

位于寒暖流交汇处,有利于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洋流汇合还可以形成“水障”,阻碍鱼类游动,形成大渔场。

②秘鲁渔场:

受离岸风(东南信风)的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

深层海水上涌把大量的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

【注】

(1)英国的北海渔场是北大西洋暖流与北冰洋南下冷海水交汇而成的;加拿大的纽芬兰渔场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相汇而成的。

(2)秘鲁寒流所在海域水温呈周期性变化,会导致厄尔尼诺或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产生深远影响。

(3)综合考虑,世界有五大渔场

①北太平洋渔场:

是包括北海道渔场、我国舟山渔场、北美洲西海岸众多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②东南太平洋渔场:

是包括秘鲁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③西北大西洋渔场:

是包括纽芬兰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⑤东北大西洋渔场:

是包括北海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⑤东南大西洋渔场:

是包括非洲西南部沿海渔场在内的广阔区域。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

(1)厄尔尼诺:

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海面温度异常升高。

①太平洋东岸地区,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秘鲁、智利等地可能出现暴雨,发生洪灾;秘鲁渔场受损)

②太平洋西岸地区,由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

③我国北旱南涝,北方易出现暖冬

(2)拉尼娜(反厄尔尼诺):

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

①非洲赤道地区、美国东南部等地易出现干旱

②菲律宾我、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东部、巴西中北部等地降水偏多

③我国北涝南旱,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次数比常年多(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增多,活动异常频繁)

★洋流的分类

(1)按性质:

寒流、暖流

(2)按成因:

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注】受暖流影响大的主要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的热带雨林气候;受洋流影响大的主要气候类型:

热带沙漠气候。

★曲线变化和缓,多为地下水补给,也可能是热带雨林气候区或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河流。

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

★内力作用使得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外力作用使得地表趋于平坦。

★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三大类岩石的比较

(1)喷出岩:

玄武岩、流纹岩、安山岩

(2)侵入岩:

花岗岩

(3)沉积岩(层理构造):

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

(4)变质岩(片理构造):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注】

(1)岩浆岩:

黄山、华山、大小兴安岭、五大连池

(2)沉积岩:

丹霞地貌(广东丹霞山)、砂岩峰林地貌(湖南张家界)、砂页岩地貌(庐山)、岩溶地貌(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绝壁景观形成的过程:

流水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