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23028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51.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docx

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自转课时2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讲义湘教版

课时2 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学习目标

1.结合相关示意图,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速度。

2.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方时、区时与国际日期变更线。

1.地方时

(1)概念:

以一个地方太阳升到最高时的时间为正午12时,将连续两个12时之间等分为24小时,这样形成的时间系统,称为地方时。

(2)特点:

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反之,地方时不同。

地理位置越靠东的地方,地方时越早,数值越大。

(3)地方时换算

全球经度分成360°,每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每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

2.时区和区时

(1)时区:

国际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占15个经度。

(2)区时:

把某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的统一时间,又称标准时。

(3)区时换算

同一时区,区时相同;不同时区,采用各自区时;相邻时区的时间相差1个小时;同一日期内,东早西晚。

3.国际日期变更线

(1)定义:

一条大体沿180°经线穿行的折线。

(2)作用:

为了消除因地球是球形而导致的日期换算中的不同结果;为了保持180°经线上同一行政归属的地方日期相同。

判断

1.北京时间就是北京(116°E)的地方时。

(×)

2.经度相同的地区,地方时相同。

(√)

3.过180°经线时,日期一定变更。

(×)

4.180°经线以东为东十二区,以西为西十二区。

(×)

探究点 时区和日界线

一轮船在太平洋海域自西向东航行,一孕妇产下一名女婴“姐姐”,时间是2018年1月5日11:

30。

20分钟后,又产一女婴“妹妹”。

奇怪的是,“妹妹”的年龄却比“姐姐”的大。

参考“国际日期变更线示意图”,讨论下列问题。

1.时区是如何划分的?

答案 从本初子午线的0°开始,向东西两个方向各7.5°组成一个15°范围的区域,这就是中时区,然后每15°一个时区向东、西各划分到东西十一区。

最后剩下180°两侧各7.5°,分别称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合为一个时区,合称十二区。

全球共24个时区。

2.怎样进行区时计算?

答案 先计算已知地点与所求地点之间的时区差,按照“东加西减”的计算方法,即可求得所求地点的区时。

3.国际日期变更线东西两侧的时刻、日期有什么区别?

答案 自东向西穿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自西向东穿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

日界线东西两侧共同使用相同的区时。

4.根据材料,计算出“姐姐”“妹妹”的生日,并解释“妹妹”年龄比“姐姐”大的理由。

答案 “姐姐”出生的日期是2018年1月5日,是在国际日界线以西出生的;“妹妹”的出生日期是2018年1月4日,是轮船自西向东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之后变更的日期。

单纯按照日期数值,“妹妹”比“姐姐”大。

1.地方时计算

(1)公式

所求经度地方时=已知经度地方时±4分钟/1°×两地经度差。

(2)计算

①定时

光照图中,特殊经线的地方时的确定,以下图为例:

a.昼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12时,如ND。

b.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24时(或0时),如NB。

c.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6时,如NC。

d.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如NA。

②定向

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方向,按照“东加”“西减”及公式计算时间。

2.区时计算

(1)公式

所求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2)计算区时

①一定区时:

即确定可作为已知条件用的已知区时。

a.区时采用的是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时区中央经线和时区数的关系:

时区中央经线=时区数×15°。

b.常用时区:

北京时间(东八区),国际标准时间(中时区),美国东部(纽约、华盛顿)时间(西五区),日本(东京)时间(东九区),英国(伦敦)时间(中时区),澳大利亚(悉尼、墨尔本)时间(东十区)等。

②二定方向(±):

即确定所求时区与已知时间的时区之间的相对东、西方向,如东八区和西五区之间的时间计算:

东八区时间=西五区时间+13小时。

西五区时间=东八区时间-13小时。

定方向即定公式中“±”的选取。

3.日期变更线

(1)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

①自然日界线:

即0(或24)时所在的经线,它是不断变化的,自西向东跨越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跨越0(或24)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

②人为日界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界线”。

自西向东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跨越国际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2)图解日期变更

(3)两条日界线的比较

国际日界线

自然日界线

界线

大致是180°经线,固定不变

不固定,可以是任何一条经线

时间

不固定,从0时~24时

固定,0时或24时

日期

日界线的东侧为旧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新的一天

日界线的东侧为新的一天;日界线的西侧为旧的一天

(4)日期范围

新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东到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从0时所在经线向西到180°经线。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或自西向东),若东侧为新的一天,则此日界线为自然日界线,若东侧为旧的一天,则此日界线为国际日界线。

1.数轴法求时间

即先画出表示全球所有经线的数轴,标出已知经线及其地方时,再标出所求经线,计算出两地经度差后,再将其转化为地方时差。

如下图所示:

2.求差的技巧——“同减异加”

(1)经度差:

两地同在东(西)经度,取两数之差;若一地在东经度,另一地在西经度,取两数之和。

(2)时区差:

两地同在东(西)时区,取两数之差;若一地在东时区,另一地在西时区,取两数之和。

3.判断全球日期(今天和昨天)分界问题的方法

(1)一般情况下,从0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天的区域;从0时经线向西到180°经线为昨天的区域。

(2)特殊情况下:

太阳直射0°经线,全球处于同一天;太阳直射180°经线,全球分为两天,且各占一半;当0时经线在东时区,新的一天占全球的一小半,旧的一天占一大半;当0时经线在西时区,新的一天占一大半,旧的一天占一小半。

(3)180°经线上的地方时(X),就是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

例如,180°经线的地方时是12时,则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就是12小时;新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

,旧的一天占全球的比例为1-

下图是“中心点为地球北极的示意图”,阴影部分为黑夜,非阴影部分为白昼。

读图回答1~2题。

1.甲地的地方时为(  )

A.15时B.9时

C.8时D.16时

2.若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则“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是(  )

A.2∶1B.1∶2C.1∶1D.3∶1

答案 1.B 2.A

解析 第1题,由北极点判断地球为逆时针方向自转,若阴影区为黑夜,则阴影区与非阴影区的界线为晨昏线,由自转方向确定OB为晨线,OA为昏线,OB地方时为6时,OA地方时为18时,而甲在晨线以东45°,则甲地地方时为9时。

第2题,已知北京时间为12时,可知OC为120°E;OD为60°W,为0时经线,则今天与昨天的范围之比为(60°+180°)/(180°-60°)=2∶1。

图表特征:

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它反映了某时刻地球昼夜分布状况。

准确把握晨昏线特征,有利于我们计算地方时和区时、判断日期与季节、分析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基于时间判断地理事象等。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AB的中点。

图示范围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

据此回答下题。

C点的地方时是(  )

A.18:

40B.22:

20C.9:

00D.8:

40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AB的中点。

图示范围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

据此回答下题。

C点的地方时是(  )

A.18:

40B.22:

20C.9:

00D.8:

40

1.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

2.C为AB的中点。

3.求AB中点的地方时。

4.A点经度为120°W。

A点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

B点为晨昏线与66.5°S的切点且其所在经线平分昼半球,其地方时为12时,其经度为30°W。

C点为AB的中点,地方时为6时和12时的中间时间。

C

读图,回答

(1)~

(2)题。

(1)此时,赤道与晨昏线交点的经度分别是(  )

A.45°E,135°WB.135°E,45°W

C.60°E,120°WD.0°,180°

(2)此时,与上海处于相同日期的经度范围为(  )

A.90°W向东至180°B.0°向东至180°

C.90°W向东至90°ED.0°向东至90°E

答案 

(1)D 

(2)A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点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B点为昏线与赤道的交点,由90°E为12时,可分别计算出6时和18时所在经度,即A、B点经度。

(2)题,求日期的范围,须求0时经线的经度。

图中A点经度为0°,地方时为6时,故地方时为0时经线的经度为90°W。

故地球上以90°W和180°经线为界分为两个日期,而上海在90°W向东至180°范围内,所以A选项正确。

贾先生出国旅游随身带了一部全球通手机,但未改手机上的日期和时间,仍显示的是北京时间。

据此回答1~2题。

1.贾先生游览到太平洋一小岛时,当地报时为正午12时,而手机上的时间为6时40分。

该岛的经度为(  )

A.160°EB.40°EC.160°WD.80°W

2.该地所在的时区为(  )

A.东十一区B.东三区

C.西十一区D.西五区

答案 1.C 2.C

解析 第1题,由题意可知,北京时间(120°E)为6时40分时,该地为12时,时间相差5小时20分,由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可知该地与120°E相差80°,且该地时间早,应在东,故该地经度为160°W。

第2题,由上题可知,该地所在经度为160°W,位于西十一区。

读“12月22日太阳光照图”,完成3~4题。

3.A地的时间是(  )

A.12月22日2时B.12月23日2时

C.12月21日2时D.12月22日22时

4.此时12月23日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  )

A.一半B.1/3

C.2/3D.一半以上

答案 3.B 4.B

解析 第3题,由图可知,太阳光线垂直照在120°W,再结合题意可知此经线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12时,故60°E的地方时为12月22日24时,即12月23日0时;读图可知,A点所在经线为90°E,则A点的地方时为12月23日2时。

第4题,日期的分界线是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0时所在经线为60°E,从60°E向东到180°经线的经度范围为120°,日期为12月23日,它占全球范围的120°/360°=1/3。

5.读图(阴影表示黑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是以________为中心的示意图。

(2)P点在N点的________方向。

(3)弧

为________线,其中弧

是________线,弧

是________线。

(4)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____时。

答案 

(1)南极点 

(2)东南 (3)晨昏 晨 昏 (4)17

解析 第

(1)题,根据“北逆南顺”的规律,可以得出该图是以南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

(2)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东西方向(弧距较短一侧),根据纬度判断南北方向,则P点在N点的东南方向。

第(3)题,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假定该线附近有一点,按照地球自转方向转动,如果该点进入夜半球,则该线为昏线,反之,则为晨线。

第(4)题,45°E此时为12时,故北京时间为17时。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我国在太原(112°E)卫星发射中心用全新研制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成功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开创了我国一箭多星发射的新纪录。

据此回答1~2题。

1.“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为(  )

A.9月21日0时01分B.9月20日23时01分

C.9月20日15时01分D.9月19日23时01分

2.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湛江(110°E)的地方时为(  )

A.6时21分B.7时41分

C.6时37分D.6时53分

答案 1.D 2.A

解析 第1题,国际标准时(中时区区时)与北京时间的时区差是8,东边的区时比西边的早,即0时区区时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为9月19日23时01分,D对。

第2题,根据材料,当“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将20颗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时,北京时间是2015年9月20日7时01分,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经度每差1°,时间相差4分钟。

可以计算出湛江(110°E)的地方时为6时21分,A对。

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

中国人过春节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春节与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在春节期间,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2018年(戊戌年)春节法定假日是2月15日至2月21日。

阅读材料,完成3~4题。

3.农历除夕夜(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北京时间20时整正式开始,远在利比亚(30°N,12°E)执行维和任务的战士们希望同步观看春节晚会,晚会开始时,当地区时是(  )

A.3:

00B.12:

00C.13:

00D.19:

00

4.正月初三(2月18日)在北京的李明上午9:

45来到天坛逛庙会,那么此时全球和李明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所占的比例是(  )

A.三分之一B.略少于二分之一

C.略大于二分之一D.四分之三

答案 3.C 4.C

解析 第3题,2月15日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于北京时间20时整正式开始,利比亚(30°N,12°E)在东一区,比北京时间晚7小时,即当地区时为13时时春节联欢晚会开始。

第4题,正月初三(2月18日)北京时间上午9:

45,此时180°经线地方时为13:

45,全球和李明处于同一天的范围所占的比例略大于二分之一。

读下图,回答5~6题。

5.①、②两地的时差为(  )

A.10小时B.22小时

C.24小时D.18小时

6.②地为6月21日9时,则①地为(  )

A.6月22日7时B.6月20日11时

C.6月20日9时D.6月21日9时

答案 5.B 6.A

解析 第5题,①地位于165°E,为东十一区中央经线,②地位于165°W,为西十一区中央经线,两地相差22小时。

第6题,①地比②地早22小时,②地为6月21日9时,则①地为6月22日7时。

读下面的光照图,完成7~8题。

7.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时D点地方时为6时

B.此时C点地方时为8时

C.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D.AB是昏线

8.此时,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  )

A.120°EB.100°W

C.20°WD.60°E

答案 7.A 8.D

解析 第7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D为晨线AB与赤道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A正确;此时C点地方时为2时,B错;图中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但线速度不同,C错;AB是晨线,D错。

第8题,根据图中经度可知,180°为8时,所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是60°E,D正确。

读“北京时间10:

00的日照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回答9~10题。

9.A点最可能位于(  )

A.德国B.美国

C.巴西D.澳大利亚

10.此时,与B点日期相同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

A.3/4B.5/7C.5/9D.7/12

答案 9.B 10.D

解析 第9题,读图可知,A点位于昏线上,地方时为20时,此时北京时间为10时,据此可推知A点经度为90°W,故最可能位于美国。

第10题,夜半球中间的经线为零时经线,由其与北京时间的时差(10小时)可推知其经度为30°W。

零时经线向东到180°经线为今日的经度范围,共210°,B点位于今日范围内,故今日范围约占全球的7/12(即210°/360°)。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8年12月21日的正午,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

据此回答11~12题。

11.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B.大于1/2

C.小于1/2D.全球同在一天

12.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9年1月6日16时

B.2019年1月5日8时

C.2019年1月5日16时

D.2019年1月6日8时

答案 11.A 12.C

解析 第11题,图示时刻,180°经线为12时,0°经线为0时,0时经线与国际日界线相对,全球两个日期各占一半。

第12题,C地位于120°W,轮船到达时C地时间计算如下:

2018年12月21日12时+16日-1日+4小时=2019年1月5日16时。

澳大利亚(除北领地、昆士兰州和西澳大利亚州之外)从每年10月的第一周周日凌晨2点(澳洲东部时间,150°E地方时)开始,到第二年4月的第一周周日3点结束,实行夏令时,即该时间段开始时把时钟拨快一个小时。

读“澳大利亚行政区图”,回答13~14题。

13.实行夏令时,可以(  )

A.改变正午太阳高度

B.延长白昼时间

C.充分利用热量

D.充分利用光照

14.澳大利亚股市交易的夏令时时间段是澳大利亚东部时间10时至12时15分和14时至15时15分,而我国股市交易时间段是北京时间9时30分至11时30分和13时至15时。

12月初,分别位于墨尔本(37°50′S,144°58′E)和北京的两个金融机构同时进行两国股市交易的时长为(  )

A.0.5小时B.1小时

C.2小时D.3小时

答案 13.D 14.A

解析 第13题,正午太阳高度和白昼长短都是自然现象,不会因实行夏令时而改变,实行夏令时主要是为了让人们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从而充分利用光照,节约能源。

第14题,本题的思路是先把澳大利亚东部时间的夏令时转换成正常时间,再换算成北京时间,最后结合我国股市交易时间段的北京时间,找出两个金融机构同时进行两国股市交易的时间段,从而计算出时长。

15.读“地球自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半球。

(2)A、B、C三地,地方时较早的是________。

(3)A点经度为________,若A点为12时,则地方时为0时(24时)的是________________,若A点为18时,C点为________时,B点为________时。

答案 

(1)北 

(2)A (3)0° 180°经线 12 15

解析 第

(1)题,根据地球逆时针方向自转,可判断该图为北半球俯视图。

(2)题,根据自西向东自转方向,在180°范围内可判断从C点到A点为自西向东,东面时刻早,故A点地方时早。

第(3)题,0°与180°合为一个经线圈,A点是12时,求地方时为24时的经线,两地相差12小时,经度每15°为1个小时,则所求地与A点所在经线相差15°×12=180°,与0°经线相差180°的经线为180°经线(或是直接根据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地方时差12小时判断);若A点为18时,A点与C点相差90°,90°/15°=6小时,C点在A点的西方,则C点时刻为18-6=12时;B点与A点相差45°,45°/15°=3小时,B点在A点西方,则B点时刻为18-3=15时。

 

16.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在图示适当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并判断图中晨昏线是晨线还是昏线。

(2)如果图中甲与丙两点纬度数相同,请比较甲、乙、丙、丁四地线速度和角速度的大小。

(3)一条流经甲地的河流南岸受侵蚀较为严重,试判断其流向。

(4)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并判断乙地日出时间。

(5)此时,由________经线和________经线将全球划分为两个日期。

答案 

(1)

晨线。

(2)线速度:

乙>甲=丙>丁;角速度:

甲=乙=丙=丁。

(3)自西向东。

(4)甲:

4时;丁:

10时;乙:

6时。

(5)60°W 180°

解析 第

(1)题,在北极点附近,围绕北极点画逆时针箭头。

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变化判读晨昏线。

(2)题,结合地球自转线速度和角速度变化规律判读大小。

第(3)题,甲地位于北半球,根据地转偏向力判断该处河流流向。

第(4)题,结合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方法分别计算甲地的地方时和丁地的区时;乙地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上,地方时为6时,此时正值日出。

第(5)题,全球由0时所在经线和180°经线划分为两个日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