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999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 综合模拟检测三.docx

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检测三

【全程复习方略】福建省长泰县第二中学2015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综合模拟检测(三)

(150分钟 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果脯(pǔ)      禀赋(bǐnɡ)

追溯(sù)  削足适履(xuē)

B.熨帖(yù)占卜(zhàn)

挟持(xié)一蹴而就(cù)

C.悲怆(chuànɡ)媲美(pì)

关卡(qiǎ)远见卓识(zhuó)

D.作弄(nònɡ)洞穴(xué)

悖谬(miù)锲而不舍(qì)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惶恐诡秘乌蓬船安分耐劳

B.央浼 绵密 仰协息 彤云密布

C.刹那 宫绦 掉书袋 得鱼忘筌

D.流弊 敲诈 缔造者 钟南捷径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水为天地至柔之物,却________着不尽的力量,河中圆圆的鹅卵石就是明证。

治水,不二法门是________,不违其本性,不悖大自然的规律。

同样是征服,鲧________以刚治之,终究大业未成,________送了自己身家性命;而禹以柔治之,最终降伏洪魔,造福苍生。

A.孕育因地制宜妄想反而

B.蕴含 因势利导 希望 却

C.蕴含 因势利导 妄想 反而

D.孕育 因地制宜 希望 却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根据诺贝尔奖官网发布的消息显示,加拿大女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她以短篇小说闻名全球,被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其影响巨大的《逃离》2004年出版,以其精致的讲故事方式著称,清晰与心理现实主义是门罗的写作特色。

B.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不但能最大限度集中全党全社会的智慧,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更能增强与时俱进、攻坚克难的勇气,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最终把全社会的力量更好地凝聚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征程中来。

C.Kroll发表的第四份年度反欺诈报告显示:

98%的被调查的中国企业在去年至少遭受过一次欺诈行为,已经超越2012年位居榜首的巴西,成为企业遭受欺诈行为最多的国家。

D.北京对居住区违法建筑的查处实行联合认定、约谈教育、冻结房产、媒体曝光和强制拆除。

目前已拆除居住区内违法建筑2172处。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陶渊明的诗按内容可分为田园诗和咏怀诗。

田园

诗是其独创,代表作有《归园田居》《桃花源诗》等;他的咏怀诗围绕着出仕与归隐的矛盾,表现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以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品格,如《杂诗》等。

B.巴金的长篇小说《家》中的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他在五四思潮的冲击下觉醒,体察到封建家庭的虚伪、黑暗和腐朽,决心不再做老太爷们所期待的“绅士”,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把幸福拿过来”。

C.法国的巴尔扎克,是19世纪最具代表性的现实主义大师之一。

我们从他的长篇小说《高老头》中,可以看到当时社会最大的变动,就是金钱取代门第成为主宰一切关系的“上帝”。

D.俄国作家蒲宁,193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作品《安东诺夫卡苹果》的场景描写,全方位地向我们展现了一幅秋天果园的丰收景象,有色泽、有声音、有气味,将我们一下子带入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氛围之中。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

《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

“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意思是说,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

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

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采,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

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

用荀子的话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

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

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

关怀。

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求教孔子的故事,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

子曰:

“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

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

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

《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

孔子以“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说: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再通过推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

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选自2013年第5期《社会科学论坛》,略有删改)

6.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我们国学中的“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B.“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地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C.“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D.“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A.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B.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

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C.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人皆有“四德”,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D.“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七十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来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B.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C.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而实现仁治社会的愿望。

D.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

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自 纪 篇

【东汉】王充

  充书既成,或稽合于古,不类前人。

或曰:

“谓之饰文偶辞,或径或迂,或屈或舒。

谓之论道,实事委琐,文给甘酸①,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长不当,内之子云②不入。

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答曰:

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百夫之子,不同父母,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各以所禀,自为佳好。

文士之务,各有所从,或调辞以巧文,或辩伪以实事,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也。

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

谓文当与前合,是谓舜眉当复八采③,禹目当复重瞳④。

充书文重。

或曰:

“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辩士之言要而达,文人之辞寡而章。

今所作新书,出万言,繁不省,则读者不能尽;篇非一,则传者不能领。

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

语约易言,文重难得。

玉少石多,多者不为珍;龙少鱼众,少者固为神。

答曰:

有是言也。

盖要言无多,而华文无寡。

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

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

盖文多胜寡,财寡愈贫。

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

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

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指实定宜,辩争之言,安得约径?

夫形大,衣不得褊;事众,文不得褊。

事众文饶,水大鱼多;帝都谷多,王市肩磨。

书虽文重,所论百种。

按古太公望,近董仲舒,传作书篇百有余,吾书亦才出百,而云泰多,盖谓所以出者微,观读之者不能不谴呵也。

(选自《论衡·自纪篇》有删节)

  【注】①文给甘酸:

文章中尽是杂七杂八的东西。

②子长、子云:

司马迁,字子长;扬雄,字子云。

③八采:

传说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

④重瞳:

传说舜的每只眼中有两个瞳仁。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饰貌以强类者失形       强:

强求

B.文人之辞寡而章章:

同“彰”,鲜明

C.被躁人之名,以多为不善被:

遭受

D.按古太公望按:

根据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属于王充阐述自己写作主张的一组是(3分)(  )

①文不与前相似,安得名佳好,称工巧 

②调辞以务似者失情

③文辞相袭,是则五帝不异事 

④文贵约而指通,言尚省而趋明 

⑤为世用者,百篇无害 

⑥今失实之事多,华虚之语众

A.①④⑤  B.②③⑤  C.①③⑥  D.②⑤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充的书写成后,世人予以否定,因为世人认为王充的书不符合前人的经验,既不像司马迁的文章,也不像扬雄的文章。

B.

面对世人对自己文章不似前人的指责,王充运用饰貌、禀赋、美色、悲音、酒醴、百谷等形象的比喻批驳了世人,把深奥的理论说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C.世人劝王充“文贵约”“言尚省”,而王充则认为写书就像积累财富一样,多比少好,他所出的新书多达万言,且篇幅长、分量很大。

D.本文在写作上的确“不类前人”。

作者用“或曰”模拟世人的不解与质疑,通过对比辨别,更加充分地论述了自己的写作主张。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用者,一章无补。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不曰所言非,而云太多;不曰世不好善,而云不能领,斯盖吾书所以不得省也。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叔孙武叔①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②以告子贡。

子贡曰:

譬之宫③墙赐④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⑤之富。

得其门者,或寡矣。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注】①叔孙武叔:

鲁国大夫。

②子服景伯:

鲁国大夫,据说也是孔子的学生。

③宫:

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

④赐:

即子贡,名端木赐。

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⑤官:

房舍。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8分)

眼儿媚·迟迟春日弄轻柔

朱淑真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

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

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

(1)词的上阕表现了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请简要分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阕是如何表现“春愁”的?

请简要赏析。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其中的5小题作答)(5分)

(1)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小楼昨夜又东风,________________。

(李煜《虞美人》)

(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荀子《劝学》)

(4)__________________,时矫首而遐观。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5)心非木石岂无感?

__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6)曲罢曾教善才服,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琵琶行》)

(7)盈虚者如彼,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赤壁赋》)

(8)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____。

(欧阳修《醉翁亭记》)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

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一个人的突围

张謇是中国传统文人中的异类,是思想和行动的“先知”。

“先知”往往意味着孤独,意味着不被理解,意味着遭遇世俗的非难和抵制。

无论是形而上的思想,还是形而下的实践,张謇一生都在进行一场艰苦卓绝、惨烈无比的突围。

张謇,一介书生,常常独自以

横刀立马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科举考场是他人生突围的第一个战场。

初次参加州试,张謇名列百名之外。

先生宋蓬山训斥道:

“就算一千个人去考,如果录取九百九十九人,只有一个人不取,那就是你!

”张謇羞愤交加,回头就在屋子里都贴上写有“九百九十九”的纸条。

睡觉时,他用青竹板将辫子夹住,身体一翻转,辫子牵动头皮就疼醒了,看到满眼都是“九百九十九”,立刻爬起来点起油灯读书,每夜必“尽油二盏”。

一次次“卧薪尝胆”,张謇不仅中了举人,而且获得了“江南才子”的美誉。

但后面的科举之路却走得十分艰难。

从16岁到42岁,张謇的科举苦旅历经26年,直至42岁第五次进京应试,才大魁于天下。

如果张謇止步于科举上的成功,满足于高官厚禄的前程,中国不过多了一个幸运的读书人,多了一个光宗耀祖的官员;但他没有,他在酝酿着一场更为精彩、更加宏伟的突围。

张謇高中状元之时,正值列强环伺、民族危亡的时代,他审时度势,毅然辞官回乡,“遁居江海,自营其事”。

张謇远离官场并非出于文人的清高或英雄迟暮的消极,而是以强国拯民为己任,将一腔“救亡图存、振兴民族”的爱国情怀,书写在江海大地。

清末是中西方文化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很

多醉心于传统文化的人抱有历史偏见和民族情绪,抱残守缺,张謇却表现出难得的气度和远见,将“国学”和“西学”融会贯通。

为探究“明治维新”后日本一跃而成东亚强国的原因,1903年4月,50岁的张謇第一次踏上了日本的土地。

大阪博览会展示了日本工业革命取得的成果,当时电灯等电器在大清国尚属罕见,而日本已经极其普遍了。

这令张謇大开眼界。

在日本考察的两个多月中,张謇先后8次前往博览会参观。

他认为,中国要在世界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大力发展工商业。

回国以后,一场轰轰烈烈的经济突围开始了。

在张謇的倡议和推动下,我国第一个全国博览会——南洋劝业会成功举办,吸引了30多万人的目光,展览会起到了“开一时之风气,策异日之富强”的作用。

与此同时,张謇“实业救国”的宏大计划也以人们难以想象的速度有序推进。

张謇说:

“一个人办一县事,要有一省的眼光,办一省事,要有一国之眼光,办一国事,要有世界的眼光。

”到20世纪20年代初,大生集团旗下超过70家企业,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

难能可贵甚至令人叹为观止、不可思议的还在于,这些企业组成了产业链上下游纵向联系和相关产业横向联系的经济生态网络。

1920年张謇筹建了南通绣织局,并在美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国设立分局和办事处,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全国模范县”,给了很多人一个梦想的现实参照和慰藉。

有人看到过当年国外发行的世界地图,中国许多大城市都没有标注,却标有“南通”这个小城。

1926年8月1日中午,张謇已感不适,但为了察看长江保坍工程进展情况,他还是冒着酷暑和工程师一起来到施工现场。

察看工地后,张謇因病情加剧卧床不起,8月24日与世长辞,应验了他曾说过的“予为事业生,当为事业死”的豪言。

“文化大革命”期间,造反派以“破四旧”为名掘开张謇墓穴,开棺后,发现内中仅有礼帽一顶,眼镜一副,折扇一柄。

这一刻,张謇完成了他一生中最后一次人格突围,这次突围深深感动了后人。

张謇常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八个字。

“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

”他一生孤独,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为了这个梦想,他奋斗一生,不断突围。

16.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从张謇读书时“卧薪尝胆”的行为来看,他是一个不服输、肯吃苦的人。

这也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B.科举考场是他人生突围的第一个战场,但他从16岁到42岁参加了五次科举考试,最终才取得成功,这也说明他的运气非常差。

C.张謇屡经磨难高中

状元,但他审时度势,认为应该独善其身,便毅然辞官回乡,“遁居江海,自营其事”。

D.张謇认为干事业应该放开眼界,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引之下,他筹建的南通绣织局成为中国民族资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E.张謇说自己一生办事做人,只有“独来独往、直起直落”八个字。

从中可知人无完人,张謇在性格上也是非常孤僻的。

17.张謇一生完成了几次“人生突围”?

请简要概括。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张謇是个什么样的人。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章结尾说张謇“独来独往”“一生孤独”“我要去做东家,难有伙计;要做伙计,难有东家”,可见他的一生确实是孤独的。

孤独与成功有没有关系?

请对此进行探究。

(8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2014年3月18日,是刘和珍遇害88周年纪念日。

如果你参加此次纪念活动,请用第二人称,写一段颂扬刘和珍的文字,要求恰当运用修辞手法,100字左右。

(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下面是郁达夫的散文《故都的秋》中的一段景物描写,请从表达效果的角度予以点评。

要求:

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不超过40字。

(4分)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嘶叫的秋蝉,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点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图是一幅以“再高的人也需要踮脚,再矮的人也需要屈身”为标题的哲理漫画,请简要阐释其寓意。

(4分)

要求:

①阐释准确、简明、连贯,②字数不超过30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共60分,共1小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高山,因为有了绿地而有了景色;大地,因为有了绿地而有了生机;心灵,因为有了绿地而富有充实……

请以“留一片绿地”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

①自定立意;②自选文体;③文体特征鲜明;④不得写成诗歌。

 

答案解析

1.C A项,果脯(fǔ);B项,占卜(zhān);D项,锲而不舍(qiè)。

2.C A项,蓬—篷;B项,协—胁;D项,钟—终。

3.C 蕴含:

包含;孕育:

怀胎生育,比喻既存的事物中酝酿着新事物。

因势利导:

顺着事情的发展趋势加以引导;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方法。

妄想:

狂妄的打算;希望:

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某种情况。

“反而”含有反面递进的意思,“却”仅仅是转折。

4.B A项句式杂糅。

删去“根据”或“显示”。

C项指向不明,在“已经超越2012年位居榜首的巴西”前加上“中国”。

D项成分残缺,在“强制拆除”后加“的流程”。

5.B “觉新”应是“觉慧”。

6.C “人文”只是与由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但仍属于社会之文。

“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缩小了“人文”的范围。

7.D “所以说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是‘仁爱’”一语错,无因果关系,且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孔子以‘仁’界定‘人’”,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8.A 荀子的话没有涉及仁爱、礼乐道德方面的问题。

9.D 按:

考察。

10.B ①是世人对王充的质疑;④是世人对文章的评价标准;⑥是王充对当时一般文章中存在的问题的陈述。

11.C 王充认为“为世用者”的文章,多比少好,并不是认为只要多就是好。

12.

(1)貌美的人面孔并不一样,看起来都很漂亮;动人的歌声音不相同,听起来都很悦耳。

(得分点:

“面”“佳”“快”)

(2)只要能被社会采用,即使写一百篇也没有害处;如果不被社会采用,即使只写一篇也没有补

益。

(得分点:

“害”“补”及被动句式)

(3)现在

不说我的文章有什么不对,而说我的文章太多;不说世人不喜欢好文章,却说他们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