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873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docx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篇一:

2013年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课题:

5.1.1相交线

【学习目标】

1.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念和性质。

2.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

3.通过辨别对顶角与邻补角,培养识图的能力。

【学习重点】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概念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

【学习难点】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p1图片及文字,了解本章要学习哪些知识?

应学会哪些数学方法?

培养哪些良好习惯?

2.准备一张纸片和一把剪刀,用剪刀将纸片剪开,观察剪纸过程,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

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引发了什么变化?

.如果改变用力方向,将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两刀刃之间的角又发生什么了变化?

.

3.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是两条相交的直线,剪纸过程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的问题,阅读课本p2内容,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有哪些?

各有什么特征?

【合作探究】

1.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

_b置关系如何?

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_c例如:

_a

_d

(1)∠aoc和∠boc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称这两个角互

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2)∠aoc和∠bod(有或没有)公共边,但∠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称这两个角互为。

用量角器量一量这两个角的度数,会发现它们的数量关系是。

3.用语言概括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的两个角叫邻补角。

的两个角叫对顶角。

4.探究对顶角性质.

在图1中,∠aoc的邻补角有两个,是和,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而这两个角又是对顶角,由此得到对顶角性质:

对顶角相等......

注意:

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

1

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你能利用“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解释剪刀剪纸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吗?

【巩固运用】

24

a

b

提示:

未知角与已知角有什么关系?

通过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

规范地写出求解过程.

2.练习:

完成课本p3练习.【反思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还有什么困惑?

(小组交流,互助解决)【达标测评】

1.如图所示,∠1和∠2是对顶角的图形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eac

fdb

aec

db

b

c

2a

5.若4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图中共有几对对顶角?

若n条不同的直线相交于一点呢?

2

课题:

5.1.2垂线

(1)

【学习目标】

1.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2.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3.掌握垂线的性质,并会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推理。

【学习重点】垂线的定义及性质。

【学习难点】垂线的画法

【学具准备】相交线模型,三角尺,量角器【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1.阅读课本p3的内容,回答上面所画图形中两条直线的关系是__________,知道两条直线互相________是两条直线相交的特殊情况。

2.用语言概括垂直定义

两条直线相交,所成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_____时,我们称这两条直线__________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的_____,他们的交点叫做_____。

3.垂直的表示方法:

垂直用符号“⊥”来表示,若“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下图。

4.垂直的推理应用:

∴ab⊥cd()

(2)∵ab⊥cd()

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找一找:

在你身边,还能发现哪些“垂直”的实例?

【画图实践】

1.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

(1)已知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能画几条?

小组内交流,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_________条,即存在,但位置有不______性。

(2)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的垂线位置呢?

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能画几条?

再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b.

l

l

3

a

d

c

b

从中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变式训练,请完成课本p5练习第2题的画图。

画完图后,归纳总结:

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______的垂线.【反思总结】

本节课你你有那些收获?

还有什么疑难需老师或同学帮助解决?

【达标测评】(有困难同学可以选做)

(一)判断题.

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4.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对顶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二)填空题.

b

o

c

(1)

d

c

(2)

db

ac

o(3)

db

(三)解答题.

1.已知钝角∠aob,点d在射线ob上.

(1)画直线de⊥ob

(2)画直线df⊥oa,垂足为f.

2.已知:

如图,直线ab,射线oc交于点o,od平分∠boc,oe平分∠aoc.试判断od与oe的位置关系.

3.你能用折纸方法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吗?

4

cea

o

d

b

课题:

5.1.2垂线

(2)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的能力。

2.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自主学习】

1.上学期我们学习过“什么什么最短”的几何知识,还记得吗?

2.思考课本p5图5.1-8中提出问题:

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3.自学课本p5-6页的内容后,你能解决2中提出的问题吗?

若不能,有哪方面的困惑?

【合作探究】1.问题转化

如果把小河看成是直线l,把要挖的渠道看成是一条线段,则该线段的一个端点自然是农田p,另一个端点就是直线l上的某个点。

那么最短渠道问题会变成是怎样的数学问题?

(提示:

用数学眼光思考:

在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2.学具感受

自制学具:

在硬纸板上固定木条l,l外有一点p,另一根可以转动的木条a一端固定在点p,使木条a与l相交,左右摆动木条a,会发现它们的交点a随之变化,线段pa长度也随之变化.观察:

当pa最短时,直线a与l的位置关系如何?

用三角尺检验一下。

3.画图验证

(1)画直线l,在l外取一点p;

(2)过p点出po⊥l,垂足为o;

(3)点a1,a2,a3……在l上,连接pa、pa2、pa3……;

(4)用度量法比较线段po、pa1、pa2、pa3……的大小,.得出线段最小。

4.归纳结论.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简单说成:

5.知识类比

(1)垂线段与垂线有何区别联系?

(2)垂线段与线段有何区别与联系?

6.解决问题:

此时你会解决课本p5图5.1-8中提出的问题吗?

在图形中画出“最短渠道”的位置。

7.探究“点到直线的距离”?

定义:

(1)学习课本p6第二段内容回答什么叫“点到直线的距离”?

默写一遍:

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

5

_a

_a

【篇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年级:

姓名:

数学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

数学教案(七年级下册)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5.1.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通过在图形中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重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难点:

在较复杂的图形中准确辨认对顶角和邻补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先请同学观察本章的章前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学生活动:

口答哪些道路是交错的,哪些道路是平行的.

教师导入:

图中的道路是有宽度的,是有限长的,而且也不是完全直的,当我们把它们看成直线时,这些直线有些是相交线,有些是平行线.相交线、平行线都有许多重要性质,并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广泛应用.所以研究这些问题对今后的工作和学习都是有用的,也将为后面的学习做些准备.我们先研究直线相交的问题,引入本节课题.二、探究新知,讲授新课

1.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

学生活动:

观察上图,同桌讨论,教师统一学生观点并板书.

【板书】∠1与∠3是直线ab、cd相交得到的,它们有一个公共顶点o,没有公共边,像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学生活动:

让学生找一找上图中还有没有对顶角,如果有,是哪两个角?

学生口答:

∠2和∠4再也是对顶角.紧扣对顶角定义强调以下两点:

(1)辨认对顶角的要领:

一看是不是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对顶角与相交线是唇齿相依,哪里有相交直线,哪里就有对顶角,反过来,哪里有对顶角,哪里就有相交线;二看是不是有公共顶点;三看是不是没有公共边.符合这三个条件时,才能确定这两个角是对顶角,只具备一个或两个条件都不行.

(2)对顶角是成对存在的,它们互为对顶角,如∠1是∠3的对顶角,同时,∠3是∠1的对顶角,也常说∠1和∠3是对顶角.2.对顶角的性质

提出问题:

我们在图形中能准确地辨认对顶角,那么对顶角有什么性质呢?

学生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选代表发言,井口答为什么.【板书】∵∠1与∠2互补,∠3与∠2互补(邻补角定义),∴∠l=∠3(同角的补角相等).

注意:

∠l与∠2互补不是给出的已知条件,而是分析图形得到的;所以括号内不填已知,而填邻补角定义.

学生活动:

例题比较简单,教师不做任何提示,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解题过程,请一个学生板演。

学生活动:

表格中的结论均由学生自己口答填出.

五、布置作业:

课本p3练习

教学后记:

5.1.2垂线(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重点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

?

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

“垂直”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垂直的意义,垂线有什么性质,我们不一定都了解,这可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2.学生观察课本p3图5.1-4思考:

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a是如何变化的?

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应学生明白:

当b的位置变化时,角a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

当∠a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

3.师生共同给出垂直定义.

师生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

“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

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4.垂直的表示法.

垂直用符号“⊥”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ab⊥cd,垂足为o,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5.简单应用

(1)学生观察课本p6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并再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

(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二、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性质

1.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

(1)已知直线l(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待学生上黑板画出l的垂线后,教师追问学生:

还能画出l的垂线吗?

能画几条?

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教师再问:

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的垂线位置?

在学生道出:

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并且动手画出图形.

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

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从中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所得两条结论合并成一条,并板书:

垂线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变式训练,巩固垂线的概念和画法,如图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画射线mn的垂线,q为垂足;

(2)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反向延长线于q点;

(3)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ab延长线于q点.

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结:

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三、课堂小结

本节学习了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还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并得出垂线一条性质,你能说出相关的内容吗?

四、布置作业:

课本p7练习,p9.3,4,5,9.

教学后记:

【篇三:

新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全数学教案】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

5.1相交线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观察、操作、推断、交流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识图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毛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重点、难点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性质与应用.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看一看

教师在轻松欢快的音乐中演示第五章章首图片为主体的课件.学生欣赏图片,阅读其中的文字.

师生共同总结: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二、观察剪刀剪布的过程,引入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过程,提出问题:

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引发了什么变化?

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想、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刃之间的角边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教师点评:

如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以上就关系到两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本节课就是探讨两条相交线所成的角及其特征.

三、认识邻补角和对顶角,探索对顶角性质

1.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

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

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思考并在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当学生直观地感知角有“相邻”、“对顶”关系时,教师引导学生用几何语言准确地表达,如:

∠aoc和∠boc有一条公共边oc,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aoc和∠bod有公共的顶点o,而是∠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边的反向延长线.

2.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个角的度数,以发现各类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有“相邻”关系的两角互补,“对顶”关系的两角相等.

3.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教师再提问:

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它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第1页共84页

4.概括形成邻补角、对顶角概念.

(1)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对顶角.

(2)初步应用.

练习1:

下列说法,你同意吗?

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①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角的另一条边共同一条直线上.②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③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5.对顶角性质.

(1)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概念后,结果实际操作获得直观体验发现了什么?

并说明理由.

(2)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

在图1中,∠aoc的邻补角是∠boc和∠aod,所以∠aoc与∠boc互补,∠aoc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教师板书对顶角性质:

对顶角相等.

强调对顶角概念与对顶角性质不能混淆:

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二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性质是确定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3)学生利用对顶角相等这条性质解释剪刀剪布过程中所看到的现象.四、巩固运用

教学时,教师先让学生辨让未知角与已知角的关系,用指出通过什么途径去求这些未知角的度数的,然后板书出规范的求解过程.2.练习:

(1)课本p5练习.

(2)补充:

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五、作业

1.课本p9.1,2,p10.7,8.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课时作业设计一、判断题:

1.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而且这两角互为补角,那么它们互为邻补角.()2.两条直线相交,如果它们所成的邻补角相等,那么一对对顶角就互补.()

2

第2课时:

5.2垂线

垂线

(一)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毛

2.了解垂直概念,能说出垂线的性质“经过一点,能画出已知直线的一条垂线,并且只能画出一条垂线”,会用三角尺或量角器过一点画一条直线的垂线.教学重点

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概念、性质和画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研究垂直等有关概念

1.学生观察教室里的课桌面、黑板面相邻的两条边,方格纸的横线和竖线……,思考这些给大家什么印象?

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指出:

“垂直”两个字对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垂直的意义,垂线有什么性质,我们不一定都了解,这可是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2.教师出示相交线的模型,演示模型,学生观察思考:

固定木条a,转动木条,当b的位置变化时,a、b所成的角a是如何变化的?

其中会有特殊情况出现吗?

当这种情况出现时,a、b所成的四个角有什么特殊关系?

教师在组织学生交流中,应学生明白:

当b的位置变化时,角a从锐角变为钝角,其中∠a是直角是特殊情况.其特殊之处还在于:

当∠a是直角时,它的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直角,即a、b所成的四个角都是直角,都相等.3.师生共同给出垂直定义.

师生分清“互相垂直”与“垂线”的区别与联系:

“互相垂直”指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垂线”是指其中一条直线对另一条直线的命名。

如果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一条必定是另一条的“垂线”,如果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则它们必定“互相垂直”。

4.垂直的表示法.

垂直用符号“⊥”来表示,结合课本图5.1-5说明“直线ab垂直于直线cd,垂足为o”,则记为ab⊥cd,垂足为o,并在图中任意一个角处作上直角记号,如图.

5.简单应用

(1)学生观察课本p6图5.1-6中的一些互相垂直的线条,并再举出生活中其他实例.

(2)判断以下两条直线是否垂直:

①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是直角;②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相等;③两条直线相交,有一组邻补角相等;④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互补.

二、画图实践,探究垂线的性质

1.学生用三角尺或量角器画已知直线l的垂线.

第3页共84页

(1)已知直线l(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直线l),画出直线l的垂线.待学生上黑板画出l的垂线后,教师追问学生:

还能画出l的垂线吗?

能画几条?

通过师生交流,使学生明确直线l的垂线有无数多条,即存在,但有不确定性.教师再问:

怎样才能确定直线l的垂线位置?

在学生道出:

在直线l上取一点a,过点a画l的垂线,并且动手画出图形.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

经过直线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2)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直线l的垂线,这样的垂线能画出几条?

从中你又得出什么结论?

教师板书学生的结论: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教师让学生通过画图操作所得两条结论合并成一条,并板书:

垂线性质1: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2.变式训练,巩固垂线的概念和画法,如图根据下列语句画图:

(1)过点p画射线mn的垂线,q为垂足;

(2)过点p画射线bn的垂线,交射线bn反向延长线于q点;

(3)过点p画线段ab的垂线,交线ab延长线于q点.

学生画完图后,教师归结:

画一条射线或线段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三、小结

本节学习了互相垂直、垂线等概念,还学习了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的画法,并得出垂线一条性质,你能说出相关的内容吗?

四、作业

1.课本p7练习,p9.3,4,5,9.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一、判断题.

1.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所有的邻补角都相等.()2.一条直线不可能与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3.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如果有三个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互为垂直.()

二、填空题.

2.如图2,ao⊥bo,o为垂足,直线cd过点o,且∠bod=2∠aoc,则∠bod=________.

1.已知钝角∠aob,点d在射线ob上.

(1)画直线de⊥

ob;

4

第3课时:

垂线

(二)

教学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归纳概括、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用几何语言准确表达能力。

毛2.了解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体会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并会度量点到直线的距离.重点、难点

重点:

“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及其简单应用.难点:

对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的理解.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探究垂线段最短的垂线性质

1.教师展示课本图5.1-8,提出问题:

要把河中的水引到农田p处,如何挖渠能使渠道最短?

学生看图、思考.

2.教师以问题串形式,启发学生思考.

(1)问题1,上学期我们曾经学过什么最短的知识,还记得吗?

学生说出:

两点间线段最短.

(2)问题2,如果把渠道看成是线段,它的一个端点自然是p,那么另一个端点的位置呢?

把江河看成直线l,那么原问题就是怎么的数学问题.

问题2使学生能用数学眼光思考:

在连接直线l外一点p与直线l上各点的线段中,哪一条最短?

3.教师演示教具,给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