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策略.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764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8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教学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教学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教学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教学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策略.docx

《教学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策略.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策略.docx

教学策略

江苏省淮阴中学2008届高三复习策略

2008年高考,是我省新课程高考政策实施的第一年,我们面对的是挑战,也是机遇。

挑战,只有在科学决策、奋力拼搏、努力争取中才能转化为成功的机遇。

为此,我们2008届高三年级决定发扬“特别能奉献、特别能合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新、特别能执行”“六特别”精神,以全方位、过程化、精细化的无缝隙管理,挖掘潜力,广开泉源,加强研究,讲究策略,寻求突破,力争抓住2008年高考新机遇,再创高考新辉煌。

工作思路:

深入研究高考方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科学规划教学策略,密切关注保优对象,加强各类群体指导,工作重心下移,过程管理细化,师生和谐合作,办事讲求实效。

一、实施校本培训,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育教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重视教师的培训,极为重要。

1.倡导教师的“敬业、奉献、拼搏”精神,加强目标管理,加大奖惩力度,树立正确的苦乐观和幸福观,激发教师的创造活力,让教师在奉献中获得成功的幸福感,用一身的才华与优异的成绩,在新课程实施中诠释自己生命的价值。

2.加强新课程观念的学习和研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认真学习课改实验区的先进经验,认真研究实验区的07年高考试题。

通过学习和研讨,使全体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我们的教师与新课程一同成长。

3.课改面前无经验,新老互助促成长。

由于2008年的新高考与新课程紧密结合,这就注定我们不可能更换大批骨干老师,理念不同、教材不同、考法不同,如果缺少以一贯之的把握,将很难应对新的高考。

我们培养使用青年教师,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保护他们的工作热情,给予他们更大的空间,确保年级的老教师向所有青年教师开放课堂,给青年教师广阔的学习空间,为他们创设一个有利于学习、有利于锻炼的教学环境,让他们快速成长起来。

在培训和使用教师过程中我们要遵从的原则是,重能力更重责任心,重成绩更重合作精神,力争在新高考中打造出一支有奉献精神、有协作精神、有责任心、有战斗力,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师资队伍。

二、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实效

(一)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是寻求教学效果最大化的根本保证之一。

在教学常规中,决定教学效果的就是备课、上课、作业和测试这几个环节的质量,我们计划对每一个环节都提出具体的要求,并明确各个教学环节的工作制度(制度另附)。

1.备课:

集体有通案,每人有个案。

采取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的模式。

集体通案的形成过程是:

主备人提方案,备课组集体研讨,最后形成通案。

主备人在备好这一教案时必须同时准备好课堂随堂练习、典型例题、变式训练等。

每人的个案则不强求形式的统一,最主要的是要求教师根据各班的学生特点,因人施教,灵活处理。

2.上课:

要做到“三讲三不讲”。

即讲规律、讲思路、讲方法,不讲偏题、不讲怪题、不讲不典型题。

力求一题一类型,一课一收获。

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可能地提高质量。

尽可能地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力求高质高效地完成每一课时。

把传统的讲“是什么、有什么”转变为讲“为什么、怎么样、有何用、怎么用”等。

让学生在“未知中探索,探索中求新,新知中迁移,迁移中运用”,切实贯彻新课程的探究精神。

3.作业:

实行学案制,布置作业做到“两个布置两个不布置”:

一是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发现规律方法的;二是布置拓展视野、提升能力、引导探究的。

二是两不布置:

重复性、超负荷的不布置,超纲题,偏怪题不布置。

作业批改实行一本作业本制,确保作业批改不过夜,灵活使用全批、点批与面批,及时反馈,及时订正。

4.考试与讲评:

做到“精而实”,即精心出题,精心讲评,务求实效。

测试分为周测与月考,测试题命题确保科学性(无错误)、探究性(重能力)、前沿性(有创新)、实用性(近期反馈)。

教师讲评前要统计分析,出错率95%的题不讲,出错率在5%以下的题不讲,力求达到讲评课讲解不超过30分钟。

要求学生有错题集,做到“会而对,对而全,全而得满分”。

(二)加强备课组管理

做到同学科“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学进度、教学策略、教学检测”五统一,确保该科全年级的教学质量得到整体提高。

1.长计划,短安排,动态管理

备课组要对一年的工作计划做详尽的安排,注意往届复习迎考的经验,注意面向中下学生。

在长计划的前提下,注意不同阶段的安排。

2.抓制度,抓落实,力求创新

健全备课制度,备课组要狠抓落实,落实对边缘生与学困生的辅导,落实学案、单元练习等编选,落实学生作业,落实笔记与错题集的建立,落实缺漏弥补。

备课组还应在以往复习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复习效益。

3.学考纲,研考题,把握方向

备课组要组织教师认真研究高考考纲,认真学习《考试说明》,明确较之往年的变化(包括增加、删减的知识点,提法变化的考点,试卷形式,题型及分值的变化等)。

研究近几年高考题及有关背景材料,特别是认真研究07年四个课改实验区的高考试卷,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弱点、疑点、考点、误点,明确“强化什么,淡化什么,回避什么”,要注意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把握方向,搞好复习。

在对学科高考试题的研究上要侧重以下几个方面: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课改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4.攻重点,化难点,有效复习

“重点知识重点考”是高考的一个命题趋向。

因此备课组应既抓基础,做到基础知识系统化,又抓重点,做到重点知识突出化,从不同方面强化重点。

难点要组织研讨,注意铺垫艺术,尽最大努力加以化解,组织有效复习。

5.多研学,获信息,科学迎考

备课组认真研学有关报刊杂志高考信息,向兄弟学校学习先进经验,积极参加各种高考研讨会,听取有关专家的建议,广泛收集高考信息,主动与教研部门相关学科联系,争取得到教学和信息方面的支持,慎重筛选习题,博采众家之长,准确把握高考新动向。

只有建立在信息畅通基础上的迎考,才是有效的、科学的迎考。

每个备课组设一名信息员,专职负责信息搜集、整理工作。

(三)加强教学过程管理

1.落实四基,培养能力

高考不论怎么改,“四基”是不变的,因此落实“四基”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

高考“从以知识立意向以能力立意转变”,因此应在提高学生能力上做足文章。

但能力的培养应分层次、分阶段逐步提高。

2.抓好习惯,适度训练

认真抓好学生的学习习惯,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总结、纠错等每个细小的环节上都要抓习惯。

各种练习、作业要适度,要在“精”字上做好文章,注意给足学生自我整理、自我思考的时间。

3.讲求实效,编好练习

一是要借鉴往届资料,二是要借鉴各类好的教辅书,三是要以精取胜,这样的训练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四是要注意分层次。

4.及时反馈,弥补缺漏

对作业、练习、考试,应及时批改统计,对学生错误应及时讲评,鼓励进行面批面改。

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循环考,要段段清。

5.抓好分析,制定对策

定期召开班科分析会,对大型考试,要进行班级分析、备课组分析,认真分析各班、各学科学生学习情况,特别要分析边缘生情况。

宏观上整体把握,微观上分析到每个学生,找出存在问题,提出下一步复习与指导策略。

6.听课说课,取长补短

教师教学各有风格,教师间应互相听课。

利用集体备课时间进行说课,说构想、说选材、说教法、说学法、说重点难点,说知识与技能、说过程与方法、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

三、研究高考方案,力求最大效益

(一)研究新高考模式,提高复习针对性

针对新课程改革,我们要加大新课标和新考纲的学习力度,认真研究2007年四省市的新课程高考模式。

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一个参与新高考思考与研究的专家型教师。

面对2008高考的种种变化,我们觉得高三的复习还是应以基础知识为主。

增加开放型、信息迁移型、科学探究型试题的训练量,强调知识间的联系、综合与运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总复习阶段,高三教师要做到:

1.脑中有课标——熟谙新课程标准的能力要求;

2.胸中有考纲——准确把握命题思路和指导思想;

3.眼中有教本——依据教材科学设计基础复习和专题训练;

4.手中有考题——积极强化应试能力及心理辅导。

教师在复习中精选精练试题,针对每个题型编制出重点知识、难点知识、易混知识、综合知识等训练题组,狠抓审题程序和答题技巧。

同时,还要激励学生发现问题、探究学习、不怕困难、树立信心,进而达到知识与能力的最终认同、体会和内化的积极回应,用良好的心态投入复习和考试,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探究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改变过去高三教学的题海战术,要用情境的设置去开阔学生的视野、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成为具有不竭动力的学习主人。

(二)突出语数英核心地位,促进学科之间的最佳匹配

1.08年高考方案将以语数英三门学科统考成绩划定省最低控制分数线,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三门学科可以说是08年考生的“生命线”,在各项考查指标中是最为关键的指标。

将教与学的中心转移到三门学科上来,这是决胜的关键。

三门学科必须以更加科学的方法对待教与学,必须正确处理“增时”与“增效”的关系。

语文学科:

强化学生的阅读与写作训练,将具体措施落实到实处。

数学学科:

夯实基础,强化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文、理科精编教学案和周练试卷,充分发挥备课组集体力量。

英语学科:

抓住三个突破口:

听力、阅读、写作。

三者的基础是单词,关键是科学记忆。

要有效地加强听力训练指导,让学生及早掌握新课标词汇,加强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训练。

2.08年高考方案规定两门选修课必须都在B等以上才有资格填报本科,因此我们要加强两门选修课的学习指导。

根据语数英三门成绩情况对每一个学生个体的两门选修课的学习给予具体的指导,一类一策,一人一策,一方面要避免“诛连九科”现象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避免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浪费,促进学科之间的最佳匹配的实现。

(三)抓好4A生保苗工作。

6A加10分,将对高考总体成绩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四门学业水平测试中我们有375名同学获得了4A,501名同学获得了3A1B的好成绩,我们要在现有4A的基础上,进一步处理好两门选修与语数英三科的关系,平时对这些同学给予过细的关心,必要时开设4A选修强化课堂,尽可能使4A的人数不浪费,在高考中起到应起到的作用。

(四)抓好奥赛辅导工作。

省级奥赛是高校认定自主招生资格的重要依据。

我们要在奥赛辅导上进一步下大力气,力求有所突破。

目前,计算机奥赛获省一等奖3人,其中有保送资格的有2人;生物奥赛有6人获得省一等奖;化学竞赛13人通过预赛;在其他学科的奥赛中我们也将尽最大的努力争取有新的突破。

(五)进一步做好转优保优工作。

一方面,继续开展学习潜能开发研究,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另一方面实施承包转化措施,让每个学生都进步。

实行目标管理,采取带“研究生”式的承包方法。

每个教师承包5个待优生,包学习、包思想、包生活,全方位管理自己承包的临界生,化整为零,加大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增强了班级的整体意识,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大面积丰收。

(六)抓好特长生和艺体生的管理工作。

特长生也是自主招生政策中的重要法码,我们要抓好个别特长生的培养工作,又要抓好艺术生的培养工作,力求能在特长生和艺体生的名牌高校招生中能有突做。

四、强化德育工作,促进全面发展

1、注重开展理想教育

专门成立宣传策划工作小组,负责学生的理想教育,激励教育。

工作小组要制定宣传激励计划,如确定时间,策划内容,建议形式,确保效果,在高三学年的一些关键时间做好宣传激励工作。

如高三开学典礼、倒计时二百天动员大会、倒计时一百誓师大会、倒计时五十天誓师大会、毕业典礼、系列的主题或专题班会、家长会、名人报告会、分析会等等,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远大理想,增强进取精神和竞争意识,从而制定具体目标,不断调适状态,为了理想和目标而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拼搏奋斗。

2、强化班级常规管理

高三年级不是特殊年级,班主任要坚持三手抓,一手抓常规管理,一手抓心理疏导,一手抓复习备考,且三手都要硬,通过开设系列班会和个别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强化行为规范教育、学习规范养成教育、自我教育等。

强调自查自纠,提高自我教育能力。

强调时间观念、不怕挫折、刻苦锻炼、刻苦钻研、提高效率,并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模范作用,营造和谐、有序的学习氛围,班班争当“班风正、学风浓、环境优”的先进班集体。

3、强化班风学风建设

良好的班风、学风是高考成功的保证,班风学风建设至关重要。

应加强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和优秀学生的带头、榜样作用,切实搞好班风、学风建设。

班风强调: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目标明确、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共同进步,尊重老师、关心同学。

良好的班风要求:

树正气,以讲政治、讲纪律、讲学习为德;以关心集体、团结友爱、互帮互助为乐;以积极向上,勤奋努力,成绩优良为荣。

整个班级体班风正,显得朝气蓬勃,积极进取。

学风强调:

独立思考、互帮互学,主动学习、力求创新,有错必纠、不留缺漏,勤学好问、学会学习。

良好的学风要求:

有理想,能够持之以恒的努力学习;有毅力,能克服困难,坚忍不拔的钻研学习;有方法,能抓紧时间,讲求效率,毫不懈怠地学习;有竞争,能你追我赶,人人争上游。

整个班集体学习风气浓,表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对学习的成功、人生的辉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班主任、科任教师和家长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将心理教育渗透于班级管理、学科教学之中,预防各种心理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特别要加强每次考试前后的指导,高三学生,心理压力大,容易产生疲劳、焦虑、烦躁、自卑、过度兴奋或过度紧张等心理状况,班主任要与任课教师一起努力走进学生心灵,加强个体指导,关注弱势群体,把握学生心理动向,适当组织课外活动,适时调整学生学习、生活的心态和兴奋点,保持适度紧张,最大限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有关心理培训和心理疏导,邀请校内外心理学专家进行集体或个别心理咨询。

如开设“如何培养持之以恒的毅力”、“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克服心理焦虑、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应考策略”、“人际关系谈”等专题讲座,教会学生调节学习生活,保证学生以最佳状态完成学习任务,顺利参加高考。

5、不断深化家庭教育

以家长会和家长委员会为主渠道,畅通学校和家长的联系通道,以定期的家长会和平时家长来访为常见形式,协调校内外教育行为。

努力让家长认识到位,让家长明确对高三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及方法,明确子女升学应奋斗的方向,教育家长鼓励子女积极进取,为子女提供精神鼓励和经济保障;促进老师与家长常沟通、常反馈,互相配合、互相信任、互相支持,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思想状况,积极配合老师给学生添活力,增措施促效果,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心理等方面的工作。

五、高三工作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开学前)为“教师全面准备”阶段

要求:

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工作规范,增强毕业班目标意识和责任意识;制定好备课组计划,落实好学案分工与编制,严格进行学案审核。

第二阶段(2007年8月6日--2008年3月10日)为“以点带面打基础”阶段(第一轮)

要求:

落实考点,全面复习。

抓纲务本,单元过关,整理题型,夯实四基,初步总结方法规律。

第三阶段(2008年3月11日--2008年4月31日)为“重点专题上台阶”阶段(第二轮)

要求:

设置专题,构建网络。

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迁移,培养综合能力,穿插和渗透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训练,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四阶段(2008年5月2日--2008年5月15日)为“综合模拟攀高峰”阶段

要求:

强化训练,综合攀登。

套题训练,强调自主,纵横联系,巩固应用,总结方法,内化知识,自我完善,积累考试经验,全面提高应试水平。

第五阶段(2008年5月16日--2008年5月28日)为“考前调适出状态”阶段

要求:

休整调适,自主整理。

自学为主,个辅为辅,适度训练,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知识,同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轻装上阵,逐步达到最佳状态。

第六阶段(2008年5月29日—2008年6月5日)为“停课复习”阶段

江苏省清江中学2008届高三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2007年高考已经结束,高三年级全体教师在校高三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以“感动清中——把每一项工作做到极致”的精神,聚精会神的研究学生的现状和目前的高考形势,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也给2008届高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与挑战,经过校领导与高三管委会的仔细研究与分析,在广泛征求全体老师的前提下,我们的主要工作计划如下,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

一.分析形势,进一步研究2008年高考方案,把握正确的复习迎考大方向。

充分利用假期世间,广泛收集与高考相关的信息,及时与省内知名学校开展信息交流。

在相互学习的前提下,对学科权衡、重点知识的掌握、课时分配、过程管理与考核等方面进行深刻的探讨与交流。

二、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工作,特别是理想前途的教育,激发他们的内在动力

年级配合班主任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全力以赴迎接高考。

在年级创设高三氛围,通过较多分阶段的主题教育与一定的环境布置等一系列的措施确保我们学生前进的动力。

我们相信把细小的事情做到极至,那就会出现奇迹,坚持"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效益",认认真真做好学生各方面工作:

(1)充分利用假期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第二次军训。

一方面锻炼学生的吃苦能力,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各种方式与途径对学生进行“洗脑”,使他们认识到高三的重要性,全身心投入到新的“战斗”中去。

(2)在每天的晚自习休息时间,按照清江中学惯例,继续组织学生进行跑操活动。

一方面锻炼身体,使学生能有一个较好的身体适应繁重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通过跑操过程中的各班不同的口号,增强班级凝聚力,同时让学生面对沉重的学习压力能有适当发泄的机会,调整学习心态。

(3)常规工作。

把常规工作当作班风学风建设的前提和保障。

不因为到了高三而放松对学生的常规工作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使年级始终保持较好的风气和正气。

为师生创造良好的教与学的氛围。

(4)年级学生会工作。

积极有效的开展年级学生会工作,坚持对常规工作每天检查,当日反馈于年级"公告栏"中。

对年级的各种集体活动让他们参与管理和检查。

同时要配合年级的重大活动与主题教育做好宣传与发动工作,鼓舞士气、激发斗志。

(5)住校生工作。

严格管理,关心爱护。

午休、自习、就寝等安排专人值班,并做好相关记录并及时反馈,定期开住校生会议。

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6)艺体生工作。

认真做好组织工作,抓好过程管理,坚持每节课有组长点名,检查纪律。

建立成长档案,关注他们的每次月考的成绩和他们的艺体成绩。

(7)加强学法指导。

在学习上要求学生做到"日清日结"。

做好"错题集"和资料的整理以及规范书写,在单一轮的复习中特别强调一做准。

在指导学生的复习中,各备课组细到指导学生看某份练习某道题。

三、研究学情,平心静气抓基础

1、统一思想,进一步明确抓基础的必要性

我们清楚地知道,越是在高考复习的紧要关头,越是要研究学情,抓好基础。

学生能力的应试水平不是空中楼阁,是建立在扎实知识基础之上的。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就没有能力;知识基础有多扎实,能力培养的可能性就有多大;残缺不全的知识基础是制约能力发展的主要瓶颈;我校高三存在着大量的中等生,中等生最大的特点就是基础薄弱,这批学生最需要的是全面、厚实的基础知识。

在学生知识基础还没有夯实的情况下,进行过深、过难的训练,往往会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甚至使学生丧失走向考场的信心。

抓基础是应对高考的需要。

针对江苏自主命题的特点,如果高三教学能帮助学生夯实基础,使学生在高考中,基础题不失分、中档题多得分、高档题得些分,我们就会有更多的学生考上本科。

抓基础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的同时,也使教师对高中的大纲、考纲、教材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每完成高中一个轮次的教学都会有新的提高、新的认识,这恰恰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教学才有高效率,才有可能成为"名师"。

抓基础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学校要有升学率,升学率靠中等生,中等生要打基础。

这就是得基础者得天下。

2、统筹协调,进一步明确抓基础的途径

从"学"的角度。

学基础。

弄懂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清楚每个考点的价值、应用范围、在不同环境中的细微变化,建立知识之间、单元之间、不同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熟练掌握每个考点的技能、基本问题的基本思路、基本途径、基本方法、基本程序。

练基础。

练考点的记忆,理解、运用,练基础题、中档题,练解题的规范、速度、准确率,培养有错必究,快速矫正,查漏补缺的良好习惯。

从"教"的角度。

讲基础,讲考点,对考点作拓展性分析。

讲盲点,讲学生不知道的知识层面、学生不了解的知识联系、学生在练习中反映出来的典型错误、学生在学习中的困惑或问题。

共性问题集体讲,个性问题个别讲。

讲思路,讲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基本途径、基本程序(模型)。

讲范围,讲考点联系的范围、运用的范围。

考基础。

预习作业、课堂练习、课后练习、单元练习、月考等,坚持"讲什么、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练什么、考什么"的原则,抓阶段性的目标达成,抓阶段性的反馈矫正(月考不必追求高考的形式,单元练习不要高考的难度)。

从备课组的角度。

研究每个考点的内涵与外延,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掌握基础。

选编有针对性的基础练习,安排基础训练的轮次。

研究强化基础的实现途径与方法,规范教学行为。

从教学管理的角度。

研究阶段考核的目标、方向,重点考核阶段目标达成度,包括学科基础知识目标的达成度和教学行为的达成度。

3、掌握标准,进一步明确基础教学的目标。

通过高三复习目标的回顾,让所有中等以上学生的每个高考学科达到以下五个目标:

⑴能清楚地复述所学内容的概念、原理、观点;⑵能对重点的概念、原理进行分解和综合;⑶能疏理出教材的知识体系,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⑷能比较、分析同类知识的异同;⑸能掌握解决一般问题的基本思路、模型、方法、程序。

4、防微杜渐,谨防基础教学中的几个误区。

⑴盲目乐观。

认为自己的学生知识基础已经没有问题。

⑵认识不足。

认为高考就是考能力,抓基础没有实际意义。

⑶急躁冒进。

想在短时内迅速地将学生能力提高到想像的高度,用难度、综合度很高的题目狂轰滥炸,对低、中档题不屑一顾。

⑷矫正不力。

抓基础的过程就是反复矫正的过程,矫正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完善知识基础的过程。

矫正的越快,学生提高的越快;矫正的越多,学生知识基础的缺漏就越少。

⑸考查不当。

阶段性考查是非常必要的,但要以此为基础教学的导向。

如果说第一轮复习时考查的重点是基础,那么第二轮复习考查的重点则是"基础+能力",基础依然不能忽视。

四、凝心聚力,尊重规律谋策略

重激励策略。

开展"两个赏识"活动。

校领导赏识教师,肯定教师的一切优点,鼓励教师用优点去弥补工作中的不足;教师赏识学生,认定绝大多数学生能考上大学,赏识每个学生的每一个方面的优点和每一次小小的进步。

坚持语言激励与分数激励相结合,不吝啬激励的话语,不吝啬分数;坚持课内激励与课外激励相结合,课堂内鼓励学生发表见解,课外经常找学生谈心,鼓励学生高质量完成作业;坚持过程激励与结果激励相结合,在过程中为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喝彩,结果中为学生的每一点成绩叫好;坚持班级激励与年级激励相结合,每次考试结束,班级、年级都要召开表彰会,营造积极的激励氛围。

重研究的策略。

细化四个"研究":

一是研究高考,理清近几年高考的走势,学习领会考试说明,理解新课程对高考命题的影响,了解江苏自主命题的基本特点等,做到教有方向;二是研究学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