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1729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03.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docx

第二十一章包装印刷及商业印刷

包裝印刷及商業印刷

    在現代的文明社會中,一切涉及圖文複製的領域,都有印刷術的應用。

除了書刊、報紙印刷以外,印刷術應用最多的要數包裝印刷及商業印刷了。

    像圖書、雜誌、報紙、地圖等出版物,既是印刷加工的產品,也是在社會上流通的商品。

而包裝印刷的產品,雖然是印刷加工出來的,但它不是獨立的商品,而是附加在被包裝的產品身上,只是對被包裝的產品起保護作用、美化作用和宣傳作用的印刷品。

    至於商業印刷品,更是隨處可見,比比皆是。

像練習本、日記本、表格紙、信紙及辦公用品等,都是通過印刷加工出來的。

從這裡可以看到印刷術對於人們日常生活如同布粟一樣是須臾不可離開的。

第一節 包裝印刷

一、包裝印刷的範疇

    包裝印刷是隨著社會的商品生產的發展而出現的。

為了保護商品,便於運輸,要求商品進行包裝;為了標誌商品、宣傳商品,美化商品包裝,就有了包裝印刷。

一句話,大凡是有商品生產的部門,就需要商品包裝,也就有包裝印刷的應用。

像輕工業產品、紡織品、食品、藥品、飲料、煙酒、日用工業品以及家用電器等,這些產品往往要用到商標、標貼、包裝的紙盒、紙袋、瓦楞紙箱、塑料袋、紙塑復合軟包裝袋、紙鋁箔復合材料軟包裝袋,印鐵桶、印鐵盒、印鐵罐以及不勝枚舉的產品說明書等,都是包裝印刷的範疇。

二、包裝印刷的特點

    人們之所以把包裝印刷從印刷大家族中同其他印刷區別開來,是因為包裝印刷有著同其他印刷不同的幾個特點。

1.包裝印刷品價值的依附性

    包裝印刷是為商品流通服務的,沒有商品的流通,就用不著商品的包裝,當然也就不會有商品的包裝印刷了。

    商標、標貼、空的紙盒、空的罐頭桶,它們只是用於商品包裝的印刷品,但不是商品。

只有把包裝的印刷品依附於被包裝的商品之上,並在被包裝的商品的整體價值之中,才能體現出包裝印刷品的價值來。

    由於包裝印刷品價值依附性的這個特點,使得人們在很長的時期內,對包裝印刷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對它的發展沒有給於必要的支持。

包裝印刷服務的主要對象是輕工業產品,然而在輕工系統眾多的門類中,像造紙、日化、五金、食品、陶瓷、玩具、制革等在計劃經濟體制下,都有行業管理,唯獨為這些行業產品服務的包裝印刷沒有自己的行業管理,以致相當多的包裝印刷廠處於各自為戰的境地。

其實包裝印刷品,雖然不具有獨立商品的價格,但並不意味著,在流通的商品價值中,包裝印刷品的價值是無足輕重的,相反,無數的事實也說明,一件制做完美、印刷精良的包裝印刷品能使被包裝的商品大大增值。

六十年代中期以後,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輕工業系統相繼成立包裝工業公司,八十年代初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包裝印刷委員會在上海成立,1984年輕工業部又成立了中國包裝總公司(後又改為包裝印刷聯合總公司)。

組織管理的加強,表明了人們對包裝印刷品價值重要性的認識有了提高。

2.包裝印刷品的藝術特點

    包裝印刷品雖不是獨立的商品,但對於美化商品卻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包裝印刷品具有藝術特點,人們對此的認識也是有一個過程的。

五十年代以前的包裝印刷廠,規模都很小,設備也比較簡陋,僅僅承印一些商標之類的印刷品,工廠一般沒有商標設計部門。

六十年代以後,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要求印刷廠不但能印製,還要能設計。

在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包裝印刷廠裡,逐漸成立了專業的包裝設計部門。

1982年,據45個城市176家包裝印刷廠統計,在76882人員中,從事包裝設計的人員有794人,占1%還多一點。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5000年的文化積累;中國又是一個土地廣袤的多民族國家,56個民族的不同風格,960萬平方公里上遼闊的地域特色,這些都是包裝設計藝術創作的智慧源泉。

一件精美的包裝,既是印刷產品,也是工藝美術設計師精心創作的藝術品。

3.包裝印刷品的印刷多樣化

    社會上有多少種商品,包裝印刷品就會有多少種面目出現。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對商品包裝印刷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隨著包裝用材料的多樣化和印刷技術的發展,必然導致包裝印刷方式的多樣化。

    五十年代以前,包裝用料主要是紙製品,印刷方式也比較單一,主要是凸版印刷。

八十年代以後,隨著電子分色,激光照排技術的應用,膠印逐漸取代了凸版印刷,成為包裝印刷的主要方式。

在七十年代以前,紙張凹印主要用於書刊印刷,後來也逐漸被平版印刷取代。

雖然凹印在書刊方面失去了陣地,但作為四種基本印刷方式之一的凹印,仍然有它強大的生命力,八十年代以後,各種塑料薄膜及復合包裝材料用之於食品包裝,使凹印在包裝印刷領域裡又找到了更加廣闊的市場。

繼之柔性版印刷,網版印刷以及具有優良防偽功能的激光全像印刷,都在包裝印刷方面廣泛應用。

進入九十年代以後,在印刷領域裡,應用印刷方式最多,發展速度最快的就是包裝印刷。

三、包裝印刷的功能

    包裝印刷有以下各項功能:

保護商品、方便運輸、美化商品、宣傳商品,增加商品的附加值。

    應該說,人們對包裝印刷的這些功能,不是一開始都有明確認識的。

六十年代以前,習慣在計劃經濟下生活,人們的商品意識還比較淡薄;反映在商品的包裝上,因包裝不善每年要損失幾十億元,出口商品損失更為嚴重。

對美化商品、宣傳商品的功能,也沒有足夠的重視。

    八十年代以後,中國由計劃經濟開始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開放的結果不僅外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中國商品也走出國門邁向世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的商品僅僅由於包裝印刷的水平不高,致使中國的傳統優質產品,在國際市場上蒙受重大經濟損失。

嚴酷的事實使人們逐漸認識到包裝印刷絕不僅僅是對商品進行包裝而已,除包裝之外,更重要的是美化商品,提高商品外在形象的藝術品位,擴大商品的宣傳效果,增加商品的附加值,俗話說:

「貨賣一張皮」,就是這個道理。

    商品經濟在發展,人們對包裝印刷的特點與功能以及它在商品流通中重要性的認識也在逐漸提高,一方面注意了包裝印刷的設備更新,採用先進的印刷技術,另一方面也加強包裝印刷的行業管理,制訂了有關包裝印刷的品質標準,從1985年開始,每年進行一次包裝印刷品的品質評比。

經過10多年的努力,中國包裝印刷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商品,被五彩繽紛的包裝打扮得更加光彩奪目,中國包裝印刷的產品中,有不少優質產品,受到國際同行的高度讚譽。

上海人民印刷八廠於1988年印製的「中國特級安酒」包裝,以獨特的民族風格,突出的印刷效果,榮獲第十五屆亞洲之星和法國巴黎之星大獎。

四、包裝印刷的發展

1.五十年代包裝印刷的重組

    五十年代初,中國的經濟還比較落後,包裝印刷不僅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就是在整個印刷行業裡,其規模和技術裝備也是處在書刊、報紙印刷之下。

只是在東部沿海幾個工業城市裡有一些承印商標、紙盒之類的作坊式的小印刷廠。

五十年代初,政府對印刷行業進行大規模的調整。

那時的印刷業普遍以凸版印刷為主,在凸版印刷中又以小型圓盤機、方箱機印刷為多。

在調整中把擁有對開以上的凸版印刷機規模大一些的工廠,作為書刊印刷廠,實行公私合營;對那些只有小規格印刷機的小廠,實行合作化,或者以中心廠帶小廠的辦法,把它們組織起來。

對於規模較大的書刊廠則劃歸出版系統;對眾多小廠則劃歸輕工業系統或手工業系統。

政府鼓勵這些小廠自願聯合,實行聯營,以求達到一定的規模化生產。

這樣一來,包裝印刷與書刊印刷就分屬兩個不同的管理系統。

2.包裝印刷行業在發展

    經過五十年代的調整和重祖,特別是1956年實行公私合營和合作化,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陽、武漢、廣州、重慶等大城市出現了一些初具規模的專業或兼業包裝商標印刷廠。

這是中國印刷業行業的大分工,於是在大城市裡出現了以出版物印刷為主的書刊印刷業和以商標印刷為主的包裝印刷業。

但是對於包裝印刷廠來說,他們的外部條件就遠不如書刊印刷廠了。

雖然在地方的輕工業廳(局)領導下是計劃經濟,但他們得自己找活源,自己找原材料,實際上處於自發狀態。

在嚴格實行自上而下計劃供應的大環境下,依靠「三自」而生存的包裝印刷企業,他們的困難是顯而易見的。

    六十年代以後,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輕工、紡織、食品以及對外貿易等方面對包裝印刷的要求與日俱增,品質要求也更高。

社會的需求是推動生產發展的最重要的動力。

稍具規模的包裝印刷廠相繼建立照相製版、美術設計、設備維修等部門,印刷設備也逐年更新,用平台機取代圓盤機和方箱機。

3.大城市成立包裝印刷公司

    1965年,北京市第二輕工業局率先成立起包裝裝潢印刷的專業公司——北京市包裝裝潢工業公司。

這是在大城市裡包裝印刷在行業管理上邁出的決定性的一步。

    從1966年開展「文化大革命」以後,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被說成是資本主義,包裝印刷品被說成是「封資修」的貨色。

不少從事包裝印刷的工廠,門庭冷落,被迫停工轉產。

北京市包裝裝潢工業公司被撤銷了。

    「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確定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政策,國民經濟進入了全面持續發展的歷史時期。

經濟的增長,文化事業的繁榮,給包裝印刷業帶來了勃勃生機。

繼北京市包裝裝潢工業公司恢復之後,上海、天津、瀋陽、廣州等城市也相繼成立了包裝裝潢工業公司。

    中國自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實行的是計劃經濟體制,工業企業一般都是按系統自上而下歸口統一管理。

由於包裝印刷業分散在輕工、手工業、外貿、出版等不同系統,很難實行統一歸口管理,這種狀況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包裝印刷業的自身發展。

4.「五市一廠」的橫向交流

    為了加強同行業之間的橫向聯繫和交流,北京、上海、天津、廣州4城市的包裝印刷業於1964年9月在上海召開第一次商標印刷經驗交流會。

第二次交流會於1965年8月在北京召開,瀋陽包裝印刷也派人參加。

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後,包裝印刷受到衝擊,一度處境困難,經驗交流會也難以舉辦。

直到1975年11月在廣州才繼續召開第三次經驗交流會。

「文化大革命」結束之後,1977年9月在瀋陽召開了第四次經驗交流會。

第五次會議在天津召開,第六次會議在廣州召開。

1980年10月在北京召開第七次交流會時,出席會議的已由北京、上海、天津、瀋陽、廣州五大城市的包裝裝潢印刷公司擴大至無錫外貿印刷廠。

「五市一廠」出席單位68個,代表118人。

    為了推動「五市一廠」包裝印刷品質的提高,交流會還評選出優質產品,如北京市的《蜂王精》藥盒,《烤鴨》包裝盒,上海市的《宇宙》毛巾盒、《大白兔》糖果袋,天津市的《蘆台春》酒盒,廣州市的《珍珠酒》標貼,瀋陽市的蘑菇罐頭標貼,外貿無錫印刷廠的茶具大包裝盒等。

    「五市一廠」的經驗交流會,與會單位雖然沒有包括全國所有的包裝印刷企業,但這種跨部門、跨地區的橫向交流,對於提高中國包裝印刷的整體水平,還是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

5.包裝印刷行業的縱向聯繫

    1980年10月,中國包裝技術協會宣告成立,1981年3月包裝技術協會所屬包裝印刷委員會也在上海成立。

因為有了包裝印刷行業的聯繫紐帶,原「五市一廠」每年舉辦的經驗交流會在完成它的歷史使命以後,從此停止活動。

    包裝印刷委員會成立以後,立即組織人員對19個大城市的包裝印刷行業的生產狀況、技術裝備、原材料來源及消耗情況、經營管理分別進行了調查。

這次調查雖然只是在19個城市裡進行的,但估計調查面占全國包裝印刷業的90%以上,對全國包裝印刷行業的基本情況,有了一個初步瞭解。

    包裝印刷委員會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提出了包裝印刷的發展方針:

鞏固凸印,發展膠印和凹印,重點放在製版上,大力發展彩色大面積印刷,發展白板紙印刷和復合包裝材料印刷。

    由於歷史的原因,長期以來,全國包裝行業處於條塊分割狀態,多頭領導,缺乏行業的系統管理。

包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