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中药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623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3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易中药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简易中药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简易中药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简易中药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简易中药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易中药学.docx

《简易中药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中药学.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简易中药学.docx

简易中药学

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10+7

本类药物性味多数辛温,均具发散风寒之功,主治外感风寒表证。

001.麻黄辛、微苦,温。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用于风寒表证;咳喘实证;风水水肿。

为发汗解表的第一要药。

宣肺利尿要药。

为用于肺气壅遏喘咳的要药。

002.桂枝辛、甘,温。

归肺、心、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

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寒凝血滞的弊证,脘腹冷痛,痛经,经闭等证;胸痹,痰饮,水肿及心动悸,脉结代。

003.紫苏辛,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用于外感风寒;脾胃气滞证;食鱼蟹毒。

为治疗风寒感冒的常用药。

004.生姜辛,微温。

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用于外感风寒表证;多种呕吐证;风寒咳嗽。

入脾经,善温中止呕,为“呕家圣药”。

005.香薷辛,微温。

归肺、胃、脾经。

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用于阴暑证;水肿。

有“夏日麻黄”之称。

006.荆芥辛,微温。

归肺、肝经。

发表散风,透疹止痒,炒炭止血。

用于外感表证;麻疹透发不畅,风疹瘙痒;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衄下血。

为发表散风通用药。

007.防风辛、甘,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

发表散风,胜湿止痛,止痉。

用于外感表证;风寒湿痹证;破伤风。

为治风通用药。

008.羌活辛、苦,温。

归膀胱、肾经。

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用于外感风寒表证;风寒湿痹证。

009白芷辛,温。

归肺、胃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

用于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疮疡肿毒;寒湿带下。

为治疗阳明头痛、眉棱骨痛、牙痛的要药。

010.细辛辛,温;有小毒。

归肺、肾、心经。

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

用于外感风寒及阳虚外感证;头痛,痹痛,牙痛等痛证;寒饮咳嗽。

为治感受风寒、风湿之多种痛证及鼻渊头痛之要药;为治寒饮伏肺之要药。

附7:

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

归肺经。

祛风解表,宜通鼻窍,除湿止痛。

治鼻渊要药。

辛夷辛,温。

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宣通鼻窍。

治鼻渊头痛要药。

稁本辛,温。

归膀胱、肝经。

祛风散寒,胜湿止痛。

治颠顶头痛首选。

葱白辛,温。

归肺、胃经。

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胡荽辛,温。

归肺、胃经。

解表透疹,健胃消食。

柽柳辛,平。

归肺、胃、心经。

解表透疹,祛风除湿。

鹅不食草辛,温。

归肺、肝经。

祛风散寒,宣通鼻窍,化痰止咳。

第一章、解表药–第二节.发散风热药10+2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辛凉,以发散风热为主要功效,主要用治风热表证。

011.薄荷辛、凉。

归肺、肝经。

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

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起初的发热、微恶风寒、头痛者;风热上攻所致头痛目赤,咽喉肿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或风疹瘙痒;肝气郁滞,症见胸闷、胁痛。

012.牛蒡子辛、苦,寒。

归肺、胃经。

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

用于外感风热,症见咳嗽、吐痰不利;麻疹初起,麻发不畅及风热发疹等症;风热或热毒上攻的咽喉肿痛;热毒疮疡及痄腮。

013.蝉蜕甘,寒。

归肺、肝经。

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

用于外感风热,咽痛音哑;用于麻疹初起,疹发不透及风疹瘙痒;惊痫夜啼,破伤风证;风热目赤,目翳,多泪。

014.桑叶甘、苦,寒。

归肺、肝经。

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

用于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等;肺热或燥热伤肺,症见咳嗽痰少,鼻咽干燥等;肝阳眩晕目赤昏花。

015.菊花辛、甘、苦,微寒。

归肺、肝经。

发散风热,平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及温病初起,发热头痛;目疾;肝阳上亢,头痛眩晕;疔疮肿毒。

为疏散风热之要药。

016.蔓荆子辛、苦,微寒。

归膀胱、肝、胃经。

发散风热,清利头目。

用于外感风热所致头晕、头痛及偏头痛等症;目赤肿痛,目昏多泪。

017.柴胡苦、辛,微寒。

归肝、胆经。

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清胆截疟。

用于少阳证,外感发热;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气虚下陷,久泻脱肛,胃、子宫下垂;疟疾。

为治疗少阳证的要药,治疗肝气郁结证要药。

为治疗疟疾寒热的常用药。

为治疗肝胆证的要药。

018.升麻辛、微甘,微寒。

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用于风热头痛,麻疹透发不畅;热毒所致多种病证;中气下陷所致的脱肛,子宫脱垂,崩漏不止。

019.葛根甘、辛,凉。

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发麻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强;麻疹透发不畅;热病烦渴,内热消渴;热泻热痢,脾虚久泻。

为治项背强痛之要药。

020.淡豆豉甘、辛,凉。

归肺、胃经。

解表,除烦。

用于外感表证;胸中烦闷、虚烦不眠;护胃和中。

附2:

浮萍辛,寒。

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甘、苦,平。

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7+9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苦寒或甘寒,以清热泻火为主要功效。

主要是用于气分实热证,以及脏腑实热证。

021.石膏辛、凉,大寒。

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敛生肌。

用于气分实热证;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疮疡溃后不敛,湿疹,水火烫伤。

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022.知母苦、甘,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用于气分实热证;肺热咳嗽,阴虚燥咳;阴虚消渴;骨蒸潮热。

为清泻肺胃二经气分实热的要药。

023.芦根甘,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用于热病烦渴;胃热呕吐;肺热咳嗽,肺痈咳吐脓血,热淋涩痛。

024.淡竹叶甘、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利尿。

用于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尿赤淋浊。

025.莲子心苦,寒。

归心、肾经。

清心安神,涩精止血。

用于热病高热神昏;失眠遗精;血热吐血。

026.栀子苦,寒。

归心、肝、肺、胃、三焦经。

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用于热病烦闷;湿热黄疸;血热出血;热毒疮疡。

027.夏枯草辛、苦,寒。

归肝、胆经。

清肝明目,消肿散结。

用于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目珠疼痛;瘰疬瘿瘤。

为治肝阳眩晕,目珠夜痛及瘰疬肿结之要药。

附9:

天花粉甘、微苦,微寒。

归肺、胃经。

清热生津,消肿排脓。

竹叶甘、辛、淡,寒。

归心、胃、小肠经。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

决明子甘、苦、咸,微寒。

归肝、肾、大肠经。

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熊胆苦,寒。

归肝、胆、心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息风止痉。

鸭跖草甘、苦,寒。

归肺、胃、膀胱经。

清热泻火,解毒,利水。

寒水石咸,寒。

归心、胃、肾经。

清热泻火。

谷精草辛、甘,凉。

归肝、胃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甘,微寒。

归肝经。

清肝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苦,微寒。

归肝经。

清肝明目,退翳。

第二章、清热药–第二节.清热燥湿药4+3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苦寒,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均有清热燥湿功效,以治湿热病证为主。

028.黄芩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用于湿温暑湿,黄疸泻痢,热淋涩痛;肺热咳嗽;热病烦渴,寒热往来;咽喉肿痛,痈肿疮毒;血热出血证;胎动不安。

为治湿温暑湿胸脘痞闷,肺热咳嗽要药。

治疗湿热火郁之要药;治疗泻痢的要药。

029.黄连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用于湿热中阻、脘痞呕恶,泻痢腹痛;热病高热;心烦失眠,胃热呕吐,肝胃失和、呕吐吞酸;用于痈肿疮毒,皮肤湿疮,目赤肿痛;血热出血证。

治疗湿热泻痢要药。

030.黄柏苦,寒。

归肾、膀胱、大肠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用于湿热带下,热淋,足膝肿痛,泻痢,黄疸;疮疡肿毒,湿疹湿疮;阴虚发热,遗精盗汗。

031.龙胆苦,寒。

归肝、胆、膀胱经。

清热燥湿,泻肝火。

用于阴肿阴痒,带下,湿疹,黄疸;肝火头痛,肝热目赤,高热抽搐。

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药。

附3:

苦参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

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白藓皮苦,寒。

归脾、胃经。

清热燥湿,解毒,祛风。

椿皮清热燥湿,涩肠止泻,止血止带。

第二章、清热药–第三节.清热解毒药7+37

本类药物大多味苦性寒,能清解热毒或火毒,尤以对热毒炽盛病证的疗效最为显著。

032.金银花甘,寒。

归肺、心、胃经。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用于疮痈疔肿;外感风热;热毒血痢。

为治疗一切内痈外痈的要药。

033.板蓝根苦,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用于温病发热,头痛,喉痛或身发斑疹;大头瘟疫,丹毒痄腮。

034.连翘苦,微寒。

归肺、心、胆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疏散风热。

用于疮痈肿毒,瘰疬结核;外感风热,温病初起。

为“疮家圣药”。

035.蒲公英苦、甘,寒。

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利湿。

用于疮痈,乳痈,内痈;热淋,黄疸。

为治疗乳痈的要药。

036.鱼腥草辛,微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用于肺痈,肺热咳嗽;热毒疮痈;热淋。

为治疗肺痈吐脓,肺热咳嗽之要药。

037.白头翁苦,寒。

归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为治疗热毒血痢之良药。

038.射干苦,寒。

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用于喉咙肿痛;痰壅咳嗽。

为治咽喉肿痛的要药。

附37:

大青叶苦,大寒。

归心、肺、胃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青黛咸,寒。

归肝、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

为治热毒发斑之要药。

贯众苦,微寒;有小毒。

归肝、脾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三丫苦苦,寒。

归心经。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散瘀止痛。

紫花地丁苦,寒。

归心、肝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蚤休苦,微寒;有小毒。

归肝经。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息风定惊。

为治疮痈肿毒,毒蛇咬伤之要药。

木芙蓉叶辛,平。

归心、甘、肺经。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为外治痈肿疮毒之要药。

野菊花苦、辛,微寒。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

千里光苦,寒。

归肝经。

清热解毒,清肝明目。

为外科圣药。

四季青苦、涩,寒。

归肺、心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

金荞麦苦,微寒。

归肺、脾、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咽,祛风湿。

穿心莲苦,寒。

归肺、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燥湿。

半边莲甘、淡,寒。

归心、小肠、肺经。

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半枝莲辛、苦,寒。

归肺、肝、肾经。

清热解毒,散瘀止血,利水消肿。

山慈姑辛,寒;有小毒。

归肝、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漏芦苦,寒。

归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通乳。

为治乳痈之要药。

白花蛇舌草苦、甘,寒。

归胃、大肠、小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利湿通淋。

为治肠痈之要药。

红藤苦,平。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辛、苦,微寒。

归肝、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为治肠痈之要药。

土茯苓甘、淡,平。

归肝、胃经。

解毒除湿,通利关节。

为治梅毒之要药。

白蔹苦、辛,微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痈敛疮。

马齿苋酸,寒。

归肝、大肠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通淋。

鸦胆子苦,寒;有小毒。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秦皮苦、涩,寒。

归大肠、肝、胆经。

清热解毒,燥湿止痢,清肝明目。

铁苋苦、涩,凉。

归大肠、肝经。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地锦草苦、辛,平。

归肝、胃、大肠经。

清热解毒,活血止血,利湿退黄。

山豆根苦,寒。

归肺、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为治热毒咽痛第一要药。

马勃辛,平。

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橄榄甘、酸,平。

归肺经。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余甘子甘、酸、涩,凉。

归肺、脾、胃经。

清热解毒,利咽生津,润肺化痰。

金果榄苦,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解毒,利咽,止痛。

朱砂根苦、辛,凉。

归肺、大肠经。

清热解毒,利咽,散瘀止痛。

木蝴蝶苦、甘,凉。

归肺、肝、胃经。

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土牛膝苦、酸,平。

归肺、肝经。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通淋。

胖大海甘,寒。

归肺、大肠经。

清热利咽,润肺开音,清热通便。

肿节风辛、苦,平;有小毒。

归肝、肺、大肠经。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

绿豆甘,寒。

归心、胃经。

清热解毒,消暑,利尿。

第二章、清热药–第四节.清热凉血药4+2

本类药物性味多为甘苦咸寒之品,入血分而能清解营血之热。

尤擅治热入营血的实热证。

039.生地黄甘、苦,寒。

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于热入营血证;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热毒斑疹;热病口渴,内伤消渴,肠燥便秘。

为清热、凉血、止血之要药。

040.玄参甘、苦、咸,寒。

归肺、胃、肾经。

清热凉血,滋阴解毒。

用于热入营血证;咽喉肿痛,瘰疬痰核,脱疽;痨嗽咳血,阴虚发热,消渴便秘。

041.牡丹皮苦、辛,微寒。

归心、肝、肾经。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用于血热斑疹吐衄;虚热证;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肠痈。

为治疗无汗骨蒸之要药

042.赤芍苦,微寒。

归肝经。

清热凉血祛瘀止痛。

用于血热之斑疹、吐衄;经闭痛经,癥瘕积聚,跌打损伤,疮痈肿痛;目赤肿痛。

附2:

紫草甘、咸,寒。

归心、肝经。

凉血活血,解毒透疹。

水牛角苦、咸,寒。

归心、肝、胃经。

清热凉血,解毒消斑。

第二章、清热药–第五节.清虚热药2+3

本类药物性味甘寒,入肝、肾经,善清虚热、退骨蒸,主要适用于阴虚发热,或热病后期,夜热早凉。

043.青蒿苦、辛,寒。

归肝、胆、肾经。

清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用于热病伤阴,夜热早凉;阴虚发热;暑热外感;疟疾。

为治暑热外感之要药。

044.地骨皮甘,寒。

归肺、肝、肾经。

清虚热,清热凉血,清肺降火。

用于阴虚发热;血热出血;肺热咳嗽。

附3:

白薇苦、咸,寒。

归胃、肝经。

清虚热,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银柴胡甘,微寒。

归肝、胃经。

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苦,寒。

归心、肝、胃、大肠经。

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第三章、泻下药–第一节.攻下药2+2

本类药物,具有苦寒沉降之性,具有较强的泻下通便作用,主要用于大便秘结,胃肠积滞、实热内结及水肿停饮等里实证。

045大黄苦,寒。

归脾、胃、大肠、肝、心经。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泄湿热。

用于胃肠积滞,大便秘结;血热妄行之出血证,及火邪上炎之目赤、咽痛、牙龈肿痛等证;热毒疮疡,丹毒及烧烫伤;瘀血诸证;黄疸,淋证。

为治疗积滞便秘之要药。

046.芒硝咸、苦,寒。

归胃、大肠经。

泻下,软坚,清热。

用于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口疮,咽痛,目赤及疮痈肿毒,回乳。

为治疗肠胃实热内结,燥屎坚硬难下之要药。

附2:

番泻叶甘、苦,寒。

归大肠经。

泻下导滞。

芦荟苦,寒。

归肝、大肠经。

泻下,清肝,杀虫。

第三章、泻下药–第二节.润下药1+2

本类药物富含油脂,具有润肠通便之功,多用于肠燥便秘证。

047.火麻仁甘,平。

归脾、大肠经。

润肠通便。

用于肠燥便秘。

附2:

郁李仁辛、苦、甘,平。

归大肠、小肠经。

润肠通便,利水消肿。

松子仁甘,温。

归肺、肝、大肠经。

润燥滑肠,润肺止咳。

第三章、泻下药–第三节.峻下逐水药4+3

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有毒,药力峻猛,有峻下逐水作用,能引起剧烈腹泻,适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证。

048.甘遂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等证;风痰癫痫;痈肿疮毒。

049.京大戟苦、辛,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消肿散结。

用于水肿,臌胀,胸胁停饮;痈疮肿毒,瘰疬痰核。

050.芫花辛、苦,温。

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祛痰止咳,杀虫疗疮。

用于胸胁停饮,水肿,臌胀;咳嗽痰喘;痈疽肿毒,秃疮,顽癣。

051.巴豆辛,热;有大毒。

归胃、大肠、肺经。

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外用蚀疮。

用于寒邪食积阻滞肠胃,卒然腹满胀痛,大便不通,气急口噤者;腹水臌胀;喉痹痰阻及寒食节胸;痈疽,疥癣,恶疮。

附3:

商陆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利水,消肿散结。

牵牛子苦,寒;有毒。

归肺、肾、大肠经。

泻下,逐水,去积,杀虫。

千金子辛,温;有毒。

归肝、肾、大肠经。

泻下逐饮,破血消癥。

 

第四章、祛风湿药8+28

本类药物多辛香苦燥走散,既善祛除留着肌表、经络的风湿,又兼治痹痛、通经络、强筋骨。

主治风湿痹痛、经脉拘挛、麻木不仁、腰膝酸痛、半身不遂、下肢痿弱等证。

052.独活辛、苦,温。

归肾膀胱经。

祛风湿,止痹痛,解表。

用于风寒湿痹痛;头风头痛,风寒表证及表证夹湿。

为治疗风湿痹痛的主药。

053.防己苦、辛,寒。

归膀胱、肾、脾经。

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用于风湿痹证;水肿,小便不利,脚气肿痛。

054.威灵仙辛、咸,温。

归膀胱经。

祛风湿,通经络,消痰水,治骨鲠。

用于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瘫痪;用于痰饮积聚;诸骨鲠喉。

为治疗风寒湿痹肢体拘挛或麻木之要药。

055.秦艽苦、辛,微寒。

归胃、肝、胆经。

祛风湿,舒经络,退虚热,清湿热。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手足不遂;骨蒸潮热,小儿疳热;湿热黄疸。

056.木瓜酸,温。

归肝、脾经。

舒筋活络,除湿和胃。

用于风湿痹痛,筋脉拘挛,脚气肿痛;吐泻转筋。

为治风湿顽痹、筋脉拘急之要药;治湿浊中阻、升降失常之呕吐泄泻、腹痛转筋之要药。

057.蕲蛇甘、咸,温;有毒。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用于风湿顽痹,口眼喎斜,半身不遂;麻风,疥癣,皮肤瘙痒等;小儿急慢惊风,破伤风。

为治惊风抽搐之要药。

058.五加皮辛、苦,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利尿。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软弱,小儿行迟;水肿,脚气浮肿。

059.桑寄生苦、甘,平。

归肝、肾经。

祛风湿,益肝肾,强筋骨,安胎。

用于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等;胎漏下血,胎动不安。

为治肝肾亏虚胎动不安之要药。

附28:

川乌辛、苦,热;有大毒。

归辛、脾、肝、肾经。

祛风除湿,散寒止痛。

蚕砂甘、辛,温。

归肝、脾、胃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化湿和中。

松节苦,温。

归肝、肾经。

祛风燥湿,止痛。

丁公藤辛,温;有小毒。

归肝、脾、胃经。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

独一味苦,微寒;有小毒。

归肝、脾经。

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闹羊花辛,温;有大毒。

归肝经。

祛风除湿,散瘀定痛。

马钱子苦、温;有大毒。

归肝、脾经。

通络止痛,散结消肿。

雷公藤辛、苦,寒;有大毒。

归心、肝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活血消肿,杀虫解毒。

为治风寒湿痹之要药。

徐长卿辛,温。

归肝、胃经。

祛风止痛,活血通络,止痒。

两面针辛、苦,平;有小毒。

归肝、胃经。

祛风通络,活血散瘀,行气止痛。

寻骨风辛、苦,平。

归肝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海桐皮苦、辛,平。

归肝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杀虫止痒。

八角枫辛,微温;有小毒。

归肝经。

祛风除湿,舒经活络,散瘀止痛。

络石藤苦,微寒。

归心、肝经。

祛风通络,凉血消肿。

乌梢蛇甘,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定惊止痉。

豨莶草苦、辛,寒。

归肝、肾经。

祛风除湿,通经活络,清热解毒。

臭梧桐辛、苦,凉。

归肝经。

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降压。

丝瓜络甘,平。

归肺、胃、肝经。

祛风通络,化痰解毒。

桑枝苦,平。

归肝经。

祛风通络,行水消肿。

伸筋草苦、辛,温。

归肝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血。

为治痹痛拘挛及损伤瘀肿之要药。

老鹤草辛、苦,平。

归肝、大肠经。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解毒止痢。

路路通辛、苦,平。

归肝、胃、膀胱经。

祛风活络,利水,通经下乳。

穿山龙苦、辛,平。

归肝、肺经。

祛风除湿,活血通络,化痰止咳。

海风藤辛、苦,微温。

归肝经。

祛风湿,通经络。

狗脊苦、甘,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补肝肾,强腰膝。

千年键苦、辛,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止痹痛。

鹿衔草苦、甘,平。

归肝、肾、肺经。

祛风湿,强筋骨,调经止血,补肺止咳。

雪莲花微苦、甘,温。

归肝、肾经。

祛风湿,强筋骨,温肾阳,活血通经。

 

第五章、化湿药6+2

本类药物,多辛香温燥,善芳化燥除湿浊、舒畅气机而健运脾胃,对湿阻中焦、脾胃运化失常所致病证的疗效尤为显著。

060.广藿香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化湿,解暑,止呕。

用于湿滞中焦证;暑湿证及湿温证初起;呕吐。

为芳香化湿浊要药。

061.厚朴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燥湿,行气,消积,平喘。

用于湿阻中焦证;肠胃积滞;痰饮喘咳。

为消除湿滞痞满之要药。

行气、消积、除胀之要药。

062.砂仁辛,温。

归脾胃、经。

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理气安胎。

用于湿阻中焦,脾胃气滞证;脾胃虚寒吐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

为治疗寒湿中阻,脾胃气滞之良药;为治妊娠气滞恶阻及胎动不安之佳品。

063.白豆蔻辛,温。

归肺、脾、胃经。

化湿行气,温中止呕。

用于湿滞中焦及脾胃气滞证;呕吐。

064.佩兰辛,平。

归脾、胃、肺经。

化湿,解暑。

用于湿滞中焦证;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

为化湿和中要药。

065.苍术辛、苦,温。

归脾、胃经。

燥湿健脾,祛风湿,发表。

用于湿滞中焦证;风湿痹痛;外感表证夹湿之证。

为治湿阻中焦之要药。

附2:

草豆蔻辛,温。

归脾、胃经。

燥湿星期,温中止呕。

草果辛,温。

归脾、胃经。

燥湿散寒,除痰截疟。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第一节.利水消肿药4+7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甘淡平,能通调水道、利水消肿,主治水湿内停之水肿、小便不利以及泄泻、痰饮等证。

066.茯苓甘、淡,平。

归心、脾、肾经。

利水渗湿,健脾安神。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诸证;心悸,失眠。

为利水消肿之要药。

067.猪苓甘、淡,平。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泄泻,淋浊,带下。

068.泽泻甘、淡,寒。

归肾、膀胱经。

利水渗湿,泄热。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痰饮,泄泻;湿热带下,淋浊。

069.薏苡仁甘、淡,微寒。

归脾、胃、肺经。

利水渗湿,健脾止泻,清热排脓,除痹。

用于水肿、小便不利;脾虚泄泻;肺痈,肠痈,湿痹筋脉拘挛。

附7:

赤小豆甘,平。

归心、小肠经。

利水消肿,解毒排脓,利湿退黄。

冬瓜皮甘,微寒。

归肺、小肠经。

利水消肿。

玉米须甘、平。

归膀胱、甘、胆经。

利水消肿,利湿退黄。

葫芦甘、平。

归肺、小肠经。

利水消肿。

香加皮辛、苦,温;有毒。

归肝、肾、心经。

利水消肿,祛风湿、强筋骨。

泽漆利水消肿,化痰止咳,散结。

蝼蛄咸,寒。

归膀胱、胃经。

利水消肿。

第六章、利水渗湿药–第二节.利尿通淋药3+9

本类药物,性味多属苦寒,能清利湿热、利尿通淋,主治热淋、血淋、石淋及膏淋小便浑浊等病证。

070.车前子甘,寒。

归肾、肝、肺经。

利尿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肺化痰。

用于热淋,水肿、小便不利;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热痰咳嗽。

071.滑石甘、淡,寒。

归膀胱、胃经。

利尿通淋,清热解暑,祛湿敛疮。

用于热淋,石淋;暑热烦渴、湿温初起。

治热结膀胱之热淋、石淋、小便涩痛及暑湿、湿温、暑热烦渴之要药。

为治湿热淋痛之良药;为治暑湿诸证之佳品;为治湿疮湿疹及痱毒之要药。

072.关木通苦,寒。

归心、小肠、膀胱经。

清热利水通淋,通经下乳。

用于热淋,脚气肿胀;口舌生疮,心烦尿赤;血瘀闭经、乳少;湿热痹痛。

为治湿热淋痛及心火上炎或下移小肠之口舌生疮、心烦尿赤之要药;为治乳汁不下及热痹之要药。

附9:

通草甘、淡,微寒。

归肺、胃、膀胱经。

利尿通淋,下乳。

瞿麦苦,寒。

归辛、小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