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81399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3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docx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及答案

2017-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土建)-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构造裂隙可分为张性裂隙和扭性裂隙,张性裂隙主要发育在背斜和向斜的(  )。

A.横向

B.纵向

C.轴部

D.底部

【答案】C

【解析】张性裂隙主要发育在背斜和向斜的轴部,裂隙张开较宽,断裂面粗糙,一般很少有擦痕,裂隙间距较大且分布不匀,沿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

参见教材P7。

2.地层岩性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很大,稳定程度较高的边坡岩体一般是(  )。

A.片麻岩

B.玄武岩

C.安山岩

D.角砾岩

【答案】A

【解析】对于深成侵入岩、厚层坚硬的沉积岩以及片麻岩、石英岩等构成的边坡,一般稳定程度是较高的。

只有在节理发育、有软弱结构面穿插且边坡高陡时,才易发生崩塌或滑坡现象。

参见教材P22。

3.为提高围岩本身的承载力和稳定性,最有效的措施是()。

A.锚杆支护

B.钢筋混凝土衬砌

C.喷层+钢丝网

D.喷层+锚杆

【答案】D

【解析】喷锚支护能使混凝土喷层与围岩紧密结合,并且喷层本身具有一定的柔性和变形特性,因而能及时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围岩应力的重分布,最大限度地保护岩体的结构和力学性质,防止围岩的松动和拥塌。

如果喷混凝土再配合锚杆加固围岩,则会更有效地提高围岩自身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参见教材P26。

4.当构造应力分布较均匀且强度足够时,在岩体中行成张开裂隙,这种裂隙常赋存()。

A.成岩裂隙水

B.风化裂隙水

C.脉状构造裂隙水

D.层状构造裂隙水

【答案】D

【解析】当构造应力分布比较均匀且强度足够时,则在岩体中形成比较密集均匀且相互连通的张开性构造裂隙,这种裂隙常赋存层状构造裂隙水。

参见教材P18。

5.仅发生机械潜蚀的原因是()。

A.渗流水力坡度小于临界水力坡度

B.地下水渗流产生的水力压力大于土颗粒的有效重度

C.地下连续墙接头的质量不佳

D.基坑围护桩间隙处隔水措施不当

【答案】A

【解析】如果地下水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小于土颗粒的有效重度,即渗流水力坡度小于临界水力坡度。

那么,虽然不会发生流沙现象,但是土中细小颗粒仍有可能穿过粗颗粒之间的孔隙被渗流携带而走。

时间长了,在土层中将形成管状空洞,使土体结构破坏,强度降低,压缩性增加,这种现象称之为机械潜蚀。

参见教材P21。

6.大型建设工程的选址,对工程地质的影响还要特别注意考查()。

A.区域性深大断裂交汇

B.区域地质构造行成的整体滑坡

C.区域的地震烈度

D.区域内潜在的陡坡崩塌

【答案】B

【解析】对于大型建设工程的选址,工程地质的影响还要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形成的整体滑坡,地下水的性质、状态和活动对地基的危害。

参见教材P27。

7.建飞机库应优先考虑的承重体系是()。

A.薄壁空间结构体系

B.悬索结构体系

C.拱式结构体系

D.网架结构体系

【答案】A

【解析】薄壁空间结构,也称壳体结构,其厚度比其他尺寸(如跨度)小得多,所以称薄壁。

它属于空间受力结构,主要承受曲面内的轴向压力,弯矩很小。

它的受力比较合理,材料强度能得到充分利用。

薄壳常用于大跨度的屋盖结构,如展览馆、俱乐部、飞机库等。

参见教材P35。

8.对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一些重要高层建筑物,最常采用的基础构造形式为()。

A.独立基础

B.柱下十字交叉基础

C.片筏基础

D.箱形基础

【答案】D

【解析】。

箱形基础一般由钢筋混凝土建造,减少了基础底面的附加应力,因而适用于地基软弱土层厚、荷载大和建筑面积不太大的一些重要建筑物,目前高层建筑中多采用箱形基础。

参见教材P38。

9.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现浇叠合层内设置的钢筋主要是()。

A.构造钢筋

B.正弯矩钢筋

C.负弯矩钢筋

D.下部受力钢筋

【答案】C

【解析】叠合楼板是由预制板和现浇钢筋混凝土层叠合而成的装配整体式楼板。

预制板既是楼板结构的组成部分,又是现浇钢筋混凝土叠合层的永久性模板,现提叠合层内应设置负弯矩钢筋,并可在其中敷设水平设备管线。

参见教材P51。

10.水泥砂浆楼地面一股采用单层做法,其常用厚度与砂浆配合比为()。

A.15~20mm,1:

3

B.15~25mm,1:

3

C.15~20mm,1:

2.5

D.15~25mm,1:

2.5

【答案】C

【解析】水泥砂浆地面通常是用水泥砂浆抹压而成。

一般采用1:

2.5的水泥砂浆一次抹成。

即单层做法,但厚度不宜过大,一般为15~20mm。

水泥砂浆地面构造简单,施工方便,造价低,且耐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低档地面做法。

参见教材P74。

11.装配整体式框架一现浇剪力墙结构体系,按照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其实用最大高度为()。

A.140m

B.130m

C.120m

D.100m

【答案】B

【解析】各种结构体系适用的最大高度参见下表。

参见教材P33

12.沥青混凝土铺装在桥跨伸缩缝上坡侧现浇带与沥青混凝土相接处应设置()。

A.渗水管

B.排水管

C.导流管

D.雨水管

【答案】A

【解析】沥青混凝土铺装在桥跨伸缩缝上坡侧现浇带与沥青混凝土相接处应设置渗水管。

参见教材P93。

13.两个以上交通标志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其从左到右排列正确的顺序是()。

A.禁令、警告、指示

B.指示、警告、禁令

C.警告、指示、禁令

D.警告、禁令、指示

【答案】D

【解析】交通标志应设置在驾驶人员和行人易于见到,并能准确判断的醒目位置。

一般安设在车辆行进方向道路的右侧或车行道上方。

为保证视认性,同一地点需要设置两个以上标志时,可安装在一根立柱上,但最多不应超过四个;标志板在一根支柱上并设时,应按警告、禁令、指示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

参见教材P90。

14.大跨度悬索桥的加劲梁主要用于承受()。

A.桥面荷载

B.横向水平力

C.纵向水平力

D.主缆索荷载

【答案】B

【解析】加劲梁是承受风载和其他横向水平力的主要构件。

大跨度悬索桥的加劲梁均为钢结构,通常采用析架梁和箱形梁。

参见教材P99。

15.在少雨干燥地区,四级公路适宜使用的沥青路面面层是()。

A.沥青碎石混合料

B.双层式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C.单层式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

D.沥青混凝混合料

【答案】C

【解析】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适用于三、四级公路的沥青面层、二级公路的罩面层施工以及各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联结层或整平层。

乳化沥青碎石?

昆合料路面的沥青面层宜采用双层式,单层式只宜在少雨干燥地区或半刚性基层上使用。

参见教材P87。

16.优先发展道交叉囗型地下综合体,其主要目的是考虑()。

A.商业设施布点与发展

B.民防因素

C.市政道路改造

D.解决人行过街交通

【答案】D

【解析】道路交叉口型。

即在城市中心区路面交通繁忙的道路交叉地带,以解决人行过街交通为主,适当设置一些商业设施,考虑民防因素,综合市政道路的改造,建设中小型初级的地下综合体。

参见教材116页。

17.地铁车站的通过能力应按该站远期超高峰设计客流量确定。

超高峰设计客流量为该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的()。

A.1.1~1.4倍

B.1.1~1.5倍

C.1.2~1.4倍

D.1.2~1.5倍

【答案】A

【解析】超高峰设计客流量为该站预测远期高峰小时客流量(或客流控制时期的高峰小时客流量)的1.1~1.4倍。

参见教材109页。

18.钢化玻璃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在玻璃表面上形成一个()。

A.压应力层

B.拉应力层

C.防脆裂层

D.刚性氧化层

【答案】A

【解析】钢化玻璃是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在玻璃的表面上形成一个压应力层,而内部处于较大的拉应力状态,内外拉压应力处于平衡状态。

参见教材P163

19.花岗石板材是一种优质的饰面板材,但其不足之处是()。

A.化学及稳定性差

B.抗风化性能较差

C.硬度不及大理石板

D.耐火性较差

【答案】D

【解析】花岗石板材为花岗岩经锯、磨、切等工艺加工而成的。

花岗石板材质地坚硬密实,抗压强度高,具有优异的耐磨性及良好的化学稳定性,不易风化变质,耐久性好,但由于花岗岩石中含有石英,在高温下会发生晶型转变,产生体积膨胀,因此,花岗石耐火性差。

参见教材P158

20.对混凝土抗渗性起决定作用的是()。

A.混凝土内部孔隙特性

B.水泥强度和质量

C.混凝土水灰比

D.养护的温度和湿度

【答案】C

【解析】抗渗性好坏用抗渗等级表示。

根据标准试件28d龄期试验时所能承受的最大水压,分为P4、P6、P8、P10、P12,5个等级。

土水灰比对抗渗性起决定性作用。

参见教材P145。

21.水泥熟料中掺入活性混合材料,可以改善水泥性能,常用的活性材料有()。

A.粉煤灰

B.石英砂

C.石灰石

D.矿渣粉

【答案】D

【解析】常用的活性混合材料有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粒化高炉矿渣、矿渣粉、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水泥熟料中掺入活性混合材料,可以改善水泥性能,调节水泥强度等级,扩大水泥使用范围,提高水泥产量,利用工业废料、降低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

参见教材P125。

22.对于钢材的塑性变形及伸长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塑性变形在标距内分布是均匀的

B.伸长率的大小与标距长度有关

C.离颈缩部位越远变形越大

D.同一种钢材,δ5应小于δ10

【答案】B

【解析】伸长率表征了钢材的塑性变形能力。

伸长率的大小与标距长度有关。

塑性变形在标距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颈缩处的伸长较大,离颈缩部位越远变形越小。

通常以δ5和δ10分别表示L0=5d0和L0=10d0(d0为试件直径)时的伸长率。

对同一种钢材,δ5应大于δ10。

参见教材P121。

23.丙烯酸类密封膏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但不宜用于()。

A.门窗嵌缝

B.桥面接缝

C.墙板接缝

D.屋面嵌缝

【答案】B

【解析】丙烯酸类密封膏主要用于屋面、墙板、门、窗嵌缝,但它的耐水性不算很好,所以,不宜用于经常泡在水中的工程,不宜用于广场、公路、桥面等有交通来往的接缝中,也不宜用于水池、污水厂、灌溉系统、堤坝等水下接缝中。

参见教材P176。

24.薄型和超薄型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一般与涂层厚度无关,与之有关的是()。

A.物体可燃性

B.物体耐火极限

C.膨胀后的发泡层厚度

D.基材的厚度

【答案】C

【解析】薄型和超薄型防火涂料的耐火极限一般与涂层厚度无关,而与膨胀后的发泡层厚度有关。

参见教材P180。

25.膨胀蛭石是一种较好的绝热材料、隔声材料,但使用时应注意()。

A.防潮

B.防火

C.不能松散铺设

D.不能与胶凝材料配合使用

【答案】A

【解析】煅烧后的膨胀蛙石可以呈松散状,铺设于墙壁、楼板、屋面等夹层中,作为绝热、隔声材料。

但吸水性大、电绝缘性不好。

使用时应注意防潮,以免吸水后影响绝热效果。

参见教材P178。

26.基坑采用轻型井点降水,其井点布置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水泵房的位置

B.土方机械型号

C.地下水位流向

D.基坑边坡支护形式

【答案】C

【解析】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的情况。

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宽度。

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

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

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设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

由此可见,井点的布置主要考虑因素为地下水位流向。

参见教材P187。

27.电渗井点降水的井点管应()。

A.布置在地下水流上游侧

B.布置在地下水流下游侧

C.沿基坑中线布置

D.沿基坑外围布置

【答案】D

【解析】电渗井点排水是利用井点管(轻型或喷射井点管)本身作阴极,沿基坑外围布置,以钢管或钢筋作阳极,垂直埋设在井点内侧,阴阳极分别用电线连接成通路,并对阳极施加强直流电电流。

参见教材188页。

28.土石方在填筑施工时应()。

A.先将不同类别的土搅拌均匀

B.采用同类土填筑

C.分层填筑时需揽拌

D.将含水量大的黏土填筑在底层

【答案】B

【解析】填方宜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不同透水性的土分层填筑时,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或将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做成适当坡度,以免形成水囊。

参见教材191页。

29.地基处理常采用强夯法,其特点在于()。

A.处理速度快、工期短,适用于城市施工

B.不适用于软黏士层处理

C.处理范围应小于建筑物基础范围

D.采取相应措施还可用于水下夯实

【答案】D

【解析】强夯法适用于加固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粉土、教性土、湿陷性黄土、高填土、杂、填土以及"围海造地"地基、工业废渣、垃圾地基等的处理;也可用于防止粉土及粉砂的、液化,消除或降低大孔土的湿陷性等级;对于高饱和度淤泥、软黏土、泥炭、沼泽土,如采取一定技术措施也可采用,还可用于水下秀实。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2/3,并不宜小于3m。

参见教材194页。

30.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锤击沉桩法施工,通常采用()。

A.轻锤低击的打桩方式

B.重锤低击的打桩方式

C.先四周后中间的打桩顺序

D.先打短桩后打长桩

【答案】B

【解析】桩锤的选择应先根据施工条件确定桩锤的类型,然后再决定锤重。

要求锤重应有足够的冲击能,锤重应大于等于桩重。

这是因为在施工中,宜采用"重锤低击"。

一般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从中间分头向两边或四周进行;当基坑较大时,应将基坑分为数段,而后在隔断范围内分别进行。

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

当桩基的设计标高不同时,打桩顺序易先深后浅;当桩的规格不同时,打桩顺序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参见教材194页。

31.混凝土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应将()。

A.桩孔内废浆、废渣清理干净,且待桩孔干燥后下放钢筋笼

B.混凝土导管缓慢拔起,确保混凝土正常灌注

C.泥浆与混凝土充分拌合确保桩体质量

D.废浆采用地面泥浆泵从桩孔內吸出

【答案】B

【解析】选项A,桩孔内废浆、废渣清理干净,后应保证孔内液面有一定的高度,以稳定孔壁不坍塌,后及时下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

选项C,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为保证桩体质量,灌注的混凝土不能混合泥浆,且灌注高度要超过设计高度0.5m以上,以凿除混凝土与泥浆接触后质量不合格的桩头。

选项D,正循环回转钻的泥浆是从孔内流出,反循环回转钻泥浆才采用泥浆泵从桩孔內吸出。

32.建筑主体结构采用泵送方式输送混凝土,其技术要求应满足()

A.粗骨粒径大于25mm时,出料口高度不宜超过60m

B.粗骨料最大粒径在40mm以內时可采用內径150mm的泵管

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宜大于50℃

D.粉煤灰掺量可控制在25%~30%

【答案】B

【解析】混凝土输送采用泵送方式时。

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

输送泵管安装接头应严密,输送泵管道转向宜平缓。

输送泵管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应与结构牢固连接,输送泵管转向处支架应加密。

参见教材P222。

33.混凝土冬季施工时,应注意()。

A.不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B.适当增加水灰比

C.适当添加缓凝剂

D.适当添加引气剂

【答案】D

【解析】引气剂是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能引人大量分布均匀的稳定而密封的微小气泡,以减少拌和物泌水离析、改善和易性,同时显著提高硬化混凝土抗冻融耐久性的外加剂。

兼有引气和减水作用的外加剂称为引气减水剂。

3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工,其工艺流程为()

A.支底模-支侧模-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放张钢筋

B.支底模-张拉钢筋-支侧模-浇筑混凝土-放张钢筋-养护、拆模

C.支底模-预应力钢筋安放-张拉钢筋-支侧模-浇混凝土-拆模-放张钢筋

D.支底模-钢筋安放-支侧模-张拉钢筋-浇筑混凝士-放张钢筋-拆模

【答案】C

【解析】参见教材P232。

35.屋面防水工程应满足的要求是()。

A.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

B.找平层应留设间距不小于6m的分格缝

C.分格缝不宜与排气道贯通

D.涂膜防水层的无纺布,上下胎体搭接缝不应错开

【答案】A

【解析】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

参见教材P250。

36.一般路基土方施工时,可优先选作填料的是()。

A.亚砂士

B.粉性土

C.黏性土

D.粗砂

【答案】D

【解析】路堤通常是利用沿线就近土石作为填筑材料。

选择填料时应尽可能

选择当地强度高、稳定性好并利于施工的土石作路堤填料。

一般情况下,碎石、卵石、砾

石、粗砂等具有良好透水性,且强度高、稳定性好,因此可优先采用。

参见教材P268。

37.石方爆破清方时应考虑的因素是()

A.根据爆破块度和岩堆大小选择运输机械

B.根据工地运输条件决定车辆数量

C.根据不同的装药形式选择挖掘机械

D.运距在300m以內优先选用推土机

【答案】A

【解析】当石方爆破后,必须按爆破次数分次清理。

在选择清方机械时应考虑以下技术经济条件:

1)工期所要求的生产能力。

2)工程单价。

3)爆破岩石的块度和岩堆的大小。

的机械设备进入工地的运输条件。

5)爆破时机械撤离和重新进入工作面是否方便等。

就经济性来说,运距在30~40m以内,采用推土机较好40~60m用装载机自铲运较好100m以上用挖掘机配合自卸汽车较好P274。

38.地下连续墙施工作业中,触变泥浆应()。

A.由现场开挖土拌制而成

B.满足墙面平整度要求

C.满足墙体接头密实度要求

D.满足保护孔壁要求

【答案】D

【解析】地下连续墙是以专门的挖槽设备,沿着深基或地下构筑物周边,采用触变泥浆护壁,按设计的宽度、长度和深度开挖沟槽,待槽段形成后,在槽内设置钢筋笼,采用导管法浇筑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的混凝土墙体。

(1)泥浆的组成及作用。

泥浆的主要成分是膨润土、掺和物和水。

泥浆的作用主要有:

护壁、携砂、冷却和润滑,其中以护壁为主。

(2)泥浆的控制指标。

在地下连续墙施工过程中,为使泥浆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合适的流动性、良好的泥皮形成能力以及适当的相对密度,需对制备的泥浆或循环泥浆进行质量控制。

控制指标有:

在确定泥浆配合比时,要测定其黏度、相对密度、含砂量、稳定性、胶体率、静切力、pH值、失水量和泥皮厚度;在检验站土造浆性能时,要测定其胶体率、相对密度、稳定性、黏度和含砂量;对新生产的泥浆、回收重复利用的泥浆、浇筑混凝土前槽内的泥浆,主要测定其黏度、相对密度和含砂量。

参见教材299、302页。

39.地下工程喷射混凝土掺用红星一型速凝剂时,拱部一次喷射厚度应控制在()。

A.20~30mm

B.30~50mm

C.50~70mm

D.70~100mnm

【答案】C

【解析】

参见教材318页。

40.隧道工程施工时,通风方式通常采用()。

A.钢管压入式通风

B.PVC管抽出式通风

C.塑料布管压入式通风

D.PR管抽出式通风

【答案】C

【解析】地下工程的主要通风方式有两种:

一种是压入式,即新鲜空气从洞外鼓风机一直送到工作面附近;一种是吸出式,用抽风机将混浊空气由洞内排向洞外。

前者风管为柔性的管壁,一般是加强的塑料布之类;后者则需要刚性的排气管,一般由薄钢板卷制而成。

我国大多数工地均采用压入式。

参见教材308页。

41.《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平面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其优点在于()。

A.适用于所有地区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设计

B.用图集表示了大量的标准结构详图

C.适当增加图纸数量,表达更为详细

D.识图简单一目了然

【答案】B

【解析】所谓平法即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是把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等,按照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各类构件的结构平面布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相配合,即构成一套新型完整的结构设计。

改变了传统的将构件从结构平面布置图中索引出来,在逐个绘制配筋详图、画出配筋表的做法。

优点:

(1)减少图纸数量。

(2)实现平面表示,整体标注。

参见教材336页。

42.《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平法施工图中,剪力墙上柱的标注代号为()。

A.JLQZ

B.JLQSZ

C.LZ

D.QZ

【答案】D

【解析】柱编号由柱类型代号和序号组成,柱的类型代号有框架柱(KZ)、转换柱(ZHZ)、芯柱(XZ)、梁上柱(LZ)、剪力墙上柱(QZ)。

参见教材337页。

43.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16G101)梁平法施工图中,KL9(6A)表示的含义是()。

A.9跨屋面框架梁,间距为6m,等截面梁

B.9跨框支梁,间距为6m,主梁

C.9号楼层框架梁,6跨,一端悬挑

D.9号框架梁,6跨,两端悬挑

【答案】C

【解析】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组成。

梁的类型代号有楼层框架梁(KL)、楼层框架扁梁(KBL)、屋面框架梁(WKL)、框支梁(KZL)、托柱转换梁CTZL)、非框架梁(L)、悬挑梁(XL)、井字梁(JZL),A为一端悬挑,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跨数。

如KL7(5A)表示7号楼层框架梁,5跨,一端悬挑。

参见教材338页。

44.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GB-T50353-2013),形成建筑空间,结构净高2.18m部位的坡屋顶,其建筑面积()。

A.不予计算

B.按1/2面积计算

C.按全面积计算

D.视使用性质确定

【答案】C

【解析】形成建筑空间的坡屋顶,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参见教材349页。

45.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规范》(GB-T50353-2013),建筑物间有两侧护栏的架空走廊,其建筑面积()。

A.按护栏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

B.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C.按护栏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D.按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答案】B

【解析】建筑物间的架空走廊,有顶盖和围护结构的,应按其围护结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无围护结构、有围护设施的,应按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1/2面积。

参见教材354页。

46.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结构净高2.15m楼层部位,其建成面积应()。

A.按顶板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B.按顶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C.按底板外墙外围水平面积的1/2计算

D.按底板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全面积

【答案】D

【解析】围护结构不垂直于水平面的楼层,应按其底板面的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

结构净高在2.10m及以上的部位,应计算全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及以上至2.10m以下的部位,应计算1/2面积;结构净高在1.20m以下的部位,不应计算建筑面积。

参见教材359页。

47.根据《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13),建筑物室外楼梯,其建筑面积()。

A.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面积

B.按结构外围面积计算全面积

C.依附于自然层按水平投影面积的1/2计算

D.依附于自然层按结构外层面积的1/2计算

答案:

C

【解析】室外楼梯应并入所依附建筑物自然层,并应按其水平投影面积的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