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1302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2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docx

最新苏教56科学教参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检测题及答案

五年级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变化的规律是(A)。

A.西→东;长→短→长B.东→西;低→高→低C.东→西:

长→短→长

2.日晷是测量(B)的工具。

A.体积B.时间C.长度

3.昼夜形成的原因是(C)。

A.太阳的东升西落B.乌云的遮盖C.地球的自转

4.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B)。

A.一年B.一个月C.一周

5.新月指的是天空中出现(C)。

A.月牙B.满月C.不出现月亮

6.一天中最短的影子是在(B)。

A.早晨B.中午C.傍晚

7.最早提出地球自转的科学家是(A)。

A.哥白尼B.托勒密C.牛顿

8.猫头鹰睡觉的时间是(A)。

A.早晨一下午B.中午一晚上C.傍晚一早上

9.北京故宫博物院里保存的日晷叫做(C)。

A.立晷B.地平日晷C.赤道日晷

10蜗牛出来活动的时间通常是(C)。

A.上午B.下午C.夜晚

五年级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下列物体中(B、C、D、E、F)是光源,(C)是自然光源,(B、D、E、F)是人造光源。

A、月亮B、激光C、萤火虫D、蜡烛E、电灯F、篝火G、玻璃幕墙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3、下列镜片中(a、b、c、d、e)属于凸透镜,(f、g)属于凹透镜。

4、小孔成像的原因是(光沿直线传播)。

5、越(光滑)的表面,反光效果越好。

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叫(凹透镜)。

7、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凹透镜能使光线(分散)。

8、阳光可以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9、透过红色滤光片,看到的白色衣服是(红)色的。

二、问答题

1、小孔所成的像左右颠倒吗?

为什么?

是的,小孔所成的像左右也颠倒,因为物体左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右侧,右侧发出的光线沿直线穿过小孔后会投在屏的左侧。

2、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彩虹?

空气中的小水滴使阳光发生色散,形成彩虹。

我们可以背对着太阳喷水制造彩虹。

3、为什么水滴是天然的放大镜?

因为水滴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体,与凸透镜的形状相同。

三、画图题

1、画图解释潜望镜的工作原理。

(见图1)

2、怎样设计一个可以不用回头就能看见身后景物(或后脑勺)的潜望镜?

请画出原理图。

(见图2)

五年级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要让灯泡变亮我们可以(C)。

A.用大灯泡B.用大电池C.用新电池

2.下面属于不导电的物体是(B)。

A.湿毛巾B.塑料剪刀C.人体

3.在检测暗盒的时候.如果发现小灯泡变暗,这时候暗盒里可能连着(C)。

A.一节电池B.一根导线C.一个灯泡

4.下面哪些物品不能接触磁铁(B)。

A.透明胶带B.磁带C.塑料贴片

5.下面哪种做法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AC)。

A.增大电流B.增加铁钉C.增加线圈

二、填空题:

1、请写出人们日常生活中运用磁铁的机械或物品。

磁性黑板、软盘、磁卡、磁带、带磁性的冰箱门、门吸等

2、避免触电的方法有

3、常见的导体:

常见的绝缘体:

4、家里常用的电器有:

其中你可以操作和使用的有:

三、哪些东西能被磁铁吸引住?

请在圆圈中涂上颜色。

五年级第四单元检测题

1、填图题在下图中正确标注呼吸器官的名称。

(见下图)

二、填空题

1、呼吸让我们吸进富有(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

(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2、心跳就是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心脏每收缩舒张一次),我们就会感觉到一次心跳。

3、心脏和血管是人体的血液循环器官。

三、实验操作题

收集两袋人呼出的气体,在其中一袋倒入澄清的石灰水,摇晃一下,我们可以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个实验说明:

(呼出的气体里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四、简答题

心脏为什么要推动血液不停地在血管里流动?

血液在循环流动的过程中,把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和消化器官吸收的养料运送到全身各处去,又把全身各处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通过肺和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只有心脏不停地跳动,血液才能不停地在血管里循环流动。

五年级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解释是对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事物之间的关系)等情况做出的说明。

2、做出正确的解释,需要有充分的(证据),还要利用(已有知识),进行合理的思考。

3、模型方便我们解释(难以之间观察到)的事物、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

二、判断题

1.科学家做出的解释就一定是事实,绝对正确。

(×)

2.数学公式不是一种模型。

(√)

3.对霉烂苹果成因的正确解释是有微生物在苹果内繁殖。

(√)

三、连线题

把科学家的人名与他们各自对“人眼如何看东西”的解释用线连起来。

毕达哥拉斯物体像镜子那样反射射向它的光

柏拉图光由物体发出,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眼睛

亚里士多德看见物体前,阳光与眼睛内部发出的光先混合

托勒密通过发光物体发出的光来看见东西

阿尔哈曾眼睛发出不可见的光接触物体

五、问答题

你对发生在吸水纸上颜色分解的解释是什么?

提示:

一些颜色并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而是由不同的颜色混合后组成的。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像剪刀、筷子那样能够帮助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装置,都可以称做机械。

机械可以分成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两类。

2、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轮轴、滑轮。

3、不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它能改变用力的方向;随重物上下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它能省一半的力。

4、能够传递力量的装置叫做传动装置。

二、在图上标出杠杆的支点、用力点、阻力点

三、选择题

1、齿轮传动与链条传动的差别是(

①是否能改变力的大小②是否能改变力的方向③是否省力

2、下列机械,属于杠杆的是(⑤⑩),属于斜面的是(③④⑥⑦),属于轮轴的是(②⑧⑨),属于滑轮的是(①)。

①吊车臂②水龙头③钻头④螺丝钉⑤撬棍⑥斧子⑦刀⑧门把手⑨方向盘⑩镊子

3、自行车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②),钟表采用的主要传动装置是(①)。

①齿轮传动②链条传动

四、判断题

1、人类祖先使用的生产生活工具里就含有机械的原理。

(√)

2、阿基米德说过:

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就能把整个地球撬起来。

(√)

3、斜面坡度越小,所需的拉力越大。

(×)

4、螺旋和盘山公路都是斜面的变形。

(√)

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判断题

1、人们从一些动植物的形状中得到启发,设计了柱状钢管、瓦楞纸和壳体建筑。

(√)

2、蛋壳又轻又薄,根本承受不了多大的力。

(×)

3、赵州桥是平板桥。

(×)

4、改变形状可使物体的承受力增大。

(√)

5、吊车起重臂的结构只是为了美观。

(×)

6、三角形组成的结构不但牢固稳定,而且用料最少。

(√)

二、选择题

1、最不容易变形的支架是(①)

①三角形②正方形③圆柱形

2、平板桥、拱桥、吊桥是按桥的(③)分类的。

①材料②作用③形状

3、(③)结构最稳定。

①六边形②五边形③三角形

4、铁塔、铁架桥属于(②)结构。

①薄壳②框架③实心

5、被称为“钢铁巨人”的埃菲尔铁塔在(①)。

①法国②意大利③澳大利亚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判断题

1、用种子繁殖方式栽种的植物一定比用植物的根、茎、叶繁殖方式栽种的植物长得好。

(×)

2、土豆和红薯都是用植物的根进行繁殖的。

(×)

3、菊花既可以用种子繁殖,也可以用植物的茎繁殖。

(√)

4、从植物的繁殖方式可以看出生物具有多样性。

(√)

二、选择题

1、绿色开花植物的繁殖方式主要是(①)。

①种子繁殖②根繁殖③茎繁殖④叶繁殖

2、苹果树的繁殖方式主要是(③)。

①种子繁殖②根繁殖③茎繁殖④叶繁殖

三、填空题

1、产卵或下蛋的繁殖方式叫卵生,直接生出小动物的繁殖方式叫胎生。

2、在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动物的新个体都是通过雌雄结合产生的

3、动物的繁殖行为包括雌雄的识别、交配、生产、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这些行为都是动物的本能。

4、我在妈妈“肚子”里住了天,刚出生时,我的样子是:

(身长、体重、皮肤、颜色等情况)。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判断题

1、在沉积岩中有时能够找到化石。

(√)

2、砖块也是一种岩石。

(×)

3、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

(√)

4、赤铁矿研成粉末,与液体混合,可以做成颜料。

(√)

5、地下的煤层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形成的。

(×)

二、选择题

1、地质学家是按(③)给岩石分类的。

①颗粒大小②软硬③形成方式④滴盐酸是否冒气泡

2、(④)是自然界中最坚硬的矿物①铁矿石②铜③萤石④金刚石

3、做眼镜和放大镜镜片的矿物是(④)。

①白云母②黑云母③石墨④石英

4、(②)是可再生资源。

①赤铁矿②土地③天然气④石油

5、利用石墨的(②③),工业上用它做铅笔的主要原料。

①形状②颜色③硬度④光泽

三、寻找家乡周围的各种岩石,查找资料或请教专家,辨认后做成标本。

四、制作一张保护资源的手抄报。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五单元检测题

一、判断题

1.人大脑的平均质量约为1400克。

(×)

2.人大脑的表面是十分光滑的。

(×)

3.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大脑对身体的治理是同侧关系。

(×)

4.传入神经就是运动神经,它负责将身体各处发出的信号传递给指挥中央。

(×)

5.大脑和脊髓是人体的神经中枢。

(√)

6.视觉是眼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

7.嗅觉和味觉是密切相关的。

(√)

二、填充题

1.大脑能管理人的感觉、运动、说话、情绪、记忆、分析和推理等活动,所以被称为人体的“司令部”。

2.人体内的感觉器官有眼、耳、鼻、舌等。

3.人睡眠不足时,会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思维反应不灵敏等症状。

4.耳朵是接受声音的感觉器官,听神经将信号传递给大脑,由大脑识别这些声音的含义,人就产生了听觉。

三、实践题

查阅有关资料,制定一份“科学护脑计划”。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六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交流是通过书面和口头语言的形式,与其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实验成果的过程。

2.质疑就是有根据地对自己的和别人的探究是否合理提出疑问。

3.口语交流的常用形式有描述、讨论、辩论,书面交流的常用形式图标、海报、图画。

二、判断题

1.交流的形式有好坏之分,书面交流比口语交流好。

(×)

2.交流重在发表自己的意见,不必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

(×)

3.我们应该质疑别人,也应该接受别人的质疑。

(√)

4.所有的问题都可以算做是质疑。

(×)

三、连线题(把质疑的内容与其判断标准用线连起来)

流行说法符合探究的规则

推理的过程明确、可行

收集证据的方法正确

想要探究的问题合理

四、除教材介绍的之外,写出更多的交流形式(如参加讨论会、刊物交流、电子邮件、书信)

六年级上册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一)

1、填空题

1.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

2.在适宜的温度下,乳酸菌会使牛奶发酵变成酸奶。

3.青霉分泌出的某种物质能杀死细菌,这种物质叫青霉素。

4.物体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条件下,容易发霉。

5.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二、判断题

1.在空气中、水中、地下、动植物和人体里,都有微生物。

(√)

2.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是有害的。

(×)

3.电冰箱能保鲜食物,主要是利用它产生较冷的环境,创造了使食物不容易发霉的条件。

(√)

4.只要服用抗生素,就可以有效地治疗因病毒导致的疾病。

(×)

5.生命体大都由细胞构成。

(√)

6.注射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一种方法。

(√)

三、用线把下面的科学家与他们的发现连起来

列文虎克细胞

弗莱明微生物

胡克青霉素

四、情景题

小明放学回家,口渴得厉害,他随手在水缸里舀了一杯水喝了起来。

如果你来劝阻他,你会说什么?

在显微镜下我们可以看见水中含有草履虫、水蚤、鼓藻、轮虫、钓钟虫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对人的身体有害,我们用肉眼看不见。

所以不能喝水缸里的水。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二)

一、选择题

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大地是球形的科学家是(C)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

2.你的家乡的主要地形地貌是(A)A.平原B.高原C.沙漠

3.目前人类在探底研究中达到的最深深度是(A)A.14千米B.20千米C.100千米

4.产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A.地壳的运动B.地下的温度太高C.人类的活动

5.(C)的做法是正确的。

A.向大海倾倒垃圾B.乱伐森林C.改造沙漠

二、填空题

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有高原、海洋和岛屿、平原、湿地、峡谷、沙漠。

3.地球的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4.当地震发生的时候,如果你在屋里,你应该:

到屋角狭窄处或结实的家具下躲藏。

如果你在屋外,你应该:

奔向空旷、开阔的地方。

5.沧海变桑田指的是地表发生的变化,引起地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地层运动、填海造陆等。

三、指出下面火山的各部分名称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三)

一、判断题

1、水在三态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

2、自行车生锈与潮湿的环境有关,与空气无关。

(ⅹ)

3、自然界中所有物质都是在不断变化的。

(√)

4、使紫甘蓝水变红的物质是碱性物质。

(ⅹ)

5、不同的污物,需要用不同洗涤用品清洗。

(√)

二、选择题

1、与铁生锈无关的因素是(D)。

A.水分B.空气C.水分和空气D.温度

2、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是(D)。

A.蜡烛融化B.木材做家具C.铁块变铁水D.馒头发霉

3、紫甘蓝水是(C)。

A.碱性物质B.酸性物质C.指示剂D.去污剂

三、请举例说明四种防锈的方法

1.擦去铁上面的水分。

2.在铁里加入其他物质,制成不锈钢用具。

3.在铁制品的内外上覆盖搪瓷。

4.在铁制品的表面喷漆。

5.在铁制品的内外镀上不易生锈的金属。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四)

一、填空题

1、目前已知绕太阳公转的行星有(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月球绕(地球)公转。

3、像太阳这样自己发光的天体,叫做(恒)星;像地球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叫(行)星;像月亮这样自己不发光,围绕地球运行的天体,叫做(卫)星。

4、世界上第一个进入宇宙空间的英雄是苏联宇航员(加加林)。

5、世界上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

6、2003年10月15日,我国“神舟5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宇航员是(杨利伟)。

三、问答题

1、说说月球概况。

答:

月球是地球的卫士。

月球上没有空气,也没有液态水;表面分布着许多环形山,温差很大;引力只有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2、你知道多少关于太阳的知识?

答: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太阳是一个充满燃烧气体的大气球。

太阳表面的温度高达5500度,中心温度高达1500万度,太阳已经存在46亿年,还能照耀50亿年,然后灭亡,会慢慢褪色,变成黑球,大小和地球差不多大。

3、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

请你描述:

答:

它看起像一条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

4、你知道哪些天望远镜?

答:

伽利略制的天文望远镜、光学望远镜、哈勃望远镜、射电望远镜。

5、你知道哪些航天器?

答:

国际空间站和航天飞机、行星探测器、科学实验卫星、“神舟5号”宇宙飞船、“先驱者10号”太空探测器。

6、你知道哪些航天英雄?

答:

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加加林、阿姆斯特朗

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五)

一、填空题

1、好奇心使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并试图找出答案。

2、假设是有依据的猜想。

3、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4、反映事物的内部结构、运动变化过程的实验是模拟实验。

5、对比实验有1个条件是不相同的。

二、判断题

1、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

(√)

2、所有的假设都是正确的。

(×)

3、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

4、收集证据是一个比较容易的过程。

(×)

5、实验只有两种类型。

(×)

6、同一个假设可以被多次验证。

(√)

7、做对比实验,要学会控制变量。

(√)

三、提出一个有着恐龙灭绝原因的假设

答:

多数科学家认为,恐龙生活的时期地球上气候温暖。

后来,大约6500万年以前,地球上的气候突然发生急剧变化,气温变得很低,热血的恐龙承受不了寒冷的气候,而它们又不能像其他体积小的冷血动物那样,寻找一个合适的洞穴冬眠,所以全被冻死了。

也有人认为,可能那时天空中有一颗巨大的流星陨落到地球上,引发了一场熊熊大火,大火使地球骤然升温,恐龙因不能很快排汗以降低体温,所以灭绝了。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哺乳动物偷吃了恐龙的蛋,使得它逐渐灭绝了。

还有人认为,恐龙生长后期,出现了一种有毒的植物,恐龙正是吃了这种有毒的植物而灭绝的。

四、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实验当中有哪些对比因素

答:

石子的大小、扔的高度、扔的方向等等。

六年级下册单元检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青春期男女身高最先出现快速生长。

2、青春期除了身高突增之外,另一个特点就是性发育的开始。

3、人的一生要经过胎儿期、婴幼儿期、学龄期、青春期、青年期、成年期、老年期。

二、连线题

呀呀学语————婴幼儿期十月怀胎————胎儿期

颐养天年————老年期抚育后代————成年期

勤奋求学————学龄期生长迅速————青春期

努力工作————青年期

三、简答题

我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注意哪些?

个人卫生、营养与饮食卫生、学习习惯、体育锻炼、充足睡眠、不迷恋电脑、科学用脑等。

第二单元

一、填空题

1、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相同的特征,叫做遗传现象;动物、植物的后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特征,叫做变异现象。

2、孟德尔被人们称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3、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后代与亲代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

4、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两种特征。

二、判断题

1、父母双方都是高个的,因为遗传的缘故,所生子女一定是高个的。

(ⅹ)

2、生物的每一个特征都是能遗传的。

(ⅹ)

3、太空椒是因为它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异,所以才长得果大色艳,籽少肉厚的。

(√)

三、科学探究题:

研究大豆是否也有变异

结论:

大豆在大小、颜色、芽眼等方面也存在着变异。

四、简答题

美国有一位牧民,他在自己的羊群中发现了一只腿短背长的羊。

这只羊长得很像猎犬,连最低的羊栏也跨不过去。

后来,他用这只羊培育成了一种腿短背长的良种羊——安康羊。

他利用偶尔发现的现象,培育出了人们所需要的新品种,这其中包含了什么道理?

(答:

羊群中有腿短背长的羊是因为变异的缘故,这位牧民又利用遗传规律,让这种变异遗传下去)第三单元

一、填空题

1、第一块恐龙化石是在1822年被发现的。

2、化石是在地层岩石中保存的几百万年以前死亡生物的残骸或遗迹,如骨骼、外壳、叶子、脚印等。

3、如果把不同年代的地层比做一本书,那么化石就是书页中的特殊文字。

4、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并于1859年出版了震惊世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而不适应者则被淘汰掉,这就是自然选择。

6、澄江生物化石群的发现对达尔文的经典进化学说提出了挑战。

二、判断题

1、化石是生物进化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据。

(√)

2、化石就是生物。

(×)

3、1850年左右,英国曼彻斯特城地区的黑色尺蠖(huò)蛾数量要比浅色尺蠖蛾的数量多,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4、古代的长颈鹿因为经常吃高处的树叶,因而颈部不断地变长了,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长颈鹿。

(×)

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

(√)

三、分析说明题

印度洋南部某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

你能试着用达尔文的进化观点对此现象作出解释吗?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由于岛屿上经常刮风暴,那些高大的植物就容易倒伏,甚至折断,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只有那些矮小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并繁衍后代,这样一代一代地逐渐积累下来,就形成了“那里生长的植物都很矮小,甚至贴着地面生长”的现象。

第四单元

一、填空题

1、同一栖息地上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之间会形成互相合作关系或敌对关系。

2、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叫做消费者,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叫做分解者。

3、人类的很多行为直接破坏了生态平衡,如滥施农药、过度放牧、以及过度捕捞等。

二、判断题

1、沙漠中没有生物。

(×)

2、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生活的环境没有关系。

(×)

3、凡是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的动物都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

4、如果食物链断了,就会导致生态平衡遭破坏。

(√)

5、蚯蚓、蜘蛛和屎壳郎都属于食物链中的分解者。

(×)

6、中国是世界上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

三、连线题

第五单元

一、填空题

1、指出下列物体是靠什么形式的能“工作”或运动的。

跳跃的青蛙机械能人跑步动能融化的冰热能

电脑电能风筝风能太阳光能

人的食物化学能水力发电水能

2、列举早晨起床后到出门上学的这段时间里,你经历的能量转化过程。

(1)点亮台灯:

台灯把电能——光能;

(2)用热水洗脸:

热水器把天然气中的化学能(或电能)——热能;

(3)吃饭后去上学:

你把食物中的化学能——动能

二、连线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