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81121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古诗文阅读 翻译一学案 苏教版.docx

步步高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古诗文阅读翻译一学案苏教版

学案29 翻译

(一)

  

学案目标

 1.掌握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

2.学习如何在翻译中重点落实关键词语的翻译。

3.注意审题答题规范,尤其加强审题的得分点意识。

1.(2010·江苏卷)(原文见文言实词学案)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吾不以富贵贫贱累其心者,抑吾妻之助也。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君所交皆一时贤隽,今与是人饮而欢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09·江苏卷)(原文见文言实词学案)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购仰妻子急,踪迹至通明家。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罢巡抚家居,独闻而异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然而卒无补于明之亡也,何与?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08·江苏卷)(原文见筛选信息学案“高考体悟”)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及得召见,遂见亲信。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敕公千条万端,何意临事悖乱!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欲潜师就尚于江南,并兵御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探讨

文言语句翻译是江苏卷文言文阅读的重中之重,赋分10分。

多年的自主命题,形成了江苏卷文言翻译题平稳、平易、平和的命题特色,表现在:

①三个句子,多为叙事性,以陈述句为主,兼有问句和感叹句。

②赋分点多。

几乎一字关乎一分,不可不慎。

③考点全面而突出。

全面:

从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重点虚词到特殊用法、特殊句式,乃至语气、文意通顺,多有涉及。

重点:

突出对关键实词的考查。

高考文言文翻译的规范和要求

一、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直译为主,就是要求在翻译中字字落实,把文言语句中的每个字都落到实处,每个字都要在翻译中体现出来,不得漏译一个字。

即使是遇到发语词、语

助词、语气词这些无法直译出来的词,考生也要明白哪些字词是不需要翻译出来的,要在自己的心中将它落到实处。

如(2010·山东卷):

2.意译为辅

对于少数难以直接翻译的句子或句中的部分语汇,就要根据意思来翻译。

这些需要意译的地方一般是使用固定结构及修辞手法(主要指比喻、借代、互文、委婉等)的地方。

如:

①纵一苇之所如。

译文:

任凭小船随意漂荡。

这里的“一苇”是比喻,需要把本体翻译出来。

②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译文:

能不改变自己节操志向的高官。

这里的“缙绅”采用借代手法,应译成“官员”。

③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

译文:

燕赵韩魏齐楚等六国所积存的金玉珠宝。

这里用“互文”手法,不能直译。

④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

译文:

相如请同大王拼命。

“以颈血溅大王”是“拼命(死)”的委婉说法,不可直译。

二、要识别并重点译好得分点

文言文翻译是采点赋分,而且多是1分一个得分点。

考生要通过训练,识别出句中的得分点,然后重点译好这些得分点。

否则,即便意思翻译得再对,恐怕也会劳而无功。

翻译中的得分点有:

①重要的文言实词(尤其是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活用词)

②重要的文言虚词(《考试说明》中规定的15个虚词)

③特殊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和固定句式)

三、要做到文从字顺

将古代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必须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则和表达习惯。

有些同学只注意将文言词句对译过来,而不习惯考虑通顺与否,那是不行的。

即使词句意思都翻译正确了,但是不通顺,也是要扣分的。

考生一定要养成斟酌、推敲语句的习惯。

译后的语句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

如不通顺流畅,则要润色修改。

演练体悟

对照翻译的规范和要求,指出下面译文存在的问题。

1.(2010·山东卷)入嵩山,复遇故童子时所见道人,乞其术,师事之。

译文:

(申甫)入到嵩山,又遇到了原来小孩子时见到的道人,请求他那方法,做老师侍奉他。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上海卷)尧咨(指陈尧咨)讽转运使(官员)出公(指欧阳晔,欧阳公是尊称),不使居府中。

译文:

陈尧咨讽刺转运使让欧阳公离开,不让

(他)留在州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10·课标全国卷)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译文:

贼寇进攻三天没有入城,大船借着涨水,沿着船尾攀爬到城墙垛口上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007·江苏卷)累世农夫,父以义死友,子以忠死君。

译文:

世世代代的农夫,父亲为朋友而死,儿子为国君而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译文:

吟诵明月的诗句,吟唱婉转优美的乐曲。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译文:

我这样卑微低贱的人,(却)担任侍奉东宫的职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的翻译

方法指津

1.如何判定关键词语

在翻译题中

命题人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

这些关键词有两类:

一类是实词,这是主要的;一类是虚词。

实词从词性上看,指名词、动词、形容词,重点是动词;从知识点方面看,指通假字、活用词、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重点是古今异义词、多义实词、活用实词。

虚词是指《考试说明》规定的15个虚词,重点是有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

翻译的时候,要找出这样的关键词语,明确其含义,并准确翻译。

反之,关键词语翻译错误或不准,就会丢分。

2.关键词语的翻译方法

(1)实词

①换。

对古今意义上有差别或说法名称有变化的,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的词语。

如2010年山东卷中“甫数以其术干诸公卿”中的“干”换成“拜见”。

②留。

古文语境中的专有名词,如

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器物名等,不必也无从翻译,保留原样。

③扩。

古汉语以单音节词语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语为主,这时可采用添加语素法变成现代的双音节词。

如:

操军不利,引次江北。

“操”添为“曹操”,“军”添为“军队”,“利”添为“顺利”。

译文:

曹操军队不顺利,(曹操)带领军队到江北驻扎。

④拆。

碰到古今同形而异义的双音节词一定要拆开翻译。

如2008年山东卷中“兄曰:

‘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

’于是速归之”中“无论”一词译时须拆成两个词,翻译为“不要说”。

另外,在实词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两点:

a.活用词的翻译要落实到位。

如名词活用为状语,一般要带“像……”“用……”“在……”等词语。

意动、使动用法要译为“以……为……”“使……”等。

b.对于语句中出现的较难的或陌生的词语,要借助语境及实词推断方法去破解它。

如“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

东”(《寡人之于国也》)中的“凶”字理解起来就比较难。

“凶”一般人理解为“不吉祥”“凶恶、残暴”,代入原句中都不通;联系课文谈话主体及后面的内容,可以推断“凶”应该是指“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此句译为“河内遇到饥荒,我就把百姓转移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2)虚词

①必须译出的虚词——换

a.有实词义项的须译出实义,如“之”“其”等。

b.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可以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