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957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docx

河南省新安一中届高三语文下学期冲刺试题三

2019年高三冲刺卷(三)

语文

一、文言基础(1—40题,共50分)

(一)文化常识(1—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对郡守的尊称,为郡的最高长官,后来用作刺史或知府的别称。

B.孝廉,即“孝顺廉正”。

原是察举考试科目。

明清变成对举人的雅称。

C.茂才,西汉称“秀才”,汉代察举科目,东汉因避刘庄的讳而改称茂才。

D.卒,大夫死的称谓。

对于死亡,古代天子称崩,诸侯称薨,大夫称卒。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子太傅,为古代辅佐天子的大臣。

天子年幼或缺位时代理国务。

B.《孝经》,阐述和宣扬孝道的儒家伦理经典,强调孝的“天经地义”。

C.乞骸骨,古代年老臣子请求退职的婉辞,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

D.乡党,古代五百户为党,一万二千五百户为乡。

后来指家乡或同乡。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以示成年,但体格尚未强壮,故称“弱冠”。

B.太常,封建时代官职名称,后称为太常卿,主掌祭祀、朝会等礼仪事务。

C.吏部,古代六部之一,主管官吏任免、考课、升降、调动、科举等事务。

D.致事,本指将治事权力交还给君王,表示辞去官职或到规定年龄而离职。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父忧,父亲的丧事。

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五鼓,即拂晓时分。

古人把黄昏至拂晓为五个更(鼓)次,每更相隔两小时。

C.耕耒,古代的一种翻土农具,形如木叉,上有曲柄,下面是犁头,用以松土。

D.缙绅,原意为将笏插在束腰的大带上。

用于对古代的官员或有钱的人的称呼。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谏,用含蓄委婉的话规劝君主或尊长,使之改正错误。

B.华屋,装饰华美的屋宇,是古代君臣朝会、议事的地方。

C.寡人,意为寡德之人,是先秦诸侯与后来诸侯王的自称。

D.为寿,指在老人过生日时向老人敬酒,祈祝他健康长寿。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公府,三公官署,属中央一级的机构。

东汉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

B.两千石,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因其官秩为二千石,故以“二千石”代称。

C.宰相,封建时代辅助帝王处理国事的最高行政职务,位在御史大夫之上。

D.君侯,秦汉时称列侯而为丞相的官员。

汉以后,用为对达官贵人的敬称。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践阼,走上阼阶主位,常指即位。

古代庙寝堂前东面的主阶称为“阼阶”。

B.畿,古称王畿,指王都管辖的方千里地面,汉称京畿,指京城管辖的地区。

C.祠,供奉皇家祖宗或有功德的人的房屋。

而为活人建立祠的称为“生祠”。

D.田秩,指田禄,泛指俸禄。

先秦卿大夫的俸给来自采地或公田,故称田禄。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髡钳,古代刑罚名,指将头发剃掉,用铁箍束住脖子。

髡,剃去头发;钳,用铁圈束颈。

B.单于,匈奴称其最高首领为“撑犁孤涂单于”,并以其名为国号。

单于,是汉译的简称。

C.孝文,汉帝刘恒谥号。

《律法》为“文”,但汉以孝治国,继嗣皇帝谥号都有“孝”字。

D.陛下,指宫殿中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用为对帝王的尊称。

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休沐日,用于休息和洗头的假日,是始于汉朝的五日一休沐的休假制度。

B.元年,在位之君或即位新君改换年号称建元。

用新年号的第一年称元年。

C.耆老,六十岁为耆,七十岁为老。

古代专指德行高尚、受人尊敬的老人。

D.诣阙,指前往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阙,是宫门两侧的楼台,借指宫廷。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字,或称小名、乳名,是孩子出生后父母给起的昵称,供父母长辈、亲近之人称用。

B.藩镇,亦称方镇,唐代始设的军镇。

藩是“保卫”之意,镇是指军镇。

长官多为经略使。

C.和亲,即和戎、和蕃,指封建君主为免于战争利用婚姻关系与边疆各族统治者结亲和好。

D.箕踞,席地而坐时,两脚岔开,形状像簸箕一样。

这是一种不拘礼节、傲慢不敬的坐姿。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师,本指周天子直辖的六军,后指天子直接统领的军队。

B.中朝,天子在宫廷内处理政事之处,与之相对的是“东朝”。

C.工部,古代中央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水利、土木、工程等。

D.都堂,尚书省长官处理政务的厅堂。

“都”意思是“总揽”。

1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冠军,冠军将军。

本指列于诸军之首。

今常指体育运动等竞赛中的第一名。

B.宰相,古代辅佐君王掌管国事的最高长官的通称。

通常和丞相的职位相当。

C.封事,密封的奏章。

古时朝廷下达诏书,为防有泄漏,用皂囊封缄,故称。

D.逊位,也称让位、退位,多指君王放弃职务和地位。

此指王弘的谦让行为。

1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忧,母亲的丧事。

古代官员遭逢父母去世时,按照规定需要离职居家守丧。

B.谥号,古代皇帝、贵族、大臣等人死后根据生平事迹给予的带有褒扬的称号。

C.蒙尘,本义是指蒙受风尘,古代多指君王因为战乱,逃亡在外,是委婉说法。

D.行在所,也称“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有时也专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

1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净,原为道家语,指一切顺其自然,人力不必强为。

这里是一种治理策略。

B.诣阙,前往朝廷。

阙,皇宫前面两侧的高大楼台,常用来代指朝廷或者京城。

C.持节,持着旄节。

节,即旄节,使者所持的信物,以竹为竿,上缀以绵羊尾。

D.明府,汉魏以来对郡太守的尊称,使君,即“史君”,是对州郡长官的的尊称。

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祠堂,又称“祠庙”,是供奉、祭祀神鬼、祖先或先贤的场所。

B.烝尝,祭祀的名称,冬祭曰烝,秋祭曰尝。

这里代指四时祭祀。

C.察,指察举,指经过考察、向上推选、再进行策试的选人制度。

D.府君,汉朝时称刺史为府君。

《孔雀东南飞》有“府君得闻之”。

1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党项人在西北部建立的政权,因其在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B.酋,.旧称少数民族或外族的首领。

有时也指盗匪、侵略者的首领。

C.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三国演义》中就经常提到“京师”。

D.内禅,世袭制王朝的君主将君位禅让与异姓的血亲,称“内禅”。

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元,全称大元或蒙元,蒙古族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

B.起居注,古代记录帝王将相的言行录,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C.召对,指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D.太祖,先祖称谓,后来一般指开国帝王或王朝始封之君的庙号。

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契丹,古代国名,后来改国号为辽,先后与五代和北宋并立,与中原常发生争端。

B.迟明,黎明。

古代常根据天色变化来纪时,如“日入”“黄昏”“人定”“寅时”等。

C.车驾,原指帝王所乘的车,有时因不能直接称呼帝王,于是又可用作帝王的代称。

D.陛下,指宫殿立有护卫的台阶下,因群臣不可直呼帝王,于是借为对帝王的尊称。

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指乡试,是科举时代在京城贡院举行的一次选拔人才的考试。

B.幕府,将帅在外临时设置作为府署的营帐,代指将帅办公的地方。

C.御史,春秋战国时期掌管文书和记事,秦朝后专司纠察弹劾官员。

D.宪府,御史所居的官署,专司弹劾之职。

“宪”的意思是“法令”。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选,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武科举是由礼部主持的选拔武官的考试。

B.夏,党项人西部建立的一个政权,因在宋朝西方,宋人称之为“西夏”。

C.笏,古代臣子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

D.太尉,秦汉时期中央掌军事的最高官员,后来逐渐成为一种虚衔或加官。

2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户部,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田地、学校、赋税、俸饷等财政事宜。

B.召对,意思指君主召见臣下令其回答有关政事、经义等方面的问题。

C.金,即大金,国号,女真族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后建立的王朝。

D.检校,加官标识,“检校”官职没有事职权,只表示皇帝对其恩宠。

2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第,指考核、科举、考绩成绩优异,这里是指萧燧科举“进士及第”。

B.秋试,指科举时代地方为选拔举人所进行的考试。

由于秋季举行﹐故称。

C.轮对,又称“轮当面对”,宋代制度,指官员轮值,上殿策对时政利弊。

D.持节,拿看旄节。

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它代表着官员的高贵。

2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即大理寺,封建时代掌管刑狱,审核刑狱重案以及监察各级官员。

B.藉田,封建时代天子亲自耕种的农田。

天子躬耕藉田,以示对农业重视。

C.经筵,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但至宋代始称经筵。

D.屯田,是指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便取得军粮、税粮供应的制度。

2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羽林,皇家禁卫军。

汉代称“羽林骑”,其意“为国羽翼,如林之盛”。

B.量移,多指因罪贬谪边远地方任职的官吏,遇赦时酌情调迁近处任职。

C.禄俸,古代官吏履行职责的报酬。

一般“俸”指钱币,“禄”指谷物。

D.祭酒,古代主管国子学或国子监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教育部长。

2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守,郡的最高长官。

秦时称“守”,汉景帝更名为太守,后为州郡长官的敬称。

B.刺史,始为派出巡行郡县的监察官,后成“州”级最高行政长官,曾改称“牧”。

C.食邑,古代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故称食邑。

邑,诸侯分给卿、大夫的封地。

D.元年,帝王或诸侯即位的第一年,也指帝王改用年号的第一年。

这里是指后一种。

2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贵,宫中的权贵,即指有权势的太监。

中,即禁中,指皇宫大内。

B.公主,封建社会通常是对皇帝女儿的称谓,公主封地,常称为食邑。

C.青宫,古代太子居东宫。

东方属木,色为青,故称太子居所为青宫。

D.致仕,是古代臣子退休或因故离职的婉辞。

致仕,意为还禄位于君。

27.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脱去平民穿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为官。

B.南面,担任大臣。

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先例。

如果典章制度没有明确规定,古人就参照“故事”来行事。

D.春秋,是儒家经典,我国现存最早编年体史书。

它叙事简要,深寓褒贬。

2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建康,今天开封在六朝时期的名称。

还曾用名越金陵、秣陵、建邺、应天等。

B.行在,指天子所在的地方。

天子在京师,或出巡狩,不可豫定,故言“行在”。

C.致仕,古代将官员退休称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参政,“参知政事”的省称,为宰相的副职,是封建时代最高政务长官之一。

2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单于,古代藏族领袖的称呼,与匈奴君主被称“赞普”不同。

B.印绶,印信和系印的丝带。

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C.承制,秉承皇帝旨意而便宜行事。

古代帝王的命令叫“制”。

D.太学,古学设在京城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

首设者是汉武帝。

3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辟,也称为辟召、辟除,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某人作为掾属。

B.六艺,指礼、乐、诗、易、书、数等六种古代的学问和技能。

C.太学,是设在京师的全国最高教育机构,始自汉代的汉武帝。

D.阉竖:

对宦官的蔑称。

阉,割去男人的或雄性动物的生殖器。

(二)文言断句(31—40题,每小题2分,20分)

3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新课标Ⅰ)

休烈寻转工部侍郎、修国史,献《五代帝王论》,帝甚嘉之。

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体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代宗即位,甄别名品,宰臣元栽称之,乃拜右散骑常侍,依前兼修国史,累封东海郡公,加金紫光禄大夫。

(节选自《旧唐书·于休烈传》)

A.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B.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C.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D.宰相李揆矜能忌贤/以休烈修国史与己齐列/嫉之/奏为国子祭酒/权留史馆修撰以下之/休烈恬然自持/殊不介意/

3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4年新课标Ⅱ)

淳安公主赐田三百顷,复欲夺任丘民业,(韩)文力争乃止。

(韩)文司国计二年,力遏权幸,权幸深疾之。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郎中李梦阳进曰:

“公诚及此时率大臣固争,去‘八虎’易易耳。

”(韩)文捋须昂肩,毅然改容曰:

“善。

纵事勿济,吾年足死矣,不死不足报国。

”(节选自《明史·韩文传》)

A.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B.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C.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D. 而是时青宫旧奄刘瑾等八人号“八虎”/日导帝狗马/鹰兔/歌舞/角抵/不亲万几/文每退朝/对僚属/语及辄泣下/

3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5年新课标Ⅰ)

(孙傅)迁至中书舍人。

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给事中许翰以为傅论议虽偶与轼合,意亦亡他,以职论事而责之过矣,翰亦罢去。

(节选自《宋史·孙傅传》)

A.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B.宣和末/高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C.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田无丝毫之益/ 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置/

D.宣和末/髙丽入贡使者/所过调夫治舟/骚然烦费/傅言/索民力以妨农功/而于中国无丝毫之益/宰相谓其所论同苏轼/奏贬蕲州安罝/

3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5年新课标Ⅱ)

(来护儿)及长,雄略秀出,志气英远。

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場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进位上开府,赏物一千段。

(节选自《北史·来护儿传》)

A.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B.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C.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呈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D.会周师定淮南/所住白土村/地居疆埸/数见军旅/护儿常慨然有立功名之志/及开皇初/宇文忻等镇广陵/平陈之役/护儿有功焉/

3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6年新课标Ⅰ)

(曾公亮)以端明殿学士知郑州,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公亮明练文法,更践久,习知朝廷台阁典宪,首相韩琦每咨访焉。

(节选自《宋史·曾公亮传》)

A.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B.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C.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D.为政有能声/盗悉窜/他境至夜户不闭/尝有使客亡橐中物/移书诘盗/公亮报/吾境不藏盗/殆从者之廋耳/索之/果然/

3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6年新课标Ⅱ)

(陈登云)还朝,会廷臣方争建储。

登云谓议不早决,由贵妃家阴沮之。

十六年六月遂因灾异抗疏,劾妃父郑承宪,言:

“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不但惠安遭其虐焰,即中宫与太后家亦谨避其锋矣,陛下享国久长,自由敬德所致,而承宪每对人言,以为不立东宫之效。

干扰盛典,蓄隐邪谋,他日何所不至?

”疏入,贵妃、承宪皆怒,同列亦为登云危,帝竟留中不下。

(节选自《明史·陈登云传》)

A.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B.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C.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D.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

3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6年新课标Ⅲ)

傅珪迁左中允。

武宗立,以东宫恩,进左谕德,充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时词臣不附刘瑾,瑾恶之。

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费宏为礼部尚书。

(节选自《明史·傅珪传》)

A.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B.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C.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D.谓《会典》成于刘健等/多所糜费/镌与修者/官降珪修撰/俄以《实录》成进/左中允再迁翰林学士/历吏部左/右侍郎/

3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新课标Ⅰ)

弘微本名密,犯所继内讳,故以字行。

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弘微家素贫俭,而所继丰泰,唯受书数千卷,遣财禄秩,一不关豫。

A.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B.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C.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D.童幼时/精神端审/时然后言/所继叔父混名知人/见而异之/谓思曰/此儿深中夙敏/方成佳器/有子如此/足矣/

3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新课标Ⅱ)

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嘉年未二十,既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使诣舞阴,而李氏遂降。

A.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B.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C.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D.更始即位/舞阴大姓李氏拥城不下/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熹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4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017年新课标Ⅲ)

神宗召对,除集贤校理、同知礼院,编修中书条例。

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A.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B.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C.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D.初/选人调拟/先南曹/次考功/综核无法/吏得缘文为奸/选者又不得诉长吏/将奏罢南曹/辟公舍以待来诉者/士无留难/

二、古代诗词阅读(41—42题,每小题2分,4分)

上将行耿淖

萧关扫定犬羊群,闭阁层城白日曛。

枥上骅骝嘶鼓角,门前老将识风云。

旌旗四面寒山映,丝管千家静夜闻。

谁道古来多简册,功臣唯有卫将军?

4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扫定”说明战争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而“犬羊群”表示对敌人的蔑视。

B.楼阁层城,落日余晖,景象雄阔。

“闭”字暗示了严阵以待,防卫谨严。

C.马是良马“骅骝”,表明边关将士装备精良,将是“老”将,能征善战。

D.写旌旗招展映照山川,烘托军威强盛;“寒山”暗示出战争形势的严峻。

忆昔①陆游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②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注】①此诗写于诗人任闲职之时。

②古代的一种兵车。

用以瞭望敌军。

4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年随军强渡渭水,看到遗民提着酒浆慰问宋军,诗人激动地流下眼泪。

B.三、四两句刻画出当年从军的诗人时刻为北伐做着充分准备的爱国形象。

C.人们“共道”而诗人“老病”,这个的现实展现出诗人功业无成的无奈。

D.“逡巡”二字写出诗人当前因身体老病而深感抱负无法施展的仿徨心理。

三、小说阅读(43—48题,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12分)

你不是一个俗人(节选)王朔

一间花里胡哨、从外边看像个发廊或彩扩冲印店的临街房内,于观正在和一个胖乎乎的女同志谈心:

“为什么要跟人家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