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80890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5.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docx

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17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查时间:

120分钟满分:

100分考查内容:

必修5全册)

第Ⅰ卷阅读题(44分)

一、现代文阅读(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

2分,共6分)

①读小说除了注意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外,还要注意到纵向和横向的情况。

所谓纵向,指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传统是什么,这个传统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所谓横向,即考察我国古典小说与西方小说有哪些明显差异,我们从鉴赏的角度出发,应该怎样看待这种差异。

②具有文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神话传说是文学和历史的起源。

而在中国,神话传说既发展为用散文写成优秀的史传文学如《左传》和《史记》,也同时发展为被前人称之为“稗官野史”的小说。

换句话说,我国的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密切的血缘关系。

唐代传奇小说如《柳毅传》《莺莺传》《李娃传》《霍小玉传》等,从体裁到表现手法,受史传文学的影响固然是十分明显的了;就连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也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

《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它跟历史的关系血肉相连自不消说,就是在《水浒传》里,作者着重描写了若干主要的英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武松等,无不具有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特点。

《西游记》是连缀了若干个取经故事而成的,每个故事从开端到结束,无不有头有尾,都属于我国传统史书中“纪事本末”体的类型。

中国封建时代的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时讲究“史笔”,即语言要求精练,事实要求详备,同时还要通过细节描写来体现作者的爱憎是非感。

古典小说继承了这一传统,刻画人物要求尽量全面,要“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史通》中的观点),并能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鲁迅语,下同),特别是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更要达到“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的艺术水平。

这在《聊斋志异》《

儒林外史》和《红楼梦》中都可以找出不少的具体例证。

这是我国古典小说从优秀的历史著作中继承下来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传统。

③除了继承史学著作的这一优良传统之外,我们一定不能忘记,中国古典小说是继承了自唐宋以来即已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而逐渐发展下来的。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最初都是民间艺人的口头说唱,经过长期积累而内容日益丰富,最后才写定为书面语言,成为杰出的文学作品的。

所谓“章回小说”的“回”,就是说书艺人在一个单位时间内所讲述的故事内容。

除了长篇巨著外,还有一些短篇故事,从宋元直到明清,在文学史上被称为“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

唐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而说话人所用的故事底本,就叫“话本”。

如果有人摹拟这种“话本”的体裁来写故事,就叫“拟话本”。

比如《错斩崔宁》是宋元话本,而《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就是明代的拟话本,至于《快嘴李翠莲记》,则是宋元时代比较原始的说唱体故事了。

这种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过来而形成的小说传统,无论其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都同封建士大夫只靠用书面语言写成的作品有极为明显的差别。

明清以来,凡是第一流的小说,像《聊斋志异》这种用古汉语写成的故事,以及《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纯属文人笔下的创作,其所以能长久流传并为广大读者所喜爱,可以说都是从说唱文学的传统中汲取了丰富营养的结果。

从神话传说演进为稗官野史,再通过民间的说唱体的艺术形式,最后经过文人的加工写定,并发展为文学家个人的创作,就是我国古典小说形成和发展的整个历程。

(选自吴小如《古代小说鉴赏》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小说”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小说的源头是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同时也是史传文学的源头,所以古典小说同史传文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B.中国古典小说继承了史学著作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唐代传奇,还是元明以来的长篇小说,都同史传文学一脉相承。

C.中国古典小说深受史学家撰写历史著作时讲究“史笔”的传统的影响,刻画人物力求全面,评价人物爱憎分明。

D.中国古典小说经历了从神话传说到稗官野史,继承史学和说唱文艺的传统,经文人加工,发展为文学家个人创作的发展过程。

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读小说既要注意中国古典小说的历史传统和它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又要注意古典小说和西方小说之间的差异。

B.中国古典小说都是运用传统史书中的纪事本末体的方式进行创作的,如《西游记》连缀若干故事,每个故事

都有头有尾。

C.在施耐庵对鲁智深、林冲、武松等若干主要英雄人物的描写中,我们都能看到史书中人物传记的特点。

D.中国古典小说,如《聊斋志异》中,可以找到作者在诙谐中表现悲戚,在委婉中予以鞭挞的具体例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典小说对于人物的描写细致、详备,对于反面人物,高明的作者已经能达到无一贬词却又针砭透彻的艺术水平了。

B.“说话人”讲话的底本叫“话本”,用“话本”的方式写成的短篇故事叫“话本小说”,“拟话本”是在“话本小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C.正因为汲取了说唱文学的丰富营养,《三国演义》《儒林外史》等一流的小说才能长久地流传,并为广大读者所喜欢。

D.继唐宋以来广泛流行的说唱文艺之后,中国古典小说出现了《水浒传》《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红楼梦》等这些纯属文人笔下的作品。

二、古诗文阅读(20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8题。

张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少好学,博览众书。

弱冠察孝廉,不就,刺史陶谦举茂才,不应,谦以为轻己,遂见拘执。

(赵)昱倾身营救,方以得免。

汉末大乱,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策临亡,以弟权托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

权悲感未视事,昭谓权曰:

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乃身自扶权上马,陈兵而出,然后众心知有所归。

权既称尊号,昭以老病,上还官位及所统领。

更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食邑万户。

昭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于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

后蜀使来,称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权叹曰:

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明日,遣中使劳问,因请见昭。

昭坐定,仰曰:

臣思尽臣节,以报厚恩,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

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

若以偷荣取容,此臣所不能也。

权辞谢焉。

权以公孙渊称藩,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

昭谏曰:

渊背魏惧讨,远来求援,非本志也。

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

权与相反复,昭意弥切。

权不能堪,案刀而怒曰:

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

昭熟视权曰:

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

因涕泣横流。

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

然卒遣弥、晏往。

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

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

渊果杀弥、晏。

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

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门户。

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

年八十一,嘉禾五年卒。

谥曰文侯。

(节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B.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C.夫为人后者/

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D.夫为人/后者贵能负荷先轨/克昌堂构/以成勋业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盗满山/孝廉何得寝伏哀戚/肆匹夫之情哉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陈兵而出陈兵:

列阵

B.志在忠益,毕命而已毕命:

完毕,竭尽

C.而数于众中折孤折孤:

折服我

D.昭熟视权曰熟视:

注目细看,凝视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弱冠:

古代男子18岁称弱冠。

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

后世泛指男子二十左右的年纪。

B.孝廉是汉武帝时设立的察举考试,以任用官员的一种科目,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C.茂才和秀才同义,东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

这也是汉代选拔人才的察举科目,到了明清两代称为生员。

D.古代官职的任免、提拔、调动都有专门的用词。

譬如文中“更拜辅吴将军”的“拜”,就是授予官职之意;这一类词

我们学过很多,如迁、除、辟、授、察、选、征、拜、转等等。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张昭在孙策创业时期,颇受倚重。

孙权称帝之后,他请求辞去官职,皇帝不但没有恩准,反而再拜官。

太后临终,呼他于床下,可见他是东吴重臣。

B.张昭性情刚直,朝见孙权,常常直言不讳,甚至违背圣意,以致宦官不让他进见。

结果使吴国在蜀使到来时受辱,却没有人能够为东吴挽回面子。

C.张昭受遗命辅佐孙权,忠心耿

耿。

在对待公孙渊的问题上,张昭和孙权意见不合,张昭毫不退让,孙权大怒甚至拔出刀威胁要杀了他,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主张,事实也证明了他是对的。

D.张昭两次被弃置不用,又两次被召回,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忠君爱国的思想和刚正不阿的性格,也从侧面反映出孙权较为宽广的胸襟。

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权叹曰:

使张公在坐,彼不折则废,安复自夸乎?

(3分)

(2)权数慰谢昭,昭固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3分)

(二)名篇背诵(6分)

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⑴庄子《逍遥游》描写迁徙南溟的大鹏击水之广、飞升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

⑵《滕王阁序》当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滕王阁秋天特有的的秋水秋色。

上句设色淡雅,下句设色浓重,在色彩的浓淡对比中,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⑶《陈情表》中化用晋成公绥《<乌赋>序》中的典故:

“夫乌之为瑞久矣。

以其反哺识养,故为吉鸟”来表达作者将尽孝心的两句是“_____,______”。

三、小说阅读(18分)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①~④题(18分)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

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

“此间管营、差拨,都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

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

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个七死八活。

”林冲道:

“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众人道:

“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

“那个是新来的配军?

”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

“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便骂道!

“你这个贼配军!

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

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

见我还是大剌剌的!

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纹,一世也不发迹!

打不死,拷不杀顽囚!

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

少间叫你便见功效!

”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

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

“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差拨看了道:

“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

“只是送与差拨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

“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

端的是个好男子!

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

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

据你的大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