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578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docx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置换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

(2)掌握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并学会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旧知的回忆、家庭小实验及录像发生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

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存在和用途1猜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的用途2

(2)通过对金属与氧气、稀硫酸(稀盐酸)、盐溶液反应的三步实验探究,逐步完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使学生感到水到渠成,易于接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家庭小实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通过对金属活动性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通过实验和游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布置家庭小实验(见下)

学生准备:

把镁条、铝片、铁片、铜片(先用砂纸除去表面氧化膜)和黄金饰品(自备)挂在家中(干燥的空气中)观察现象并记录到下表中。

提示:

重点观察各金属表面的金属光泽是否有变化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Mg

Al

Fe

Cu

Au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的用途不仅与它们的物理性质有关,而且还与他们的化学性质有密切的关系。

今天我们来重点研究它们的化学性质。

[投影]家庭小实验表格。

每小组汇报交流。

通过家庭小实验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化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录象回顾]Fe、Cu、Au在氧气中加热的实验

[交流与讨论]

[话题1]金属为什么会失去光泽?

[话题2]为什么在相同条件下,不同金属失去光泽的顺序有差异?

[猜想]结合上述实验,请你对五种金属的排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与归纳]

根据Mg、Fe、Cu、Au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我们看出,镁、铝比较活泼,铁、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真金不怕火炼)

[过渡]镁与锌,铁与铜到底谁更活泼些呢?

我们能否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上述问题呢?

[启发]资料(图片资料锌与酸反应)

小组讨论:

①设计实验方案;②汇报交流

③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探讨推荐学生设计方案;

[活动与探究](见表一)

一、三组用稀盐酸,二、四组用稀硫酸。

[汇报交流]

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发生反应的金属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反应发生的剧烈程度,将以上金属按活泼性排序:

_____________。

由上述探究也可以得出:

___________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强,它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的金属活动性比_____弱,它不能置换出盐酸或稀硫酸中的氢。

关于金属与酸溶液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纳]

Mg>Zn>Fe>(H)>Cu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

[演示](补充实验)铜和稀硫酸

银和稀硫酸

[问题]怎么确定铜和银哪个更活泼?

[资料]铁和硫酸铜反应

讨论猜想规律;

[活动与探究](见表二)

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你得出铝、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

________________

关于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你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回顾旧知感悟金属的活动性,进行猜想。

 

使学生学会通过小组合作分析、解决问题。

进一步熟悉实验探究的步骤,让学生形成:

进行实验——分析现象——寻找规律——得出结论的实验思路。

 

回顾旧知,猜想和运用已学规律

 

介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总结]

经过许多类似的实验探究,我们归纳出常见金属在水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减弱

[记忆]比一比,赛一赛

[交流与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通过对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反应,与稀盐酸、稀硫酸的反应;与盐溶液的反应的探究,归纳出金属活动性顺序。

使学生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把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的零乱知识形成体系。

课堂练习:

1、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小于铝的是()

A.ZnB.KC.CuD.Mg

2、某同学为判断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

(1)将金属B放入C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C

(2)将金属B放入酸中,看能否置换出酸中的氢

(3)将金属A放入B的盐溶液,看能否置换出B

(4)将金属C放入A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A

你认为上述可以不做的实验是()

A、

(1)B、

(2)C、(3)D、(4)

3、《教与学》P2112

(2改成B是常见的金属,请写出它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5《教与学》P201、2

 

表一

活动与探究一:

一、三组用稀盐酸,二、四组用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表二

活动与探究二:

活动内容

及步骤

实验现象

预测

情况记录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有关化学方程式)

把一根用砂纸打磨过的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把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把另一根洁净的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观察

 

第二课时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小游戏】分别发给8个学生八种金属K、Na、Al、Fe、Pb、Cu、Ag、Au的卡片,请8位同学按金属活动性大小排序,规定左边的金属活动性最强。

完成以后,再请其他同学补充其他的金属。

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做些什么。

[演示]锌与稀硫酸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

[提问]除了生成氢气外,是否还生成其他物质呢?

学生猜想,

请2位学生上台操作:

分别加热试管中硫酸锌溶液和蒸馏水,

学生观察现象,并汇报。

师讲述。

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通过游戏的形式调节课堂气氛,巩固金属活动性顺序。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对比实验初步了解溶液。

 

[投影]教材P11卡通图,铁与硫酸、镁与硫酸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1、略

2、略

3、铜不与稀硫酸反应。

[投影]上面的三个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为什么锌、铁、镁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小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用途2

[提问]对于以上反应,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类别(单质,化合物)的角度分析,这些反应有何特点?

小组讨论汇报

单质+化合物另一单质+另一化合物

[归纳小结]置换反应:

教材P11

[过渡]我们知道Zn、Fe、Mg也能与盐酸(HCl)反应,它们也能置换出盐酸中氢

[投影]文字表达式:

铁+盐酸氯化亚铁+氢气

镁+盐酸氯化镁+氢气

锌+盐酸氯化锌+氢气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并讨论现象

[演示]P11铝和硫酸铜

铜和硝酸银

铜和硫酸铝

学生观察现象,能反应的写出其化学方程式,并写出反应基本类型。

(提示):

铝+硫酸铜铜+硫酸铝

铜+硝酸银银+硝酸铜

铜和硫酸铝不反应

学生讨论:

为什么铝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而铜不能置换出硫酸铝中的铝?

小结: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用途。

1、归纳:

常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应用1、2、3

[本节小结]

1、置换反应

2、学习书写两类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巩固对这两类置换反应能否发生的判断依据。

以文字表达式为铺垫帮助学生完成化学方程式

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置换反应的特点,进一步理解其概念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导学知识目标点:

1、金属的化学性质:

(3条)

2、置换反应的概念。

3、金属与酸、盐性液反应现象。

4、金属活动顺序表及其应用(3条)

课时:

1课时

导学方法:

猜想与探究—观察与检验—分析与归纳—解释与结论

导学过程:

一、课前导学:

1、铁能在纯氧气中燃烧吗?

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金属活动性顺序:

3置换反应:

1、金属与氧气反应

镁、铝常温下很容易反应,铜铁常温下反应很慢,金在高温下也不反应。

结论:

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

活动性:

Mg、Al>Fe、Cu>Au

2、金属与酸的反应

实验探究1:

金属

现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Mg+2HCl=MgCl2+H2↑

Mg+H2SO4=MgSO4+H2↑

Zn+2HCl=ZnCl+H2↑

Zn+H2SO4=ZnSO4+H2↑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结论:

不同的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活动性:

3、置换反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4、金属与某些可溶性盐溶液的反应

实验

现象

化学方程式

铝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

溶液蓝色变浅,铝丝上附着一层红色固体

2Al+3CuSO4=Al2(SO4)3+3Cu

铜丝浸入硝酸银溶液中

铜丝上附有银白色固体,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Cu+2AgNO3=Cu(NO3)2+2Ag

铜丝浸入硫酸铝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结论:

活动性:

5、金属活动性有强逐渐减弱

KCaNaMgAlZnFeSnPb(H)CuHgAu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6、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重要应用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K_____CaFe_____ZnCu_______Ag

②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为什么?

①Zn+HCl——②Mg+H2SO4——③Cu+HCl——

④Fe+H2SO4——⑤Ag+H2SO4——

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在金属活动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为什么?

①Zn+CuSO4——②Cu+AgNO3——③Ag+ZnSO4——④Fe+CuSO4——

课堂练习:

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_____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_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_____里置换出来。

2、金属活动性大于铁,小于铝的是()

A.ZnB.KC.CuD.Mg

3、某同学为判断A、B、C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

(1)将金属B放入C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C

(2)将金属B放入酸中,看能否置换出酸中的氢

(3)将金属A放入B的盐溶液,看能否置换出B

(4)将金属C放入A的盐溶液中,看能否置换出A

你认为上述可以不做的实验是()

A、

(1)B、

(2)C、(3)D、(4)

4、我们常说的“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

A、金的熔点高B、金的硬度大

C、金的密度大D、金不活泼,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课外练习:

1、将光亮的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铁钉表面由___色变为____色;溶液由________色逐渐变为_____色。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设计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案,填写在下表(括号中为杂质)

混合物

除去杂质的化学方程式

主要操作步骤

铜粉(锌粉)

FeSO4溶液(CuSO4)

4、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时,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说明水中有

A.钾的化合物B.钠的化合物C.钙的化合物D.铁的化合物

5.将过量的铁粉放入含AgNO3和Zn(NO3)2的混合溶液中,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上留下的金属是

A.AgB.Fe、AgC.Zn、FeD.Zn、Fe、Ag

6、将13g锌样品放入足量的硫酸中反应,放出的氢气是0.36g,则铁样品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

A.MgB.AlC.CuD.Fe

7、市售紫葡萄的表面常附有一种浅绿色的斑点,它是为了防止霉菌而喷洒的农药“波尔多液”,“波尔多液”是由硫酸铜溶液与石灰乳按一定比例混合而制成的;混合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配制时不能用铁制容器是因为

8、有X、Y、Z三种金属,把Y投入到XCl2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把X投入到Z(NO3)2溶液中,Z析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金属活动性顺序是Y>X>Z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X>Z>Y

C、X、Y、Z可能是:

铜、锌、汞D、X、Y、Z可能是:

铁、镁、铜

 

8.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

学习重点:

置换反应

学习过程:

(内容:

P4~P11)

知识回顾:

黄铜与黄金外观相似,如何区分他们呢?

自主学习:

1、常温下,镁铝能否与氧气反应?

能则写出化

学方程式

2、常温下,铁铜能否与氧气反应?

(同上)高温时?

3、常温下,金能否与氧气反应?

高温时?

结合以上1、2、3题,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

-----------------------

--

4、铝为什么具有抗腐蚀性?

-------------------------------------------

5、通过哪几方面判断金属的活泼程度?

-------------------------------

6、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并仔细观察P11图8-12,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Mg+HCl=Zn+HCl=Fe+HCl=

判断Mg、HCl、MgCl2、Fe、FeCl2、Zn、ZnCl2、H2等物质,属于单质的有---------------

属于化合物的有--------------------以上三个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

尝试练习:

1、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

至今保护仍十分完好

,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的氧化物易发生还原反应

C、铝不易氧化D、铝易氧化,铝的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有保护内部铝的作用

2、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是()

A、FeOB、Fe2O3C、Fe(OH)2  D、Fe3O4

3、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反应情况

如图所示,则A物质是   B物质是      。

4、

什么叫置换反应?

试举两例(用方程式)你还存在什么疑问?

课堂探究:

1、展示自学成果:

2、讨论:

为什么不易用钢刷或沙打磨铝制炊具?

-----------------------

3、你能写出等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码?

并比较反应条件有什么不同?

点评:

小结:

4、可以通过金属是否与盐酸或稀硫酸(H2SO4)或盐酸(或稀H2SO4)反应的剧烈

程度来反映金属的活泼程度,你能利用这

些药品设计一个试验来证明Mg、Zn、Fe、Cu等金属的活泼性吗?

设计试验:

记录现象:

写出方程式:

结论

点评

5、讨论:

上题中的几个方程式,从物质分类的角度分析这几个方程式有什么共同特征?

点评

小结

6、课堂小结

课堂检测:

1、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Fe+CuSO4=FeSO4+CuB、Fe2O3+3CO

2F

e+3CO2

C、Zn+H2SO4=ZnSO4+

D、Fe3O4+4H2

4H2O+3

Fe

2、(选做)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

同时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

量的稀盐酸中,

反应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A、放出H2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关系是C>B>A

3、已知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说明,一种小球代表一种元素的原子)

A、图中的反应物都是化合物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8.2金属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1认识常见金属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

2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地判断

学习重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教具:

铁片、铜片、铝丝、硫酸铝溶液、硝酸银溶液、硫酸铜溶液

学习过程:

一知识回顾:

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镁、铁、铜的活动性不同吗?

二自主学习:

1、阅读P11的活动与探究部分,并完成以下内容:

实验1:

铝丝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什么?

实验2:

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什么?

实验3:

铜丝插入硫酸铝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了什么?

2讨论:

上述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有什么特点?

属于哪种类型

3思考:

综合上述反应,你能得出铝、铜、银的活动性的强弱吗?

4写出并识记金属活动性顺序:

———————————————————

5仔细阅读P12最后一段及P13,回答下列问题:

金属活动性顺序应用时应注意的几点

①反应物的状态是()与()

②怎样比较两种金属谁较活泼?

③哪些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④怎样判断金属能否置换出其他金属

三尝试练习:

1下列各组金属中,按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的是()

AK、Mg、CuBZn、Na、HgCFe、Zn、AlDMg、Na、Cu

2将一定的铁粉放入下列溶液中,一定能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硫酸钠溶液B硝酸银溶液C硫酸溶液D氯化亚铁溶液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金比纯金属应用更为广泛B

铜和氯化物反应生成银和氯化铜

C锌和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锌和氢气D金在高温下也不与氧气反应

四你还有什么疑问?

五课堂探究:

1展示自学成果:

2你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铜、铝、银的活动性顺序吗?

实验方法:

现象:

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结论:

讨论

1以上几个方程式有什么特点,属于哪一种反应类型?

2结合上节课内容,归纳总结得出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

3讨论

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点评:

六课堂小结:

七课堂检测:

1金、银、铜曾长期作为货币金属进行流通,我国有着悠久的金属货币历史和丰富的货币文化,下列关于金、

银、

铜三种金属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金、银、铜都是不活泼金属

B单质铜可以将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

C黄铜(铜、锌合金)貌似黄金,有人以此冒充黄金行骗,其真伪可用稀盐酸鉴别

D三种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大小顺序为:

金原子>银原子>铜原子

2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且实验室只提供了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你认为能测出其中铜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____

3自来水中含有Ca2+、Na+HCO3—Cl-Fe3+等多种离子。

新买的铝锅用来烧水时内壁被水浸没的地方变黑色,这层黑色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4对X、Y、Z三种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实验过程如下:

(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X表面出现红色物质,Y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X、Z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

硫酸中,X、Z表面都产生气泡,但X产生气泡的速率明显比Z的快。

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X>Z>YBZ>Y>XCX>Y>Z

DZ>X>Y

5向氯化铜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

定的稀硫酸,反应停止后过滤除去不溶物。

向滤液中加入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Cu和FeB滤出的不溶物中一定含有

Cu

C滤液中一定含有CuSO4D滤液中一定不含有FeSO4和H2SO4

6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

难道还有例外吗?

查阅资料:

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蒸馏水中,发现钠块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到处游动,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

③往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又出现蓝色沉淀后,但没有

红色物质析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

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