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469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31.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docx

17学年下学期高一开学考试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

语文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

卷(阅读题)和第

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时间为150分钟。

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语自先秦发轫,迄于明清,世代沿用,屡见不鲜。

作为一个具有久远生命力的词语,它既有其一以贯之的基本词义,又伴随历史的演进而被赋予新的内涵。

在中国古代,“天下”一词具有深邃的文化内涵,其间所反映的人文情怀尤其值得注意。

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

如《论语》中的“颜渊问仁”,子曰: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孟子》中论述“天下不心服而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是天下之人的意思,亦即天下的百姓。

更为典型的是《孟子·梁惠王下》的记载,齐宣公问孟子:

“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这里的“天下”无疑应当理解为“百姓”或“民众”,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所体现的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

这种思想发展至北宋,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一词的人文观念继续向前拓展。

《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语,读者于其后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呼之欲出的“百姓”二字。

身为北宋名臣,目睹日渐加深的内忧外患,国家命运、民生艰难每每牵动范仲淹的思绪,他还在《奏上时务疏》中不厌其烦地阐述:

“以德服人,天下欣载;以力服人,天下怨望。

”“勿为苛酷,示天下之慈也”“不兴土木,示天下之俭”“舍一心之私,从万人之望,示天下之公”。

可以看出,“天下”一语固有的地域概念,已经明确地向人文领域拓展,这里的“天下”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风俗文明概念的引入,是“天下”一词向人文领域拓展的最重要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代表作,该书卷十三以整整一卷的篇幅,对历代人心风俗演变进行总结,极具探讨价值。

其《正始》一条中有“亡国与亡天下奚辨”的史料,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篇。

文中说:

“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

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这篇文字中所用“天下”一语,其内涵已经远远逾越“易姓改号”的历代王朝更迭,而是同“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紧密联系在一起。

何谓“仁义充塞”“率兽食人”“人将相食”?

在顾炎武的笔下,就是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

显然,《日知录·正始》中所用“天下”一语,已经不再为旧有的地域概念所能容纳,它讲的是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因此,《日知录·正始》发出的呐喊,尤其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的大声疾呼,不唯在当时激起共鸣,到了晚清,又经学人的改造,成为掷地有声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

(节选自杨艳秋《地域空间与文化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一词的内涵不断得以拓展,逐渐由一种地域概念而发展成了一种具有人文内涵的概念。

B.先秦时期,“民”的因素已经被引入到“天下”的意义中,在《论语》《孟子》中,有时“天下”就是“百姓”或“民众”的意思。

C.自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吟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我们就可强烈地感受到“天下”中那呼之欲出的“百姓”的内涵了。

D.在顾炎武笔下,“天下”一语,已经远远突破了地域概念的内涵,变成了数千年的古国文明,是中华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将“天下”注入“百姓”或“民众”的内涵,表达的是以百姓为天下的观念,这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一种具体体现。

B.《岳阳楼记》所用“天下”一词,是对“天下”人文观念的进一步拓展,更多抒发的是一种强烈的忧国情怀和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是一种自觉的主体意识。

C.风俗文明概念,也是“天下”一词中的人文内涵,它是对其人文内涵的进一步拓展表现,这是由顾炎武的《日知录》来宣告完成的。

D.明清易代酿成的道德沦丧、文化断裂及文明破坏造成的杀戮横行、相互残害,在顾炎武看来,这就是“亡国”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论语》记载: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这里的“天下”,就已经体现出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

B.在传统文化典籍中,所谓“王者”、“贤者”,都应当是以“天下之人”为“天下”,能够让百姓心服,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人。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谓“匹夫”的“责”在于坚守我们民族深厚而久远的文化传承、价值追求,而并不包括为某家某姓去守护权力。

D.从先秦到明清,在我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天下”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拓展,不仅仅是中华民族语文修辞的发展,更是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不断升华。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孙永,字曼叔,世为赵人,徙长社。

年十岁而孤,祖给事中冲,列为子行,荫将作监主簿,肄业西学,群试常第一。

冲戒之曰:

“洛阳英隽所萃,汝年少,不宜多上人。

”自是不复试。

冲卒,丧除,复列为孙,换试衔,擢进士第,调襄城尉、宜城令,至太常博士。

御史中丞贾黯荐为御史,以母老不就。

韩琦读其诗,叹誉之,引为诸王府侍读。

加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

王韶以布衣入幕府,建取熙河策,永折之曰:

“边陲方安静,无故骚动,恐变生不测。

”会新筑刘家堡失利,众请戮偏裨以塞责。

永曰:

“居敌必争之地,军孤援绝,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

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

”竟用是降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时仓法峻密,庾吏受百钱,则黥为卒,府吏亦如之。

神宗问:

“此法既下,吏尚为奸乎?

”对曰:

“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邪?

使人畏法而不革心,虽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也。

”议复肉刑,事下永。

永奏曰:

“刻人肌肤,深害仁政,汉文帝所不忍,陛下忍之乎?

”神宗曰:

“事固未决,待卿始定耳。

”不果行。

入判将作,进端明殿学士。

病不能朝,神宗遣上医调视,六命近侍问安否,至虚枢密位以待。

辞去益力,提举崇福宫。

逾年,起知陈州,徙颍昌。

永裕起陵,许、汝当运粟数十万斛于陵下,调民牛数万,永请而免。

元祐元年,迁吏部,又属疾,改资政殿学士兼侍读,提举中太一宫,未拜而卒,年六十八。

赠银青光禄大夫,赙金帛二千,谥曰康简。

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范纯仁、苏颂皆称之为国器。

(节选自《宋史•孙永传》)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B.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C.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D.永外和内劲/论议常持平/不求诡异/事或悖于理/虽逼以势/亦不为屈/未尝以矫亢形于色/辞与人交/终身无怨仇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擢进士第”意为考中进士,其中的“擢”有提拔,拔选意,往往指提升官职。

与“擢”意思相同的还有“陟”“拜”“除”等词。

B.“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又称“墨刑”。

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用墨涂在刀伤创口上,使其永不褪色,适用于较轻的罪犯。

C.“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佐的通称。

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D.“赠银青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赠谥等。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孙永因为父亲很早去世,所以被列入儿子辈中,等到祖父孙冲去世,服丧完毕,又重新列为孙辈,更换了考试名衔,才考中进士。

B.孙永被加任龙图阁直学士、知秦州,他反对王韶提出的攻取熙河的计策,后来因为新修的刘家堡失守,他为偏将进行了辩驳,而被降为天章阁待制、知和州。

C.孙永不赞同黥面等肉刑,他认为刻坏人的肌肤,只会对仁政有很深的损害,汉文帝在位时都不忍心这样做,皇帝听从了他的建议。

D.孙永对朝政大事常持论公平,颇受神宗看重。

他病重不能上朝,神宗派遣最高明的医生前去调治,又六次命身边侍从去问安,并到枢密院虚席等待。

范存仁和苏颂都称赞他有治国之才。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居敌必争之地,军孤援绝,兵法所谓不得而守者也。

尤人以自免,于我安乎?

(5分)

(2)强盗罪死,犯者犹众,况配隶邪?

使人畏法而不革心,虽在府吏,臣亦不敢必其无犯也。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

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

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简要分析。

(5分)

9.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

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理解性默写中的空缺部分。

(5分) 

(1)在《出师表》开头,诸葛亮向后主指出,先帝刘备过早去世“   ,    ”,正是危急存亡之时。

(2)《孟子•鱼我所欲也》中表示,生是我希望得到的,义也是我希望得到的,但“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作者只要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了解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老夫老妻

冯骥才

①他俩又吵架了。

②可是今天的架吵得空前厉害,起因却很平常——就像大多数夫妻日常吵架那样,往往是从不值一提的小事上开始的——不过是老婆子把晚饭烧好了,老头儿还趴在桌上通烟嘴,弄得纸片呀,碎布条呀,粘着烟油子的纸捻子呀,满桌子都是。

老婆子催他收拾桌子,老头儿偏偏不肯动。

老婆子便像一般老太太们那样叨叨起来。

老婆子们的唠唠叨叨是通向老头儿们肝脏里的导火线,不会儿就把老头儿的肝火引着了。

两人互相顶嘴,翻起许多陈年老账,话愈说愈狠。

老婆子气得上来一把夺去烟嘴塞在自己的衣兜里,惹得老头儿一怒之下,把烟盒扔在地上,还嫌不解气,手一撩,又将烟灰缸打落地上,还抓起桌上沏满热茶的大瓷壶,用力“叭”地摔在地上,看着满地碎瓷片和溅在四处的水渍,老婆子直气得她冲着老头大叫:

“离婚!

马上离婚!

③同样的怒火也在老头儿的心里翻腾着。

只见他嘴里一边像火车喷气那样不断发出声音,一边冲到门口,猛拉开门跑出去,还使劲带上门,好似从此一去就再不回来。

④老婆子火气未消,站在原处,面对空空的屋子,一种伤心和委屈爬上心头。

她想,要不是自己年轻时得了那场病,她会有孩子的。

有了孩子,她可以同孩子住去,何必跟这愈老愈混账的老东西生气?

……

⑤不知为什么,他们每次吵架过后两小时,她的心情就非常准时地发生变化,好像节气一进“七九”,封冻河面的冰片就要化开那样。

像刚才那么点儿小事还值得吵闹么?

——她每次吵过架冷静下来时都要想到这句话。

可是……老头儿也总该回来了。

他们以前吵架,他也跑出去过,但总是一个小时左右就悄悄回来了。

但现在已经两个小时了仍没回来。

外边正下大雪,老头儿没吃晚饭,没戴帽子、没围围巾就跑出去了,地又滑,瞧他临出门时气冲冲的样子,不会一不留神滑倒摔坏了吧?

想到这儿,她竟在屋里待不住了,起身穿上外衣,走出房子去了。

⑥雪正下得紧。

雪是夜的对比色,好像有人用一支大笔蘸足了白颜色,把所有树枝都复勾一遍,使婆娑的树影在夜幕上白茸茸、远远近近、重重叠叠地显现出来。

于是这普普通通、早已看惯了的世界,顷刻变得雄浑、静穆、高洁,充满鲜活的生气了。

⑦一看这雪景,她突然想到她和老头儿的一件遥远的往事。

五十年前,他们同在一个学生剧团。

她的舞跳得十分出众。

每次排戏回家晚些,他都顺路送她回家。

她记得那天也是下着大雪,两人踩着雪走,也是晚上八点来钟,在河边的那段宁静的路上,他突然仿佛抑制不住地把她拉到怀里。

她猛地推开他,气得大把大把抓起地上的雪朝他扔去,直打得他像一个雪人。

他们的恋爱就这样开始了——从一场奇特的战斗开始的。

⑧多少年来,这桩事就像一张画儿那样,分外清楚而又分外美丽地收存在她心底。

曾经,每逢下雪天,她就不免想起这桩醉心的往事。

年轻时,她几乎一见到雪就想到这事;中年之后,她只是偶然想到,并对他提起,他听了总要会意地一笑,随即两人都沉默片刻,好像都在重温旧梦;自从他们步入风烛残年,即使下雪天也很少再想起这桩事了。

但为什么今天它却一下子又跑到眼前,分外新鲜而又有力地来撞她的心?

⑨可现在她多么希望身边有一只手,希望老头儿在她身边!

她想到楼上邻居李老头,文化大革命初期老伴被折磨死了。

尽管有个女儿婚后还同他住在一起,但平时女儿、女婿都上班,家里只剩李老头一人。

星期天女儿、女婿带着孩子出去玩,家里依旧剩李老头一人——年轻人和老年人总是有距离的。

年轻人应该和年轻人在一起玩,老人得有老人为伴。

⑩真幸运呢!

她这么老,还有个老伴。

四十多年如同形影紧紧相随。

尽管老头儿性子急躁,又固执,不大讲卫生,心也不细,却不失为一个正派人,一辈子没做过亏心的事;一副直肠子,不懂得与人记仇记恨……她愈想,老头儿似乎就愈可爱了。

⑪她在雪地里走了一个多小时,老头儿仍不见,雪却稀稀落落下小了。

只有先回去,看看老头儿是否已经回家了。

当将要推开屋门时,她心里默默地念叨着:

“愿我的老头儿就在屋里!

⑫屋门推开了,啊!

老头儿正坐在桌前抽烟。

地上的瓷片都被扫净了。

炉火显然给老头儿捅过,呼呼烧得正旺。

顿时有股甜美而温暖的气息,把她冻得发僵的身子一下子紧紧地攫住。

她还看见,桌上放着两杯茶,一杯放在老头儿跟前,一杯放在桌子另一边,自然是斟给她的……老头儿见她进来,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

⑬她站着,好像忽然想到什么,伸手从衣兜里摸出刚才夺走的烟嘴,走过去,放在老头儿跟前。

什么话也没说,赶紧去给空着肚子的老头儿热菜热饭,还煎上两个鸡蛋……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小说虽名为“老夫老妻”,但主要是以气走的女性视角来展开情节,因为女性感情更为细腻丰富。

以妻子的女性视角构思小说会更生动。

B.这对老夫妻吵架不止一次,由于妻子在家中很强势,每次都是老头气得离家出走,小说结尾老头“抬起眼看她一下,跟着又温顺地垂下眼皮”的细节正说明了这一点。

C.小说以时间顺序展开,但又使用插叙来丰富情节,如插入“恋爱时”的场景,来说明她们是有很好的感情基础的,从而为和好作伏笔。

D.小说第⑧段展现了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对曾经美好恋爱往事的态度,真实再现两人感情由浓变淡,直至不屑一想、勉强维持的过程。

E.朴实是这篇小说最突出的特色,小说中的人物说着朴实的话,做着朴实的事,叙事语言也是朴实的,没有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饰,处处体现着朴实之美。

(2)小说很巧妙地运用了“前后照应”的手法,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第⑥段写到了“雪”,请简要分析其作用。

(6分)

(4)有人说:

“看这篇小说看到了幸福温馨。

”也有人说:

“看这篇小说看到了悲凉落寞。

”你怎么看,请联系文本并结合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卷(表达题)

四、语言文字应用(20分)

1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每天清晨取蜂蜜一至两勺,用温水冲服,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滋阴润肺,而且可排毒养颜。

法国大昆虫学家法布尔,把科学和文学巧妙地结合起来,用富有诗意的笔触给人们描绘了一个绚丽多姿、光怪陆离的昆虫世界。

没有强大的创新设计、生产制造能力,国家实力的提升就无从谈起,民族复兴的宏伟蓝图也只能是空中楼阁。

近日,一则消息被炒得沸反盈天:

著名品牌赛百味、星巴克出售的食物,含有名为“偶氮甲酰胺”的食品添加剂,这种添加剂也被用于制作瑜伽垫和鞋底。

雍正在位13年,竟写下了约4000万字的朱批,就连现在的专栏作家、网络写手也难以望其项背。

在《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罗贯中运用生动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胸无城府却又自作聪明、十分迂腐可笑的蒋干形象。

A.

B.

C.

D.

13.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当城镇化率过半、“乡土中国”开始转向“城市中国”时,我们也迎来了城市大发展大建设的阶段,如何建设、规划、管理好城市家园,也摆在了各级管理者的面前。

B.站在2016年的起跑线上,回望曾经的风云激荡、前瞻远方的漫漫征途,我们不禁感到自豪和喜悦,不由得不生出憧憬和渴望。

C.我省环境污染责任险推广遭遇尴尬,投保企业数量远低于周边省份,这主要是由于企业投保意识不强,普遍抱有侥幸心理造成的。

D.美国安全智库在其年度预测报告中称,2016年美国将加强在南海的活动,并加强与东南亚伙伴国家的军事合作。

14.下面填入横线上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化,就其广义而言,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______,_________。

中华儿女无论走到哪里,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

①无论在天之涯、海之角

②却经久不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③中华文化虽历经劫难

④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根——故乡的山,故乡的水,故乡的四合院,故乡的竹篱笆

⑤所有这一切都唤取游子们浓郁的中华情

⑥还有那端午的龙舟,中秋的月饼,重阳的登高,阴历年大门上贴的红纸黑字的春联。

A.⑤①③②④⑥    B.③②①④⑥⑤C.③②④①⑤⑥     D.⑤⑥③②①④  

15.2016年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将在中国杭州举办。

下面是这次峰会的会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分别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6个字。

(5分)

睡眠是生命的必需品,①,就会受到惩罚。

保证睡眠,才符合生理科学。

学习时间占用了睡眠时间,看起来是整天在念书学习,结果②。

这不仅仅是科学的事,也是法律的事。

我国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条明确规定要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

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状况调研报告显示:

七成以上的中小学生,在6点半之前就起床了;③,在高中生群体中尤为突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不足8小时、在6至8小时之间的,比例高达65%。

六、写作(60分)

17.阅读下漫画,根据漫画的立意和题后的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漫画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高一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语文学科试卷答案

1.C(试题分析:

C“百姓”的内涵在先秦时就已具备。

原文“于其后”的意思是指在“天下”这个概念背后,而不是指在有了这篇文章之后。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者常将选项的干扰点设置在一些不同的对应关系、程度、范围等上,多多熟悉误区设置的点,无疑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考点: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理解B)

2.D(试题分析:

D用顾炎武的观点来看,这是“亡天下”的表现,易姓改号,才谓之亡国。

解答此类题的步骤是:

第一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

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

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

第二步,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

阅读题干的设置常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创设情境、设问角度和命题意图。

前两者是显性的,而后者是隐性的,但又是最关键的,审题时要通过分析前两者把握命题意图。

信息筛选的主要依据是题干和文本。

明确题干要求后,就要回到文本上来,迅速找到筛选区域,找准与试题的选项对应的原句。

第三步,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

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3.A(试题分析:

A这里的“让天下”,让的是政权,“天下”这一概念里不包含“民众”“百姓”等意义,所以不能体现民本思想。

此类题一般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选项按原文顺序,依次对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

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信息错位、错解词语、强加因果(或因果倒置)、无中生有、颠倒是非将文中未然的信息说成必然等。

解题时考生应审准题干,依文索义,正确分析。

考点: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4.A(3分)

5.A(“拜”和“除”是“授予官职”的意思,无提升之意)(3分)

6.D(“神宗到枢密院虚席等待”理解错误)(3分)

7.

(1)处在敌人必争之地,军队孤立无援,这是兵法上所说的不能够防守的情形。

归罪别人来免除自己的责任,对我来说能心安吗?

(居,处在,1分;判断句,1分;尤,归罪,1分;句意2分)

(2)虽然有强盗罪刑的人要判死刑,但仍然还有很多人愿意当强盗,何况发配为奴隶呢?

要使人畏惧法令却不革除私心,即使是府史,也不敢保证他们以后不再犯法。

”(犹,仍然,1分;革,革除,改变,1分;虽,即使,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孙永,字曼叔,世世代代都是赵地人,迁到长社居住。

十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成为孤儿。

祖父孙冲任给事中,孙永被列为儿子这一辈分,受荫庇任将作监主簿,在小学修习课业时,考试常常取得第一名。

他的祖父孙冲告诫他说:

“洛阳是个英才荟萃的地方,你年龄小,不应经常在他人之上。

”从此他不再参加考试。

祖父孙冲去世,服丧完毕,又列为孙辈,更换了考试名衔,考中进士,调任襄城尉、宜城令,官至太常博士。

御史中丞贾黯推荐他做御史,他以母亲年老为由没有去就任。

韩琦读了他的诗,赞叹称誉他,引荐他做了诸王府的侍读。

后来,孙永被加任龙图阁直学士,出任秦州知州。

王韶以平民的身份进入他的幕府,提出了攻取熙河的计策,孙永当面反驳他说:

“如今边疆刚刚安静,无缘无故去骚扰,恐怕会生出难以预料的事端。

”恰好刚修筑的刘家堡失守,众人请求杀了偏将来推卸责任。

孙永说:

“处在敌人必争之地,军队孤立无援,这是兵法上所说的不能够防守的情形。

责怪别人来免除自己的过错,对我们来说能心安吗?

”孙永最终因这件事被降为天章阁待制、和州知府。

当时仓法(关于管理粮仓的法令)很严厉周密,管粮仓的小官贪污一点钱就被黥刑贬为士兵,府吏也是如此。

神宗问到:

“这法规制定下去之后,官吏们还有人敢做违法的事吗?

”孙永回答说:

“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