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167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docx

南票区葡萄产业发展项目投资申请立项书

南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可研报告

第一章 基本情况

1.1 自然概况

1.1.1地理位置、区域面积

南票区地处辽宁西部丘陵山区,居葫芦岛市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20°33’—120°52’,北纬40°12'—41°12'南与葫芦岛市连山区接壤,西北与朝阳市朝阳县为邻东北与凌海市为邻。

地貌格局大体为八山半水分半田,境内西北高、东南低,山脉连绵起伏纵贯全区,其山峦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西北多丘陵,东南有少量平地。

全区总面积为512平方公里,东西长36公里,南北宽24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1.2万亩,平地、坡地、山地各占1/3。

1.1.2水文气象

南票区属于大陆性气候,多年平均风速为3.8米/秒。

夏季以偏南风为主风向,冬季以偏北风为主风向。

历年最大平均风速5.8米/秒。

多年平均气温为9.2℃。

1月气温最低,平均为8.4℃,平均最低气温为13.8℃;7月份气温最高,平均为24.1℃,平均最高气温为28.1℃。

历史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6.7℃,历史极端最高气温41.5℃。

结冻期为11月上旬,化通期为3月下旬。

多年无霜期为186天,初霜日期为10月11日,终霜日期为4月7日。

全年日照时数为2681小时,多年平均≥10℃以上积温为3609℃。

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0%。

年平均降水量为600.6毫米,年际和年内间分配极不均匀。

降水量70%集中在6月、7月、8月三个月。

年际间最大降水量为916毫米,发生在1959年。

最小降水量为382毫米,发生在1999年。

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193.4毫米,是降水量的近2倍。

1.1.3地形地貌

南票区的地貌格局大体为:

境内西北高,东南低,地质构造属于华北陆台地燕山准地槽,山脉连绵起伏纵贯全区,其山峦多为东北至西南走向。

区内较大的山峰有四座,歪桃山、棋盘山、牛心山、香炉山,最高峰为歪桃山,海拨547米,座落在缸窑岭镇境内,最低的是黄土坎乡孤家子村,海拨56米,全区平均海拨高度为230米。

区政府所在地黄甲屯海拨高度为100米,西北多丘陵,东南有少量平地。

1.1.4土壤类型及肥力

根据南票区土壤普查资料统计,全区各类土壤总面积为76.7325万亩,土壤类型主要为棕壤土、草甸土、其中棕壤土是该区的主要土壤,总面积74.2575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96.77%,草甸土总面积0.816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23%。

全区平均土壤有机质含量1.2%,全氮0.102%,速效磷26.9PPm,速效钾146PPm,PH值6.79,全区土壤呈中性偏酸,南票区耕型土壤总体上为:

缺有机质少钾贫氮。

1.1.5水资源状况

根据南票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报告,全区水资源总量为8040.21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659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3268.05万立方米,地表和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817.84万立方米,可开采量为2279.49万立方米。

根据专家估测,只要统筹规划,合理建设蓄水方塘、提水站等综合设施,充分利用地表水;通过打机电井等手段,合理开采地下水,完全能够满足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对水资源的需要。

1.1.6土地构成

南票区土地总面积76.7325万亩,其中:

耕地园地面积18.09万亩,占总面积23.58%,其中果树6.8万亩;林地面积20.5万亩,占总面积26.7%,其中用材林2.8万亩,防护林8.1万亩,薪碳林0.53万亩,经济林大枣3万亩;水面面积1.93万亩,占总面积2.52%;居民及工矿用地面积4.17万亩,占总面积5.43%;交通用地面积0.74万亩,占总面积0.96%;未利用地面积31.3025万亩,占总面积40.79%。

从全区看,总的状况是土地多,人均耕地少,土地利用程度不够。

1.1.7农业生产环境

经辽宁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沈阳),对南票区的土壤、大气、水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评价结果表明:

符合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态环境质量标准,可以作为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

1.2 社会经济状况

1.2.1人口及劳动力

南票区现有4个乡镇、7个街道办事处,61个行政村,总户数4.8万户,14.6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7.9万人,农村劳动力3.37万人。

1.2.2农业生产现状

近年来,全区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进取、奋力开拓,农业生产、农事企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1、粮食生产

全区粮食播种面积在9万亩左右,以清种玉米为主,粮食单产亩平均350-400公斤,常年稳定在3万吨。

2、设施农业建设

2008年省农委下发了《2008~2010年辽宁省设施农业发展规划》(辽农发[2008]45号)和《关于大力发展我省设施农业的意见》(辽农发[2008]46号)文件,在全省发展设施农业,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措施。

我区抓住此次机遇,掀起了高标准日光温室建设的高潮,设施小区建设得到迅猛发展,现已建设小区113个、占地面积0.565万亩。

暖池塘镇北边的黄瓜已成为我区无公害蔬菜的特色品牌,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3、果业生产

以特色、品质、规模为中心,以果树管理为重点,加速老果树更新换代,实现规模化生产。

现有果树3万亩、240万株,以梨、李子、葡萄为主。

葡萄是我区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在葫芦岛市暖池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带领下,葡萄产业发展迅速且发展态势良好,基本形成了以暖池塘镇为主的“暖池”无公害、绿色红提葡萄生产基地,现已发展5000亩。

“暖池”牌晚红葡萄多年来一直保持着色泽好、甜度高、果粒大、无污染等优良特性,深受市场青睐,葡萄销售供不应求。

4、其他

农事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注册了“暖池”牌农产品商标,“暖池”牌葡萄获得辽宁省名牌农产品称号;葫芦岛市东沟畜牧业有限公司、葫芦岛市南票区百信饲料厂、葫芦岛市南票区沙锅屯乡双山饲料厂等3家企业被市政府认定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合作社发展迅速目前已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2个,其中在工商注册36个;葫芦岛市暖池葡萄专业合作社为国家级示范社;省级示范社3个;市级示范社4个。

1.3 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1.3.1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全区水利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农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逐年增强,荒山绿化面积逐年扩大。

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全区广大农民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尤其是在以农田基本建设和山区建设为重点的农建“大禹杯”竞赛中,连续13年获省奖杯,农民群众积极投入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为“两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近年来的节水灌溉工程和退耕还林还果建设中,同样一如既往地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使全区农业建设的规模和质量有了新的提高。

截止到2009年末,全区共有机电井198眼(其中深井16眼、大口井182眼)。

水利设施管护主体以拍卖、租赁、承包形式为主,由个人负责管护。

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措施,建立管护队伍,明确管护职责。

1.3.2农业机械与农机服务

全区各级农机服务组织7个,其中:

区级农机服务中心站1个,乡镇级农机管理服务站5个。

全区现有农机总动力6.4万千瓦,其中拖拉机404台0.8万千瓦,农用汽车、三轮车2437台3.68万千瓦,各种配套农机具287台。

年机播面积2.2万亩。

农业运输102万吨公里。

新机具新技术推广完成精少量播种面积1.38万亩,深施化肥面积2.2万亩。

1.3.3交通

南票区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葫芦岛市东北,地处葫芦岛市、锦州市、朝阳市的三市市区的三角中心地带,南距葫芦岛市区65公里,东距锦州市区43公里,北距朝阳市区6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内有锦州至南票的列车,南票矿务局内的铁路呈人字形走向,从东至西横贯全区,锦朝高速公路在我区东北部设有出口。

省二级公路朝阳-锦州港的疏港公路贯穿我区全境,区内有县区级公路2条,乡级公路4条,村村通油路,形成了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络,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230.399公里。

1.3.4电力通讯

电力供应充足,东北电网覆盖全区,农村一期、二期电网改造已于2002年底全部结束。

全区信息通讯已接入国内、国际长途自动交换网,城乡电话用户、移动电话用户以及国际互联网用户成倍增长。

邮政业务迅速便捷,安全可靠。

实现了固定、移动通信全区通话无死角。

第二章 葡萄产业综合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南票区位于葫芦岛市东北远离市区,人多地少,全区人均耕地1.26亩,农业人口人均耕地2.31亩。

虽然经过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农业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化程度低。

旱灾频繁,严重影响当地农民生产生活。

春季干旱少雨,伏旱秋吊现象常年发生,素有“十年九旱”之称。

尤其是1999—2003年连续五年的旱灾,农业大幅减产,大片树木被旱死,农业和财政收入下降,农村返贫人口增加。

恶劣的自然条件是造成全区农业生产低而不稳的客观因素,进行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葡萄产业,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是实现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同时,南票区处于资源枯竭、经济转型期,在未被利用的土地和耕地上进行葡萄产业开发,能解决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2.1 必要性

2.1.1实施葡萄产业开发是南票区对农业进行战略性调整的迫切需要

我国在加入世贸组织后,受到冲击最大之一的就是农业。

成本高、效益低、品种差,是我国农产品的现状,为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必须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围绕市场需求进行作物种植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南票矿务局为省属国有煤炭企业,行政区划在葫芦岛市南票区,全局有职工1万多人。

由于资源枯竭,2007年国家已批准破产改制,随着矿务局破产,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加之南票区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失地农民的增加,我区面临着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的巨大压力。

在未被利用的土地和耕地上进行葡萄产业开发,解决部分失地农民和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维护社会稳定,显得十分重要。

2.1.2实行葡萄产业开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

南票区作为城区,所属农村在全市新农村建设中要发挥应有的示范带头作用,但目前4个乡镇及九龙街道在山、水、林、田、路各个方面的治理力度还很薄弱,农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部分村民仍处于贫困状态,如果仅靠自身投入难以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利局面,通过实施葡萄产业综合开发,才能使农业生产得到推动,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实现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2.1.3实施葡萄产业综合开发,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南票区土地总面积76.7325万亩,有未利用地面积31.3025万亩,占总面积40.79%,发展潜力巨大,农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4620元,如何使这部分人口尽快富裕起来,缩小城乡差别。

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的“蔬菜、大枣、畜牧、水果”四大主导产业,通过葡萄产业综合开发,建设优质、高产、稳产的鲜食和酿酒葡萄基地,使农民尽快富裕起来,逐渐通过葡萄酒厂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其它产业,增加地方财政收入。

通过葡萄产业综合开发,有效提高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挥我区农业特色和资源优势,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

发展葡萄产业是消除贫困的有效举措,是促进我区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别、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2.2 可行性

2.2.1自然条件适宜、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南票区地处环渤海湾水果优势产区,距京沈高速公路25公里,交通便利,通讯畅通,群山环抱,山清水秀,无污染源,地处北纬40℃左右,七月份平均温度小于24℃,7、8、9三个月平均气温之和小于60℃,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发展葡萄产业,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产品质量优,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世界各国干型葡萄酒酿造原料黄金生产带,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2.2.2项目建设具有很多有利条件。

一是水资源有保证,经过水资源平衡分析计算,可以满足葡萄栽植的要求。

二是土地资源丰富,葡萄发展空间广阔。

尤其是坡耕地比较多,进行坡改梯后,进一步配套水利措施,不但能够减少水土流失,还将达到高产稳产高效。

三是全区有1个养殖示范基地,2个畜牧小区,规模饲养场40个,有3135个养殖大户,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10万头(只),能够提供充足的有机农肥。

四是我区葡萄产业已经形成一定的生产规模,并有一定的知名度。

在国家级示范合作社葫芦岛市暖池葡萄专业合作社的带动下,生产基地通过了绿色食品认定、所生产的红提葡萄通过了绿色食品认证,“暖池”牌葡萄获得了辽宁省名牌农产品称号,产品远销省内外。

五是在很多农民尝到了甜头,走上了致富路,带动了其他农民强烈的发展意识。

2.2.3科技服务体系健全,有可靠的技术保障

南票区水利、农业、农机、畜牧等各部门服务体系健全。

各乡镇“五站”建设完备,技术娴熟精湛。

每年都到村组、田间进行科技知识讲座,农村科技知识普及率达75%以上。

通过“科普之冬”、“三下乡”活动和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的开展,家家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此外,我们还同中国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兴城果树研究所、中国果树学会葡萄分会等省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建立了科技协作关系。

各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定期到南票区传授优良品种、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为我区的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具有可行性。

第三章 指导思想和遵循原则

3.1 指导思想

葡萄综合开发的指导思想是: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为重点,以加工企业为龙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发展机制,强化新技术推广,做大做强品牌生产,形成产供销一条龙,带动周围农民致富。

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实现农业增长和农民增收。

3.2 遵循原则

一是坚持突出重点。

以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和加工为重点,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

要突出规模性,要集中连片开发。

对项目工程要坚持高标准、高质量,使葡萄综合开发项目具有典型示范引路作用,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葡萄产业。

三是坚持发挥区域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组织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组织,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第四章 总体目标、建设任务

4.1 总体目标

“2011—2015”五年期间,葡萄综合开发的总体目标是:

以改造中低产田、开发南票区未利用土地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建设优质、高产稳产、节水高效葡萄生产基地,增强抗灾能力,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组织化程度,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

实现产值1.72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46元。

4.2建设任务

在“2011—2015”五年期间,计划建设鲜食葡萄基地1.5万亩,酿酒原料基地2万亩;万吨葡萄酒厂1个,0.5万吨保鲜库2个及包装箱厂和批发市场2处。

4.3 项目布局

4.3.1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在葡萄开发实施过程中,南票区充分考虑了城乡结合、耕地利用及未开发利用的土地现状以及水资源利用,科学规划,使项目区达到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基本实现园田化。

4.3.1.1鲜食葡萄基地建设

“2011—2015”五年期间鲜食葡萄发展到1.5万亩。

重点以沿锦赤、寺缸线及南部女儿河沿岸平原区的暖池塘镇、黄土坎乡为主。

形成两个生产基地。

4.3.1.2酿酒葡萄基地建设

“2011—2015”五年期间发展酿酒葡萄2万亩,重点以缸窑岭镇、沙锅屯乡、九龙街道为主,充分利用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开发未利用的土地资源。

4.3.2产业化经营项目

利用“产业化龙头企业+基地建设+专业合作组织”的模式,着力延长产业链条,增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

以葫芦岛市暖池葡萄专业合作社为龙头牵动发展鲜食葡萄,形成鲜食葡萄生产基地;以万吨葡萄酒厂带动万亩酒用葡萄生产基地,通过对果园进行配水,提高果品质量;通过建冷库,延长保鲜时间;“2011—2015”五年期间,在暖池塘镇、黄土坎乡建设葡萄保鲜库和批发市场,在缸窑岭镇建设葡萄深加工酿酒厂,暖池塘镇建设包装箱厂。

发挥“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优势,加快龙头企业发展。

第五章 投资概要

南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2011—2015”五年规划总投资56000万元,其中:

域外资金50000万元,群众自筹6000万元。

葡萄基地项目规划总投资32700万元,其中:

域外资金27500万元,群众自筹5200万元。

葡萄酒厂投资20000万元,全部为域外资金。

(含纯净水生产厂)

保鲜库建设投资3000万元,其中:

域外资金2500万元、自筹500万元。

包装箱厂建设投资300万元。

第六章主要措施及建设内容

南票区葡萄开发综合开发五年规划目标3.5万亩,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其主要措施及建设内容如下:

6.1基地建设项目

6.1.1水利措施

灌溉水源以地表水为主,架设输变电线路、修建蓄水池,配套水泵铺设输水管道、以微喷灌溉为主,全部为节水灌溉面积。

6.1.2农业措施

围绕葡萄基地建设,进行改良土壤、平整土地,修田间作业路。

6.1.3科技推广措施

建立4个农业综合服务站,对项目区进行技术推广跟踪指导;建成综合化验、检测室1个,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随时监测水肥动态,指导农民科学灌水施肥;培训人员3万人次;引进优良品种1万亩。

6.2产业化经营项目

“2011—2015”五年期间,预计完成产业化经营项目4个。

(1)总投资3000万元分别在暖池塘镇南边村、黄土坎乡的申家屯村新建0.5万吨保鲜冷藏库各一个。

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葡萄采收后外销打冷、保鲜贮藏错开集中上市高峰期及蔬菜外运打冷等,年实现增值销售收入1000余万元。

(2)投资2亿元,在缸窑岭镇建设万吨葡萄酒深工项目,该项目占地15亩,新建厂房4200平方米,购置年加工3万吨葡萄的生产线,项目建成后,年产干型葡萄酒1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利税1亿元。

该项目在填补我区无农产品加工项目市场空白、促进葡萄产业发展的同时,可使财政税收增加1000万元以上。

第七章 开发步骤

我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采取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做法。

整个开发计划以南票区“2011—2015”五年规划为重点,分五年实施。

2011年完成土地整理0.9万亩,建设苗圃200亩,投资8400万元,其中:

域外投资7070万元,自筹1330万元。

2012年完成土地整理面积1.5万亩,建设苗圃200亩,投资14000万元,其中:

域外投资11780万元,自筹2220万元。

建设暖池塘镇0.5万吨保鲜库,投资1500万元,其中:

域外投资1250万元,自筹250万元。

开工建设万吨葡萄酒厂,域外投资20000万元。

2013年完成土地治理面积1.1万亩,总投资10300万元,其中:

域外投资8650万元,自筹1650万元。

开工建设包装箱厂,投资300万元。

2014年建设黄土坎乡0.5万吨保鲜库,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

域外投资1250万元,自筹250万元。

2015年完善暖池塘镇、黄土坎乡批发市场。

第八章 综合效益分析

8.1 经济效益

8.1.1基地建设

开发前,项目区一般以玉米为主栽品种,产量低而不稳,坡耕地一般以谷子、红绿小豆等一些杂粮为主。

粮食产量487.5万公斤,农业产值877.5万元,纯收入577.5万元。

开发后,项目区坡耕地、山地、未利用土地发展鲜食葡萄和酒用葡萄,农业产值达17250万元,纯收入达10345万元。

8.1.2产业化项目

葡萄酒厂建成投产后年可创利税10000万元;保鲜库建设投入使用,经过贮藏可增加葡萄附加值1000万元。

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全部发挥工程效益后,新增农业产值16362.5万元,纯收入增加10767.5万元。

全区农民人均增加纯收入1346元,财政税收增加1000万元。

8.2 社会效益

葡萄产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可以大大加快全区农业产业化建设步伐,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农业的产出率,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科学合理利用未开发的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增强市场竞争力。

随着产业化的形成,可以安排部分下岗职工再就业,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8.3 生态效益

通过栽植葡萄,发展水利,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肥力。

通过实施节水灌溉,可以减少水资源的过量开采,缓解用水紧张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九章 保证措施

9.1 成立机构,加强领导

成立以区长为组长,主管农业副区长为副组长,财政、计划、农业、水利、林业、动监、科技、农电、交通、文广电、国土资源、工商等部门一把手为成员的葫芦岛市南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南票区农村经济局,为南票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的办事机构,负责制定规划、部门协调以及指导和管理项目实施的具体工作。

项目区各乡镇及九龙街道一把手亲自抓。

区委、区政府把此项工作作为考核乡镇及九龙街道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性内容,与政绩挂钩,实行奖惩。

9.2 建立“专户储存,封闭运行”的资金管理制度

由财政部门设立资金专户,专人管理,专帐核算。

葡萄产业综合开发项目的资金进入专户,封闭运行,杜绝挤占挪用现象。

要实行项目跟踪审计,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9.3 注重效益,把握质量

坚持效益第一的原则,作到开发一项建成一项,发挥效益一项,使之真正成为葡萄产业综合开发的典范,造福于农民。

效益靠项目质量来做保证。

在项目建设中,我们要大力实施精品工程战略。

一要把住规划设计关。

每项工程都要进行充分的论证,不主观臆断,不盲目施工,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

二是把住施工材料关。

所有物资,我们都要经过政府采购,确保工程质量。

三要把住施工关。

全面推行专家评审制、项目法人责任制、项目工程招投标制和项目工程监理制。

所有工程都要由合格的专业队伍施工,不合格工程一律不拨款,不验收。

9.4 积极探索机制创新,把工程管理落到实处

要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产权归属,落实管护主体,建立健全管理运行制度。

采用出售、承包、租赁、股份制等方式,把项目工程真正管起来,使它们长久地发挥效益。

第十章 结论

葡萄产业综合开发项目可以充分利用土资源优势,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我区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过分析论证和实地勘测,条件成熟,技术力量雄厚,开发潜力大,投资效益显著,对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增加财税收入。

建成一个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葡萄生产基地,促进南票区葡萄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项目不但可行,而且也十分必要。

目录

第一章工程概况1

第一节工程简述1

第二节工程内容1

第三节工程特点2

第四节施工重点与技术关键3

第五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

第二章 施工部署及组织机构设置4

第一节施工总体部署4

第二节劳动力安排8

第三节施工准备9

第三章施工进度计划12

第一节施工进度总体安排12

第二节主要进度控制点设置13

第三节施工进度计划14

第四章施工平面规划14

第一节临时设施布置14

第二节临时设施规划15

第三节现场临时用电、用水规划15

第四节施工现场管理16

第五章主要施工方法17

第一节总体施工程序17

第二节设备安装工程17

第三节通风空调工程25

第四节给排水安装工程31

第五节消防安装工程41

第六节煤气管道安装工程48

第七节供配电工程49

第六章重点工程及部位施工方法57

第一节空调系统调试57

第二节喷淋管路安装59

第三节母线的安装61

第四节消防水系统调试方案63

第五节蓄冰槽施工64

第六节设备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