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80154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1.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docx

湘教版二年级小学下音乐教案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一课天天好心情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天天好心情》。

2、能积极参与小组创编活动,大胆地进行即兴歌表演。

3、能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快乐、学习的快乐和与人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天天好心情》。

教具:

教学用琴一台、多媒体操作平台、CAI、实物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体会音乐

1、导入:

播放CAI,学生随着《快乐小舞曲》的音乐,与老师一起律动,踩着节奏点进教室。

2、师生互动:

大家现在心情怎么样?

那就用你们脸上的表情表达出来看一看!

让学生用表情来表达愉快的心情。

师:

“看来大家的心情真不错,大家天天都要拥有一份好心情!

二、体会歌曲情感

1、引入歌曲内容:

让学生说出在何时、何地、遇到什么事情会开心。

从而过渡到歌词内容之一:

“校园生活”。

(提醒关键词;书包、课本、伙伴等。

2、归纳、提示:

师生共同归纳歌词,强调语气衬词(出示课件,由学生选择)。

(“啦啦啦、哎呀呀呀、朗里格朗、赛罗赛”,由学生说出选择的原因及道理。

3、随乐模唱:

出示课件音乐,要求学生随乐模唱,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4、学唱歌曲:

分组归纳歌词,并随乐模唱,试着将歌词唱出来,师生共同纠正错误。

应以鼓励为主,强调合作。

5、教师总结:

(歌词)校园——生活——学习生活——家庭生活。

引领:

每一件事都可以让人拥有一份好心情,每一天都可以怀着好心情迎接阳光的到来,每一个人都可以让好心情充满整个生命,所以只要有好心情就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困难变得容易,生活才会更精彩。

你们的生活有多精彩呢?

请三个小组准备几分钟,然后进行展示和表演!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1、为《快乐小舞曲》伴奏。

2、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教学目标:

1、在《快乐小舞曲》的综合性表演中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参与率。

2、在唱、表演、伴奏一体的音乐环境中继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相互合作精神。

3、进一步加深对二分节奏和四分节奏的认识。

教学重点:

集体舞《快乐小舞曲》

教具准备:

打击乐若干,录音带,录音机

教学过程:

1、随录音复习《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2、随伴奏带或教师的琴声背唱《快乐小舞曲》的歌词及歌谱。

3、教师逐步出示节奏卡片,要求学生用手中的打击乐器按谱演奏。

(二分音符时三角铁可用滚奏,铃鼓可用摇奏)。

4、教师用铃鼓奏出两小节节奏,学生模仿。

5、将四张节奏卡片的节奏分配给三角铁、双响筒、铃鼓、碰铃等四种打击乐器演奏,为《快乐小舞曲》伴奏,由学生决定各自打击乐器演奏的节奏。

6、一组学生歌唱,另一组学生伴奏;然后再调换过来练习数遍。

7、学生在原位进行歌表演,动作由师生共同设计。

8、如场地允许,用《快乐小舞曲》的录音进行集体舞,教师也要参与其中,动作要尽量简单,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自信地进行舞蹈。

第二课绿色的祖国

教学内容:

1、歌表演《小树快长高》

2、听赏《绿色的祖国》《绿色的小兵》

3、音乐歌会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积极、大胆地参与演唱活动,并从中享受音乐的乐趣;

2、根据自己的理解,富有表情地演唱并配以得体的动作,做到不喊唱;

3、养成认真聆听音乐和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充分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教学难点;结合歌曲音乐形象,让学生体验和表现歌曲。

教具准备:

录音机、课件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一些小朋友们熟悉的幼儿歌曲,让他们自由随乐跟唱。

2、从齐唱中发现积极分子,并以此为切入口,唱好“开门戏”,打好“当头炮”。

3、要求学生自己报幕,内容包括表演者姓名,节目名称及形式等。

4、老师当场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给小朋友一份自信;遇到大声喊唱的同学,不要正面批评或嘲笑,而应委婉地指出“假如声音放小一些演唱效果回更好”

5、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

老师的目光要更注意观察自信心不够的孩子,如安排他们齐唱,并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6、内容不局限,可舞蹈,相声等。

7、让孩子在活动中养成认真聆听他人演唱,观看别人表演的习惯,做到注意力集中,不要讲小话,节目表演完了要鼓掌致谢,让孩子们从小懂得如何当一名文明,热情的小观众。

三、活动评价

同学们的歌唱得真好,不但声音美,表情好,而且加上了自己编排的动作,真是出色的小歌手!

四、下课:

学生随音乐出教室!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听音乐进教室,老师和学生一起律动;

2、律动。

二、复习巩固

师:

下雨了,种子苗苗在说什么呢?

1、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师:

树宝宝喝饱了水,长胖了,长高了,长成了一片美丽的小树林。

2、队列舞《郊游》。

师:

小树林实在太美了,连可爱的小动物都来了,它们是怎样来的呢?

3、复习四分节奏

4、模仿各种动物走路,跟着音乐一起来。

三、新歌教学

1、导语:

小动物们走累了,它们就在树林里休息,和小树成了好朋友,它们高兴地对小树说:

小树小树快长高,去抱那春风去抱那小鸟;小树小树快长高,去抱那小星星挂在树梢。

师:

小动物和小树说了什么呀?

哪一句话说了两遍,为什么要说两遍?

小动物在说话,还高兴地唱起来了。

2、教师范唱一遍。

(学生静静地听)

师:

哪一句最好听?

3、学生回答,学生跟着老师把这一句唱一遍。

4、学生跟着录音唱。

师:

小朋友在唱这首歌时,声音是怎样的?

(教师用手做动作,暗示学生富有弹性的)

5、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

师:

这首歌除了老师刚才所做的动作,还有哪些动作能表示小树长高的?

6、学生讨论并试做小树长高的动作。

7、老师伴奏,小朋友边唱边做小树长高的动作。

8、学生跟琴边唱边做动作。

9、学生分角色表演:

请一对小朋友来表演。

10、学生看后相互评价。

11、学生交换角色表演一遍。

12、老师唱,请学生观察老师的表情。

13、给歌曲取一个名字。

四、拓展歌曲

1、启发:

我们为什么要让小树长高呢?

小树长高以后对我们有何益处呢?

我们该用什么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感受?

2、学生分组讨论。

3、分组上台表演。

(小品、时装表演、想象画、唱歌、跳舞)

五、创编《我是一颗小芽芽》

创意:

让一个做太阳,两个学生做小雨点和小鸟,其余学生做苗苗,伴随着音乐声,一起表演小苗成长过程:

长成树苗、长成小树,在阳光雨露下,愉快地成长。

 

第三课 阿里里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阿里里》,并用身势动作参与表演。

2、在《彝家娃娃真快乐》的节奏接龙游戏中,体验与人合作表演的乐趣。

3、喜欢参与上述音乐活动,能感受到云南少数民族音乐的特点,喜爱民族、民间音乐。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进行体验和理解,并大胆地、创造性地参与音乐表现。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准备:

电子琴、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学唱歌曲《阿里里》

1、导入。

2、你们听,纳西族的小朋友用歌声在迎接我们呢?

3、师放范唱带,学生听赏。

师:

纳西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

你听出了哪一些歌词?

(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师:

真聪明,“阿里里”是纳西族民歌中最具特色的歌曲衬词。

讲解“撒小秧”的意思。

4、师再次放录音,学生跟唱。

学唱《阿里里》。

生互相交流学习成果,学会的当小老师进行歌曲教唱。

集体随乐演唱《阿里里》。

5、为歌曲进行身势伴奏。

(1)师示范,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注意强弱的变化)

(2)师弹琴伴奏,学生边唱边用身势伴奏。

(3)师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情绪。

6、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阿里里》,并用固定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

7、参与表现。

三、节奏接龙游戏《彝家娃娃真快乐》

(1)师弹琴,生听音乐击固定节奏。

(2)师生接龙。

(3)游戏:

将学生分成四个组,随音乐接龙,看看哪组接得既准确又流畅。

四、课堂小结

 

第四课春天来了

课题

第四课   春天来了

课型

综  合  课

教学

内容

1、听赏《春天悄悄来临》;

2、视唱《布谷》。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具

录音机、电子琴、教学课件

知识目标:

在听赏《春天悄悄来临》时,能想象并表达乐曲表现的基本情境。

能力目标:

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与同学合唱《布谷》,在唱第一、二、三、四、九、十、十二小节时能边唱歌谱边做相应的(do、mi、sol)手势。

情感目标:

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并从中体验到快乐。

教学

重点

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春天来了”的情境,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和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教学

难点

能够表现音乐的基本情境,用比较和谐的声音演唱。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同学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

现在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知道的?

自由畅谈

创设情境

 

 

 

 

一、初听

1、边聆听边观赏教材。

2、设问:

你在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声音?

表述乐曲描绘的画面。

3、熟悉音乐主题,用“lu”哼唱主题音乐。

4、自由模仿鸟飞、鱼游、花开等动作,随主题音乐边唱边律动。

5、分段欣赏,让学生感受每段音乐所表现的不同情境。

 

1、看教材。

2、听辩回答。

3、哼唱。

4、做律动。

5、感受。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和表现乐曲描绘的情境,领会蕴涵在乐曲中的热爱春天的感情。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1、学做do、mi、sol的手势。

2、听《布谷》旋律,随音乐做do、mi、sol手势。

3、边随音乐跟唱边做do、mi、sol手势。

4、分角色、分声部合唱《布谷》边唱边自由表演。

1、跟老师学。

2、做手势。

3、跟音乐做手势。

4、自由表演。

 

学生模仿,教师引导、点拨。

小  结

教师评价和肯定并鼓励学生,关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氛围。

课题

第四课   春天来了

课型

综  合  课

教学

内容

学唱歌曲《春天来了》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具

录音机、电子琴、教学课件

知识目标:

能学会演唱《春天来了》。

能力目标:

能够掌握切分节奏。

情感目标:

能体验孩子们和小鸟一起歌唱春天的快乐情绪,尽情表达人们送走冬天迎来春天的喜悦之情。

教学重点

让学生感受和表现“春天来了”的情境,培养学生歌唱的兴趣。

教学

难点

能够掌握切分节奏。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组织

教学

唱师生问好歌。

礼貌问候

 

请同学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并欣赏画面,看看你都看到了什么?

自由畅谈

创设情境

1、请同学们听老师范唱。

2、观赏春天的情境画面,引导学生学习歌词。

3、按节奏朗读歌词。

4、再次边观赏春天的情境画,边听赏歌曲《春天来了》。

5、分句学唱《春天来了》。

6、师生分句接龙和分组接龙演唱的方法。

7、完整的演唱歌曲。

1、感受。

2、熟悉歌词。

3、读词。

4、体验、感受。

5、学唱歌曲。

6、进一步学唱歌曲。

7、演唱。

在情境中感受情绪,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参与学习,在情境中体验。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学习

方法及意图

创  编

表  演

1、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歌曲的节奏、情绪适合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现。

2、分组创编。

3、展示汇报。

1、小组讨论。

2、合作创编。

3、展示。

给学生展示,创造的空间。

小  结

教师评价和肯定并鼓励学生,关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营造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习氛围。

第五课小企鹅

教学目标

1、能够用活泼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企鹅》,并能按歌曲节奏边唱边进行律动和表演。

2、能随音乐用念、拍击活动做等形式表现“×、××、0”三种节奏。

3、能够用甜美的声音演唱《小企鹅》,并能通过演唱和造型来表现歌曲情景。

4、能积极参与表现预设情景种的音乐活动,且在音乐活动中有所创新。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流畅地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安定情绪

二、新课教学

(一)、导入

1、师:

小朋友们见过小企鹅吗?

小企鹅是什么样儿的?

小企鹅发出怎样的声音?

笛的声音小企鹅能帮人们做些什么?

学生一一回答。

2、老师模仿小企鹅的声音,让学生也用声音模仿小企鹅叫声,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

3、让学生观看小企鹅的影片。

(多媒体)

(二)、学唱歌曲

1、老师范唱,边唱边做一些基本动作。

2、随琴模唱旋律。

3、学习歌词

4、随琴唱歌词

(三)、歌曲表演

1、请学生自己设计动作

2、老师带领学生表演:

先用手势模仿小企鹅的动作,用踏脚动作模仿小企鹅走路的节奏。

(四)、音乐游戏《可爱的南极》

1、几个学生为成一圈,模仿一个微波荡漾的小湖;几个孩子蹲在湖边像盛开的鲜花,摇曳的小草;还有的孩子用造型表现一座小山;有的组成山洞……一部分孩子演唱歌曲,另外的孩子做小企鹅,手拉手,肩并肩,看风景,做游戏,或在草地上翩翩起舞。

同时,也让孩子按自己的想象,尽情的创造和表现,让它们从中体验创造的快乐。

2、分组进行,看哪一组的学生表现得最有创意。

3、让每一位小朋友都有参与表现的机会。

鼓励创新,老师教的动作和表现形式只能作为参考,要鼓励和引导学生创设更多、更好的表现形式来表现情景。

4、活动评价

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演唱的歌曲是否流畅,表演的动作是否准确到位,更应该注意孩子们在音乐活动中的参与意识和表意识。

在本课的音乐活动中,充分调动孩子们的表现欲望,让每个孩子都能大胆的尝试,积极的投入表演,而且想方设法表现的与众不同,才是本课的目的所在。

在整个评价活动中,要注意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

当场评价、阶段评价和总体评价相结合。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歌表演《小企鹅》

二节奏游戏《南极电波传湘潭》

1、听南极小企鹅发来的电波节奏

24XX|XXX||

2、学生模击电波节奏,并想象电报内容讨论

3、节奏游戏《南极电波传湘潭》要求:

以组为单位人人参加电报传送工作。

比一比哪组传得又快又轻又准。

(1)分组传电波开展比赛

老师当裁判,做电波接收台:

24XXXX|X||

XXX|XXX||

XX|XXX||

XXX|XXX||

(2)评比传送结果

检查各组传送电报的结果,评出最佳传电波小组

全体学生跟老师模击电波节奏。

(3)想象电波内容

每组派一名同学拍击电波的节奏,并解释电波的内容向企鹅说出最想表答的一句话

三自由创作节奏参加电波游戏

(1)分组进行

(2)找朋友自由的进行

四随音乐下课

 

第六课大鹿

教学内容:

1.学习歌曲《大鹿》

2.创编歌表演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大鹿》。

2.通过演唱歌曲、律动、歌表演,增强对歌曲的理解与表现,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在音乐创作实践中感受到愉悦。

3.通过歌曲的学习,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用自己的动作模仿不同的角色,表现二拍子的韵律。

教学难点:

歌曲中最后一句的节奏要唱的清晰、准确:

24xxxx|xxxxx|xxxx|x—||

教具准备:

风琴、录音机、歌片、挂图、头饰、蘑菇、小篮、小枪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课前律动表演《金孔雀轻轻跳》,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感受傣族舞的优美柔和。

2.师生问好

二、新课导入:

1.师: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伙伴,大家来猜猜他们是谁?

请个别学生看一下卡片上的动物名称,加以模仿,其余的学生猜一猜,猜对的有奖。

小动物分别是:

小狗、小猫、小鸭子、小猴子……

2.师:

“这时又来了一只小动物:

长着长长耳朵,一双漂亮眼睛,走路蹦蹦跳跳,喜欢青青野草。

谁来说说它是谁。

”(揭示小白兔)

3.出示小白兔的图片,请小朋友讲讲小白兔在森林里干什么?

4.师:

“就在小动物们高高兴兴的在林子里游玩的时候,来了一个狡猾的猎人,他正向小动物们靠近。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学生随意发挥想象。

(录音伴奏)

5.师:

“小兔在猎人的追赶下。

只好拼命地逃!

那么小兔子逃到哪里去了?

是谁救了它?

(出示大鹿的图片)

6.证实学生的猜想,揭示歌曲《大鹿》。

三、新歌学习

1.听一遍录音范唱。

2.朗读歌词,突出最后一句。

(1)跟老师读一遍,解决节奏难点。

(2)全体学生读,个别学生读,师生共同探讨用怎样的语气来突出歌曲的意境。

3.跟琴逐句唱歌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句,把它唱给大家听听。

4.师:

“小白兔被谁救了?

(生答大鹿)我们把大鹿救小兔的一句再来唱一唱。

”(由此突破难点,让学生容易掌握)

3333|32444|55兔儿兔儿快进来,咱们67|1-||

手把手挽牢。

5.录音范唱,学生仔细聆听,比一比谁的歌声更动听,然后在比较中知道小兔的话加快速度可以表现出它的着急。

6.模仿小兔、猎人和大鹿的动作。

四、创编表演

表演:

分组上台,模仿小兔、猎人、大鹿的形象。

五、课堂小结

六、结束新课

学生听音乐模仿大鹿、小兔、猎人的动作走出教室

第七课叮叮咚

教学目的:

1、通过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感受小提琴的音色。

初步感受分辨音乐的不同情绪。

2、通过对三拍子歌曲《布娃娃弹琴》的学习,使学生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能用动作感受音乐的强弱规律并了解四分休止符、圆滑线在歌曲中的的表现作用。

3、知道节奏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音乐和热爱集体的意识,以及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内容:

1、聆听《会跳舞的洋娃娃》

2、歌曲《布娃娃弹琴》

教学难点:

1、能用甜美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并掌握歌曲的节奏

2、能感受音乐的情绪并随着乐曲做律动,用动作感受节拍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随着《星光恰恰恰》律动。

二、新课学习

1、导入

师:

我们一年级的音乐舞会开得真热闹!

你们瞧,谁被我们吸引过来了呀?

引出“洋娃娃”

师:

你们猜,她在想什么呢?

师:

告诉你们吧,她看见你们跳舞跳得那么棒,也想跟你们学跳舞,你们瞧!

她忍不住跳起来了。

2、聆听小提琴曲《会跳舞的洋娃娃》

A:

师扮演洋娃娃,随音乐律动。

B:

师带领生一起随音乐律动。

师:

洋娃娃跳得怎么样?

让我们一起去参加她的音乐舞会好吗?

师生听音乐律动,注意节奏的准确,用动作表现出欢快、活泼的情绪。

(1)完整聆听乐曲,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

(用简单律动表示节拍)

(从活泼、欢快——优美抒情——活泼、欢快)

(2)乐曲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小提琴

(3)复听乐曲,随着音乐律动。

3、学唱新歌《布娃娃弹琴》——用听唱法学习

师:

有了小朋友们的参与,布娃娃的舞会变得特别热闹,为了表示对你们的感谢,布娃娃弹起了她心爱的电子琴,还唱起了动听的歌,你们听!

(1)听录音初步感受歌曲。

师:

你们听见她都唱了些什么呀?

(2)老师范念歌词(配乐)。

(3)听教师范唱,学生跟着歌声击拍。

引出三拍子,学生用简单律动表示三拍子。

(4)学生跟电子琴用“LU”哼唱旋律。

师:

在布娃娃的歌声里给我们带来了两位好朋友,你们看是谁?

引出“休止符、连音线”,让他们知道各自在歌曲里的作用。

(5)学生跟琴试着轻轻演唱歌曲。

注意歌中两处一字多音要唱准,四处的休止符要停顿以及“叮叮咚”要唱得轻快。

(6)学生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学生歌唱的速度,稍慢但不要拖拉,使歌曲演唱达到优美抒情的效果。

(7)学生用身体乐器打三拍子节奏,再次演唱歌曲。

三、巩固歌曲

1、学生听音乐变对形,讨论编创简单律动。

(配乐)

2、师选择碰铃、三角铁、串铃、铃鼓敲击每小节的第一拍分组为歌曲伴奏。

(配乐)

3、利用这两种方式再次巩固歌曲。

(唱歌、跳舞、器乐)

四、师小结下课

学生随音乐边唱边跳出教室。

第八课唱太阳

教学内容:

学唱〈〈我给太阳打电话〉〉

歌曲欣赏〈〈种太阳〉〉

教学目标:

1、能学会演唱歌曲〈〈我给太阳打电话〉〉,并展开想象。

2、在听赏〈〈种太阳〉〉时,能感受其欢快的情绪和意境,丰富自己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学会演唱歌曲〈〈我给太阳打电话〉〉。

教学难点:

感受〈〈种太阳〉〉欢快的情绪和意境。

课前准备:

了解南极,北冰洋的气候、环境。

太阳图片,磁带,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猜太阳

师:

请大家帮老师猜谜语吧!

有个老公公,上班在天上,带来光和热,你说它是谁?

2、赏太阳

师:

出示太阳贴在黑板上,问学生你知道一年四季的太阳都是什么样的吗?

师:

请学生欣赏四季的太阳。

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个季节的太阳?

3、说说太阳

师:

你知道一年四季中,哪个季节的太阳的光和热最强烈?

哪个季节最温和?

二、学唱歌曲

1、熟悉歌词(听歌词)

师:

老师有话想对太阳公公说,你们说用什么方法对它说呢?

“打个电话吧”

师示范唱〈〈我给太阳打电话〉〉,学生边看图边欣赏歌曲。

师:

你们听出来了吗?

老师用什么给太阳公公打电话?

打电话又说了些什么?

(出示歌单,读歌词)

2、学唱歌曲

放音乐旋律,请学生跟着模唱两遍。

师边奏琴,边教学生唱曲谱。

师:

你们能帮老师打电话了吗?

试试吧!

奏琴,学生小声跟唱歌词。

师:

老师相信你们,再大点声音唱吧!

学生随琴唱歌词,老师予以纠正。

师:

谁愿意单独来帮老师给太阳打电话。

学生随音乐唱歌词。

师生评价,予以鼓励。

3、创编歌词

你有什么话对太阳公公说?

把你的话也编进歌里唱给太阳听,好吗?

三、听赏〈〈种太阳〉〉

有个小朋友,他想了一个办法让世界每一个角落都变得温暖又明亮,你们猜,他想的是个什么办法呢?

1、听〈〈种太阳〉〉,感受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师:

他想了一个什么办法?

这个办法好不好?

师:

他想的这个办法真好呀!

他想象自己种了一个太阳,还把结出来的太阳送给了南极、北冰洋、晚上,世界就变得温暖了,挂在晚上世界就变得明亮了。

2、复听全曲,随音乐哼唱

师:

这个小朋友种的高兴吗?

你来猜一猜?

(节奏欢快)

你们也乘着想象的翅膀,随着这欢快的音乐唱一唱吧!

3、画一画

师:

看到小朋友想得这么好,老师也想了一个办法。

你们看,老师画了一个金黄的太阳送给秋天,这样秋天丰收的果实就更多了。

师:

你们现在还想对太阳公公说什么呢?

现在你们也来开动小脑筋,画一画吗?

(放《种太阳》音乐)

4、展开图画,说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