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9995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8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docx

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同步训练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2

选择题专项训练八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

                   

一、单项选择题

(2013·南通模拟改编)下表为我国土地荒漠化发展情况,读表,回答12题。

年份(年)

1955

1965

1975

1985

1995

2000

2010

荒漠化面积(万公顷)

67

69

71

89

197.26

257.8

267.2

1.80年代以后,加速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变暖,降水减少B.冬季风强劲,沙尘暴频发

C.过度放牧,过度开垦D.夏季风强劲,台风影响大

2.治理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区红色荒漠化的措施,可行的是(  )

A.植树种草,抵御风沙B.全部退耕还林还草

C.陡坡地实行退耕还林D.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2013·盐城三模改编)下图为我国某地煤炭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流程图,回答34题。

3.该过程产生A和B两种气体,对于其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于B气体可以大量排放,部分回收即可

B.应采取措施控制A气体排放,严格实行回收处理制度

C.A和B两种气体产生的问题都属于生态破坏问题

D.A气体是该过程中排放出的温室气体

4.这种生产模式与单纯输出煤炭相比,说法不对的是(  )

A.产业结构更加单一B.减小运输压力

C.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D.增加就业机会

(2013·扬州三模改编)水土流失是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生态问题之一,对水土流失形成机制和综合治理的研究已取得巨大成果。

读下图,回答57题。

5.关于坡度与侵蚀强度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坡度20°时,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B.坡度在20°4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增加得最快

C.坡度在40°左右,坡面侵蚀强度最大

D.坡度越大,坡面侵蚀强度越大

6.坡度在40°90°,坡面侵蚀强度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小,其原因是(  )

A.植被破坏的程度较轻

B.降水量少,且强度小

C.坡面径流流速小

D.受雨面积减小,使坡面径流量减小

7.鱼鳞坑是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防治水土流失的一种方式,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上右图中适宜植树的地点为(  )

A.①B.②C.③D.④

(2013·苏中三市三模改编)下图1、图2分别为“我国某省区域图”和“该省土地利用状况图”。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甲中A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城市依靠附近丰富的煤、铁资源发展了钢铁工业

B.地势平坦、河流众多,是A城市形成的首要因素

C.石油资源枯竭是制约A城市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D.A城今后发展方向是利用现有基础,发展成我国新原料、新材料基地

9.关于该省土地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发挥地区优势,开发建设成我国林产品基地 ③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建成我国各种优质水果基地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2013·扬州中学期末检测改编)下图是我国“十二五”中规划的生态功能区(以保护林草、湿地和生物多样性等为主的区域)分布图。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1011题。

10.对下列各组生态功能区自然环境共同特点的描述,符合实际的是(  )

A.ab—草原广布、温差大B.bf—地表崎岖、降水少

C.ce—光照充足、风沙小D.dg—气候湿润、林地多

11.下列生态功能区中,规划目的以保护草场、防御风沙为主的是(  )

A.cB.dC.eD.f

(2013·天津六校联考改编)读下面关于某河流的资料,回答第12题。

P河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其他

1980年

55.0%

19.8%

4.9%

15.4%

4.9%

2012年

40.2%

44.1%

6.2%

1.3%

8.2%

12.19802012年P河流域(  )

A.径流季节变化增大

B.土壤层变薄

C.生物多样性增加

D.下游泥沙沉积增多

(2013·常州外国语学校三模改编)山西省在“十一五”能源建设中的目标是到2012年,该省原煤、焦炭产量、发电装机总容量将被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与此同时,煤化工将成为山西能源建设的一个着力点,并借此打造一条带动全省经济发展的产业链。

据此回答第13题。

13.关于能源基地的生态环境建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源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不大

B.生态环境建设中只要采取工程措施即可

C.用生物方法是改善生态环境的唯一措施

D.采用工程、生物措施并结合复垦,既可改善生态环境,又可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2013·扬州中学模考改编)下图为某地等高线图,该地打算开发水能资源,并设计了图1、图2两个方案。

据此回答1416题。

图1            图2

14.图中若有河流,则其干流水流流向为(  )

A.自南向北B.自北向南

C.自东向西D.自西向东

15.与图1方案相比,图2方案的明显优点可能是(  )

A.淹没面积小B.移民人数多

C.前期投资多D.发电总量大

16.图示工程建成后,对下游可能的影响表现在(  )

A.下游径流季节变化明显加大

B.下游年径流总量明显减少

C.下游城市空气质量可能明显改善

D.下游洪涝灾害明显增加

(2013·扬州中学期初检测)读我国部分地区风能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图中甲、乙两地的风能差异较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B.植被C.距海远近D.地形

18.若在甲地建设大型风电基地,除技术与市场因素外,要使风力持续发电还需要重点考虑当地的(  )

A.河流与水源条件B.农业与人口规模

C.天气与地表环境D.矿产与地质条件

二、双项选择题

(原创题)图1为我国西北地区某河流示意图,图2为河流上A、D两水文站测得的流量随季节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0题。

图1

图2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河流流向由D到AB.河流流向由A到D

C.C处适宜建小水电D.B处适宜建小水电

20.近年来,水库面积越来越小的原因是(  )

A.水土流失严重

B.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萎缩,冰雪融水量减少

C.人口增长和工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大

D.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泥沙淤积

(2013·常州模拟改编)图1和图2表示东北某地区湿地、耕地及人口的变化,据此回答2122题。

图1 湿地和耕地的变化

图2 人口数量的变化

21.关于图1与图2关系的叙述,正确有(  )

A.19881998年,耕地面积与农业人口增长速度最快

B.19662012年,湿地面积与农业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C.19881998年,耕地面积与非农业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致

D.19982012年,湿地面积与总人口数量的变化呈负相关

22.与1998年相比,2012年该地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是(  )

A.劳动力短缺B.低温冻害更严重

C.人均耕地面积减少D.洪涝灾害更频繁

(2013·扬州学侧改编)下图为某流域河流分布图及其干流河床对应的剖面图。

读图,回答2324题。

23.该流域的b至c河段形成地上河,洪水危害较严重,不属于其治理措施的有(  )

A.裁弯取直B.围湖造田

C.建分洪、蓄洪工程D.在c处建大坝

24.M河流域植树造林,其主要的生态功能是(  )

A.防风固沙B.调节气候

C.保持水土D.涵养水源

(2013·南京、盐城三模)加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

读下图,回答2526题。

25.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有(  )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可以充分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26.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与环境影响有(  )

A.占用耕地多B.环境污染严重

C.水资源短缺D.消费市场狭小

选择题专项训练八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与资源开发

1.C

2.C

3.D

4.A

5.C

6.D

7.B

8.C

9.B

10.D

11.A

12.C

13.D

14.D

15.A

16.C

17.D

18.C

19.BC

20.BC

21.BD

22.CD

23.BD

24.CD

25.BD

26.B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