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9256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docx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怎样计算计时工资?

 

  实行计时工资制的单位,应付职工的计时工资是根据工资标准、考勤记录和有关制度计算的。

具体计算过程又因采用月薪制或采用日薪制而有所不同。

 

  采用月薪制计时工资时,计时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日工资额×缺勤天数 

  其中:

月标准工资可以根据工资卡片的记录取得,缺勤记录可以根据考勤记录取得,日工资率的计算方法有如下两种:

 

  

(1)每月固定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为每月标准工资除以30天,即: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30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也视为缺勤,照样要扣工资。

 

  

(2)每月按21天计算(全年365天扣除法定节假日7天及104个公休日,再用12个月平均),日工资率为全月标准工资除以21天,即:

 

       日工资率=月标准工资÷21 

  采用这种方法计算日工资率时,缺勤期间的节假日、星期天不算缺勤,不扣工资。

 

  怎样计算计件工资?

 

  实行计件工资制的企业,应付工人的计件工资是按产量工时记录的个人(或班组)完成的合格完工产品产量乘以计件单价计算的。

此外,生产中产生的废品,如果是材料缺陷(材废)原因造成的,则按相应的计件单价照付工资,如果是加工失误造成的,不付计件工资。

计算公式为:

 

  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计件单价 

  如果工人(或小组)在1个月内加工多种不同产品,而且各种产品的计件单不同时,则分别按上式计算每种产品的计件工资后汇总即为应付该职工(小组)的计件工资额。

 

  上述公式中的计件单价,应该是某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乘以制造该种产品所需要的某种等级工人的小时工资率求得。

 

  实际工作中,计件工资还可以按完成定额工时乘以工时单价(经测算确定的小时工资率)计算:

 

  首先,计算月份内完成的各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数,公式为:

 

  完成定额工时数=∑(每种产品完成数量×该种产品单位定额工时) 

  其中产品完成数包括合格产品数量和料废品数量。

 

  其次,根据定额工时数和小时工资率计算应付计件工资,公式为:

 

  应付计件工资=完成定额工时数×工时单价 

  在企业实行小组集体计件工资时,应按上述方法首先计算出小组应得的计件工资总额,然后在小组成员间进行分配。

 

  怎样计算加班加点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是按照考勤记录的加班加点天数或加点时数和职工的日工资率或小时工资率计算的,计算公式为:

 

  加班加点工资=加班天数×日工资率+加点小时数×小时工资率 

  怎样计算奖金?

 

  各种经常性奖金,包括综合奖、单项奖等,应根据企业制定的奖金支付标准和得奖条件计算。

如果是按照班组集体计算的奖金,还应按统一的标准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在班组集体内部成员间进行分配。

 

  怎样计算伤病假工资?

 

  根据劳动保险条例及其他有关规定,职工在非工作期间如病假、工伤、公假、产假、探亲假、婚丧假期间,在规定的假期内按一定标准照付工资。

这些工资必须按照具体规定进行计算。

主要规定如下:

 

  职工在工伤治疗期间,公假、产假、探亲、婚丧假期间,在规定的假期时间内,照标准工资金额发放。

 

  职工因病请假或非因公治疗期间,工资支付标准随时间长短不同而有区别。

具体规定为:

 

  病假或治疗在6个月以内,根据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应按工龄长短和本人的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具体规定见下表(表4-1):

 

表4-1                     

工    龄支付标准工资的比例

不满2年60%

满2年不满4年70%

满4年不满6年80%

满6年不满8年90%

满8年及8年以上100%

注:

具体支付标准依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病假或非因公治疗在6个月以上(长休病假),按工龄长短和其本人标准工资的一定比例支付,见下表(表4-2):

 

表4-2 

工    龄支付标准工资的比例

不满1年40%

满1年不满3年50%

满3年及3年以上60%

注:

具体支付标准依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规定办理。

 

  伤病假工资的计算公式为:

 

  病假工资=日标准工资×相应的百分比×病假天数 

或 应扣病假工资=日标准工资×(1-相应百分比)×病假天数 

  怎样计算各种代扣款项?

 

  会计人员在计算出职工应付工资后,在工资发放时,企业财会部门需要根据有关单位和部门转来的扣款通知及有关规定代扣的一些款项,如房租、水电费、家属医药费、互助金等,再计算出实发工资。

 

  怎样计算固定资产折旧?

 

    计算提取固定资产折旧的主要依据有:

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固定资产的原价和固定资产的净残值。

各企业应当根据具体固定资产的性质和消耗方式,合理地确定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和预计净残值,并根据科技发展、环境及其他因素,合理地选择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固定资产使用年限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各期应计提的折旧额。

确定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必须同时考虑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两个方面的因素。

 

    固定资产折旧,以固定资产的帐面原值(原价)为计算依据。

 

    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是指固定资产报废时,预计可以收回的残余价值扣除预计情理费用后的数额。

由于固定资产的预计残余价值和预计清理费用难以准确计算,为了避免人为地高估或低估固定资产净残值,国家规定,各类固定资产的净残值比例在原价的3-5%内确定,净残值率低于3%或者高于5%的,由企业自主确定,并报主管财政机关备案。

 

固定资产计提折旧的计算,按照企业财务制度的规定,应根据核定的月折旧率和月初应 

 

固定资产折旧率,有个别折旧率、分类折旧率和综合折旧率之分。

 

(1)个别折旧率。

是指根据某项固定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计算确定的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额×100%

该项固定资产原值

 

或=该项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该项固定资产使用年限×该项固定资产原值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该项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原值×月折旧率 

    (2)分类折旧率。

是指按照固定资产的类别,分类计算的平均折旧率。

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    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额    ×100%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     

或=    该类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该类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该类固定资产原值    ×100%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年折旧率÷12 

    某类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类固定资产原值×该类固定资产月折旧率 

    (3)综合折旧率。

它是指按全部固定资产计算的平均折旧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固定资产月综合折旧率=∑各项固定资产原值×各项固定资产月折旧率∑各项固定资产原值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直线法?

 

直线法又称平均年限法,它是指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采用这种方法,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即固定资产的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

除此之外;固定资产报废清理时所取得的残值收入和支付的各项清理费用的多少对固定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应计提折旧额的大小也有一定影响,因此采用这种方法计提折旧时,不仅要考虑固定资产原值和预计使用年限这两个基本因素,而且应该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和清理费用这两个因素。

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剩下的残料或零件、器材等残余价值。

这部分残值,应在计算折旧时预先估计,从固定资产原价中减去;固定资产清理费用是指固定资产清理时所需的拆卸、搬运等费用。

由于这些费用是使用固定资产的一种必要的追加耗费,因此应预先估计并连同原价一起由使用期间的产品成本平均负担。

固定资产残值扣除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后的净额为固定资产净残值。

 

    综上所述,平均年限法的固定资产折旧额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固定资产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收入-预计清理费用)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

固定资产月折旧额=固定资产折旧额÷12 

什么是计提折旧的工作量法?

 

工作量法是指按固定资产所能工作的时数平均计算折旧的一种方法。

工作量法下的固定资产折旧额计算公式如下:

 

    (1)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单位里程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行驶里程

    (2)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总工作小时

    (3)按台班计算折旧的公式:

每台班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规定的工作总台班数

什么是快速折旧法?

 

快速折旧法又称加速折旧法、递减折旧费用法,即固定资产每期计提的折旧费用,在前期提得较多,务使固定资产的成本在使用年限中尽早地得到补偿的一种计算折旧方法。

常用的主要有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两种。

依据现行的《企业财务通则》规定,在我国只有那些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技术进步快的电子生产企业、船舶工业和船舶运输企业、生产“母机”的机械企业、飞机制造企业、汽车制造和汽车运输企业、化工生产企业、医药生产企业以及其他经财政部批准的企业,其机器设备可以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或年数总和法。

 

什么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双倍余额递减法是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它是在不考虑固定资产残值的情况下,用固定资产帐面上每期期初的折余价值乘以双倍直线折旧率计算确定各期的折旧额的,其计算公式为:

 

    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双倍直线年折旧率 

式中:

 

双倍直线年折旧率=2×       1      预计使用年限×100%

由于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因此,在应用这种方法时必须注意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能使固定资产的帐面折余价值降低到它的预计残值收入以下。

当下述条件成立时,应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

固定资产帐面折余价值-预计残值收入剩余使用年限>该年按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的折旧额

为了便于企业使用这一折旧方法,简化核算手续,有关制度规定,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应当在其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例:

某项设备的原值为80000元,预计残值收入为2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算折旧,各年折旧额如下表(表4-3):

 

         表4-3                                           单位:

元 

年份期初帐面折余价值折旧率折旧额累计折旧额期末帐面折余价值

18000040%320003200048000

24800040%192005120028800

32880040%115206272017280

417280 7640703609640

59640 7640780002000

注:

表中  折旧率=2×1/5×100%=40% 

    由于(17280-2000)/2>17280×40% 

    即7640>6912 

    所以,从第四年起改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其年折旧额为7640元,即(17280-2000)/2。

 

什么是年数总和法?

 

年数总和法又称折旧年限积数法或级数递减法。

它是将固定资产的原值减去残值后的净额乘以一个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确定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一种方法。

逐年递减分数的分子代表固定资产尚可使用的年数;分母代表使用年数的逐年数字之总和,假定使用年限为 n年,分母即为1+2+3+……+n=n(n+1)÷2,其折旧的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    (折旧年限-已使用年数)  折旧年限×(折旧年限+1)÷2×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残值)×年折旧率 

    例:

某项固定资产的原值为8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预计残值为8000元,各年折旧率和折旧额计算如下:

 

    根据公式,折旧率的分母为6+5+4+3+2+1=21;分子第一年为6,第二年为5,第三年为4,第四年为3,第五年为2,第六年为1。

即:

 

    第一年的折旧率=6/21=28.57% 

    第二年的折旧率=5/21=23.81% 

    第三年的折旧率=4/21=19.05% 

    第四年的折旧率=3/21=14.29% 

    第五年的折旧率=2/21=9.52% 

    第六年的折旧率=1/21=4.76% 

根据各年折旧率和固定资产应提折旧总额(80000-8000)72000元计算各年的折旧额,如下表(表4-4):

 

  表4-4                                             单位:

元 

年份原值-残值年折旧率年折旧额累计折旧额

172 00028.57%20 570.4020 570.40

272 00023.81%17 143.2037 713.60

372 00019.05%13 71651 429.60

472 00014.29%10 288.8061 718.40

572 0009.52%6 854.4068 572.80

672 0004.76%3 427.2072 000

怎样计算银行利息?

 

  当前银行存、借款利息的计算规定及方法如下:

企业单位的存款帐户、定期调整和下贷上转方式的贷款帐户,按季计算利息,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对工商企业实行逐笔核贷方式的贷款帐户,按季或按贷款收回日计算利息,按季计息的计息日为每季末20日;单位撤销帐户或转移帐户,于结清帐户时随时结计利息。

银行计算存、贷款利息的公式如下:

 

     本金×时期×利率=利息 

     累计计息积数×日利率=利息 

     利息本金×时期=计息积数 

     日利率=月利率÷30 

       或=年利率÷360 

     月利率=年利率÷12 

  计息时期“算头不算尾”,即:

存款从存入之日起,算至支付的前一日止;贷款从借入之日起,算至归还的前一日止,两者均按实际存款或贷款天数计算利息。

 

  对逐笔计息的存、贷款,其计息时期,满月的按月计算;有整月又有零头天数的,可以全部化为天数计算;满月的无论大小,均按30天计算;零头天数,按实际天数计算。

 

  对活期存、借款,均按实际存款或借款的天数计算利息。

如果银行利率调整,存、贷款利息则采取分段计息,银行按每段时间和利率,分别计算,然后加总。

 

  怎样计算债券利息?

 

  企业发行债券应按期计提利息,其计提依据是债券面值和债券票面利率。

计算公式为:

 

    每期应计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债券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时间 

怎样计算票据到期日?

 

票据到期日的计算分两种情形:

 

(1)约定在若干月后支付的(以“月数”表示)票据。

①月末出票的,不论月份大小,以到期月份的月末日为到期日。

如:

5月30日出票,三个月到期,则到期日为8月31日。

②月中出票的,以到期月的同一日为到期日。

如:

5月20日出票,三个月到期,则到期日为8月20日。

 

(2)约定在若干天后支付(以“天数”表示)的票据,应收票据的到期日计算为“算头不算尾”或“算尾不算头”,按照实际天数计算到期日。

如:

5月20日出票,70天到期,则到期日为7月29日。

 

怎样计算票据贴现利息?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分两种情况:

 

(1)不带息票据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面值×贴现率×贴现期 

(2)带息票据的贴现 

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 

例:

2000年3月23日, 企业销售商品收到一张面值为10,000元, 票面利率为6%, 期限为6个月的商业汇票。

 5月2日, 企业将上述票据到银行贴现, 银行贴现率为8%。

假定在同一票据:

)区域。

则票据贴现利息计算如下:

 

票据到期值=10000×(1+6%/2)=10300(元) 

该应收票据到期日为9月23日,由其贴现天数应为144天(30+30+31+31+23-1) 

票据贴现利息=票据到期值×贴现率×贴现天数/360 

=10300×8%×144/360=329.60(元) 

什么是坏账?

怎样处理坏账?

 

坏帐是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帐款。

企业发生坏帐,造成坏帐损失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

按照我国有关规定,企业应收账款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确认为坏账:

①因债务人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②因债务人破产,以其破产财产清偿后仍然无法收回;③债务人较长时期内(如超过3年)未履行偿债义务,并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

 

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能够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企业只能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

 

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销、售百分比法等,具体彩何种方法可由企业自行确定。

企业应当列出目录,具体注明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提取方法、账龄的划分和提取比例,按照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会议或类似机构批准,并且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报有关各方备案,并备置于公司所在地,以供投资者查阅。

坏账准备提取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如需变更,仍然应按上述程序,经批准后报送有关各方备案,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企业在确定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时,应当根据企业以往的经验、债务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情况,以及其他相关信息合理地估计。

除有确凿证据表明该项应收款项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外(如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等,以及应收款项逾期3年以上),下列各种情况一般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

 

(1)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 

(2)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 

(3)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 

(4)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证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

 

企业持有的未到期应收票据,如有确凿证据证明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时,应将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的预付账款如有确凿证据表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转入其他应收款,并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

 

企业对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对有确凿证据表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如债务单位已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等,根据企业的管理权限,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或经理(厂长)办公会或类似机构批准作为坏账损失,冲销提取的坏账准备。

 

51.采用余额百分比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3)应收帐款余额百分比法。

这一方法是按照会计期末应收帐款的帐面余额用一定的百分比估计坏帐损失,也就是简单地用一个估计坏帐率乘以会计期末的应收帐款帐面余额。

估计坏账率应按以往的数据资料加以确定,企业发生的坏账多,这一比率就应高些,反之,则低些。

应用余额百分比法有首次计提和以后每年末调整计提两种情况。

例如,某企业年末应收帐款余额为1000000元,提取坏帐准备的比例为3‰,则首次计提时,应提取的坏帐准备为3000元(1000000×3‰)。

在此以后,每年末坏帐准备的调整,应分别情况处理:

 

  

(1)坏帐准备的余额在贷方,并小于应提取数额,应按差额补提。

 

  

(2)坏帐准备的余额在贷方,并大于应提取数额,应按差额退回。

 

  (3)坏帐准备的余额在借方,应按应提数额与借方余额之和提取坏帐准备。

 

期末坏帐准备帐户的调整,应使其贷方余额符合规定的比例。

 

    例:

万胜商厦在2001年12月31日的应收帐款帐面余额46398元,“坏账准备”账户的贷方余额为1530元,若按5%计提坏帐准备2320元,则应补提790元,会计分录如下:

 

    2001.12.31 

    借:

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790 

      贷:

坏帐准备  790 

    用备抵法估计应收帐款的坏帐损失后,如发生坏帐,则不必再借记“管理费用——坏帐损失”科目,因为坏帐损失在估计时已列作当期费用。

所以,只要借记“坏帐准备”、贷记“应收帐款”科目即可。

例如,某客户所欠的帐款100 000元已确认为坏帐,注销时须编制的会计分录为:

 

    借:

坏帐准备    100 000 

      贷:

应收帐款     100 000 

51.采用账龄分析法怎样估计与提取坏账准备?

 

    帐龄分析法是按照应收帐款欠帐日期的长短来估计坏帐损失和计提坏帐准备的。

一般认为,欠帐的时间越长即帐龄越长,帐款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应估计的坏帐损失和计提的坏帐准备也越多。

通常,在估计时将应收帐款按欠帐期限的长短分成几个区段,按不同区段估计一个坏帐百分率,然后,相加后即确定应估计的坏帐损失总额和坏帐准备金额,与“坏帐准备”科目期未的帐面余额比较,以其差额作为本期应提的坏帐准备数。

 

例如,表4-5是万胜商厦在2001年12月31日对应收帐款各客户欠帐日期的分析,表2是根据表1估计的坏帐损失数。

 

表4-5  应收帐款账龄分析表 

2001年12月31日 

客户名称账面余额未过清偿期拖 欠 情 况

3月以下3-6个月6月-1年1-2年2年以上

A89008900     

B3470 3470    

C1100040007000    

D9928  37186210  

E7600    7600 

F5500     5500

合计4639812900104703718621076005500

表4-6    坏账损失估计表 

2001年12月31日止 

拖欠情况账面余额估计坏账%估计坏账损失

未过清偿期129001129

3个月以下104703314

3-6个月37185186

6月-1年621010621

1-2年7600201520

2年以上5500402200

合计46398-4970

因为4970元是万胜商厦包括至2001年12月31日止所有应收帐款46398元上估计的坏帐损失总额,所以,应将12月31日估计坏帐前的“坏帐准备”科目的余额调整至需要估计的4970元。

假使调整前,“坏帐准备”科目的原有贷方余额为1530元,则经表4-6计算的估计坏帐准备应为3440元。

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

 

    2001.12.31 

    借:

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3440 

      贷:

坏帐准备(4970-1530)      3440 

    在调整“坏帐准备”科目前,如原科目为借方余额时假定为借方360元,则须冲销原有借方金额后再贷记估计的4970元,编制的会计分录应为:

  

    2001.12.31 

    借:

管理费用——坏帐损失  5330 

      贷:

坏帐准备(=497+36)    5330 

    应该看到,应收帐款帐龄分析法在估计坏帐损失的金额时是根据客户拖欠日期的长短分别按不同的坏帐率估算的,似乎比销售收入百分比法要细腻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