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训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8972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0.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逻辑思维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逻辑思维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逻辑思维训练.docx

《逻辑思维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逻辑思维训练.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逻辑思维训练.docx

逻辑思维训练

⒈称苹果

有十筐苹果,每筐里有十个,共100个,每筐里苹果的重量都是一样,其中有九筐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另一筐中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0.9斤,但是外表完全一样,用眼看或用手摸无法分辨。

现在要你用一台普通的大秤一次把这筐重量轻的找出来。

把十筐苹果按1~10编上号,按每筐的编号从里面取出不同数量的苹果,如编号为1的筐里取1个,编号为5的取5个,共(1+10)×10/2=55个。

如果每个苹果的重量都是1斤,一共应该是55斤。

由于有一筐的重量较轻,所以不可能到55斤,只能在54-54.9斤之间。

如果称量的结果比55斤少x两,重量较轻的就一定是编号为x的那筐。

实际上,为了称量的方便,第十筐的苹果也可不取,一共取45个,最多45斤。

如果称得的结果

正好是45斤,说明第十筐是轻的。

否则,少几两,就是编号为几的筐的苹果是轻的。

☆☆⒉称零件

有13个零件,外表完全一样,但有一个是不合格品,其重量和其它的不同,且轻重不知。

请你用天平称3次,把它找出来(此题难度较大,只要能做出来,便说明智力非凡。

时间不限)。

先在天平的两边各放4个零件。

(1)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坏的在另外的5个里。

在这5个中任选3个,再在前8个中任选3个作为标准。

①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剩余2个有1个次品,这时任取1个与标准零件分放于天平两端。

I.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剩余1个位次品;

 

②如果天平不平衡,则说明这3个中有1个次品。

假设非标准端比标准端重,则意味着次品更重。

于是,在这3个中任选2个分放于天平两端,如果有一端低,则该端的零件为次品;否则,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另外1个位次品。

(2)如果不平衡,说明坏的在这8个中,此时要记住哪些是轻的,哪些是重的。

剩下的5个是合格的,可以做为标准。

然后把5个合格的放在天平的左端,在另外的8个中取2个轻的,3个重的放在右端。

①如果右端低,说明坏的在重的3个里,一次即可称出;

②如果左端低,说明坏的在轻的2个里,然后将这2个分别放在天平两端,轻的那个变为次品;

③如果天平平衡,则将轻的那2个分放在天平两端

I.如果天平平衡,则说明重的那一端剩余的那个为次品;

II.如果天平不平衡,则轻的那一个为次品。

⒊九死一生

古时一位农民被人诬陷,农民据理力争,县官因已经接受别人的贿赂,不肯放人,又找不到理由,就出了个坏主意。

叫人拿来十张纸条,对农民说:

“这里有十张纸条,其中有九张写的‘死’,一张写的‘生’,你摸一张,如果是‘生’,立即放你回去,如果是‘死’,就怪你命不好,怨不得别人。

”聪明的农民早已猜到纸条上写的都是“死”,无论抓哪一张都一样。

于是他想了个巧妙的办法,结果死里逃生了。

你知道他想的什么办法吗?

农民抓起一个纸条立即放入口中吞下,剩下的9张全是“死”,县官只好承认农民抓的

是“活”,只得把他放了。

⒋一张假币

一天傍晚,一个体鞋店来了一位顾客,拿出10元钱买一双布鞋。

该鞋7元一双,需要找给顾客3元。

因为没有零钱,鞋店老板拿着这张10元钱到隔壁小店破成零钱,找给顾客3元,顾客拿着钱和鞋走了。

第二天,隔壁小店来人说昨天的钱是假的,老板只好拿出10元钱,叹口气说:

今天的损失太大了。

请你帮他算一算,他一共损失了多少钱

赔了10元,即一张假币的面值。

☆⒌买烟

60年代的哈尔滨。

一天,一个小商店里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他对售货员说:

我是南方人到哈尔滨出差,想带哈尔滨特产的“哈尔滨、迎春、葡萄”烟回去给大伙尝一尝。

我现在只有3元钱,全都买烟。

”当时的价格分别是0.29元、0.27元和0.23元。

售货员经计算后,满足了他的要求。

这位南方人每种烟买了几盒?

此题最好用解“不定方程组”的方法,否则只能用“试探”法。

设葡萄、迎春各买一盒,余钱全部买哈尔滨烟,共可买10盒。

再设迎春、哈尔滨烟各买一盒,余钱买葡萄烟,共可买12盒,也就是说,顾客最少可以买10盒,最多可以买12盒。

先看看买10盒的情况,设哈尔滨、迎春、葡萄烟分别买x、y、z盒,可列出不定方程组:

29x+27y+23z=300①

x+y+z=10②

由②解出y=10-x-z代入①后整理得:

2z=x-15③

∵x≤8,z≥1∴③式无解

将②式之10改为11,最后整理得:

2x=3+4z,左边为偶数,右边为奇数,无解。

最后,再将11改为12,经整理得:

2z=12+x,设x=2(只能取偶数),得z=7,y=3,再设x=4,得:

z=8,y=0,不合要求。

x不可能再大,因此答案只有一个,即:

哈尔滨牌买2盒,迎春牌买3盒,葡萄牌买7盒。

☆⒍遗嘱

古时候,一位老者已气息奄奄。

临终前,把两个儿子唤到床前,曰:

“你们骑马到西山然后回来,谁的马跑得慢,家产就归谁。

”两个儿子骑马出去缓缓而行。

一路人见状奇怪,问明原因后,对二人说了一句话,二人便快马加鞭,唯恐落后。

这位路人说了句什么话

“你们把马换过来骑”。

注意问题中说的是谁的“马”慢。

⒎快速回答

⑴树上有6只鸟,用枪打掉1只,还剩几只?

⑵缸里有10条鱼,死了3条,还有几条?

⑶一个四边形木板,用刀砍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

⑷一队解放军在路上走,前边10人,后边10人,当中几人?

⑸两个人以相反方向站立,如果要互相能看到对方,最少需要几面镜子?

⑹10个小孩捉迷藏,已经捉到5个,还有几个没捉到?

⑺假如今天中午天空乌云密布,10小时后是否有希望见到太阳?

⑻国际歌一共有多少字?

⑴一只没有,其余的都飞了

⑵10条,死鱼也是鱼

⑶不一定。

如果是沿着对角线切,就剩三个角;如果从某一个角向对边切,则剩四个角;如果是从某一边向相邻边切,则剩五个角,比原来多一个角

⑷9人,总共11人。

题中的前、后和中间都是相对的

⑸一个也不用,两个人面对面即可

⑹还有4个,这是1个人捉9个人的游戏

⑺不可能,半夜不会有太阳

⑻三个字,分别是:

国、际、歌

⒏分袜子

两个盲人一起到商店买袜子。

每人各买了一双黑的,一双蓝的,当时都放在了一起。

虽然他们眼睛看不见,但在分手时每人仍然得到了一双黑的,一双蓝的袜子。

已知两个人的脚码和买的袜子都是一样的。

想想看,他们是怎样分的。

把每双袜子都分成两只,每人各拿一只即可。

⒐钱哪里去了?

有两个父亲给了他们的儿子一些钱。

其中一个父亲给了儿子150元,另一个父亲给了儿子100元钱。

但两个儿子却说他们一共只得了150元。

那100元哪里去了呢?

两个父亲和两个儿子实际是三个人(祖孙三代)。

⒑问路

古时一人赴京赶考。

来到三岔路口,不知该走哪条路。

见一人在石头后面干活,便上前询问。

不料此人竟不言语,只把头探出石头上面望着他。

赶考者正欲发怒,忽然想到了答案,于是选了一条路继续赶路。

你知道他选的是哪条路吗?

人的脑袋露出“石”头上,相当“石”字出头,即暗示为“右”。

因此应向右走。

⒒跑马场

跑马场上有三匹马,并排从起跑线上向同一个方向起跑。

已知公马十分钟能跑四圈,母马十分钟能跑三圈,小马十分钟能跑两圈,经过多长时间三匹马又能同时回到起跑线上?

十分钟。

这时公马跑了四圈,母马跑三圈,小马跑两圈。

如果公马十分钟能跑六圈,母马能跑四圈,其他不变,答案又是多少?

五分钟。

⒓A国与B国

从前有两个相邻的A国和B国,关系很好,货币可以通用。

后来两国的关系发生了矛盾。

A国国王下令:

B国的一百元只能购买A国八十元货物。

B国的国王也下令:

A国的一百元只能购买B国八十元的货物。

结果,有个聪明的人利用这个机会发了一笔大财。

他是怎样做的?

在A国用A国币换B国币,再把B国币带到B国换成A国币,就是以“保值”的兑换“贬值”的,再把“贬值”的变成“保值”的,周而复始。

这种便宜的事只能一开始实现,以后谁也不会拿本国的钱到邻国去用。

⒔幼儿园

每天早晨,我都看见许多年轻的父母去幼儿园送孩子。

可有些人既没抱孩子,又不是幼儿园的工作人员,也去幼儿园,他们去干什么?

是一些稍大点儿的孩子,他们可以自己走着去。

☆⒕砝码

用天平称量物体的重量时,总少不了砝码。

用一克、二克、四克、八克……的方法设置砝码,一般人都能想到,但这种方法需要的砝码数量太多,实际完全可以用得少一些。

请你重新设计一个方案,只用四个砝码就能用天平称量一至四十克的全部整数克的物体的重量。

只要你能想到天平两端都可以放砝码,问题就不难了。

所需要的砝码是:

1、3、9、27克四种规格。

例如:

被称量物体加1克砝码与9克砝码相等时,被称量物体的重量为8克,也就是等于两个砝码的差。

这种方案理论是可行的,但实际中并未被采用,因为应用比较麻烦(需要做减法运算)。

⒖火车站

有两个封闭式的小火车站,每天从甲站开到乙站的车次总是比从乙站开到甲站的车次多,时间长了,火车会不会都集中到乙站呢?

不会,因为甲站到乙站挂的车箱少。

⒗清理垃圾

有一堆垃圾,规定要由张王李三户人家清理。

张户因外出没能参加,留下9元钱做代劳费。

王户上午起早干了5小时,李户下午接着干了4小时刚好干完。

问王户和李户应怎样分配这9元钱?

很明显,每户的工作量为3小时。

王帮张干了2小时,李帮张干了1小时,王帮张的工作量是李帮张的2倍,得到的报酬当然也应该是李的2倍。

因此,王应得6元,李应得3元。

⒘找错误

你看到的这道题,本身就有两个地方有明显错误,但你可能一时看不出来,需要仔细找一找,找不到别睡觉。

两处错误是:

①在题目中“找”的后面。

②在“明显”的后面。

如果你要什么所犯的“错误”是找不到的,所能找到的是只是“错误”两个字。

18.死刑犯

一死刑犯就要执行。

行刑官对死刑犯说:

“你知道我将怎样处决你吗?

猜对了,我可以让你死得好受些,给你吃个枪子。

要是你猜错了,那就对不起了,请你尝尝上绞刑架的滋味。

”行刑官想:

“反正我说了算,说你对你就对,说你错你就错”没想到由于死刑犯聪明的回答,使得行刑官无法执行死刑,这个死刑犯绝处逢生。

这个死刑犯是怎样回答的?

死刑犯回答的是:

“上绞刑架”。

行刑官如果说他猜错了,按他事先说的,应执行绞刑,但这样一来,死刑犯说的又对了,应执行枪决。

如果执行枪决,死刑犯说的就是错的,而说错了应执行绞刑。

因此,无论怎样执行都是矛盾的。

☆☆19.怪城

有一个怪城,城里一边住着好人,一边住着坏人,城门左右各有一个人站岗,其中一个是好人,一个是骗子,好人总说实话,骗子总说假话。

有个人到了这个城门后,忘记了哪边是好人,如果问错了人,就会走到骗子住的地方,吃亏上当。

这可怎么办呢

可以这样问:

“如果我问对面那个人,应往哪边走,他会怎样告诉我?

”这个问的方法是非常巧妙的,它把两个相反的回答变成了一个统一的结果:

最后必然是一个真话一个假话。

真话对结果没有影响,假话把路给指错了。

这个问题有点像数学上的一个公式:

正数乘以负数,结果总是负数。

因此,只要按回答的相反的路走就保证不会错。

20.分家产

从前,有个很有钱的人家。

正当全家为新的小生命即将降临而欢喜之际,丈夫突然得了不治之症。

临终前留下遗嘱“如果生的是男孩,妻子和儿子各分家产的一半。

如果是女孩,女孩分得家产的三分之一,其余归妻子。

”丈夫死后不久,妻子就临产了。

出乎意料的是,妻子生下一男一女双胞胎!

这下妻子为难了:

这笔财产该怎样分呢?

这里关键不是数量的多少,而是数量的关系。

细分析遗嘱,不难看出,妻子和儿子的数量相同,妻子的数量是女儿的2倍。

有了这个关系就不难分配了:

妻子和儿子各得总数的五分之二,女儿得总数的五分之一。

21.分牛

从前有个农民,一生养了不少牛。

去世前留下遗嘱:

牛的总数的一半加半头给儿子,剩下牛的一半加半头给妻子,再剩下的一半加半头给女儿,再剩下的一半加半头宰杀犒劳帮忙的乡亲。

农民去世后,他们按遗嘱分完后恰好一头不剩。

他们各分了多少头牛?

这类题最好用倒推法求。

因为最后一头牛也没剩,可以肯定是杀了一头。

按遗嘱要求,女儿只能分2头,才能剩下一头。

按同样的思路分析可以得到结果:

儿子分7头,妻子分4头,女儿分2头。

22.钓鱼

有个人喜欢钓鱼。

一天钓鱼归来,路上有人问他钓了多少条鱼,他答到:

“有6条没头的,9条没尾的,8条半截的。

”你知道他钓了多少条鱼吗?

“6”去了“头”,“9”去了“尾”都是“0”,“8”从中截断是两个“0”,因此是一条也没钓到。

23.井底之蛙

井深27米。

一只蜻蛙从某月1号早晨从井底往上爬。

白天能爬3米,夜里又下降2米。

照这样,几号能爬到井上?

如果以为一天净爬1米,需要到27号才能爬到井上,那就是犯了想当然的错误。

1号这天,蜻蛙净爬1米,那么2号就是从1米开始爬的,依次后推,可以想到,25号是从24米开始爬的。

因为白天可以爬3米,到晚上就爬到井上了,不会再“下滑”。

24.切西瓜

把一个西瓜切4刀,最多可以切成多少块?

怎样切?

一般可以切成14块。

方法是:

从上向下两两相交切三刀,每刀之间约成120度角。

这样可切成7块(当中有一块)。

再从中间横切一刀即可。

但是,最多可以切成15块。

以球体中心为原点,前3刀分别按X,Y,Z=0的3个平面切,最后一刀让过原点,这样就成了一个金字塔形:

4面+6棱+4角+中心=15。

25.招侦察员

某部收一名侦察员。

考试的方法是:

凡是参加报考的人都关在一间条件较好的房间里,每天有人按时送水送饭,门口有专人看守。

谁先从房间里出去,谁就被录取。

有人说头疼要去医院,守门人请来了医生;有的说母亲病重,要回去照顾,守门人用电话联系母亲正在上班。

其他人也提了不少理由,守门人就是不让他们出去。

最后有个人对守门人说了一句话,守门人就放他出去了。

这个人说的是什么?

他说:

“我不考了。

”守门人对一个放弃考试的人是可能放他走的。

☆26.最后剩下谁

1~50号运动员按顺序排成一排。

教练下令:

“单数运动员出列!

”剩下的运动员重新排队编号。

教练又下令:

“单数运动员出列!

”如此下去,最后只剩下一个人,他是几号运动员?

如果教练下的令是“双数运动员出列!

”最后剩下的又是谁?

这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规律。

①“剩下”的人是逐渐向中间靠拢的②第一次剩下的运动员的编号能被2整除,第二次剩下的运动员的编号能被4整除,第三次剩下的能被2整除……第N次剩下的能被2的N次方整除。

最后剩下的是能被32整除的数,即最后剩下的运动员是32号。

27.海边案件

这是发生在海边的案件。

一天早晨,张某的妻子还未起床,忽听一阵急促的敲门声,门外有人喊:

“大嫂大嫂,大哥在家吗?

”张氏听到喊声,开门一看,是准备同丈夫合伙外出做生意的李某。

忙答道:

“他昨天晚上就没回来。

”然后急忙向附近的派出所报了案。

经调查,张某已被人暗害。

派出所人员详细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后,立即将李某逮捕。

开始李某极力否认,但最后不得不低头认罪。

派出所人员是根据什么认定是李某做的案呢?

从李某问的话中可以肯定他要找的是张某而不是张某的妻子,既然如此,他应该喊张某而不应喊“大嫂”,这说明他已经知道张某不在家,但他又问“大哥在家吗?

”显然自相矛盾。

28.找相同点

善于寻找事物的异同点和内在的联系,善于发现事物的发展规律,是做好任何研究工作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条件。

请你找找看,下面的两个数有多少相同点?

24683579

乍一看好像只有不同点,没有相同点。

其实只要你善于寻找,相同之处还是不少的,这是一种很有用的能力的培养。

现举数例:

①都是阿拉伯数字②都是4位数③都是正数④都是整数⑤相邻两数的差相等。

29.上楼

我上班的办公楼和我居住的家属楼都是6层楼,而我工作和居住的楼层均在3层。

于是我想:

我每天所爬的台阶数是家住6楼,工作也在6楼的同事的几分之几呢?

如果不加思索,很容易得出二分之一的结论,但这个结论是错误的。

这里的关键是住一楼的人不需要爬楼梯。

如果你想上三楼,需要爬两层台阶,而绝不是三层,想上六楼,要爬五层台阶而不是六层。

答案:

五分之二。

☆30.火柴拼字

请你用4根火柴拼成一个“田”字。

注意火柴不能折。

如果你把火柴当做几何中的线去拼,你永远也拼不出来。

火柴杆是方的,把四根火柴并拢在一起,从火柴的根部看过去,就是一个很象“田”的字。

31.搬火柴

10根火柴排成一排,现在请你把它们每两根放在一起,要求每次搬动火柴时,必须要跨过两根火柴,例如可以把第6根同第9根或第3根放在一起。

依次编号4->1,6->9,8->3,2->5,7->10。

☆32.忙碌的鸽子

哥哥早晨步行去郊外野游。

刚走1个小时,弟弟从电视中得知中午有雨,立即骑车给哥哥送伞。

出门时,哥俩养的一只小鸽子同时飞出来。

它飞到哥哥的头顶又立即掉头向弟弟飞去,到弟弟头顶又掉头向哥哥飞去,直到弟弟撵上哥哥。

已知哥哥步行的速度是每小时4公里,弟弟骑车速度是每小时20公里,鸽子的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若鸽子掉头的时间不计,当弟弟撵上哥哥时,鸽子一共飞了多少公里?

因为鸽子是连续飞行的,只要求出飞行时间就能求出飞行距离,即25公里。

☆33.鸡蛋

一位老太太挎了一筐鸡蛋到市场去卖。

路上被一位骑车的人撞倒,鸡蛋全部打破。

骑车人搀起老太太说:

“你带了多少鸡蛋?

我赔你。

”老太太说:

“总数我也不知道,当初我们从鸡窝里拣鸡蛋时是五个五个拣的,最后又多拣了一个;昨天我老头子查了一遍,他是四个一数的,最后也是多一个;今早我又数了一遍,是三个一数的,也是多一个。

”骑车人在心里算了一下,按市场价赔了鸡蛋钱。

老太太一共带了多少鸡蛋?

设一共有x个鸡蛋,则x-1可以被3、4、5整除,满足这个条件的最小的x为61。

按照常理推算,一筐鸡蛋估计也就能放这么多个鸡蛋了。

所以,答案为61。

34.画家

古时某地南庄有一位画家,技艺高超,远近名气很大。

北庄也有一位画家,对南庄的画家有点不服气,总想找机会会一会。

一天,这位画家来到南庄画家院外,向仆人说明要求见他的主人,仆人将他请进院内。

只见房门开着,仆人道声“请进!

”他用手一掀门帘,立即返身就走,嘴里直喊“我服了,我服了。

”他为什么服了?

门帘是画的。

北庄的画家误以为是真的门帘而去伸手掀,可见画的非常逼真。

35.小孩

昨天,我的邻居告诉我,他家才6岁的小孩不小心从5楼的窗台上摔下来了。

我吃了一惊,忙问“摔的怎么样?

”他说“还好,只是胳膊腿擦破了点皮,没伤着骨头。

”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

“这孩子的命可真大。

小孩是在家里摔下来的,因此最多也就1m多的高度,与是否为5楼无关。

36.时针分针问题

(1)一天24小时时针分针重合几次?

时针每小时转360/(12*60)=1/2度,分针每分钟转360/60=6度。

设一次重复需要花费x分钟,则x分钟过后分针比时针多转360度,即360+x/2=6x,得出x=720/11mins,于是,24*60/x=22次。

(2)某一时刻,钟表的时针在10点和11点之间。

6分钟后的分针和3分钟前的时针呈相反方向在同一直线上。

问:

该时刻是几点几分?

设10点时间段时针和分针呈相反方向在同一直线上的时刻为10:

x。

当10点整时,时针在300度处,x分钟后为300+x/2度,而分针在6x度处,即300+x/2=6x+180,于是x=240/11,此时约为10:

22。

而当前时刻为6分钟前,即10:

16。

37.进口货

爸爸出远门回来,给小明买了许多好东西,桌子都摆满了:

游戏机、变形金钢、牛奶巧克力、洋娃娃、芒果、魔方、太空枪、机器人、小汽车……请你帮小明找一找,哪些是进口货。

此进口货非彼进口货,这里指的是进嘴里的食物,因此有:

牛奶巧克力、芒果。

35.啤酒与饮料

小张请小李到家会餐。

小张知道小李爱动脑筋,于是就给他出了一道题:

我今天买啤酒和饮料共花了9.90元,你猜一猜我买了几瓶啤酒、几瓶饮料?

猜对了我自罚一杯白酒,猜错了罚你一杯。

小李只用了几分钟时间就算出来了,小张只好自罚一杯。

已知啤酒每瓶1.7元,饮料每瓶0.7元,你能算出小张买了几瓶啤酒、几瓶饮料?

设共有x瓶啤酒,y瓶饮料,则有1.7x+0.7y=9.9。

于是可得,x<=5,y<=14。

当x=5时,y=2,正好。

当x为其他值时y都不为整数,所以可得出正确结果Wie5瓶啤酒和2瓶饮料。

☆36.帽子问题一

教师把他最得意的三个学生叫到一起,想测测他们的智力。

他先让三个学生前后站成一排,然后拿出三白两黑共五顶帽子,让学生看过后把两顶黑帽子藏起来,把三顶白帽子给他们戴上。

三个学生都看不见自己戴的帽子,但后边的能看见前边的,前边的看不见后边的。

教师让三个学生说出自己戴的帽子的颜色。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前边的学生回答说:

我戴的是白色的。

他是怎样知道的?

首先可以确定前2个人不都是黑帽子,否则3号就立刻知道自己戴的是白的了;然后如果1号戴的是黑帽子,2号也因为之前所说,知道自己是白帽子了;但既然他们两个都不知道,那1号自然知道自己是白帽子了。

☆☆37.帽子问题二

本题同上题相似,只是三个学生是相对站立的,彼此互相能看到。

经过一段时间,三个学生异口同声地说自己戴的是白帽子。

他们是怎么猜到?

类似,不过有点像递归。

我们按123的顺序来,1号假设自己戴的是黑帽子,那么2号和3号眼里都是1黑1白;而这时候,作为2号,看到3号不说话,就确定自己不是戴的黑帽子了,否则3号眼里应该是2个黑帽子,可以知道自己是白帽子,这样的话2号就能确定自己是白帽子;但是2号也没说话,那么很显然,1号就可知自己戴的不是黑帽子,而是白的。

38.量容积

有一个药瓶,上面有刻度,可以从刻度上看出里面的药水的体积。

但是这个刻度并不是从瓶底到瓶顶的,而且瓶子的口处比下面小,怎样能量出瓶子的容积呢?

由题可知,瓶子的容积比最大刻度大,而装着的药水的体积比最大刻度小,所以可先把瓶子口朝上由刻度读出瓶中药水的体积为V1,然后将瓶子倒过来,此时药水的体积仍为V1,而上部空出的体积即可由刻度直接读出为V2,故瓶子的总容积为V1+V2 

39.问题小唱

什么菜煮不熟?

什么菜洗不净?

什么蛋不能吃?

什么饼不能吃?

什么河没有水?

什么马不能骑?

什么牛不耕田?

什么火不烧手?

什么球不能踢?

什么珠不能摸?

什么嘴不讲话?

什么药没处买?

什么刀不能切菜?

什么锅不能煮饭?

什么事人人不愿做都得做?

什么衣人人不爱穿都得穿?

生菜,灰菜,脸蛋,铁饼,银河,海马,蜗牛,鬼火,地球,眼珠,烟嘴,后悔药,车刀,烟袋锅,做梦,寿衣。

40.栽树

果园里有10棵苹果树,栽成5行,每行4棵。

你知道是怎样栽的吗?

从顶上看,栽成一个五角星,5个顶点和5个交点各一棵。

42.花母鸡

东院的花母鸡在西院的鸡窝里下了一个蛋,这个蛋的“产权”应归谁呢?

这个蛋是鸡下的,“产权”当然是花母鸡的。

43.过河一

一只小船仅能载客6人。

一天来了2对夫妇,每对夫妇都带了两个孩子,但船家竟未阻挡,全让他们上了船。

船家不怕超载吗?

其实上船的就是6个人,船家当然不会阻拦。

那个是祖孙三代。

44.过河二

一根独木桥,一次只能过一个人。

一天来了两个人,一个是南来的,一个是北往的,他们都想过河。

他们能过去吗?

两个人的方向是一致的,都是朝北走,当然能过去了。

45.过河三

一个人走到桥的中间,对面来了一个小孩儿。

由于桥很窄,只能通过一个人,因此他想给小孩儿让路,返身往回走。

回头一看,后面又来了一个小孩儿。

这可怎么办呢?

把两个小孩抱起来,然后转身再放下,两个小孩就调换位置了。

46.过河四

某地有一条很宽的河,河上仅有一座桥。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在桥的一头修了一个岗楼,里面有伪军专门看管此桥。

河上没有一条船,要过河必须走此桥。

通过这座桥至少要5分钟,伪军4分钟出来一次,发现桥上有人通过就往回撵,任何人都不让过。

我地下党交通员要送一封非常重要的信,必须通过此桥。

由于交通员的机智勇敢,他顺利地通过了此桥,完成了组织交给的任务。

他是怎样通过的?

交通员看到伪军进了岗楼后,立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