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8392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4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docx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与反思

淄川区北关小学张学佳

一、教材分析:

这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分数,并且学会了常用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学习这部分知识既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又能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这是学生在课本中第一次接触小数,虽说是第一次,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

因此,我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年龄特点确立了以下

教学目标:

1、能识别小数,并会正确读写。

、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2、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概括、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

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二、学情分析:

1、通过生活情景和已有生活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

2、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参与学习,发挥其内在的潜力,独立主动地探究知识,不仅学会知识,而且会学知识。

3、通过比较、分析、概括出小数的含义,在交流中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增长本领,从而达到创造性学习的境界。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1、生活情景引入,新旧知识的衔接,突出小数与生活、小数与分数的联系。

2、充分运用直观演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沟通分数与小数的联系,形成正确的表象。

3、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

 四、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展示资料,引入课题

 请大家看一段录像(去超市),你看到了什么?

小声说一说,读一读。

                

这些数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会说,1、这些是小数。

2、数的中间有一个小圆点。

……

师:

是的,像这样中间有一个小圆点的数字,我们把它叫做小数。

而小数中间的这一个小圆点,我们把它叫做小数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板书

(二)读小数

谁能放声给大家读一读,边读边想:

小数的读法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的读法有什么不同?

学生可能会说,小数点左边的数和以前一样,小数点右面的数是几就读几。

教师肯定读法,要求同桌互相读一读。

除了老师写的这些小数,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的小数,可以自己读,可以请大家读。

师表扬大家发现得还真不少,可见生活中处处都能发现小数。

(三)主动探究,学习新知

1、读价格

               

我们会读了这些商品的价格。

它们各表示几元几角几分,你知道吗?

(填表)

商品名称

橡皮

一箱奶

一箱啤酒

价格:

 

 

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再汇报。

大家想一想,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什么?

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数表示什么?

第二位数表示什么?

生:

可能说,小数点左边的数表示几元,右边第一位数表示几角,第二位数表示几分。

2、师:

商品的价格可以用小数表示,生活中有许多小数,如:

自动铅笔笔芯你是否见过?

mm是什么单位?

(长度单位)你还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让学生动手比划,1米、1分米、1厘米的长度。

那如果这是1米,我把它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

课件出示一米的尺子,它平均分成10份,一段为红色,看着图片能用一个分数表示吗?

1分米=1/10米

用小数表示是( )米呢?

能不能解决呢?

可以小组研究、讨论,也可以借助教科书。

汇报,师点拨。

1分米=米=0.1米(也可以用小数来表示为0.1米)

师:

小数点右边“1”表示什么?

(1分米)

  点击3分米为蓝色, 3分米=()米=(   )米         你是怎么想的?

   0.8米=(   )分米

5分米=(   )米

课件出示一米的尺子,把它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几?

1厘米有多长?

它用小数表示是多少米呢?

小组内研究一下,再交流。

1厘米=米=0.01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小数点右边第二位数表示什么?

(1厘米)

   3厘米=米=(   )米   18厘米=米=(  )米   33厘米=米=(  )米

谁愿意说个厘米数,大家答。

   0.55米=(   )厘米

想不想考考同桌?

 3、谁来汇报一下你的身高?

生:

137厘米

师:

它是几米几厘米?

(1米37厘米)

1米37厘米用小数表示该是多少呢?

(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你能把你的身高用“米”作单位来表示吗?

师:

找出1米40厘米的身高请同学说一说(两种写法)

小结:

通过这些练习我们发现,小数点左边表示什么?

右边第一位数表示什么?

第二位数表示什么?

(四) 运用拓展,巩固新知

练习一:

在我国古代,小数是怎样表示的?

书94页你知道吗?

练习二:

价格竞猜。

用小数记数方法,可以用高了、低了提示。

  五、板书设计

                         小数的初步认识

商品名称

橡皮

一箱奶

一箱啤酒

价格:

 

 

表示几元几角几分

 

 

 

     

七、教学反思

  适当的压力催人奋进。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此,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的读法及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的教学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特点,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知识链:

一、说说生活中的小数,并说出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二、认识表示长度的小数,并知道它们所表示的意义;三、用小数表示身高,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于表示价格的小数的实际意义和用小数表示身高这两方面掌握得不错,孩子们参与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也掌握得较好,自认为在以下几方面做得较好:

   一、充分调动孩子已有认知。

   在课的一开始就让孩子们说印象中的小数、找身边的小数,得出要研究的素材,这样一开始孩子们就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他们必须去搜索知识库中与本课知识有关的所有认知,为学习做好了必要的知识准备,同时能让他们很深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充分促使孩子主动学习。

   课前对于如何教学表示长度的小数的意义这一环节颇有困惑,其实这部分知识并无什么探究的价值,用分数表示是在第五册已经学过的知识,不是本课的重点,而把分数写成小数是一种规定,不需要孩子们去探究。

那么是否就直截了当地用课件来帮助讲解算了呢?

我反复思考这一问题。

终于决定先自学、再讲解,一方面可以从小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充分利用教材,另一方面可以照顾不同层次的孩子,让优生自主地去学习,再让他们来帮助一些学困生,此外,因为有了教材这一老师的教学之后,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就轻松许多,很多问题可以让孩子们来回答,而不是教师自问自答。

   三、充分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

   无论如何把课堂放给孩子们,老师在其中穿针引线的作用还是必不可少的。

就如本节课教学,如果老师不找一些表示长度的小数出来,孩子们就会认为小数只表示价格;如果老师不教孩子们正确地读小数的方法,孩子们就会用以前的读法来读小数;如果孩子们自学后不作必要的讲解,就有三分之二的孩子会把3厘米写3/300米。

因此,无论什么课,老师的引导作用总不可少,关键在于如何“导”得不漏痕迹、如何“导”得恰到好处、如何“导”在关键之处。

本节课中,在学生正确地读小数后,我问“小数与我们以前学过的数读起来有什么不一样”使孩子们在思考中完善自己读小数的认知体系;在孩子们说完分米与厘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时,我问“请小朋友们观察这些等式,你有什么发现”促使孩子们去观察、去思考,之后完善对这些小数的认识……在孩子们容易出错的地方设计有挑战性的、有思考性的问题,促使孩子们去比较、去观察、去思考、去表达,才能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地淋漓尽致。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案例及反思

文峰小学张世玲

【案例背景】

小学数学目标导学教学模式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就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来完成学习任务,主要培养学习的学习能力,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当然自主学习不能完全依赖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教师要准确的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教学目标,了解学生学习的真实困惑,寻找孩子真实的学习难点,给学习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设计合理的学习的步骤,提出具体的问题引导学习自主学习,认真组织好小组内的讨论与合作。

虽然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可能会造成进度慢一些,甚至还可能出些岔子以及一些自己意料不到的问题,但是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完善他们的学习方法,却是他们终生受益的。

【案例描述与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小数的起始阶段,是对数的认识的再一次扩展,经过探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2、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3、通过对小数的初步认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是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教学难点是知道以米为单位、以元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第一次试讲: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在本次课例大教研中,我备课后在自己班进行了第一次试讲。

基本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教材中情境图)

同学们自己试着读一读。

思考:

这些数和我们以前学的数有什么不同?

叫什么?

导入小数的初步认识。

二、探索新知。

(一)小数的读写。

1、同学们会读小数吗?

请自我尝试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一1、2小题的内容,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知识点一:

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这些数都是,“.”是。

2、尝试着读下面的小数:

(1)0.59读作:

;0.259读作:

思考:

小数点后面的数应该怎样读?

(2)28.75读作:

;125.001读作:

思考:

小数点前面的数应该怎样读?

2、小组交流。

3、小练习:

看导学案知识点一第三小题,找同学读一读。

3、读一读:

(1)巴西的某份报纸,长3.2厘米,宽2.5厘米,大约只有两张邮票那么大。

(2)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鼓在美国。

这只鼓鼓面一周的长大约为11.62米,重272.2千克。

(3)丽江的“纳西金钥匙”是巨型古式铜制钥匙,长约2米,宽0.8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钥匙。

4、思考:

如何写小数?

5、请写两个小数,写好后给同桌看一看,并且要读给同桌听听,有问题要及时纠正过来。

6、生活中哪里还见过小数?

(二)小数的意义。

1、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

(1)认识0.1米有多长.

●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米吗?

和同桌讨论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米表示什么?

米有多长?

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0.1米。

●你还能在米尺上找到0.1米吗?

(2)你能在尺子上找出0.3米吗?

跟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3)你知道0.5米有多长吗?

(4)填一填,试一试:

米=()米=()分米;

米=()米;6分米=()米=()米2、理解两位小数的意义。

(1)认识0.01米有多长。

●你能在尺子上找到

米吗?

和同桌讨论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米表示什么?

米是多长?

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

米,也就是0.01米。

(2)沙发腿垫脚的高度在0.03-0.08米之间,你知道0.03米是多长吗?

用分数怎么表示?

0.08米呢?

(3)填一填:

5厘米=()米;22厘米=()米;0.58米=()厘米。

3、以元为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1)你能分别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吗:

1角=()元=()元;6分=()角=()角。

8分=()元=()元;

(2)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1元6角=()元;15元6分=()元。

(三)巩固练习:

【巩固练习】

填一填: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

1、读一读:

21.05读作:

;0.725读作:

2、写一写:

七十四点五写作:

;零点九八写作:

3、你能用小数表示吗?

9分米=()米5角=()元

4分=()角3厘米=()分米

20元7角=()元2厘米=()米

第一次试讲发现的问题:

1、本节课是在认识分数的基础上学习的,在上课伊始是否要安排一个知识链接的内容,复习一下分数的有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书中出现的情境图与学生的生活远了些。

能不能先用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感受到小数的存在。

将书中出现的情境图放在课后或练习题中。

3、“教师如何利用“分数”,让学生找到分数和小数的连接点?

”我们能不能在前面的货币单位背景中研究小数和分数的关系呢?

我们可不可以先通过购物经验直接引出小数,帮助学生认识、理解小数。

再引导学生把货币单位中的小数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沟通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最后借助长度单位这个背景,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进行内化与沟通。

4、整节课容量较大,大致分为三个知识点:

小数的读法、以元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的含义。

在教学中我总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所以有点“赶”教学的感觉,特别在教学学生较难理解以米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几厘米的含义环节中,学生没有经过充分的思考内化知识过程,便匆忙收场。

如果整合教材,使课堂效率提高,同时课堂时间能够留出更多练习时间?

5、如何让学生感知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达成的共识和解决的策略:

1、知识链接的作用是回忆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有必然联系的知识,复习与本节课学习的新知识相关的技能方法,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学生的规律的探索发现,但也并不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可以添加一个知识链接的环节,复习分数的有关知识,为后面的学习理解小数的意义做好铺垫。

2、以家居中的学问作为情境引入,有设计特色,可从谈话入手,让学生测量一下课桌的宽和长,当测量结果要用“米”做单位时,就得不到整数的结果,像这样得不到整数结果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同学自然就会想到了用分数、小数来表示,于是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学生就会有一定的认识。

3、情境创设的目的是创设有利于建构本节课内容的情境,为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但情境问题的提出也要有的放矢。

既然前面有一个测量的环节,课本的信息窗虽然是学生不太熟悉的,用也可。

4、因为元是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小数了,所以我想先通过购物经验引出小数意义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小数。

接着引导学生把货币单位中的小数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沟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

最后借助长度单位这个背景,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进行内化与沟通。

5、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整合教材,将两位小数的认识放在下节课再深入认识。

第二次试讲

教学片断一:

复习引入:

完成知识链接的内容。

【知识链接】

1、用分数表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并说明理由。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认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2、请用米尺量一量课桌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

(1)你有什么发现或困惑?

你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2)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的发现、困惑或办法。

自主完成导学案知识链接2的内容,后班级交流。

教学片断二:

1、以元为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1)认识0.1元。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二第一题的第一个小题填空。

1、

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意义。

(2)说一说:

你能在这个线段图上找到0.2元吗?

用分数怎么表示?

(1)填一填,试一试

●一个笔记本的价钱是8角钱,可以写成()元。

●小强有1元3角钱,可以写成()元。

●5元8角可以写成()元。

(2)

探讨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可以同桌讨论。

(3)思考:

元是多少钱?

用分数怎么表示?

如何用线段表示?

●班级交流。

(2)认识其他一位小数。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二第一题的第二个小题找一找。

(2)找一找:

你能在这条线段图上找到0.2元、0.7元吗?

用分数

怎么表示?

班级交流。

(3)小练习。

●请同学们自主完成导学案知识点二第一题的第三个小题,并思考一

(3)填一填,试一试

●一个笔记本的价钱是8角钱,可以写成()元。

●小强有1元3角钱,可以写成()元。

●5元8角可以写成()元。

思考:

一位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可以同桌讨论。

位小数与分数有什么关系。

教学片断三:

以米为单位理解小数的意义。

在信息窗中呈现的小数都是以米为单位,它们分别有多长呢?

下面我们来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1、认识以米为单位小数的实际意义。

(1)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

(小组讨论)

(2)试一试:

0.3米=()米=()分米;

0.4米=()米=()分米;

0.5米=()米=()分米;

2.5米=()米()分米。

(1)请思考导学案知识点二第二题的一二小题,并将你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

班级交流。

(3)填一填:

●小青身高1米4分米,如果用米作单位,4分米可以写成()米,合起来写成()米。

●姚明身高约2.3米,那么他的身高是()米()分米。

(2)小练习:

【案例反思】

1、 在知识链接环节,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亲身感受到小数产生的必要性。

2、学生对于长度单位这个现实背景,还是比较陌生的,可对于价格,花钱购物则很熟悉,本节课利用长度单位间关系引出1/10=0.1后,增加在人民币背景中研究小数,按整数--小数---分数顺序展开,有效的领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归纳小数意义时,渗透抽象化方法,在学生多层面、多角度丰富感知的基础上,再加以抽象去掉数量、单位名称,最后抽象出十分之几可以写成一位小数,使学生顺利地从直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本节课探索一位小数的意义时,大胆积极的放手让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引导进行自主学习,通过练习和课堂检测来看,课堂效果不错。

4、尽管已经注意到老师要少讲一点,但似乎我讲的东西还是太多了一些,给学生的机会少了一些,因此生成的资源也少了点,错过了一些精彩的内容。

在课堂检测上,我有些太忠于教材,创新太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