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德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330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品德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新品德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新品德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新品德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新品德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品德教案.docx

《新品德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品德教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品德教案.docx

新品德教案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谁说了算

备注

活动目标

1.分析家庭、学校生活等民主现状,明白集体的事要大家商量说了算。

2.学会运用大家商量、投票表决等公平、民主的方式,解决集体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活动准备

若干调查表格。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屏幕或黑板展现“班级电视台”的图标)教师:

同学们,我们班的小小电视台最近推出了一个新栏目——《我们都有发言权》,欢迎大家广泛参与,多多关注。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先来探讨探讨关于“谁说了算”的问题!

二、特别调查

1.教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应该谁说了算?

(呈现选票内容)围绕这个问题,我们来进行一次特别调查,请同学们把自己的选项序号填在括号里,如果你还有其他想法,请写在横线上。

2.学生各自填写调查表。

表格如下。

谁说了算

1在我家里是()说了算。

A:

爸爸、妈妈B:

爷爷、奶奶

C:

自己D:

_________

2我们班()最有发言权。

A:

班主任B:

班长

C:

成绩最好的D:

_________

3好伙伴中,我听()的。

A:

年龄最大的B:

力气最大的

C:

关系最好的D:

_________

3.分小组交流调查情况,小组长将得票情况统计出来。

4.全班汇集调查结果并针对调查结果交流:

你认为事情该由他(她)说了算吗?

5.学生各自阐述观点。

教师见机点拨学生举出生活中的具体事例来说明,并谈谈自己在当时情况中的心情。

6.小结:

通过调查,反映出了我们生活中存在的一些共同现象。

看样子,“事情究竟该谁说了算”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

三、活动体验

1.学生讨论班级事务。

教师用以下导语引出话题:

“事情究竟该谁说了算”?

其实,我们最关心的还是我们班里的事情应该由谁说了算。

现在,我们针对班级的一些大家关心的事情展开讨论,我们该如何决定这些事情。

我想知道哪些事情是大家所关心的。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将学生关心的事情写在黑板上)

2.选择大家最感兴趣的一两个问题分组进行讨论,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3.全班统计小组意见。

如班费怎么花的问题,有多少同学赞成买图书,有多少同学赞成作奖学金等。

4.全班商量,形成最后的统一意见。

5.将最后的结果记录在班务要事本中。

四、小结

集体的事不能一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在活动中出现不同意见,其实是正常现象,我们可以通过集体讨论,大家商量着办;也可以采用投票表决的方式,做到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集体,这都是统一大家意见的好办法。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民主无处不在

备注

活动目标

1.感受到民主、平等在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

2.知道在我们国家人人都是平等的,人人都享有民主权利。

活动准备

学生在课前了解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有关新闻,并将图片、资料等带到课堂上来。

有条件的学校可邀请当地的人民代表政协委员和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感受民主的存在。

教师寻找一些体现民主的活动照片,让学生体会民主的存在。

可以用下面的导语引出意图:

“人人享有发言权,事情大家说了算”。

无论是在学校、工厂,还是在农村、城市,社会生活呼唤民主、平等、和谐。

请同学们看老师为大家带来的几组画面。

(出示教科书第25页的“校长信箱”“职工大会”“村务公开栏”三组画面)

2.深入感受民主的意义。

教师用三个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议论:

(1)猜一猜“校长信箱”的肚子里装着些什么东西;

(2)职工大会有什么好处;(3)为什么要设“村务公开栏”。

二、活动体验

1.感受学校的民主生活。

教师用下面的导语引出活动:

咱们学校有没有“校长信箱”,你认为“校长信箱”有设立的必要吗。

2.小结过渡:

刚才大家的意见很好,但是这只是我们班同学的意见,我们去校园采访采访其他人的意见吧!

(提示:

要制作好简单易行的采访记录表格,要分好采访小组,要选择好采访对象,如老师、同学、家长等]

3.分组采访。

4.小组在组内整理搜集的材料。

5.分组汇报调查收获。

6.总结:

“校长信箱”用处大,如果我们学校还没有“校长信箱”,就赶快向校方建议,让它早日为老师、校长、同学、家长架起一道桥梁吧!

三、拓展延伸

1.教师:

生活中,民主无处不在。

做有心人,你才能发现它的存在。

下面老师向大家说说我有哪些发现!

(展现“市长热线”“价格听证会”等资料)同时,我也想考考大家,开通“市长热线”、进行“价格听证”有什么好处?

2.学生交流自己发现的民主(班上的、家里的、同学间的、国家的……)

3.阅读教科书第26页的“小资料”,交流自己搜集的相关资料。

(有条件请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也参与到班级活动中来,向同学们说说自己当选的经历,以及人民代表行使的权利,他们是怎样为人民办事的)

4.有兴趣的学生可以通过班级电视台和两会代表进行书信联系,也可以利用搜集到的关于两会的一些资料编制一期专刊。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喜看科技在农村

备注

活动目标

1.和感受高科技农产品就在我们身边,以及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好处。

2.懂得教育、科技对农民致富具有重要作用。

活动准备

1.寻找身边的高科技农产品,如苹果李、方西瓜、七彩菠菜等。

2.搜集高科技农业生产和技术的图片、文字等资料,如智能温室、联合收割机等。

3.搜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致富的事例,如科学种田、瘦肉型牲猪快速饲养等。

活动过程

一、认识和了解高科技农产品

1.谜语导入。

教师读谜面:

身穿绿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儿多,个个黑脸膛。

学生猜谜(西瓜)。

2.出示迷你西瓜实物或图片,学生观察米你西瓜和其他普通西瓜的异同。

教师提问:

你见过这样的西瓜吗?

这种西瓜不但夏天有,在冬天我们也能常吃着它呢。

这就是科学家最新培育出的西瓜新品种。

这样的农产品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呢,你发现了吗?

3.学生拿出自带的各种新奇农产品,相互展示介绍。

可以请几位所带物品最有特色的学生上台为大家介绍,包括名称、产地、特点等。

4.教师点拔:

哇,原来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新奇有趣的农产品。

这些东西是怎么培育出来的呢?

大家知道哪些先进的农业生产设备和技术吗?

二、感受科技在农村

1.直观感受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教师出示智能温室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启发学生:

科学技术的魔力可真不小。

在农村,农民运用了哪些科学技术呢?

2.教师简单介绍智能温室:

有了它,温度和灌溉水都由计算机控制,很多珍贵的农产品就是在这样的温室里培育出来的呢。

3.学生拿出课前搜集的有关高科技农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等资料,展示并介绍它们给农民带来的好处和方便。

如大棚蔬菜、无土栽培、小型收割机等。

教师观察哪些同学查找的资料最能体现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请他们上台做重点汇报。

4.教师小结:

有了这么多的高科技,未来的农业一定会前景光明。

三、寻找农民学科技的事例

1.教师过渡:

科技进入了农村,农民又是怎么学科技、用科技、利用科技致富的呢?

2.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三个方面寻找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利用科技致富的事例。

(1)农民学习科技的途径有哪些。

(2)农民运用了哪些科技知识、先进技术。

(3)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了哪些好处;在我们身边有哪些依靠科技致富的人。

3.小组讨论,将课前搜集到的关于农民学科技用科技,利用科技致富的资料整理汇总,准备发言。

4.小组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材料,对材料进行分类并逐条总结。

本活动提倡学生用身边熟悉的事例汇报。

(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农民夜校等。

而运用的先进科技就数不清了,如嫁接、人工授粉等等。

科学技术给农民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让学生寻找这样的人和事,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对农民致富饿重要意义)

四、活动延伸

1.教师引导:

科技的力量是无穷的。

农民们确实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但是,他们中间有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而有些人虽然懂得了农业科学技术的作用,但是他们没有能力掌握这些技术,或者根本不知道从哪里去寻找有关知识。

对此,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2.学生自由谈,教师归纳总结。

3.教师出示活动内容。

学生从下面选题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活动。

(1)为农民出一期科技宣传栏。

(2)“我是科技小能手”活动(小种植、小养殖等)。

(3)为农民推荐一本书。

(4)为农民设计一种最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

4.小组行动,教师指导。

5.小组汇报活动情况和成果。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他们富起来了

备注

活动目标

1.了解农民多种多样的生产经营方式及致富途径。

2.引导学生感受现代农民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3.体会现代农民的勤劳与智慧,培养学生对农民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1.采访科技致富的农民或搜集报纸上科技致富农民的事迹,了解农民致富的经验。

2.制作名片的纸、水彩笔等。

活动过程

一、猜猜他们的职业

1.出示教科书第49页的三张名片,提问:

你能说出名片的主人是干什么的吗?

2.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名片的主人的职业、工作特点、联系方式等,想像他们是怎样工作的。

学生自由说。

二、新型农民大搜查

1.教师过渡:

恭喜同学们,你们猜对了,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工作和生活的人,你发现他们了吗?

2.学生将课前在自己身边发现的或在网上、报纸上搜集的一些新农民的资料在班上汇报。

三、农民致富经

1.教师:

刚才,大家看到了这么多的富起来的农民。

他们都有自己的致富经。

我们一起来给他们总结总结,他们的致富经是什么?

2.学生课前采访科技致富的农民或搜集报纸上科技致富农民的事迹,了解农民致富的经验,然后小组交流讨论。

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1)小组成员展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介绍农民的致富经。

(2)整理归纳,推荐一名同学上台汇报。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收获。

说说农民是怎么致富的,教师引导学生从农民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农民职业与生活等方面去发现农民的变化。

4.拓展:

将他们的致富经概括,编成一本“农民致富经”,并将此发放给认识的农民。

四、小小辩论会:

他们还是不是农民

1.教师过渡:

现在的农民与过去的农民真是大不一样了。

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人还是农民吗?

现在我们就来开展一个大辩论活动。

2.模拟辩论会形式,全班分成正反两方。

各派三名代表参加辩论,其余同学可以给他们补充和提醒。

3.教师提出辩论要求,特别是要讲清楚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4.辩论。

在辩论中加深对今日农民的认识和了解。

五、我是名片设计师

1.教师:

在我们身边有这么多了不起的农民。

我们能不能为他们设计一张名片,充分体现他们的特点,把他们介绍出去呢?

2.学生各自思考名片上要写的内容。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

3.学生自由说,教师引导学生知道名片上要载明姓名、职业、联系方式等。

4.学生各自设计名片。

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像力,不但内容要精,形式也要新颖,能一下子吸引住人。

6.学生动手设计,教师巡视指导。

7.学生汇报展示自己的设计,教师指导学生从内容、外形等多方面欣赏评价。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好山好水好地方

备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地形地貌的基本特点及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

2.亲近祖国的山山水水,感受祖国山水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中国地形图、歌曲《黄土高坡》录音带。

2.学生课前搜集一些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歌曲或文章。

活动时间: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1课时

一、看图猜地名

1.教师出示各地的自然风光图片,如:

雪域高原、沙漠戈壁、草原、水乡、沙滩等。

2.引导学生欣赏后回答问题。

(1)猜猜这些图片可能拍自祖国的什么地方,为什么?

(2)这些地方有什么特点?

(3)用几句话描述它的特点,给它取个好的名字。

如:

椰林海韵……

3.学生汇报,教师小结评价。

4.过度:

辽阔的平原土地肥沃,江南水乡河流交织、风景秀丽,请大家想想我们家乡的自然环境又有哪些特点?

二、家乡的风景、家乡的美

1.学生交流展示能反映家乡自然环境的图片、文字资料,发现家乡的环境特点。

如:

家乡绿树成荫,象绿色的海洋;家乡山多,大大小小的山峦叠起;家乡的梯田如诗如画……

2.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制作“家乡自然环境名片”。

教师指导学生联系家乡实际,制作的名片能反映家乡的地理环境特点。

3.展示成果,评价鼓励。

将名片粘贴在黑板上,组织学生分组上台欣赏、评选最满意设计奖。

最后由获奖的学生上台介绍自己设计的名片。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好山好水好地方

备注

一、资料汇报

1.教师出示中国地形图:

课前请大家搜集了能反映各个地方自然环境特点的图片、文字资料,下面请大家把它贴到中国地形图上。

2.学生自由将图片、文字资料贴到中国地形图上。

3.欣赏、点评。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点评:

同学们帖得是否恰当、图片为什么要贴在这里、理由是什么。

4.在讨论的基础上再次调整中国地形图中的图片、文字资料。

5.小结过度:

我国地形特点复杂多样,从这张图上你能找出我国地形的类型吗?

二、分析祖国地形特点

1.找出地形的类型。

如:

橘红色的代表高原、绿色的为丘陵、黄色的代表盆地,等等。

2.说说各种地形有什么特点。

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地形图,从中总结我国地球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概括中国地形的一些基本特点。

如:

河流多自西向东流、西边的多是山脉,地势高;而东边的是丘陵,地势相对较低;等等。

可以让学生通过地图总结,也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总结,说说他们去过的地方的地形。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要补充一些信息。

下面的信息可供教师参考。

我国地貌、地形多样,类型齐全,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戈壁、沙漠、洞穴无不典型壮观。

地形分布的规律是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自西而东,逐级下降。

平原少,山地多,陆地高差悬殊。

山地和高原多集中于西部地区。

中国和尼泊尔接界处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6.27米,是世界最高峰。

三、从文学、艺术角度感受地形的美、奇

1.过度:

通过刚才的活动,大家已经感受到了祖国风光秀美以及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确实,我们的祖国就是这么美丽。

生长在这样美的地方,你们有什么感受呢?

(学生回答)正是这份喜悦,使得艺术家们也用自己的方式赞颂这些美好的事物。

下面我们听一首歌。

2.播放《黄土高坡》。

教师引导:

你知道歌曲中描述的是怎样的地形?

(学生回答)还有很多这样的艺术作品都反映了我国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我们一起从文学和艺术的角度欣赏。

课前,老师请大家寻找一些这样的艺术作品。

现在,我们开展交流活动。

3.教师提出活动建议:

学生自由组合选择喜欢的方式参与活动。

(1)唱一唱反映我国不同地区自然环境特点的歌曲。

如《山路十八弯》、《青藏高原》、《我是草原小骑手》、《赶海的小姑娘》、《浏阳河》、《梦里水乡》、《天堂》等。

(2)读一读描写我国各地自然景色的文章。

如《桂林山水》、《美丽的小兴安岭》、《草原》等。

(3)画一画各地自然景色,可以参见美术书籍上的美术作品。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多样的气候

备注

活动目标

感受祖国气候复杂多样,进一步感知祖国的幅员辽阔。

活动准备

1.制作一个包含局部天气预报节目、气象符号图等气象知识的多媒体课件。

2.学生课前收看天气预报节目并模拟主持天气预报节目。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教师:

同学们,请你用一个词或者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今天天气情况。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引导概括,如:

今天气温适宜、今天阳光明媚、今天气温很高、今天寒风凛冽……)

2.教师:

你们知道在祖国北面的黑龙江今天天气怎样吗?

(学生自由猜想。

北方地区可以问海南省的天气)

3.教师借助课件播报黑龙江(海南)地区的天气预报。

教师提问:

听了那儿的天气预报,你知道了什么?

(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地区气候存在差异)

4.过度:

昨天,大家都看了天气预报,看懂了吗?

老师有几个气象小知识想考考大家。

二、了解不同地区气候的差异

1.猜猜气象符号的含义。

(1)课件出示(也可以用粉笔试着画在黑板上)各种气象符号,如晴、晴转多云、小雨、雷阵雨、暴雨、阴、北风……学生自由猜测,说出其代表的含义。

(2)教师:

昨天老师请大家收听了自己喜欢城市的天气预报,下面咱们就来个天气预报“现场直播会”。

2.课件出示中国24小时天气预报图(或教科书第66图片),教师宣布天气预报“现场直播会”的要求:

两分钟时间内简要介绍该城市24小时的天气情况,语言准确、声音响亮、表达流畅。

3.学生在小组内尝试练习,再自愿上台直播天气预报。

教师要指导学生要注意如下两个方面。

(1)使用简单的方位词进行概述。

(2)可以使用描述天气情况的成语进行介绍。

4.学生总结交流我国气候特点。

教师可以用下面的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刚才听了这么多小气象预报员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你从这张24小时天气预报图上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同一天内不同地区天气差别会如此大?

三、充分感受中国气候复杂多样

(一)寻找中国的气象之最。

教师:

在咱们新疆吐鲁番盆地,夏季气温高达摄氏50度,那可是中国最热的地方。

(有条件的话,可用课件播放吐鲁番盆地的图片)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气候之最吗?

学生找一找我国最干、最冷、最湿、台风经过最多、降水最多等的地方,交流汇报。

(二)走进“气象名城”

1.寻找“气象名城”。

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气象名城。

教师出示教科书第67上的“中国‘气象名城’”卡,让学生从中国地图上圈出它们的位置。

说说为什么会有这些说法。

2.为“气象名城”设计名片。

教师指导学生充分运用了解到的信息,联系“气象名城”的气候特点,设计名片。

四、拓展延伸

1.课件播放气候差异大的各地区风景图片以及相关气象小知识。

2.师小结: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各地的气候有很大的差异。

同学们,你们猜想一下,这样复杂多样的地形、气候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了?

我们将在以后的课堂上进行交流。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中华民族的发源

备注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自豪。

2.引导学生对中华文明源头进行探索。

初步了解远古先人的生活。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一些有关炎帝黄帝的图片、故事等资料。

了解远古先人的生活。

活动过程

一、导入——我们是炎黄子孙

1.出示人们祭拜炎帝和黄帝陵的场景的图片(或看教材教科书第86页的图,有条件的可看录像)。

2.教师提问:

你知道为什么每年有那么多人来祭拜炎帝、黄帝吗?

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有何感想?

二、人物介绍:

炎帝和黄帝

1.教师提问:

我们为什么会被称为炎黄子孙?

炎帝和黄帝到底是什么人呢?

他们对中华文明起着怎样的作用呢?

2.学生讨论,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炎帝和黄帝知识、故事、传说。

三、了解远古先人的生活

1.教师:

炎帝和黄帝有许多重大的发明和创造,为人类的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其实,在炎黄之前,我国已有相当发达的原始文明。

2.学生讨论如下问题,了解我国古代的文明发展。

(1)我国有哪些远古文明吗(如:

北京人、元谋人等);

(2)远古先人的生活是怎样的(如:

他们的服饰、住房、饮食);

(3)说一说,教科书中出现的几个词语(钻木取火、茹毛饮血、刀耕火种)的意思,并可以用动作演示出来。

3.根据自己了解的资料并加以想像,画一画远古先人的服饰、房子、生产工具。

四、拓展发现

找一找我国原始社会时期的文明发展。

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找。

(1)火的使用(从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到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2)远古先人住房的演变(从洞穴干栏式房屋的演变);

(3)工具的进步(从木棒、石块到打制石器、磨制石器);

(4)生活的变化(从单纯的野兽到牲畜的饲养、水稻的种植)。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上下五千年

备注

活动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文明的古国。

2.通过历史传说、历史事件,让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和发展脉络有一个粗浅的了解。

活动准备

布置学生课前查找历史故事、传说,或读一读《上下五千年》、历史成语故事等。

活动过程

一、讲故事导入

教师讲一个历史故事(如《荆柯刺秦》)。

学生说说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景。

二、历史故事会

1.教师:

你们一定也听过或看过许多历史故事、传说。

现在我们来开个“历史故事会”,说一说你听过、看过的历史故事。

2.学生讲故事。

3.课后将大家收集的历史故事按时间的先后编成册,给它取个名字。

在自己的班上传阅。

三、排一排历史年表

1.教师:

我国历史悠久,绵延不绝几千年,先后经历了许多朝代。

你知道我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吗?

(不要求学生按顺序说完整,教师适时补充)

2.师生共同列出正确的历史年表。

3.我给历史排排队。

下面排队的方法供学生参考。

学生还可以由学生自己创造各种方式。

(1)历史人物排排队:

给出一些朝代有代表性的人物名字,学生按朝代先后给他们排排队。

(2)历史影视剧排排队:

给一些历史影视剧的名称,如《成吉思汗》《三国演义》《雍正王朝》等,学生根据影视剧的年代排排队。

(3)朝代名称排排队:

给各朝代名称,学生整理排序。

(4)成语故事排排队:

找一些历史成语故事,如《负荆请罪》《唇亡齿寒》《精忠报国》等,学生为这些成语故事排排队。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历史年表。

可以把年代表编成儿歌或歌曲,也可以用说故事的形式记住它,还可以把各朝代的代表人物或事件串连起来记,等。

四、拓展发现

你能到我们的生活中找一找身边的历史。

如某个地名中蕴涵的历史故事、某处名胜古迹的历史传说,等。

还可以说一说看过的历史影视剧。

记:

 

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累计节

有趣的“历史牌”

备注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故事、以及各朝代象征性的事物,知道到我国是一个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2.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准备

扑克牌大小的小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玩过扑克牌吗?

今天老师想和大家玩一种特别的牌,但是这种牌得自己做,玩法也由自己来规定。

这个牌得名字就叫“中国历史牌”。

二、做一做历史卡片牌

1.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悠久的历史,还搜集了许多资料。

现在我们就来做一套“历史牌”吧。

2.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确定牌的内容。

下面的内容可供学生参考。

(1)可以将能代表某个朝代的服饰(如、帽子)、艺术品(如唐三彩、编钟)等物品画在卡片上;

(2)可以将熟悉的历史影视剧写在卡片上(如《雍正王朝》《成吉思汗》等);

(3)可以将一些朝代的名著、名篇或其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句子写在卡片上;

(4)可以将一些历史故事画在卡片上。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每人制作一张“历史牌”。

教师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制作有特色的“历史牌”。

三、玩一玩“历史牌”

1.学生自拟游戏规则并开展游戏活动。

下面的游戏活动可供学生参考。

(1)猜一猜:

本组“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