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试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8172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7.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历史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历史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历史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历史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试题.docx

《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试题.docx

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三明一中2018年12月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室、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共32题,每题1.5分,共48分)

1.有学者认为,周代宗法制的逻辑,不是以血缘亲疏定君臣关系之远近,而是以君臣关系抹平血缘之亲疏。

在公共事务中,君不是某个人的兄弟或者叔侄,君只存在于公共性君臣关系中,从而确立了其同等地面向所有人的普遍的公共性。

材料说明周代宗法制

A.与分封制互为表里B.具有“公天下”的某些特征

C.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D.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统治秩序

2.张树平说:

中华帝国的那套“理性设计”,主要包括郡县制、法典化控制以及文官制度等,在权力控制和社会组织的意义上,“若以西洋史的眼光看,都是非常‘现代’的创设”。

这里的“现代”是指()

A.中央对地方实行有效的管理B.运用法律来实现权力的监督

C.国家管理的制度化和体系化D.官员选用采取公平公开方式

3.近代欧洲存在着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以成文的法典为表现形式,以民法为典型,以演绎为思维特点;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以普通法为基础,以归纳为思维特点。

据此可推知

A.地理环境影响了法律体系的特点B.欧洲法律体系都是罗马法的延续

C.罗马法具有超越时空的重要意义D.欧洲法律体系并非都源于罗马法

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

“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任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得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

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A.责任制内阁开始逐渐形成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专制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5.西方学者认为美国宪法的基础是霍布斯哲学和加尔文教。

因为“它认定人类的天然状态是战争,俗人的心智与上帝相抵触”。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美国制宪者

A.主张“人性本恶”B.以宗教理论为基础

C.崇尚战争与暴力D.力图重建专制权力

6.法国史学家慧诺博斯称:

“这个七拼入凑的宪法不符合任何政党的理想,但是它是唯一经久的宪法;法国有了一个稳定的政治制度,这还是第一次。

”这表明当时的法国()

A.保王派力主赋予总統-定的权力B.共和派无奈地接受了君主制

C.各派以对抗的方法开展制宪工作D.制宪过程中出现制度性妥协

7.至1906年,中国自产鸦片584800担,产量达同年外国进口鸦片的11倍,种植鸦片的耕地约占全国耕地的2%。

1928年甘肃部分地区鸦片种植竟占农田面积的75%,产值占农作物的90%。

这一现象造成的最主要影响是

A.加速了小农经济的解体B.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危机加剧

C.清政府禁烟政策的失败D.西方列强的鸦片在中国滞销

8.八七会议上,瞿秋白指出:

无产阶级的策略是独立的工农阶级斗争。

为此“要注意与资产阶级争领导权”,“(革命)政府仍用国民党的名义”。

而几乎同时,毛泽东则明确指出“国民党死了”,“国民党变成军阀党了”。

当时两人考虑的焦点是

A.革命方式问题B.革命的旗帜问题

C.革命的道路问题D.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9.下图是1953年版人民币10元券背面图案,图案的设计理念体现了()

①民族团结原则

②民族平等原则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式创立

④党和政府尊重少数民族文化

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10.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通过了三百多个法律,地方人大制定了四千多项地方性法规。

这说明: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立法机构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③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制在不断健全和完善

④各级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制定法律的权力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③D.①②③

11.阅读下列建国初期与中国建交国家及建交时间表(1955-1962年),这一表格反映的史实是()

时间

国家

时间

国家

1955年

阿富汗、尼泊尔

1959年

苏丹、几内亚

1956年

埃及、叙利亚、也门

1960年

加纳、古巴、马里、索马里

1957年

斯里兰卡

1961年

刚果(金)、老挝

1958年

柬埔寨、伊拉克、摩洛哥、阿尔及利亚

1962年

乌干达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B.“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普遍支持

C.亚非会议开启中外关系的新局面D.不结盟运动推动亚非国家新联合

12.罗马法规定,某人未经同意将尸体埋在别人的土地上,但因为死者属于低级的神,所以不经大祭司或皇帝发布挖掘令,土地所有人不得擅自将尸体掘走。

材料表明古罗马

A.宗教凌驾于罗马法之上B.体现了人文主义关怀

C.财产所有权是受限制的D.法律解释具有不确定性

13.巴黎公社会议决定,在市政厅开设公共食堂。

公社委员因时间紧张或公务缠身;就在食堂自己掏钱买定价份饭吃。

饭菜的价格和花样都是有规定的,午餐标准1.5法郎,晚餐2法郎,每人只准喝半瓶劣质葡萄酒。

就是这样一个公共食堂,也严禁公社委员们的家属使用。

材料主要反映了

A.公社因财政紧张提倡节俭B.公社的公共食堂管理规范

C.巴黎公社倡导公仆意识D.公社实行平均主义原则

14.隋唐时期每个行业的行会有共同的行规和行神。

行会的首要任务是协调与其他行业尤其是与官府之间的关系,如交纳税收、组织应役等,行会不限制行内成员的经营方式。

材料说明行会的主要作用是

A.限制了行业内部存在的不良竞争B.推动了政府抑制工商业政策的实施

C.确保本行业在手工业中领先地位D.发挥了政府管理私营手工业的职能

15.明朝湖州市某农户家庭一年的经营状况如下表:

从材料最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这是典型的小农经济B.实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C.商品经济比较发达D.湖州地区丝织业较发达

16.下表是1931~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统计表(单位:

百万海关两)

年份

进口

出口

逆差

1931

1433

909

524

1932

1049

493

556

1933

864

393

471

1934

661

344

317

1935

590

370

220

1936

604

453

151

对表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

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彰B.外国倾销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

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贸易数量D.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列强经济侵略

17.据1903~1905年江浙地区多个城镇的调查统计,当地共订购报刊62种,20227份,11000余份多为私人订阅。

其中日报销量最大,不仅开明士绅、官吏、商人和学生订阅,一般市民也加入订阅行列。

这反映了当时

A.革命潮流使民众萌发趋新意识B.政府加强了对公众舆论的控制

C.社会变革提升传媒文化的功能D.崇尚西方文明的社会风气盛行

18.“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

”这说明了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欧洲出现“商业革命”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9.1833年,在多重因素的作用下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

英国的政治家表示: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

”出现上述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英国进步力量要求废除奴隶贸易B.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

C.非洲黑人奴隶的强烈反抗与斗争D.非洲的市场和原料比劳动力重要

20.

年份

姓名

发明或发现

1866年

西门子

大功率发电机

1876年

奥托

四冲程内燃机

1888年

赫兹

电磁波

19世纪80年代

戴姆勒、卡尔·本茨

提出轻自燃发动机设计

卡尔·本茨

制成了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

19世纪90年代

狄塞尔

柴油机

对上表德国科技发展信息的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技术革命均源于生产生活推动B.交通运输业成为科技革命的核心

C.科技进步与国家的统一相关联D.生产组织形式变化促进科技进步

21.马克思说:

“在真正的工场手工业时期,却是商业上的霸权造成了工业上的优势。

所以殖民制度在当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最能说明此观点的是

A.西班牙的崛起B.荷兰称雄海上C.英国殖民帝国的建立D.法国称霸欧洲

22.先秦时期,号称显学的两家学派创始人对生活的态度截然不同,一个“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一个“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下列所述思想主张与其对应的是

A.前者主张有为,后者主张无为B.前者主张尚贤,后者主张德治

C.前者主张霸道,后者主张王道D.前者主张非攻,后者主张军功

23.为维护君主的至尊地位,历代统治者不择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西汉、南北朝、隋唐与秦、明、清显著不同的是()

A.借助宗教,神化君权B.重视发展官方教育

C.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D.制造冤案,消除异己

24.西汉时期的画像石雕刻主要采用錾凿法勾勒出人物、动物,形象稚拙,画面层次少,刻痕较深,线条较粗,不够流畅。

东汉时期,画像石雕刻线条流畅,刻痕较浅,用线注重人物内在结构表达,动物及各种背景图案刻画也恰如其分,浑然一体。

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冶铁技术的提高B.绘画艺术的进步

C.佛教文化的影响D.思想观念的变迁

25.宋人邢昺上疏称“臣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不一二,盖传写不给,今(雕)板大备,士庶之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

”说明

A.藏书成为人们追求的时尚B.技术进步推动了文化发展

C.儒家地位迅速提高D.儒家得到了广泛传播

26.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的徐寿翻译了《化学鉴原》华蘅芳翻译了《地学浅训》;甲午战后严复翻译了《天演论》《原富》马君武翻译了《卢梭民约论》。

这一变化

A.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不断发展B.体现了救亡图存的时代要求

C.表明对西方文化认识走向理性D.说明中国人找到了强国之路

27.梁漱溟说:

“西方人讲自由、平等、权利,动不动就是有我的自由权,个人的权利放在第一位,借此分庭对抗。

但中国不是这样,注重的是义务,而不是权利,梁漱溟认为当时的中国人

A.与西方人的文化差别B.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

C.应该追求“德先生”与“赛先生”D.要支持学生五四争权利爱国运动

28.美国学者史华慈说:

“在苏维埃阶段,毛泽东把全部精力用在湖南和江西农村战略方面,但他承认这是对城市无产阶级运动的辅助。

当毛泽东在西北树立了精神领导权时,他的无产阶级概念已经具有新的内容。

”以下属于“新的内容”的是

A.“枪杆子里出政权”B.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29.1917年3月,严复撰文指出:

“若察欧洲战势,德人乃处强弩之末。

潜艇虽烈,不足制英人死命,敢料德、奥之即败。

本月二日美总统威尔逊亲临国会,与德已宣战矣。

而吾国走到第二步(指与德断交)之后,忽然中止,颇闻国会中党派尚有借此时机,作种种顾党人不顾国之计划。

”这反映出严复

A.看清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B.主张中国应尽快加入协约国集团

C.建议政府要继续严守“中立”D.认为中国应先整顿内政而后参战

30.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提出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各单位招工必须首先从各种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择优录取……充分发拥现有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的潜力,扩大招生,并有计划地将一批普通高中改为职业高中。

这主要是为了

A.配合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B.全面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C.推进教育形式现代化进程D.适应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需求

31.下图为1831年达尔文随“贝格尔”号巡洋舰环球科学考察的路线图。

下列表述符合史实的是()

A.达尔文深受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影响

B.“贝格尔”号以内燃机为动力

C.“贝格尔”号与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路线完全相同

D.当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32.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于19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突破逻辑严密的传统心理描写方法,运用自由联想、内心独白等手法,直接展示人物潜意识,再现当前、过去情景,或对未来的想象,不受时空和逻辑限制,貌似紊乱,实则高度真实。

这部小说的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D.印象主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共四题,共52分)

33.(本题14分)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探索实行官邸制以制约住房腐败的设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秦汉起,无论是各地被征辟或举荐到中央,或外放到各地的各级官员,大多存在有异地住房的需要。

因此,由国家向赴任官员提供住房,大约也就在秦汉之际逐渐趋向制度化……住房以外,一应家具杂用亦按入住者的身份提供。

以明代淳安县署为例,知县的家具杂用有六十三种二百余件,县丞、主薄等有六十种,典史仅十九种。

洪武时,黄州府有个同知安贞,因“搜造公宇器用”,被部下吏员向按察司检举,按察司又向中央汇报。

朱元璋得知后,为安贞开脱,说是:

“房宇器用都是公家的,安贞若另迁他官,一样也带不走。

”……另外,官员调任或退休时,所有家具杂用,都要按清单归还。

——摘自完颜绍元《古代怎样解决官员住房问题》

材料二法国很早就开始实施官邸制:

“公职人员职务用房制度”。

规定:

住房大小与付费标准根据职务需要与地位确定。

例如担任部长以上的公职,一般可以享受完全免费的职务用房,标准是家庭1—2人住3房套间,3个人住4房套间,4—5人住5房套间。

中下级公职人员如果无住房就无法工作者,也参照上述标准分配住房。

如果只是一般需要分配职务用房者,则应缴纳正常租金标准一半的房租。

……美国官邸制适用范围则是总统、副总统、州长、副州长以及具有一定规模的大、中城市市长。

在美国,各级官员官邸的购买、日常使用和维护费均由政府预算负担,居住者只需每年交纳象征性的租金l美元。

此外,除了国际通行的驻外大使配有官邸外,一些美国大学校长也住“官邸”。

——摘自《看各国如何实施官邸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官员公房制度实行的目的和特点。

(6分)

 

(2)根据材料一、二,中国古代与西方的官邸制有何异同?

(6分)

 

(3)谈谈你对实行官邸制的认识。

(2分)

34.(本题12分)

材抖一面对深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危机,统治集团内一部分官僚、士人,开始对东汉政权的前途感到担忧。

安帝、顺帝统治时期不断扩大太学规模,顺帝时太学生达三万余人。

各地郡国学校也纷纷建立起来,史称“四海之内,学校如林”。

这些太学生们同官僚士大夫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太学也便成为反对外戚、宦官专权的中心,太学生运动深刻影响了东汉政局。

——摘编自史仲文《中国全史》

材料二事件发生的近因为山东问题,既发之后,在未获满意解决之前,热血沸腾的学生自不甘罢休,政府的高压手段与硕固的态度,愈增加了他们的愤怒。

5月5日,为援救被捕学生,继续要求惩办卖国官员,拒绝巴黎和约,实行罢课。

上海、天津与留学日本的学生,以及南北名流、社会团体,一致支持。

总统徐世昌为所震慑,将被捕学生释放,各校复课,学生得到初步的胜利……当日军蚕食华北诸省时,中国的领导人不能再保持和解了。

未能阻止日本对华北的侵略,激发了学生组织公开反抗不准示威游行的禁令。

1935年12月9日,数千学生在北平游行,手持反日标语,并要求中国领导人停止内战及团结全国反对日本帝国主义。

——摘映自《近代中国史纲》《剑桥中华民国史•下卷》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东汉太学生运动和近代中国两次学生运动的背景。

(4分)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学生运动的影响并加以分析。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就学生运动谈谈你的认识。

(8分)

35.(本题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罗斯福入主白宫伊始,中国人即倾注了对其新政的极大关切之情。

从20世纪30年代初到40年代中期,人们对大洋彼岸这一改革潮的反应之热烈,评论之广泛,无论就广度还是深度而言,可以说是空前的。

六七十年代有关罗斯福新政的成果较为匮乏。

八九十年代中国又出现研究罗斯福新政的“高潮期”。

这些前人文字,虽不无可挑剔之处,但更多的仍是相当具有文献价值之作,其中有的还有相当可贵的学术和思想价值。

——摘编自杨玉圣《中国人的罗斯福新政观》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的罗斯福新政研究”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所拟论题明确,阐述史论结合)

36.(本题14分)

材料:

传统中国只有完善的“户籍”制度而无明确的“国籍”规定……但是近代以来,随着出国华商、华工的日益增多和西方势力入侵……由于缺失专门处理“国籍”问题的法律,在大一统国家近代转型中,国人逐渐出现对自身“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危机。

……1907年,荷兰殖民当局以属地主义的原则制定《荷兰新订爪哇殖民籍新律》,规定凡生于荷兰属地的华侨皆为荷属殖民地籍,从而引起国内外华人、华侨的强烈反对,他们纷纷要求清政府迅速制定并颁布一部国籍法。

……清政府别无选择,如果不迅速制定国籍法,不仅通过各种努力所形成的华侨的中国认同会出现危机,而且国内也可能为此丧失对清政府的信心。

同时更令清政府担心的是,这可能给“排满”的“汉族”民族主义者以借口,最终危及清政府在大一统国家转型中的合法地位。

……1909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国籍条例》。

其中明确规定,“生而父为中国人者”“生于父死以后,而父死时为中国人者”“母为中国人,而父无可考或无国籍者”,不论是否生于中国,“均属中国国籍”。

从而以使国家保护海外华人、华侨有了法律上的依据,加强了海外华人、华侨对大一统中国的认同。

——缪昌武、陆勇《《大清国籍条例)与近代“中国”观念的重塑》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颁布国籍条例的原因。

(6分)

 

(2)依据材料概括《大清国籍条例》的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大清国籍条例》颁布的意义。

(8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