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992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docx

大学生消费情况问卷调

大学生消费调查报告

一、前言

消费,是生活方式研究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消费群体,在当前经济生活,尤其是在引领消费时尚、改善消费构成方面起着不可替代作用。

同时,他们消费现状、消费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前大学生生活状态和价值取向。

作为当代莘莘学子中一员,作为深切关注中国经济发展一群朝气蓬勃大学生,本着对中国经济深切关注,通过深入调查和收集数据,我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并力图从消费意向、消费意识和消费心理上解读目前明德学院大学生们消费现状和消费趋势。

也许我数据不够权威,也许我分析不够准确,但我有自己角度,自己眼光,自己方法。

它代表我自己声音。

希望广大读者和所有关心大学生消费人们,能够通过这份调查报告去把握当前大学生消费趋向,解读大学生消费新理念。

之所以开展此项调查,主要基于以下两个目:

一是通过对当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以得出90后大学生消费构成、消费差异以其影响其消费构成主要因素。

二是通过对学院抽样调查,力图解读当前全国高校大学生们消费理念、消费意识以及消费心理等。

二、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地细分目标群体,将访问对象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和校园内商贩形式。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2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为92.5%。

问卷发放时间为2013年5月1日至3日,在收回有效问卷中大一学生为70人,大二学生65人,大三学生50人。

其中男女比例1:

3。

三、调查现象分析

总体状况,当前明德学院大学生消费构成主要分为,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

由上图我们可以看出:

当前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大学生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0%,衣物支出占13.1%。

休闲娱乐占4.3%,与学习相关各方面支出占6.1%。

由此可知:

1.在消费结构上发展资料占比重呈扩大趋势。

当前大学生们用于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消费比重有所下降,而用于改善学习消费比重在提高,用于满足精神文化需要消费开始上升。

由图表知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在学习方面费用逐渐提高,以追求自己理想和目标。

2.当前大学生们日益重视健康消费,用于进行体育锻炼和保健支出正在上升。

健康消费和精神文化消费正逐渐成为主要消费内容,而传统物质消费(吃穿住行)或生存型消费也日益朝着更加营养,更加注重品位方向发展。

3.消费呈现多层次化。

对于他们每个月所能得到总生活费(不包括自己课外收入),40.0%学生集中在350—500之间,500—650元之间约为21.3%,高消费群体(800元以上)为10.2%,低消费群体(200元以下)为9.1%,低消费群体比重与高消费群体比重相当。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目前社会分配逐渐趋于两极化。

数据显示:

47.3%被访者平均每月衣物支出在50—100元之间,占总生活费比例仅次于食物支出,综合个人自身、社会因素考虑,尤其是面临择业毕业生们,他们衣物支出比其它大学生群体要高出许多。

上述数据说明了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外在形象。

在这方面,女生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

除去衣食住行消费,目前大学生消费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1.休闲娱乐及学习消费

调查表明:

在休闲及娱乐消费方面,当前我校大学生娱乐方式主要集中于上网,玩电脑游戏,看电影等。

同时迪厅、KTV等新兴娱乐方式也正日渐受到大学生们宠爱。

女生在这方面支出要稍低于男生,因为女生们休闲娱乐时间主要用于外出购物。

而男生们泡吧费用要远远高于女生。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生活是相对单调。

还值得注意是,越来越多大学生们希望拥有自己私人空间,为此,他们中一部分人不惜以外出租房为代价,这就使得他们原本就不充裕生活费更加捉襟见肘了。

此外,尽管目前大学生们在学习上支出比重有所上升,但是用于学习方面(购买电脑除外)消费还是低于娱乐方面消费。

2.耐用消费品消费(价值200元以上)

调查数据表明:

文曲星、电子词典、随身听在当前大学生中拥有比例是较高。

在深入访问中发现,拥有MP3、MP4、MP5学生也为数不少,价格在千元左右手机在大学生校园中是较少。

在电脑消费上,经过深入研究发现,拥有个人电脑多数为学习计算机及其相关专业学生。

当然,我校大学生们使用电脑多为价格在2700元左右组装机,拥有品牌机以及手提电脑也不少。

在上述耐用消费品调查中,男女生差异是比较大,尽管女生在手机拥有量上与男生相当,但在电脑拥有量上要远远低于男生。

但这些学习工具大多是被用来玩游戏、听歌和看电影,而并不是学习。

3.爱情、友情消费

爱情和友情是大学校园不得不说故事。

爱情是神圣,但爱情也是建立在强大经济基础之上。

大学校园里每一位学子都或多或少地渴望过爱情,更有人说,没有爱情大学生活是不完整大学生活,但爱情巨大投入仍会令不少家境相对困难学生望而却步。

当然,这并不能成为那些校园爱情执着追求者障碍。

“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已经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忠实信条。

调查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0%)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这与我们在私下统计数字相差较大)。

从这不到两成问卷上显示:

有了男/女朋友之后,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相对减少,其他方面物质和精神支出相对增加,男生在这方面尤其突出。

30.0%“男主角”们每月在女友身上投入约在100元左右。

而对于有了异性朋友却又不同校同学来说,每个月生活费中相当一部分都“贡献”给电讯业了。

对于恋爱费用来源,在深入访谈中我们发现,有是由“家里特别提供”,有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是从“生活费中支付”,这与大学生社会角色有关,更与家庭对大学生恋爱态度有关。

调查数字表明:

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社团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社会交往不仅占据了当前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时间,也在大学生消费中占据着举足轻重地位。

而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

朋友、同学间你来我往,请吃请喝是在所难免;生日聚会等各种形式庆祝聚餐是不可或缺;与不在一起亲人、朋友感情联络也是绝对重要。

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等都要请客,否则便被视为不够交情、不上路。

据统计,近六成大学生各种形式聚会聚餐花费每年要在500元左右,近三成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每年。

更有极少一部分同学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此外,对于那些没有异性朋友而又有手机同学来说,每月手机费中大部分也用在此上了。

据统计59.1%手机族每月花费在50—100元之间。

没有手机同学,电话卡则是不可或缺。

校园内固定电话开通,给我们打电话提供了方便同时,电话费开支也水涨船高,67.1%大学生每月电话消费约为10—40元之间,还有近两成(19.1%)大学生电话卡消费在40—80元之间。

极少大学生们用书信与远方亲朋好友联系着。

4.其它消费

对于有抽烟嗜好男生来说,其“烟费”也是一笔不大不小开支。

通过问卷和深入访问所得数据表明,约占三成男生有长期抽烟习惯。

根据“烟瘾”程度不同,花费也不相同,绝大多数“烟民”品位集中在中低档层次上,因此每月花费约为40-80元之间。

此外,有6.1%男生有购买彩票习惯,其花费也主要集中在每月10元左右。

零食对于60.2%女生来说是必不可少,她们每个月花费在50元左右。

此外化妆品消费对女生来说也是不可或缺,72.3%女生每月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30元左右,另有少数(7.3%)女生洗涤化妆用品消费在30-60元之间每个月,极个别女生在此方面消费达到100元以上。

四、调查结果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们总消费理念呈现特点有:

1.消费水平较高,但差异较大

大学生消费水平比较高,年消费10000一20000元左右,包括固定消费中学费、住宿费、书费、保险费、其它杂费和随机消费中基本生活费、学习费、休闲娱乐费和交际费,如本学院学生年消费学费5000元,住宿费800元,书费、保险费和其它杂费400元左右,生活费4500元左右,学习费500元左右,休闲娱乐、交际等1000元左右。

消费差异一是指不同地区高校大学生消费水平有差异,位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地区高校,如本学院学生年消费为10000—20000元左右;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省(区)或地区高校学生年消费较高,如大学城各高校学生年消费最高达到20000—30000元。

②二是个体间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经济条件不同形成差异,如月生活消费,呼市高校学生低于200元占18.9%,超过l000元占1.1%;又如月总消费,包头市高校学生消费800—1200元者占75%,高于1200元占15%,低于800元占10%,最高1800元,最低600元。

(2)性别不同形成差异。

在生活消费中,大多数女生侧重于衣着、仪容消费,大多数男生侧重于饮食消费。

(3)消费结构上差异。

如包头市高校学生,在随机消费中除了基本生活开支、购买学习用具和必须参加考证、培训外,只有20.5%学生购买了与学习有关课外书籍和上网学习,其余多用在休闲娱乐和人际交往上。

2.消费紧跟时代潮流,追求新潮时尚

大学生时代意识非常强,在随机消费中追求新潮时尚,手机、电脑、MP3、MP4等电子产品成为消费热点,经济条件好学生都有电脑,其中笔记本电脑不在少数。

手机几乎人手一部,如呼市高校学生有手机占70.6%。

高档服饰、名贵化妆品是经济条件好学生首选,不断变换新潮发型在经济条件好学生中比较普遍,也不乏一些经济条件较差学生。

前卫服饰为当代大学生所热衷,不少经济条件差学生通过削减其它方面开支来满足。

付费上网学习和娱乐现象比较普遍,上网娱乐呈现泛滥成灾趋势。

茶吧、商务会所等高消费场所也留下大学生身影。

3.人际交往消费成为一个重要消费途径

人际消费主要包括人情消费和恋爱消费。

人情消费占较大比重。

大学生们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尤其是同宿舍、同桌者之间有着较为深厚感情,所以过生日、得了奖学金、考试得了第一名、恋爱、甚至申请到了助学金都要请客,亲朋好友来了自然也要招待。

当代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比较普遍,恋爱消费越来越成为人际交往消费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恋爱期间恋人之间浪漫消费,如送礼物、给对方过生日、看电影、听演唱会、跳舞、吃饭、喝茶、情侣旅游等。

4.从务实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发展

如包头市高校大学生,在随机消费中除了必须学习消费外,只有14%学生(主要是经济条件较差)主要把钱用在温饱上,其余学生在追新求异、休闲娱乐等方面都有不同比重消费。

5.消费水平呈逐年上涨趋势

与2012年相比,大学生消费额平均上涨了15%左右,这既有物价上涨客观原因,也有大学生追新赶潮主观原因。

预计今后大学生消费水平还会逐年上涨。

(二)大学生消费心理

在当前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校园微观生活环境等因素影响下,大学生表现出与普通社会成员不同消费心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求知、求存心理

这是一种以获取知识技能、为今后生存和发展奠基为主要目消费心理。

这类大学生充分认识到知识技能在知识经济时代、在自己今后人生道路中重要性,懂得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今天,知识技能是自己参与社会竞争资本。

他们有强烈求知欲和求成感,注重知识不断充实、提升和相关技能获取,他们把富余甚至是节衣缩食节省钱用在购买有关书籍、参加各种资格证考试、参与有关技能培训等方面。

2.追求时尚心理和爱美心理

追求时尚心理是一种追求商品款式、色彩、功能、包装等合乎时代潮流、具有时代气息心理。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时代意识,喜欢并容易接受新事物,反映在消费上,一些大学生常常是新产品追求者、试用者和代言人,消费主要在新款学习、生活用品如电脑、手机、服装、饰品等购买上,换代较频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是人生最美丽阶段,爱美、求美是普遍心理现象,他们认为美能带来信心和好运,他们不仅追求能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美享受物品,也很注重塑造并展现自己美。

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购买具有美学价值或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物品、用于自我仪容修饰物品和购买为自己提供塑造美服务(如做发型、美容等)。

3.趋同心理和求奇心理

消费中趋同心理是指在消费时,由于受主客观因素影响而采取与多数人在消费内容和形式上一致心理状态。

大学生产生趋同心理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从众性较强。

从众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下在观点和行为上与多数人保持一致心理现象。

在一个群体中,在多数情况下个体都害怕被群体视为另类和叛逆而被瞧不起或受排斥,故而当个体观点和行为与群体不一致时通常会选择从众,大学生也是如此。

表现在消费上,大学生常常会产生与其他人相同或相近消费方式方法、内容结构、消费场所等,尽管对自己不一定很合适。

二是害怕上当受骗。

一方面在世人眼中大学生是高知识、高智能人,他们自尊心、虚荣心都很强,如果上当受骗觉得输不起面子。

另一方面他们消费绝大部分靠家庭,上当受骗会觉得对不住父母或家长。

但是由于虚假广告、伪劣商品众多,自身对相关消费知识比较欠缺,对商品识别能力不强,因此在购物时特别是对价位较高消费品选择上,就自然而然以他人为参照以尽量减少受骗可能。

消费中求奇心理是指要求商品新奇独特,别具风格。

趋同固然是人们较普遍心理,但也有人喜欢表现出与众不同,通过各种方式展示自我独特。

当代大学生独立性、时代性较强,尤其崇尚个性和主张个性张扬,因此在消费时,个性化、不落俗套、风味独特商品往往是他们购物又一重要标准。

4.价高物美心理

即认为价格不菲商品才是物有所值商品,低价是伪劣象征。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不成熟,市场监控体制和机制还不完善,商业欺诈,虚假广告、伪劣商品随处可见,这些使生活阅历浅、鉴别能力较弱大学生较难适应,在几经上当受骗后,使他们产生这样心理:

商品不好是因为它价廉,要有好商品就得花高价。

因此不少大学生购物时通常选择大型商场、专卖店而不愿去零售点或小商店,尽管后者商品可能物美价廉。

就是当大商场、专卖点进行打折或促销时,他们也会对打折、促销商品质量、功效、流行寿命等产生怀疑。

5.炫耀心理和攀比心理

一些家庭背景好大学生,常常以吃得更美味、穿得更体面、住得更舒适、用得更高档、玩得更奢侈来彰显自己优越、富有和品位,并期籍此获得别人尊重和敬畏。

特别是一些虽然有优越家庭背景而学习不好、才能不足学生,力图通过自己富裕生活来塑造自己形象,以获得心理满足或平衡。

而一些出身贫寒大学生,既羡慕别人优越背景和体面生活,又害怕自己被轻视和欺凌,在强烈自尊心和虚荣心驱使下,他们不顾自己实际打肿脸充胖子,在消费中处处向富有同学看齐。

6.模仿心理

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先富起来人,既有舒适物质生活,又有高档精神享受,这对一些大学生有着强烈吸引力和表同感。

反映在消费上,他们模仿大款、大腕和明星,穿戴名牌,出入高档娱乐场所,尽管常常是自己力所不能及。

7.发泄心理

大学生心理还不够成熟,抗挫折能力较差,情绪波动大,当学业、生活、人际关系、恋爱等出现挫折时,受到不公正待遇时,或者对前途感到迷茫时,一些人不能客观地对待现实,不能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心态,而是通过买玩、买乐、买醉来发泄自己不满情绪或排谴忧郁情结,逃离现实。

8.享乐心理

一些大学生受腐朽、落后思想意识构成非主流社会文化影响,把享乐思想当成了人生信条,他们无视自己学业与前途,无视党和国家事业,无视自己和责任和义务,只要有机会和可能就在酒肆网吧、歌厅舞榭中尽情享乐。

有这种心理大学生不仅是一些经济条件好,也包括一些贫困生。

(三)部分学生消费误区

1.个性自觉引起消费自主心理导致学生消费盲目

调查数据表明,35.2%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现象,甚至一学期生活费被两三个月花光情况也屡见不鲜。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

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

20.9%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

大部分(61.0%)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及自己打工赚取。

在对待属于自己收入上,由于出发点不同,用途分歧也较大,由于家庭经济原因而不得不兼职学生中,近九成被调查者选择把钱存起来以备它用,而对于那些纯粹是为了锻炼提高自己专业知识和实践水平学生则把这部分收入主要用于娱乐、购物、请客吃饭以及贴补透支生活费。

2.部分学生存在攀比、奢侈和求异心理

在个人消费品购买选择上,67.1%学生更注意性能价格比。

此类大学生对购物地点多不太在意,也乐于去旧货市场或路边地摊小店淘金。

主要考虑是否喜欢占到18.0%,也有9.0%学生是非名牌不买。

在上述两类学生心目中,广告作用是非同一般。

他们追求档次,崇尚名牌,展现个性。

专卖店,大型超市通常是这些学生购物首选。

之所以出现上述差别,与他们各自家庭经济背景和消费心理是密切相关。

通过数据我们还可以看出:

63.0%大学生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

此外,1/3学生愿意借钱购买自己非常喜欢东西,同时亦有近1/4学生有或经常有为买来东西没有用或很少用到而后悔。

调查显示:

只有1/3多一点大学生们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人,大部分(55.0%)大学生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消费者。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

当前大学生在个人消费方面更多是冲动和盲目,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商家们有意无意引导有着相当关系。

3.缺乏计划,消费盲目和随意

以包头市高校为例,只有10%大学生有比较明确消费计划,在正常情况下能按计划消费,通常每月会有50—100元不等节余。

35%会粗略地制定消费计划,一般情况下消费会在计划之内进行,偶尔有节余。

30%也有一个粗略消费计划,有时也会执行计划,但往往是计划不如变化快,他们顶多只能保持收支平衡。

有20%则根本没有消费计划,他们往往是凭兴趣和爱好盲目消费,有甚至在别人怂恿下冲动消费。

不少学生由于消费无计划,常出现寅吃卯粮、上半月风光下半月落魄情况,甚至举债度日。

4.消费结构不合理

一方面,在随机消费中,有大学生除了最基本生活开支外,钱只用于学习消费,几乎没有其它消费;有把富裕钱大多都用于娱乐消遣,有则主要用于人际交往消费;有除了一定娱乐消遣和人际交往开支外,主要把钱用在吃喝和穿着打扮上;还有尽量削减基本生活开支,只为了穿着打扮,或者用于恋爱消费。

另一方面,在精神消费上,多数学生能把钱用于健康精神消费,有则用于无益甚至有害地方,如沉溺于网吧娱乐、进出不健康娱乐场所等。

5.消费过高,浪费严重

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是一些大学生缺乏艰苦节俭精神,在享乐心理支配下,讲究好吃好穿,出人休闲娱乐场所,造成“奢侈型浪费”;二是一些大学生缺乏必要消费常识,在价高物美心理支配下,花高价买来名不副实或并不适用东西,造成“无知型浪费;三是一些大学生尤其是男生爱面子,虚荣心强,消费时很少或不屑讨价还价,造成“有意型浪费”。

四是在追求时尚心理支配下,一些大学生喜新厌旧,过早地且完全无必要地更新换代物品,造成“无端型浪费”;五是少数大学生在发泄心理支配下乱花钱,造成“无聊型浪费”。

6.脱离实际,超前消费

脱离实际消费主要是一些经济条件较差大学生,在趋同心理支配下被动地跟随他人消费,在攀比心理支配下艰难地追随他人消费,在追求时尚和求美求奇心理支配下勉强地进行消费等。

由于脱离自己经济条件实际.他们只能靠尽量压低生活消费或负债来维持,常生活在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中。

超前消费主要是一些条件好(也包括一些经济条件差)大学生,受追求时尚、求美求异、享乐和模仿等多种心理支配,他们明天事今天做,明天钱今天花,结果增加了家庭负担。

脱离实际消费实质上也是一种超前消费。

(四)影响大学生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因素

1.主观方面——大学生自身

当代大学生保守思想少,时代意识强,易接受新事物,主张个性张扬,这是在消费上产生追求时尚心理和求奇心理主要原因。

大学生情绪已相对稳定,但自我调控能力够,仍易冲动,自尊心、虚荣心较强,这是产生趋同心理、攀比心理主要原因。

大学生思维日趋成熟,逻辑思维占主导,但思维深度和广度还不够,加上生活阅历浅。

社会经验尤其是消费经验不足,这是产生趋同心理、物高价美心理主要原因。

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基本形成但不够成熟和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尤其是非主流社会文化影响而发生动摇和变化,这是产生享乐心理、炫耀心理、模仿心理和发泄心理主要原因。

在这些心理支配下,一些大学生会现不良消费行为。

2.客观方面一家庭、教育、社会

(1)家长纵容、过度关照和家庭不良消费影响

当代大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庭里是“皇帝”,是父母一切,孩子需求几乎都能满足,尤其是在经济条件好家庭里,这种状况一直延伸到孩子上大学。

孩子上大学后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不能照顾好自己。

总是尽其所能让其吃好、穿好、用好。

一些虚荣心强父母担心子女吃穿用不如人而被看不起或受欺凌,哪怕自己经济条件再艰难也要绷这个面子。

如此一来,对那些没有经历过艰难困苦磨砺、不知道生活艰辛大学生,久而久之就养成了消费无顾忌、花钱不心痛不良消费心理和行为。

另外,家庭中不良消费如过度吝啬和过度奢侈也会对子女产生深刻影响。

(2)学校、家庭忽视对学生进行必要消费教育

在学校教育中,虽然素质教育早已形成教育工作者共识,但在实施时仍存在较大误区,当前基础教育中以升学为目应试教育、高等教育中以就业为首要生计教育仍是重心,较少关注学生日常生活,更不要说与之紧密相连消费教育了。

学校教学计划中均没有消费教育课程.也几乎没有组织与消费教育有关相关活动。

这种现象由基础教育一直延伸到高等教育。

在家庭教育中,对子女进行科学消费教育家长不多,经济条件好家庭对子女进行消费教育几乎为零。

(3)社会不良生活风气影响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产品日愈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社会上出现了超前消费、奢侈消费、攀比消费等现象。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西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低靡生活方式也随之而入。

所有这些都会对大学生产生强烈影响。

五、有关大学生消费几点建议

1.大学生要加强自身修养,形成正确、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抵制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意识侵蚀。

养成良好人格和完美个性心理品质,培养健康而稳定情绪,克服无原则冲动。

追求情感生活上乘和上品,克服低级趣味。

积极投身于社会生活,增加社会生活经验。

自觉学习相关消费知识,提高消费理论水平。

制定合理消费计划,做到科学合理消费。

2.家长要有正确子女观,克服溺爱和放纵,既要关注子女身体,更要关注其良好人格和完美个性心理品质养成。

要对子女进行必要消费教育.使其掌握必备消费知识。

帮助子女制定合理消费计划,教育子女养成勤俭节约作风和科学合理消费习惯。

以身作则,在日常消费中为子女树立良好榜样。

时刻关注子女消费心理和在校消费情况,及时矫正其不良心理和行为。

加强与学校联系,配合学校做好相关教育工作。

3.学校应充分关注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状况,把消费教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主要内容和重要任务之·,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实施,可考虑从以下儿方面进行:

(1)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中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进行科学消费观教育;

(2)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消费心理教育;

(3)结合心理咨询开展消费心理咨询,有条件可单独开展消费咨询;

(4)举办消费知识和消费心理知识讲座;

(5)加强与学生家庭、学生和社会有关组织联系,建立由学校、学生家长、学生和社会有关人员组成业余消费教育机构,采取座谈会、网络会等形式定期开展工作;

(6)完善助、奖学工作制度,严把助学贷款关和助、奖学金发放关,尽可能保证切合学生实际,并对获得者进行必要追踪和监督。

(7)加大勤工助学工作力度,加强与有关单位和部门联系,大力拓展大学生勤工助学岗位,确保贫困生通过自食其力克服或减轻经济负担,防止出现过度节俭性消费。

社会有关部门如物价局、消协等应加强对消费市场监督和管理,建设一个良好社会消费环境;加强公民人生观、价值观和消费道德心理、消费道德教育。

形成健康消费社会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