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333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3.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docx

道路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北京市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年度)

 

科技部

年3月

 

一、底基层和基层

1、压实度不足

2、碾压时弹簧

3、碾压时发生龟裂

4、混合料摊铺时离析

5、施工接缝不顺

6、施工平整度不好

二、沥青混合料面层

1、横向裂缝

2、反射裂缝

3、网状裂缝

4、与检查井衔接不顺

5、施工接缝明显

6、压实度不足

三、人行道及附属设施

1、沉陷开裂

2、铺面板松动冒浆

3、铺面与构筑物衔接不顺

4、转角处侧缘石、人行道铺面衔接不顺

一、底基层和基层

1、压实度不足

(1)潜在不合格现象

石灰土、二灰土压实后,表面轮迹明显,经检测,压实度未达到要求。

(2)原因分析

A、压实机具选用不当或碾压层太厚。

B、碾压遍数不够。

C、含水量过多或过少。

D、下卧层软弱。

(3)预防措施

A、石灰土和二灰土基层应选用12t以上的压路机或振动压路机碾压。

压实厚度在15cm以下时,可选用12~15t的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在15~20cm时,应采用18~30t的三轮压路机碾压;压实厚度超过上述时,应分层碾压;压实机具应轻、重配备,碾压时注意先轻后重。

B、混合料摊铺后应在1~2天内充分碾压完毕,并保证一定的碾压次数,直至碾压到要求的密实度为止,同时表面无明显轮迹。

一般需碾压6~7遍;路面的两侧应多压2~3遍。

C、当含水量过高或过低时,应采取措施,在达到最佳含水量(或略高,但不超过2%)时才碾压。

D、石灰或二灰稳定土施工前,应对其下卧层进行严格检查,确保质量达到规范要求,否则易引起许多不良后果。

2、碾压时弹簧

(1)潜在不合格现象

在碾压过程中,混合料出现弹簧现象。

(2)原因分析

A、碾压时,混合料含水量过高。

B、下卧层过软,压实度不足或弹簧。

(3)预防措施

A、混合料拌和时应控制原材料的含水量,如土壤过湿应先行翻晒,并宜采用生石灰粉,以缩短晾晒时间,降低混合料的含水量;如粉煤灰过湿,应先堆高沥干,一般二、三天即可。

B、施工时应注意气象情况,摊铺后应及时碾压,避免摊铺后碾压前的间断期间遭雨袭击,造成含水量过高以致无法碾压或勉强碾压引起弹簧。

C、当石灰土和二灰土过干时,可洒水闷料后再进行碾压,水量应予控制并力求均匀,避免局部地方水量过多造成弹簧。

D、碾压时应遵循先轻后重的原则。

E、混合料摊铺前,应对下卧层的质量进行检查,保证下卧层的压实度,若有“弹簧”现象应先处理后再做上层。

3、碾压时发生龟裂

(1)潜在不合格现象

石灰土、二灰土在碾压或养护过程中出现局部或大面积龟裂。

(2)原因分析

A、石灰土或二灰土含水量严重不足。

B、土块未充分粉碎或拌和不匀。

C、下卧层软弱,在压实机械碾压下出现弹簧。

D、养生期间,有重车通过,引起结构层破坏。

(3)预防措施

A、混合料在拌和碾压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含水量。

含水量不足时,应及时洒水。

应使混合料的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值时进行碾压。

B、加强混合料粉碎和拌和,对不易粉碎的粘土宜采用专用机械,并可采用二次拌和法。

对超尺寸土块予以剔除。

C、无论石灰土或二灰土基层,均应保证下卧层的充分压实,对土基不论路堤或路堑,必须用10~15t三轮压路机或等效的碾压机械进行碾压检验(压3~4遍),在碾压过程中,如发现土过干或表层松散,应适当加水;如土过湿,发生“弹簧”现象,应采用挖开晾晒、换土、掺石灰或粒料等措施进行处理。

D、养生期间,应禁止重型车辆通行。

4、混合料摊铺时离析

(1)潜在不合格现象

A、用摊铺机摊铺后,摊铺机两侧骨料明显偏多,压实后,表面呈现带状露骨现象。

B、人工摊铺后,混合料局部离析,粗细料局部集中。

(2)原因分析

A、出厂混合料不均匀,或者运输与倾卸过程中产生离析。

B、摊铺机的摊铺过程中,大粒径石料被搅到两侧而二灰集中在中间。

摊铺宽度愈宽,混合料含水量越小,粗细料分离越明显。

C、人工摊铺时,摊铺工具使用不当,如用钉耙等,使粗细料集中于表面,细料沉于下部,形成离析。

(3)预防措施

A、进混合料前,应先对供料单位原材料质量情况进行实地考查,并对混合料的配合比、拌和工艺进行试拌、复验,保证出厂混合料均匀,含水量合适。

B、摊铺机摊铺时,分料器内始终充满混合料,以保证分料器转动时混合料均匀搅动。

C、根据摊铺机的机型以及配合比中细料的多少,通过试铺确定摊铺的最大宽度,一般应控制在机器最大摊铺宽度的2/3。

摊铺速度不大于4m/min。

D、非机铺时进入现场的混合料应按摊铺厚度来估算卸料堆放距离。

卸车时宜采用拖卸,即车边走边卸,以减少翻卸造成离析。

E、严禁使用钉耙摊铺混合料和铁锹高抛混合料。

(4)治理方法

A、机摊完毕后,先初压一遍,基层表面局部出现离析,露骨松散时,应及时扫嵌事前拌和均匀的石灰粉煤灰。

扫嵌后,应适当洒水并及时碾压。

B、基层表面出现小范围细料集中,应及时进行翻挖,挖深10cm以上。

洒上适量的碎石,洒水、拌匀、摊平、碾压,并于周边接顺。

C、离析严重,涉及范围大,应挖除、重铺。

5、施工接缝不顺

(1)潜在不合格现象

基层表面拼缝不顺直,或在拼缝处有明显高低不平。

(2)原因分析

A、先铺的混合料压至边端时,由于推挤原因,造成“低头”现象,而在拼缝时未作翻松,直接加新料,由于压缩系数不同,使该处长高。

B、先铺的边端部分碾压时未压,后摊铺时部分接下去摊铺,虽然松方标高一致,但先摊铺部分含水量较低压缩性较小,碾压后形成高带。

C、摊铺机摊铺时,纵向拼缝未搭接好。

先铺段边缘的成型密度较低;后铺段搭接时抛高又未控制好,碾压后形成接缝不顺直,或高工低。

(2)预防措施

A、精心组织施工,尽可能减少施工段落和纵向拼缝,减少接缝。

B、在分段碾压时,拼缝一端应预留一部分不压(3~5m)以防止推移、影响压实,同时又利于拼接。

C、摊铺前,应将拼缝处已压实的一端先翻松(长度约0.5~1m)至松铺厚度,连同未压部份及新铺材料一起整平碾压,使之成为一体。

对横向接缝压路机可以横向碾压以利端部压实。

D、人工摊铺时,尽可能整个路幅摊铺,以消除纵向拼缝。

摊铺机摊铺时,应考虑新铺的一端要与已摊好的结构层有0.5m左右的搭接,发现接缝局部漏料应随即修整。

待第二幅摊好后,再开始第一幅的碾压,以防止碾压时的横向推移。

6、施工平整度不好

(1)潜在不合格现象

压实后表面平整度不好,不符合质量验收标准。

(2)原因分析

A人工摊铺时没有按方格网控制平整度,只靠肉眼在小面积内控制平整,大面积就无法控制。

B机铺时不能均匀行驶、连续供料,停机点往往成为不平点。

由于分料器容易将粗料往两边送,压实后形成“集料窝”,影响平整度。

C混合料系由几家单位供应故级配区别较大,影响松铺系数和压实系数;混合料的含水量不均匀,混合料离析,粗细不匀,均对平整度产生不良影响。

D下卧层不平,混合料摊铺时虽表面平整,但压缩量不均匀,产生高低不平。

(3)预防措施

A非机铺时,在基层两侧及中间设立标高控制桩,纵向每5m设一个断面,形成网格,并计算混合料摊铺量。

以此作为控制摊铺的基准和卸料的依据。

B机铺时要保证连续供料,匀速摊铺,分料器中的料应始终保持在分料器高度的2/3以上。

C类同或同一厂家的料铺在同一段上,不要混杂;不同厂家的料松铺系数应由试验确定;混合料配比应稳定。

含水量均匀,以减少供料离析程度。

D下卧层的平整度应达到验收要求。

E卸料后宜及时摊铺,若堆放时间较长,摊铺时应将料堆彻底翻松,使混合料松铺系数均匀一致。

F用铲车、推土机摊铺时,其行驶路线应该均匀,不应随意加铺混合料,以防松紧不一。

G摊铺好以后,应进行摊铺层平整度修整,然后进行碾压。

二、沥青混合料面层

1、横向裂缝

(1)潜在不合格现象

裂缝与路中心线基本垂直,缝宽不一,缝长有贯穿整个路幅的,也有部分路幅的。

(2)原因分析

A施工缝未处理好,接缝不紧密,结合不良。

B沥青未达到适合于本地区气候条件和使用要求的质量标准,致使沥青面层温度收缩或温度疲劳应力(应变)大于沥青混合料的抗拉强度(应变)。

C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缝。

D桥梁、涵洞或通道两侧的填土产生固结或地基沉降。

(3)预防措施

A合理组织施工,摊铺作业连续进行,减少冷接缝。

冷接缝的处理,应先将已摊铺压实的摊铺带边缘切割整齐、清除碎料,然后用热混合料敷贴接缝处,使其预热软化;铲除敷贴料,对缝壁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再铺筑新混合料。

B充分压实横向接缝。

碾压时,压路机在已压实的横幅上,钢轮伸入新铺层15cm,每压一遍向新铺层移动15-20cm,直到压路机全部在新铺层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

C根据《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要求,按本地区气候条件和道路等级选取适用的沥青类型,以减少或消除沥青面层温度收缩裂缝。

采用优质沥青更有效。

D桥涵两侧填土压实或进行加固处理;工后沉降严重地段事前应进行软土地基处理和合理的路基施工组织。

E反射裂缝预防见下面。

2、反射裂缝

(1)潜在不合格的现象

基层产生裂缝生,在温度和行车荷载作用下,裂缝将逐渐反射到沥青层表面,路表面裂缝的位置形状与基层裂缝基本相似。

对于半刚性基层以横向裂缝居多,对于在柔性路面上加罩的沥青结构层,裂缝形式不一,取决于下卧层。

(2)原因分析

A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的反射裂缝。

B在旧路面上加罩沥青面层后原路面上已有裂缝包括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缝的反射。

(3)预防措施

A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半刚性基层收缩裂缝。

B在旧路面加罩沥青路面结构层前,可铣削原路面后再加罩,或采用铺设土工织物、玻纤网生再罩,以延缓反射裂缝的形成。

3、网状裂缝

(1)潜在不合格现象

裂缝纵横交错,缝宽1mm以上,缝距40cm以下,1m2以上。

(2)原因分析

A路面结构中夹有软弱层或泥灰层,粒料层松动,水稳性差。

B沥青与沥青混合料质量差,延度低,抗裂性差。

C沥青层厚度不足,层间粘结差,水分渗入,加速裂缝的形成。

(3)预防措施

A沥青面层摊铺前,对下卧层应认真检查,及时清除泥灰,处理好软弱层,保证下卧层稳定,并宜喷洒0.3–0.6kg/m2粘层沥青。

B原材料质量和混合料质量严格按《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92的要求进行选定、拌制和施工。

C沥青面层各层应满足最小施工厚度的要求,保证上下层的良好连结;并从设计施工养护上采取措施有效地排除雨后结构层内积水。

D路面结构设计应做好交通量调查和预测工作,使路面结构组合与总体强度满足设计使用期限内交通荷载要求。

上基层必须选用水稳定性良好的有粗粒料的石灰、水泥稳定类材料。

4、与检查井衔接不顺

(1)潜在不合格现象

检查井盖框标高比路面高或低,汽车通过时有跳车或抖动现象,行车不舒适,路面容易损坏。

(2)原因分析

A施工放样不仔细,检查井盖框标高偏高或偏低,与路面衔接不齐平。

B检查井基础下沉。

C检查井周边回填土及路面压实不足,交通开放后,逐渐沉陷。

D井壁及管道接口渗水,使路基软化或淘空,加速下沉。

(3)预防措施

A施工前,必须按设计图纸做好放样工作,标高要准确,检查井中所在位置的标高与道路纵向标高、横坡相协调,避免出现高差。

B检查井的基础及墙身结构应合理设计,按规范施工,减少或防止下沉。

C井周边的回填土、路面结构必须充分压实。

回填土压实有困难时,可采用水稳定性好,压缩性小的粒状材料或稳定类材料进行回填。

D在铺筑沥青混合料前,须先在井壁涂刷粘层沥青再铺筑面层,压实后,宜用热烙铁烫密封边,以防井壁渗水。

5、施工接缝明显

(1)潜在不合格现象

接缝歪斜不顺直;前后摊铺幅色差大、外观差接缝不平整有高差,行车不舒适。

(2)原因分析

A在后铺筑沥青层时,未将前施工压实好的路幅边缘切除,或切线不顺直。

B前后施工的路幅材料有差别,如石料色泽深浅不一或级配不一致。

C后施工路幅的松铺系数未掌握好,偏大或偏小。

D接缝处碾压不密实。

(3)预防措施

A在同一个路段中,应采用同一料场的集料,避免色泽不一;上面层应采用同一种类型级配,混合料配合比要一致。

B纵横冷接缝必须按有关施工技术规范处理好。

在摊铺新料前,须将已压实的路面边缘塌斜部分用切削机切除,切线顺直,侧壁垂直,清扫碎粒料后,涂刷0.3-0.6kg/m2粘层沥青,然后再摊铺新料,并掌握好松铺系数。

施工中及时用三米直尺检查接缝处平整度,如不符合要求,趁混合料未冷却时进行处理。

C纵横向接缝须采用合理的碾压工艺。

在碾压纵向接缝时,压路机应先在已压实路面上行走,碾压新铺层的10-15cm,然后压实新铺部分,再伸过已压实路面10-15cm。

接缝须得到充分压实,达到紧密、平顺要求。

6、压实度不足

(1)潜在不合格现象

压实未达到规范要求。

在压实度不足的面层上,用手指甲或细木条对路表面的粒料进行拨挑时,粒料有松动或被挑起的现象发生。

(2)原因分析

A碾压速度未掌握好,碾压方法有误。

B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过高,有焦枯现象,沥青丧失粘结力,虽经反复碾压,但面层整体性不好,仍呈半松散状态。

C碾压时面层沥青混合料温度偏低,沥青虽裹覆较好,但已逐渐失去粘性,沥青混合料在压实时呈松散状态,难以压实成型。

D雨天施工时,沥青混合料内形成的水膜,影响矿料与沥青间粘结以及沥青混合料碾压时,水分蒸发所形成的封闭水汽,影响了路面有效压实。

E压实厚度过大或过小。

(3)预防措施

A在碾压时应按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行进速度须慢而均匀。

碾压速度应符合下表规定。

压路机 类型

初压

复压

终压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适宜

最大

钢筒式

1.5~2

3

2.5~3.5

5

2.5~3.5

5

轮胎式

-

3.5~4.5

8

4~6

8

振动式

1.5~2 (静压)

5(静压)

4~5  (振动)

4~5  (振动)

2~3  (静压)

5(静压)

B碾压时驱动轮面向摊铺机方向前进,驱动轮在前,从动轮后。

C沥青混合料拌制时,集料烘干温度要控制在160℃~180℃之间,温度过高会使沥青出现焦枯,丧失粘结力,影响沥青混合料压实性和整体性。

D沥青混合料运到工地后应及时摊铺,及时碾压,碾压温度过低会使沥青的粘度提高,不易压实。

应尽量避免气温低于10℃或雨季施工。

E压实层最大厚度不得超过10cm,最小厚度应大于集料最大粒径1.5倍(中、下面层)或2倍上面层。

压实度应符合规定。

 

三、人行道及附属设施

1、沉陷开列

(1)潜在不合格现象

预制人行道板铺面,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有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沉陷、开列。

(2)原因分析

A预制人行道板铺面基础强度不足是产生沉陷、开列的主要原因。

在土基上设置5~10cm黄砂、石屑或煤渣,作为承重层,强度明显不足。

B由于人行道上各种管线的敷设和人行道宽度狭小,使土基和基层难以有效压实,导致日后发生沉陷。

C预制板间接无防水功能,雨水下渗和冲刷,使垫层流失,铺面沉陷、开裂。

D人行道上违章停车是造成人行道损坏的外在重要原因。

(3)预防措施

A加强基础,提高基础材料的强度和水稳定性。

可用10~15cm石灰粉煤粒料作基础,再以砂(石屑)、或干水泥砂、砂浆作垫层,在其上铺设人行道 预制板。

B严格遵循先管线、后土基、基础、再作铺面的顺序施工。

对土基及基础进行有效压实主,必须满足设计压实度要求。

在碾压困难的地段可采用混凝土基层。

C人行道铺面的施工必须严格要求,认真执行技术规程。

D人行道铺面有临时停车需要时,铺面结构厚度应适当增加。

2、铺面板松动冒浆

(1)潜在不合格现象

行人在人行道上行走时,出现板块翘动、不稳,寸步不离后冒浆溅水。

这种现象在彩色人行道板中,甚为常见,普通混凝土预制板中,亦时有发现。

(2)原因分析

A彩色人行道铺面板与基础之间的粘结层,未采用水泥砂浆,而用黄砂或石屑替代,使上下层间失去粘结;铺设面板时,水泥砂浆过干、过湿或已初凝,影响上下层粘结,也会使人行道铺面板松动。

B用细粒混凝土作为粘结层,而铺面板未适量敲振,使其密巾;铺设面板时,面板与基础湿润不够,过于干燥,影响粘结力,造成松动、冒浆。

C普通混凝土预制板下的垫层流失或走动、使面板翘动,而后冒浆。

(3)预防措施

A严格遵守施工工艺规程,精心施工,确保砂浆粘续层和面板的施工质量。

做到“砂浆准确配比,面板坐浆敲振”。

B砂浆要作到随拌、随用、随铺,防止时间过长,使砂浆凝结或流动性不够,以确保面板平整密贴,与基层有良好的粘结。

C优胜水泥砂浆作为粘结层的人行道铺面,要注意成品保护,刚刚完成的人行道铺面上,禁止行人或车辆行走,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使用

D普通混凝土板的基础要平整、密实,垫层厚度要均匀。

垫层可采用石屑,其抗冲刷性较黄砂为好。

3、铺面与构筑物衔接不顺

(1)潜在合格不现象

人行道范围内各种公用设施的检查井、开关、阀门等构筑物高出人行道面或低于人行道面,给行人带来不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有时造成伤害,甚至引起法律纠纷。

(2)原因分析

A施工时不重视,发现问题未及时解决。

B市政设施和公用设施协调不够,高程不统一,造成衔接不顺。

(2)预防措施

A市政、公用等设施的主管部门应进行有效协调,保证各项设施高程统一。

B分期实施的各种设施应贯彻“后施工者接顺”的原则,避免构筑物与人行道衔接不顺的现象发生。

4、转角处侧缘石、人行道铺面衔接不顺

(1)潜在合格不现象

城市交叉口处侧缘石及人行道铺面,弯道不和顺,有很多折线(侧缘石)、无规律的三角(人行道铺面补缝)组成,外表不美观。

(2)原因分析

由于各交叉口转弯半径不同,没有能满足需要的特殊规格的预制品(侧缘石人行道预制板)供应,安装时又比较草率,形成了不和顺的交叉口设施。

(3)预防措施

交叉口处的侧缘石和人行道铺面最好采用现场浇筑,按图纸放样、施工。

铺面可以是素色(即素混凝土),亦可以是彩色。

如果是预制安装,则宜定制加工或按标准定型生产,供设计、施工应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