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73174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70.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3合同段

1、工程概况

1.1武英高速工程

1.1.1武英高速工程概况

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是湖北省“五纵三横一环”公路主骨架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武汉城市向鄂东北辐射的重要公路载体。

项目西起武汉市绕城高速公路,与武汉市出口路谌家矶-周铺段相接,东至湖北和安徽交界的大枫树岭,沿线主要通过武汉市新洲区、团风县、浠水县、罗田县及英山县,全长131公里。

1.1.2地形、地貌

新洲至罗田段地处大别山脉中段及其南麓到江汉平原东北缘,地形地貌严格受地质构造的控制,地势由西到东逐渐增高,地形切割不深,山势以北东和北北东向为主,以淋山河-团风一线以西为波状平原及其微起伏状垄岗地形,以东至罗田县城为丘陵(低山)。

罗田至英山段地处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之间的鄂东北低山丘陵区,根据地貌形态可进一步分为二个次一级小区,即构造侵蚀低山丘陵区和构造侵蚀中低山区,海拔高程在65m~620m之间。

1.1.3气候气象

新洲区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北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的特征。

年平均气温16.3℃,极端最高气温40.8℃,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3℃。

1.1.4地质、地震

勘察区为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分布区,大部分活动性断裂已基本趋于平稳。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勘察区50年超越概率10%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特征周期为0.35s,场地类型为中硬。

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

根据《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的相关规定,对于高速公路上的抗震重点工程,提高一度进行设防。

1.1.5水文地质条件

勘测区地表水极为丰富,地下水类型亦较多,地表主要水体有倒水、举水、沙河、巴河等河流,流向大多为近南北向或北东-南西向,呈平行羽毛状或树枝状由北向南注入长江;勘察区内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上层滞水主要赋存于耕土及素填土中,下部粘性土或基岩为其相对隔水层,接受大降水的补给,水量大小随季节变化明显。

1.1.6主要技术标准

本项目为高速公路,全封闭、全立交,设计速度为100km/h,路面宽度26m,双向四车道,桥面宽度2×12.75m,桥涵设计荷载公路-I级,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他桥涵1/100。

1.2武英高速第3合同段

1.2.1第03合同段概述

本合同段范围为K16+OOO-K24+860,路线全长8.86公里(包括新洲停车区1.05公里),位于新洲区汪集街、邾城街、辛冲街。

路线起点Kl6+000接第二合同段终点,经新洲区邾城街新港村、K17+692进入邾城街邱桥村、K18+975进入邾城街联合农科所;K19+144进入邾城街罗家桥村、K19+474进入邾城街联合村、K22+170进入邾城街东港村,跨越举水河进入新洲区辛冲街,K23+170进入辛冲街杨铺村。

路线K23+810-K24+860为新洲停车区范围,长1050米。

本合同段终点为K24+860,接第O4合同段起点。

1.2.2主要工程量

第03合同段一期土建工程部分主要工程量包括:

1、路基土、石方:

170.8456万m3(包括新洲停车区);

2、碎石土:

7.4704万m3(精铺层与软基处理);

3、软基处理:

砂垫层12.2491万m3、土工布221178平米、土工格栅210280平米、塑料排水板497256米、水泥湿喷桩89041延米。

4、桥梁工程:

特大桥1645.58延米/1座、大中桥474.62延米/5座、分离式立交1座、汽车天桥1座、涵洞19座、通道16道。

1.2.3采用的技术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编号JTGB01-2003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编号JTJ003-86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编号JTJ005-9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编号JTJ011-94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编号JTJ014-97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GF40-2004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编号JTGD40-2002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编号JTGD30-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33-9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34-2000

《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17-96

《公路排水设计规范》,编号JTJ018-97

《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编号JTJ/T019-98

《公路工程土工合成材料等九项》,编号JTJ/T513~521-20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湖北省公路建设项目精品工程工作大纲(试行)》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编号JTG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通用规范》编号JTGD62-2004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编号JTGD61-2005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编号JTJ024-8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编号JTJ041-2000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编号JTJ004-89

QSB/HBCPDI《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质量保证手册》

2、施工组织机构

2.1施工组织机构

中铁电气化局西铁公司成立湖北省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3合同段中铁电化西铁公司项目经理部,对本标段工程实施管理。

设工程技术部、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统财务部、综合部以及工地试验室,下设第一桥梁工区、第二桥涵工区、第一路基工区、第二路基工区等四个施工工区。

组织框图如下:

项目部职能机构框图

 

2.2施工队伍安排及任务划分

本合同段全长8.86km,根据现场情况和施工任务量,各施工队伍任务分工如下表:

武英高速一期土建工程第3合同段工区及施工任务划分表

序号

施工队伍部署

人数

施工任务划分

各工区主要工程量

负责人

1

第一桥梁工区(第一作业队)

350

负责举水河特大桥K22+962.5-K23+684.54段、负责第一拌和站以及K23+684.54~K24+860段其余桥梁及涵洞、通道的施工。

30MT梁228片,钻孔桩4256延米,连续框构14+2*21+14,42+65+42各一座,涵洞、通道368.5延米

黄国平

2

第一桥梁工区(第二作业队)

350

负责举水河特大桥K22+038.96-K22+962.5以及第二拌和站。

40MT梁276片,钻孔桩4040延米,

黄国平

3

第二桥梁工区

400

负责K16+000~K22+962.5段六座桥梁及涵洞、通道的施工。

负责第三拌和站。

涵洞、通道1053.62延米。

448片16-25m空心板梁。

王建平

4

第一路基工区

200

负责K18+000~K21+000、K22+962.5~K24+860段所有路基土石方、软基处理工程记录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填土89.26万方,挖方2.81万方。

塑料排水板271491延米,湿喷桩52284延米,砂垫层40267方,土工格栅62387平方,附属圬工18972方

刘建亭

5

第二路基工区

200

负责K16+000~K18+000、K21+000~K22+038.96段所有路基土石方、软基处理工程记录及附属工程的施工。

填土80.07万方,挖方0.2万方。

塑料排水板246678延米,湿喷桩43550延米,砂垫层63386方,土工格栅92062平方,附属圬工26066方

陈全根

3、施工总平面布置

3.1布置说明

3.1.1施工用水

本标段水资源丰富,水流量分布广泛,施工用水利用沿线自然水系。

在桥梁施工处就近河流设蓄水池储水供应施工。

3.1.2施工供电系统

施工用电采取分散供电的方式供电。

路基、路基附属、小桥涵施工用电使用发电机或由地方变压器就近驳接;大、中桥、特大桥、制梁场用电从沿线高压线路中挂接。

变压器设置位置及规格见下表

第3合同段临时电力设施设置表

序号

变压器规格KW

变压器设置位置

主要供应范围

电力干线长度

备注

1

315

K17+500

1、丘家桥大桥

2、盛阳桥湾大桥

1.2

2

400

K19+465

1、刘大公路分离式立交

2、第三拌和站

1.1

3

500

K21+990

1、第二拌和站

0.7

4

400

K22+300

1、举水河特大桥0#台~23#墩(K22+038.96~K22+962.5)

1.1

5

500

K23+800

1、举水河特大桥23#墩~45#台(K22+962.5~K23+684.54)2、第一拌和站

0.9

合计

2115

5.0

 

3.1.3施工便道、便桥

本标段外围材料运输以318国道为主线,尽量利用原有道路引入路基,线路标段范围内运输主要利用征地范围修建贯通便道;经过河、渠处设置便桥。

新建便道一般路面宽度6m,路面铺设厚15cm的泥结碎石。

318与贯通施工便道接入点如下表:

 

318与贯通施工便道联系表

序号

接入点

勾通方式

备注

1

17+035

318下接既有村道接新修3#便道至1#便道

318国道汪集街道村预制厂处下路

2

K18+070

318下接刘大公路接既有村道接新修4#便道至1#便道

刘大公路站前村处下路

3

K18+970

318下接刘大公路接既有乡道至1#便道

刘大公路大和村处下路

4

K19+730

318接刘大公路接5#便道至1#便道

刘大公路联合村处下路

5

K22+730

318接6#便道至1#便道

318举水河西河堤下路

6

K23+150

318接7#便道接8#便道接2#便道

318举水河东河堤下路

第3合同段便道表

序号

编号

长度公里

起、止点

规格

临时用地

(亩)

备注

1

1#便道

8.12

K16+000-K22+970

路面宽6M泥结碎石路面15cm厚

举水河西侧主要贯通便道

2

2#便道

3.40

K22+110-K24+860

路面宽6M泥结碎石路面15cm厚

举水河东侧主要贯通便道

3

3#便道

0.76

K0+000-K0+760

既有加宽3M

3.42

影响范围:

K16+000

-K17+112

4

4#便道

1.30

K0+000-K1+300

既有加宽4M

7.8

影响范围:

K17+150

-K18+619

5

5#便道

0.26

K0+000-K0+260

路面宽8M泥结碎石路面15cm厚

4.29

影响范围:

K19+500

-K21+000

6

6#便道

6.2

K0+000-K6+200

既有河堤整修,15cm毛碴,5cm砂

0

影响范围:

K19+500

-K22+950

7

7#便道

6.6

K0+000-K6+600

既有河堤整修,15cm毛碴,5cm砂

0

8

8#便道

2.2

K0+000-K2+200

新修便道,路面宽6m。

毛碴15cm砂碎石路面15cm

26.4

影响范围:

K23+100

-K24+860

9

9#便道

0.9

K0+000-K0+600

新修便道,路面宽6m。

毛碴15cm砂,碎石路面15cm厚

10.8

勾通K20+900-K21+100

第3合同段便涵、桥表

序号

编号

里程

临时用地(亩)

长度M

涵径、桥面宽M

规格

备注

1

1#

K16+436

9

1.0

圆管涵

2

2#

K17+648

1.8

8

6

简易木桥

3

3#

K18+650

0.4

9

1.0

圆管涵

4

4#

K19+660

0.4

14

2*1.5

管涵

5

5#

K20+000

2.0

10

6

浆砌石基础架便梁

6

6#

K20+775

0.5

14

2*1.5

圆管涵

7

7#

K21+920

0.2

8

1.0

圆管涵

8

8#

K22+410

0.2

8

1.0

圆管涵

9

9#

K23+030

110

6

便桥

3.1.4混凝土拌和站及预制场

本合同段设3个混凝土拌和站。

第一拌和站设2台JS750混凝土自动计量搅拌机。

负责举水河东(K22+962.5~K24+860段)各类梁预制、举水河主跨连续梁、桩基、汽车天桥、小涵洞、通道、路基附属预制块等混凝土供应;

第二拌和站设1台JS500混凝土自动计量搅拌机、1台JS750自动计量搅拌机负责举水河西段(K22+038.96~K22+962.5)桩、基础、墩、台、桥面、梁体等混凝土供应。

第三拌和站设2台JS750混凝土自动计量搅拌机负责丘家桥大桥、盛阳湾大桥、长湾中桥、刘大分离式立交、新套里中桥、花屋大桥和K16+000-K22+038.96范围内涵洞、路基附属预制块等所有混凝土供应。

注:

第一、二、三搅拌站平面示意详见施工总布置图。

3.1.5临时生活设施

项目经理部与工地试验室驻地选择在交通便利、办公条件相对较好的新洲,各工区的办公与生活用房就近在施工场地新建板房,部分租赁附近民房。

第一路基工区与第三拌和站驻地设在K19+590(刘大公路边),面积为4300m2。

第二路基工区驻地设在K17+200李家杨村附近,驻地面积为2500m2。

第一桥梁工区与第一拌和站驻地设在K23+800上湾与竹林湾附近,面积为5500m2。

第二桥梁工区与第二拌和站驻地设在K22+100附近,驻地面积为20000m2。

3.1.6临时工程用地计划

临时工程用地计划表详见下表

第三合同段临时用地计划表

序号

编号

用途

面积(亩)

备注

1

1#

3#便道

3.42

2

2#

4#便道

7.8

3

3#

5#便道

4.29

4

4#

8#便道

26.4

5

5#

9#便道

10.8

6

6#

2#便桥

1.8

7

7#

3#便涵

0.4

8

8#

4#便涵

0.4

9

9#

5#便桥

2.0

10

10#

6#便涵

0.5

11

11#

7#便涵

0.2

12

12#

8#便涵

0.2

13

13#

第一桥涵工区

8.25

14

14#

第二桥涵工区

30.0

15

15#

第一路基工区

6.45

16

16#

第二路基工区

3.75

合计

106.66

3.2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

施工场地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录3《施工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4、工程总体及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4.1工程总体计划

根据施工合同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施工能力,本工程于2006年10月5日至11月18日期间进行施工前准备,11月19日正式开工,于2008年5月5日全部工程竣工,总工期20个月。

本标施工总的原则是先行施工影响或控制工程总工期的工号,逐步打开局面,争取早日全面开花。

桥涵方面先施工特大桥、基本具备条件大中桥,路基先施工软土处理,填方地段先施工要求等载预压部分的路基。

在全线征地、清障工作未完前,先行选择具备一定开工条件、影响或控制工程总工期、施工时间跨度较长的工号提前开工。

沿线选择举水河特大桥西侧、刘大公路分离式立交、汽车天桥、长湾中桥、K23+800-k24+860段路基作为开工突破口。

总体计划安排如下:

1、施工准备2006年10月5日~2006年11月19日

2、路基施工2006年11月19日~2007年10月20日

3、涵洞、通道、倒虹吸

2006年11月19日~2007年12月31日

4、桥梁工程2006年11月19日~2008年4月25日

5、防护及排水2007年3月10日~2008年3月25日

6、竣工文件、清理现场、环水保

2008年4月25日~2008年5月5日

武英高速一期土建工程第3合同段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表详见附录2

4.2分项工程进度计划

分项工程进度计划如下:

1、施工准备2006年10月5日~2006年11月19日

2、路基

2.1路基基底处理

2.1.1一般路基处理2006年11月19日~2006年12月20日

2.1.2软土路基处理2006年11月19日~2007年4月20日

2.1.3膨胀土路基处理2006年12月20日~2007年元月20日

2.2路基填筑

2.2.1普通路基填筑2006年12月20日~2006年3月10日

2.2.3等载预压路基2007年元月20日~2007年10月20日

3、涵洞、通道、倒虹吸

3.1基底处理2006年11月19日~2007年元月20日

3.2涵身施工2007年4月20日~2007年12月31日

4、桥梁工程

4.1桩基2006年11月19日~2007年4月20日

4.2承台、系梁2006年12月20日~2007年7月5日

4.3墩台、帽梁2007年元月20日~2007年10月25日

4.4梁体预制2007年2月20日~2008年3月20日

4.5连续梁施工2007年3月10日~2007年11月10日

4.6桥梁安装2007年3月25日~2008年4月10日

6.7桥面铺装2007年4月25日~2008年4月25日

5.附属工程2007年3月20日~2008年4月5日

6.竣工文件、清理现场、环水保

2008年4月25日~2008年5月5日

武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工程第3合同段分项施工进度网络图、横道图详见附录5-1、5-2。

5、施工方案、方法及工艺

5.1施工方案

5.1.1路基工程施工方案

全线路基分为四个段落。

K16+000-K18+000;K18+000-K21+000;K21+000-K22+038.96;K23+684.54-K24+860。

第一路基工区负责K18+000-K21+000、K23+684.54-K24+860;第二路基工区负责K16+000-K18+000、K21+000-K22+038.96。

全部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采用机械化配套作业,挖方段与填方段同期施工,路基挖方的材料就近用于填筑路堤尽量减少土方的二次运输。

路堑开挖采用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配合施工,路基填筑尽量利用路堑挖方,不足部分借土填筑;路基填筑采用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整平,洒水车洒水,振动碾和压路机压实。

根据总体安排,优先安排有等载预压的路基工程施工,以便路基得到充分预压,为预压土方得到利用创造条件。

路基防护、排水设施等附属工程在各区段路基完成或具备施工条件时依次进行。

砌石工程采取挤浆法,砂浆现场机械拌合。

5.1.2桥涵工程施工方案

本标段桥涵工程两个施工工区同时进行施工。

第一桥梁工区负责举水河特大桥K22+962.5-K23+684.54段、负责第一、二拌和站以及K23+684.54~K24+860段其余桥梁及涵洞、通道的施工。

第二桥梁工区负责举水河特大桥K22+038.96-K22+962.5以及K16+000~K22+962.5段其余桥梁及涵洞、通道的施工、负责第三拌和站。

第一桥梁工区由举水河特大桥K22+962.5-K23+684.54(23#墩-45#台)方向施工;

第二桥梁工区由举水河特大桥K22+038.96-K22+962.5(0#台-23#墩)方向施工。

其它桥梁、通道及涵洞工程施工,结合特大桥施工平行流水作业。

举水河特大桥主跨(三跨一联)采用三角形挂篮施工,24#、25#桥墩墩顶分2个“T”平衡对称悬浇,中跨合拢,0#块及两边垮的8.4m段采用满堂支架法现浇施工。

30m、40mT梁分别在第一、二预制场集中预制,架桥机架设。

桩基采用反循环钻机进行钻孔桩施工,水下混凝土采用导管法灌注施工。

墩台柱及盖梁模板均采用厂制分节整体钢模,泵送混凝土入模,墩台柱一次灌注成型,盖梁在墩柱施工完毕后人工搭设碗扣式支架支撑,在支撑上拼装模板,一次性灌注成型。

现浇箱梁段采用满堂碗扣脚手架方法施工,模板采用竹胶板。

梁体在预制场集中预制,T梁采用架桥机架设,空心板及涵洞盖板采用汽车吊吊装。

5.2路基工程施工方法

5.2.1路基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法

5.2.1.1路基基本结构层及压实度

路面结构层为74cm。

自路床顶面以下依次分为:

1、上路床(0-30CM);

2、下路床(30-80CM);

3、上路堤(80-150CM);

4、下路堤(150CM以下)。

填料最小强度及压实度标准

项目分类

各部名称

路面地面以下深度(cm)

填料最小强度CBR%

压实度(精品标准)

备注

填方路基

上路床

0-30

8

≥97

压实度为重

型击实标准

下路床

30-80

5

≥97

上路堤

80-150

4

≥95

下路堤

150以下

3

≥94

零填

及挖方路基

上路床

0-30

8

≥97

下路床

30-80

5

≥97

 

5.2.1.2一般地基处理

本标段的一般路基处理由留出,共计526.5m,其分布如下表:

序号

里程

长度(m)

备注

1

K16+400--k16+411.5

11.5

2

K17+585—k17+710

125

3

K18+919--k19+075

156

4

K19+411—k19+519

108

5

K19+986—k20+032

46

6

K20+963—k21+043

80

合计

526.5

施工前,先疏干地表积水,然后清除施工范围内的树木、灌木、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以下至少30厘米内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清除全部树根,将废弃物全部运至指定的弃土场。

路堤填土高度小于800mm或土质挖方地段,其地基表层一定厚度属下路床的范围,基底处理压实度不应小于97%。

路堤填土高度大于800mm段,按照上表压实度控制。

地面自然横坡或纵坡陡于1:

5时,应将原地面挖成台阶,台阶宽度应满足摊铺和压实设备操作的需要,且不得小于2m。

台阶顶一般做成2%~4%的内倾斜坡。

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宜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

沙类土上可挖台阶,但须将原地面以下200mm~300mm的表土翻松。

清理完成后,用压路机将地面碾压密实,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并设置临时的排水沟防止雨水浸泡。

5.2.1.3不良地基处理

1、软土路基与处置

本合同段内不良地基分布较广,特别是软土地基处理工程量较大。

武英线路经过地段江、河、湖、汊发育,河、湖、陆相互交替演变,形成淤泥和淤泥质土等软土。

沿线软土主要分布倒水河、举水河、沙河等河流沿岸,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厚度3-10米。

在本标范围内线路经过地段有4.678km长需要加固处理。

鱼塘、河沟等浅层软弱地基,软土深度在3米以内的,采用清淤换填措施处理,填料使用碎石土;一般软土路基,软土厚度在3米以内的,埋藏较浅采用砂垫层+等载预压;软土厚度在3米以上的,埋藏较深或呈夹层分布采用塑料排水板+等载预压处理;构造物或桥头锥坡及桥头段采用水泥湿喷桩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