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72569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docx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社会学考试题及答案

【篇一:

社会学理论试题及答案(免费)】

/p>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a.交换理论b.冲突理论c.中程理论d.宏观理论

2.个人社会化过程就是()向社会人转变的过程。

a.机械人b.生物人c.动物人d.非社会人

3.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正向社会化b.负向社会化

c.非社会化d.特殊社会化

4.阶级产生的根源是()

a.社会经济b.剥削压迫

c.私有制d.社会不平等

5.由个人在生活中扮演的多种角色构成个人的()

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

c.期望角色d.角色集

6.在孔德之前,()创造了“社会物理学”这一名词。

a.孟德斯鸠b.伏尔泰

c.圣西门d.卢梭

7.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种观点属于()

a.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

8.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9.在社会互动中,行动者之间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展开的较量、争夺称为()

a.合作b.交换

c.竞争d.冲突

10.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2—10人b.2—20人

c.2—30人d.2—40人

11.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12.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

a.未成年人b.成年人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

13.一组相互依存的角色形成一个()。

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集

14.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制度是()

a.社区b.群体c.家庭d.法律

15.具有规模小,面对面交往,认同感强等特征的群体是()

a.内群体b.成员群体c.首属群体d.大群体

16.()是一种公开的对抗性行为方式,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团体以压倒对方为目的的社会行为.

a.竞争b.战争c.冲突d.调适

17.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

18.按照流动的参照物划分,社会流动可分为()

a.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b.代内流动和代际流动

c.结构性流动和自由流动d.向下流动和向上流动

19.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b.性别角色社会化c.技能社会化d.行为社会化

20.首先提出“社会学”一词的是()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

a.《实证政治体系》b.《实证主义问答》

c.《实证哲学教程》d.《实证主义手册》

22.()对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贡献是提出了“外显功能”与“潜在功能”、“正功能”与“反功能”两对概念。

a.默顿b.齐美尔c.帕森斯d.迪尔凯姆

23.社会只是单纯的名称,只有个人才是真实的存在。

这种观点属于()。

a.功能主义b.社会唯实论

c.冲突理论d.社会唯名论

24.再社会化主要是指对()的社会化。

a.未成年人b.成年人

c.离轨和犯罪者d.老年人

25.要求公民遵守四项基本原则这一社会规范应属于()的内容。

a.政治社会化b.性别角色社会化

c.技能社会化d.行为社会化

26.美国社会学家()是拟剧论的创始人,著有《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等书。

27.下列不属于社会学意义的社会群体的是()。

a.游伴群b.消费者协会c.候车群d.工会

28.城市化的基本动力是()。

a.工业化b.经济发展c.农业发展d.服务性发展

29.以下不属于社会变迁的内容的是()。

a.自然环境b.组织结构c.生活方式d.社会基本结构

30.行为者个人将社会规范化为自己的观念,并对自己的行为实施的控制,称()。

a.制度化控制b.非制度化控制c.外在控制d.内在控制

31.反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是()。

a.迪尔凯姆、斯宾塞b.迪尔凯姆、孔德

c.韦伯、孔德d.韦伯

32.社会学回答社会“为什么这样”的问题,这是社会学的()。

a.描述功能b.解释功能c.预测功能d.规范功能

33.民族团结和社会秩序的基础是文化的()。

a.社会整合功能b.反向功能

c.混合功能d.社会导进功能

34.生活在某一种文化中的人,当他初次接触到另一种文化模式时产生的思想上的混乱与心理上的压力,社会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

a.文化边际b.文化堕距

c.文化震惊d.文化失调

35.一个人自身的素质、能力、水平与他所要扮演的角色之间的差异现象,在社会学上称为()。

a.角色建设b.角色距离c.角色冲突d.角色不清

36.“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明()对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性。

a.大众传媒b.家庭c.阶级d.同辈群体

37.只有两对或两对以上异代夫妇而没有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类型是()。

a.联合家庭b.主干家庭

c.核心家庭d.残缺家庭

38.下列属于社会学关于社会设置的研究内容的是()。

a.学校的考勤制度b.学校的校规

c.考试纪律d.教育制度

39.下述判断中,()不是非正式群体结构的特点。

a.它是个人基础上的一种人际关系

b.它具有不固定的目标或任务

c.它具有不成文的行为规范

d.它没有自己的领袖

40.“社会控制”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学概念,最早提出者是()。

a.罗斯b.吉登斯c.米尔斯d.默顿

41.《实证哲学教程》的作者是()。

a.孔德b.斯宾塞c.韦伯d.马克思

42.实证主义方法论的代表是()。

a.韦伯、斯宾塞、齐美尔b.孔德、斯宾塞、迪尔凯姆c.狄尔泰、韦伯、库利d.孔德、斯宾塞、韦伯

43.社会学的()功能是指提示社会事件和状态将是怎样的。

a.描述性b.解释性c.预测性d.规范性

44.文化空间分布的最小单位是()。

a.文体区域

b.边际文化c.文化区d.文化圈

45.社会上中青年与老一代之间在思想、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之间的差异称为()。

a.代差b.隔阂c.合理行动d.非合理行动

46.家庭成员、邻里、朋友是属于()。

a.次级群体b.初级群体c.正式群体d.外群体

47.由一对夫妇未婚子女生活的家庭是()。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d.断代家庭

48.人们有意识地建立起来旨在达成特定目标的社会单元称为()。

a.社会组织b.社会群体c.社会行动d.社会制度

49.一般认为,社区概念由()提出。

a.德国藤尼斯b.美国帕克

c.美国林德d.法国迪尔凯姆

50.高素质人口的数量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在缩小,而低素质人口所占比例在扩大,这就是人口素质的()现象。

a.失衡b.不和谐c.不相称d.逆淘汰

51.孔德关于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是()。

a.社会动力学b.社会静力学c.社会进化论d.社会发展论

52.下列的社会学家,主张冲突理论的是()。

a.齐美尔b.达伦多夫c.韦伯d.孔德

53.库利将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从自我概念称为()。

a.主我b.客我c.镜中我d.自我

54.()是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

a.理解角色b.领悟角色c.期望角色d.角色

55.社会学意义上的小群体的成员数目一般不超过()人。

a.50b.20c.30d.10

56.社会学上把子女离家只有老两口的家庭称为()。

a.主干家庭b.空巢家庭

c.核心家庭d.断代家庭

57.社会诸要素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稳定关系叫()。

a.社会体系b.社会制度

c.社会结构d.经济体制

58.我国城市系统金字塔的底部是()。

a.特大城市b.大城市c.中等城市d.小城市

59.美国社会学家奥格本的()认为,非物质文化的变迁快于物质文化的变迁,因而出现文化失调,产生社会问题。

a.社会冲突论b.社会整合理论

c.价值冲突理论d.文化堕距论

60.按照联合国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该国的人口便属“老年型”人口。

a.5%b.6%c.7%d.8%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共20分)

1.社会学创立和形成时期的代表有()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

d.韦伯e.帕森斯

2.下列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凡人类有意无意地创造出来的东西都是文化

b.文化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学来的

c.文化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享有的

d.文化是社会遗产

e.文化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3.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要素包括()

a.环境b.人口c.文化d.劳动e.生产方式

4.下列各项中哪些属于开放的社会分层结构的特点()

a.人们的社会地位是根据种族、性别、家庭背景等一些特征决定的

b.每个人自由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

c.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强了

d.消除了一切人身依附关系和社会流动中的制度性障碍

e、地位的获得是以个人的才能与成就为条件的

5.个人社会化的结果包括()

a.获得人格和自我b.培养社会角色c.满足情感需求

d.实现文化转移e完成世代交替

6.家庭在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家庭的主要功能有()

a.规范性行为功能b.经济生活功能c.精神生活功能d.教育功能

e.抚养、赡养功能

7.社会互动的理论包括()

a.马克思的社会交往理论b.符号互动论c.拟剧论

d.本土方法论e.社会交换论

8、社会角色扮演中的问题包括()

a.角色混淆b.角色紧张c.角色冲突

d.角色失败e.角色丛

9.按群体形成的基本缘由,可以将群体划分为()

a.血缘群体b.地缘群体c.业缘群体

d.趣缘群体e.正式群体

10.马克斯.韦伯社会阶层划分的标准有()

a.财富b.权力c.声望

d.职业e.社会经济生产方式

11.下列不属于社会组织的有()。

a.家庭b.伙伴c.企业d.军队e.学校里的班级

12.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a.人数众多b.无组织c.不稳定d.非常规e.自发性

13.社会问题的构成要素有()。

a.有一种或数种社会现象产生失调情况

b.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人的社会生活

c.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多数成员的注意

d.必须运用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14.越轨行为包括()。

a.违法行为b.违章行为c.违规行为d.适应性行为e.从众行为

15.影响社会变迁的因素有()。

a.环境b.人口c.社会制度

d.社会价值观念、生活方式e.科学技术

16.以下属于发展社会化的是()。

a.幼儿学说话

b.成年人工作后再深造读研

c.父母向孩子学习用电脑

d.职工接受职业培训

17.社会设置的显著特征包括()。

a.可重复性b.集体性约束c.自我维护性d.不稳定性

18.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原因有()。

a.历史包袱沉重

b.建国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没有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c.现行计划生育政策还不完善

d.人口出生性别比严重失调

19.韦伯的“三位一体”的分层模式进行分层的三个角度是()。

a.经济b.声誉c.年龄d.权力

20.社会互动的类型有()。

a.合作b.竞争c.冲突d.强制e.顺从与顺应

21.越轨行为包括()。

a.违法行为

b.违章行为

c.违规行为

d.适应性行为

e.从众行为

22.迪尔凯姆将社会整合划分为两种基本类型,分别是()。

a.有机团结b.礼俗社会c.法理社会d.机械团结

23.文化按其内在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

a.文化特质b.文化丛c.文化模式d.文化区

24.弗洛伊德将人格分为三部分,分别是()。

a.本我b.客我c.自我d.超我

25.工作单位对个人社会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a.建立以职业为纽带的基本社会关系

b.使人的社会化呈现出鲜明的职业特色

c.职业影响人们的社会威望和价值观念

d.工作过程是调适、学习过程

e.培养组织纪律性和竞争、协调意识

26.不属于集合行为的特点是()。

a.人数有限b.有组织c.不稳定d.非常规e.自发性

27.影响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主要有()。

a.群体目标

b.群体规范与压力

c.群体凝聚力

d.群体意识

【篇二:

社会学概论试题与答案】

/p>1.第一个提出“社会学”概念并创立社会学,被人们称为社会学之父的学者是(a)

a.孔德b.斯宾塞c.涂尔干d.马克思

2.涂尔干认为,社会学研究的特殊对象是(b)

a.社会规范b.社会事实c.社会制度d.社会问题

3.作为社会学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一开始就提出要建立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a.严复b.章太炎c.费孝通d.雷洁琼

4.以问题表格形式向被调查者收集相关资料的一种定量研究方法是(a)

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深度访谈d.定量分析

5.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征做出概括的一种法是(d)

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定量方法d.定性方法

6.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相互关系的总称是(c)

a.生产关系b.交往关系c.社会关系d.群体关系

7.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和吸收的过程是(a)

a.文化传播b.文化采借c.文化杂交d.文化冲突

8.交换理论认为人类的相互交往和社会联合是一种相互的交换过程。

其创立者是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c)

a.马克思b.雷克斯c.布劳d.帕森斯

9.“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是(a)

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

10.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起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是(d)

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反向社会化d.重新社会化

11.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是(c)

a.互动论b.交换论c.拟剧论d.理性选择论

12.按照戈夫曼的观点,社会互动最重要的特征就是(b)

a.个人选择b.印象管理c.自我坦白d.扮演角色

13.相距122厘米至365厘米以内的距离,是(c)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

14.在一定的规则下,行为者为了获得回报而行动,并获得回报的社会互动形式是(d)

a.合作b.学习c.共享d.交换

15.家庭、邻里、游戏伙伴等属于(a)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c.正式群体d.同辈群体

16.基金会、俱乐部、工会、商会、艺术团体、科研机构、宣传鼓动团体一般被称为(c)

a.第一部门b.第二部门c.第三部门d.第四部门

17.属于教育制度的潜功能的是(a)

a.社会控制功能b.传播知识功能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功能

18.最早提出社区这一概念的社会学家是(b)

a.涂尔干b.滕尼斯c.齐美尔d.韦伯

19.韦伯提出的进行社会分层的三项标准是(c)

a.经济、政治和文化b.财富、权力和声望c.财富、权力和文化d.权力、社会和地位

20.社会分层是社会不平等的体现,它之所以在各个时代、各个社会中普遍存在,是因为社会运行过程的需要。

这是哪个学派的观点?

(a)

a.功能主义b.结构主义c.马克思主义d.后现代主义

21.个人一生中特别是其工作生涯里社会地位的变化称为(c)

a.垂直流动b.水平流动c.代内流动d.代际流动

22.社会流动的根本动力是(a)

a.工业化和科学技术进步b.精神生活发展c.农村经济体制变革d.劳动力素质提高

23.社会行为规范处于非常模糊不清或基本失效的一种社会状态称作(d)

a.偏差b.越轨c.犯罪d.失范

24.文化传递理论把社会文化分为(a)

a.主流文化和亚文化b.积极文化和消极文化c.正向文化和反向文化d.政治文化和经济文化

25.因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失调或社会结构与环境的失调而影响相当数量社会成员的生活,妨碍社会协调发展的状况称为(d)

a.社会失范b.社会偏差c.社会矛盾d.社会问题

26.社会病理学的理论基础主要是(b)

a.社会整合理论b.社会有机体理论c.社会分层与流动理论d.社会冲突理论

27.由于所处的社会经济地位和既得利益不同,人民对同一问题可能会有不同的价值评判标准和不同的立场、态度,因此在采取某种行为措施改变某一社会现象时,常常会引起矛盾和冲突。

这是(b)

a.利益冲突理论b.价值冲突理论c.社会解组理论d.社会失范理论

28.信息成为战略资源,整个社会以知识价值论为基础,先进的通讯和信息系统成为社会改革的手段。

这是(d)

a.知识社会论b.知识体系论c.信息价值论d.信息社会论

29.社会变迁的根本原因是(a)

a.社会生产力的增长以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b.社会物质需要和利益冲突

c.科学技术的进步

d.文化的发展与传播

30.对全球化表述错误的观点是(b)

a.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

b.全球化是一个单维度的过程

c.全球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性和差异性相统一的客观要求

d.全球化过程是一个不断出现矛盾和冲突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31.社会学的研究功能包括(abcd)

a.描述性功能b.解释性功能c.预测性功能d.规范性功能e.探索性功能

32.文化的特征包括(abcde)

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e.特殊性和共性

33.合作的主要类型有(abce)

a.自发性合作b.制度化的传统合作c.指导性合作d.教育性合作e.契约性合作

34.社区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abcde)

a.人口b.区位c.经济d.文化e.组织

35.偏差行为的负功能包括(abcd)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e.减少公共物品的提供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社会:

以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活共同体

37.社会互动:

就是人们对他人采取行动或对他人的行动作出反应的过程.

38.科层制:

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之上,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职权分工和职位等级体系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又称官僚制,

39.社会风险:

是指可能引发社会动荡不安和社会冲突的不确定性因素,这种不确定性因素可能来源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40.社会学本土化: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篇三:

2015年1月劳动社会学试卷及答案】

txt>课程代码00294

重要提示:

1、本试卷共5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卡”上按要求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古典劳动社会学理论中的管理学派代表梅耶认为,工人是

a经济人b社会人

c理性人d自然人

2、劳动社会结构中能够反映劳动社会现状的是

a劳动者的性别结构b劳动者的年龄结构

c劳动者的职业结构d劳动者的产业结构

3、通过考察人们的努力行为与其所得的最终奖励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以选择合适的行为达到最终的奖励目标的士气激励理论是a需要理论b公平理论

c期望理论d双因素理论

4、劳动者的自我控制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a生理机制b心理机制

c神经机制d思想机制

5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做准备的阶段是

a预期社会化b基础社会化

c继续社会化d初始社会化

6、金斯伯格的职业发展理论中不包括的阶段是

a幻想期b规划期

c尝试期d现实期

7、最常见的职业发展道路是

a自学成才的道路b立足本职的道路

c转换职业的道路d自主创业的道路

8、社会分层的冲突理论的主要代表是

a达伦道夫b涂尔干

c怀特d萨拉尼

9、组织的必要构成要素是a组织文化b管理体素

c组织成员d组织环境

10、下列不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点的是

a有较强的凝聚力b规模小,结构松散c明确的组织目标和整体性d满足成员的心理需要

11、国际上解决劳动关系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形式是

a三方协调机制b民主协商机制

c少数服从多数机制d工会谈判

12、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或劳动者组织根据劳动者的工作性质支付的基本现金报酬是

a绩效报酬b激励报酬

c基础报酬d社会福利13、劳动政策的目标是

a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b维护公平、公正

c促进劳动关系的合作d促进经济发展

14、企业待定权利争议一般发生在

a订立或变更合同时b履行合同时

c争议处理时d合同生效时15、在工业化取得一定成效、有雄厚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实行的保障制度是

a救助型社会保障制度b福利型社会保障制度

c自助行社会保障制度d保险型社会保障制度

16、以公有制为基础的计划经济国家实施的社会保障模式是a自助型b保险型

c国家保障型d福利型

17、凯恩斯认为,失业的主要原因是

a体制原因b有效需求不足

c季节变动d结构性失调

18、就业对劳动者个人最基本的基础和前提的功能是

a劳动者生活保障的功能b劳动者自我实现的功能c劳动者自我发展的功能d劳动者服务社会的功能

19、恩格尔系数是指消费者的食品消费支出占()的比例。

a总收入水平b日常支出

c消费支出d意外收入

20、下列不属于非法雇用童工的是

a雇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

b雇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从事个体劳动

c让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加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

d企业雇用未受完9年义务教育的在校学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台题目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