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377170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916.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docx

专题02地球上的大气高考题和高考模拟题地理汇编

【2017年高考题】

(2017•新课标Ⅰ卷)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图3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9—11题。

图3

9.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0.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

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

11.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9.B10.C11.D

10.由上题判断可知,①表示丰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②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③表示丰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④表示枯雪年平均气温日变化。

由图可知,①②两曲线上下差异大,③④两曲线上下差异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不一致。

材料给的是平均气温,不是最低气温。

11.由图表可知,该地寒冷期最低气温可以接近-16℃,说明地理位置上较靠北,可能为华北北部、东北或西北;该地达到一日之内温度最高的时间是北京时间16时左右,而当地时间应为14时左右,且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的日平均气温达到-16℃左右,所以应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即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考点:

影响气温日变化和日较差大小的因素;经度与地方时。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经度的确定,地方时的计算,一天中气温最高一般位于午后2点左右,当地地方时14点,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北京时间为16点左右,可知该地与北京的经度差30°,即该地大致位于东经90°,由此可以大致确定该地的地理位置。

(2017•新课标Ⅱ卷)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6—8题。

6.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A.用水便利B.土壤肥沃

C.地势平坦D.植被缺失

7.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A.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B.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D.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8.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

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A.热带雨林气候区B.地中海气候区

C.热带草原气候区D.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6.D7.A8.B

8.从题中可知,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则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在11月到第二年5月,即冬季为植物生长期,故地中海气候区符合植物从周边地区引入的、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的条件。

故选B。

考点:

气候,农作物生长状况

【点睛】解答此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重要信息:

植物是从周边区域引入的,其生长期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该地周边的气候区有热带草原气候区、地中海气候区等,而尼罗河泛滥区耕种期为冬季,由此即可排除热带草原区,得出正确答案。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8—9题。

8.下列描述中,不符合图7所示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的是

A.乙地气流下沉且低空风速小B.高层气流带来的沙尘飘落乙地

C.上升气流将乙地的沙尘扬起D.甲地沙源地的沙尘被大风扬起

9.下列四幅天气图中的乙地,最可能出现图7所示浮尘天气的是

【答案】8.C9.D

【解析】

考点:

等压线的判断,天气系统与天气。

【点睛】本题以浮尘天气形成过程为背景材料,考查浮尘天气的形成过程和相关的天气系统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第8题,要仔细阅读浮尘天气形成过程示意图,结合图示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选项进行判断;第9题,首先要明确浮尘天气与高压天气系统有关,其次要对选项中的等压线图进行判读、分析并加以判断。

(2017•天津卷)读图文材料,回答第10题。

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

地理小组的学生将图8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

10.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图8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

【答案】B

考点:

全球变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点睛】本题以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对图示信息的获取、解读和应用能力。

能够准确获取图示信息并加以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

(2017•北京卷)图2为影响我国的某台风海面风力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第2题。

图2

2.该台风

A.夏季生成于我国黄海海面B.小于6级风的范围降水最强

C.气压值最低处风速最大D.西北侧的风向为偏北风

【答案】2.D

考点:

台风、天气系统。

【点睛】该题主要考查对台风的理解,台风是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的热带气旋,其中心附近风速在12级以上称为台风。

(2017•北京卷)41.(24分)伴随着古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的开通,东西方交往不断增加。

在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非国家中,马拉维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

读图,回答第

(1)题。

(1)说出该国自然带的类型,并在1月和7月中任选其一,说明该自然带的景观特点和成因。

(10分)

图17

【答案】

(1)热带草原带。

1月植物繁茂,为热带草原的湿季。

受赤道低压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多。

7月草木枯黄,为热带草原的干季。

受信风带影响,纬度位置低,气温高、降水少。

【解析】据图可知,该国大部分地区地处10°S—15°S,结合降水柱状图不难判断,该地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条件下发育了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

每年1月份,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这里,盛行上升气流,降水多,因此到处是稀树高草,呈现一派草木葱绿的景象。

7月,信风带控制这里,受信风的影响,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形成干季,草木枯黄,呈现一派萧瑟的景象。

考点:

自然带类型和成因。

【点睛】自然带的类型和气候类型对应,自然带的类型可以根据气候类型判断,根据经纬网和降水柱状图,可以判断出该地位于南半球,属于干湿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

(2017•江苏卷)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图4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7~8题。

7.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A.甲B.乙C.丙D.丁

8.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A.晴,B.阴,西北风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答案】7.A8.C

【解析】

考点:

天气和天气系统。

【点睛】锋面类型的判读步骤:

①找槽线:

图中PM、PN为两条槽线;

②定半球:

图中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即是北半球;

③定冷暖气流:

判断出是北半球后,则从偏北方吹来的是冷气流(冷气团),从偏南方吹来的是暖气流(暖气团);

④结合旋转方向判出锋面类型:

从图中可知A是冷气团主动向南运动,即PM为冷锋,则PN为暖锋。

(2017•江苏卷)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

图10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

读图回答19~20题。

19.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为

A.甲B.乙C.丙D.丁

20.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

【答案】19.AC20.BD

【解析】

考点:

沙尘暴和气象灾害。

 

【2017年高考模拟题】

(福建省漳州市2017届高三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地理试题)元阳梯田位于云南元阳县哀牢山南部,1月、2月云海出现的频率最高,此时梯田灌水保养,田中无稻谷,水面平静,光影效果最好。

下图是摄影师镜头下的梯田夕阳景观。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梯田所在山坡大致朝

A.东B.西C.南D.北

2.该季节多云雾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茂密,空气湿度较大B.谷口朝南,西南季风影响大

C.梯田灌水,促进水分蒸发D.地表降温,水汽遇冷易凝结

【答案】1.C2.D

【解析】

点睛:

云的形成:

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另一方面,江河湖海的水面,以及土壤和动、植物的水分,随时蒸发到空中变成水汽.水汽进入大气后,成云致雨,或凝聚为霜露,然后又返回地面,渗入土壤或流入江河湖海.以后又再蒸发(升华),再凝结(凝华)下降.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水汽从蒸发表面进入低层大气后,这里的温度高,所容纳的水汽较多,如果这些湿热的空气被抬升,温度就会逐渐降低,到了一定高度,空气中的水汽就会达到饱和.如果空气继续被抬升,就会有多余的水汽析出.如果那里的温度高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结成小水滴;如果温度低于0°C,则多余的水汽就凝化为小冰晶.在这些小水滴和小冰晶逐渐增多并达到人眼能辨认的程度时,就是云了。

雾: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如果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空气又相当潮湿,那么当它冷却到一定的程度时,空气中一部分的水汽就会凝结出来,变成很多小水滴,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这就是雾.它和云都是由于温度下降而造成的,雾实际上也可以说是靠近地面的云。

城市中的烟雾是另一种原因所造成的,那就是人类的活动.早晨和晚上正是供暖锅炉的高峰期,大量排放的烟尘悬浮物和汽车尾气等污染物在低气压、风小的条件下,不易扩散,与低层空气中的水汽相结合,比较容易形成烟尘(雾),而这种烟尘(雾)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17届高考模拟试卷

(二)文综地理)“枸杞、蔬菜、羊”是格尔木的三大主导产业,下图是格尔木各月日均最高气温和日均最低气温分布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格尔木日较差最大的月份及原因是()

A.1月份太阳高度较小,白昼时间短

B.3月份气温回升快,大气逆辐射弱

C.7月份白天气温高,夜晚降温幅度大

D.10月份太阳高度变小,冷空气势力增强

4.关于气温对格尔木三大主导产业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利于蔬菜生长B.年均气温高,利于牧草生长

C.气温日较差小,枸杞品质优良D.冬季气温低,羊毛品质优良

【答案】3.B4.D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襄阳市第五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适应性考试地理试题)读我国某冻土层季节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5.下列关于该地冻土叙述正确的是

A.是永久性冻土B.该冻土层位于我国华北平原

C.气温最低时冻土层厚度最大D.冻土层的消融从近地面开始

6.图中积雪

A.起保温作用,促进冻土层融化B.反射太阳辐射,促进冻土层形成

C.冬半年积累,3月份最多D.厚度有季节变化,与冻土厚度呈正相关

【答案】5.D6.B

【解析】

(【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目前,科研人员可基于实地考察,并利用遥感技术可全面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下图为科研人员在评价我国某山地自然保护区时,所绘制的1995-2015年该地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的变化图,并分1995-2007年与2008-2015年两个时段,求取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的均值。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分析图示信息可推断,1995~2015年间该山地自然保护区

A.地表径流逐年增加B.森林火险等级增加

C.基岩裸地不断增加D.土壤中含水量增加

8.该山地自然保护区中有可能生长成片的阔叶树应为

A.桑树林B.胡杨林C.樟树林D.桦树林

【答案】7.A8.A

【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2017届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地理试题)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图为黄河中下游地区某地各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与前一节气多年平均降水量差值变化统计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该地降水量最大的节气是

A.谷雨B.夏至C.小暑D.大暑

10.导致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B.蒙古高压南移控制

C.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D.受准静止锋影响

【答案】9.D10.C

【解析】试题考查影响降水变化的因素和学生读图分析能力。

9.降水量最大的节气比前后两个节气的降水都多,因此差值应先正值后负值,且变化较大,从图中看应是大暑,D正确。

10.立秋到白露之间降水量差值为负值,说明降水一直减少,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夏季风势力逐渐减弱,C正确。

(【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7届高三实验班第三次质检地理试题)夏季绿洲、湖泊的最高气温比其毗邻的沙漠戈壁低30C左右,水分的蒸发量要少一半,几乎和沿海湿润地区差不多。

其原因是由于沙漠戈壁和绿洲、湖泊对于太阳辐射的反射率不同,在白昼阳光辐射下,沙漠戈壁干燥地面强烈增温,通过大气的平流作用,暖空气被带到绿洲、湖泊上空,形成一个上热下冷的逆温层,上下层空气间的热交换难以进行,下层冷空气团得以保持稳定,因而形成一个湿润、凉爽的小气候。

这种现象就称之为“冷岛效应”。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1.“冷岛效应”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不同纬度的光照差异B.不同下垫面的热量差异

C.不同高度的气压差异D.不同海陆位置的水分差异

12.“冷岛效应”能

A.促进绿洲植物的蒸腾作用B.抑制绿洲地面的水分蒸发

C.加快绿洲上空的热量交换D.抑制绿洲地区农作物生长

【答案】11.B12.B

【解析】

(【全国百强校】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十一次模拟(5月)地理试题)大湖效应指的是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并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湖泊迎风岸形成雨、雪、雾等现象(见图)冷气团与水面的温差较大时,水温越高,冷气团温度越低,冷气团的水汽就越多,雪量就越大。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有关大湖效应叙述正确的是

A.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降雪的主要时期是乙图中的④

B.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与冷锋形成过程相同

C.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量最大的时期是乙图中的④

D.与大湖效应产生的降雪过程原理类似的是反气旋

14.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5.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大湖效应造成的低温、暴雪,使感冒流行B.强降雪导致交通堵塞,手机信号中断

C.大户效应对陆上交通运输影响严重D.大湖效应减少了全球干湿、冷热差异

【答案】13.C14.D15.C

【解析】

15.大湖效应给周边地区带来的降雪于降温,使得细菌不易流行,A错。

强降雪会导致交通堵塞,但与手机信号无关,B错。

大湖效应对陆上交通影响严重,C对。

大湖效应不会对全球干湿、冷热产生影响,D错。

故选C。

(【全国市级联考】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17届高三毕业班第四次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欧洲白鹳为大型、长距离迁徙性鸟类,每年初春,它们从非洲南部迁回欧洲西部,荷兰低温地是其重要的传统回迁地,欧洲白鹳在迁徙过程中主要通过滑翔飞行以节省体力,但也会通过扇动双翼飞行。

下图为欧洲白鹳初春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6.欧洲白鹳在初春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地没有走直线,最可能的原因是:

A.充分利用海陆风B.避开天敌

C.低湿地分布较广D.受人类活动干扰小

17.欧洲白鹳在迁回的过程中,由①地飞到②后,少部分欧洲白鹳会出现经③地再抵达④地的情况,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A.该路线飞行距离更近B.受大气环流的影响

C.开辟新的迁徙路线D.该路线飞行更节省体力

18.欧洲白鹳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

00—15:

00,并常常避开广阔森林和水域,如果一定要经过时,也要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是因为:

A.食物较丰富,觅食较容易B.风力较大便于飞行

C.天气晴朗飞行视野好D.上升气流显著

【答案】16.C17.B18.D

18.由于每天迁徙时段多在10:

00-15:

00,此时是白天升温的时段,所以森林和水域升温慢,表现为下沉气流,不利于飞行,所以选择避开广阔的森林和水域,或是寻找最为狭窄的地方通过,这些地方气流上升运动,有利于飞行。

(【全国省级联考】江西省2017届高三调研考试(五)文科综合地理试题)海雾多为暖空气平流到冷海面上,水汽凝结而形成,且大部分海雾发生时,气海温差在0.5~3.0℃范围内。

下图为某次海雾出现时海面以上2m高度气温与海表面温度的差值等值线(简称气海温差)和表面风场(箭头表示风向,长短表示风力大小)分布。

完成下列问题。

19.最易出现海雾的地点在

A.①B.②C.③D.④

20.专家称西南气流触发了此次海雾的形成,西南气流对海雾的触发作用主要体现在

A.提供水汽B.提供运动动力C.降低温度D.增加凝结核

【答案】19.A20.A

【解析】

20.本题主要考查海雾形成的条件。

主要与空气的湿度大小,气温高低和温差大小等方面有关。

,根据图示纬度可知,西南气流由低纬度地区吹向高纬度洋面,从而带来了大量水汽,有利于海雾形成。

故答案选A。

点睛:

海雾的成因:

海雾由海面低层大气中水雾凝结所致,通常呈乳白色,产生时常使海面能见度降到1千米以下。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暖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季节为冬季。

  观测表明,水平温度梯度较大的海陆交界区域和冷暖海流交汇的水域是平流雾发生最多的地方,并且平流雾大都出现在冷暖海流交汇区的冷海面上。

  寒流流经的地区会出现多雾的天气,因为寒流海水温度低,造成海洋表层气温也低,当遇到暖空气时,冷暖空气交汇,水汽容易凝结形成海雾。

海雾多产生于寒流的上空,或者寒暖流交汇处。

原因:

雾的形成需要以下条件:

充足水汽、下垫面较冷、静风或者微风。

(【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

(二)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石羊河流域是西北干旱区重要的内流河流域,也是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流域之一,下图为石羊河流域年平均结冰日数及海拔高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石羊河流域面积约有()

A.1.8万平方千米B.2.9万平方千米

C.3.8万平方千米D.5.8万平方千米

22.石羊河流域结冰日数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为()

A.纬度B.风速C.地形D.降水

23.民勤结冰日数略多于凉州,是因为民勤()

A.海拔低B.周边沙漠环绕C.城市规模大D.植被覆盖好

【答案】21.B22.C23.B

【解析】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七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雪花的形态与生长环境密切相关,尤其是温度和湿度。

根据国际研究,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裕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

下图为冬季温度适宜“最美雪花”生长的地区分布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下列四个地点中,最有可能拍摄到“最美雪花”的是

A.MB.NC.PD.Q

25.在温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下列区域出现“鹅毛大雪”频率较高的是

A.伊犁河谷地B.大兴安岭西坡C.藏北高原D.内蒙古高原

【答案】24.B25.A

【解析】

【点晴】

本题组主要考查“最美雪花”的形成地理条件。

材料已经给出树枝状“最美雪花”多在-10℃~-20℃的环境中形成,同时需要充裕的水汽补给以及较为漫长的生长时间。

即是“最美雪花”形成需要充足的水汽和漫长的寒冷期,只要抓住其形成特征很容易判断其容易生成的地区。

“鹅毛大雪”的形成同样的需要充足的水汽,再就是形成降雪量大的条件----迎风坡地形雨。

(山东省威海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冻雨,俗语称“滴水成冰”,形成于特殊的温度层结,逆温层和融化层是冻雨产生的重要条件,常以700hPa温度≥0.0℃和850hPa温度<0.0℃作为冻雨出现的预报判据。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温度垂直剖面(单位:

℃)。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26.“融化层”位于图中

A.①B.②C.③D.④

27.此时图中最可能经历冻雨的城市是

A.郑州B.赣州C.南昌D.清远

28.“游人屦冻苍苔滑”说明冻雨会造成

A.农业减产B.破坏输电设施

C.高速封闭D.干扰无线电通讯

【答案】26.A27.B28.C

28.冻雨霏霏半成雪,游人屦冻苍苔滑。

不辞携被岩底眠,洞口云深夜无月。

诗词说明受冻雨影响,交通受阻。

从现在情况来看,天下冻雨,高速公路封闭,其他三个选项不符合,选择C。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郑州外国语学校2017年高考考前仿真卷

(一)文综地理试题)地源热泵空调系统原理就是通过安装在地下的系列地温收集器,从土壤中吸收能量,经过能量转换实现空调调节功能。

下图为地源热泵空调原理简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9.关于地源热泵空调工作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白天气温高,地温低,空调为室内降温②夜晚气温低,地温高,空调为室内加热

③夏天气温高,地温低,空调为室内降温④冬天气温低,地温高,空调为室内加热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30.下列地区如果都安装有地源热泵空调,其利用效率最高的是

A.大连B.昆明C.拉萨D.北京

【答案】29.B30.D

【解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