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70835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上 第一单元导学案.docx

九上第一单元导学案

1.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有节奏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语言的音韵美。

2.感受诗歌中的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3.掌握本词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4.感受词人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词的朗诵方法,掌握正确的停顿,能够找出诗歌的重音。

2.体会诗歌语言的凝练,理解“诗化”形象的内涵。

3.领会词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共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老师最喜欢看的一部电视剧是《恰同学少年》,我最欣赏毛泽东和他的同学们指点江山的自信与自强。

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印象主要是作为政治家、革命家的一面,今天,我想和同学们一起了解毛泽东的另外一面——诗人毛泽东。

美国著名记者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说:

“毛泽东首先是一位诗人,然后才是政治家。

”当代著名诗人臧克家说:

“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乐章。

”特别是他的一首《沁园春·雪》,曾经在重庆引起轰动,被蒋介石的文胆陈布雷誉为“当世难得的精品,气吞山河、气度非凡”。

今天咱们就来学习这首词,一起领略毛泽东诗人的才情、政治家的风采。

二、写作背景

借助工具书或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写下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请他写诗,毛泽东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在《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三、朗读指导:

1、结合写作背景,请同学们试读这首词两遍。

【学法指导】

怎样读古诗词?

①抓住中心,明白背景。

②带着自己的理解用心去读、用心去感受。

③要读得准确(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④注意重音、停顿、语速等。

2.请几位同学试读这首词。

部分停顿与重音示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4、设疑自探:

(品读上阕领会意境)

教师出示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提问题,教师整理为自探提纲,出示自探要求让学生自探。

1、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2、怎样写雪景?

结合内容分析。

3、上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解疑合探: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合探,然后按分工要求进行展示评价教师适当补充,重点指导方法。

1、上阕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

上阕主要描绘了北国雪景。

点拨:

学生可能会用找上阕中心句的方法直接答“北国风光”,教师可从准确性的角度引导学生明确“风光”可指各种景象,太宽泛,不准确。

2、.品写法:

(1):

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字领起?

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

“望”字。

它统领了以下句子:

“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

说说“惟余”“顿失”两个词语的表达效果。

明确:

两词分别照应前文的“雪飘”“冰封”。

“惟余”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则写出了变化之快、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滔滔滚滚的雄壮气势。

(3):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

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是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

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视觉因素。

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精神因素。

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中,大自然也生机勃勃。

时代因素。

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4):

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

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明确:

虚景。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晴朗、娇艳、多姿多彩。

(5):

发挥想象,描绘后三句描绘的意境。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的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美丽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上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词人仿佛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词人雪中赏景的豪迈情怀。

六、小结:

对照目标回顾总结:

引导生总结学法后教师出示:

【学法指导】

1.如何赏析诗词中的词语?

赏析诗词中的词语,不可孤立谈论,要放在诗词中,结合全诗的内容或语句的表意来分析,关键是点出该词在开拓意境、创设氛围或表达情感等方面的效果。

2.什么是化静为动?

将本来静止的事物加以刻画,使之具有动态感,从而使作品富有生气、充满活力、情趣盎然。

3.什么是虚实结合?

虚实结合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4.如何描绘诗词的画面?

先反复体会诗词的情境,也就是先体会诗词的内容,在此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联想和想象,然后在思维里构建起一个图画,就能够呈现一幅生动、鲜活的画面了。

并谈谈你的感受。

7、质疑再探:

让学生提问题。

引导生再探,展示评价。

8、运用拓展:

1、生出题,互测。

2、师出示题:

默读上阕,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词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

3、生展示评价补充后,师出示答案参考。

描绘:

北方的中国,一望无垠,洁白的冰雪,像是厚厚的地毯,覆盖着千里大地,雪花纷纷扬扬,下得很大,飘向万里江山。

雄伟的长城,里里外外,也因这一场大雪,而只能看见银白色的一片。

奔腾的黄河,也像是一下子停止了咆哮。

远方的山脉,放眼望去,起起伏伏,像是一条欢快的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它们好像是在和天比高一样。

九、板书设计

北方雪景——化静为动、虚实结合——博大胸怀、热爱祖国山河

第2课时共课时

一、导入新课背诵这首词。

2、出示目标:

1、感受诗歌中的形象,体会诗歌中的意境。

2、掌握本词描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手法。

3.感受词人的豪迈情怀,激发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设疑自探:

(品读上阕领会意境)

教师出示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提问题,教师整理为自探提纲,出示自探要求让学生自探。

1、下阕些什么内容?

2、怎么写?

结合内容分析。

3、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五、解疑合探: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合探,然后按分工要求进行展示评价教师适当补充,重点指导方法。

教师点拨引导:

1.找出该词中起过渡作用的语句。

明确: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2.默读下阕,分组讨论。

(1):

“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

他们有什么共性?

明确: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人。

(2):

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字对他们做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字,并说说这个字所包含的感情。

明确:

“惜”字。

包含的感情:

第一,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

第二,委婉地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

第三,他们的不足是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的。

第四,表现了作者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3):

作者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的评价有区别吗?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

有区别,“略输”“稍逊”二词表现作者对秦皇汉武和唐宗宋祖在文治方面的不足只是略有批评,而“只识”一词则表现出对成吉思汗是一种近乎嘲讽的评价。

(4):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

评古为论今做铺垫,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5):

怎样理解词末的“风流人物”的内涵?

明确:

“风流人物”指杰出的、对一个时代有很大影响的人物,在这首词中指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指人民群众,也指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这也是词人的自况,是词人的自信和自励,是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6):

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明确:

时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的人,还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3.请所有同学再齐读最后三句,感受词人的英雄豪情。

六、小结:

对照目标回顾总结:

引导生总结学法后教师出示:

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明确: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又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由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由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含词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三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词人的豪情壮志。

7、质疑再探:

让学生提问题。

引导生再探,展示评价。

八、运用拓展:

1、生出题,互测。

2、师出示题:

阅读毛泽东的另一首词《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课文与这首词的异同点。

3、生展示评价补充后,师出示答案参考。

【学法指导】

诗词的比较阅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找突破口:

①内容;②主旨情感;③风格;④表达方式;⑤表现手法等。

明确:

相同点:

①都是写雪景;②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

不同点:

①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词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

②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③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词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3、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2、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划分诗的节奏、重音,饱含深情地朗诵诗歌。

2.识记有关艾青的文学常识,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4.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共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交流表达爱国主义感情的诗文名句,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这些不朽的诗篇,都是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爱国志士发自内心的呼喊。

今天,我们来学习同一题材的现代诗歌名篇《我爱这土地》。

(板书:

我爱这土地——艾青)

二、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正涵,号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

早期的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深沉忧郁。

抗战时期的诗作,格调昂扬。

建国后,作品思想更趋成熟,感情深沉,富于哲理。

主要诗集有《大堰河》《火把》等,成名作为《大堰河——我的保姆》。

诗人曾自称为“悲哀的诗人”。

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艾青是继郭沫若、闻一多等人之后又一位推动一代诗风,并产生过重大影响的诗人,在世界上也享有声誉。

1985年,法国授予艾青文学艺术最高勋章。

三、解题,背景介绍

诗的题目是“我爱这土地”,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艾青是土地的歌者,“土地”是他诗中出现最多的两个意象之一(另一个是“太阳”)。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

对“土地”的热爱,是艾青作品咏唱不尽的旋律。

本诗写于1938年11月,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奋起反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坚定地汇入民族解放斗争的洪流中,成为时代的“吹号者”,满怀对祖国深沉的爱和对侵略者切齿的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爱国诗篇。

四、朗读指导

第一步:

听录音;

第二步:

用符号划分诗歌的停顿和重读的字词。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并划分节奏,在朗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感。

2.请同学们听朗读示范,用心感受,并用文中的词语概括诗歌的感情基调。

明确:

深沉。

3.请同学们结合本文写作背景,说说该如何理解文本中的“深沉”一词。

明确: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作为诗人的艾青,亲见了自己生存的土地被侵略者肆意践踏的过程,怀着对侵略者的痛恨与对家国的热爱写下了这首诗。

因此,“深沉”一词中既包含着对这片土地深切的喜爱,又包含着对这片土地遭受兵燹之灾的沉痛。

4、概括两节诗的内容:

提问:

诗两节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生回答补充,师明确。

第一节诗以一只鸟儿眷恋土地作比,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的挚爱。

第二节诗一问一答,直接抒发了“我”对“这土地”的热爱之情。

第七步:

背诵全诗。

 

 

第2课时共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及巧妙的抒情方式。

2.体会诗人诗歌中表达出的炽热而深沉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

1.关键诗句的理解。

2.理解饱含着诗人感情的具体形象。

三、设疑自探:

教师出示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提问题,教师整理为自探提纲,出示自探要求让学生自探。

1、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

请你说说上述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

2、作者创造合适的意象来表达这深沉的情感吗?

3、请简要说说两节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解疑合探: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合探,然后按分工要求进行展示评价教师适当补充,重点指导方法。

教师点拨引导:

分析诗歌意象,理解意象的象征意义

1.探究:

诗歌运用了哪些意象?

它们是如何从常见的实景变为意象的?

明确:

“土地”:

土地是实写的脚下的“土地”,但它同时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也是祖国命运的象征。

因此,这里的“土地”,不再是单纯的客观景物,而是贯注了作者主观情感的“意象”。

“河流”与“风”:

“河流”与“风”本是常见之景,但是“河流”的前面加上了“永远汹涌着”和“悲愤”两个修饰语,“风”前面加上了“无止息地吹刮着的”和“激怒”两个修饰语,如此,“河流”“风”便不只表现了实景,更把悲愤和激怒的人民为了挽救土地的那种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奋力抗争的革命斗争,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这两种外在的纯景物也就变成了含有作者主观情思的“意象”。

“黎明”:

这个意象表明作者坚信在人民风起云涌的斗争中必将迎来曙光,迎来胜利。

【教学提示】

意象:

即寓“意”之“象”,指诗歌中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意象”概念的把握。

2.意象是融合了主观情感的客观之景,本文的意象除了表达出作者的感情,更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请你说说上述意象分别象征着什么。

意象

象征意义

土地

繁衍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教学提示】

象征:

当我们可以用一个具体的事物来代表一个抽象的事物,并且前者是后者意义的载体,是后者精神的呈现时,就可以说前者是后者的象征。

3.作者为何选取上述意象?

你能模仿作者,创造合适的意象来表达这深沉的情感吗?

明确:

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是热爱中华民族,热爱自己的家国。

因此,选用“土地”意象象征自己的家国最为适宜。

“河流”“风”“黎明”等景象组合在一起,就是一幅大地的画卷,已有动荡之势,当作者再配以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修饰语,它们便更加鲜活地组织在一起,具有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也可以尝试用其他的意象,如“那滂沱不绝的沉重雨滴”等。

【学法指导】

学生可大胆尝试,模仿艾青的写诗手法,自选景象作为表达情感的意象。

4.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作者为何要将自己假设为鸟?

如何理解这只鸟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至死,最后“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明确:

这是一只愿意将生命耗尽,将全身投入土地的怀抱,与它所挚爱的土地融为一体的鸟。

作者将自己假设为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得巧妙自然,浑然一体。

而假设为鸟后,一开篇便说“用嘶哑的喉咙歌唱”,本来,鸟声是优美清脆的,不存在“嘶哑”的声音,但当时悲壮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作者特殊的个性与气质以及作者特殊的表达需要,共同作用于鸟儿,使其变成了以嘶哑喉咙歌唱的悲凉意象,以此表现出作者对土地的爱是如此执着、坚贞和顽强。

五、小结:

让学生提问题。

引导生再探,展示评价。

赏析作品,把握诗歌艺术特色

两节诗歌各有什么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明确:

诗的第一节是从虚拟的视角,即从鸟儿的视角去想象,去表现鸟儿对土地的忠诚与挚爱,显得形象含蓄;第二节却换成实写的视角,即从作者自我的视角去实写自己“常含泪水的眼睛”,倾诉自己对土地的“深沉”之爱,是直抒胸臆。

这样,虚境和实境的结合与对应,构筑了全诗内在完整的艺术空间;结果与原因的关联与对照,又构成了支撑全诗的内在逻辑结构。

此外,从手法特点上看,第一节用的是比,是想象的境界;第二节则是直抒胸臆的写实。

全诗由前面蒙太奇镜头式的画面暗示转到了后面作者的直接指点,以一个强有力的情感抒发结束了全篇,从而把注意力引到一个浓郁的情感氛围中,再一次感受到作者对土地的忠贞与挚爱。

六、质疑再探:

让学生提问题。

引导生再探,展示评价。

探究:

本诗多次出现助词“的”,这样写会不会显得诗歌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

请就此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

诗人为求诗句简练并富有诗意美,在写诗时往往忌用或少用助词“的”,即便是自由诗创作,“的”字多次出现,也会显得拖泥带水,冲淡了诗味。

艾青则不然,他不仅不避讳这个助词“的”,还巧妙地运用一系列“的”字组成的长句来抒发缠绵而深沉的感情,喜欢在所描写的对象前面加上大量的修饰语,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貌,形成一种特殊的立体感和雕塑感,这也正是艾青诗作不同于其他诗作的一个重要特色。

七、运用拓展:

1.假如你是一只鸟,结合我们今天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你会唱些什么呢?

仿照例子试一试,相信你会比例子仿写得更好。

例: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我也应该用清脆的喉咙歌唱:

这高峡出平湖的三峡大坝,这可上九天揽月的神舟飞船……

八、板书设计

意象

象征意义

土地

繁衍着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

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

黎明

对光明的向往和希望

 

教学反思:

3 乡 愁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在艺术上的巧妙构思和韵律上的音乐美。

2.体会诗歌语言的简洁精练,感受意象选择对表达乡愁的作用。

3.深刻理解作者的乡关之思、怀亲之情及深沉的爱国情怀,感受两岸人民对祖国统一的期盼。

教学重点:

1.学习现代诗的朗诵基本技巧,注意节奏、重音,有感情地朗诵。

2.理解本诗的形象化手法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乡,是每个离家的人都魂牵梦绕的地方,它是起点也是终点,是开始也是结束。

离开故乡,有时带着憧憬、希望去追寻理想,有时带着寂寞惆怅和深沉的苍凉去奔波。

但不管怎样,家乡总是游子心中最温柔、最留恋的地方。

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与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教学提示】

可播放余光中先生朗读《乡愁》的视频文件导入教学。

二、了解作者:

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诗歌评论家。

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离开大陆,2017年12月14日离世。

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台湾长期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成为他诗歌作品中重要的内容。

20世纪70年代初创作《乡愁》时,余光中时而低首沉思,时而抬头远眺。

他说:

“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20多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三、设疑自探:

教师出示目标,让学生对照目标提问题,教师整理为自探提纲,出示自探要求让学生自探。

1、诗歌通过什么顺序来表现“乡愁”?

2.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呢?

3.请具体分析上述几种意象,说说上述几种意象能寄寓作者怎样的情感?

4.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诗歌中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

请你简要说说它们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四、解疑合探:

教师提出要求,让学生合探,然后按分工要求进行展示评价教师适当补充,重点指导方法。

教师点拨引导:

1、时间顺序,代表了人生的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恰恰就是诗人的一生。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把握诗歌意象,感受抽象情感形象化

2.乡愁原本是一种非常抽象的情感,而诗要讲究形象性,这首诗是怎样把抽象的乡愁形象化的呢?

明确:

诗人在诗歌中用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用这些代表着漂泊、隔离和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诗人抽象的恋国思家的乡愁。

感情层层深入,先是母子别、夫妻别,再是生死别、故国别,诗人由个人情感上升到民族情感。

3.请具体分析上述几种意象,说说上述几种意象能寄寓作者强烈思乡之情的原因。

明确:

邮票:

小时候离家读书,外出求学的少年思念母亲,可路途遥远,只有让这枚小小的邮票把心中的思念带给远方的母亲。

真是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板书:

邮票小小,含情依依)

船票:

长大后,为生活所迫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

那缕缕的乡愁,只能寄情于那窄窄的船票。

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板书:

船票窄窄,相思殷殷)

坟墓:

不管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乡愁都有所寄托与排遣。

可是,当诗人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看不见母亲慈爱的笑容。

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永远地隔开了。

所以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板书:

坟墓矮矮,哀痛深深)

海峡:

而现在,这浅浅的海峡,又把“我”与祖国隔开。

它阻断了多少亲人的团圆梦,它又使多少人骨肉分离;这浅浅的海峡之水,是游子的思乡之泪,是中华民族的乡愁之泪!

所以海峡浅浅,乡愁浓浓。

(板书:

海峡浅浅,乡愁浓浓)

【教学提示】

教师可以示范分析其中两个意象,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普通事物之所以形成诗歌意象的原因,领悟诗歌意象的内蕴意义。

3.诗人在诗中运用了许多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它们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诗歌中四个意象的什么特征?

请你简要说说它们在诗歌中的表达效果。

明确: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是面积小重量轻的词语。

然而,邮票虽小,却承载了母子深情;船票虽窄,却联系着夫妻之间浓浓的恋情;矮矮的坟墓,盛不下生死离情之痛;海峡虽浅,隔断的思乡哀愁却是如此之深。

这一系列限定修饰词,都反衬了乡愁的浓郁。

把握诗歌艺术的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