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856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95.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docx

景区旅行社节庆写作参考案例

 

景区案参考案例写作

 

一 余姚·河姆渡遗址博物馆

(一) 品牌介绍

河姆渡遗址是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它向世人展示了七千年前长江流域繁荣的史前文明。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于1993年5月落成开放,由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馆名。

座落在风景秀丽的四明山北麓,西距余姚市区24公里,东距宁波市25公里。

博物馆总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分博物馆和遗址展示区两部分组成。

  开馆17年来,已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近130余万人次,外宾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曾经接待过江泽民、乔石、李鹏、尉健行等众多中央领导。

多年来,博物馆由于出色的工作获得了“宁波市十佳景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基本陈列有3个展厅。

第一展厅介绍遗址概况及陈列出土动植物遗存和河姆渡人头骨、复原头像,辅以照片、图表、模型,介绍了遗址的基本情况。

引人注目的是一个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七千年前河姆渡生态环境”大模型,在声、光、电的自动控制下,形象地再现了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过着定居生活,从事农业、狩猎等生产、生活场景,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第二展厅“稻作经济”,反映稻作农业及渔猎采集活动,展出的实物有7000年前的人工栽培稻谷及照片,稻谷芒刺清晰,颗粒饱满,令人叹为观止。

此外展出的还有骨耜、木杵和石磨盘、石球等稻作经济的全套耕作、加工工具。

带炭化饭粒的陶片和以夹炭黑陶为主的釜、钵、盘、豆、盆、罐、盉 、鼎、盂等炊、饮、贮器,说明早在7000年前,我们东方民族的饮食习惯已基本形成,种植水稻是河姆渡人的重要经济活动,他们的饮食文化已很丰富了。

 第三展厅反映河姆渡人“定居生活”和“原始艺术”两个内容,陈列着被称为是建筑史上奇迹的带有榫卯的干栏式建筑木构件和加工工具。

此外,陈列的还有种类繁多的纺织工具,展示了当时成熟的纺织技术。

 在生产和生活领域里创造了许许多多奇迹的河姆渡人,还以其精湛的雕刻工艺、生动逼真的陶塑、优美的刻划装饰与绚丽的绘画,创造了辉煌的原始艺术,展现了河姆渡先民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

他们以象牙、骨、玉、石、陶、木为载体,通过琢磨、刻划、捏塑、绘画等艺术手段,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构思奇巧、寓意深远的艺术作品,那种讲究对称、追求平衡的审美意识和整齐、稳重、沉静的艺术作品,令人赞叹不已。

 河姆渡先民以其勤劳的双手,非凡的智慧,创造出光辉灿烂的原始文明,证明了滚滚东流的长江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长江和黄河一样,都是孕育我们民族的母亲河,都是哺育中华古文明的摇篮。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被学术界公认这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同类型的文化被命名为“河姆渡文化”。

1982年,河姆渡遗址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品牌定位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全力打响河姆渡文化品牌,整个河姆渡镇串联成远古文明基地。

博物馆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中心,致力于以悠久的历史文化感召人,教育和弘扬观众的民族热情。

河姆渡遗址也突出了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

(三) 品牌传播

进行了一系列的品牌市场定位之后,河姆渡遗址博物馆着力宣传自己的独特风范。

各大活动相结合主打“河姆渡文化”品牌。

 

“七千年文明,见证人类历史;八百里山水,凝成文献名邦”。

近年来,余姚市充分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地宣传、推介、弘扬河姆渡文化,打响了河姆渡文化旅游品牌,并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效。

2010年3月,余姚市在上海举办“世博主题体验之旅——余姚旅游上海推介活动”,着重推介了“七千年前的城市雏形——余姚·河姆渡”世博主题体验之旅路线;2010年4、5月份,在上海《青年报》、《生活周刊》推出以世博游为主题的推介宣传广告,向参加世博会的国内外友人宣传介绍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抓住“2010年浙江(上海)旅游交易会暨世博旅游主题展开馆仪式”机会,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让来自全国各地的旅游业界人士和上海市民更多地了解余姚,了解河姆渡文化,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余姚旅游,感受七千年前的灿烂文化。

余姚市坚持政府定位、分层运作,科学制定工作方案,精心策划节庆活动,突出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情,推进旅游文化活动的综合效应和旅游产品的品牌提升。

旅游部门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中外学子河姆渡修学体验游”、“香港同胞余姚杨梅原产地探秘之旅”等等。

同时,集聚各方面的宣传、推介要素,以集大成的思路兴办旅游节庆,数百媒体记者的全方位采访,都不断为河姆渡文化活动创造着亮点。

为了适应时代的变迁,重新点燃人们探索河姆渡文化的热情,余姚市政府于2008年6月投入2300万元,对河姆渡博物馆进行大规模陈列改造和环境改造,同时大幅增加田螺山遗址、鲞架山遗址等10多个新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出土的文物,并运用“高科技的多媒体设备,让展览通俗易懂。

第二届(中国·余姚)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以“弘扬河姆渡文化、彰显幸福城魅力”为主题,将安排5大主体活动和5大配套活动。

国际遗址博物馆馆长河姆渡峰会、两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的开展,推动了文化强市的建设,扩大了城市品牌的影响,对余姚的旅游业发展有着极其深刻的意义。

(四) 品牌传播效果

余姚在经过多次调研、研讨和征求专家意见的基础上,于2009年5月26日至31日举办了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打响了河姆渡品牌,展示了新余姚魅力。

2010年第二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时间锁定5月26日—5月31日。

5月26日晚上,近千名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以及游客齐聚浙江余姚,感受文化的魅力,纵论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文化节期间,余姚市还组织开展了“中国主流媒体总编室主任余姚行”活动,邀请人民日报、新华社等10家左右主流媒体的总编室主任(副主任或资深记者)莅临指导国际河姆渡文化节,宣传推介余姚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开馆17年来,已接待海内外专家、学者及游客近160余万人次,江泽民、李鹏、乔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前来河姆渡遗址博物馆视察。

据数字资料统计,

2009年首届国际河姆渡文化节,主要以宁波本地游客为主,日均游客近4000人,游客总量达2.3万人次,2010年十一黄金周共接待游客25360人次,比历史同期增长86.1%。

(五) 品牌所获得的荣誉

♦中共中央宣传部授予“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国家文物局授予“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浙江省委、省人民政府命名为“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博物馆”;

♦余姚市委市政府授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中共宁波市委宣传部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先进集体”;

♦浙江省社科联合会授予“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

♦宁波旅游局授予“对接世博旅游工作先进集”;

♦宁波旅游局授予“2011宁波旅游十大文化精品景区”;

♦余姚市委组织部授予“中学生党团校社会实践基地”。

(六) 专家点评

在河姆渡发现的大量7000年前的栽培稻谷,见证了我国是最早进入农耕社会的文明古国,河姆渡应该成为稻作科技界人士的朝圣之地。

——首届“中国河姆渡稻作科技贡献奖”的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文化节是我们共同的节日,低碳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追求,世界建筑艺术与低碳生活国际论坛的举行,把世界建筑艺术与中国的山水城市余姚连接了起来,把远古的建筑文明与当代的低碳生活连接了起来。

——国际建筑师协会原主席罗德·哈克尼

 

二 义乌·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

(一) 品牌介绍

义乌历史悠久,旅游文化底蕴深厚,旅游商贸业发达;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企业已具相当规模;是全球最大旅游商品批发市场,研发生产流通要地。

市场日均客流量百万人次;驻义外商上万,商品出口200多个国家地区。

拓展旅游产业功能 推动旅游商品发展 促进国家内需增长旅游商品作为旅游资源的一部分,在旅游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旅游产业链的重要关联产业。

目前,全国旅游商品设计、生产、销售企业已具相当规模。

义乌,作为全球最大小商品批发市场,也是旅游商品研发、生产、流通的重要地区,国家旅游局将在义乌设立中国旅游商品研发中心。

义乌市场日均客流量为20万人次,常驻义乌外商达1.1万人,商品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6年10月始,中国小商品城定期向全世界发布“义乌•中国小商品指数”,确立了义乌在全球旅游商品批发行业的龙头地位和信息中心地位。

因此,义乌举办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及市场优势。

义务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并被列入五大国际旅游目的地。

2009年11月国家旅游局在义乌市成立中国旅游商品研发中心,同期举行了首届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业界引起空前关注。

(二) 品牌定位

义乌旅博会产品定位:

旅游装备产品、酒店用品、户外休闲用品、旅游纪念品。

展会以“拓展旅游产业功能,推动旅游商品创新,促进国家内需增长”为办展宗旨,突出交易、优化服务,成为国内旅游商品行业屈指可数的国际性专业展会。

全面提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品牌化水平,推动全国旅游商品产业的健康发展。

1.义乌会展城市定位

义乌办展国际化、专业化程度高,是我国小城办大展的典型。

义乌中国小商品博览会自1995年开办以来,已历经16届。

自2002年义博会升格为由国家商务部举办的国家级外向型展会后,已成为列广交会、华交会之后居第三的国家级外向型展会。

中国小商品国际博览会已成为我国劳动密集型商品的重要年度展会,以经贸性、外向性和长效性而倍受关注。

会展经济赋予了义乌城市新的发展内涵。

除一年一届的中国义乌国际小商品博览会外,义乌举办的展会自2001年起逐年增加。

2004年举办展览23个,比2003展览数增加了64%,场地使用面积18.5万平方,与上年同期增长49%。

2.义乌会展业的定位

A.具有国际品牌展会的外向型会展名城。

首先应通过申请UFI认证等手段将义博会打造成具有义乌特色的国际会展品牌。

在此基础上,对具备独立办展条件的“义博会”的分类产品展区加以引导、培育,适时与“义博会”分离,开拓新的品牌展览,实现会展产品创新。

要加大会展市场研究,围绕小商品市场重点发展专业会展。

有重点、有计划地培育几个具有竞争力的会展,使其逐步地走向专业化、国际化,从而带动整个会展行业的进步。

 

要引导企业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展会的质量。

一方面要注重展会内容,力求吸引行业内的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参展展示:

另一方面要注重展会展品分类,使展区划分更有利于采购商参观采购。

B.为周边地区提供会展信息服务的区域性会展中心城市。

在增建会展场馆,拓展会展业发展空间的同时,要加强区域协作,发挥市场集聚辐射优势。

可考虑为周边地区会展业发展提供服务,探讨建立区域会展业协作网络和公共信息平台,共享资源,共谋发展。

如与国际接轨,创建会展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手段和各传媒系统构建义乌会展业信息平台,及时向国内外发布义乌的市场及会展信息。

据统计,2004在线义博会5天点击量203061人次,其中境外访问量占50%以上,由此可见网络在展会信息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三) 品牌传播

政府主导、主题新颖、市场与产业支撑,是义乌旅博会成功举办的关键因素。

旅博会集政府展示、企业展示、商品展示、新科技展示于一体;集贸易洽谈、政务交流、引领旅游消费潮流、招商引资于一体;很多参展商同时成为采购商,形成主体身份双重化。

游客寓购物、看展、休闲、欣赏于一体。

据统计,2010年旅游商品博揽会在展会规模档次和成效上均创全国旅游商品业展会之最,2000余个展位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31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

展会以“拓展旅游产业功能,推动旅游商品创新,促进国家内需增长”为办展宗旨,突出交易、优化服务,成为国内旅游商品行业屈指可数的国际性专业展会。

2011年旅游商品博览会以“交易盛会、潮流风向、合作共赢”为办展主题。

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以“拓展旅游商品功能,推动旅游商品发展,促进国家内需增长”为办展宗旨,突出交易,引领潮流,优化服务,全面提升展会的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促进旅游商品创新与发展。

实现了全国旅游商品大展示、发展空间大展示、前景大展示和旅游商品转型升级大平台、展示大平台、交易大平台,造就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旅游商品会展大品牌。

义乌宣传广告“更真的笑容,更多的机遇,更新的义务义乌,我的梦想,就在这里,中国义乌”。

“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是对义乌的详尽的描写,也加深了人们对义乌性质的了解。

(四) 品牌传播效果

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在国家旅游局的高度重视和各省市、自治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展会规模档次和成效均创全国旅游商品业展会之最,2000余个展位有来自全国32个省、市、自治区及境外30个国家和地区的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参展。

2009年首届旅游商品博览会累计实现成交额23.61亿元,其中外贸成交额占36.5%;参会观众达10余万人次,其中境外贸易商6280人,分别来自巴基斯坦、韩国、印度等80个国家和地区,网上博览会点击率达13.10万人次。

2010年展会共设展位2256个,共有国内外1585家企业参展,参会观众10万多人,参会贸易团队82个。

义乌旅博会的成功举办,为行业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展贸平台,对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五) 品牌所获得的荣誉

♦中国(义乌)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荣获“新世纪十年中国会展产业大奖”;

♦世界第一大市场;

♦中国首个AAAA级购物旅游区荣誉称号;

♦浙江省十大旅游休闲城市;

♦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浙江省最具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目的地。

(六) 专家点评

办好2010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对于提升旅游商品研发水平,推动旅游商品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强化旅游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形象、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志发

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点领域。

举办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对于推动旅游商品创新、促进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浙江省建设旅游经济强省意义重大。

  —————浙江省省长吕祖善

作为一个中等城市,义乌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远不及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大中城市,所以义乌会展经济的发展要紧紧围绕小商品市场和特色产业经济的优势,形成特色。

 ————中国国际经济发展研究中心行业特邀研究员罗百辉

 

三 萧山•湘湖旅游度假区

(一) 品牌介绍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与西湖隔钱塘江相望,总规划面积51.7平方公里。

以历史文化湘湖、自然生态湘湖、休闲度假湘湖为基础,以杭州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为依托,将建设成为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

湘湖旅游度假区集湖光山色为一体,风格古朴,气质独特,历史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丰富。

这里有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并驾齐驱的浙江年代最早的考古文化,有在2001年被列为中国十大考古发现的距今8000年历史的独木舟———中华第一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到八千年;湘湖旅游度假区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湘湖城山之颠的越王城遗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为迄今为止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这里曾经演绎过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悲壮故事,越王城山至今还保存着古城墙、洗马池等多处遗迹。

宋代以来就留下了“城山怀古、览亭远眺、跨湖夜月、湖心云影”等古湘湖八景。

湘湖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的故里,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史名人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如今,湘湖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已建设列入浙江省旅游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的重点。

景区一期工程已初步建成湘浦景区、湖上景区、城山景区、越楼景区、跨湖桥景区五大景区;形成了下孙涵远、湘堤卧波、湘浦观鱼、忆杨思贤、绿岛掬星、湖心云影、湖中落雁、城山怀古、越亭春色、湖桥拾梦、王桥望胆、越堤夕照、浣月涤心、纤道古风、越楼品茗、跨湖问史等十六大景点。

2007年,湘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景区自2006年开放以来已接待游客逾300万人次。

目前度假区内已建成开放的华东地区最大旅游主题公园——杭州乐园,以及“山里人家”、“天之泉生态公园”等项目,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融合,构筑了一个自然、生命、绿色三位一体的旅游休闲度假新概念。

(二) 品牌定位

湘湖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为“一湖秀水,两岸美景”,在恢复“湘湖八景”的基础上,强调精心构筑又尊重自然,以生态湘湖、文化湘湖、休闲湘湖为保护与开发的理念,以历史文化湘湖为主题,逐渐恢复并建立科学的湘湖生态系统,形成飞鸟禽鱼的乐园,努力营造湘湖古越文化氛围,为人们提供一个自然清新、健康有益的活动空间。

 

(三) 品牌传播

在品牌定位的基础上,萧山湘湖度假区更是为了全面打响“人文湘湖、休闲天堂”品牌做了良好的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湘湖,接受湘湖。

“北有西湖,南有湘湖”,有着8000多年历史的湘湖,在2006年杭州世界休闲博览会,作为休博会主会场之一的“一湖”——湘湖,举办了一系列的大型主题活动。

如:

以“点燃文明之火”为主题,由奥运会冠军孟关良划着代表湘湖8000年文化的独木舟运送圣火手在湘湖点燃圣火的休博圣火传递活动;以“唱好西湘记,共聚姐妹湖,迎接休博会”为主题的龙舟表演;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湘湖第一届风筝节;以“弘扬舟楫文化,彰显乡土本色”为主题的牛拖船、纤道船表演;以婚庆船为核心,举行十里红妆娶新娘的湘湖民俗婚庆活动。

湘湖旅游度假区还充分发挥传媒平台作用,加强社会宣传。

首先制作了专题宣传片和资料片,印制了旅游宣传册和招商项目文书,利用《杭州日报》、浙江卫视、《萧山日报》、部分公交车进行宣传。

其次设立宣传窗口,加强促销活动。

到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地积极参加旅交会、洽谈会、展销会、推荐会,与上海、杭州等大型旅游组织合作,建立长期业务关系。

再次,不失时机抓好黄金周和重大节假日经营,最后是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凝聚湘湖人气。

2008年上半年通过各种形式组织开展大型活动共17次,仅元宵之夜湘湖游客达到12万人,创造了湘湖历史之最。

“遍历吾乡胜,湘湖景更幽”,湘湖将谱写人文与自然和谐共鸣的新篇章并将以其迷人的休闲气质迎接四方朋友的到来。

(四)品牌传播效果

浙江湘湖旅游度假区被评为2008年度杭州市“十佳景区”。

景区自2006年开放以来,累计接待游客超过700万人次,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被评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逐渐步入全国休闲旅游度假区的行列,为着力打造以旅游为重点,集休闲、度假、居住、商贸、研发为一体的湘湖新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 品牌所获得的荣誉

♦第二届中国休闲经济发展论坛组委会评定授予“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

♦度杭州市旅游委员会授予杭州市“十佳景区”荣誉称号”;    

♦中国旅游品牌发展峰会授予“中国旅游品牌最具发展潜力旅游目的地 ”,

♦全球旅游度假区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最佳旅游度假胜地”;

♦浙江日报社授予“浙江十大生态旅游名景”。

     

(六) 专家点评

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对用“五个前所未有”总结了萧山旅游业发展特点,即区委、区政府前所未有的重视旅游;编制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准规划;推出了一批前所未有的大项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出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举措。

     ——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

湘湖旅游度假区具有资源、环境、区位、精神等众多优势,“十二五”期间要紧紧围绕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发展目标,着力做好四篇文章:

一是抓好工程建设,要按照旅游功能的需要实施道路、桥梁、景观环境建设;二是抓好休闲度假项目,要高度注重项目策划和招商,丰富和完善度假区的休闲度假功能;三是抓好文化挖掘,彰显湘湖所特有的古桥、民俗等文化;四是抓好特色和品牌,做到与西湖的差异化发展,打响“湘湖度假”品牌。

——浙江省旅游局副局长、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方敬华

旅行社参考案例写作

 

一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

(一)品牌介绍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CHINATRAVELSERVICEZHEJIANG),始建于1956年,是浙江省旅游集团公司的国有全资子公司。

作为浙江省内的大型旅行社之一,它一直以优秀的旅游品质,诚信的服务赢得海内外客户的称赞,连年被评为全国国际旅行社百强、浙江省十佳国际旅行社,还夺得浙江省最佳业绩奖、百佳诚信旅游企业等。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为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于2008年分别与省内另两家大型国有旅行社—浙江海外旅游公司和浙江省中国国际旅行社进行了整合,实现了强强联合,从而使浙江省中国旅行社成为浙江省旅游界名副其实的“航空母舰”。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下设出境旅游中心、国内旅游中心、入境旅游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商务会展中心、航旅中心以及车队等多个业务部门及后勤配套部门,并在杭州、宁波、台州、衢州、温州设立了五家分社,有绍兴,嘉兴等11个控股公司,拥有员工近千名。

在杭州市中心平海路维景大酒店裙楼拥有自己的独立写字楼。

我们的员工充满活力,团结敬业,乐于奉献,以客户的利益为最高利益,重视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信赖与合作,以诚信之心为客户提供尽善尽美的服务。

目前,浙江省中国旅行社以“网络化,规模化,品牌化”为发展目标,遍布全国和海外的合作网络为海内外游客提供了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规模的扩张及综合实力的提升,使得“行万里,找中旅”不仅仅是口号,而且成为游客首要的选择。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现拥有一支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热情友好的多语种国际导游队伍。

几十年来,接待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宾客达百万多人次。

仅2007年,自组外联人数达到5万多人次,地接人数为5万多人次,创历史新高。

而出国出境组团人数在全省同行中更是遥遥领先,占全省出境总人数近30%,并连续二十多年名列全省榜首,团队足迹遍布欧美、澳非、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

国内组团人数在全省也名列前茅,多次承办了国内多个大型会议以及各种奖励旅游。

经过50余年的发展,使浙江省中国旅行社实力不断壮大,业务水平不断提高,具有规范的操作流程,超强的危机处理能力,让客户“平安旅游,放心旅游”有了充分的保障。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将一如既往地以过硬的专业知识,超强的服务意识,良好的诚信品质为您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二)品牌定位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以旅游产品为主,“深层次,多领域”广泛的开展业务活动。

作为国家特许经营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组团社之一,出国组团人数在全省同行业中遥遥领先。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下设出境旅游中心、国内旅游中心、入境旅游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商务会展中心、航旅中心以及车队等多个业务部门及后勤配套部门。

国际旅游方面可以组织各条线路赴目的地国家旅游的线路,策划主办观摩大型国际体育竞赛,组织安排国际商务会展,并可根据您的要求安排个性化旅游服务如网上代订机票,代办签证,代订酒店。

浙江省中国旅行社除了作为一家国际社所拥有的经营项目之外,该社最大的经营特点是走“个性化,特殊化”路线。

2009年1月5日,当金融危机来临,旅行社营销以价格战为主,红海一片——低水平竞争的状况很严重的时候,浙江省中国旅行社迎难而上成立国内首家由旅行社组织的“高尔夫俱乐部”,该社通过合理切分市场,建立某一细分领域独特而鲜明的品牌个性,通过品牌传播实现客量拉动。

而更重要的是,高尔夫客户资源的建立,给旅行社创造了更深层的商机。

同时,该社推出的“旅游团购,产品秒杀,自由行”等项目是与时俱进的个性化的体现,代表了该社不走寻常路的经营理念。

在服务层面:

该社提出“平安旅游,放心旅游”的理念,让旅游者感到有一种家的温馨。

旅游产品“个性化,特殊化”成为了该社进行旅游项目开发的至上理念。

(三)品牌传播

在明确品牌定位的基础上,产品推广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响亮的品牌往往更容易深入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