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65966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4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docx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月考试题

河南省信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的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2018年1月初至2月初,我国中东部大部分地区先后出现大雪或暴雪,强降雪导致这些地区部分房屋、农业和电力基础设施受损,局部地区群众和车辆出行受阻。

但冬天的降雪对于农作物越冬是有利的,“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句谚语就是具体表现。

据此回答下列1-3问题。

1. 上述谚语最适用的省区是

A. 黑、吉    B. 新、湘    C. 豫、晋    D. 冀、赣

2. 关于冬雪对越冬作物的好处描述正确的是

A. 冬雪覆盖地面时可以反射大量太阳辐射,导致地温低,可以冻死害虫

B. 冬雪覆盖可以减少土壤热量的散失,阻挡雪面上寒气的侵入,起到保温作用

C. 冬季部分积雪融化,缓解了一年中主要的旱情

D. 覆盖的冬雪融化后可以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3. 此次大范围降雪期间

A. 适逢我国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大雪

B. 由于出现极夜,我国长城站科考人员返回国内

C. 我国不存在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65°的地方

D. 赤道上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

读图回答下列4-5问题。

4.黄河各河段“病症”的成因及对症的“药方”组合正确的是

A.“大量脱发”—气候寒冷干旱—加高、加固堤坝

B.“腹泻”—地表植被遭到破坏—退耕还林、还草

C.“脚肿”—黄土结构疏松;地表崎岖—在下游修筑梯田

D.“动脉阻塞”—过度放牧与垦殖—建立自然保护区

5.黄河上游进行梯级开发的有利条件是

A.地处我国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B.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

C.地势平坦,水量大,水流平缓D.地处北方地区,气温高,蒸发旺盛

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决定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

据此完成下列6-7问题。

6. 黄山毛峰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

黄山毛峰滋味甘醇,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 市场优势B. 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

C. 科技优势D. 地理环境优势

7. 关于黄山毛峰茶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 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C. 有一定明确的界线D.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

传统民宅是乡村聚落中最具特色的景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8.传统民宅可以反映乡村聚落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福建土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B.陕西窑洞主要受建筑水平影响

C.四合院反映聚落主要受交通影响D.云南竹楼主要受气候条件影响

9.从风水学上说,我国的建筑物都要求“坐北朝南”(大门、庭院布局在建筑物的南边),关于这一说法从地理角度理解正确的是

A.是一种迷信的说法   B.朝南阳光较充足

C.空气清新湿润   D.南面的地形比较平坦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0. “贵州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三省居民喜食辣的主要原因是(   )

A. 宗教信仰及传统饮食习惯B. 昼夜温差大,辛辣可驱寒

C. 自然条件特别适于种植辣椒D. 气候潮湿,辛辣可祛湿

11. “久在山西住,哪能不吃醋”,山西人爱吃醋与当地哪一自然地理背景有关(   )

A. 气候大陆性强,空气干燥

B.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调味品缺乏

C. 饮用水中钙含量大,吃醋不易形成结石

D. 制醋历史悠久,品质好

12. 有关西北地区荒漠及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西北地区的荒漠都是因人类活动造成的

B. 在一些旱地农业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

C. 在沙漠的中心地带因有水源灌溉,往往形成绿洲

D.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正向北、向西蔓延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面为近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

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13、14题。

13.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14.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最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林线是指高纬度(或高山)地区,由于低温(月平均气温最高在7℃以下)、风及土壤等条件而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

读“我国山地林线高度分布图”,完成15—16题。

15.下列有关不同地区山地林线海拔高度比较及主导影响因素,描述正确的是

A.江南丘陵比华北平原林线高——热量B.东北平原比华北平原林线高——水源

C.云贵高原比东北平原林线低——地形D.青藏高原比华北平原林线低——海拔

16.导致图中A地成为我国山地林线最高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水热条件较好

B.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大,水热条件较好

C.地势高,冬季受寒潮的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D.地处喜马拉雅山北坡,气温低,降水少

下图为我国某山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就相同海拔高度来说,该山地南北两坡年降水量

A. 大体相等

B. 北坡较多    

C. 南坡较多

D. 难以判断

18. 该山地年降水量随海拔高度升高而减少的高度出现在(   )

A. 南坡3500米B. 南坡2000米C. 北坡3500米D. 北坡2000米

19. 该山地所属山脉可能是(   )

A. 南岭B. 秦岭    

C. 阴山山脉D. 天山山脉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

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0. 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 准静止锋    B. 冷锋    C. 反气旋    D. 暖锋

21. 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 阴雨连绵B. 风和日丽C. 晴雨无常D. 暴雨如注

读“2006年我国水资源、人口、耕地和经济总量区域比重图”,完成下列问题。

22. 人口数量最少、经济总量最小的区域是

A. 西南区

B. 西北区

C. 南方区

D. 北方区

23. 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经济发展匹配较差的区域是

A. 北方区和南方区B. 北方区和西南区

C. 西北区和西南区D. 西北区和南方区

甘蔗是一种一年生或多年生热带和亚热带草本植物,甘蔗是我国主要糖料作物之一。

读广东、广西自然地理条件和甘蔗主产区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24. 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甘蔗最适宜的生长条件

A. 年降水量为500~1000mmB. ≥10℃年积温在6500℃以上

C. 河流与山谷地带D. 年均空气湿度小的地方

25. 广东甘蔗种植面积的变化与原因是

A. 种植面积扩大,经济效益好    B. 种植面积缩小,为增加粮食产量

C. 种植面积缩小,劳动力成本上升    D. 种植面积扩大,制糖工业发达

霍尔果斯蒙古语意为“驼队经过的地方”,哈萨克语意为“积累财富的地方”,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

精伊霍铁路(精河-伊宁-霍尔果斯口岸)使我国的霍尔果斯与哈萨克斯坦的霍尔果斯实现了对接,成为有巨大经济潜力的“双子城”。

下图为精伊霍铁路周围区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霍尔果斯“双子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气候温暖湿润B. 石油产业兴旺发达

C. 河谷地形平坦D. 边境贸易快速发展

27. 影响精伊霍铁路选线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B. 河流C. 居民点D. 资源

28. 精伊霍铁路沿线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水土流失B. 荒漠化C. 石漠化D. 盐碱化

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图”,图中实线表示等高线,R1为输水管道,R2R3为天然河流。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29. 图中某村与甲处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 42米    B. 18米    C. 62米    D. 20米

30.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地自然植被是常绿阔叶林

B. R1可自流输水

C. R2西流补给R3

D. R3可能有凌汛

 

第Ⅱ卷(综合题,共40分)

二、综合题:

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31.(共14分)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①、②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A、B、C、D四大地理区域中,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①的是________;最有可能拍摄到图片②的是________。

(填字母代号)(4分)

(2)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4分)

(3)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

请说明理由。

(6分)

A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B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C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32.(共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云南鹤庆至四川布拖之间的全沙江河谷地带被称为“泥石流天然博物馆”。

该区域年降水量为600-800mm,年均温为20-23℃,河谷两侧坡地沙土广布。

当地政府利用金沙江河谷的独特气候条件,大力推广种植新银合欢、西蒙得木等适宜林木。

说明林木种植对河谷地区自然地理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

33.(共20分)下图为黄河下游河道及海岸线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6分)

 

(2)黄河下游有“易淤”“易决”的特点,分析其成因。

(6分)

 

输沙量是指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泥沙的重量(吨)。

(3)近年来黄河向海洋的输沙量降低。

分析其形成的人为原因及对下游环境的影响。

(8分)

高二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D

B

A

D

C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B

B

A

A

B

B

D

D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B

B

C

D

C

B

A

C

2、综合题:

本题共3大题,共40分。

31题:

(14分)

【答案】

(1)A B

(2)

(3)A区选种青稞,理由是A区高寒,适合耐寒作物青稞生长。

B区选种棉花,理由是B区夏季高温,光照充足,适合棉花生长。

C区选种水稻,理由是C区高温多雨,适合水稻生长。

32题:

(6分)

【答案】植物蒸腾作用加强,空气湿度加大;气温的年较差、日较差减小: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减轻;河流含沙量减轻,流量季节变化减小,水土流失减少,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33题:

(20分)

【答案】

(1)西部高,东部低;以平原、丘陵为主;西部为山地(太行山脉),东部为平原(华北平原)、丘陵(山东丘陵)

(2)易淤:

河流含沙量大:

地形较平坦,河流流速较慢,泥沙堆积作用较强。

易决:

夏季流量大;地处温带,河流流向高纬,冬季(冬春季节)容易形成凌汛;河床高出地表(为“地上河”);河堤土质疏松(河堤不牢固)。

(3)原因:

工农业生产消耗大量河水,径流量减少;中上游植被保护(植树造林)加强,含沙量减少。

新建水利工程(水库)对泥沙的调控(调蓄)作用加强。

影响:

减缓河床的抬升和淤塞,降低洪涝的威胁;河流堆积作用减弱,三角洲增速变慢(或导致海岸线后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