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765751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 9页.docx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精选word文档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一】

  自1987年中国开办移动通信业务以来,在社会各界的有力支持下,中国移动通信在网络建设与优化、业务开发和拓展、服务质量提高与改善、加快技术进步等各个方面均有了显著进步。

回顾过去,历史记载了中国移动通信12年的光辉历程;纵览今昔,中国移动通信正投身于电信改革的滚滚浪潮中;历望未来,中国移动通信正阔步向世界一流电信运营商迈进。

  一、中国移动通信概况

  1.中国移动通信的网络规模

  至1999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交换机总容量超过6000万户,长途网和No.7信令网覆盖28个省,智能网已覆盖东中都12个省,GSM网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300多个地市、201X多个县市,24个省市实现了县以上城市覆盖,中部、东部地区覆盖范围达到乡镇,主要交通干线实现了连续覆盖,GSM900/1800双频网建设正在中部、东部一些省会城市加紧进行。

  2.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规模

  从90年代以来,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数年均增长率超过160%。

至今年9月底,中国移动通信用户已达到3405万户,市场占有率在90%以上,其中GSM用户占全球GSM用户总数的七分之一。

  3.国际漫游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与48个国家与地区的80家境外运营公司开通了国际漫游业务。

  4.中国移动通信的业务种类

  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通信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语音信箱、呼叫转移、三方通话、遇忙前转、短消息、低速数据传真、IP电话接入业务、信息点播、“神州行”预付费卡智能网业务等一系列新业务。

  5.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服务

  目前已速成全球最先进的移动通信实时计费网,为用户提供及时准确的话单;通过综合业务网的建设,使用户实现即买即通;提供1860、1861客服中心查询、多媒体查询、免费打印、划卡查询、人工查询、网上查询等服务,方便了用户查询、咨询、申告,贴近了与用户的距离,大力发展社会代销代办点,方便用户就近购买;与银行等企业合作及通过网上交费,广开交费窗口,方便了用户;加强终端维修中心的建设,解决用户修机难问题。

  二、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

  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1999年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

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普及率的增加而减缓发展速度,相反移动电话在市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增长速度仍然相当快。

从中国来看移动电话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2.高技术,低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GSM/CDMA还是第三代)实际上都是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反映,但从资费标准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低资费政策。

根据GSMMOU组织(由全球运营商组成)公布的资费来看,我国与黎巴嫩、越南等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是全球最低的。

从移动通信建设总成本来看,我国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我们价格比他们低得多,这是与中国市场的销售将点相匹配的。

  3.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结构发生巨变

  移动电话业务开办之初,手机价格和人网费都比较贵。

主要用户群是工商界人士。

这些年来,尤其在东南沿海,95%以上的新增用户属工薪阶层,大众消费已成为主流。

  4.移动通信业务极具活力

  过去放开竞争的增值业务和寻呼业务不属于基本业务。

中国移动通信和联通公司在移动电话业务上展开面对面的竞争,则属于基本业务内的竞争。

在电信领域内,移动通信业务增长率很高,政企分开后,政府加强了对移动通信的管理,实行许可证制度,且正在进一步走向规范化。

  5.用户消费意识成熟,对新业务需求旺盛

  过去,我们只有“全球通”业务,现在增加了预付费卡和其他新业务,用户对业务选择更趋多样化。

过去用户注重业务,对资费不太在意,现在的大众用户对资费比较注重。

从目前客户服务中心的反馈,60~70%的用户是查询话费,用户对话费开支更加理智,这是用户消费意识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中国移动通信的责任

  作为国有独资的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将按照国家电信体制改革的整体战略部署,积极作好现代化企业的重组工作,搞好企业经营,努力促进国民经济信息化,中国移动通信将以优质的网络和丰富的业务向社会和大众服务。

  为了切实抓好服务工作,中国移动通信将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不断加快网络建设步伐,以适应市场增长的步伐。

  2.将不断扩大漫游范围,除了实现GSM相同制式的漫游之外,还将积极作好与不同制式的漫游测试工作。

目前,中国移动通信已经与卫星移动电话签署了漫游协议,网上用户如用多模手机可以进入卫星移动网,同时还可享受不同制式的漫游。

  3.中国移动通信还将做好网络优化,使网络性能不断改善,为用户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

  4.以建设并完善计费系统、综合业务系统、客服中心等三大服务支撑网为突破口,重点做好产品、业务的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

  5.认真研究市场需求,及时推出适合用户所需的新业务。

除了在智能网上开办预付费业务外,还将积极开发中高速移动数据业务,做好GPRS的试验,满足人们对移动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

  中国移动通信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积极采用国内生产设备,大力支持民族工业的发展。

如在智能网建设中,大胆采用了国内生产设备,为民族工业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四、中国移动通信发展展望

  中国移动通信将不断跟踪移动技术的发展,适时引人新技术,同时积极参加国际移动组织的活动(如GSMMOU),参与国际移动标准讨论,积极开展与境内外运营商的技术交流,包括与联通公司的合作,积极坚持国家以市场换技术的政策。

  随着我国数据业务和多媒体业务、特别是Internet业务的飞速发展,在移动环境中提供Internet接入和多媒体业务将成为移动技术的主流。

中国移动通信将积极开发移动数据业务不断满足社会需求。

同时,积极参与第三代标准的制订,力促标准的统一。

  中国移动通信将服务视为生存的根本及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力争每年在服务上都有新的提高,上新台阶。

中国移动通信将深入作好市场调查,了解用户需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开发相应的业务、努力拓展市场,积极引导用户消费。

  面临全新的环境。

中国移动通信对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因为企业自上而下有一支年青而富有朝气的队伍;多年来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厚爱和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拥有一个覆盖面广有相当容量的网络;企业具有全球通等知名品牌,随着政府监督加强电信法律法规的出台,电信市场发展将越来越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有信心建成国际一流的移动通信运营商,也热切期待社会各界对中国移动通信的大力支持。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调研报告二】

  一移动通信的现状

  1.用户规模

  截止201X年4月,我国移动用户总数已超过1.6亿,普及率13.14%[3]。

用户规模过美国,跃居世界第1位,占全球用户总数的14%以上。

与我国实现移动电话自动漫游的国家和地区增加到76个。

表2列出了1991~201X年全国移动电话用户数的发展情况,以成倍的速度增长。

来自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资料表明,201X年我国1季度移动用户增加了1668万户,总数达到1.615亿户。

1季度以来,我国移动电话新增用户数每个月都超过500万,以此发展速度,移动电话用户突破两亿大关为时不远。

  2.业务种类

  目前,除了基本的话音业务外,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还开办了主叫号码显示、呼叫等待、呼叫转移、语音信箱、多方通话、中文短信息、移动秘书、IP电话接入、信息点播、移动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即无线应用协议)、手机银行、手机炒股等业务。

此外,中国移动的GPRS和中国联通的SDMA这两项向3G过渡的新业务也在全国展开。

  3.市场竞争格局

  我国移动通信运营市场形成了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和中国联通为主体的双寡头竞争格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业务继续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资料表明,201X年两公司用户分别净增2450.9万户和1426.2万户,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54.3%和111.7%。

与此同时,两公司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3.3亿元和293.9亿元,同比分别增加了54.4%和24.1%;净利润分别为280.14亿元和44.57亿元,同比上年分别增长27.92%和15.16%。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问题之一是用户大多数分布在城市(那里的普及率已迅速达到30%)。

但在广大农村(某些地区除外),不仅需求低,而且话务量也低。

中国信息产业部最近公布的报告表明:

3G网络的建设将于201X年开始,制式将是由信息产业部推荐并由中国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与Siemens公司共同开发的TD-SDMA。

  近几年,随着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两大移动运营商竞争的加剧.国内移动网络不断走向完普。

中国联通在完成CDMA三期工程第一阶段网络建设目标后.而中国移动也在不断的进行网络优化实现一自我超越。

同时,积极抓紧新技术的跟踪.在广州、深圳开始网络的商用试验启动全球最大的软交换网络建设,为将来3G平滑演进做好准备。

在业务收入方面移动通信已成为电信行业增收的主导力.204年移动通信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42.68%,但与203年相比.由于运营商的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业务收入有所下降处于一增t不增收“的状况。

虽然传统话音业务仍是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随粉2.SG网络的进一步完善.移动运营商开始粉力新移动增值业务开发。

204年.以彩铃和彩信为代表的新兴增值业务增长迅速,成为短信之后的又一“金矿’.短短一年时间.彩铃用户超过了2以洲〕万市场规模达1O亿元。

曾经跌入低谷的WAP业务在204年年底,用户达到了250万市场规模达12亿元。

  二移动通信市场特点

  1.市场增长迅速,市场潜力大根据ITU9月份报告,今年9月末全球移动电话用户已超4亿,中国移动电话用户到1999年末可望接近3800万户。

根据中国移动用户和市场发展情况,过去每次预测的结果都落后于市场发展,这说明移动通信发展势头十分迅猛。

中国移动通信业务增长之所以如此迅猛,一是得益于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及各级政府的扶持;二是与中国移动通信正确的经营策略有关;三是得益于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是得益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费不但没有升反而在下降,使更多的平名百姓有能力购机;五是与技术进步有关,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移动电话用户的增长,终端设备和系统设备的建设成本不断降低。

然而目前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普及率仅为3%左右,要达到目前市话普及率的10%,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从全球情况看,移动电话不会因固定电话普及率的增加而减缓发展速度,相反移动电话在市话普及率很高的国家,增长速度仍然相当快。

从中国来看移动电话的市场还是很大的。

  2.高技术,低资费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无论是GSM/CDMA还是第三代)实际上都是通信领域内各种先进技术的综合反映,但从资费标准来看,我国采取的是低资费政策。

根据GSMMOU组织(由全球运营商组成)公布的资费来看,我国与黎巴嫩、越南等国的移动电话资费是全球最低的。

从移动通信建设总成本来看,我国与国外相差不大,但我们价格比他们低得多,这是与中国市场的销售将点相匹配的。

  3.中国移动通信的用户结构发生巨变

  移动电话业务开办之初,手机价格和人网费都比较贵。

主要用户群是工商界人士。

这些年来,尤其在东南沿海,95%以上的新增用户属工薪阶层,大众消费已成为主流。

  三三家运营商优劣势对比

  201X年5月联通与网通合并成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网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电信收购联通CDMA1100亿),铁通并入中国移动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1、套餐资费对比

  根据以上数据资料通过对比看出,联通的套餐资费在三家运营商中是最低的,这个优势是很明显的,费用的多少是消费者最关心,也是最敏感的问题,虽然前期2G资费也比较低,但是受政策影响没有占有很好的市场份额,3G时代的到来,凭借3G优惠的资费,无疑是又给了联通一个大的机遇。

  2、信号服务对比

  根据我对资料的收集,移动的通信质量最高,联通次之,但是经过201X年5

  月的电信业重组之后,联通得到1100亿的资金,据说大部分讲用到通信网点的建设上。

前期联通和电信在2G市场上都败给了移动,但是如今新兴的3G通信,通过以上对三个标准参数的对比,联通的速率是最高,电信次之,移动最末,这也是将来的发展趋势。

  3、营业网点对比

  也就是营业厅,从本人的实践经历与走访人群中得知,移动的营业厅数目要多于联通和电信,及其服务质量都略高于其他两者,联通和电信是标准的国企,国企对大部分都有一个诟病,就是部门人员臃肿,管理等制度落后,财大气粗等等,这个是客观事实,不可否认,但是现在的联通正在革新这些弊病,并且加强营业网点建设。

  4、消费群体对比

  根据以上数据分析:

2G市场上移动消费群体最大,联通次之,电信最少,移动优势明显。

在3G市场上,中国市场基本上是个没动过的大蛋糕,联通有3G标准的优势,移动有以2G客户群资源的优势,电信居中。

  5.未来发展对比

  未来是3G的时代,联通就是要开拓整个中国3G市场,移动最好保住自己现有市场,并将现有市场用户发展成3G用户,电信在这个领域能拿多少是多少,都是赚的。

  四以消费者看移动通信

  1手机消费群体

  就1999年购买手机的消费者自身特性而言,从性别看男性仍高于女性,分别占55%和45%左右;从年龄看,以1829岁和3039岁的青年人和中青年人为主,分别占43%左右;从学历看,以大专以上学历特别是大学以上学历为主;从收入看,则以月收入15003000元者为最多,其次是月收入30005000元者和8001500元者。

与1998年购机者相比,1999年购机者表现出了一些明显的趋势。

(1)虽然女性购机者仍处于少数,但女性购机者越来越多,从36.5%增至45.1%。

(2)购机者年龄分布趋向于分散,从集中于3039岁的中青年人群逐步分散至1829岁青年人和40岁以上的中年人。

(3)购机人群继续集中于高学历人群,但趋势已不很明显。

(4)由于手机各种价格的持续下调,手机消费日益大众化,使手机能够为更多的中低收入者购买,表现为1999年购机者进一步趋向中、低收入者,且分散至各个收入阶层,而高收入者由于普及率高,购机比重反而下降。

  2手机品牌。

  调查显示,1999年底,北京手机市场的品牌分布状况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改观。

传统三强摩托罗拉、爱立信、诺基亚仍然占据市场的领先者地位,三者总和市场占有率超过80%,其它品牌均难以望其项背。

其次是西门子、飞利浦、三星等第二集团品牌,市场占有率10%左右,其它品牌还有松下、阿尔卡特、高通等国外品牌,市场占有率均很低。

在电信长城cdma手机中除摩托罗拉外,主要有三星、高通等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1999年是众多国产手机厂商发动大规模广告宣传攻势的一年,但北京的市场现状仍然未能给国产手机留下太多的市场空间,国产手机市场业绩不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其技术、宣传和服务策略等方面的原因。

  3消费者购买行为

  移动通信业发展到现在,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早期的手机消费者越来越多地需要更换手机(保留原号)或者新购手机重新入网,淘汰原有手机。

1999年新购手机中,这两种情形比较明显。

调查表明,1999年内平均每售出6部手机,就有一部是新购手机入网,淘汰原有手机(包括原号),一部是新购手机,替换原有手机,其余4部是首次购买手机入网。

其中,对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用户而言,淘汰原有手机而入网和替换手机的比例分别为9.1%和18.2%,首次入网者占72.7%,中国联通用户首次入网占58.8%,淘汰和替换原有手机分别占23.5%和17.7%。

均为新入网或淘汰原有手机入网,而无替换手机的情形。

  4消费者对市场现状的评价

  调查表明,1999年,影响被访者购买手机的主要原因,最重要的是双向收费不合理(63.6%),其次是有替代品(54.5%)、本人用不上(39.2%)和通话单价偏高(34.3%)、再次是裸机价格偏高(26.6%)、入网费偏高(15.4%)和月租费偏高,其它原因如服务、话音质量等不是很重要。

综合起来看,除去有替代品和本人用不上等无需求原因外,影响潜在消费者购机的主要原因还在于价格,特别是通话单价,而双向收费归根结底还是手机的通话单价问题,这已成为购买使用手机的最主要障碍。

对于话音质量、运营商服务质量等,由于潜在用户未使用手机,则仅是购买使用手机后才会考虑的问题。

  三移动通信的面临的问题

  伴随着产业的超常规发展,我国的移动通信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第一,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IP技术已经深入到电信网络的各个层次,基于IP技术开发的电信业务越来越多,这些业务对政府的行业监管,对运营企业现有的网络运营、网络维护和业务开展带来了挑战;第二,移动通信市场的飞速发展引发了相关技术的推陈出新,近6年来,全球移动通信技术进入“百花齐放”时代,未来将出现2G、3G、4G技术纷抢市场的局面,这对运营企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第三,未来的移动通信将进入多媒体时代,值业务发展的成功与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运营企业的命运。

  1网络技术选择

  我国的移动通信技术研究走过了从模拟移动通信、以语音为主的第二代移动通信到数字多媒体为主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历程;我国的移动通信产业创造了用户数量和网络规模从很小到全球第一,技术从跟随、引进、消化和吸收到创新,设备从完全引进到出口的奇迹。

21世纪初期,全球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

WCDMA网络还没有实现赢利,就面临着被已经趋于成熟的HSDPA/HSUPA技术取代的尴尬;CDMA1XEV-DV刚刚开始商用,就一方面面临HSPA传输速率的压力,另一方面又遭受CDMA技术没有后续演进计划的困惑,于是一些CDMA运营商又把希望寄托在WiMAX上,这无疑给WiMAX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机遇,使WiMAX技术阵营增添了电信运营企业的力量;在3G发展格局即将确立的同时,各国又在紧密进行4G研究,以备战201X年将举行的ITU对4G标准的选拔。

我国20年移动通信发展的经验表明:

面对日新月异的通信技术,我们必须保持审慎和稳重的态度,选择既有利于移动运营企业的业务发展又能促进我国设备制造企业持续发展的技术;在网络演进上应该“瞻前顾后”。

经过20年的持续创新,我国已经掌握了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

如何使我国的创新成果产生经济效益,从而带动系统设备制造企业、增值业务企业、手机等终端制造企业、芯片企业的发展,以争取我国在通信领域甚至其它高技术领域的话语权,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下一个20年的重要任务。

1987年,我国引入TACS第一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率先在广东省建成并投入商用。

从此中国移动通信产业踏上了自己的征程。

在世界范围内,移动通信技术从发明到今天已经有了110多年的历史,从上个世纪20年代现代移动通信开始出现到今天,世界移动通信的发展也有近80年的历史。

在我国,不到20年的时间,移动通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960万平方公里的神州大地上形成燎原之势,取得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成就。

我国的移动通信已经创造了全球网络规模第一、用户数量第一的奇迹。

  2通信服务和社会责任。

  目前,我国的移动通信用户数量已经超过5亿户,普及率超过35%,对老百姓的生活和工作有根深蒂固的影响,移动通信业务的资费已经成为牵动数亿用户神经的问题。

  一方面,作为上市公司,移动运营企业必须考虑股东利益,保证一定的利润增长水平,所以不会轻易降低资费;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面对普通用户日益高涨的降价要求,运营企业为了保住或扩大市场份额,又不得不采取降价的手段。

面对资费,移动运营企业的态度经常很矛盾,既要考虑企业利益,又要兼顾用户利益;既要考虑长远利益,又要照顾眼前利益,在这二种利益之间进行搏弈,以寻求各方利益的平衡。

  移动通信业务的发展速度和市场增长幅度远高于固定业务,这为移动运营企业提供非常好的发展环境,而且移动业务高速发展的这种趋势将不容易逆转。

对于移动企业来说,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能忘记企业的社会责任,不但要利用移动网络覆盖便利的优势承揽普遍服务的义务还应该尽力减少移动通信发展对社会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

  移动运营企业应该坚决贯彻信息产业部的手机实名制,严格敦促代理商确保手机用户的真实身份,对违反手机实名制的职工或代理商进行责任追踪和严厉惩罚,在这方面,移动通信运营企业应该多向银行和证券企业学习。

  实行手机实名制,可能对企业的用户数量有些负面影响,但对打击手机欺诈和短信陷阱却是很有利的条件,企业可能失去了一些经济效益,但却能赢得社会的尊重。

对一些不法SP设的短信陷阱,移动运营企业应该严厉惩治,不能因这些不法SP的某些业务能为中国移动带来经济收入而心慈手软,否则,企业将会因顾及经济利益而丢掉社会责任,这对其长远发展是很不利的。

随着手机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一些不健康的信息会对青少年带来不良影响,届时,移动运营企业将面临更多地社会责任。

以下文字仅用于测试排版效果,请使用时删除!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

”晋江的万石山,因有摩尼光佛而香客、游人接踵而至。

你若来过晋江草庵,或许会知道摩尼光佛就趺坐在这古寺中。

它一眼望去,小小的庵门亮起一个小世界,那两株为陪伴它而等候数百年的圆柏,于沧桑中潜生奇崛、苍劲的虬枝,照焕岁月的光芒。

春冬之时,等风来,等小雨飘洒,一股梅花的香迎了过来,拂过行人的肩,贴着它,泛出温润的笑意和光,让人也心生端庄与慈祥。

还有那古井、亭子、石径、山石、果树等交叉环绕,似乎只有赞叹才能应景了。

设若携一身惶灼而来,在这幽僻之处清凉,沉潜时光,再轻松而去,应是畅然。

而对于一个“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如我,大抵因可便宜观赏而更多感觉到了寡淡、不稀奇。

诚然,草庵仍是我时常光顾的所在。

清明节的那个周末,为了陪儿子完成一篇登山日记,我们又去了草庵。

依然先是在庵前的空地上停留、四处张望,继而复入寺中瞻仰摩尼光佛的尊座,读读石柱上的对联,做若有引动之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