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757963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50.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评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质量评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质量评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质量评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质量评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评定.docx

《质量评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评定.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质量评定.docx

质量评定

路基路面复习资料

掌握: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使用范围;建设项目的划分;分项工程计分规定;工程质量评定等级。

适用于四级及四级以上公路新建、改建工程的质量检验评定,

掌握:

土方路基、石方路基、软土地基处治、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的实测关键项目。

表4.2.2 土方路基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1△

压实度(%)

零填及

挖方(m)

0~0.30

94

按附录B检查。

密度法:

每200m每压实层测4处

3

0~0.80

≥96

≥95

填方

(m)

0~0.80

≥96

≥95

≥94

0.80~1.50

≥94

≥94

≥93

>1.50

≥93

≥92

≥90

2△

弯沉(0.01mm)

不大于设计要求值

按附录I检查

3

3

纵断高程(mm)

+10,-15

+10,-20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2

4

中线偏位(mm)

50

10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弯道加HY、YH两点

2

5

宽度(mm)

不小于设计

米尺:

每200m测4处

2

6

平整度(mm)

15

20

3m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

2

7

横坡(%)

±0.3

±0.5

水准仪:

每200m测4个断面

1

8

边坡

不陡于设计值

尺量:

每200m测4处

1

4.2.3 外观鉴定

1)路基表面平整,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1~2分。

2)路基边坡坡面平顺,稳定,不得亏坡,曲线圆滑。

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Om减1~2分。

3)取土坑、弃土堆、护坡道飞碎落台的位置适当,外形整齐、美观,防止水土流失。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石方路基;外观鉴定1)上边坡不得有松石。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2)路基边线直顺,曲线圆滑。

不符合要求时,单向累计长度每50m减重1~2分。

软土地基处治:

砂垫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垫层厚度

不小于设计

每200m检查4处

3

2

砂垫层宽度

不小于设计

每200m检查4处

1

3

反滤层设置

符合设计要求

每200m检查4处

1

4

压实度(%)

90

每200m检查4处

2

 

表4.4.2-2 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井(板)间距(mm)

±150

抽查2%

2

2

井(板)长度

不小于设计

查施工记录

3

3

竖直度(%)

1.5

查施工记录

2

4

砂井直径(mm)

+10,0

挖验2%

1

5

灌砂量(%)

-5

查施工记录

2

.4.3 外观鉴定

砂垫层表面坑洼不平时,每处减1~2分。

土工合成材料处治层:

加筋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200m检查4处

1

2

搭接宽度(mm)

+50,0

抽查2%

2

3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2%

2

4

锚固长度(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2%

3

 

表4.5.2-2 隔离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200m检查4处

1

2

搭接宽度(mm)

+50,0

抽查2%

2

3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2%

2

4

搭接处透水点

不多于1个点

每缝

3

表4.5.2-3 过滤排水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200m检查4处

1

2

搭接宽度(mm)

+50,0

抽查2%

3

3

搭接缝错开距离(mm)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抽查2%

3

 

表4.5.2-4 防裂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下承层平整度、拱度

符合设计施工要求

每200m检查4处

1

2

搭接宽度(mm)

≥50(横向)

≥150(纵向)

抽查2%

3

3

粘结力(N)

≥20

抽查2%

3

4.5.3 外观鉴定

1)土工合成材料重叠、皱折不平顺,每处减1~2分。

2)土工合成材料固定处松动,每处减直~2分。

掌握:

管节预制、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检查(雨水)井砌筑、土沟、浆砌排水沟、盲沟的实测关键项目。

管节预制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检查

3

2

内径(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2个断面

2

3

壁厚(mm)

-3

尺量:

2个断面

2

4

顺直度

矢度不大于0.2%管节长

沿管节拉线量,取最大矢高

1

5

长度(mm)

-5,0

尺量

1

 

5.2.3 外观鉴定

1)蜂窝麻面面积不得超过该面面积的1%。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1%减3分;深度超过1cm的必须处理。

2)混凝土表面平整。

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管道基础及管节安装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抗压强度或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D、F检查

3

2

管轴线偏位(mm)

15

经纬仪或拉线:

每两井间测3处

2

3

管内底高程(mm)

土10

水准仪:

每两井间测2处

2

4

基础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两井间测3处

1

5

管座

肩宽(mm)

+10,-5

尺量、挂边线:

每两井间测2处

1

肩高(mm)

±10

6

抹带

宽度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按10%抽查

2

厚度

不小于设计

 

5.3.3 外观鉴定

1)管道基础混凝土表面平整密实,侧面蜂窝不得超过该表面积的1%,深度不超过lOmm。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2)管节铺设直顺,管口缝带圈平整密实,无开裂脱皮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3)抹带接口表面应密实光洁,不得有间断和裂缝、空鼓。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检查(雨水)井砌筑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轴线偏位(mm)

50

经纬仪:

每个检查井检查

1

3

圆井直径或方井长、宽(mm)

土20

尺量:

每个检查井检查

1

4

井底高程(mm)

土15

水准仪:

每个检查井检查

1

5

井盖与相邻路面高

差(mm)

雨水井

0,-4

水准仪、水平尺:

每个检查井检查

2

检查井

0,+4

外观鉴定

1)井内砂浆抹面无裂缝。

不符合要求时,减l~2分。

2)井内平整圆滑,收分均匀。

不符合要求时,减l~2分。

 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沟底高程(mm)

0,-30

水准仪:

每200m测4处

2

2

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0m测2处

2

3

边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

尺量:

每200m测2处

1

4

边棱直顺度(mm)

 

尺量:

20m拉线,每200m测2处

1

 

5.5.3 外观鉴定

沟底无明显凹凸不平和阻水现象。

不符合要求时,每处减1~2分。

浆砌排水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砂浆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附录F检查

3

2

轴线偏位(mm)

50

经纬仪或尺量:

每200m测5处

1

3

沟底高程(mm)

+15

水准仪:

每200m5点

2

4

墙面直顺度(mm)或坡度

30或不陡于设计

20m拉线、坡度尺:

每200m测2处

1

5

断面尺寸(mm)

±30

尺量:

每200m测2处

2

6

铺砌厚度(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0m测2处

1

7

基础垫层宽、厚(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0m测2处

1

 

5.6.3 外观鉴定

1)砌体内侧及沟底应平顺。

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2)沟底不得有杂物。

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盲沟实测项目

项次

检 查 项 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沟底高程(mm)

土15

水准仪:

每10~20m测l处

1

2

断面尺寸(mm)

不小于设计

尺量:

每20m测1处

1

 

5.7.3 外观鉴定

1)反滤层应层次分明。

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2)进出水口应排水通畅。

不符合要求时,减1~2分。

掌握:

一般规定;墙背填土的基本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对砌体挡土墙,当平均墙高小于6m或墙身面积小于1200m2时,每处可作为分项工程进行评定:

当平均墙高达到或超过6m且墙身面积不小于1200m2时,为大型挡土墙,每处应作为分部工程进行评定。

6.6 墙背填土

6.6.1 基本要求

1)墙背填土应采用透水性材料或设计规定的填料,严禁采用膨胀土、高液限粘土、腐植土、盐渍土、淤泥、白垩土、硅藻土和冻土块。

填料中不应含有机物、冰块、草皮、树根等杂物或生活垃圾。

2)墙背填土必须和挖方路基、填方路基有效搭接,纵向接缝必须设台阶。

3)必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路拱合适。

4)墙身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以上时方可开始填土。

掌握:

路面工程的实测项目规定值或允许偏差的设定;压实度、厚度、平整度的一般规定;水泥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凝土面层的实测关键项目;水泥混凝土面层的外观鉴定;

7.1.3 各类基层和底基层压实度代表值(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不得小于规定代表值,单点不得小于规定极值。

小于规定代表值2个百分点的测点,应按其占总检查点数的百分率计算合格率。

.1.7 路面各结构层厚度按代表值和单点合格值设定允许偏差。

当代表值偏差超过规定值时,该分项工程评为不合格;当代表值偏差满足要求时,按单个检查值的偏差不超过单点合格值的测点数计算合格率。

水泥混凝土面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弯拉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之内

按附录C检查

3

2△

板厚度(mm)

代表值

-5

按附录H检查

每200m每车道2处

3

合格值

-10

3

平整度

σ(mm)

1.2

2.0

平整度仪;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σ、IRl

2

1RI(m/km)

2.0

3.2

最大间隙h(mm)

-

5

3m直尺:

半幅车道板带每200m测2处x10尺

4

抗滑构造深度(mm)

一般路段不小于0.7且不大于1.1;特殊路段不小于0.8且不大于1.2

一般路段不小于0.5且不大于1.0;特殊路段不小于0.6且不大于1.1

铺砂法:

每200m测1处

2

5

相邻板高差(mm)

2

3

抽量:

每条胀缝2点;每200m抽纵、横缝各2条,每条2点

2

6

纵、横缝顾直度(mm)

10

纵缝20m拉线,每200m4处;横缝沿板宽拉线,每200m4条

1

7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

1

8

路面宽度(mm)

±20

抽量:

每200m测4处

1

9

纵断高程(mm)

±10

±1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1

10

横坡(%)

±0.15

±0.2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1

7.2.3 外观鉴定

1)混凝土板的断裂块数,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不得超过评定路段混凝土板总块数的0.2%,其他公路不得超过0.4%。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1%减2分。

对于断裂板应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处理。

2)混凝土板表面的脱皮、印痕、裂纹和缺边掉角等病害现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有上述缺陷的面积不得超过受检面积的0.2%,其他公路不得超过0.3%。

不符合要求时每超过0.1%减2分。

   对于连续配筋的混凝土路面和钢筋混凝土路面,因干缩、温缩产生的裂缝,可不减分。

3)路面侧石直顺、曲线圆滑,越位20mm以上者,每处减1~2分。

4)接缝填筑饱满密实,不污染路面。

不符合要求时,累计长度每100m减2分。

5)胀缝有明显缺陷时,每条减1~2分。

沥青混凝土面层和沥青碎(砾)石面层实测项目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其他公路

1△

压实度(%)

试验室标准密度的96%(*98%);

最大理论密度的92%(*94%);

试验段密度的98%(*99%)

按附录B检查,每200m测1处

3

2

平整度

σ(mm)

1.2

2.5

平整度仪:

全线每车道连续按每100m计算IRI或σ

2

IRI(m/km)

2.0

4.2

最大间隙h(mm)

-

5

3m直尺:

每200m测2处×10尺

3

弯沉值(0.01mm)

符合设计要求

按附录I检查

2

4

渗水系数

SMA路面200ml/min;其他沥青混凝土路面300ml/min

-

渗水试验仪:

每200m测l处

2

5

抗滑

摩擦系数

符合设计要求

-

摆式仪:

每200m测1处;

摩擦系数测定车:

全线连续

2

构造深度

铺砂法:

每200m测1处

6△

厚度(mm)

代表值

总厚度:

设计值的-8%

上面层:

设计值的-10%

-8%H

按附录H检查,双车道每200m测1处

3

合格值

总厚度:

设计值的-10%

上面层:

设计值的-20%

-15%H

7

中线平面偏位(mm)

20

30

经纬仪:

每200m测4点

 

8

纵断高程(mm)

±10

±15

水准仪:

每200m测4断面

 

9

宽度(mm)

有侧石

±20

±30

尺量:

每200m测4断面

 

无侧石

不小于设计

10

横 坡(%)

±0.3

±0.5

水准仪:

每200m测4处

 

掌握:

沥青适用性气候分区原则,分区方法。

?

掌握:

沥青针入度试验操作方法。

沥青针入度试验方法

针人度试验是国际上经常用来测定粘稠(固体、半固体)沥青稠度的一种方法,通常稠度高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小,表示沥青愈硬;相反稠度低的沥青,针人度值愈大,表示沥青愈软。

我国现行标准是以针人度为等级未划分沥青的标号。

1.目的和适用范围

(1)沥青的针人度是在规定温度和时间内,附加一定质量的标准针垂直贯人试样的深度。

以0.1mm表示。

(2)非经注明,标准针、针连杆与附加法码的总质量为100g±0.05g,试验温度为25℃,针人度贯人时间为5s。

根据需要如采用其他试验条件时,应在试验结果中注明。

(3)本方法适用于测定道路石油沥青、液体石油沥青蒸馏或乳化沥青蒸发后残留物的针入度。

(2)试验步骤

①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人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土0.1℃(可用恒温水浴中的水)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脚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②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人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尖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

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③开动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人试样,经规定时间,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注:

当采用自动针人度仪时,计时与标准针落下贯人试样同时开始,至5s时自动停止。

④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深度指示器的读数,精确至0.5。

⑤同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试点之间及与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

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人恒温水浴,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

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的标准针或将标准针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③测定针人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3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6.注意事项

(1)试验的精密度和允许差规定是非常重要的项目,重复性试验是指短期内,在同一试验室由同一个试验人员、采用同一仪器、对同一试样、完成两次以上的试验操作,所得试验结果之间的误差应不超过规定的允许差;

(2)针人度试验属于条件性试验,因此试验时要注意其条件。

针人度的条件有三项,分别为温度、时间和针质量,这三项要求不一样,会严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试验时要定期检验标准针,尤其不能使用针尖被损的标准针,在每次试验时,均应用三氯乙烯擦试标准针。

同时要严格控制温度,使其满足精度要求。

(3)影响沥青针人度测定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标准针与试样表面的接触情况。

在试验时,一定要让标准针刚接触试样表面;试验时可将针人度仪置于光线照射处,从试样表面观察标准针的倒影,而后调节标准针升降,使标准针与其倒影刚好接触即可。

(4)将沥青试样注人试皿时,不应留有气泡,若有气泡,可用明火将其消掉,以免影响结果的正确性。

掌握:

软化点试验操作方法。

.沥青软化点试验方法

(2)试验步骤

①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下者:

a.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5土0.5)℃的保温槽冷水中至少15min;

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相同水槽中。

b.烧杯内注入新煮沸并冷却至5℃的蒸馏水,水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c.从保温槽水中取出盛有试样的试样环放置在支架中层板的圆孔中,套上定位环;然后将整个环架放人烧杯中,调整水面至深度标记,并保持水温为(5土0.5)℃。

、注意,环架上任何部分不得附有气泡。

将0-80℃的温度计由上层板中心孔垂直插入,使端部测温头底部与试样环下面齐平。

d.将盛有水和环架的烧杯移至放有石棉网的加热炉具上,然后将钢球放在定位环中间的试样中央,立即加热,使杯中水温在3min内调节至维持每分钟上升(5土0.5)℃。

注意,在加热过程中,如温度上升速度超出此范围时,则试验应重做。

e.试样受热软化逐渐下坠,至与下层底板表面接触时,立即读取温度,至0.5℃。

②试样软化点在80℃以上者:

a.将装有试样的试样环连同试样底板置于装有(32土1)℃甘油的保温槽中至少15min;同时将金属支架、钢球、钢球定位环等亦置于甘油中。

b.在烧杯内注入预先加热至32℃的甘油,其液面略低于立杆上的深度标记。

c.从保温槽中取出装有试样的试样环按上述

(1)的方法进行测定,读取温度至1℃。

4.报告

同一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当两次测定值的差值符合重复性试验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软化点试验结果,准确至0.5℃。

5.精密度或允许差

(1)当试样软化点小于80℃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1℃,再现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4℃。

(2)当试样软化点等于或大于80℃时,重复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2℃,再现性试验精度的允许差为8℃。

掌握:

延度试验的操作方法。

延度试验方法

(2)试验步骤

①将保温后的试件连同底板移人延度仪的水槽中,然后将盛有试样的试模自玻璃板或不锈钢板上取下,将试模两端的孔分别套在滑板及槽端固定板的金属柱上,并取下侧模。

水面距试件表面应不小于25mm。

②开动延度仪,并注意观察试样的延伸情况。

此时应注意,在试验过程中,水温应始终保持在试验温度规定范围内,且仪器不得有振动,水面不得有晃动。

当水槽采用循环水时,应暂时中断循环,停止水流。

在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或沉人槽底时,则应在水中加入酒精或食盐,调整水的密度至与试样相近后,重新试验。

③试件拉断时,读取指针所指标尺上的读数,以cm表示。

在正常情况下,试件延伸时应成锥尖状,拉断时实际断面接近于零。

如不能得到这种结果,则应在报告中注明。

6.注意事项

(1)在浇涛试样时,隔离剂配置要适当,以免试样取不下来,对于粘结在玻璃上的试样,应放弃。

在试模底部涂隔离剂时,不易大多,以免隔离剂占用试样部分体积,冷却后造成试样断面不合格,影响试验结果。

(2)在灌模时应使试样高出试模,以免试样冷却后欠模。

(3)对于延度较大的沥青试样,为了便于观察延度值,延度值窿部尽量采用白色衬砌。

(4)在刮模时,应将沥青与试模刮为齐平,尤其是试模中部,不应有低凹现象。

熟悉:

评价沥青混合料高温稳定性关键试验方法——车辙试验。

掌握: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方法。

1)制备试样

(1)按确定的矿质混合料配合比计算各种矿质材料的用量。

(2)根据相关材料推荐的沥青用量范围(或经验的沥青用量范围),估计适宜的沥青用量(或

油石比)。

”、

2)测定物理、力学指标

以估计沥青用量为中值,以0.5%间隔上下变化沥青用量制备马歇尔试件不少于5组。

然后在规定的试验温度及试验时间内用马歇示仪测定稳定度和流值,同时计算空隙率、饱和度

及矿料间隙率。

掌握:

成型马歇尔试件温度控制要求,影响试件制备的关键因素。

确定一个标准马歇尔试件拌和物用量计算方法。

当使用石油沥青时,以运动粘度为(170±20)mm2/s对的温度为拌和温度;以(280±30)mm2/s时的温度为压实温度。

亦可用赛氏粘度计测定赛波特粘度,以(85±10)s时的温度为拌和温度;以(140±15)s时的温度为压实温度。

用击实法制成直径为101.6mm、高为63.5mm的圆柱体试件,

掌握:

马歇尔试件毛体积密度和表观密度及理论密度试验操作过程。

3.试验方法

(1)选择适宜的浸水天平(或电子秤),最大称量应不小于试件质量的1.25倍,且不大于试件质量的5倍。

(2)除去试件表面的浮粒,称取干燥试件在空气中的质量(ma)(准确度根据选择的天平感量决定,通常为5g)。

(3)挂上网篮浸人溢流水箱的水中,调节水位,将天平调平或复零。

把试件置于网篮中(注意不要使水晃动),浸水约1min,称取水中质量(mw)。

注:

若天平读数持续变化,不能在数秒钟内达到稳定,说明试件吸水较严重,不适于用此法测定,应改用表千法或封蜡法测定。

4.计算物理常数

(1)表观密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