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500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docx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

东营市盐碱地城市园林绿化技术措施及工程实践

摘要:

盐碱地由于含有过量的盐碱成分,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诸多不利因素,阻碍了植物的生长甚至存活,土壤严重碱化是盐碱地城市绿化最大的技术难点。

通过对盐碱土壤的改良降低其对植物的危害,选择种植适合东营地区生长的耐盐碱植物进行种植,可以有效解决盐碱地城市的园林绿化问题。

关键词:

盐碱地;土壤改良;植物筛选

1东营市的土壤情况

黄河流域挟带着黄土高原的大量泥沙,在东营市垦利县境内注入渤海。

在入海的地方,由于海水顶托,流速缓慢,大量泥沙便在此落淤,填海造陆,形成黄河三角洲。

由于东营的海拔相对较低,并且地势平坦,盐碱的成分或密度较高,雨水和黄河水把海拔较高地方的盐碱淤积到东营,其中土壤盐渍化面积达376566hm2,占72.46%,而市府所在地处于盐碱地带,该土壤类型不经重大改造难以为种植业利用,进行城市绿化相当困难,东营市成为名副其实的盐碱地城市。

2土壤改良的措施及实践

盐碱地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盐碱地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一系列土壤物理形状的恶化:

遇水时膨胀成泥,干旱时收缩坚硬,造成土壤板结,结构粘滞,透气性差,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更导致表层土壤盐泽化的加剧,从而严重阻碍了树木的生长。

东营市为了取得良好的园林绿化效果,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对土壤进行改良处理。

治理和改造盐碱地的方法包括物理改良、化学改良、生物改良、利用本地盐生植物改良等,改良盐碱地的原则是排盐、隔盐、防盐,增加土壤有机质。

2.1物理改良土壤措施

所谓物理改良是指采用物理方法对土壤进行改良,从而降低土壤的含盐量,以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目前在东营地区通常采用的物理改良技术主要有一下几种:

2.1.1松土透气:

通过适当的松土(锄地或翻地),增强土壤的透气性,控制盐分的上升,从而改良碱性土壤。

这种改良措施广泛应用于东营地区绿化种植和养护管理的全过程。

2.1.2不换土、相对抬高塑造地形:

采用这种技术措施的作用是降低了地下水位,相对阻止了盐分的上升,降低土壤溶液的盐分的浓度,通过浇灌和雨水的作用,降低了种植土壤的盐碱程度,以利于植物生长。

在这种改良后土壤上适宜种植柽柳、紫穗槐、翅碱篷等本地耐盐碱植物。

2.1.3单纯的客土降盐:

通过填筑客土,抬高原地面地形,降低地下水临界度。

东营市的东二路、北一路道路绿化均采用了这种土壤改良方法,从距离东营市区100公里以外的广饶县境内购买客土(经化验含盐量达到绿化种植要求的种植土),运到绿化范围内,在平整好的原地面上用运来的客土塑造地形,制作成高低不平、波浪起伏的假山形状,通过这些措施使土壤中的盐分可以随着灌溉水被淋洗冲走,保证客土达到种植条件。

这种综合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是适合于绿地四周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小型街头绿地。

通过这种物理处理措施改良的土壤,可以种植耐盐程度较小的引进植物品种,如桃树、杏树、樱花、紫叶李等。

2.1.4不换填客土土,通过设置排碱管,以大水压碱改良土壤:

这种土壤改良技术措施一般适用于大面积种植草坪的绿化工程。

依据盐随水来、盐随水去的水盐运动规律,在整平的绿化地下50-60cm下铺设排碱管,通过浇灌绿地把土壤中的盐分随水排走,并将地下水位控制在临界深度以下,达到土壤脱盐和防止土壤次生盐渍化的目的。

经过一到两年绿地浇灌使土壤的含盐量降低至0.6%-0.7%。

东营地区许多单位庭院及广场中的大面积种植三叶草、高羊茅等绿地较多采用这种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2.1.5不抬高地面、换填客土,铺设排碱管,通过客土降盐和排碱系统降盐综合措施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这种综合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适合具备排水条件的园林绿化项目,是目前改良东营盐碱地区土壤最彻底的技术措施,也是目前东营盐碱地区普遍采用的土壤改良技术措施。

施工要点有:

1)碱土挖运(挖绿化池槽):

深度一般为0.8-1.0m,种植大树绿化池槽挖深1.2m,纯草坪绿化池槽挖深0.6-0.8m,将挖出的碱土运至绿化池槽以外指定的区域。

2)排碱:

设置排碱管,排碱管一般采用100的塑料波纹管,外缠两层棕皮,排碱管四周回填中砂20cm,排碱沟宽0.4m、深0.4m。

排碱管一般就近排入附近雨污水检查井。

3)铺设隔碱层:

在绿化池槽底铺设碎石、石屑或煤渣厚度0.10-0.20m,然后铺设稻草或麦穰虚厚0.2m,绿化池槽四周铺厚塑料布,上下各宽出池壁0.3m。

4)回填客土(种植土):

通常要求回填的客土必须是不含盐碱的红、黑粘土(不含沙),含盐量必须小于0.2%,PH值必须小于8。

东营盐碱地区回填的客土一般采用广饶县小清河以南的种植土。

回填的种植土一般要填至池壁上平,中间略高一点,灌水沉实后低于池壁5cm左右。

以上技术措施中排碱、隔碱层、回填客土是绿化项目施工成功的关键。

2.1.6抬高地面、换填客土,铺设排碱管,通过客土降盐和排碱系统降盐综合措施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这种综合改良土壤的技术措施适合不具备排水条件的园林绿化项目,施工工艺同上面提到的第五种技术措施,不同之处就在于用客土来抬高地面。

2.2化学改良改良土壤措施

利用康地宝等土壤改良剂,有机生化高分子络合土壤中的成盐离子,随灌溉水将盐分带到土壤深处,降碱脱盐,迅速解除盐分对植物的毒害作用;调节土壤理化性状,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保证植物在盐碱地上正常出苗,促进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增强园林植物鲜艳度。

2.3生物改良改良土壤措施

生物改良土壤通常采用增施有机肥技术措施来实施,除水分外,有机质也是改良盐碱土的一种重要物质。

种植绿肥如苜蓿、三叶草,各种树木草坪的枯枝落叶都能起到很好效果。

增施有机肥等化学改良土壤措施一般同物理改良土壤综合利用。

2.4利用本地盐生植物改良土壤措施

一般选用东营地区土生土长的盐生植物,如翅碱蓬、柽柳、白刺等吸盐植物、泌盐植物和真盐生植物,通过以上盐生植物的长期种植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

比较上述几种改良方式,生物改良措施是最具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措施,既节约资本,又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收到良好的改良效果。

在水利工程改良中,以客土抬高地面效果最好;沟穴状客土、大穴客土都存在土壤次生盐渍化的问题;客土具有投资大、绿化效果好的特点;不换土,设排碱管,以大水压碱改良土壤和不换土、抬高地形两种方法具有降低土壤盐分的效果,但要求时间长并且浪费水源。

3盐碱地绿化树种的选择

首先对主要树种的耐盐情况进行测定试验,掌握了解东营市主要绿化树种在不同pH条件下的耐盐度,从而为不同土壤选择不同植物种植提供参考依据。

经试验东营盐碱地区最耐盐碱的树木是柽柳,耐盐度达1.05%,其次是枸杞、沙枣、凤尾兰、石榴,都在0.5%以上,所以这些物种在东营地区被广泛种植,是东营盐碱地上进行绿化的开路先锋。

根据植物的耐盐程度,配合以土壤改良措施,现在东营市的绿化树种已经达到了80多种。

由于东营市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本市所筛选的绿化树种与其他地区有较大差异,根据不同植物的耐盐情况,把东营市绿化树种归结为以下几类。

3.1基调树种:

白蜡。

东营市乡土树种仅有4种:

白蜡、刺槐、柽柳、枸杞、由于柽柳和枸杞为灌木,不适于作行道树,只能用作绿篱或公园点缀植物,而刺槐虽然可以长得较高,但是不耐涝,在夏季多雨季节很容易被涝死,树形也不太美观,只有白蜡树形优美高大,遮荫性较强,所以选择白蜡为东营市基调树种。

3.2骨干树种:

1)行道树:

白蜡、苦楝、垂柳、臭椿、合欢、毛白杨、梧桐、栾树、法桐等。

2)绿篱:

大叶黄杨、小叶女贞、小龙柏、枸橘等。

3)垂直绿化:

爬墙虎、紫藤、蔷薇、五叶地锦、凌霄、金银花等。

4)水边:

垂柳、沙枣等。

3.3一般树种:

柽柳、桑树、国槐等50多个品种。

3.4攀援树种:

蔷薇、爬墙虎、金银花、葡萄、紫藤、掌叶地锦、爬行卫矛。

在进行城市绿化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抗盐碱性强的树种。

乔木根系大多分布在0-60cm之间,要求土壤改良不能太浅,客土后的土壤pH值在8.5-9.5之间,碱性较大,应施FeSO4或土壤改良剂进行中和,以扩大树种的适应范围。

为增强绿化效果,乔灌木要适当密植,保障树木的整齐度。

树盘或株间种植草皮,提高绿地覆盖率,降低蒸发量,缓解次生盐渍化的危害。

东营市自1983年建市以来,特别是近几年,市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加强土壤改良措施的实施,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在原来荒无人烟的盐碱滩上初步建成了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东营市城市绿地系统,建成了目前水清、岸绿、路通、景美,河海之间,水脉相连,九横十纵,循环贯通的一片片城市景观,一个靓美的黄河水城正展现在世人面前。

4结语

针对东营盐碱地区土壤改良来讲,排水、平整土地是基础,灌溉是脱盐的动力,培肥是改土的根本和巩固改碱效果的保证,利用本地资源、选择合适的耐盐碱的树种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活率,节约养护成本。

参考文献:

[1]《东营市林业志》编纂委员会编.东营市林业志[M].北京:

中华书局,2003.

[2]赵延茂.黄河口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

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12.

[3]翁森红,刘玉新,李维炯.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经济贫困区农业经济发展战略[J].生态经济通讯2004,5:

13-16.

作者简介:

赵景春(1972-),男,山东东营市人,东营市市政工程公司经营科,本科学历,工程师,研究方向:

市政工程施工与管理

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