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2672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4 大小:90.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docx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第一部分一般人群膳食指南讲解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

国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卫生保健水平和人口素质的重要指标。

因此,努力提高全民族的营养水平和健康素质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指标。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城乡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但在贫困农村,仍存在着营养不足的问题。

同时我国居民膳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与之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为了给居民提供最基本、科学的健康膳食信息,卫生部委托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对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版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了修改,制订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版)。

新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先进的科学证据为基础,密切联系我国居民膳食营养的实际,建议居民选择平衡膳食、注意食品卫生、进行适当的身体活动、保持健康体重,对各年龄段的居民摄取合理营养,避免由不合理的膳食带来疾病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将逐步加快,人口老龄化也将日趋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对健康的威胁将更为突出。

今后10~20年,是中国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战略时期,抓住机遇,适时干预,会事半功倍。

否则,不仅要影响几代人的健康素质,也会因不堪重负的疾病负担,消耗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从事关民族兴衰的高度来倡导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也希望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大力推广和运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采取综合措施,科学改善国民营养健康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口素质基础。

                  卫生部部长:

陈竺

                  二○○七年十二月

前言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是根据营养学原理,紧密结合我国居民膳食消费和营养状况的实际情况制定的,是指导广大居民实践平衡膳食,获得合理营养的科学文件。

其目的是帮助我国居民合理选择食物,并进行适量的身体活动,以改善人们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减少或预防慢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国民的健康素质。

受卫生部委托,2006年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了修订《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对中国营养学会1997年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修订,经过多次论证、修改,并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机构和企业的意见,形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于2007年9月由中国营养学会理事会扩大会议通过。

近10年来,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状况明显改善,儿童青少年平均身高、体重增加,营养不良患病率下降;另一方面,部分人群膳食结构不合理及身体活动减少,引起某些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病率增加,已成为威胁国民健康的突出问题。

此外,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仍然存在营养缺乏的问题。

专家委员会依据中国居民膳食和营养摄入情况,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营养素需要量和食物成分的新知识,对1997年《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行了全面修订。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膳食指南和平衡膳食宝塔三部分组成。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共有10条,适合于6岁以上的正常人群。

在每个条目下设有提要和说明,有的条目还附有参考资料。

提要是对条目中心内容进行阐述;说明是对条目涉及的有关名词、概念以及常见问题进行科学的解释。

和1997年膳食指南的条目比较,新指南增加了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强调了加强身体活动、减少烹调用油和合理选择零食等内容。

特定人群膳食指南是根据各人群的生理特点及其对膳食营养需要而制定的。

特定人群包括孕妇、乳母、婴幼儿、学龄前儿童、儿童青少年和老年人群。

其中6岁以上各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是在一般人群膳食指南10条的基础上进行增补形成的。

为了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专家委员会对1997年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简称“膳食宝塔”)进行了修订,以直观地告诉居民每日应摄入的食物种类、合理数量及适宜的身体活动量。

新的膳食宝塔增加了饮水和身体活动的图像,以强调其重要性。

另外,在膳食宝塔第5层增加了食盐的内容,进一步提醒消费者注意食盐的限量。

在膳食宝塔的使用说明中增加了食物同类互换的品种以及各类食物量化的图片,以便为居民合理调配膳食提供可操作性的指导。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物质基础,而平衡膳食又是合理营养的根本途径。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的条目并参照膳食宝塔的内容来安排日常饮食和身体活动是通往健康的光明之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化速度将逐步加快,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疾病对我国居民健康的威胁将更加突出,在改善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的关键时期,适时干预,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希望广大营养专业工作者全力投入,希望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同努力掀起宣传膳食指南、推广膳食指南和实践膳食指南的新高潮。

达到改善全民营养与健康状况,控制和减少慢性病的目的,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人口素质基础。

                  中国营养学会

 

一般居民膳食指南(十条)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3.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8.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9.如饮酒应限量

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目录

一、序(卫生部部长:

陈竺)

二、前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专家委员会)

三、正文

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1.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食物成分有哪些

2.没有不好的食物。

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

3.食物多样化才能摄入更多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

4.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证

5.粗细搭配有利于合理摄取营养素

6.怎样正确理解血糖生成指数

7.关于谷类食物的营养误区

【参考资料】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1.蔬菜的营养特点

2.什么是深色蔬菜

3.选择蔬菜有讲究

4.怎样合理烹调蔬菜

5.水果的营养特点

6.蔬菜与水果不能相互替换

7.不要用加工的水果制品替代新鲜水果

8.膳食纤维是人体必需的膳食成分

9.薯类有哪些营养特点

10.如何吃薯类

【参考资料】

三、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

1.奶及奶制品的营养价值

2.奶及奶制品的常见品种

3.为什么我国居民要增加饮奶量

4.饮奶可促进儿童生长发育

5.饮奶有利于预防骨质疏松

6.脱脂奶或低脂奶适用于哪些人

7.每日喝多少奶合适

8.乳糖不耐受者怎样喝奶

9.刚挤出来的牛奶不可直接饮用

10.大豆及其制品的营养特点

11.为什么要鼓励增加大豆及其制品的摄入

12.为什么喝豆浆必须煮透

【参考资料】

四、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1.鱼类的营养价值

2.其他水产动物的营养价值

3.禽类的营养价值

4.蛋类及蛋制品的营养价值

5.畜肉类的营养价值

6.如何选择动物性食品

7.合理烹调鱼、禽、蛋和瘦肉

8.饱和脂肪酸与人体健康

【参考资料】

五、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1.为什么要食用烹调油

2.烹调油的营养特点

3.每天烹调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g或30g

4.每天25g或30g烹调油能做出美味佳肴吗

5.远离反式脂肪酸

6.油炸食品不宜多吃

7.我们为什么要吃盐

8.“成”中有危险

9.一天吃多少食盐合适

10.如何减少食盐摄入量

【参考资料】

六、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1.健康体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2.能量平衡怎样影响体重

3.体重异常有什么危害

4.目前我国居民体重情况和参加运动锻炼的现状,

5.怎样理解食不过量,成年人每日大约应该吃多少

6.胖子是一口口吃出来的

7.什么叫身体活动

8.运动对健康的有益作用

9.健康成年人的适宜身体活动量是多少

10.如何掌握适宜的运动强度

11.坚持锻炼才能持久受益,也使运动更加安全

12.锻炼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3.运动时应该注意的安全事项

14.控制体重应当减少能量摄入和增加身体活动并重

【参考资料】

七、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

1.合理分配三餐的时间和食物量

2.应天天吃早餐并保证营养充足

3.午餐要吃好

4.晚餐要适量

5.不暴饮暴食

6.在外就餐的注意事项

7.选择和营造愉快的就餐环境

8.合理选择零食

9.坚果好吃但不宜过量

10.吃零食注意口腔健康

【参考资料】

八、每天足量饮水,合理选择饮料

1.水是生命之源

2.饮水不足或过多的危害

3.人体水的来源和排出

4.建议的饮水量

5.饮水的时间和方式

6.饮用水的分类和要求

7.不宜饮用生水、蒸锅水

8.饮茶与健康

9.合理选择饮料

10.饮用饮料注意口腔卫生

【参考资料】

九、如饮酒应限量

1.哪些人不应饮酒

2.不同酒的酒精含量

3.酒精饮料可提供能量,但营养素的含量很少

4.目前我国居民饮酒状况

5.过量饮酒的危害

6.限量饮酒,享受生活

【参考资料】

十、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1.为什么要求吃新鲜食物

2.选择食物为什么要注意卫生

3.把好第一关:

采购新鲜卫生的食物

4.注意鉴别食物新鲜度

5.可以品尝但不宜多吃的食物:

熏制、腌制、酱制食品

6.怎样合理储藏食物

7.哪些措施能降低食物污染

8.烹调加工食物时有哪些卫生要求

9.常见的有毒动植物食物及其中毒预防措施

【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

一般人群膳食指南适用于6岁以上人群,根据该人群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要,结合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特点,制定了10个条目,以期达到平衡膳食,合理营养,保证健康的目的。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

【提要】人类的食物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

除母乳对0月~6月龄婴儿外。

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素。

平衡膳食必须由多种食物组成,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因而提倡人们广泛食用多种食物。

食物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

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

第三类为豆类和坚果。

包括大豆、其它干豆类及花生、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

第四类为蔬菜、水果和菌藻类,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C、胡萝卜素、维生素K及有益健康的植物化学物质。

第五类为纯能量食物,包括动植物油、淀粉、食用糖和酒类,主要提供能量。

动植物油还可提供维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源食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们倾向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脂。

根据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果。

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

这类膳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

坚持谷类为主。

就是为了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

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

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一般成年人每天摄入250g~400g为宜。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谷类食物。

每天最好能吃50g~100g。

稻米、小麦不要研磨得太精,否则谷类表层所含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会流失到糠麸之中。

【说明】

1.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和食物成分有哪些

目前已证实人类必需的营养素多达40余种,这些营养素必须通过食物摄入来满足人体需要。

其中蛋白质、脂类和碳水化合物不仅是构成机体的成分。

还可以提供能量。

在人体必需的矿物质中,有钙、磷、钠、钾、镁、氯、硫等必需常量元素和铁、碘、锌、硒、铜、铬、钼、钴等微量元素。

维生素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是脂溶性维生素。

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泛酸、叶酸、烟酸、胆碱和生物素是水溶性维生素。

除了这些营养素外,水也是人体必需的。

另外,还有膳食纤维及其它植物化学物等膳食成分对维持健康也是必要的(见表1)。

2.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于平衡

人类需要多种多样的食物,各种各样的食物各有其营养优势,食物没有好坏之分,但如何选择食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搭配膳食却存在着合理与否的问题。

在这里,量的概念十分重要。

比如说肥肉,其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还含有胆固醇,对于能量不足或者能量需要较大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提供能量的食物,但对于已能量过剩的人来说是不应选择的食物。

正是因为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而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又各不相同(多的每天需要数百克,少的每日仅是几微克)并且每种天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各有不同,所以必须由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组成平衡膳食,即从食物中获取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应能满足人体的需要而又不过量,使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比例适宜。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就是将五大类食物合理搭配,构成符合我国居民营养需要的平衡膳食模式。

3.食物多样化才能摄入更多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

在众多植物性食物中。

除了含有已明确为营养素的成分外,还有许多其它成分,其中一些已被发现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在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中发挥有益作用,这些成分通称为植物化学物质。

实验证明,十字花科植物含有的异硫氰酸盐,可以抑制由多种致癌物诱发的癌症。

流行病学调查也发现,经常食用西兰花、卷心菜等十字花科植物的居民,胃癌、食管癌及肺癌的发病率低。

几乎所有植物性食物都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大量研究表明黄酮类化合物有抗氧化、抗过敏、消炎等作用,有利于高血压等慢性病的预防。

随着科学的发展,新植物化学物质和新的生物活性还将不断被发现,因此只有摄取多样化的膳食,才能获得更多对健康有益的植物化学物质。

4.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本保证

谷类食物中碳水化合物一般占重量的75%~80%,蛋白质含量是8%~10%,脂肪含量1%左右,还含有矿物质、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谷类食物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传统膳食的主体,事实上谷类食物是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便宜的能源。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表明,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可以避免欧美等发达国家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膳食模式的缺陷,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

提示:

WHO推荐的适宜膳食能量构成是:

来自碳水化合物的能量为55%~65%,来自脂肪的能量为20%~30%,来自蛋白质的能量为11%~15%。

提倡谷类为主,即强调膳食中谷类食物应是提供能量的主要来源,应达到一半以上,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模式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及含脂肪较高的动物性食物,有利于预防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谷类食物中的能量有80%~90%来自碳水化合物,因此,只有膳食中谷类食物提供能量的比例达到总能量的50%~60%,再加上其它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才能达到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适宜比例。

要坚持谷类为主,应保持每天膳食中有适量的谷类食物。

一般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g~400g。

5.粗细搭配有利于合理摄取营养素

粗细搭配含有两层意思:

一是要适当多吃一些传统上的粗粮,即相对于大米、白面这些细粮以外的谷类及杂豆,包括小米、高粱、玉米、荞麦、燕麦、薏米、红小豆、绿豆、芸豆等:

二是针对目前谷类消费的主体是加工精度高的精米白面.要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

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其加工品的合理搭配。

可以提高其营养价值。

如谷类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低。

是其限制性氨基酸:

豆类蛋白质中富含赖氨酸。

但蛋氨酸含量较低,是其限制性氨基酸。

若将谷类和豆类食物合用,他们各自的限制性氨基酸正好互补,从而大大提高了其蛋白质的生理功效。

相对于大米白面,其它粗粮中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要高得多。

粮食在经过加工后,往往会损失一些营养素,特别是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而这些营养素和膳食成分也正是人体容易缺乏的。

以精白面为例,它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只有标准粉的1/3。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适当多吃粗粮有利于避免肥胖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

与细粮相比,粗粮更有利于防止高血糖。

如将葡萄糖的血糖指数定为100,富强粉馒头为88.1,精米饭为83.2,小米为71,糙米饭为70,玉米粉为68,大麦粉

为66,粗麦粉为65,荞麦为54,燕麦为55。

在主食摄入量一定的前提下,每天食用85g的全谷食品能减少若干慢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可以帮助控制体重。

因此建议每天最好能吃50g以上的粗粮。

提示:

限制性氨基酸:

食物蛋白质中一种或几种必需氨基酸含量相对较低,导致其它氨基酸在体内不能被充分利用而使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

这些含量较低的氨基酸称为限制性氨基酸。

6.怎样正确理解血糖生成指数

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后经过消化分解成单糖。

而后进入血液循环,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由于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速度不同,吸收程度不一致,葡萄糖进入血液速度有快有慢,数量有多有少,因此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人体血糖水平影响也不同。

专家提出用“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概念来衡量某种食物或膳食组成对血糖浓度影响的程度。

一般而言,食物血糖生成指数大于70为高GI食物,小于55为低GI食物,55—70为中GI食物。

豆类、乳类、蔬菜是低GI食物,而馒头、米饭是高GI食物。

谷类、薯类、水果常因品种和加工方式不同特别是其中的膳食纤维的含量发生变化,而引起其GI的变化。

最初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适用于糖尿病患者选择富含碳水化合物类食物的参考依据,现也广泛用于肥胖者和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膳食管理以及健康人群的营养教育中。

7.关于谷类食物的营养误区

误区1:

大米、面粉越白越好

稻米和小麦研磨程度高所产生的大米和面粉比研磨程度低的要白一些。

吃起来口感要好一些,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粮食供应不十分充足,大米和面粉限量供应时,人们称之为“细粮”。

其实当时的细粮,加工精度也不高,主要是“九二”米、“八一”面,即100斤糙米出92斤精米,100斤小麦出81斤面粉,统称为“标准米面”。

当前粮食供应充足,加工精度高的大米、面粉可满足人们的喜好。

但从营养学角度讲,大米面粉并不是越白越好。

谷粒由外向里可分为谷皮、糊粉层、谷胚和胚乳四个部分,其营养成分不尽相同。

最外层的谷皮由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组成,其中还含有矿物质;糊粉层紧靠着谷皮,含有蛋白质和B族维生素;谷胚是谷粒发芽的地方,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而且还有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矿物质;胚乳是谷粒的中心部分.主要成分是淀粉和少量蛋白质。

因此,糙米和全麦粉营养价值比较高。

如果加工过细,谷粒的糊粉层和谷皮被去掉太多,甚至全部被去掉,成为常说的精米精面,就损失了大量营养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农村地区,食物种类比较少时,更应避免吃加工过精的大米白面,以免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尤其是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脚气病”。

误区2:

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发胖

近年来,很多人认为富含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如米饭、面制品、马铃薯等会使人发胖,这是不正确的。

造成肥胖的真正原因是能量过剩。

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这三类产能营养素中,脂肪比碳水化合物更容易造成能量过剩。

1g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在体内可产生约17kJ(4kcall)能量,而lg脂肪则能产生约38kJ(9kcall)能量,也就是说同等重量的脂肪约是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的2.2倍。

另外相对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富含脂肪的食物口感好,刺激人的食欲,使人容易摄入更多的能量。

动物实验表明,低脂膳食摄入很难造出肥胖的动物模型。

从不限制进食的人群研究也发现.当提供高脂肪食物时.受试者需要摄入较多的能量才能满足他们食欲的要求;而提供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食物时.则摄入较少能量就能使食欲满足。

因此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

如米面制品,不容易造成能量过剩使人发胖。

误区3:

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米饭和面食含碳水化合物较多,摄入后可变成葡萄糖进入血液循环并生成能量。

很多人为了减少高血糖带来的危害,往往想到去限制主食的摄入量。

特别是美国阿特金斯教授提出低碳水化合物可快速减肥.就流行一种不含高碳水化合物的减肥膳食“理论”。

另外,有一些女性为了追求身材苗条,也很少吃或几乎不吃主食。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在体内释放能量较快,是红细胞唯一可利用的能量,也是神经系统、心脏和肌肉活动的主要能源,对构成机体组织、维持神经系统和心脏的.正常功能、增强耐力、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重要意义。

正常人合理膳食的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比例应达到55%~65%。

过去医生给糖尿病患者推荐的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仅占总能量的20%,使患者长期处于半饥饿状态,这对病情控制不利。

随着科学研究的深入,现在已改变了这种观点,对糖尿病患者逐步放宽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目前在碳水化合物含量相同的情况下,更强调选择GI低的食物。

前些年在美国流行阿特金斯低碳水化合物的减肥膳食,在起初阶段就可快速减轻体重的原因是加快了体内水分的流失,其后这种膳食减少体内脂肪的作用与其他低能量膳食没有差别。

这种减肥膳食有更明显的副作用。

可导致口臭,容易腹泻、疲劳和肌肉痉挛,更重要的是增加了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使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并发症。

许多人认为碳水化合物是血糖的唯一来源,不了解蛋白质、脂肪等非糖物质在体内经糖异生途径也可转变为血糖,所以他们严格限制主食,并大量食用高蛋白质及高脂肪的食物,盲目鼓励吃动物性食物。

这种做法只注意到即时血糖效应,而忽略了总能量、脂肪摄入量增加的长期危害。

因此,将这个备受争议的减肥膳食模式盲目用于正常人,是不正确的,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

无论是碳水化合物还是蛋白质和脂肪,摄入过多,都会变成脂肪在体内储存。

食物碳水化合物的能量在体内更易被利用,食物脂肪更易转变为脂肪储存。

近年来我国肥胖和糖尿病发病率明显上升,最主要的原因是由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并不是粮食吃得多,而是其他食物特别是动物性食物和油脂吃得太多了。

近20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主食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2002年城乡居民谷类食物比1982年和1992年分别下降21%和10%。

而肥胖和糖尿病发病最高的大城市居民谷类食物摄入量最少。

提供能量只占总能量的41%。

因此简单地将我国糖尿病和肥胖患者增多归因于粮食吃得多了是不正确的。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提要】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膳食重要特点之一。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多、能量低。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近年来各国膳食指南都强调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种类和数量。

推荐我国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g~500g,最好深色蔬菜约占一半,水果200g~400g,并注意增加薯类的摄入。

【说明】

1.蔬菜的营养特点

蔬菜含水分多,能量低,富含植物化学物质,是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