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5237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49 大小:40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4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docx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整理版

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教案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一)------原子结构

1、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中的最小粒子

3、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原子结构

1、原子核的构成

原子是由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而核外电子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1个电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中子不带电;1个质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2、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的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加起来,所得的数值,叫质量数。

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近似原子量

【讲解】在化学上,我们用符号AZX来表示一个质量数为A、质子数为Z的具体的X原子,如126C表示质量数为12,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的碳原子

质子Z个

原子核

中子(A-Z)个

Z个

核外电子

原子

X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离子是阳离子,带正电荷。

当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该离子是阴离子,带负电荷

3、阳离子aWm+: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a-m

阴离子bYn-:

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b+n

二.核素、同位素

同种元素原子的原子核中,中子数不一定相同,如H的原子有以下三种

氢元素原子核

原子名称

元素符号

(AZX)

质子数(Z)

中子数(N)

1

0

11H

1

1

21H

1

2

31H

1、定义

核素:

人们把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称为核素。

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

2、同位素的特点

①化学性质几乎完全相同

②天然存在的某种元素,不论是游离态还是化合态,其各种同位素所占的原子个数百分比(即丰度)一般是不变的。

课题: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

(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7个横行,18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一个横行称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称作一族。

1、周期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已知碳元素、镁元素和溴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它们分别位于第几周期?

为什么?

碳有两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镁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溴有四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

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

类别

周期序数

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

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不完全周期

7

Fr—112号

26

7

元素周期表上列出来的元素共有112种,而事实上现在发现的元素还有:

114号、116号、118号元素。

2、族

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的族,叫做主族;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叫做副族。

零族元素均为稀有气体元素。

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不活泼,在通常状况下难以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把它们的化合价看作为零,因而叫做零族。

第Ⅷ族有几个纵行?

(3个)

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或:

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已知某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判断其位于第几周期,第几族?

X位于第四周期、第一主族;Y位于第五周期、第七主族。

能判断它们分别是什么元素吗?

可对照元素周期表。

X为钾元素,Y为碘元素。

课题: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三)元素周期表与碱金属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一、碱金属元素

1、在结构上的相似性与递变性

相同点:

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为1。

不同点:

核电荷数从Li到Cs逐渐增多,电子层数依次增多,从2层增大到6层。

【结论】最外层都有1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2、化学性质

(1)、碱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碱金属

与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加热)

(白色、氧化锂)

(淡黄色、过氧化钠)

(橙黄色,超氧化钾)

相似性:

碱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

递变性:

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钾与氧气反应生成比过氧化物更为复杂的氧化物(超氧化物)

(2)、碱金属与水反应

钠与钾都能与氧气、水发生反应,但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不同点:

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与水反应

现象

方程式

Na

在书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声音

K

剧烈燃烧、轻微爆炸

Rb

更猛烈、燃烧、爆炸

相同点:

碱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氢氧化物和氢气。

不同点:

周期表中碱金属从上往下,与水的反应越来越剧烈。

【总结】随着荷电荷数的增加,电子层数逐渐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能力逐渐减小,最外层电子易失去,表现在参加化学反应时越来越剧烈,金属性增强。

(3)、碱金属元素在化学性质上的规律:

相似性:

均能与氧气、与水反应,表现出金属性(还原性);

递变性:

与氧气、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有所不同;在同一族中,自上而下反应的剧烈程度逐渐增大;

3、碱金属的物理性质

碱金属的主要物理性质

碱金属单质

颜色和状态

密度(g/cm-3)

熔点(。

C)

沸点(。

C)

原子半径(nm)

Li

银白色,柔软

0.534

180.5

1347

0.152

Na

银白色,柔软

0.97

97.81

882.9

0.186

K

银白色,柔软

0.86

63.65

774

0.227

Rb

银白色,柔软

1.532

38.89

668

0.278

Cs

银白色,柔软

1.879

28.40

678.4

0.265

【总结】随核电荷数增加,密度逐渐增大(K除外),熔沸点逐渐降低。

元素

符号

色、态

硬度

密度

熔点

沸点

Li

均为

 

Na

银白

K

银白

Rb

银白

Cs

略带金黄

【归纳】结论:

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

金属性强弱的比较依据:

4、金属性强弱比较方法

(1)、根据金属单质与水或者与酸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程度。

置换出氢越容易,则金属性越强。

(2)、根据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强弱。

碱性越强,则金属性越强。

(3)、可以根据对应阳离子的氧化性强弱判断。

金属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则金属性越强。

结论:

同一主族的金属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随着金属元素核电荷数的增大,单质的金属性(还原性)逐渐增强。

课题: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四)卤族元素

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二、卤族元素

卤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1、结构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1)在结构上:

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化学性质相似;

(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的电子层数递增,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引力逐渐减弱,得电子的能力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资料卡片

卤素单质

颜色和状态(常态)

密 度

沸点℃

溶点℃

溶解度(100g水中)

F2

淡黄绿色气体

1.69g/l(15℃)

-188.1

-219.6

反应

Cl2

黄绿色气体

3.214g/l(0℃)

-34.6

-101

226cm3

Br2

深红棕色液体

3.119g/cm3(20℃)

58.78

-7.2

4.17g

I2

紫黑色固体

4.93g/cm3

184.4

113.5

0.029g

【归纳】相似性:

都是双原子分子,有颜色,不易溶于水(氟除外),易溶于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萃取原理)。

递变性:

从氟到碘,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密度依次增大,熔点、沸点依次升高。

2、物理性质的变化规律(随原子序数的递增)

颜色:

浅黄绿色~黄绿色~深红棕色~紫黑色颜色逐渐加深

状态:

气态~液态~固态

熔沸点:

逐渐升高

密度:

逐渐增大

溶解性:

逐渐减小

3、卤族元素的化学性质

(1)卤素单质与H2的反应

名称

反应条件

方程式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F2

冷暗处爆炸

H2+F2====2HF

HF很稳定

Cl2

光照

H2+Cl2=====2HCl

HCl稳定

Br2

高温

500℃

H2+Br2======2HBr

HBr较不稳定

I2

高温、持续加热

H2+I2

2HBr

HI很不稳定

【归纳】卤素单质与氢气反应

、卤素单质与H2反应的剧烈程度:

F2>Cl2>Br2>I2

、生成氢化物的稳定性:

逐渐减弱.即氢化物稳定性次序为:

HF>HCl>HBr>HI

、反应通式:

X2+H2===2HX

【结论】卤素与H2、H2O、碱的反应,从氟到碘越来越不剧烈,条件越来越苛刻,再次证明了从结构上的递变有结构决定性质。

(2)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

NaBr溶液

滴加氯水

上层:

无色

下层:

橙红色

滴加CCl4

【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橙黄色

【结论】:

氯可以把溴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NaBr+Cl2=2NaCl+Br2

KI

溶液

滴加CCl4

上层:

无色

下层:

紫红色

滴加氯水

【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结论】:

氯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kI+Cl2=2kCl+I2

KI

溶液

滴加CCl4

上层:

无色

下层:

紫红色

滴加溴水

【实验步骤】

溶液由无色变成棕黄色

【结论】溴可以把碘从其化合物中置换出来

2kI+Br2=2kBr+I2

(3)随核电荷数的增加,卤素单质氧化性强弱顺序:

F2Cl2Br2I2

氧化性逐渐减弱

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4)非金属性强弱判断依据:

1、非金属元素单质与H2化合的难易程度,化合越容易,非金属性也越强。

2、形成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元素的非金属性也越强。

3、最高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酸性越强,对于非金属元素性也越强。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一)

一、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通常,能量高的电子在离核较远的区域运动,能量低的电子在离核较近的区域运动。

这就相当于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离引力中心越近,能量越低;越远,能量越高。

1、电子层的划分

电子层(n)1、2、3、4、5、6、7

电子层符号K、L、M、N、O、P、Q

离核距离近远

能量高低低高

核电荷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各层电子数

K

L

M

1

H

1

2

He

2

3

Li

2

1

4

Be

2

2

5

B

2

3

6

C

2

4

7

N

2

5

8

O

2

6

9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