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1927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docx

42词语使用问题实词虚词

 四、词语问题3

 

三、词语应试技术

  词语是构成言语、文章的基本材料,正确地使用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词语包括一般实词、虚词和成语。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

(1)正确理解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

(2)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

其中不仅有词语使用是否正确的问题,还有是否使用得好的问题。

   教材试题表明,在“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考点中,近义词的运用、成语的运用是必考点,虚词的运也是必考点。

   

 正确使用实词

   一、了解一般实词的特点。

见本节词语问题1、2词类表及词类问题

   二、把握命题趋势

  

   (2002年春季高考题)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D )

   八股文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封建时代用于科举考试。

它必须“代圣人立言”,在形式上也必须遵守一些死板的 。

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止科举考试制度,八股文随之失去它的实际效用;新文化运动兴起时,它作为封建旧文化的象征之一,受到严厉 ;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成了无人肯说的 话题。

   A、限定 抨击 生僻 B、限制 批评 生僻

   C、限制 批评 冷僻 D、限定 抨击 冷僻

   解析:

“限定”是指在数量、范围等方面的规定,而“限制”或指规定范围,不许超过、约束等动词性短语,或专指一种规定的范围,从语境上看“八股文”既涉及范围,也涉及数量的规定,所以应用“限定”。

“抨击”是指用评论来攻击(某人或某种言论、行动),结合语境,新文化运动对八股文的批评形式更应用“抨击”,而“批评”指对缺点和错误提出意见,较为泛泛。

“冷僻”和“生僻”都指“不常见的”,前者偏重于“名称、典故、书籍”等,后者更重于词语、文字,结合语境,“八股文”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存在,绝不能仅仅理解为简单的字词了。

应选D。

   (2002年全国高考第3题)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过错(过失、错误) 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过瘾(满足癖好) 闻过则喜(听到以后就感到高兴)

   B、道义(道德、正义) 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并传说)

   道歉(表示歉意) 能说会道(善于言辞、很会说话)

   C、工会(职工团体) 适逢其会(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

   会谈(多人商谈) 心领神会(不用明说就已经领悟)

   D、张望(向远处看) 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张榜(贴出文告) 虚张声势(假装、夸大自己的气势)

   高考试题大多选取近义词来考查。

近义词又大多具有相同语素,因此,两词的相异语素就成了辨析的关键点。

辨析近义词可以从词义、色彩、功能三方面着手。

仔细分辨其词义在大小、轻重、褒贬、表达的侧重点等差异;分辨其在使用的对象、范围以及上下文的照应、搭配上的差异。

   三、“正确使用实词”考点应试技巧。

   1、要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2、认读近义词,学会辨析。

   近义词的辨析一般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辨析:

   ①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的不同,如:

年华——年岁 年代——年月 风俗——风尚 

   书籍——书 河流——河 局面——场面 时代——时期 边疆——边境 这些词中都有相同的语素,横线左边的词义范围比右边所指的要大。

   ②词的感情色彩不同。

色彩是指词义附带的某种倾向、情调。

有的表现为感情上的,叫感情色彩;有的表现为使用场合的不同,叫语体色彩。

如:

成果——后果 节俭——吝啬

   维护——庇护 聪明——狡猾 横线左边的词是积极的,含褒义;右边的词是消极的,含贬义。

当然,也有的词属于中性,无褒贬之分。

如:

果断——决断——武断。

   词除褒贬义之外,还有庄重和诙谐、谦敬和讽刺、委婉和直露以及文、白,雅、俗等色彩,虽然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各适用于不同场合。

如:

陵墓——坟 富态——胖

   马铃薯——土豆 苍穹——天空 默诵——嘟囔 头部——脑袋

   ③词义的轻重不同。

一组词的意义基本相同,但是有的适用于重要的、较大的事物,有的适用于一般的事物,有的表示的程度深、性质重,有的程度浅、性质轻。

如:

   处罚——批评 请求——恳求 批评——批判 研究——探讨 蔑视——轻视

   制止——阻止 绝望——失望

   ④词语的习惯搭配不同。

在语言实践中,词和词组的搭配有一定的限度,不能任意组合。

如:

发扬——优点、作风、传统、精神、民主

   发挥——作用、威力、积极性、创造性

   改进——工作、方法、技术

   改善——生活、关系、条件

   侵犯——主权、利益、领海、人权

   侵占——土地、财产、领土、公款

   履行——诺言、合同、手续、条约

   执行——命令、任务、路线、政策

   ⑤词性和句法功能的不同。

如:

阻碍(动词) 封建剥削阻碍生产发展。

 阻碍(名词) 排除一切阻碍。

 强大(形容词) 强大的动力来自崇高的理想。

 壮大(动词) 人多可以壮大声势。

深刻(形容词) 他分析得很深刻。

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深入(动词) 党的政策深入人心。

深入(形容词) 必须深入批判反动理论。

   3、根据语境,仔细辨别。

   强化语境意识。

比如:

“深”在“夜深人静”中是“时间晚”的意思,在“深深的海洋”中是“离地平面距离大”的意思,“深红色的外衣”中是“颜色浓重”的意思,在“情意深长”中是“厚重”的意思,在“内容深奥”中是“不易懂,难度大”的意思。

可见语境对词义的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坚持做到“三审视”:

   

(1)审视句意对句中词语要求的义项是什么,两者是否一致。

   

(2)审视词语的感情色彩与所处的语境色彩是否相融,能否变通。

   (3)审视词语使用的适用对象、范围与句意表达的对象、范围是否吻合。

  

   四、引导学生熟记“易混词辨析”

   五、强化训练

    完成复习用书上的训练题。

   

   在备考中,重点要做到三方面的落实:

一是落实词义的认读,严格区别差异;二是强化语境意识,坚持“词不离句”的原则;三是重视积累,强化训练。

   

   正确使用虚词

   一、导入

   虚词的运用在属于必考题。

   二、了解虚词的分类及其特点

   (见本节1、2)

   三、把握命题趋势

  

   (1999年全国高考卷第2题)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B )

   A、他拿起望远镜看了一阵,想了一会儿,接着在地图飞快地画了一些符号,然后用望远镜仔细地再看了一阵。

   B、“五四”时期现代诗人心目中“理想的完美的中国”,在国家观念上尽管包括了但又“超越了社稷和民族”。

   C、在就业工作是就业工作的一部分,虽然作为重点应当侧重抓,但它毕竟不能脱离整体而单独得以解决。

   D、贪图小利的人往往只看到自己的小圈子,打自己的小算盘,进而忽视了集体和国家的利益。

   解析:

“尽管”是一个连词,它有表示让步的意思,后面可用表转折的“但”一类的词与它相呼应。

“再”是个副词,它表示一个动作或一种状态的重复或继续,但它多用于指未实现或经常性的动作,对于已经实现的动作只能用“又”。

“得以”是个助动词,有能够、可以的意思,它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也不用于否定式。

“进而”是个连词,用于连接分句,后面的一个分句往往是表示在前一个分句行动基础上采取的进一步的行动。

D句中“进而”后面的分句“副食集体和国家利益”只是前面分句的结果,而不是在前一分句行动的基础上的进一步行动。

   (2000年全国高考卷第2题)下列各句方括号中,必须加“的”字的一组是( )

   ⑴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当地经济[ ]的发展,国家将在西部地区新建十大工程。

   ⑵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一共发现28颗行星,它们[ ]存在是通过间接渠道推断出来的。

   ⑶风险投资的注入可以使你[ ]钱袋立即充盈,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

   ⑷他有“乒坛黑马”之称,具备直拍选手快、灵、狠的特点,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

   A、⑴⑵ B、⑵⑷ C、⑶⑷ D、⑴⑶

   解析:

“的”是助词,用在定语的后面,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的关系,常见的是一般修饰关系和领属关系。

本题要求考生找出“必须加‘的’字的一组”句子,应该比较容易回答的,关键是看考生有没有相应的语感。

⑴句“加快当地经济[ ]的发展”作介词“为了”的宾语,“的”字可加可不加,因为上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也没有用到“的”字,所以这一句不加“的”字,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这样A、D两项就可以被排除。

⑵句中“它们”作“存在”的定语,表领属关系。

“它们”指代上文的“28颗行星”,“存在”前必须加“的”字,才能作下文“是……的”的主语,这样,C项中没有⑵,又可以被排除。

⑶句“你[ ]钱袋立即充盈”作动词“使”的宾语,不能加“的”字,因为下文“有实力去市场上拼抢厮杀”、“谋求新的发展”的隐含主语仍是“你”,而不是“你的钱袋”,如果加了“的”字,表意反而不明确了。

⑷句中“是欧亚高手取胜[ ]最大障碍”则必须加“的”字,因为“是”的宾语是“障碍”,“欧亚高手取胜”是主谓短语作“障碍”的定语,不加“的”字,表意就不明确了。

与1999年相比,本题的难度有所降低,考查的内容更切实用,所选材料也较有现实意义。

   (2002年全国高考卷第5题)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C)

   ⑴中美关系 动荡,不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

   ⑵你比他只是 差一点,其实两人不相上下。

   ⑶这几天我 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电子邮件。

   A、一再 多少 往往 B、再三 多少 常常

   C、一再 稍微 常常 D、再三 稍微 往往

   从试题看,对虚词使用的考查主要涉及到副词、助词、介词和连词等。

解题时思考的角度有以下几种:

   1、是否合乎使用习惯

   如:

上面所举2000年考题的例子,用不用“的”字,就涉及到短语的习惯组合。

又如1999年涉及到“得以”,它是个助动词,一般不能单独回答问题,不能用于否定式。

   2、是否有细微的语义差别

   如:

1999年涉及到“再”字,它是个副词,多属于没有实现的动作,句中是已实现的动作,应该用“又”字。

   3、词义是否合乎语境

   如:

2000年春季高考涉及到“至少”,它是个副词,表示最小的限度,而句中“至少五万元以上”,就不合适。

   4、用词是否合乎语义

   如:

1999年涉及到“尽管”,它是个连词,表示让步,和后面的“但是”搭配,就是用得正确的。

   四、看教材

   看的时候要不厌其细微,认真思考,弄清这些虚词的作用,和一些形近、作用相近、词性相同的虚词的用法。

这里主要有“易混虚词辨析”、“副词的八种类型”“介词的九大功能”、“常用关联词语”和“关于助词的四种情况”。

  

   在这一节复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备考方法,即:

学习和运用虚词,需要做到四点:

一是理解并掌握虚词的语法特点,二是在具体的语境中掌握虚词的用法,三是增加阅读量,培养语感,积极发掘规范使用虚词的潜意识,四是在写作中提高虚词的使用能力。

   在虚词使用硬是中,不论哪种考查形式出现,做题时都应根据不同的虚词,采取相应的对策(具体内容见复习用书)。

   

正确使用成语

   一、导入:

   成语运用题属必考题。

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

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至于考查的成语的生疏度是有所控制的:

既非十分生僻,又非过于浅显。

选项设置的语境,大多是经过强调的语境。

试卷,除了以正确使用成语的考查为主要题型外,汉字的字形、字音的考查也常常以成语为载体。

   二、考点应试技术:

   成语的复习,一是要注意积累的“量”,二是要注意在使用过程中的“质”。

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1、高度重视积累。

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现代汉语词表”中的成语,要做到读得准确,写得无误,用得自如。

其次,把平时学习和复习中用错的成语进行梳理归纳,每隔一段时间分批分类复习一次,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加以巩固。

再次,要注意收集成语,注意积累报刊及其它读物中一些正确使用成语的例句或成语使用不规范的病句。

   2、确切掌握意义。

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

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

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于对成语的理解。

成语主要来自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名句和口头俗语。

比如:

汗牛充栋、望洋兴叹、目无全牛、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刎颈之交、破釜沉舟、狡兔三窟、青出于蓝、登堂入室、屡试不爽、一衣带水、东施效颦、请君入瓮等成语,如果不追其本源,简单的照现代意义去理解,就会弄错成语的含义,以致误用成语。

   3、仔细辨析差异。

不同的成语,感情色彩和适用范围常常不同,不理解这一点,就会导致成语运用不当。

像良莠不齐、巧夺天工、凤毛麟角、耳濡目染、萍水相逢、老气横秋、脍炙人口等,使用时就必须弄清它们的范围。

像始作俑者、趋之若骛、耿耿于怀、乐不思蜀、不可理喻、无所作为、大放厥词、罄竹难书、弹冠相庆等,运用时就必须辨明它们的感情色彩。

   辨析成语时,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

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例如:

“风流云散”与“烟消云散”是对象的不同;“妄自菲薄”与“自暴自弃”是程度上的差别;“侃侃而谈”与“夸夸其谈”是褒贬的不同;“洞若观火”与“了如指掌”是侧重点的不同;“手无寸铁”与“赤手空拳”是范围的不同。

   类似的还有,供辨析。

包罗万象—应有尽有

遍体鳞伤—体无完肤

病入膏肓—不可救药

不动声色—无动于衷

不共戴天—势不两立

不谋而合—不约而同

不由自主—情不自禁

趁火打劫—浑水摸鱼

称心如意—心满意足

重整旗鼓—卷土重来

当仁不让—义不容辞

道貌岸然—一本正经

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独树一帜—标新立异

耳闻目睹—耳濡目染

功亏一篑—前功尽弃

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固若金汤—坚如磐石

海市蜃楼—空中楼阁

和衷共济—同心协力

囫囵吞枣—生吞活剥

   4、巧扣语境选用。

使用成语,就表明成语是处在一种“动态”之中的。

巧扣语境,就是要对上下文的内容有清楚的理解,只有理解上下文的内容,才会知道所用成语的语境意义是什么。

可以说准确地把握了上下文,死死扣住语境,巧妙地联系语境,也就找到了解答成语运用题的钥匙。

   三、考点应试技巧

   现代汉语中的成语可谓浩如烟海,这么多的成语,如何掌握呢?

很明显,要掌握每一个成语,是绝对不现实的。

虽然命题点往往落在成语使用不当的四个方面:

对象搞错、望文生义、语境不合、褒贬失当。

但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掌握成语,这或许会使我们对正确使用成语的理解上升到一个理性认识的阶段。

   1、要分辨成语的语义。

   有一些大家不常见的成语,这时切忌望文生义,很多的时候,字面的意思与它本来的意思是大不相同的。

如果按字面的意思来理解就会出错。

   例如:

成都五牛队俱乐部一二三线球队请的主教练及外援都是清一色的德国人,其雄厚财力令其它甲B球队望其项背。

(1998年高考题)

   “望其项背”意思是“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这里误解了词义,使用也不恰当。

类似的成语还有:

 “万人空巷”(1997年)是指人们都聚集在一起,致使巷子都空了。

“炙手可热”(1999年)意思是手一接近便感到热,用来比喻权势气焰之盛的,多含贬义。

“首当其冲”(2000年春季)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

   2、要辨明成语的细微差异。

 

  汉语中的同义词极其丰富,同义成语也比比皆是,因而在运用时,我们要注意同义成语的辨析工作,通过辨明其细微差异,达到准确贴切运用的目的。

   例如:

这次选举,本来他是最有希望的,但由于他近来的所作所为不孚众望,结果落选了。

(1997年全国高考题)

   “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仅一字之差,但就是这一字之差,其语义迥乎不同。

“不孚众望”中的“孚”是“信服”的意思,整个成语的意思是“不能使大家信服”;“不负众望”意为“不辜负大家的期望”,可见句中的成语“不孚众望”运用是恰当的。

类似的成语还有:

“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目不暇接”“美不胜收”(1996年),“耸人听闻”“骇人听闻”(1998年),等等。

   3、要区分成语语义的范围。

   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由于分不清范围的大小。

   例如:

 这次汇报演出,反映了我国文艺舞台百花齐放,姹紫嫣红的繁荣景象。

   “姹紫嫣红”只用来形容花,而不能修饰“我国文艺舞台出现的繁荣景象”,上句显然超出该词的使用范围,因而误用。

该句应用“万紫千红”,其不但可用来形容花木,还可用来形容人、文章,或比喻景象繁荣昌盛,事物丰富多彩。

   4、要注意成语语义与句子有些词语意义重复。

   这种类型的误用主要表现在句子中已含有该成语的部分意思的词语,造成整个句子叠床架屋的毛病,如不加细辨,就会发生误判。

   例如:

 看到他这种滑稽的表情,坐在身旁的一名外国记者忍俊不禁扑哧一声笑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的意思,而句中“扑哧一声笑起来”与“忍俊”的意思一样,因而造成重复,可删去“扑哧一声笑起来”,句子才简明。

   5、要明确成语的本来意义。

 

   不少成语的词义后来都被引申了,但它的本义偶尔还会出现,当一个成语重新回到本义时,我们不能轻易认为它用错了。

   例如:

 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极为丰富的想象力。

(1995年高考题) 

   “非非”,佛家语,指一般人认识所达不到的境界。

现比喻脱离实际,幻想不能实现的事情,含贬义。

在此句中,使用的是本义,更有利于表现古埃及人想象力的丰富。

类似的成语高考考过的还有:

“灯红酒绿”(1992年),“淋漓尽致”(2000年),,“指手画脚”“不三不四”(2001年春季),等等。

   6、、要重视成语所指的对象。

   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如果不了解它特定的适用对象,就会出现毛病。

   例如:

 本刊将洗心革面,继续提高稿件的编辑质量,决心向文学刊物的高层次、高水平攀登。

(2000年全国高考题)

   “洗心革面”比喻彻底悔改,指人的改过自新。

而不能用来形容刊物。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美轮美奂”(1999年)这一成语是用来形容高大华美的,而且一般多用于赞美新屋的。

“汗牛充栋”(形容书籍极多)、“左右逢源”(2000年)(一是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属褒义,另一是比喻处事圆滑,属贬义)。

“车水马龙”(2001年)(形容车马或车辆很多,来往不绝,非常热闹繁华)等等。

(病因:

望文生义、对象搞错)

   7、要辨别成语特定的方向性。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方向性”,如果在理解时忽视了这方面的内容,就会出现错误。

   例如:

判断下句中成语使用是否正确:

 

   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幕式上,李校长抛砖引玉的即兴发言,博得了全场一片掌声。

 

   “抛砖引玉”,谦词,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由解释可以看出这个成语的主语只能是第一人称,因此上句中的成语运用是错误的。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蓬荜生辉”(2001年)也是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自己题赠的字画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这个成语的使用对象一般是指自己的居所。

 

   8、要看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

   一个词语依据的某种语法关系,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规则,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词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有的本身就不能带宾语等等。

例如:

   如果对中国人民的严正声明和强烈抗议置之度外,一意孤行,必将自食其果。

   “置之度外”和“置之不理”“置若罔闻”词义相近,“置之度外”常常和介词“把”搭配,“置之不理”“置若罔闻”常常和介词“对”搭配,因此句中 “对”要改为“把”,“置之度外”要改为“置若罔闻”,才能是正确的。

这样的词还有:

“司空见惯”“耳濡目染”不能带宾语;“同心同德”“深思熟虑”不能作修饰语,等等。

   9、要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

 

   具体的语境往往有区别语义的功能,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忽视语境,否则就会用词不当。

例如:

   只要你设身处地,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你就不能不为我们子弟兵那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感动。

   “设身处地”的意思是“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地位或境遇中”,而句子的语境是要“到抗洪抢险第一线去”,不是设想,因此此处不能用“设身处地”,只能用“身临其境”才妥当。

   10、要分析成语的感情色彩。

   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如“无微不至”与“无所不至”,仅一字之差,感情色彩却截然不同,因此,我们在运用时,要因目的、场合、对象的不同而异,用于赞扬、夸奖的使用褒义成语,用于贬斥、批评的使用贬义成语。

否则,成语运用就不恰当了。

   例如:

 齐白石画展在美术馆开幕了,国画研究院的画家竟相观摩,艺术爱好者也趋之若骛。

(1997年高考题)

   这个句旨在突出“画家”,尤其是“艺术爱好者”观摩“齐白石画展”的热情,而句中却用“趋之若骛”(像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这个含贬义的成语来表示,运用不恰当是不言而喻的,可用“纷至沓来”。

高考考过这样的成语还有:

“无所不为”(1995年),“处心积虑”(1998年),“殚精竭虑”(1999年),“蠢蠢欲动”(2000年春季),等等。

   11、要注意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

   有些成语从意义上看符合句意,似乎没有错误,这时不妨从逻辑事理的角度来检查一下,成语误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例如: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1997年)

   查《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释“莘莘”为“形容众多”。

可见“莘莘学子”就是“众多的学子”。

既然是“众多的学子”何言“一个”?

删去“莘莘”,意思就通顺了。

高考考过的类似的成语还有:

“安步当车”(2001年)。

 

   12、要弄清成语的来源及其故事的内容。

   一般来说,成语的来源主要有五个方面,如,神话寓言,历史故事,诗文语句,口语俗语以及外来吸收等。

弄清这些成语的来源以及故事的内容,有利于更好地帮我们理解成语的内涵。

   例如:

 为了应付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

   这个句子本来要表达的意思是学生们学习的是支离破碎的东西。

但“目无全牛”能不能表达这种意思呢?

如果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以及它的具体内容,那么我们就很容易进行判断了。

 “目无全牛”出自《庄子·养生主》,讲的是庖丁解牛的技艺高超,牛在他的眼里已经不是完整的牛,而是由许多小的部分组成的。

这个成语形容技艺精湛纯熟。

看来,“目无全牛”在这里是用错了的。

 类似的成语高考高过的还有:

火中取栗(1998年)。

 

   

   

   容易误用的成语(补充)

   目无全牛—《庄子·养生主》中说,一个杀牛的人最初杀牛,眼睛看见的是全牛,三年后,技术纯熟了,动刀时只看到皮骨间隙,而看不到全牛。

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纯熟的地步。

本词容易误用为贬义。

   天花乱坠—指说得极为动听,多指夸大或不切实际。

本词只能用来形容说。

   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时侯天真无邪,在一起玩耍。

   不刊之论—刊:

删改,修订。

不可删改或修订的言论。

形容文章或言论的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