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7518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7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docx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案三鲁人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教案

第5课做自尊自爱的人

内容标准

2.3懂得自尊和知耻,理解自尊和尊重别人是获得尊重的前提,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2.4养成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体会自强不息的意义。

1.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提高心理承受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1.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养成自尊、自信、自立的生活态度,体会自强不息在学习、生活及事业成功中的意义,培养自立自强精神。

2.正确认识自尊的意义和自我价值的优势,相信自己,树立正确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以自尊、自立、自信、自强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克服依赖心理,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强者。

4.从容应对挫折和逆境,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5.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能够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能力】

1.初步学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方法,在对自我正确评价的基础上塑造一个自尊自信的“我”。

提高自理自立的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事情自己来安排。

2.面对遇到的困难,学着靠自己的力量去解决,逐步培养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

3.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面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逆境,能从容应对,采取积极的措施度过“难关”。

4.能具体分析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订磨砺意志的计划;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5.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

【知识】

1.认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重要作用,理解自尊和自信的关系,懂得只有自立才能走向自强的道理。

2.了解一个人要树立自尊自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知道战胜挫折、磨砺意志的基本方法,明白走上自立自强之路应从哪些方面去努力。

3.知道人生难免有挫折,挫折是不可避免的道理;以辩证的观点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作用;懂得承受挫折的能力不同,结果不同。

4.能够较深刻地理解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认识坚强意志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5课做自尊自爱的人

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

本课教学内容

面对生活的考验,我们怎样才能让自己变得坚强,不被困难和挫折所压倒?

又怎样从自尊、自信、自立走向自强?

生活是最好的回答,就让我们投身生活,磨炼自己,让生活告诉自己“我能行”,给人生一个又一个强有力的支撑。

本课共有两个框题“做自尊自信的人”“我自尊我自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悟、体验等活动,体会自尊自爱是可贵的,主动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

能力

通过案例对比分析等活动,正确认识自尊自爱,分清自尊自爱与虚荣、自傲、自私的不同之处。

知识

通过实例分析,了解自尊自爱的表现,通过讨论、感悟,理解自尊自爱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自尊无价自爱可贵”,是本项目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自尊与虚荣、自傲、自私的区别是本项目的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建议:

情境创设,阅读体会,体验分析、讨论、辩论和讲授法等

课时安排:

计划用2课时授完。

第一课时第一框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

教学内容:

第5课第一框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

教学重点:

懂得自尊自爱对青少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在实践中做到自尊自爱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

《晏子使楚》成语故事再现

2、板书:

一、自尊自爱是我的需要

教师讲述:

拥有花样年华的我们充满朝气与希望。

我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渴望得:

到他人的关爱。

“欲人尊已先自尊,欲人爱己先自爱。

”自尊自爱才能为我们的生活画卷铺就稳固的底色,为我们的人生画出一道清晰的底线。

(二)讲授新课

一、知自尊懂自爱

1、自尊自爱的含义及体现是什么?

情境活动一教材P58页:

读一读,议一议:

徐悲鸿的自尊自爱体现在哪些方面?

(徐悲鸿勤奋学习油画为国家争光,为自己赢得自尊。

教师讲述:

(1)含义:

自尊自爱,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2)体现:

与人相处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不仅注意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会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赞扬,都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情境活动二教材P59页:

读一读,议一议:

他们的言行反映了什么心理?

这些心理对他们的生活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小玲:

攀比和盲目从众心理,不对。

小委:

自傲,因自己的特长出生骄傲的骄傲自大,目中无人,不好,不利于我们健康成长。

丽敏:

用欺诈、弄虚作假等不正当的手段为班级谋取荣誉,对其他班级不公平,影响学校卫生管理。

这些心理会使别人失去对他们的信任和尊重,感受不到生活的快乐。

教师讲述:

正确认识自尊心理?

(1)自尊不是虚荣。

(2)自尊不是自傲。

(3)自尊不是自私。

2、自尊无价自爱可贵

情境活动三教材P59-60页:

读一读,议一议:

自己有过类似的经历吗?

感受如何?

在你的经历中,哪件事让你感到自己最有尊严?

教师讲述:

当我们的言行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赞扬时,当我们的缺点被别人包容时,我们就会体验到自我的价值,体验到快乐和感动。

自己肯定自己,他人肯定自己,也就是自尊与被人尊重,都是快乐的。

情境活动四教材P60页:

读一读,议一议:

讨论:

为什么加拿大工学院要花重金打造“耻辱戒指”?

学生分组讨论

教师讲述:

提醒每一名毕业生要自尊自爱,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激励争取有所成就,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一个真正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注意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他会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不断激励自己,争取有所成就,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正。

名言赏析: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勤奋好学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恶就是勇的一种表现。

情境活动五教材P61页: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尊自爱是怎样促使自己不断上进的。

维护自己诚信的形象,我言必信,行必果。

维护自己爱学习的形象,我

维护自己负责任的形象,我

维护自己的形象,我

教师讲述:

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自尊自爱)

(1)自尊自爱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

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也难以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2)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进。

(三)练习巩固

单项选择题

1.小芳在课堂上回答问题很有新意,老师和同学们不由自主地为她鼓掌,她感觉自己得到了认可和欣赏。

这是因为她的得到了满足。

()

A.虚荣心B.自尊心C.自卑感D.自负感

2.“人类有许多高尚的品格,但有一种高尚的品格是人性的顶峰,这就是个人的自尊心。

”下列体现同样道理的是()

①人不可以无耻。

无耻之耻,无耻矣②知耻近乎勇③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④天生我材必有用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3.中学生小青家境贫寒,父亲常年有病,全靠母亲一人打工挣钱养家。

她看到班里的同学买了手机,便在家里大哭大闹,非让母亲给她买名牌手机。

小青的表现说明()

①她的虚荣心很强②她希望得到他人的赞扬和肯定,这是无可厚非的③她的自尊心很强④她没有正确认识自尊和虚荣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4.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

下列语句能体现“知耻”这一观点的是()

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B.失败乃成功之母

C.耻而移,是知矣D.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5.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经历,下面是小林的生活经历,哪些做法是他自尊的表现()

①语文课上老师表扬小林的答案有新意,同学们为他鼓掌,他想:

他们都不如我②小林护送盲人过马路,周围的人投来赞许的目光,他感到很高兴③升入初中后,小林开始注意容貌和衣着上的修饰、举止文雅大方④小林的父母双双下岗后,收入较低。

他认为父母很辛苦,因此,他从来不认为自己由此而低人一等,在生活方面从不与别人攀比⑤体育课上进行1000米比赛,小林因为跑在最后,他担心同学笑话而选择了中途退出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D.②③④⑤

答案:

BCCCC

(四)本课知识小结

1、自尊自爱的含义及体现是什么?

(1)含义:

自尊自爱,简单地说就是自己尊重自己,自己爱护自己。

(2)体现:

与人相处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为了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不仅注意在容貌和衣着上修饰自己,还会在言行上约束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我们总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或赞扬,都是自尊自爱的表现。

2、正确认识自尊心理?

(1)自尊不是虚荣。

(2)自尊不是自傲。

(3)自尊不是自私。

3、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自尊自爱)

(1)自尊自爱才能感受生活的快乐。

一个不懂得自尊自爱的人,很难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爱护,也难以真正体验到生活的快乐。

(2)自尊自爱是促使人不断向上的动力。

一个自尊自爱的人必定是一个知耻的人,他会对自己不恰当、不合适的行为感到惭愧,勇于承认错误,并不断改进。

(五)作业布置

1、自尊自爱的含义及体现是什么?

2、正确认识自尊心理?

3、自尊自爱的重要性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要自尊自爱)

 

第二课时第二框一、我自尊我自爱

教学内容:

第5课第一框二、我自尊我自爱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感悟、体验等活动,养成自尊自爱的品质,尊重他人,不做有损人格的事。

能力:

通过案例对比分析,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知识:

通过讨论、体验等活动,了解自尊自爱品质的基本要求。

教学重点:

培养自尊自爱品质的基本要求,是本项目的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不做有损人格、国格的事,是本项目的教学难点。

教学活动过程:

(一)情景预设

1、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自尊自爱的体现是什么?

怎样才能做到自尊自爱?

2、板书:

一、我自尊我自爱

(二)讲授新课

一、肯定自我

情境活动一教材P61页:

回顾自己的成功之处,体验自我价值,学生回顾生活中最值得骄傲的事情,交流整理。

自尊自爱的心理品质是在对自我价值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培养自尊自爱的品质,就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价值和作用,肯定自我、看重自己,消除自我轻视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

人不怕有缺点,怕的是不能正确对缺点。

我们要努力把缺点转化成优点,从而提升自我价值,维护自尊自爱的形象。

二、尊重他人

情境活动二教材看图片P62页:

小慧和小壮会得到他人的尊重吗?

(不能,要别人尊重自己首先得学会尊重他人)

教师讲述:

怎样做到尊重他人?

(1)做到欣赏、接纳他人,能从内心欣赏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也要包容他人的缺点和不足,对他人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能够接受、不排斥。

(2)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对他人有礼貌。

情境活动三教材写一写

尊重,是与他人相对时脸上一抹友善的微笑。

尊重,是在他人发表不同意见时的耐心倾听。

尊重,是在他人辛勤付出时真诚地鼓掌。

尊重,是一…

尊重,是…

尊重是相互的,当我们每个人都懂得尊重别人的时候,也能赢得别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