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3750310 上传时间:2022-11-2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296.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x

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

  2、建设单位:

XX市图书馆

3、建设单位法人代表:

XXX

4、建设性质:

新建

5、拟建地点:

XX省XX市诗城路西段

6、主要建设工程规模:

新建图书馆5500平方米,并且购置设备设施清单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单位

数量

1

服务台及配套桌椅

13

2

放映台机配套桌椅

1

3

电脑

143

4

打印复印设备

2

5

座位

1380

6

阅览桌

275

7

柜式空调

27

8

阅览书架

50

9

藏书架

100

10

放映设备

1

11

投影设备

1

12

会议圆桌

1

13

办公座椅

26

14

文件柜

18

15

会客沙发

5

16

办公电脑

18

17

挂式空调

5

18

柜式空调

1

19

采编书架

10

20

藏书书架

900

21

办公桌椅

5

22

杂物架

20

23

杂物柜

20

24

灭火器

100

25

消防栓

10

26

自动灭火系统

1

27

报警装置

1

28

安全监控系统

1

29

监控摄像头

40

30

书库用恒温设备

5

31

保湿设备

5

7、本建设项目总投资金额为2000万元。

8、资金来源:

申请国家灾后重建专项资金

9、该项目建设工期根据资金到位情况,拟从2009年8月底开工,2010年8月竣工。

二、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

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及设计法规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26号)

(2)《XX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

(3)《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

(4)《公共图书馆建设标准》(建标108-2008)

(5)《公共图书馆建设用地指标》

(6)《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38-99)

(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8)《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

(7)《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合同》

(9)《工程造价咨询企业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9号)

(10)该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1)XX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38次)

  2、编制原则及研究内容

  

(1)编制原则

  ①在《XX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规划》指导下,根据XX市的现状及发展规模,对XX省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进行总体规划设计。

  ②依据XX省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有的服务人群和功能,合理确定该项目建设规模。

对工程从技术上、经济上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最优方案,达到投资少、见效快的效果。

  ③本着化解当前突出矛盾与实现长远发展目标相结合的原则。

  ④做到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以技术为前提,力求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合理的经济效益。

  ⑤依据国家、XX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合理确定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的发展目标。

  ⑥本着“安全、适用、经济”的原则,合理确定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的建设规模。

三、可行性报告编制内容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研究范围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1)项目区人口、社会经济调查分析;

  2)项目的必要性、紧迫性、现实性及社会经济意义;

  3)项目社会特征与建设项目关系;

4)服务人数分析预测及规模确定;

5)地质灾害评估;

  6)建设方案设计;

  7)场址选择;

  8)项目防火;

  9)项目节能;

  10)项目招投标,建设进度安排;

11)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社会、经济评价和环境评估。

四、可研报告主要结论

(一)项目建设必要性

1、是维护社会稳定、激励灾区人民的抗震自救的需要

2、是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的需要

  3、是改善民众的精神生活条件的需要

  4、可促进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5、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地方形象

 

(二)建设内容及规模

根据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规划方案,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新建图书馆位于XX省XX市诗城路西段,土地利用江油工业学校原有教学用地,建设规模5500平方米及购买配套的设备设施。

(三)工期安排

项目建设期12个月,跨两个年度,2009年8月底动工,2010年8月全部竣工交付使用。

(四)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使用计划

1、投资估算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总投资为2000万元,其中: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为1290万元,第二部分设备费用300万元,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210万元,预备费为200万元。

2、资金来源

本项目所需资金全部申请国家灾后重建专项资金解决。

3、资金使用计划

本项目建设期为12个月,跨两个年度,资金使用计划按国家专项资金计划分年到位,具体资金使用计划初步为:

2009年800万元

2010年1200万元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指标类别及名称

单位

数据或指标

备注

规划指标

1

建设内容

1.1

新建建筑面积

m2

5500

1.2

新增设备

台(套)

3185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

总投资

万元

2000

1.1

第一部分工程费用

万元

1290

1.2

第二部分设备费用

万元

300

1.3

第三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万元

210

1.4

第四部分预备费

万元

200

2

资金筹措

万元

2000

2.1

申请国家专项资金解决

万元

2000

(六)结论与建议

根据《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及《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XX市“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实施规划》,该项目可切实恢复和改善灾后损毁公共文化设施,进一步完善文化设备,满足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增强人民整体素质。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5.12”汶川大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是XX省文化旅游局关于汶川地震灾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规划的进一步落实。

项目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思灾区人民之所想,倾力支援灾区人民的精神,有利于树立广大受灾群众重建家园的信心,同时,项目的实施,亦是深入推进“三个集中”、加快工业化进程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项目建设条件具备,社会效益明显,是十分必要和可行的。

建议相关部门批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利于项目尽早组织实施。

 

第二章投资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一、政策背景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XX市被国务院列为“汶川大地震”重灾县(市、区)之一。

全市40余个乡镇全面受灾,全市房屋大面积倒塌损坏,交通、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全部受损,公用设施严重毁损,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遭受巨大损失,全市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420亿元。

汶川地震使XX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重大损失,XX市图书馆建筑及设备在这次地震灾害中遭受重大损毁,严重地影响了该图书馆工作的正常运行。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灾后重建项目的精神,为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根据XX市发展的需要以及XX市图书馆的受灾情况,为加快灾后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拟进行本项目的建设。

二、项目区域概况

(一)区位优越

XX市处于XX盆地西北边缘龙门山脉中段,东与梓潼、剑阁接壤,南与XX、安县毗邻,西与平武、北川相邻,北与青川、广元连界。

其地理位置南起北纬31°32′,北迄北纬32°19′,西起东经105°17′。

南北长约86.5km,东西宽约57.4km,幅员总面积为2720平方公里。

XX市城区位于市域中南部涪江河畔,涪江由北向南穿过市区,宝成复线铁路贯穿市域南北。

南距成都138km,XX市35km,北距广元市126km。

XX市为省辖县级市,隶属XX市。

行政区划管辖20个建制镇、21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和482个村。

全市总人口87万人,自然增长率2.5‰,其中非农业人口22.53万人,占总人口的25.92%。

XX市1988年由县升级为县级市,经过十几年的建设已具有现代化城市的雏形,现城区人口达16余万,建成城区面积25km2。

江油全境土地面积410万亩,耕地总计为70万亩,其中水田47万亩,旱地23万亩。

国家级商品粮基地和XX省重点农业发展开发区,素有川西粮仓之称。

江油

人文历史渊源流长,自然山川风光秀丽,属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二)、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

XX市致力于整个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显著改善。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

但原XX市图书馆仅1500平方米,已经极不适应XX市发展规模和信息化社会需要。

(三)基础设施完善

按照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布局和建设市政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档次,美化城市形象。

1、电力设施

新建彰明220KV变电站,同时在保留现太白110KV变电站的基础上,新建河西、青莲二个110KV变电站,将中坝35KV变电站升压为110KV,对现三合110KV变电站进行扩容,并保留厂矿企业自备110KV和220KV变电站。

逐步取消城区35KV电压等级,由110KV变电站直接通过10KV线路向城区供电。

城区电压等级为220KV、110KV、380/220V,减少电压层次,优化供电网络结构。

城市供电负荷2010年达到45万KW,2020年达到70万KW。

2、供水

江油城市供水水源以地面为主,辅之以地下水。

为节约水资源,保证供水质量,提高供水效益,必须逐渐减少自备水源供水量,关闭规模小的自备水源,生活用水由城市供水管网统一供给。

城区供水管网采用环网供水,形成多个环网加枝状网的城市供水系统,城市供水分别由一水厂、城北水厂、二水厂、城南水厂按供水能力统一安排供水。

3、排污排水

旧城区通过改建逐步实现雨污分流制;新城区要高起点,一步到位,形成雨污分流制。

雨水排放:

西山女儿堰自岩咀头沿西山脚拦截汇水流入让水河;东山利用六合堰干渠将东山汇水区的雨水截入涪江;城区昌明河以及雷鸣堰、六合堰等农灌渠结合城市布局,改造整治为天然河道或雨水明渠;城区雨水管道系统结合地形和天然河道及雨水明渠布置,就近排入天然水体系。

污水排放:

2010年前,利用现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厂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达标后排入涪江。

2010年后,逐步对工业污水进行集中处理,实行达标排放;到2020年,城市规划区内的工业污水全部实现集中处理、达标排放。

4、燃气

沿规划建成区外围布置一条环型高压输气管线,形成城市输气环网。

江电燃气机组气源主要由XX北二环线供气,城市生活用气和其它工业用气主要由城东气田供气。

城市供气能力2010年达到236万米3/日,其中生活用气15.5万米3/日,工业用气220万米3/日(江电燃气机组用气200万米3/日);2020年达到242万米3/日,其中生活用气近19万米3,工业用气222万米3/日(江电燃气机组用气200万米3/日)。

5、电信、邮政

按照建设“数字江油”、“建成信息高速路”的目标要求,建成一个以光纤传输、ATM交换为核心的宽带多媒体通信网。

城区通信线路原则上沿规划道路敷设,与电力线异侧布置一股,道路东、北侧布置,采用埋地电缆。

2010年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1万门,2020年电话交换机容量达到25万门。

建成区内共设置5个邮政局(支局),其中邮政局设置在金轮干道三段,除现有二个邮政支局外,在城西南及江东南新区各新设置一个邮政支局,并按服务半径要求布置邮政所,形成局、支局、所三级邮政服务体系。

6、绿地和开放空间

绿地指标:

2010年城市绿地面积达到477.75公顷,占城市建设面积的16%,人均拥有绿地面积14.93平方米。

公共绿地:

结合自然山水环境,设置太白、西山、华丰、靛池四个市级公园和三合、小河坝二个居住区公园,构成公共绿地主体。

环境绿地:

根据环境绿地所处的位置及其生态作用的不同,分别建设自然绿地、防护绿地、分割绿地和基础绿地。

城市风貌和景观:

从体现整体效果出发,美化自然山水环境,保护文物古迹,发掘和延续历史文化,塑造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协调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精神。

要特别突出表现城市的建筑特色和文化特色。

(四)交通条件优越

尽管江油地处XX盆地西北周边,但宝成铁路和绵广高速公路、省道万阿公路穿越境内,绵江快速通道使江油与XX融为一体,具有比较优越的交通条件。

正在规划的成绵峨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必将进一步优化江油的发展环境。

(五)资源丰富

江油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开发潜力较大。

江油作为XX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李白文化、红色文化、道教文化、火药文化”等人文资源,境内不仅有窦团山、乾元山、李白故居三个省级风景名胜区,还有武都水库风景区以及老君山、观雾山、吴家后山等众多旅游景点,开发前景广阔。

(六)XX市总体规划概要

1、城市定位

根据XX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在XX及XX的地位,结合江油被列入XX科技城百万人口大城市核心层的实际情况,XX市的城市定位是:

XX省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旅游发展区,联系川西北山地经济区的重要中枢,成都经济区北部重要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2、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力争重返全省“十强”县(市),努力把XX市建成中国西部经济强市。

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提前5年,即到2015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2)具体目标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构更加优化。

到2010年,在提高经济效益和质量的基础上,全市生产总值(GDP)达到200亿元,年均增长12.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2650元;到2020年,全市GDP达到605亿元,年均增长10%。

2010年,财政收入达到17.8亿元,年均增长18.9%;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221.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2.1亿元,年均增长18.9%。

(注:

GDP年均增长为可比增长)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更加和谐。

教育质量明显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2010年达到10年,2020年达到12年;城乡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2010年达到100%;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镇职工养老参保率2010年达到95%,城镇职工医疗参保率达到92%。

城镇化进程加快,城镇化率2010年达到45%,2020年达到55%。

——人口适度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到2010年,人口规模控制在88.3万人以内,2020年控制在90.1万人以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5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25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生态环境持续好转,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3.2%;城市绿地率达到35%;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其中江油城区达到95%);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2010年达到60%(其中江油城区达到90%)。

“十一五”期间江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

指标

单位

2005年

2010年

年均增长(%)

指标属性

全市生产总值

亿元

99.25

200

12.4

预期性

财政收入

亿元

7.54

17.8

18.9

预期性

人均生产总值

11354

22650

--

预期性

城镇化率

%

37

45

1.6

导向性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

亿元

92.37

221.3

--

预期性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亿元

35.54

82.1

18.9

预期性

人均受教育年限

8

10

--

导向性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率

%

--

100

--

约束性

总人口

万人

87.41

88.3

0.2

约束性

城镇职工养老参保率

%

93

95

0.4

约束性

城镇职工医疗参保率

%

90

92

0.4

约束性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3479

5000

7

导向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8460

12250

8

导向性

城镇登记失业率

%

4.5

4

--

预期性

森林覆盖率

%

42

43.2

0.24

导向性

城市绿地率

%

30

35

1

导向性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

50

70

4

约束性

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

30

60

6

约束性

2、产业布局

绵江经济带是以涪江为主轴,沿绵广高速、宝成铁路和绵江快速通道,北起XX市武都镇,南至XX市城区,在地理空间上连接的涪江流域带状经济区。

(1)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重点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调整产业区域和用地指标,搭建发展平台,引导项目进入,优化产业结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

2011年至2020年,年均增长14%。

(2)空间布局

绵江经济带在我市境内涉及中心城区及涪江两岸10余个乡镇。

涪江以东,沿江油三合镇、彰明镇、龙凤镇至游仙公路建设新型工业走廊;涪江以西,沿绵江快速通道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中药材(附子)和商贸、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

涪江以西规划建设江油至安县的快速通道;涪江以东改建江油至游仙快速公路。

在涪江东岸形成五条连接工业走廊的区间道路;在涪江西岸形成五条连接绵江快速通道的区间道路。

2006年至2020年,从武都至九岭,在涪江上新建2—3座大桥,使涪江东西两岸更紧密地联成一体。

三、XX市图书馆基本情况

XX市图书馆是财政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

是保存、供阅图书资料;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图书资料征集、借阅、维护、管理;图书馆学研究;图书、期刊、资料编辑;知识培训与社会教育;电脑上网服务、数据查询;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的一个单位。

荣获“国家二级图书馆”、“省级图书馆”、“省文明图书馆”、“省二级图书馆”等荣誉。

(一)历史沿革

江油是川西北工业和旅游重镇,XX市图书馆1997年与文化馆分离,江油图书馆成为独立性事业单位,成为民众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场所。

党和政府历年重视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1979年建立了江油县图书馆,1988年县改市后,XX市委市政府决定将江油县图书馆升格为XX市图书馆。

1988年在XX市文风街30号新建XX市图书馆1500平方米,成为XX市本级唯一面向市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建馆以来,XX市图书馆积极主动开展服务,社会效果明显,先后被评为XX省文明图书馆,国家二级图书馆。

(二)单位现状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城市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是党和政府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阵地和场所。

XX市图书馆是XX市属公益性事业单位,是XX市政府重要的公共文化设施,是XX市人民群众享受党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务的场所。

图书馆位于XX市文风街30号,占地面积3.8亩,现有1500平方米图书馆大楼,是XX市面向市民服务的公共图书馆。

XX市图书馆现有固定资产131.02万,功能性有三个:

书库、报库、办公区。

服务窗口有展览厅、少儿阅览室、图书外借室、期刊阅览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服务人口约87万余人。

(三)经营管理情况

XX市图书馆是党和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它始建于1979年,其前身是三馆一所(文化馆、李白纪念馆、图书馆、文管所),1988年升格为XX市图书馆。

1988年新馆大楼落成,可收藏图书20万册,同时接待150名读者。

XX市图书馆现有馆藏文献13.7万册。

年订购中文报刊近300种,年新购图书1000余册。

XX市图书馆现开设有图书外借室、报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少儿阅览室、地方资料室等服务窗口,是XX市民信息咨询、科技查新、科技成果登记、社会教育的重要读书学习场所,是为全市公众开放服务的文献信息集散中心。

近年来,馆领导班子积极拓宽服务领域,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先后成功组织开展了“市民读书活动”、“演讲比赛”、“送文化下乡”等大型社会活动,在全市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市委、市府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为XX市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5.12”汶川大地震中心受损情况

“5.12”特大地震灾害,给XX市图书馆大楼主体建筑造成了严重破坏。

震后勘察表明,市图书馆计算机设备损失惨重,书库钢制书架大面积扭曲倾斜,木制书架倒塌、折断。

古藉线装书、地方文献和馆藏文献损毁严重,大楼顶部仿古塔楼严重倾斜,成为危险建筑(已拆除)。

根据国家建设部《危险房屋鉴定标准》JGJ125-99,房屋局部出现危险点,鉴定结论为B级房屋,轻微破坏。

五、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维护社会稳定、激励灾区人民的抗震自救的需要

XX市图书馆是江油城区唯一一座公益性的图书馆。

图书馆重建是灾区人民群众精神寄托的场所,民族文化的核心载体,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心理抚慰的服务网络,是构筑灾区和谐稳定、社会安定和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条件,本项目的修建,对于保障灾区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灾区人民文化生活,激励灾区人民的抗震自救的奋斗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是XX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恢复重建的需要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XX市图书馆现有建筑1500m2,已经极不适应江油城市发展规模和信息化社会需要,经过5.12地震破坏,更使XX市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遭受创伤,新建一座具有现代化的、服务功能齐全的综合性市级公共图书馆,是XX市灾后重建、完善服务设施、进一步提升XX市的科技含量和文化水平的需要。

  3、是改善民众的精神生活条件的需要

本项目为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目的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上升的精神文化需要。

该项目实施后,基本可以满足该市民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改善了民众的精神生活条件,从而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活目标。

  4、可促进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

江油是李白故里、XX省历史文化名城、XX省先进文化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新兴的工业城市,也是2006年XX省首批“扩权强县”之一,城市文化底蕴浓厚。

而图书馆更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精华的浓缩,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的实施,对XX市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

  5、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树立地方形象

新建成后的XX市图书馆将成为综合型、开放性、现代化、多功能的公共图书馆,成为XX市重要的知识信息枢纽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根据XX市城市的发展要求,逐步打造成西部地区一流的现代化的县级公共图书馆。

图书馆是城市文明建设的窗口,标志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区域人口素质的高低。

该项目建成后,能够更好的树立地方形象。

综上所述,原XX市图书馆已严重不满足社会需要和行业标准,XX市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纪要(第38次)原则通过《与江油工业学校合作建设图书馆方案》。

六、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符合灾后重建总体规划

XX市图书馆灾后重建项目已纳入XX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及XX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